枪战的部分少之又少。说说枪战片段,不乏血脉喷张的镜头。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以今天的角度看有点像手撕鬼子的套路,敌人怎么也打不中车里人(尽管也有少部分打中),倒是被一枪干掉一个。尤其是印地安人不知道先干掉一匹马。马都是套在一起的,一匹马死了,它也不会自动解索,仍然套在马群里,被拖着走,就会连累整个马速。。。。。总之,虽有不足,但考虑到这竟是在二战期间拍摄的一部影片,那是多么遥远的时代,这些不足当然可以忽略。手撕鬼子的套路在今天来说当然有点腻味,但是在有声电影才诞生了20多年的年代,有些标准是无理取闹的。
主线,其实是林哥小子跟一个无处可去的女子的爱情。说是一部枪战片,倒不如说是爱情片。这个女子穷困潦倒,却衣着体面,发型精致,妆容精细,模样美丽。而倒是脏兮兮的林哥竟不是个穷小子,他居然有一大片牧场。物质上,两人不缺基础。缺的,只是林哥需要完成复仇;以及,还有可能坐牢。这是婚前的一段小插曲。事实上林哥很轻松的完成它了。这又算是一段枪战片段,仍然还是有着不足之处,三个对手三打一,居然被刻画得很愚蠢,很紧张。连连打碎杯子;枪都拿不稳。所以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结果了,毫无悬念,我倒是相信有人会担心这三个蠢人会不会被秒杀。这是不是导演编剧的纰漏?如果什么都被观众猜中那就太不成电影了,终于设置的意外来了:押车的警官以一种绅士的做法,放走了林哥,成就了一段爱情。
说了很多不好的地方。大家一定认为我是来批判这部影片的,不是。实际上这部影片好的地方太多了。我倒是觉得文字难以形容,这就需要大家亲自观赏才能体会到。
总之,整部影片,拿捏得很好,尽管有些我们今天看来似乎不足之处。剧情有紧张,有放松,张弛有度,最后的结局令人松了一口气。继而拍案叫绝。
至于种族歧视这一种东西,抛开年代尾因素去说就是很无趣的一件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就像仔细看看我国上世纪的武侠片,一百部里面起码有五十部是反清复明的,咱们所看的方世玉,洪熙官,胡惠乾,童千斤,不管是少林还是民间那些火爆的武侠电影,大多数都是反清复明,也没看多少人气愤不已。
想要理解一部电影的内涵,就要带入到电影的时代背景,以及电影的年代设定。关山飞渡的电影背景,自然是印第安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此时对于大多数传统意义上的美国人来说,印第安人就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开拓的阻碍者。联系到世界历史,不会真有人以为立国自有疆吧?哪个国家的领土是靠和平获得的,史书上的蛮族也有他们自己的文明。科尔特斯征服美洲三大文明之一,拥有几百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难道可以简简单单的定义为文明征服野蛮吗?要知道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人口高达25万,这是当时卡斯蒂利亚任何一个城市所没有做到的。
所以在这里要讨论本片的道德观念是否正确,就要融入当时以及电影的历史背景,这里并不是要对白人开拓者洗白,也并非要抹黑本土的印第安文明。毕竟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今天光看电影的,我们并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方,也就无需去带有过多的情感色彩,我们更应重视的是今天对待这一种族问题的看法,毕竟,今天的印第安人口已经在全美,看来微乎甚微,我们也很难再听到他们的声音,与其去纠结一部电影的道德观念,不如想想今天的印第安人将何去何从?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支持因为这种老电影的种族观念,而去无脑打一星。
我们自然可以去批判它已经过时了的种族观念,但是也要同时意识到电影年代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偏向影片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要正视其所发生的一切。
历史本来就是从主观与谎言之中试图发掘真相的一种学科,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安静的,欣赏一部电影的美感,做出自己的评价而已...
第9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关山飞渡》,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马车乘客多姿多彩的评价了!
飞檐:
老派公路片,有一种质朴的浪漫。
法罗岛岛主: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西部片中少数让我感兴趣的。
果树:
节奏满分,人物的塑造也满分。但电影仍给不到满分,原因在于深层次的文本上仍有短板。
kc512:
西部《羊脂球》,傲气却不失柔情。若羊脂球是透过妓女的善意,拆穿人皮下的兽心,关山飞渡则是透过冷眼洞察边缘人的高尚。
zzy花岗岩:
美版《羊脂球》的故事,人物鲜明,场面宏大,危难时刻展现人性光辉,后半部分马车追逐的精彩调度,惊心动魄、荡气回肠。韦恩的西部牛仔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子夜无人:
从群像戏的角度,不同角色之间的反差和特色建立得相当清晰明快、简洁高效,这点非常成功。调度上,马车内的景别略显得单一,但动态追逐戏却做得十分精彩,和影片整体气质连贯在一起,潇洒浪漫、快意恩仇。
灰色的你:
Every John is just the same
I am sick of their city games
I crave a real man
I am strung out John Wanye
#FIFF9#DAY6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为什么看到的老电影往往都很优秀?一是烂片子消失在历史中,二是旧电影都比较纯粹,而且带有更多科技所没有的浮夸(暂且这么说吧)。
影片讲述了西部地区一群人冒险穿越野蛮区的故事,每个人都形象鲜明,表现优秀。一群人在相同目的的趋势下,又各有着自己的打算,被驱赶的酒鬼医生、妓女达拉斯、寻找丈夫的孕妇露西、赌徒Hatfield、胆小软弱的威士忌商人皮考克、携款潜逃的银行家、赶车人与警长以及本片的主角越狱的林哥(Ringo)九个人聚到一起。
1条主线:9人的冒险旅程。
2条支线:林哥与达拉斯的爱情、林哥的复仇。
电影在军队的奔驰中开始,有趣的是电影也在马车的奔驰中结束,收尾呼应,同时也揭示了马在西部地区的重要性。
开始的第一场戏,开始与军营中,交代了2个信息:令人恐惧的阿帕奇印第安人杀手,Geronimo;通讯线路被切断;Geronimo是电影前部分主要阻力,也是结尾追逐戏的反派,通讯线路被切断则使得露西无法与丈夫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是银行家携款潜逃被识破的原因。
接着一次介绍了角色,有趣的是每个角色的介绍结尾都带出下一位角色的开始,使得整个流程非常合理和自然。达拉斯碰到医生,医生遇到商人,赌徒看上露西。其中林哥的出场则最为潇洒,一个枪上膛的动作,从中景推至面部特写,将林哥这个角色独立出来。
库布里克说过,导演必须重复故事中的信息,使观众能够跟上故事。我想埋伏笔也是重复的一部分吧。影片中这样的镜头很多,比如开头角色介绍时,银行家有两个固定镜头(下图左),给人一种密布阴谋的感觉,包括后面警长好奇在断线的情况下银行家是如何收到信息的(下图中),其实都暗示了银行家的行为不轨。关于林哥也是,上了马车后,林哥和医生聊到受过伤的弟弟说到弟弟已经被谋杀(下图右),也正式结尾林哥复仇的原因。
到达第一站时,马车才知道军队已经离开,同时护送的军队也将返回,此时几人开始了一场投票,来决定是否继续危险的旅程。这里也是林哥和达拉斯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克利警长询问意见时直接忽略了达拉斯,他们也一直因为达拉斯的妓女身份没有给予其足够的尊重,林哥的一句话“你的礼貌呢 克利,不先问问另一位女士吗?”引起了达拉斯的注意,达拉斯眼神在林哥和克利间切换;接着林哥有请达拉斯坐在前桌,这里引起了孕妇露西等人的不适,几人移到桌子尾部,这里的林哥与达拉斯身处相同境地,一个是为人不齿的妓女,一个是越狱的逃犯。
赌徒发现露西不适,便要来水壶,自己拿出一个银杯供露西使用,丝毫没有关心另一位女士的意思,而逃犯林哥反而显的更绅士,将水壶递给达拉斯,并开玩笑道:“Sorry,no silver cups.”达拉斯开心的说到:“This is fine.”在音乐的衬托下,更显的两位基层人民的乐观和辛酸。
到了第二站,仍然没有军队,店老板的告诉了露西太太其丈夫大概受伤严重已经离开了,这个消息使得露西太太颇受打击,不久便晕倒,揭示了她有身孕在身的事实。
达拉斯在露西生孩子的过程中给了她很多的照顾和帮助,这也增加了露西对达拉斯的好感,但露西并没有完全改变自己对达拉斯的看法,在结尾时可以看出,露西说到如果有什么我可以帮助时,便停了下来。讽刺了所谓贵族的冷漠和无情。
露西的生产也改变了大家对医生的看法,原来医生并不是只知道喝酒,也很有责任心,也是一名优秀的有专业技能的医生。
在达拉斯抱着孩子时,一个达拉斯的近景和一个林哥与他人的中景中可以看到两人的眼神,一个新生勾起了两人的爱意,接下来两人来到屋外,林哥向达拉斯表达了爱意。这里从两人间的栅栏可以预知,这次求婚并没有成功。林哥打算追达拉斯时,被出来的警长挡住。
第二站的结尾在林哥逃跑时,达拉斯说动林哥,林哥牵马跑出来,警长在后面追,林哥骑马到门口便停了下来(1),但镜头并没有展示林哥看到了什么。马跑回来-达拉斯继续阻拦警长-警长将达拉斯推倒,直到警长给林哥带上手铐,林哥:看山那边,警长看过去-饶过林哥,这是镜头才展示对面,原来是阿帕奇人来了(2)。
当众人离开客栈,过了河之后,大家都以为危险已过,洛兹堡眼看就要到了,赶车人也说了句很幽默的话,他询问警长,露西太太半路上生的孩子要不要收个半票……
接着一个大全景,马车行驶在小路上,镜头横摇,站在山顶上的印第安人出现。据说这个镜头在后来多次被人致敬。
可是马车里的人们还丝毫不知情,眼看要到了几个人开始互相道歉,做最后的发言,医生突然一阵,镜头摇,原来商人中箭了,这样的镜头设计相当优秀,射过来的箭也表示了追逐戏的开始。
这段是追逐剪辑的优秀范本,不同的景别不同的角度的组接,开枪的人,接着敌人从马车上掉下,不过碍于器材的限制,追逐过程中并没有大范围的相机摇移或现在常见的航拍镜头。
追逐结束后,大家到了目的地洛兹堡,林哥的到来让群众惊讶,林哥仇人也收到的消息,这里的光影很有意思,本来是坐着的,面部受光看清,而站起来时面部笼罩着阴影,神秘莫测。
决战结束,一个推镜,林哥回到达拉斯身边,接着警长带着马车过来,美好结局,两人牵手离开。
在CC城中村的房中看了修复版,画面很美,镜头处理得很好,人物性格安排和演员表演都不错。1939年已经可以如此杰出。
1939年,John Wayne想带着羊脂球去边境组一个家庭。1956年,John抱回了侄女,面对团聚的家庭,转身走入沙漠。
美国西部片的代表作,改编自莫泊桑的《羊脂球》。马车中的九人构成了一个微型社会,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而且在这趟旅途中都能看到变化的弧光。大环境下的驰骋颇有西部牛仔的江湖气,决战的全景拍摄以及高难度摄影至今都很难做到有如此高的完成度。摄影机在车顶上的视角加强了观众的沉浸感,频繁的交叉剪辑也让节奏愈加强烈,最后通过传神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让整个马车的人脱离险境。马车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驰骋,镜头一摇,近景处出现大量的印第安人在注视着眼前的马车,在一个镜头之中形成蒙太奇,仿佛在预示着印第安人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经典西部片的意识形态在如今看来大多是偏颇的,观众只能看到印第安人对美国人的进攻,却并没有说明他们进攻的缘由,仅仅沦为了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偶然袭击。
前半部,行驶中的驿站马车就像一个小社会,每个人的个性都是那么鲜明而饱满,矛盾对立无处不在,尽是张力;后半段,力战原住民拍得惊心动魄,经典的西部复仇桥段味道十足;大量实景拍摄,全景和高速运动镜头,夜景的打光,纵深的使用,人物的站位,约翰·福特这部西部片真是太先锋也太精彩。
一个有趣现象:黑泽明与莱昂内,这两位深刻影响好莱坞的非美大导所共同尊崇的对象恰恰来自好莱坞本身——约翰福特。那么新好莱坞这一代为什么在尊师循道上要舍近求远绕了个大弯?……或许与政治正确以及好莱坞主导权的演变有关。
后半段实在太精彩了,臣服在尊福脚下。节奏时而疯狂时而安静得空气都凝固,而且这是个说话十分算话的导演啊,他说给我十分钟,电影真的十分钟就结束了!原来Mad Max狂暴之路的故事原版就是这里来的,虽然它启发的绝不止这部,而是无数的电影
好片子就能搁后半夜看,不仅不瞌睡,反而看得来精神了。导演Vincent Sherman:编剧Dudley Nichols告诉我,他写的<关山飞渡>是莫泊桑一篇故事的变体。将已有的作品变换成自己的新作没什么丢脸的,你会吃惊地发现许多不曾注意的东西。不久后我制作了影片<不忠>,它很成功,实际就是<香笺泪>的变体。
第一部实景拍摄的西部片,大气磅礴,又不乏细腻之处。本片基本是群戏,约翰·韦恩只是配角,医生才是最出彩的,奥斯卡最佳男配实至名归。影片三分之二都是旅程中的戏,靠的是角色互动撑起戏剧性,感觉昆汀的《八恶人》很可能受本片影响。角色各个鲜明生动,就连那个说话不多的赌徒都非常有戏,他临死那句“请你转告某某法官,就说他的儿子……”颇让我动容!赌徒与少妇之间若有若无的吸引,或者说是某种信任,刻画得恰到好处。整个旅程的辗转并不让人感觉乏味,同时它又像在不断聚集能量,让那个人人惧怕人人挂在嘴边的“Geronimo”突然出现,把最后十几分钟惊心动魄的马车追逐枪战戏推向了高潮!这一段的全景与近景快速切换、低机位仰拍高速奔马等技巧令人咋舌,简直不像1939年能拍出的动作戏!前面部分外景的宏伟风光与内景的出色打光也令我印象深刻。
后世西部片的范本,里程碑之作。首次使用实景拍摄,马车追逐枪战戏在今天看来仍然精彩绝伦,高难度的高速和全景镜头、跳马越轴、低机位仰拍。9个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鲜活立体,重重矛盾冲突加上马车密闭空间,全片张力十足。夜景布光。省略决斗场面。室内戏的封闭式构图和对纵深的运用。(8.5/10)
第一部约翰·福特。荡气回肠的同时还感受到了专属于福特的浪漫气息。剧本精巧,几场室内戏人物众多却不厚此薄彼,分配恰当,矛盾、冲突、和谐、都随着剧情的展开有序进行,丝毫不多余冗长。后半段的荒漠追逐戏精彩到无与伦比,考究高超的调度以及变化多端运的运镜都无可挑剔,最后的决战当然浪漫武侠化
9.2;约翰福特的时间观:John Wayne向警长请求十分钟的时间,从这一请求生效开始直到警长再次出现提醒John Wayne时间已到,(影片时间)基本刚刚好是十分钟
约翰·韦恩:"我不是一个动作(action)演员,而是一个反应(reaction)演员“,约翰·福特通过反应镜头来塑造约翰·韦恩的形象。——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黑白影象的迷人之处。马车上的每个人都塑造的真实无比:探长机智尽责胸怀宽广;妓女妖艳善良渴望真爱;牛仔艺高胆大重情有意;医生贪杯玩世暗藏性情;车夫单纯可爱心直口快;妇人清高在上痴情隐忍;赌徒的心机、孔雀先生的碎碎念、银行家的此地三百两。夜晚牛仔告白一段,镜头经典无比。
似乎也只有在最顶端时期的西部片,才能有和印第安人有除草般的描述(所谓文明与蛮荒的边界特质),二战后,民族大熔炉开始逐渐淡化这些政治不正确了。
【B+】真是一部牛逼的片子。群戏表现极佳,对于每个人物的塑造与刻画都恰到好处,并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让人物的选择时刻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与走向。能把难度这么高的群戏电影拍的如此之顺畅,可见导演编剧功力之深厚。最后后半个小时真是高潮迭起:盐滩上那场疯狂的追逐战,在那个什么都要自己上的年代可真是无法想象的刺激与危险(我敢说mad max4绝对有受到这一段的影响)。而最后的复仇也相当痛快,电影内外的时间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由此可见导演对于影片节奏把控的出神入化。
不仅刺激的平原追击与黑色电影般的小镇决斗值得膜拜,两位性格丰富的女性角色也对电影整体的平衡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1、电影特效高度发达的今天,本片的动作场景不再惊心动魄,但不论从角色塑造还是节奏控制方面,本片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经典!2、更为难得的是,主角几乎个个都有魅力光环,美系老片真是标准治愈系;3、看约翰福特的画面有种黑泽明的感觉,尤其是光影的运用群像的布设,应该是前者影响了后者吧【9↑】
与装酷的西部片相比,这个片子里的人直率,乐观,说话短促有力,绅士的礼节传统很好的保存了,价值观基本属于纯爷们儿的。人物个性鲜明,关系复杂有序。镜头语言明快有效,保持悬念,有大片气质。马车大战真的很精彩……
#北影节留影#西部片抗鼎之作,观感尚佳,《羊脂球》与《正午》的结合体,那时John Wayne酷帅水嫩,在米国荒凉的大平原上惊险追击的场面挺经典,不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了些,反倒不如简单直接点舒服,而且为什么把印第安土著描绘成见人就杀的土匪?目测也是种族偏见在西部片的幽灵。
西部片典范;人物架构极其好,性格迥异,阅历不同,好故事就这么产生了,迸发出无穷火花;室内布光,室外风光,枪战运动镜头,都具有前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