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献给有故事的你
为什么会大过年看这样一部电影……
真正的小人物,是没有娟姐提携,没有柳飘飘爱你,你只能靠自己。纵然整个世界与你作对,但你也不会独行,因为你的背后永远有你的家人。
星爷的电影,难得如此“入世”
在电影里,我看到了我自己。
时钟拨回到4天前,我还在北京没回老家。有个同学聚会,其实也不算神马聚会,就是在北京的几个大学同学,平时因为大家都很忙,一年也见不着几回。这不赶着过年前大伙一块吃顿饭。 这次聚会多了一个人,是我们的同学M,是从保定赶过来的。这位M,在我看来算是比较励志的类型,因为他家是农村的,而且家里很穷,大一这位报道的时候,个子不高灰头土脸的就跟出土文物一样。 后来大家关系都还不错,毕业之后这位算是混出来了,去了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上班,而且在市里安了家,所以我觉得他的经历还算比较励志。但毕业这么多年,我却是第一次见他,人家捯饬的不错,跟大学时期判若两人。 当时在场的几位哥们,只有我是毕业后“跨专业”的。我学的是地质,毕业后在对口专业干了没多久就来北京闯荡,因为我喜欢电影,现在从事的是电影相关行业。我喜欢电影这件事同学们都知道,他们也知道我大学的时候常写影评。由于是毕业后第一次见M,席间他随口问了一句,你还写(影评)么?我说还写啊。结果他反应很强烈:“你还写啊?” M那种语调和表情我不太好形容,那个“还”和“写”俩字拉得很长,张着嘴一直没合上。我心里明白,人家言外之意有点“你咋这么没出息”的感觉。可以理解,毕竟在我们几个之中,他出身最差,但现在混的很好,这是励志。当时我觉得M也不是看不起我,毕竟大家都很熟了,他对我应该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所以当时席间大家也都在打哈哈,一笑而过。 影评还是要写的,就拿豆瓣来说,我2008年3月注册,评论已经有了800多篇了,这还不包括一些杂志供稿和策划稿件。我虽然从事电影行业,却是个文员,跟写影评没关系,看电影写影评一直是我的业余爱好,这么多年一直坚持。 “你还写啊?”回到家中我就琢磨M这句话,这么多年来就凭这一点爱好写这么多年,而且也没写成作家,也没写出名堂,也没变成职业,是够没出息的。
4天之后,看了《新喜剧之王》,如梦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术业有专攻,我跑(xie)龙(ying)套(ping)一样可以自食其力”。
人的一生,可长可短,这些自然是命运使然,我们无法左右。但总有一些你可以自己掌控,自己左右的东西,比如说——梦想。
如果你没有梦想,就不要往下看了。
我很庆幸,我有梦想,在我看来,梦想与爱情,是人世间最美的东西,但梦想与爱情最大的不同在于:梦想不需要你只爱她一个,梦想,她比蓝天大海还宽容。
喜剧,只不过是悲剧的一种表达,去你X的!感动吗?
1999年,多事之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好莱坞电影大举进攻,香港电影在皆尽过火皆是癫狂之后已经力竭。同年王晶用《千王之王2000》、《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两部吃老本的赌片,榨取着电影市场最后一缕剩余价值,而这一年的周星驰,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电影人“最后的倔强”。
“所谓人生,就是不断自我打脸的过程。”不知道这名言出自哪位高人之口,但我觉得很有道理。实话实说,我当年对《喜剧之王》并不感兴趣,相反更喜欢同年的星爷另一部《千王之王2000》,是不是很傻X。
当时还小,我对周星驰电影的定义就是单纯的搞笑,《九品芝麻官》《唐伯虎点秋香》这些片子能把我笑的前仰后合,当时心中星爷最佳的是《鹿鼎记》,因为这个最搞笑。那个时候根本读不懂星爷电影的后现代经典、不了解什么是小人物精神,《大话西游》只是觉得搞笑外根本看求不懂,年少无知的我只知道谁TM让我笑的爽,谁就是“喜剧之王”。
所以当时看《喜剧之王》的感觉就是很尴尬,一方面对无厘头搞笑不多觉得失望,另一方面多多少少有点励志正剧的感觉,总之不太像我印象中的“周星驰电影”。“死半天也死不了”的尹天仇,夜场如战场的柳飘飘,“演员的自我修养”的象征意义,那句“我养你”之后,柳飘飘为什么在车里哭得花枝乱颤,单(sha)纯(bi)的我完全get不到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龄的增长,对自我的否定逐步加强,星仔变成了星爷,他的小人物无厘头风格成了标志,当年票房惨败的《大话西游》成了经典。对于《喜剧之王》,我也也越来越喜欢,如今这部电影的定位,和《食神》成为我最爱的两部周星驰电影。
因为《食神》里那句“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因为《喜剧之王》中跑龙套的临时演员尹天仇,面朝大海高呼:“努力!奋斗!”这两句话,喊出了励志者的最强音,让我乃至所有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努力奋斗”这个四个字回响了20年,在此期间周星驰经历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蜕变,经历了从迎合市场到确立个人品牌的转变,也经历了对全新领域的探索,如今兜兜转转了一圈,归来之际,却已变幻了模样。
因为我们都经历了成长,星爷也一样。
对于《新喜剧之王》,有人说周星驰“吃老本、炒冷饭”,更有人甚至要在这两个词前面加上“总是”二字,说星爷的电影没有新意。
什么叫做“吃老本、炒冷饭”?这里就要得罪同行了,王晶的《澳门风云》系列就属于吃《赌神》的老本,把赌神高进换个名字,故事模式都没怎么变就来了。
所谓“吃老本”,其实就是重复自己、驻足不前的含义;所谓“炒冷饭”就是只会消耗自己曾经的辉煌或者集体回忆的情怀。周星驰作为导演,在新世纪之后的几部作品,有符合上述说辞的吗?
没有。
《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可以说是星爷自我梦想(演员、足球兴趣、功夫梦)的“照进现实”。那么这些作品之后,星爷又拍了什么电影呢?儿童科幻片《长江七号》,魔幻片《西游降魔篇》,爱情奇幻片《美人鱼》,这几部作品,哪部吃老本了,哪部炒冷饭了?
★有人说,周星驰电影一些人设和故事经历都差不多,这不叫“吃老本”,而是作为创作者的风格。
就像昆汀电影里所有角色都唠唠叨叨一样;卡梅隆电影中所有女性角色都是“战士”;就像冯小刚当年贺岁片里角色都是贫嘴,蒂姆波顿电影里都是天真烂漫交织着阴郁的哥特风,更不要说王家卫电影的摄影和台词都是一种腔调。有时候导演有着固定的风格路线,他们或许会不断更换着题材,但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这是风格啊。
★有人说,周星驰电影里很多老梗,这样不能叫“炒冷饭”,而是一种趣味或致敬的彩蛋。
举个例子,《西游降魔篇》,出现了《一生所爱》、出现了“一万年”的台词,但当时没人说该片吃《大话西游》的老本,因为二者虽然都是西游题材,但风格完全相反,港漫风的暗黑魔幻范儿,人设和故事都是星爷风格,而片中出现的这些“老梗”,更像是彩蛋或者致敬。同理还有《美人鱼》中的咸鱼梗
就像贾樟柯的故事场景大多是山西小镇,吴宇森电影里都有白鸽一样,星爷电影也里一些常见设定,比如小强、旺财、还有大美女如花这些,都会在不同作品中被拿出来反复使用,这就是彩蛋了。
当然,不难理解《新喜剧之王》首款预告片出现时,会有那么多“炒冷饭”的声音了。
预告片中包括踩脚梗、折凳梗、“柳飘飘”的回头、盒饭梗等等都是《喜剧之王》的桥段,再加上预告片效果不太好,当然会被人diss了。
那么当看完正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桥段也是被当做“彩蛋”来处理的,没有参与到故事之中,而且除了上述还有新的发现:
两部电影里都有“番茄炒蛋”这道菜、都有《演员的自我修养》、都有被群殴、都有演死人的桥段,而且都被人抹了一脸。
这不是吃老本,或许我真的希望星爷能吃一回老本。
还记得当年崔健站在台上,台下的观众有节奏地呼喊:一无所有!一无所有!老崔站在台上,一本正经回答说:我特么就不唱《一无所有》!这样的做法虽然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展示的是真·艺术家的“顽固”。
周星驰作为导演,有权拍任何他想拍摄的题材,也没有义务一定要提供给观众他们习惯性期待的东西。其实作为粉丝,我特别希望星爷能亲自拍《唐伯虎点秋香2》《大话西游3》,回味星爷最成功的纯粹无厘头风格,哪怕炒冷饭也无所谓,但却被别人给“炒”了,而且馊了。
而星爷《功夫》之后拍摄的这些作品,都没有按照我们期待的去发展,这是他的选择,你可以说《美人鱼》《长江七号》等片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但并不是吃老本、炒冷饭。
所以我倒是很希望星爷可以真正吃一回老本,炒一次冷饭,因为这才是我们熟悉的周星驰。
《新喜剧之王》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那么远又这么近的周星驰。“近”的是,电影有我们久违的熟悉之感,“远”的是,该片更有我们从未见过的形式。
周星驰,重新回归了他最熟悉的小人物喜剧。
这里要插一句,周星驰主导创作以来,主角大致有两种人设特征,我一说您就明白(不是一概而全,只是特点鲜明):
★A、一根筋的小人物,为了自己的梦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是星爷最常见也是最拿手的类型,比如《破坏之王》何金银、《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的零零发,《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少林足球》里的五师兄、还有《西游降魔篇》里的唐僧。
★B、洗心革面的角色,他们都被世俗所浸染,曾经一度迷失自我,最终找回初心,比如《食神》里的史蒂芬周、《功夫》里的阿星、《美人鱼》里的刘先生。
《新喜剧之王》中如梦这个角色,轮回到了A式型“小人物”,所以说,这是我们熟悉的地方。而更加熟悉的是,本片也是《喜剧之王》20年之后的真正的“小人物喜剧”,没有特效包装,只是单纯的在无厘头风格下描述梦想。
一根筋对梦想的执念,“毫无自知之明”的生活方式,从尹天仇到如梦,都是如此。
乍一看,本片是星爷在吃《喜剧之王》的老本,但我们又想错了,同样是龙套的故事,这部电影几乎是“反向《喜剧之王》”。
星爷的电影,很少走现实路线,且不说古装了,就拿现代戏来说,《破坏之王》里的武侠风,《食神》最后的天神归位,《少林足球》更加不言而喻,就连儿童片和爱情片也走的是奇幻路线,所以叫“后现代”嘛,也是超现实的一种。
1999年的《喜剧之王》是相对写实的一部,但最后也“超现实”了一次。
向来只演龙套的尹天仇在真实案件里当了一次演员,然后继续活跃在街坊福利会的演员训练班里,最终“强行”大团圆。可见从吴孟达找他“演送外卖”的开始,最后一段内容是离奇的。尹天仇在现实中能否圆梦当演员?电影结局起码是开放的。就像两个人坐在深夜的海边,柳飘飘说很黑,什么都看不到。尹天仇却说,也不是,天亮了会很美。
前不久看星爷路演的访谈,他说《新喜剧之王》是完成当年的遗憾,因为“努力奋斗”的尹天仇在电影里并不算成功了:
“当年《喜剧之王》里这个尹天仇,最后还是那个龙套。起码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是没有成功的。”
所以,周星驰在《新喜剧之王》里,除了一些梗与老版呼应之外,其余处处与《喜剧之王》“对着干”,从情节到故事都是如此。
(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痛”的反应是“从外到内,再回到外”的。尹天仇踩了田启文之后,洪爷靠着他成功碰瓷。
(新)如梦给“碰瓷”的老头说戏,结果发现人家是真的被撞,“痛”的反应,是“始终在内”的,如梦踩了田启文之后,被成功扔了出去。
(老)前半段,尹天仇在演员培训班,那里“所有人都喜欢他”,唯独柳飘飘讨厌他(因为说她是“出来卖”的)。
(新)前半段,如梦在片场跑龙套,那里“所有人都讨厌她”,唯独那个跑龙套的富二代喜欢她(他俩还演了一出“喜剧之王”)
(老)尹天仇在片场跑龙套,每个人都diss他,直到遇到了赏识自己的娟姐(莫文蔚),她让尹天仇“名声鹊起”
(新)如梦在片场跑龙套,每个人都diss他,直到遇到了讨厌自己的马可(王宝强),但她让马可“重新走红”。
(老)尹天仇三次“吃盒饭”的机会,一次也没吃到过。
(新)如梦每次都吃到了盒饭,虽说过程很曲折。
(老)尹天仇最初是孤独的,但最后有了柳飘飘,是爱情让这个角色重回正轨。
(新)如梦最初并不孤独,她有查理(张全蛋),但最后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是爱情让她心灰意冷。
(老)尹天仇得到爱情之后,失去了当主角的机会,是甜蜜之后迎来苦涩
(新)如梦失去爱情之后,得到了晋级的机会,苦涩之后迎来甜蜜
(老)老版的插曲叫做《终究不过一场空》
(新)新版的插曲叫做《疾风》:“如内心有梦便全力追踪,好比天空疾劲野风”
当然最大的对应之处,就是如梦真的成功了。
要说上述周星驰电影的特色,为什么都喜欢后现代、超现实呢?
因为一直以来,星爷坚信,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他很看不惯这个世界。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美,有的人生来就丑呢?所以星爷在电影里都让美女演员扮丑。
★为什么有的人能出身显赫,有的人就只能跑龙套呢?所以星爷在电影里,那些出身显赫的人会被迷失心智,一无所有(《食神》),而那些出身卑微的人,会运气很好(《破坏之王》)。
周星驰电影里的世界是不平等不公平的,但即便如此,星爷镜头下的角色,从来没有歪门邪道,都是靠自己,都很纯真,如《长江七号》里“要做有骨气的穷人”那样。
因为是喜剧,因为励志,所以要超现实。因为只有这样,这些天真的角色才有机会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里获得成功。
所以,在周星驰的超现实里,世界是混乱复杂的,但只要坚持初心,就会遇到娟姐、美人鱼、魔鬼筋肉人等人生贵人,丑女最后都会变美丽,也会有如来神掌、长江七号来帮你渡过难关。
所以,周星驰的电影,无论是之前的无厘头,还是新世纪的大特效电影,都没有“入世”,就是反现实,超现实。
这是周星驰式童话
但《新喜剧之王》呢,少见的“入世”,相对比较现实。女主角如梦,身材一般、皮肤不好、屁股上还有颗痣,她被天生丽质的闺蜜“抢了”风头,被自己的偶像痛殴,与自己同病相怜的龙套竟然是富二代,最大的精神动力——爱情,到头来发现也被骗了——“算了吧!这就是命”
整个世界都与她对着干,全片就是大写的“不公平”。
但最后她还是成功了,没有超现实的存在,丑女没有变美,没有如来神掌和人生贵人,她靠的只是毫无自知之明的倔强,一根筋般的“努力,奋斗”。
唯一帮助他的,就是他的家人。本片是星爷电影在《长江七号》之后,又一次浓重笔墨描述亲情。
面对父母,我们都是骗子,嘴上说的跟实际遭遇都是相反,父母何尝不也是这样?他们原来什么都知道,因为哪怕你眼中有梦想,可家人眼中也只有你。家庭永远是你最大的支援力量。
就像老版里尹天仇对洪爷所言:“你祖母辛苦把你带大,她才是英雄,你不是!”
这还是周星驰式童话。
是多年后星爷不再与世界作对?还是对现实妥协?其实用前文的一句话来说,人生嘛,就是不断被打脸的过程。
“但是现在我不是这样看的,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是更现实还是更童话。一个龙套他能成功吗,那你看看宝强(的经历),这个究竟是现实还是童话?真的不知道。”这是访谈中星爷原话。
不可否认的是,《新喜剧之王》还是落俗的,梦想、励志、成功,老生常谈。但还是那句话,梦想励志永不过时,更何况,周星驰在否定自我的基础,完成了这部,《新喜剧之王》,简单却动人。
更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励志梦想形态如今并不是灵丹妙药。
大家更喜欢什么形态?前不久被深扒的“咪蒙”算一种,尽管大家一再高调“反咪蒙”,用“含咪率”来嘲笑那些关注咪蒙的朋友,但“有卖就有买”,之所以他们的文章屡屡成为爆款,正是说明他们市场很大。
低俗+偏激、挑唆+煽动、投机取巧,周围所有人都是傻逼,一切错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错)都没有。努力奋斗?算了吧!
这是咪蒙文章的观点,而一度越来越受欢迎的他们,正反应出当下部分人群的状态,丧失希望,浑浑噩噩,跟“三和大神”没什么区别,日常动力就是靠着这些“毒鸡汤”。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但你有多久没有努力了?
连周星驰这个曾经“看不惯这个世界,所有的努力奋斗都要靠超现实来粉饰”的大愤青,如今也拍出了一部单纯励志作品《新喜剧之王》,这才是纯正的“鸡汤”。
戴望舒有一句诗:
“这些好东西都绝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但并不是你丧失动力的理由,“努力!奋斗!”这两句话,20年后依然是励志者的最强音,让我乃至所有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
“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后会很美的。”
20年后,天终于亮了,天亮之后真的很美。
PS,回到开篇,退一步讲,《新喜剧之王》只是会让我这样的人产生共鸣,因为共鸣,所以情感的传递速度如病毒般强悍。对《新喜剧之王》没有共鸣的朋友,我真的很羡慕你们,你们一定过的很幸福。 我从不care这部《新喜剧之王》讲的到底是谁的故事,是周星驰当年的经历?我管不着,我只在乎,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我。 或许,也有你。
重申,失望透顶。
就当星爷“致敬”《灾难艺术家》算了。王宝强那个人物设定看起来就觉得有些像《灾》的腐兰兰,脾气暴躁演技有限又很执着。戏里有场王宝强老记不住台词,连现场工作人员都帮他念,真没有参考了《灾》的这场戏吗?
而且好像都有“床戏”,区别是王宝强没露屁股,而且也跟《灾难艺术家》里腐兰兰一样,当众羞辱女生。
至于这场,在预告片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人说像《灾难艺术家》了,觉得像吗?
还有,里面有一个好像叫李洋的吧,是个跑龙套的富二代,如果你们爱看港剧,是不是想起《难兄难弟》里林晓峰那个角色?如果再说细点,新喜女主前头倒霉,真能说不像《难》的李奇吗?
《难兄难弟》本来就是讲跑龙套的故事不是?
如果真是这样,那真对星爷无语:《难兄难弟》是1997年的电视剧,现在都9102年了还用类似的人物设定?原创性呢???
更恼火在于富二代给女主钱,女主居然说“我把你当朋友,你居然想睡我?”这样的过时网络梗,我佛了。
王宝强短视频火了咸鱼翻身,这个情节别说普通网友都想得出来,2011年有部港式贺岁片《我爱香港开心万岁》都看过类似桥段,也是“丑态”上网,被人当众拍照,结果大红,只是新喜给腾讯微视植入罢了。
星爷啊,那时民众还用滑盖手机,现在你都植入荣耀V20了,咋就不把创意也更新一下?
另外,不知为什么想起一部很早的香港喜剧片,跟这部戏一样片名都有“新”,开始觉得或许是巧合,但找来看以后有点诡异。
许氏兄弟1990年的《新半斤八两》。两部戏都有整容和闹鬼(都是人扮的),新喜女主也是照着样板整,把鼻子和下巴整得很好笑,新半也有这样的情节。
还有装鬼吓尿,新喜是吓王宝强,新半是吓拍MV的。
也不说抄袭吧,但两个梗都让人想起这么老的香港喜剧,“老套”你总能认吧?
女主片场被人打,这类“演员就位,替身滚开”的梗,吴宇森的《八彩林亚珍》和朱延平的《新乌龙院》都拍过了啊,新喜女主也是这样爬的。
都“精确”到台词了,哎哟。
看豆友提到《我要成名》,王宝强刚出场介意人家怎么叫他,也的确想起这部戏刘青云的反应。
说真的,《我要成名》对刘青云这个人物的设定,比《新喜剧之王》好太多了。如果看过这部戏,前头有场戏刘青云去见老板被各种无视,这才符合“过气”的描写。
最重要是,戏里刘青云的角色虽然过气暴躁,但人家演戏很好啊!
王宝强却是一个演戏烂还很没职业道德的家伙,逼得导演要用“装鬼”的方法吓他,同时编剧又不提及王宝强这个角色为什么会过气,他有没有要重新崛起的动力,导致人物毫无成长,连咸鱼翻身也是靠“运气”,完全是流于表面的失败形象。
《灾难艺术家》腐兰兰起码自己花了几百万美元倒腾电影,“无理取闹”在性格上反倒可以理解。你王宝强过气又不是带资进组,在片场还拽个二五八万,要放现实里,腿都给你打断,还翻身呢?
连那个导演都写得很失败,前面对王宝强各种低声下气、言听计从,后面突然又翻脸,星爷是不是在山上太久,不懂体验生活了?
更让人讨厌王宝强的角色在于:自己不好好演戏,被女主吓尿以后反而鼓励女主,你自己有资格说这话吗?关键是,要鼓励对方,对方总要有什么东西能触动你,才是人之常情吧?
你王宝强除了踹翻人家饭盒,把人家摁地上踩,又被人家吓到尿裤子之外,这女主作为临时演员,演了什么戏,做了什么事触动你了?
触你大爷。
之前那些列举,是模仿还是致敬还是借鉴,自行领会吧。
总之都能在那么多年前的电影里找到同类的情节,你好意思说尊重观众吗?至于有人说致敬《惊魂记》,我当然看得出来,王宝强被赶走跟人抢剧本,不也是致敬周星驰自己的《喜剧之王》吗?
但是“解构”和“致敬”,跟2、30年前的电影出现过的桥段,你现在都拿来用,完全是两回事。
你们觉得我在“解构”,不好意思,这部戏于我而言,还远没到这个水准,因为它的诚意只属“偷懒”。
要吹解构和解读,怎么不去看姜文的《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解读出了多少,但基本的剧情人物逻辑,以及片子核心的娱乐性都不能满足观众,解读有屁用?观众花几十块钱买票是来听你上课的?
还有,去年《灾难艺术家》口碑好,你就跟人借桥,可你没办法在演技上给观众一个“腐兰兰”,这就是你值得被观众嘘的地方。呵呵。
对了,还看到把这部戏各种上天入地解读,还说这是“恐怖片”,女主在雨夜已经死了之类。抱歉,笑完以后,我也可以顺着这个逻辑分析:
1、女主父亲拿玻璃瓶砸自己的时候就死了,鬼通常对生前怎么死的都会惦记,所以打电话时女主父亲说他头痛。
2、为啥女主说要参加选拔,父母能立刻给她一沓钱和订到头等舱?你们没见过给死人烧冥钱和飞机吗?
3、王宝强来到女主家,看到的都是鬼,因为桌上的食物其实是元宝蜡烛,所以王宝强没有吃。
4、鬼在雨夜都是最凶的,所以女主雨夜死不瞑目,才能在后面有那么大的法力,逆袭成功。
5、选秀现场的选手,第一个不是机器人而是僵尸,第二个柔软体操其实是头身分离,而且现代怎么会有民国间谍出现?分明都不是人。至于哭惨那个,就更确定是个冤死鬼了。
6、女主推开大门,其实是走向鬼门关,因为最后一幕还是回归“城门”,但我们看恐怖片,都会有这样的“鬼门关”,那些招手欢呼的“粉丝”,其实都是招魂小鬼。
7、女主开头以为被车撞的老头是碰瓷,结尾对另一个丑女直言鼓励,表示遭报应了,可能那老头送医院后死了,最终对女主索命。所以女主置身明星领奖的幻境,放下这一世的心结后,就要踏过鬼门关,喝下孟婆汤了。
你们有意思吗?
《新喜剧之王》很好看,比期待中还要好看。的确,讲了一个Loser翻身的老故事,但年过五十的周星驰给出了他的新答案。
周星驰演过的电影里,《喜剧之王》是最爱之一。其中一个场景是:夜深时刻,柳飘飘和尹天仇并肩听海,柳飘飘随口一句:好黑呀,什么都看不到,尹天仇很认真地回复她:也不是啊,天亮了就会很美了。好台词就是这么说来简单,听来动人。到《新喜剧之王》里,周星驰把这个问题往前推了一步,如果老天明天不亮,后天不亮,一直不亮,即使宇宙毁灭了也不亮,那该怎么办?
更能与《喜剧之王》相呼应的,是影片开始鄂靖文模仿张柏芝回头那段,一颦一笑十足神似,但看来莫名感伤。有人评论周星驰是在炒冷饭消费自己,我倒觉得这是绝妙的点题,柳飘飘和如梦的区别,就是那是张柏芝啊,无论她多么暴殄天物自弃前程,她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张柏芝啊,她稍稍一个回头,就有《忘不了》和金像影后在等着她。这个段落不就是早早下了结语: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成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永不会得偿所愿,就是人生的暴力美学。
年前工作原因,认识了周星驰的一位副导演,他提到周星驰在讨论剧作的时候常说,一部电影就是回答一个问题,答案可以复杂,但问题越简单越好。《喜剧之王》探讨的是成功的价值,《新喜剧之王》讨论的就是坚持的意义。按照商业片该交出的功课,影片结尾如期给出了“人生开挂当主角拿影后”,只要坚持终会成功的标准答案,但以如梦推开那扇晋级的光之门为界,之后的剧情看上去更像“人生如梦“的幻像,而现实世界里周星驰的正确答案,是王宝强扮演的马可临别的那句话: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但行前路,莫问前程,这样的主题好像是鸡汤了些。但鸡汤不是问题,是不是鸡精调制才是问题;好的电影不是用一万句金句去乱拳打死蠢观众,而是用两个小时去证明一句金句。《新喜剧之王》里做得好的一件事就是强化了女主对表演的热爱,收束了女主对利益的渴求,一个想睡她也真心喜欢她的富二代李洋在她面前,她却挥一挥手任他离开。李洋说出了喜欢如梦的原因,也正是如梦能对梦想不投降的底气和动力:“我很羡慕你,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题材很旧,答案不旧,《新喜剧之王》的文本精巧,环环相扣地向主题进发。一个好的商业片,最重要的就是有普世价值观做基础托底。评价《流浪地球》的时候,我觉得影片最大的成功是把希望和勇气作为价值基石,多一点夸父追日的勇气,就多一点愚公移山的可能。到了《新喜剧之王》这里,从宏观人类微缩到具体个人,表象也是歌颂追日移山的远大决心,而更高级的里则是,再不济我们也要欣赏自己奔跑的姿势和移山的实践,努力本身,就是努力的意义。
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人们通常会赞美周星驰在喜剧方面的天赋,他的无厘头开创了华语电影的一个门类。这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在《新喜剧之王》里,仍旧可以看到经典的周氏喜剧手段,比如嘲笑整容蛇精脸,用阿拉伯数字说台词,并且这些都通过视听呈现,而不是纯粹的溜嘴皮子。
更高级的地方在于,周星驰的喜剧不是用剧情去迁就段子,而是用人物性格和环境的错位不段制造荒诞。片中的父亲面对粗壮的剧组剧务,一面敲自己的脑袋一面质问对方,里面错位的是:体力上的弱势和护女心切的强势,临了一句“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就好“,是这层荒诞的延伸,底色却是父爱的心酸。好的喜剧本质都是悲剧,父女关系到末段一幕,父亲一面扔给女儿钱赶紧为梦上路,一面逞强跟女儿说永远别回来,真是让人笑中带泪,感慨万千。
虽然广告植入也有些发指,但《新喜剧之王》主题明确没有废戏,所有的喜剧桥段都是围绕表达和人物展开,如梦的困境是真困境、解决也是真解决,即便被诟病的仓促的第三幕,抛开“如梦之梦”的成功结局不谈,面试角色时如梦用被甩经历的真情实感过关,效率之高、效果之好令人赞叹。再想想电影之前的情节,人生真的是最好的表演课堂,父亲装得有多冷酷,男友装得有多甜蜜,闺蜜装得有多贴心,与之一一形成共振,人生如梦要说的话是人生如戏,恍若一梦,大家都是好演员,如梦才是那个死龙套。周星驰完全是可以就此往残酷里再进一步,还好他望绝境而微笑,临深渊而回眸。
可惜的是,像任何一尊华语电影的神像一样,观众用当事人不自知的方式对周星驰仰之弥高,一个无厘头掩盖了他在剧作上的心思缜密和表达上的深入浅出。也就无怪乎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起哄架秧子的或许都是同一拨人。
坦白来说,周星驰自《西游降魔》之后的几部作品个人并不十分喜欢,但我对周星驰作为导演始终怀有敬意的地方在于,无论做人做事上有何等传言,作品上总是诚意十足,不断在创作中修正着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并且和盘托出。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面对一份感情,要什么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曾经拥有大过憾别终身。从《喜剧之王》到《新喜剧之王》,成功有什么要紧,要紧的不是结果而是努力。这句话从一个幸运的有天赋的成功者嘴里讲出来,不是傲慢,而是慈悲。
历经世故,周星驰当然不是一个阳光热血的人,他就是那个认清了世界真相,还热爱这个世界的人,至少试图热爱这个世界的人,至少试图让别人热爱这个世界的人。回到《新喜剧之王》提出的那个问题,再想想影片里的这句台词吧,大导演对如梦说:永远就是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如梦认真地回答:那宇宙毁灭之后呢?
说来简单,听来动人。这就是喜剧之王。
走自己的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说法,让他们滚的远远的吧。只要认定这条路,一直坚持着走下去,总有一天会有结果。只要我不服输,我就还没有失败。努力、加油、会成功的!
首先:我建议如果还没看过片子的人,去看看再来读影评哈。
我写的东西一般都是严重剧透。没剧透没细节,根本说不到点上。
大年初一挤进魔都的电影院看了《新喜剧之王》。
走出电影院习惯性的刷下豆瓣,却惊讶:为啥评分才6点多?
我觉得这是个很感人很正面的影片。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你能从他们那些精心安排的情节、演员的对白、甚至布景中读到他们所要努力传达的正能量。大概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影片中很多细节让我有很强共鸣。
周星驰的影片一直褒贬不一,看的人有类似经历,自然会懂,这个算是同理心吧。如果没有这类经历,并且总是定义在贺岁搞笑片上,理解不到某些对自己有帮助的含义,大喊不好看什么的,也会有吧。
接下来的部分会有不少关于我自己经历的叙述,真心不是要做自我介绍,但是发现如果不讲我没办法具体说出我为什么有共鸣。求大家担待着看呗。
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喜欢周星驰!那个时候别说DVD,连VCD都没有,那是个只有录像带的年代。如果约好去某个有录像机的同学家玩,一定会有人要负责租一个周星驰的片子。几个同学一边吃瓜子一边看着“周星星”叽叽嘎嘎的笑,有时候甚至因为看的遍数太多,对白、动作都熟记在心,电视里播放着关键桥段,电视外面的我们已经可以人肉复制出来了。《大内密探零零发》、《整蛊专家》、《九品芝麻官》我都看过20遍以上。
但是……关于老的《喜剧之王》我的记忆很模糊。因为我就看过一遍,和几个同学一起看完后,大家都很……无语。因为除了周星驰和莫文蔚一段的对手戏以外,其他的一点都不好笑。居然片名里还有“喜剧”这两个字,还是“之王”呢!
那个时候,我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中学生。我的人生阅历并不足以让我看懂《喜剧之王》。我当时所喜欢的“周星星”是因为他无比搞笑,能带给我几十分钟的快乐,还有和同学们可以交流的话题。
而20年后的我,坐在电影院里看完这部《新喜剧之王》,电影播完后许久我都没有离开电影院。这是一部有搞笑成分的正剧,很多情节安排会轻轻拨动我心里扣着那根弦,并且余音袅袅。我很感激年初一就遇到这样一个给人注射正能量的电影,接下来的一整年,我都希望在碰到挫折时,会想起电影中影响我的那些情节,让自己继续微笑着走下去。
首先,说个中心思想。片子从头到尾说的就是这句话:
“这一路,一直为你加油的那个人是你自己”
大概到上大学前,我都很坚信一句简单的话,并且以此为自己的信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然而,当你长大了,经历了某一些所谓的人生沧桑后,“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艰难险阻自不必说,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如此坚持对不对的无力感。
首先,第一道门槛就是你的起跑线比别人低。
你都不是专科毕业的!没有老师领着你专业系统的学习。
预告片里有一段关于王宝强的,这个“梦开始的地方”是北京电影制片厂。
不是“北京电影学院”!
周星驰找王宝强来出演这部戏,大概也是因为王宝强有真实的“龙套”时代的心酸,能懂得“我有个梦想,虽然还很远,但是只要我努力,就能每天都距离那个梦想近一点点”的心情。
剧中女主如梦也是好像王宝强一样的非电影专业毕业人士。跑龙套跑了10几年,距离她的女主梦想还很远,至少还隔着“露脸的龙套”“有台词的龙套”“女配”等等若干层楼。
她的“群众演员”的机会,来自于和其他人一起等在影视城门口,或者网页上的“找群众演员”的应聘消息。而不是老师、同学介绍。
今天看电影的我已经是个自由插画师了,也不是专科毕业的,当了若干年外企白领后,才拿起画笔做兼职插画师,兼职7年后,辞了白领的稳定生活,当了自由插画师。
刚开始决定画插画的时候,特别特别羡慕那些艺术专业毕业出来做插画师的人。不仅羡慕他们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指导,还羡慕他们的很多活儿都是老师或者同学互相给介绍的。大家都是“圈子”里的人。而你一个圈外人士,每天努力的同时,就是抱着一个小小的梦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成为圈内人士就好了。”
那种努力想成为圈内人的想法,会让你拼命希望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就像女主说片子里说的那句:“我不收钱,给盒饭就行”。
我也曾经和人家说过差不多的话:“我不收钱,只要能给我个机会让我画就行。”
从死尸到雕塑、即便是卑微的群众演员,“这次我有台词了”,就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对外人来说几乎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在这条路上一直坚持的本人来说却是一段心路上的里程碑,并且化为“我一直坚持是值得的”那种信念,激励着你往下走。
没有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自学的人会走很多弯路。
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会让人更努力的观察周围的事物,希望学到更多。
也许,作为演员的文字类教材,我们只能看到女主手中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也许荧幕外的你可以笑嘻嘻地说,抱着本书就能做梦真是傻。
但影片中很多细节,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那个不顾一切努力追寻梦想的人,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观察、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如梦的教材,远远不止这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片头女主在和车祸老人的对话,应该如何演绎真实的疼痛。
还有那句:“就现在这个情绪特别到位,爸你拿着刀再跳一下,我做个记录”
看电影的时候,你可以觉得这只是个笑点,并不真实。
但在我看来,女主的努力学习一切能学到的教材,就表现在这些看起来好像特意搞笑的情节。
我不是专业学艺术的,总会自卑自己没有基本功。以前每天上下班,都在拥挤的地铁里拿个小小的本子拼命的画周围的人。
但身边的人不是站着就是坐着。姿势相对比较单一。有一天,我发现地铁里有个喝醉酒的人,用各种奇怪的姿势躺在椅子上翻来翻去。周围很空,那一节车厢弥漫着他呕吐物的味道,周围的人都避之不及,但我还是凑到过去了,因为他躺着的各种姿势,我从来没画过。迅速掏出本子,努力抓住每一个 他翻身后的“新造型”,我想那个时候的我,大概在其他人眼里,也好像和车祸伤者对话的如梦一样吧?让别人以一句“神经病”概括。
虽然那个头顶菜刀出席老爸寿宴的造型的确很搞笑。但她那句:“我跑龙套也可以自食其力”很戳心。
我刚开始做自由插画师时,每天都发慌,特别是没活儿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躺在地上瑟瑟发抖。
以前当白领时,不管我做的好不好,只要天天按时上下班,每月工资+社保那是雷打不变的。而自由插画师就不一样了,月初一睁眼,不管你有没有活儿,客户拖不拖款,你都必须至少支付自己的社保!那阵子几乎每个月都在战战兢兢的算,我吃饭花了多少钱,社保是多少,我挣的钱够不够填满我的最低生活支出……
两年下来,我发现我其实能养得了我自己的时候,特别自豪。
影片里如梦和她爸说的那句:术业有专攻,我跑龙套也能自食其力,听的我很戳心也很感动。因为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你当律师当白领什么的那种让外人羡慕敬仰职业的打工者的自豪完完全全是不一样的。
影片中有很多如梦的诉求,那就是“给我说说戏”!(虽然并不存在这样一句对白。)因为想努力演的更好!
就好像每次有客户找我画画的时候,我都会自己问,这张画干嘛用的,给谁看?看的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多大?因为我想画的更好,能更贴切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如梦每次都在问:我演的是什么啊?具体怎么样好啊?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候,我都特别能明白她的每一个问题都表达着她想好好演的那种心情。
然而往往过来找你的人,并不是导演,这个人也许他都不知道戏里说的是什么。(哎,就好像有时候我对接的广告公司一样。)
那人只需要你有个胡乱的反应!
“中绝招的反应”后面如梦的疑问是“什么绝招?”
寒冰掌是身边的胖子和尚给的答案,找你的人根本对于“绝招”都没想法。
那些骂你不懂的人,也许他们自己也不懂,而且没打算懂。
也许这种人可以让你一时很生气,但最终他们无法打击到你,好像如梦这样一笑了之也就过了。
即便宇宙毁灭,毁灭之后如果我还在,我就还有我的梦。只要我没放弃,我就还没输。
其实这段宇宙毁灭之后的对白,我读懂的并不是如梦的没有自知之明的厚脸皮。而是这个不懂她的导演的外貌协会的浅薄。
就好像愚公移山,因为大家都不看好,所以才叫“愚”公。然而只要不放弃就有可能的精神却和愚公一起流传到现在。当初嘲笑他的智叟们却什么也没留下。
前进的路上,能让你认命,让你放弃的不是那些瞧不起你别人,让那些不看好你的别人说去吧,滚的远远的,爱说什么说什么吧!那些人反而可以让你越战越勇。
有时候给你打击的可能是和你一起奋斗的人!
比如选秀场上那些和你同台竞技的人。
你会有一种,“他们都是大牛人,还要我干嘛”的自卑感!
我记得我曾无数次看到比我小好多的插画师作品后问自己“和人家比,我画的这么烂,继续画有意义么?”。自卑的情绪平静后,我会认真接受自己差的现实,然后想办法把我看到的差距化成具体的解决方案,一个差距可能需要花几年的时间赶紧,但只要确定了具体方向往下跑就好了,再怎么暗自神伤都不会让人进步的,只有具体的行动才能向前进。
另外一个,我听到不少人说,和女主刚开始一起当龙套的胖子的角色很多余,只是为了把老《喜剧之王》的关键情节安插到电影。毕竟这对男女并未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擦出爱情火花。
但我自己的个人想法可能有所不同。当你决定追寻你的梦的时候,刚开始可能会有一批人和你一起去追。
我很喜欢的一个日本插画师/漫画家叫高木直子,她刚开始打算当插画师的时候,曾经报过培训班,班里的人个个都是干劲十足的要当插画师。一进入那个班级,就能感到一种充满了动力的热情,但数十年后,已经成名了高木再回顾自己的人生路时,那个培训班里真正坚持下来,并仍然在从事插画这个事业的人,几乎没有。渐渐的,曾那么热情高涨的队友、曾经一起那么努力拼搏的人们,会和你一起走一段路以后,因为各种原因放弃。
所以当胖子以一身西服出现的时候,当他拿出的那一袋子钱的时候,当他说他是那种“喜欢”的时候,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做了!跑龙套原来只是他的爱好,而他有其他的“事业”!“演员”只是一个他可以放弃的爱好!
很多和你一起曾经如此奋斗走来的人,最后退出的时候会一句“真羡慕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送给你,然而这句话并不是祝福。
同伴的消失往往比敌人的强大更加让你觉得难以坚持下去。
因为那些互相加油的声音渐渐远去了,最后为你加油的就只剩下你自己。
整部戏我最感动的瞬间,是肚兜马可的“她很努力,她会成功的。”这句话。从同样处在人生低谷的马可嘴里说出的同时,马可的气场就马上不一样了。
而对如梦来说,这是一种认同,一种来自前辈的认同和来自同行的鼓励。
而这句话同时也让马可自身有了转机!
作为过气男星可以在家里7-8年没活的他,可以放弃那不招人喜欢的自尊再去跑龙套。一尿成名的他能抓住别人讥笑的焦点变成机遇去代言尿不湿,咸鱼翻身的马可除了机会也有分不开的努力。否则他的机会也只能成为一个误会。
最后,说说广场舞大妈的场景,在如梦做群众演员备受考验的时候,反复出现了很多次她站在广场舞大妈中间跳舞的一闪而过。
关于这段我一起看电影的KK讨论过。他认为是表现如梦当时的外表平庸,即便站在广场大妈中间也不太出众。而我却理解为某一种坚持到底的表达。
虽然广场大妈们貌似在最近一些年因为很多扰民行为非常不讨好,但是另一个程度上来说,“管他周围人怎么说,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痴如醉的一直坚持,”似乎放在广场大妈们头上也是很到位的。
当然和站在广场大妈中间的如梦比起来,我更喜欢一开始那个带着耳机在小巴上颠簸着的如梦形象。
当音乐响起,你就在你自己的世界里了,走自己的路,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说法,让他们滚的远远的吧。
只要认定这条路,一直坚持着走下去,总有一天会有结果。只要我不服输,我就还没有失败。努力、加油、会成功的!
好啦,今天写到这里。
衷心的希望其他坐在电影院里看《新喜剧之王》的人,除了叽叽嘎嘎开心的笑以外,能读懂一些属于观众自己的共鸣并接受这部片子里所充满了的正能量。
如梦是有过很多次机会离开“竖店影视城”的。
其中看上去最好的那次,就是曾和她一起跑龙套对戏说“我养你啊!”的李洋,原来真的是家里有矿的大款。之前他对她各种关怀,现在要回家接手家族生意了。
来跟如梦告别。那一天下着微微的雨,李洋给如梦钱,如梦不要,李洋就收回了;对如梦表白,如梦拒绝了,李洋也就收回了。两个人就那样笑着在雨中告别。而我,这个被隔壁科幻大片那么努力煽情到尬却流不出一滴眼泪的人,看到这一幕忍不住鼻酸。
后来跟朋友聊起,她说:这一段男女之情被周星驰拍得特别干净。
《新喜剧之王》有鲜明的周星驰标记,就像姜文的电影也有他独特的电影语言和节奏一样,周星驰的电影总有一种荒诞又纯真的风格。在这样的风格下,连我一向不喜欢的王宝强都觉得他没有那么聒噪了。
周星驰擅长拍摄的就是草根。《喜剧之王》拍的是“死跑龙套的”尹天仇,《新喜剧之王》鄂靖文演的女主如梦是驻扎在影视城的群演,周星驰这次拍了一个女性小人物。
如梦是周星驰电影《上海滩赌圣》中巩俐演的角色的名字。在过往的周星驰电影中,女性角色除了刻意扮丑,很多时候就是花瓶,或者圣母,都只是男主的陪衬。但在《新喜剧之王》中不是,整部电影都围绕如梦来写,如梦有明星梦,离开家混迹影视城当群演,多年也没混出头,依旧有梦,遭遇一次次挫败,百折不挠,虽然也会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这大概是我近期看过最饱满的“星女郎”了。
虽然对如梦前情交代不够,导致观众带入感不足。那一场头顶砍刀陪父亲过生日的戏,多像这几天春节回家走亲戚的我们呀!其实可以好好发挥,发挥出《功夫》中那样的猪笼城寨的主角生长坏境来,结果匆匆就散了,有点可惜。
从主角“男变女”就可看出周星驰这一部电影并非单纯向自己的《喜剧之王》致敬,甚至是要“破”掉自己当年的那部电影。就像用《西游•降魔篇》来“破”掉《大话西游》一样。不破不立,是一种试图往更深层次探讨的可能。
《新喜剧之王》中有很多看似荒诞却令人心酸的情节,比如,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演戏的机会,结果如梦想跟导演探讨演技,导演并不打算探讨,因为他不过就是要最直接的反应。你只是一个群演,你根本没有机会展现演技啊。这一幕,简直是对尹天仇人生最大的冲击。因为他当年就是靠着细腻演技在片场被莫文蔚饰演的女明星娟姐赏识的啊,结果这扇门,如今“啪!”关上了。
《新喜剧之王》中娟姐对应的人物是王宝强演的马可。马可已经过气了,强撑着明星的架子,根本无暇顾及龙套女主。甚至和很多剧组的人一样,轻慢她,欺辱她。对比之下,《喜剧之王》简直像一部《白雪公主》的童话,你是公主总能遇到王子拯救,而《新喜剧之王》就是要给你看白雪公主吃下香蕉变成了一个丑陋甚至有些恶心的男(xian)人(shi)。
《新喜剧之王》中当年张柏芝饰演的柳飘飘所对应的自然不是富二代李洋,而是张全蛋演的混蛋男友。他会对你说:“你很有天分,你演技很好,你一定会成功!你如果给我钱,我会一直说下去。”这才是影视圈的现实,连尹天仇都是童话,王宝强是万里挑一撞大运到无法复制(周星驰选他演这部电影都有一种现实照进梦想的意味,就像电影彩蛋中周星驰选群演和电影情节的互为对照。整部电影都让你觉得现实生活比影视城拍电影更荒诞,可荒诞又偏是现实)。如梦出租屋上铺的姑娘对她说:“什么是命?就是我不想做明星,结果我当上了。而你那么想做明星,却就是做不了。”
马可前一秒还是导演编剧全纵着他来、出场都要助理拍手开道的大明星,他在演戏时可以不记台词喊1234……就这样整个剧组还要给他提词,下一秒,就尿到裤子上还被将剧本都夺走扫地出门(那落魄的背影,突然有一丝当年吴孟达的错觉)。再下一秒,又回去跑龙套的他却因为这段吓尿的视频突然火了……娱乐圈的沉浮无常你无从预测,跟红顶白简直吓人,也许前一秒你还炙手可热无数粉丝,下一秒你所有的出现就都要被P掉。
是的,可能全然和努力无关。可是我除了劝你努力,劝你坚持,又能劝你什么呢?可能到宇宙毁灭你也当不了明星,可是,导演,那宇宙毁灭之后呢?
马可跑去如梦家找她,当年正是如梦扮鬼把他吓尿的。可此时的如梦已经在老家过上平凡的日子,开了个网店,生活过得还不错。这时候马可哽咽着说了一句台词:“我只是看到她现在过得这么好,有一点难过。”
梦想或者是虚幻的,但爱好却是真实的。要放弃真的太容易了,在这个时代,怎样不能过好生活呢?
前段时间刚在朋友那里听到一个关于学美术的人的故事。她曾经是美术研究生,现在却几乎不画了,原因是她看到班上另一个人画画。老师让画人像,她就按老师的方法一步一步,先勾勒轮廓……而那个人,看不懂他是从哪里下笔的,但仿佛从任何一个地方下笔都画得更传神。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可能努力一辈子也赶不上人家,于是便抛下了画笔。
我另一个朋友听了说:“说到底还是不够爱吧。”
这个朋友喜欢写东西,就是喜欢写东西,但至今也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没有出过书。“我在看杜鲁门•卡波特《冷血》的时候,我就惊叹,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写到他这么好了。然后我又看了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发现他原来天赋就很高。”朋友说,“我知道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写成杜鲁门•卡波特,但我有什么法子呢?我就是爱写,那我也就只好一直写下去。”
我们有时候就是这样怂,这样丧。坚持不是因为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而是偏偏就喜欢也就只好坚持。开个网店啥的,或者跟着富豪走了也能生活得好,但我自己也许说起来都会有一点难过。生活中遇到对方直面的冷言冷语和嘲笑侮辱,完全无力反驳和反抗,也只能在下次表演的时候,想象是自己击倒了对方……
所以,我是不喜欢《新喜剧之王》的结尾的(但也有朋友跟我说,从马可到如梦家发现没有信号那里开始,之后就都不是现实,而是梦境。如果是梦境,那电影是真的好啊)。我不喜欢如梦真的就美梦成真变成最佳女主角,我希望周星驰拍的她,在奋起之后,去试镜,也许被选上了,也许没有,然后,依旧做着群演。
我就是比较丧,我不相信世俗的成功真的会到来(我甚至不相信世俗的成功)。既然人生如梦,也许有些人就真的困在了噩梦中,不醒来,就只是一直跑,一直跑……
(关于群演、横漂的故事,我曾经做过一个采访,写过一篇《<我是路人甲>不会告诉你的“横漂”那些事》。)
1983年,周星驰不肯死。
正是天将黑未黑的时候,《射雕英雄传》拍到第7集,杨康要去送一个乞丐给梅超风练功。
灯光、道具各就各位,只等乞丐“啊”一声惨叫,死在九阴白骨爪之下。谁知刚要开拍,扮乞丐的周星驰就去找导演商量,能不能抬手挡一下再死。
导演杜琪峰呵欠连天,用手背冲他轻轻挥了两下,“不用,你直接死就可以了。”
这段经历后来被用到了[喜剧之王]里。
尹天仇被拽去演一个开场便被打死的神父,片场一切顺利,马上一条过,他却摇摇晃晃不肯死。
导演急急喊cut,说“这跑龙套的搞什么”,他就过去跟导演探讨死人的心理活动,兴致勃勃,还说“其实我差一点就死了,你再多给我一点时间”。
[新喜剧之王]也是龙套题材,不同的是,主演叫鄂靖文,演了个女版尹天仇。
有一回做裸替,只需要给镜头一个光溜溜的后背。刚脱了就听见导演喊cut,质问这是谁找来的替身,“又没有身材,皮肤又松,屁股上还有痣!”
她只好裹着条毯子退场。
后来有人问她觉得自己有机会吗,她说“有”,对方说“不,你永远都没有,永远就是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懂了吗”,她就问“那宇宙毁灭之后呢”?
片中还有一个群演,是王宝强扮的。
背后炮火连天,他一身军装披挂,却不必冲锋陷阵、抵死拼杀,而是做一具战死沙场的尸体,悲壮地躺在镜头里——这便是他所有的戏份。
当然是不甘心的,不然也不会在开拍前一直问,“是闭着眼睛死还是睁着眼睛死?毕竟是在这战乱中死亡,家国仇恨,死不瞑目,应该壮烈……”
导演不胜其烦,丢下一句“哎呀都无所谓了”。
像极了杜琪峰那句“你直接死就可以了”。
那还不是周星驰第一次跑龙套。
1982年,他从TVB演员培训班毕业,被打发去翡翠台主持每天下午4点30分播放的儿童节目《430穿梭机》,一个月只有低得可怜的2000港币。
便不得不为了多赚几十块而四处听候差遣,“学着很油条的样子,跟人家插科打诨磨嘴皮,为了一个死尸角色浪费一升口水去争取。”
竟真的争取到,是汤镇业版的《天龙八部》。
第23集,萧峰带着燕云十八骑上少林寺,周星驰是其一。彼时众人指责萧峰,他上前一步想为其申辩几句,被萧峰抬手阻止,便只好低头退下。
同年的《苏乞儿》,他又跑去做人肉背景,穿褐色衣裳站在后面,唯一的台词是村民们审判苏灿杀父时,他跟随众人起哄的一句“是呀是呀”。
也是这一年,TVB拍了一部警匪剧叫《猎鹰》,专门用来捧刘德华。周星驰扮演他的警校同学之一,端端正正坐在课桌旁,统共只有三句对白。
到了1983年,他除了在《射雕英雄传》里分饰两角儿,演宋兵乙和小乞丐,还在《老洞》里跑过龙套,演一个护送人上车的马仔,但很快被杀。
就这么混到了25岁,终于演了《生命之旅》里的赵子龙,不仅有名字和台词,还能和万梓良、郑裕玲这种非常有名的演员搭戏。虽然只是个配角。
彼时,和他一起毕业的梁朝伟已经成了一线明星,比他大一岁的刘德华早八百年就凭[投奔怒海]拿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的提名。
只有他依然在熬,依然每天很早起床,刷牙洗脸时对着镜子喊“加油”,幻想有一天能成为主角,“再拿个什么奖,让所有人都为自己报个好。”
原来[喜剧之王]是真的。
他真的曾像尹天仇一样,只有一点钱、一块表和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他也真的很在意自己的职业,所以柳飘飘说他是“死跑龙套的”,他会一本正经地微笑更正,“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对方还在骂,他妥协说“那可不可以不要加个死字在前面”。
龙套,戏曲术语,指扮演随从的配角。
有时情境需要,仅两三个龙套穿梭,就能代表千军万马,是一种常见的以少见多的表演形式。
影视作品自然也如此,多是些贩夫走卒之类的闲角儿,负责呐喊助威,以示声势浩大、人马众多——是一群最没可能出现在片尾演员表中的角色。
何止是片尾演员表。
林家栋,自1988年考入TVB演员培训班,便开始了自己长达十数年的龙套生涯。
这些年里,有戏份时,他是[江湖]中黑帮小弟的小弟,[无间道]里被一枪爆头的卧底警察,[黑社会]里的东莞仔,[天下无贼]里卑微怯懦“四眼儿”。
没戏份时,连搜索引擎都查不到他的角色名。
张晋,9岁习武,11岁进武术队,24岁打进演艺圈,以为终于要混出名堂,不想却是给女演员当动作替身,从《新少林寺》里的牧羊女到[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再到《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
好容易在《小李飞刀》中有了镜头,也只出现了短短几秒,便被李寻欢一刀毙命。
他总是挨打。
为了拍摄真实,他躲人不能躲得太快,可一招没躲过就落个头破血流。最要命的是做替身,演员拍完了可以休息,但“替身一打不知道多少个小时”。
林雪,从场务到剧务到龙套再到配角,他的起点比周星驰不知要低多少倍。
1992年,他终于逮到机会,在[力王]里演一个筋肉人,却要粘很多胶在身上,裹着猪肉和牛肉。
正是酷暑,又需要在棚里拍,肉都臭了。很多人做了一天便撑不下去,只有他挺到底,即便最终结局是被樊少皇一拳打死在绞肉机里。
好在多年以后,林雪凭[枪火]拿了金马和金像男配提名,张晋凭[一代宗师]摘下金像最佳男配角奖。
而林家栋在2017年以前,没拿过任何个人奖项。所以当第36届金像奖宣布影帝得主是“[树大招风]林家栋”时,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缓过神,紧跟着是颤抖,还警告自己“冷静点,一定要”。
这一切,若用“苦尽甘来”形容,未免太过轻巧。
所以周星驰爱极了龙套题材。
桥段俗套又怎么样,这种跨越阶级获得某种世人认可的成功,看起来虚荣,其实不过是他想讨回一种肯定,送给《射雕英雄传》里那个不甘被梅超风一掌打死的自己,希望他能开心。
而之所以找王宝强和鄂靖文做[新喜剧之王]的主演,也是因为“他们跑过龙套”。
当年,王宝强一边在北影厂门口蹲活儿,一边去建筑工地做民工。
住的是煤炭厂的大通铺,离得远,没钱坐公交,就凌晨4点起来,跑步去北影厂。到了又被选角儿的副导嘲笑,“普通话都不会说,还想跑龙套?”
好容易赚到钱,又得拿去印简历、洗照片,“可能送100次都没戏,但第101次就成了。”
是真的。
2002年,一个民工的BP机响了,他低头一看,马上就朝另一个民工喊,“王宝强,有你电话!”
是[盲井]剧组打来的,要他去见见李杨导演,看能不能出演男主角,片酬是500块钱。
他因此拿了第40届金马奖最佳新人。到了第二年,又被冯小刚叫住,“你,过来,你是演[盲井]那人吗?我这儿有一活儿你乐不乐意接?”
正是让他红透全国的[天下无贼]。
至于鄂靖文,她是个女龙套。
不常见了。
直到今天,能让人津津乐道的女龙套,都还是《情深深雨濛濛》里,为赵薇伴舞的孙俪,因为偷穿了赵薇的鞋子而开心;[画魂]里,赵薇站在巩俐身侧,低眉顺眼,演一个没名字的妓女;
以及83版《射雕英雄传》,不仅有周星驰扮演的乞丐,还有刘嘉玲扮演的侍婢。
龙套熬人,尤其是女人。所以鄂靖文是个异数。
[缝纫机乐队]里有她,是电视机里的记者——
[西游伏妖篇]里有她,是个抱着小孩的妇人——
[催眠大师]本来也有她,后来被剪得片甲不留,只剩片尾字幕能证明,她在里头演过一个养母。
今年她29岁。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一个女演员,如果到30岁还没成名,就可以考虑改行了。因为市场已经不欢迎你,可供选择的角色也有限,且每一个都非常扁平,是个消耗能量的过程。
所以王媛可结婚生子后便没了戏拍,陈数过了30岁接到的角色都是只会吵来吵去的弃妇。
就算如周迅,接了[我的早更女友]、[撒娇女人最好命]和《如懿传》里的年轻女性,也骂声一片,因为“都这么大年纪了”、“一脸盖不住的皱纹”。
男演员不同,哪怕跑龙套到40岁才熬出名堂,照样能演霸道总裁、江湖豪杰、乱世英雄。林家栋拿金像影帝时已50岁,只要不退出,他永远有机会。
可是鄂靖文一直在熬。
她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念的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毕业后去了煤矿文工团,觉得还是想做喜剧演员,毅然辞职做了北漂。
从2014年到2017年,她先后上过六台喜剧综艺,每一次都放得开、没包袱、肯扮丑。
宋丹丹评价她:“我都不敢像你这样,那么完全不顾,所有的枷锁都解开,这么纯粹的在台上。”
而得知自己是冠军时,她皱了皱眉,迟疑了几秒。样子特别像前年林家栋拿了影帝,一脸错愕。
因为跑龙套太久,习惯了失落,已经忘了在得到认可时该作出什么样的表情。
所以天下龙套千千万,只有鄂靖文能让周星驰专程从香港赶来。只有鄂靖文,能出演[新喜剧之王]。
片子里,她的所有造型,头上顶菜刀也好,cos柳飘飘也好,送外卖也好,蹲在马路牙子上看天也好,都带着小人物对梦想无能为力时的厚脸皮。
她就是这么过来的,除她以外,没人可以了。
而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别人说她没机会,“从现在到宇宙毁灭”,她就问“那宇宙毁灭之后呢”?
挂着笑,腆着脸,语气里特别想把被人摔在地上、碎得不成样儿的自尊心悄悄捡回来几片。
做裸替的那段戏也有这种表情。
导演骂她丑,说她没身材、皮肤松,她裹了条毯子退出来,失落、犹疑和悲戚一瞬间全部跑到脸上又一瞬间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笑着赔礼。
像尹天仇,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不要脸的自己。
所以,梦想才不是什么闪闪发亮的东西。
从驻扎在你心里的那一刻起,它就有着堪比彗星一样的末世阴影,偶尔还会自己爬出来,让你猛然发觉你还没实现它,一瞬间便紧张到不寒而栗。
但也因此,当看见她和王宝强衣着体面地站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时,所有人都替她长舒一口气。
你看,跑龙套的或许没有名字、没有镜头、没有台词,却未必没有未来。
所以不怕的,虽然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天亮以后便会很美的。
-
作者/六姨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实际上,这是个春节档的恐怖片。
这个片子从车祸开始之后就不断的暗示如梦已经死了。
车祸之后并没有救医。
马可说她不认识如梦。
马上就到了如梦家里。
父亲台词换成:我女儿去世了。
马可扭曲吃药的样子。
饭桌上并没有如梦的碗筷。
入围海选梦幻的表演。
获奖并没有这一年的记录。
天鹅湖音乐的暗示。
李小龙出现在颁奖典礼上。
马可说:人生啊,如梦。
星爷在路演的时候提到:她可能死了,也可能是一个梦境。
实际上所有豆瓣上打一分的人就和当年嘲讽大话西游是同一类的人,只是没有人承认这一点,他们甚至来不及思考,就定义了此片炒冷饭、卖情怀、毒鸡汤,时光就好像轮回,即使过了十几年,我们根本不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而是欠一个思考。
不管从这个片子里得到了鼓励、开心还是吐槽与嘲讽,都根本没有看懂这个电影。
这明明是一个悲剧的电影,如梦在车祸的时候就死了,跑龙套的终究还是跑龙套的,并且是死跑龙套的。
星爷撒了一个大大的谎,来维系着他内心的童真。
这就是为什么选择了王宝强作为主演,因为这十几年来,王宝强是唯一一个从龙套走到幕前的大明星,星爷感同身受,也知道跑龙套的就是跑龙套,即使在努力也没有任何机会,所以在梦境她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但现实却那么残酷。
这就是为什么用了一张蜡笔画出来的海报图,那人拿着一个凳子,我想这世界很多的位置都注定好了,我们呢,就拿着自己的凳子坐在世界的角落里,即使拿着凳子反抗又有什么意义呢?
跑龙套就和清洁工属于一个工种,与演员是完全不搭的行业,但清洁工也会出歌手与演员对吧?这和努力有关系,但总要认清现实,为什么电影里马可靠着吓尿了火了,这就是当前,你只要有名,与演技无关,你一样有舞台。
如梦自始至终的在纠结自己的演技以及不要脸的推销自己,当男人离开,家人反对,扮演尸体,被人嘲讽,最终这一切并没有变得美好,而是车祸而死,这彻头彻尾的悲剧只不过因为“春节档,给小孩看的”而变成了另一个画面。
而她的室友小米却因为长相清秀,能说会道最终站到上主角。都说周星驰的电影都会致敬李小龙,我想这一部不是,最后的葬礼上,李小龙挡住了小米上前去讨好,我觉得那是星爷与现实的抗争,如果李小龙在,他也一定会去与那些流量明星造假势力趋炎附势的演艺圈去抗衡。
星爷缺钱吗?大话西游一毛没赚,这部电影投资区区五千万。那为什么会让一个app广告如此赤裸裸的出现,并且任何一个初级导演都能看到low的方式呢?因为这是星爷的反抗,因为整个电影都在说谎话,奋斗与努力全是谎话。这个时代,资本当道,流量霸占,这也是草根世界对它们最后的嘲讽吧?
这是多么残忍的世界?小明星靠炒作火,女演员靠姿色上位,跑龙套的最终车祸而亡。这一切唯一取悦的方式就是给观众一个梦境,让有梦想的人看到希望,可每一个都是忠犬八公的狗,在等待着自己的戈多,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片子里,导演用欺骗的方式让如梦扮演鬼吓唬了马可,那么片子外,星爷用了暗喻的方式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靖文可能到路演都没有搞明白自己在片子里最终的结局是一场梦境。
星爷还是那个星爷,只是我们没有读懂这个时代。咸鱼呢,有梦想还是咸鱼,这是片子最真的一句话。你怎么知道别人对你的劝告打击与嘲讽就不是真实的呢?
李小龙歪曲的脸,以及那个竖店影视城,星爷在讨论一个最终极的问题,那就是活着的意义?
因为横竖都是死。
看过第一遍,也被某些场景所感动;仔细去思考后又是深深的失落感,其实已经无所谓给星爷的电影打几分,因为打分这件事情就是已经被星爷嘲讽了,影片开头的真车祸,如梦以为假的;片子后面如梦的车祸,观众以为没发生。
我们以为的真相,不过是大部分人的人云亦云罢了。孤独的星爷,抑郁的星爷,在看到真相的时候,至少去抗衡了。
原作者:行者杨奋
冷饭大火炒可能会变馊。与《喜剧之王》类似的故事结构,虽说做了性别转换,但针对女性视角的改编几乎为零。全片毫无基本的戏剧铺陈与人物动机刻画,只是一味的将其踩在脚底,试图用反复的践踏激起观众的心理波澜,如此粗暴的方式让影片的讽刺意味也沦为表面。值得玩味的是,若抛开现实影射,单纯将影片还原成一个Loser将自尊反复抛起又摔下的臆想,倒是颇具Cult意味。周星驰实在太负面了,是一种对世界极为通透的冷漠与鄙夷,很少有导演能做到圈钱都圈到如此六亲不认的。
如果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但有梦想的咸鱼始终是咸鱼!
唉
本以为普通情怀片,朋友请客看了个早场,结果被感动到哭,剧里的小人物真实到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代入及共鸣,不光是演戏的龙套,即使你是其它行业的平凡人都能被触及内心最柔软敏感的地方,扮鬼那段笑疯了,最后试镜的内心戏不由自主的眼泪夺眶而出,故事简单但真实动人,给星爷点个赞。ps:女主演技挺棒
剧情紧凑,节奏感好,宝强的演技完美,女主很出彩,最难坚守赤子心,返璞归真周星驰。
这么多年,周星驰一直没变,始终关注有梦想又执著的底层小人物。不知他最开始踏入演艺圈当龙套的时候经历过什么,让他念念不忘,于是有了《喜剧之王》,有了女版的《新喜剧之王》,这是他的赤子之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回到电影本身,对比《喜剧之王》,没有进步,退步也谈不上,基本上可算是原地踏步。但是评价肯定不如《喜剧之王》,因为星爷虽然没变,观众早就变了。
你们老是这么追捧他,他就永远不会再拍好片了。也拍不出了。
能叫我年初一一大早就跑去电影院的 只有周星驰
尹天仇是个演员,没有得到演电影的机会还是个小人物;女主是个妄人,看不清现实,最后却当了影后领奖。这就是励志片和毒鸡汤的区别。
压根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但无法自控还是得这么干,这种极端自虐的深黑表达无情解构成功学神话,宝强总结得非常好,“不投降就是成功”。挺感动。
真是尴尬到可以,节奏的转折也是突兀到不行,完全没有任何新意,还少了路人甲的诚意。这绝对是一部负能量的电影,而且时刻充斥着绝对会恶心着你的广告。
讲老梗,卖情怀,炒冷饭,小人物的努力、奋斗终成一句空喊的口号。
7。“我性格这么纯洁,不可以被娱乐圈污染。”去年被我狂黑的王宝强,终于接了个正常角色,有哀乐起落,哪怕裤裆事都被用上了。众多角色都处在一种「爆」演技给你看的海选现场状态。与其讨论好笑,不如说是人生角色被放大后的恶意与残酷。竖店现场都是赶时间、没时间,action、cut的大型炮仗状态,陪她花时间哼唱小曲的酱爆男子却把骗人二字写脸上。连龙套都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最后也只能如梦了事。一开始无感的《疾风》,听多了还不错——但也难逃结尾滚字幕被工作人员赶出场,“先生,没有彩蛋啊,下一场我们要放3D片。”
什么玩意儿,不晓得星爷这几年在干嘛
看过星爷的电影很多,唯一不变的就是那颗不服输的心,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条可怜的咸鱼,那你就真的是条无可救药的蠢驴,不等着别人盘你还能干嘛!
《新喜剧之王》和《喜剧之王》的关系,相当于《大话西游3》和《大话西游》的关系。跑了十多年龙套还是龙套,也要不顾父母的反对、不顾导演的批评、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面对现实、不过日子,反正就是要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要和所有人对着干。把钱给渣男,却拿着父亲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去坐头等舱,就为了自己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未免太自私了吧。李洋真正对你好,你却嫌他给你添乱,反而找个渣男做男朋友;不接受批评,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还去和导演理论,最后搞得父亲用酒瓶打自己,只为给你要一盒盒饭。结果你不但不知道是父亲在帮你,还以为自己的好运来了。虽然说不能太世故,但也不能完全不要情商吧?“最大的灾难就是这种人,就是又不行,又没有自知之明。还不死心,整天出来搞事情。”既不新,也不喜剧,应该叫《广告之王》。
《我是路人甲2.0》,我以横漂2年的经历和见闻这么说吧:没有什么越努力越幸运,没有什么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没实力没关系没背景在剧组就只能有背影,大部分群演都是得过且过没有目标,剧组人也只把群演当活道具。因为门槛低是个人都可以,群演真的不是演员,就像保安不是警察一样,有梦不可怕,自欺欺人才可悲。电影真实度60%吧,不是最惨最偏执就能成功,顶多算个鸡汤艺术品!周星驰没变,是我们见识多了审美变了,3星半!
周星驰生涯最差作品出现了(所以邱礼涛应该庆幸?)。杨超说,《喜剧之王》证明周是一个艺术片导演,那这部新作大概说明他已经倒退成一个网大导演。简单来讲,就是毫无电影质感。视听语言没有任何想法,情节更是一片稀碎,还充斥着各种无趣的自我致敬。当然,它更是完全不好笑(江山易主给沈腾),所谓的风格如今都变成彩蛋一般的存在。你要说的我都懂,但这只是一场打鸡血加洒狗血的春秋大梦。妖魔化横漂和戏霸,态度根本没有尔冬升《我是路人甲》来得诚恳和认真。王宝强的表现依然败观众缘,演技最好的竟是女主父亲。有那么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广告植入,还有那么多脏话,比《西游降魔》更不适合小朋友观看。如果去掉周星驰三个字,这部片子还有人买账吗?
7分。如果从私人情感上,这甚至是今年春节档,我最被触动的一部。即便豆瓣评分已经差到这个样子了。关于片子的问题,我同样能举出一大堆,重复自己、略显草台、植入过多。但是,影片在自虐式的搞笑,以及情感的部分,还是特别触到我,我是真的被这个故事,尤其是父女情感动到了,所以,即便大家都不喜欢,还是想支持下。当然,不知道是不是我看得是粤语版的原因,我倒没觉得几个演员演得不好。
同行的朋友看到一半问我,“这真的是周星驰拍的吗”?有点为周星驰感到难过。《功夫》可能就是他的巅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