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

剧情片法国2004

主演:文森·卡索朱丽叶特·刘易斯迈克尔·马德森

导演:扬·高能

播放地址

剧照

蓝莓 剧照 NO.1 蓝莓 剧照 NO.2 蓝莓 剧照 NO.3 蓝莓 剧照 NO.4 蓝莓 剧照 NO.5 蓝莓 剧照 NO.6 蓝莓 剧照 NO.13 蓝莓 剧照 NO.14 蓝莓 剧照 NO.15 蓝莓 剧照 NO.16 蓝莓 剧照 NO.17 蓝莓 剧照 NO.18 蓝莓 剧照 NO.19 蓝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13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美国人马歇尔麦可布鲁贝里的女朋友被威利布劳特杀害,并且威利还想得到储藏在印地俺认领地里的黄金。马歇尔必须设法阻止他。同时,他还遇到了一个叫普洛希德的德国恶棍,他也是千方百计想从那些神秘的山脉利挖出黄金……

长篇影评

1 ) 《蓝莓之夜》:这次墨镜有点俗

华语影坛有真正的电影作者吗?有的话请试举一例。 答:有,王家卫。
华语影坛有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吗?有的话请试举一例。 答:有,王家卫。
华语影坛有后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吗?有的话请试举一例。 答:有,王家卫。

如上,学院派的电影评论总是喜欢给王家卫加上这些冠冕堂皇的头衔。确实,鲜明的个人风格,一贯的艺术追求,天才的自编自导,“电影作者”的称号当之无愧;黏贴的故事,割裂的时空,符号化的人物,“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一应俱全;人生的孤独,人与人的疏离与难以沟通,寻找与拒绝的母题,“现代主义”的主题明确无疑。王家卫就这样令人难以置信般的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大相径庭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艺术理念整合在了一起,后现代主义的形式下包裹着现代主义的主题。

然而,真正热爱王家卫的影迷一般懒得去理会这些令人心烦的“主义”概念,对我们而言,热爱王家卫的电影就是热爱世界影坛上“墨镜制造”那种“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调调:华丽中夹杂着几分迷离的影像,忧郁中流露着几分闷骚的演员,真情流露间或几分矫情的内心独白以及恰到火候的背景音乐……这一切的元素结合起来,就是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感觉。

作为王家卫执导的第一部英语片,《蓝莓之夜》先声夺人般的保持了“墨镜制造”的第一特色——众星云集:Norah Jones、Jude Law、Natalie Portman、Rachel Weisz、David Strathairn、Tim Roth组成的豪华整容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都是一种奢侈,但对于墨镜这仅仅是一种习惯,仅仅在三年之前,他就曾在《2046》中完成了让三代谋女郎(巩俐、章子怡、董洁)同台竞技的壮举。但问题随之而来,当我们所熟悉的梁朝伟、张国荣、金城武、张曼玉、王菲、刘嘉玲们被一群蓝眼睛黄头发的演员所置换后,《蓝莓之夜》还能保持原汁原味的“墨镜特色”吗?

事实证明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蓝莓之夜》如假包换般的保持了“墨镜制造”一贯的调调与感觉,片中许多的镜头画面都是那样的似曾相识:迷幻的高架城铁、洁净的快餐店、纸醉金迷的酒吧、抽格造成的慢放动作、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细腻舒缓的镜头运动、极为考究的华丽影像以及一群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十分熟识的“墨镜符号”。《蓝莓之夜》原汁原味的“墨镜调调”证明了两件事情:真正优秀的演技是相通的,Norah Jones、Jude Law、Natalie Portman、Rachel Weisz、David Strathairn这群蓝眼睛黄头发的演员在片中说话、走路、喝酒、抽烟的神态都完美的配合了“墨镜制造”的独特风格,与我们所熟悉的梁朝伟、金城武、王菲、张曼玉们几无二致,此其一。其二,真正的电影作者果然是一部电影真正的“话事人”,他有办法调教演员的表演模式以服从自己的整体风格。坊间一直有种说法:王家卫的电影虽然众星云集,但这些巨星到了影片中就丧失了自己的特色,他们只是王家卫借以完成艺术追求的棋子,此言虽然有贬低演员作用的倾向,但却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

但是,作为一名铁杆的墨镜影迷,《蓝莓之夜》虽然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墨镜特色,但却难以令我十分的满意。三年前,同样是在第一时间赶到影院观看了墨镜花费四年时光才打磨出的《2046》,影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彻彻底底的从头到脚的满足感,那是一部墨镜美学登峰造极的力作。三年后,还是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影院去观看墨镜的首部英语片《蓝莓之夜》,走出影院后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片子的技术层面、形式层面上都没有任何问题,富士胶片杰出的色彩表现力完美的实现了墨镜的美学追求,营造了一个色彩艳丽纸醉金迷般的影像世界,正如前所述,墨镜美学形式上的种种调调在片中一应俱全。所以,问题出在故事层面上,简单来说就是,墨镜这次讲的故事有些俗。

正如《2046》中周慕云在写作小说《2046》时所说:“我在小说中写的是一群痴男怨女的故事”,这其实正是王家卫借周慕云之口说出了自己所有影片的母题。确实,我们在墨镜的影片中看到了一群群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他/她们大都渴望爱情,却又害怕伤害,以致将自己保护的密不透风,典型如《重庆森林》中一身雨衣的林青霞以及《东邪西毒》中张国荣那句经典台词:“如果你不想被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所以,他/她们会采取一种游戏的态度对待感情,典型如自喻为无脚鸟的阿飞以及游走于众多女性之间的周慕云,而像《重庆森林》中的王菲以及《堕落天使》中的金城武这样心无城府、敢爱敢恨的性情中人寥寥无几。

需要注意的是,墨镜的影片虽然一直在讲述一群痴男怨女的情爱故事,但每个故事都绝对是与众不同,和那些矫情俗套的爱情故事有着天壤之别。即便是讲述婚外情的《花样年华》也因为简约留白的叙事、舒缓柔美的运镜、影像与音乐的完美配合以及两位演员的杰出表演化平凡为神奇,成就了一部体现墨镜美学的典范之作。比较遗憾的是,《蓝莓之夜》讲述的三个感情故事:作为主体的Norah Jones与Jude Law的爱情故事以及穿插的Rachel Weisz与David Strathairn的情感纠葛、Natalie Portman与父亲的亲情故事,无论从那个方面看都是非常俗套的,完全没有《重庆森林》与《堕落天使》中的几个爱情故事那种非同寻常的惊艳之感:王菲闯进梁朝伟的家中乱搞一通,李嘉欣在黎明的床上痛苦的自慰,黎明与莫文蔚闪电般的恋情,金城武载着杨采妮去痛扁情敌……就更不用比《东邪西毒》中N位大侠纵横交错令人头昏脑胀的情爱纠葛网了。

不过,虽然故事有些俗套,但对于墨镜的铁杆影迷来说,《蓝莓之夜》还是绝对值得去影院一看的,毕竟自从《2046》之后,我们已经足足等待了三年的时间。观看《蓝莓之夜》的一大乐趣就是拿片中的这些好莱坞明星和墨镜以往的那帮御用演员来个对号入座。的确,《蓝莓之夜》中有着太多似曾相识的元素不得不令我们想入非非:迷幻的高架城铁之于《堕落天使》和《2046》,快餐店之于之于《重庆森林》,而在快餐店中工作的两位俊哥靓女Norah Jones与Jude Law则对应着《重庆森林》中的王菲以及《堕落天使》中的金城武,遭到妻子背叛借酒消愁的警察David Strathairn则与《重庆森林》中的警员663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整日混迹于赌场对所有人都不信任游戏人生的Natalie Portman则堪称男版的阿飞或者周慕云。某种程度上,《蓝莓之夜》是《重庆森林》与《堕落天使》的延续,正如三年前的《2046》是《阿飞正传》与《花样年华》的延续,我们不妨将前三部称之为“都市三部曲”,将后三部称之为“怀旧三部曲”。

当然,以上所说的对号入座的乐趣只能是墨镜的铁杆影迷才能享有,不过,对于一向对“墨镜制造”不是很感兴趣的观众来说,《蓝莓之夜》也是值得一看的。一方面,Norah Jones、Jude Law、Natalie Portman、Rachel Weisz、David Strathairn、Tim Roth如此之多的好莱坞明星同时出现在中国影院的大银幕上,可不是每年都会有的盛事。另一方面,影片故事的俗套往好的方面讲也就是主流,相对于前作《2046》来说,《蓝莓之夜》的故事要正常的多,虽然有些俗套,但三个精致的情感小品却很温情,比之热血的《投名状》和《集结号》,更加适合贺岁档的气氛。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蓝莓之夜》可能会享受到《2046》相反的待遇,后者虽然在形式上达到了墨镜美学的巅峰,极大的满足了吾等铁杆影迷的观赏欲望,令我们彻彻底底从头到脚的爽了一回,但由于故事的原因(对<阿飞正传>和<花样年华>了解不深的观众不可能真正进入剧情)却得不到普通观众的赞同。与之相比,《蓝莓之夜》则由于故事的大众化很可能会得到许多观众的认同,但对于墨镜的铁杆影迷来说,却难以获得十分的认可。不过,我们也不应该因此就对墨镜失望,毕竟,这部众星云集的情感小品只是墨镜初登好莱坞的小试牛刀之作,也许,日后和Nicole Kidman合作的《上海来的女人》或者和梁朝伟合作的《叶问传》才是真正的发力之作,虽然两部影片还都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我们已经习惯了等待,因为,墨镜值得我们等待。

2 ) 王家卫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特质,在这部电影中消失了

我向来很喜欢王家卫的电影,尤其是以《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为代表的都市电影,倒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所展现的游移不定的情感关系,更重要的是他的电影中所创造的“都市美学”非常符合我的胃口。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华语电影对城市的刻画都是偏写实的,而王家卫则用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都市空间,一个个孤独的男女则在其中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来说,《蓝莓之夜》都继承了《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中的大量元素,如富士胶片带来的丰富色调、抽格产生的慢动作、周而复始而又恰到好处的配乐、熟悉的城铁、酒吧和快餐店,这一切都是构成王家卫电影中“都市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别扭,总感到一丝“不和谐感”,但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大致总结了几点:首先,虽然无论在美学风格还是文本内容上与前作都有着许多类似之处,同时其主题也有一定的变奏,然而支撑其变化的情感逻辑却没有发生改变,仍旧是东方式的,因而直接套用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会觉得奇怪。

其次,电影中几段感情关系的刻画都过于简单了,虽然其中也利用了像钥匙这样的小道具,但远不如前作中几部电影中那么轻巧和灵动,像《重庆森林》、《堕落天使》里,对人物关系的展现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奇思妙想,比如王菲偷偷溜进梁朝伟家的为所欲为、黎明和李嘉欣亲密又疏远的关系等等,但在《蓝莓之夜》中就很难找出让我觉得出彩的段落。

《堕落天使》

可这些答案似乎都不能解答我所体验到的“不和谐感”,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我产生了这种感觉呢?

想来想去,我得出的结论是:电影中的人声,包括人物所发出的由音调、音色、腔调、节奏以及人的话语,失去了他电影中曾经的味道。

王家卫电影中的都市不仅仅是感官和符号化的,以而总是流露着一丝浓厚的地域意识,以表达他对香港这片土地的关照和热爱,而粤语则成了他电影中都市美学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他的电影中人物往往有着大量的内心独白,而且这些独白配合粤语的腔调念出来富有一种散文般的韵律感,给电影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而当王家卫将这套美学体系直接挪用到美国都市这一环境下,则因没有很好地把握英语的语感,使得他最拿手的画外音独白也失去了那种韵味,人物的声音没有很好地衬托出电影整体的氛围,从而显得有些单调乏味。

另一方面,王家卫电影中的故事背景一般是疏离冷漠的都市,而电影中的主人公常常有着内向而又不善于表达的个性,因而影片中出现的大量画外音独白的使用不仅没有成为叙事上的累赘,反而成为了这种孤独和内向情绪的外化表达,成为一种极富个人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段。而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依旧是孤独而被隔离的,然而影片使用的旁白却明显减少了,并且台词文本也不够出彩,也并没有通过其他方式很好地展现这种疏离感,人物的孤独感仅仅成为了一种表象。

这两点原因算是解决了我的疑惑,但经过这些思考也使我认识到,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不仅影像风格、配乐和音效,连人声也成为了他电影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台词的文本内容还是演员的语言腔调都与电影整体的美学风格达到了高度统一的状态。也是通过这次观影的经历,我开始认识到电影中人物的声音也能产生重要的表现作用。

以此为契机,我也试图开始以回顾电影史的方式来简单地梳理电影人声(电影声音主要分为音乐、音响、人声)在电影中曾起到的作用,这个划分并不科学和严谨,就算是一个粗略的笔记吧:

电影人声作为电影表现形式的补充,代替字幕,以达到叙事性目的。

有声电影自诞生以来,使电影在本体上完成了一次重构,也让电影在技术上更为完满,更加逼近“现实的渐近线”,而人声的使用则更好地实现了“真实”,并突出了人在电影中的主体作用。可对声音这一元素的使用,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声音仅仅是作为一种用来招揽观众的商业噱头,电影中的声音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在历史上第一部有声长片《爵士歌手》中,除部分音乐伴奏外,仅仅只出现了两句对白(还是无意中保留下来的),却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商业成功,也让华纳兄弟在1928年拍摄了第一部“全对白片“《纽约之光》,该片凭借 23000美元的成本,获得了超过1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虽然商业上大获成功,然而此时对电影声音的运用仍然存在诸多限制,比如体积庞大的隔音棚让电影取景变得十分困难,同时由于摄影机移动时的噪音太大,也限制了移动镜头的使用,摄影师只能通过隔音棚的窗口进行短暂的平移以保持人物的动作处于画面中心。而对声音的灵活运用则来自于歌舞片这一形式的出现和繁荣,不同的声音开始被用于剪辑之中,以制造某种不和谐的效果,同时也让摄影机运动开始出现在有声电影之中。但总体而言,此阶段的电影声音仅仅是作为电影表现形式的补充手段,其作用仅在于替代字幕而完成叙事作用,其美学特性并没有得到更深入的开发。

与好莱坞相反,此时的苏联的电影工作者爱森斯坦等人则提出了“声画对位”的电影概念,这是一种与所谓“真实”相对的理论,强调“只有将声音与视觉蒙太奇的片段关联起来的对位式的使用可以提供一种发展和完善蒙太奇的新的潜能”,即反对声画同步的使用,认为这种简单的形式会损害电影的表现潜力,声音并不应当仅仅是烘托画面人物或事物的背景,以使电影的戏剧情境符合某种真实性(这一概念在由洪深在引进国内时被误译了,产生了与原意相反的意思),非徐叙境的声音则能够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声画对位”理论使得电影声音的表现方式和作用在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然而爱森斯坦本人对人声和环境声并不重视,唯有音乐才被纳入到他的理论之中。

到1933年,多声轨混录技术开始用于电影制作中,使电影能够在拍摄和制作完成之后,在某些段落里添加非叙事性的氛围音乐,以达到抒情或是其他效果,同时也能够在电影中添加不同的音效,也能够将事先录制的歌曲片段与电影中演员的口型相匹配,让电影的声音表现层次更为丰富,更好地促进氛围的营造,声音的组合变得更为容易,也有了更多的表达作用。

而此时期的中国,由于动荡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声电影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的有声电影并不注重声音与视觉元素的匹配性(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声画对位”美学风格,而是由美学观念和技术的缺陷导致),同时受到“影戏”传统的影响,在电影中经常使用大段的戏剧式的台词,而歌曲的穿插则非常突兀,很少考虑的情节的需要。在此阶段,无论是人声还是音乐,都没有发挥其在电影中真正的美学作用。直到1934年,才出现《桃李劫》这样成熟运用有声电影创作规律的电影,不过也仅仅是符合“艺术规律”,对电影声音的创造性运用则很难看到。

在此后的时间里,形成了以好莱坞经典叙事体系为核心的电影叙述手段,电影人声的叙事作用也更加完善,一般来说电影人声能够在叙事上达到两种目的:1.塑造人物形象;2.完善和故事情节发展;

写实美学风格的手段之一

到了四十年代末,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中,为了追求真实和纪录效果,电影中的人物语言采用了方言的形式,以更好地符合人物所处的叙事环境,以达到导演写实性的美学追求,不过限于成本的原因,人物对白依旧采取的是后期配音的方式,并且为了让观众理解,在方言的使用上保持了一定克制,但这一选择已使得人物的声音开始成为了有意识的美学表达的方式之一。而随着二战中所开发出更轻便和低成本的摄影机及录音设备得到广泛使用,又进一步推动了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运动的开展,以同期录音的方式纯粹地记录现实或者挖掘现实,以达到各自的美学目的。然而在这一阶段,人物声音的作用仍旧主要局限在写实这一目的上。

表达特定主题的方式

这一点在我的认知里最早体现在雷诺阿的电影中,在《大幻灭》中出现了德、法、英、俄四种语言的混用,语言的冲突不仅加强了电影本身在叙事上的冲突,而语言之间的隔阂又反映出了人的身份差异,侧面凸显了对战争和贵族阶级的批判。

营造氛围和电影基调的手段

我最早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他的电影通常以冷漠疏离的环境展示现代社会中被异化的人,重在表现人物空虚、孤独的精神世界,强调主角的主观感知,从探讨外部环境的真实转为心理的真实,因此也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在电影《夜》中,让娜·莫罗略带冷漠的腔调很好地反映了角色对感情逝去后产生的空虚感,而在《红色沙漠》中,莫尼卡·维蒂略带怪异的表演,配合她在电影中部分看似无逻辑的台词,产生了一种极佳的荒诞和疏离感,这种氛围同样衬托了主题的表达。在当代导演韦斯安德森的早期电影中,我也从中看到了类似的作用,如欧文威尔逊在《瓶装火箭》中的说话腔调和一些无厘头的对话都与影片中所弥漫的迷茫情绪十分相符。在王家卫的电影中这种运用更是常见,以《重庆森林》为例,电影的开始即是金城武的大段独白,营造了一种略显压抑和沉闷的氛围。

摆脱对画面的依赖,拓展电影表现力。

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人物语言则以画外音的形式彻底摆脱了对电影画面的从属地位,将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了镜头之外,让观众能够地理解电影的内在含义,发挥了创造性作用。在传统的电影中,无论是电影中的台词或者画外音都与影像内容保持着戏剧性的关联,而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这种关联却被打破了,画外音中的独白与电影内容的具有了“不确定”的关系,我们既无法确定旁白叙述者是电影中存在的角色,也无法确定其叙述的内容是否在电影中发生过,画外音似乎创造了一个与电影平行的时空,你无法判断孰真孰假,只能在电影所创造的多个时空中反复徘徊,享受一种充满多义性的意识流体验。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限于本人的观影和阅读经历,以上的归纳非常浅显和粗糙,人声的作用远不仅限于此,更多的美学特性还有待我进一步学习。

3 ) 相爱,计时开始。

http://lotea.spaces.live.com/blog/cns!99CD4D79AA4EA452!1816.entry

According to Wong Kar Wai, this road movie "is not a road movie. What matters isn't the trip, but the distance. She leaves New York and goes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untry, as far away as possible from the man that left her."Read more from here.

多年以前,金城武在《重庆森林》的惨白情节里,吃着快要过期的罐头,等待不再回头的爱情,我比他更伤心地知道,什么都有个保存期限,爱情同样不可避免地也会过期。

多年以后,伊丽莎白告别伤心地,启程去旅行。寂寞小咖啡馆,甜美蓝莓派,落寞伤怀表情,一切落进咖啡馆主人杰瑞米的眼里。于是,一个抹抹擦擦,一个绵绵叙说,唇边的蓝莓酱,引诱一个情不自禁的吻。

虽然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一切仿佛无迹可寻,这晚之后,伊丽莎白消失无踪。她继续她的旅行。她离开了繁华的纽约,孟菲斯,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在漫长的旅途中,她在不同城市里著名的餐馆寻找最可口的蓝莓派。

她继续在各种场合遇见跟她有同样境遇或者比她更挣扎在情感的困境中的人们,他们每个人都在寻找不同的方式面对,在不断的寻找和观察中,伊丽莎白仿佛看见自己的内心,心里最美味的蓝莓派。最后,她踏上传奇的66号公路,到达加州的洛杉矶,一段旅程的终点成为另一段感情的起点。

一个人的旅行最可贵的就是“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呆,无所顾忌地扮演自己。在旅行中,观察别人和观察自己,思考某种从未认真思考的问题,发现前所未有的,或者,潜藏已久的自己。伊丽莎白在旅行中发现爱的滋味,而我,曾在11月青岛的海边,看见爱,如同海水,潮起潮落。

生命这场盛大的旅行里,总会遇见一些人,也必须跟一些人说再见,抛诸身后的往往都不再重要,而且会不得不把记忆库定期清理,好把空间留给当下更为珍贵的经历。

留在唇边的甜香,用一个吻来品尝。相爱,计时开始。

4 ) 蓝莓之夜.英文台词.节选

忘记一个人很难。
转身,踏上一辆不知目的地的大巴,离开。
任曾经的记忆像后退的风景一样消逝。
当回到原点时,心中的那串“钥匙”已经不再需要。

以下对白为听写结果,难免有错漏,欢迎指正或添加。转载请注明出处。
G for 女主角,B for 男主角,ACD为路人甲乙丙。

G:I need someone to talk to. Do you think he will pick up the keys?
B:I don't know..I have customers leaving keys here for years. Sometimes they pick up in a few days, sometimes takes a few weeks.
G:What about most of the times?
B:Most of the time the keys stay in the jar.
G:Why you keep them?You should just throw them out.
B:No..No, I couldn't do that.
G:Why not?
B:If I throw this keys away, and those doors will be closed forever. that should not up to me to decide. Should it?
G:I guess I just looking for a reason.
B:Well..form my observations, sometimes it's better of not knowing. And other times there's no reason to be found.
G:Everything has a reason.
B:Just like this pies and cakes.At the end of every night,Cheese cakes and the apple pies are always completely gone. The peach pies and chocolate Mousse cakes are nearly finished. BUt, there's always a whole blue berry pie left untouched.
G:So what's wrong with the blueberry pie?
B:It's nothing wrong with the blueberry pie. Just people make other choices, you can't blame the bluebreey pies. Just no one wants it.

How did you say goodbye to someone you can't imagine living without?I didn't say goodbye.I didn't say anything.I just walked away.At the end of that night,I decided to take the longest way to cross the street.

A:How come you're working so hard? Lizzy.
G:I am trying to save up for a car.
A:Where are you going?
G:I don't have any particular destination in mind. But I just gonna go till I ran out places to go.

A:Why not pick up the phone?
G:Some things are better on paper.

I guess for Sulin, leaving this town was like dying. I wonder how many people would remember Arnie. When you're gone, all that left behind are memories created in other people's lives, or just couple items on the bills.

I always have the feeling I can say anything to you, enclosed with the bills I created for you, in memory of our time together.I wonder how you remerber me. As a girl who like blueberry pies? or the girl with a broken heart?

C:You still have the keys?
B:Yea.. I aways remember what you said about never throwing them away, about never closing those doors forever.I remember.
C:Sometimes even you have the keys. Those doors still can't be opened, can they?
B:Even if the door is opened, the person you're looking for may not be there.

A fews years ago, I had a dream. It began in the summer, and it was over by the following spring. In between there were many unhappy nights as they were happy days. Most took place in this cafe. And then one night, the door was shut and the dream was off.

I ha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card players. They risk everything on their instincts and their luck. I wonder if I would be them to make the same moves if I was in their position, or I just throw.

D:Trust everyone, but always cut cards. That thing my father never taught me. You know what that means?It means never trust anybody.
G:If you're so good at reading people..
D:Then why I lose?
G:Yes.
D:'Cause you can't always win. You can beat players, but you can't beat luck. Sometimes you read them off. You read person right, but you still did the wrong thing.
G:Because you trust them?
D:Because you can't even trust yourself.

G:Where are the keys? you don't keep them any more?
B:I've always trying to give them back to their owners. Do you want yours?
G:No, I don't need them any more. What about your keys?
B:I got rid of them.

It took me nearly a year to get here. It wasn't so hard to cross that street after all. It all depends on who's waiting for you on the other side.

5 ) 那把钥匙,温暖而又潮湿

在一个没有阳光却也不阴霾的下午把《蓝莓之夜》和《呼吸》一起看完了。
把这两部片子放在一起的效果就像把金基德和王家卫放在朱老师的《艺术人生》上的效果。在小军痛哭流涕的时候,基德老师一直不发一言,王老师已经在墨镜后面睡着了。

世界上虽然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肯定可以找到两个都无时不刻都想着穿树叶的人。《呼吸》和《蓝莓之夜》恰巧被我刻意解读成了穿着一样树叶两部片子。金基德和王家卫都在树叶上刻上了一个红红的“爱”字。不同的是,金基德像是用的姑娘们的经血,王家卫用的是姑娘们初夜的血。

《蓝莓之夜》是可以让人从金基德制造的舒缓而又紧密的情绪中走出来《呼吸》的片子。
里面看到了《2046》中的火车,看到了《重庆森林》里的餐馆。似乎还看到了梁朝伟,或者矮了十公分的王菲。
能把王家卫的片子持续看到今天的,会欣然把很温馨的掌声送给《蓝莓之夜》的。很明显,我是满意这部片子的。这是我想看到的一部爱和时间、距离,还有包裹着恨的温暖而潮湿的片子。
1、真正持久的爱是不经意间遇到的,不是新鲜的,而且是在有一方失恋后才能秘密擦出火花的。谢洛夫秘密的舔干净了伊丽莎白嘴边的奶油。“舔”是一个恶毒的词,是一个可以把所有美好的画面击碎的词。但能用舌头清理的动作,不是舔是什么?
2、“钥匙餐馆”是一个秘密餐馆,谢洛夫收藏着各种各样人的各种各样的钥匙。当谢洛夫把一瓶子钥匙的故事讲完之后,或者还没等他讲完,刚刚失恋的伊丽莎白其实已经爱上他了。真正的爱是浑然不知而且充满怀疑的。谢洛夫有一个收集故事的摄像头,因为它不能制止任何的暴力出现,即时没有重型武器的掐架。
3、在无人的街灯下,伊丽莎白看到自己的对象正在跟别的女人调情时,知道已经被人甩了。女人真好,可以什么都不顾的去周有全国。她必须找一个目标分散自己失恋的注意力,于是把赚钱买车作为一个随机目标。我一直认为她搭公车挺好的。
4、时间在走,300天后,她将要回到出发点纽约。在之前的300天里,都是故事。是一个男人太爱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承受不了那么腻的爱的故事。是这个男人选择自杀解脱的故事。当酒吧老板让伊丽莎白也就是诺拉琼斯找出这个自杀男人的账单让他老婆结账时,像暖流一样的感动以最冷的方式出现了。
还有邂逅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女赌神的故事。这不是什么轻松的事,虽然全是懒散的镜头,竟然还有一辆不知道牌子的豪华跑车。王家卫在这时扯出“信任”的话题,浪漫而又残酷。这是一个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和一个可以轻易相信任何人的女孩们相遇的故事。是谁改变了谁?
5、当谢洛夫抽着自己卷的香烟时,等来了诺拉琼斯。之前他等来了另一个女孩,在这之前,说不定他还等来更多的女人。一个有满满一瓶子钥匙故事的人,是迷人的。谢洛夫以前有太多的女人,但这次他爱上了伊丽莎白,就在那次惊天动地的“舔”之后。
在谢洛夫重施故技再次去“舔”时,被“反舔”了。在诺拉琼斯懒懒的声音中,蓝莓之夜落幕了。

这部片子王家卫居然三个月就做完了,而且依旧温暖而潮湿。看过的人,温暖也好潮湿也罢,生活就是一个蓝莓派,有人喜欢上面的奶油,有人讨厌而已。

6 ) 离开是为了回来

“每天晚上打烊以后,起司蛋糕和苹果派总是全都没了。桃子馅饼和巧克力慕斯也都剩得不多。但是蓝莓派几乎永远都没有动过。”
“为什么?蓝莓派有什么问题?”
“蓝莓派没问题。大家就只是点了别的。你不能说蓝莓派有什么不对。真的就只是没有人点而已。”
*
看完电影后一个人跑去吃了blueberry pie。blue,念起来都有种很忧郁的感觉。听说,蓝莓的味道就是失恋的味道…一种寓意,好像金城武吃的那些凤梨罐头。
电影里的城市,铁路,迷离的天空,那种色彩,是一种让人想哭得美感。
城市的疏离和宿命一直是王家卫电影的主题。而这次的《蓝莓之夜》却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整个故事都在一种慵懒的节奏中展开,缓慢的甚至让影院中某些人无聊到打哈欠。
她离开,为了离开伤害,她旅行,看见别人的故事,她回来,找回生活的意义。
他等待,等待有人回来拿走那串钥匙,他等待,等待一张张明信片,他等待,等待那个女孩重新回到这家店。
很俗套的相遇,很俗套的分离,以及很俗套的重逢。
我很感动。感动于离开了依然选择回来,感动于一直在原地的等待。
有人曾经跟我说,离开的永远不会回头。但是我想——
Goodbye does not always mean the end,Sometimes it means a new beganning。她走了3000公里还是走过了这条街。在The Greatest爵士配乐下,一切都很完美。
*
最后抱怨一下这该死的配音。一定要买原声的碟片来重看一次。

短评

很扯。这种爱情不真实。

6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把亚洲人的感性小情绪套在美国人身上好像有些别扭。

9分钟前
  • 奇爱小姐
  • 还行

在心碎与幸福之间,距离有多远?——王家卫片子里说不上很上乘,但看完后的感觉很好,这很重要。回味时总感觉自己的唇角也湿湿的……|||是否前个夜晚也曾感受温暖?电影的画面和音乐都很漂亮。画面流光溢彩,很符合片子的整体基调,慵懒慵懒的却温暖无比~好几首歌曲也都配合的恰到好处,淡然惆怅的却幸

1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我宁愿看在走的进度条,也受不了这慢节奏

17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还行

可能是我感情丰富 但真的能感动到我 那股默契 微妙而美好

20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不就讲了一个发际线偏后的英国小伙爱上了一个帮她解决残羹剩派的姑娘然后在姑娘离他远去并且搞了犹太妞之后思念至极(剩菜么人解决了),其实他还癖好奶油味kiss并且录下来一个人暗错错得看到录像带也看坏了= =+

24分钟前
  • AshtrayGem
  • 还行

每个期待都化作一份真爱

29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别人来看清自己,于是,我们就会多喜欢自己一点。”

30分钟前
  • FloriaZENG
  • 推荐

看王家卫拍外国人真是件好玩的事,恍惚间觉得像是海外版的重庆森林。尤其是结尾那句,其实要过一条马路并不难,最重要是谁在对面等你。爱死kawai了!

32分钟前
  • 猫不然
  • 力荐

去異世界完成這個夢想吧,老王。迷茫派女,寡妇和赌棍三个女人共同探寻心路的缓慢故事

37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终于把这部期待已久的片子看掉。。。要做Lizzie一样的女孩

38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我喜欢的,还是娜塔莉•波曼,和裘德•洛的眼神。

39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How do you say goodbye to someone you can't imagine living without? I didn't say goodbye. I didn't say anything. I just walked away.

42分钟前
  • 小儿勾
  • 力荐

纽约的裘德洛像极了香港那个吃着过期凤梨罐头、在深夜给猪按摩的何志武。

44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时隔多年,王家卫依然打动我。

49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那个生硬,那个做作!

50分钟前
  • 如雨乃可乐
  • 较差

这个诺拉琼斯是唱歌的那个么?

51分钟前
  • Autorun
  • 还行

一如既往王家卫

53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推荐

说是外国版的《重庆森林》其实还是挺贴切的,毕竟它们都一样的简单,也一样都浸化在爵士的茶与乐中。不过为了贯彻墨镜一贯的影像风格,选景上还是大大参考了香港,纽约和拉斯维加斯都没能逃出前者的角落,也可见故土对墨镜王的影响之大了。可能人物及其关系变化上不如原版那般值得玩味,细节也显得有些过少了,但整体下来依旧是流畅又惬意的,满满的情绪也依旧夹杂着神秘与不语,说来自己还是挺喜欢的,可能是因为我喜欢蓝莓派吧,当然爵士乐也很合胃口

54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王家卫的慢镜头太高级了,完美的爵士感。美国人应该找他去拍《了不起的盖茨比》,墨镜知道什么是梦幻和疏离,很适合营造菲茨杰拉德所处的爵士时代。而且,他很善于让明星气场与电影画面和谐一致。像李安,他就很适合拍简奥斯丁。中西之间有一条河,王家卫和李安这样的能做摆渡人。

58分钟前
  • 高歌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