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默片时代的魔幻电影
对于当年的美国观众来说,影片中的特效场面使他们的心灵深受巨大的震撼(笑),电影中的“东方特色”也让他们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男主角Douglas Fairbanks很阳光,很帅,很性感,行事又带点不羁,很难从现今的男明星中找到同类型,如果硬要让我找的话,我只能说,“加勒比海盗”中的Johnny Depp和他很像。
女主角June Duprez 呢?哦!她所具有的那种古典气质实在是让我迷醉其中了!
其实我很喜欢这部影片中,自然流露出的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我想称之为“天真的幽默感”)。请看片中以下这段情节:“女主角受到神的启示,只有碰到皇宫中一颗(被指定)的某棵桃树的求婚者将会最终成为她的夫婿,当那位让女主角感到恐怖的蒙古国王(已得到以上情报)在向女主角求婚过程中,(经过)并将要碰到这棵桃树时,一只小蜜蜂很”适时”的扎了此人一下,让这位仁兄没有如愿以偿,恰在此时此刻,男主角却出人意料的被自己所骑的白马甩进了桃树。
”说真的,看到此处,我都笑到前仰后合了。
2 ) 一个疑问
民国时期,这部在当时堪称神话特技巨作的默片曾在我国公映,据说当时大受欢迎,英俊,强壮,身手敏捷的主演道格拉斯·范朋克也成为当时在中国很有知名度的默片巨星,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模仿他作品的中国电影,甚至有中国明星被赠予“东方范朋克”的称号。
我不明白的是,片中对满人负面形象的刻画,为什么没有引起当时中国观众的反感。片中的满人作为反派,样貌猥琐,心思狡诈,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以至于女主角第一眼看见他就惊呼“此人太可怕了,教我血液凝固”。而这个反派的阴谋被戳穿后,小丑般被戏耍的下场,更是十分夸张,无论如何都该让中国观众产生不快心理才对。可是这种情况好像并没有出现。
奇怪的是,几年后,另一位著名默片巨星哈罗德·劳埃德的《不怕死》在上海放映时,因为片中有对华人侮辱性的描写,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甚至出现了巡捕房逮捕抗议者,还引发知识界激烈思辨,当时影响之大,在很多报纸上都是头条,可见当时的华人观众对这类丑化行为一点不比当下的互联网友们迟钝。
那么,这两部片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遭遇呢?我百思不解,希望有熟悉民国期间中国电影圈的朋友解答。
文/方聿南
3 ) 一類角色
Julanne Johnston,Virginia Cherrill,Lillian Gish……49年前上海電影里所有的角色類型,投射到好萊塢,都不是沒有聯繫和來歷的。
補充一下,它的譯名還有《伯達之賊》。
4 ) 阿布
奇怪,居然没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
偶尔在校园网上搜到的宝贝,近来看伊斯兰的东西。
虽然与现在比较,故事老套,但是阿布的形象还是很不错的。
拉乌尔·沃尔什的野心之作,流光溢彩沁人心扉,那是一个男人梦想的全部。真希望好莱坞那帮大神再翻拍一次,末尾的飞毯上可以呈现一场NC-17级动作戏,映衬着璀璨的星空和飞行的飘逸,浪漫狂野哲思卖萌想咋整咋整。【8】
侠盗片(Swashbucklers Film)之顶峰,极尽奢侈繁华。做窃贼时动作戏羚羊挂角,见过阿訇之后,连杀龙也索然无味。一条早已指明的清教徒之路(虽然借伊斯兰教之名)抹杀了太多流动。
简直是个更加奇幻版的西游记阿 1924年的特效碉堡了!!!
20年代的魔幻太棒!很浪漫的电影,这样的黑白电影看着好舒服,ps黄柳霜好美丽呀
政治筹谋和爱情,飞毯长绳,无比瑰丽的想象。诺大的宫殿,高耸宏大的气质。“魔术”本身的使用搭配剪辑和后期特效,形成极佳的视觉体验。最后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多线剪辑节奏很棒,绝妙地方想象力和浪漫气质。东方人成为直观的反面形象,带着毒药的小胡子小眼瘦削身材。开头部分塑造男主是一个有点狡黠油滑的窃贼的部分很有趣
“我再次顺便向范朋克表示敬意和怀念。范朋克不仅是一位演员,同时还是一位禀赋卓绝的创造者,他通过诗一般的乐观的作品,创造了一个人们无法忘怀的“经典”。好莱坞的光荣和财富适合卓别林、格里菲斯、麦克·塞纳特、汤姆斯·英斯、范朋克以及其他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的名字分不开的。这些人是创造者而不是生意人经营的一个庞大组织中的的雇员。”——雷内·克莱尔。(威尔斯夸本片: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016963016/)
上世纪20年代的大片,特效自然不能苛求,其实也算很有想象力了。比较瞩目的是华人形象之猥琐。
nb......无语子,我真的好爱充满财宝、绫罗绸缎和世间神物的天方夜谭啊!好爱啊!【黄柳霜这个戏服尺度好大
如此巨制,宏奇想像,哪里是今日的blockbuster可比的。
范朋克一身犍子肉。黄柳霜很好看。经典的神话叙事,好莱坞千面英雄的传统。
早期电影技术集合,魔毯这么早就有了,还是多用梅里爱最常用的一套。范朋克这种英雄救美不知道得迷倒当时多少中国观众。黄柳霜和蒙古陛下的形象也被划入辱华影片的范例,以致范朋克夫妻俩访华之旅受阻。
美国人找日本人穿(他们以为的)满族人的服饰扮演蒙古人来隐射整个华人甚至亚裔群体,而将美国人涂黑套上(他们以为的)中东服饰扮演巴格达人以表达美国人的价值观,冒犯性不输《一个国家的诞生》,“傅满洲”式刻板印象确实把亚裔埋汰的够呛,丑陋且没有《怪宴》有趣(怪宴辱却搞笑),放在今天从主演到导演编剧都会被骂的狗血淋头。我就说怎么那么熟悉,原来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阿拉丁神灯迪士尼版的原型,飞毯有了,冒充王子有了,神灯的雏形(宝盒)有了,差个猴儿。电影本身拍的极富想象力,西方视角对东方奇观的幻想发挥到了超越时代的地步,20年代的制片厂是真肯花重金啊。范朋克就没几分钟穿着衣服,身材不赖,龙套都是肌肉男,尤其是那个非裔卫兵。黄柳霜演反派,聪明狡猾邪恶,蒙古王子觊觎巴格达(连涂黑都不涂的白人)公主的意象过于露骨
1、早期电影与杂耍艺人/马戏团的关系密不可分。2、1924年的美国电影,已有华人面孔出现。3、蒙古王子身后打的大旗上,俨然大字“帅”。4、饰演蒙古女仆的是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黄柳霜。
以那个年代来说很不错的啦
这部影片真是默片时代奇幻题材的一个典范。导演手法相当统一流畅,特效的运用也很自然。影片从一开始就将观众置身于这个童话世界,仿佛让我回到了读《天方夜谭》的小时候。即便现在来看这部影片也依旧具有较强的娱乐性。片中的飞毯和隐身衣一点也不比“哈利·波特”中的那些道具逊色。
6。特效挺好的
神技术阿!黄柳霜不太适合蒙古扮相
2022.10.19:今日在时光网看影讯,白天在「《爱乐之城》导演新片《巴比伦》提前上映…」那篇中注意到(…李君丽将饰演好莱坞第一个华裔电影明星黄柳霜。…),晚上又刷到「华人女星黄柳霜成登上美国货币的首个亚裔」(…1924年她在美国大明星范朋克主演的《巴格达窃贼》中扮演蒙古女孩而出名…),让我算是“认识”了她,冲着此巧合决定看下这部豆瓣主译名为《月宫宝盒》的电影:1.幸福需要努力追求;2.看到开头偷东西的段落真是让我大为惊喜,因为十三天前追看的《电影史话》有剪入此片段,只不过我已经忘了其对应片名,没想到刚好就是本片;3.窃贼与公主之间的爱情感情线联想到《阿拉丁》,二者都是改编自《一千零一夜》,而片中让求婚的王子们去寻求稀世珍宝的段落则联想到《辉夜姬物语》;4.为1924年拍出各种奇思妙想的情节场景特效而感到赞叹;……
被特效摄影剧本音乐震惊到失语而无法对yellow peril/orientalist的部分进行理智评论。哪怕前有诸如Cabiria和Intolerance的epic作,这片子也是精彩到能开创新流派的存在。从此以后贵“西方”拍“东方奇幻大片”都有了模版,要超越这个程度的美妙凝视确实好难。以及Sojin和黄柳霜那条反派线(虽然完全在module一些stereotype)好喜欢,机智聪明slave girl和邪恶强大的东方主人【i know its's totally wrong but it worked sooooooo well!
对比70年代的版本就能知道在这么五十年里,美国电影流失了多少艺术精华和想象力,人们被物质牢牢拴住,掏空了幽默与灵感。黄柳霜的表演风格在此还没有明显的特性,和皮卡迪里对比,这时她的表演还只是讨巧的,为影片增添风趣又不遮盖星光的美妙彩蛋,那时的她还没意识到自己多美,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