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风云》故事发生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戚继光率领3000戚家军在台州附近的花街、新河等地与20000入侵倭寇周旋,九战九捷,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史称“台州大捷”。此战之后,倭寇不敢进犯浙江,浙江倭患基本荡平。 王朝正规军依仗人数优势获胜的剿匪战争,应该没有什么可看。戚继光抗倭的传奇性在于,戚家军人数较少,而且是从乡民中培养的类似于特种部队的军人。其对手倭寇的成分复杂而且战斗力惊人。在元末及至到明万历年间,倭寇构成多有不同,从日本浪人到沿海的商民甚至是日本藩主的正规部队都成为了倭寇中的一员。许多人对公元1555年72倭寇(一说53人)袭扰南京城印象深刻,这群倭寇转战浙江、安徽、江苏(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明朝时安徽、江苏直隶南京,属南直隶,谢谢网友 徐草央 提醒)三省,最后虽被全歼,但是给明官军造成的伤亡超过4000人。这样一群具备超强战力,行动诡异,无恶不作的匪寇成为了大明军民的一场灾难,也是戚继光的强悍对手。 《荡寇风云》聚焦于台州之战。台州之战是由九次不同规模的战斗合成的战役。片中重点呈现了新河之战和花街之战。新河之战发生在1561年4月26日,花街之战则在27日。其中花街之战颇具传奇色彩:此战明军歼倭寇1000余人,斩首300余人,俘寇首2人,淹死倭寇甚多,缴获武器650余件,救出被掳男女5000余人,而戚家军仅阵亡3人。这么精彩的故事,从商业片要求的故事性和传奇性来看,绝对是选对了。那么,陈嘉上团队做了哪些工作呢? 第一, 交代了倭寇的构成和敌我双方的常规战力对比。片子展示出,倭寇的主力是松浦藩正规军,包括了少主和一群家将,这群人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且纪律严明;倭寇中纠结了一群浪人,这些真正的倭寇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单兵作战素质较高;倭寇中还有一些中国的商人武装,这些人伙同倭寇劫掠,战力和人数不详。这支合成部队占据有利地形,携带以火炮、火枪为代表的远程火力以及倭刀为代表的近战武器,给明军造成了惨重伤亡,抗倭名将、武术家俞大猷率军进攻数月也没有攻克护寨,而一般明军对倭寇存在畏惧心理,很多时候一战即溃,无法发挥人数优势; 第二, 展示了戚家军成军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戚继光认识到了明正规军的懦弱怯战,发现明军抗倭不力是因为军人战力不足,战斗意识不强;戚继光从永康和义乌两地民间私斗中发现浙江本地人战力惊人,可堪大用;随后,训练军队,改良武器; 第三, 呈现了明受倭乱的政治因素。当时的明朝权臣严嵩当道,诬害忠良。即使像胡宗宪这种想为民谋利的官员,也无奈遵从官场规则,夹缝求生,求取了一场即使胜利也可能引来责备的战争; 第四, 展现了戚继光与妻子的生活日常。着力展示了戚继光妻子生活中的小女人,大事上有担当的巾帼英雄形象,而戚继光则有惧内的嫌疑; 第五, 呈现了几场动作和战争戏。主要包括了戚继光和俞大猷,戚继光与村民头目,戚继光与倭寇首领三场格斗,以及宁海新兵战、新河守城战和花街遭遇战。 在评价《荡寇风云》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片是近些年少有的古装历史战争片。就历史而言,如上所述,台州之战包含了9次战斗,作为本片着力展现的花街之战,片子设定为倭寇的伏击战,但是在历史上此战更可能是遭遇战;片中在力量对比方面,呈现出了1500戚家军击溃并追歼20000倭寇大部的故事,可能并不符合历史。而且片中有意将戚继光的妻子塑造为巾帼英雄,成为新河城城防的实际领导者可能也不符合历史。(戚继光夫人确实指挥守城,谢谢 知乎网友 儒雅的子木君 提醒) 但是电影不是正史,不能以是否符合历史作为标准去评判一个电影的好坏。所以那么书生谨从电影呈现方面说这个片子的优点和可能的不足。 先说优点。 第一,荡寇风云中的武器、盔甲以及演员服饰非常考究、美工布景也颇为精良、画面极富质感。特别是片中日本官军的盔甲以及休憩场所的布置应该参照了经典日本武士电影,布置考究、细节丰富。至于我们很多人想要看到的戚家军的鸳鸯阵、三眼火铳、狼筅、藤牌等在片中都有细节体现。 第二,洪金宝、赵文卓、吴越以及仓田保昭的加持,让这部片子的动作表现在水准之上。比如,洪金宝与赵文卓在展示棍术时,洪金宝棍法刚猛,而赵文卓以枪术化为棍术的打法非常精彩。 第三,陈嘉上作为一个成熟的动作片导演,有意向经典电影致敬,对熟悉这些动作电影的观众简直是会心一击。 比如,抄起棍子的赵文卓口中的,我可是“一寸长、一寸强”,来自《功夫皇帝方世玉》,赵文卓与李连杰对打前的一句台词; 再比如,赵文卓与仓田保召的对打中,赵文卓手中的长刀被削断为短刀,赵以断刀胜敌的设定来自于徐克导演的《刀》,片中赵文卓手持断刀快速旋转打败熊欣欣的场面堪称经典; 还有,洪金宝在片中扮演名将俞大猷,但是在1975年胡金铨先生的《忠烈图》中,俞大猷由乔宏扮演,洪金宝扮演的则是倭寇头目。40多年过去了,洪金宝转换了角色,却依然是全宇宙最灵活的胖子。 再说缺点 第一,片子由于详略失当,显得剧情拖沓、节奏缓慢。 说其详略失当在于,片子本要着力展现的是花街之战,但是在戚继光与妻子的生活情节、戚继光通过俞大猷之口和自己的观察发现明军的问题等方面着墨过多。如果这些剧情能够为片子高潮蓄势,那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对戚继光妇人的展示特别是闺中情话的展示除了徒增尴尬之外,与片子主线剧情基本无益; 在呈现戚继光与俞大猷的惺惺相惜、在一群人讲战争战术时,也没有通过精炼的对白将此环节快节奏推动,而是走向了类似于电视剧的对话形式,坐而论道。国内除了冯小刚能驾驭这样的内容而且保证观众不出戏外,好像还真没有太多的人有成功的经历。要知道,姜文让一票演员在《一步之遥》中密集对话并没有收获太多的好评,而昆汀则是一个异类,那种叨逼叨、叨逼叨的作风确实吸了一波粉丝,但那是昆汀啊,人家cult片起家的,至今也未入主流啊。 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看做是陈嘉上在为片子增加厚度和温度。但是这种以破坏电影叙事节奏为代价的尝试还是应该适可而止吧! 第二,混淆了历史战争片与武侠动作片,动作精彩,而战争场面呈现不足。片中出现了三场格斗虽说颇具水准,但在历史战争片中,显得过于牵强,给人一种剧情不够打来凑的观感。事实上,讲述明朝抗倭的作品有成功的先例,最典型的要数胡金铨先生的《忠烈图》。胡金铨先生充分发挥自己在执导武侠片方面的套路优势,在打斗方面别出心裁,而且突出了俞大猷作为名将的智谋。 在本片中,虽然有一些战术层次上的阐释,但是并未出现智谋上双雄对峙的场景。胡金铨以历史为背景做武侠片,大量的格斗动作无可厚非,但是要展现《荡寇风云》这种历史战争题材,则不能拘泥于个人的战斗力。在历史片战争片中不是着力展现战争,而是大量加入武侠格斗场景,明显不合时宜。 第三,片子缺少富于仪式感的场景,其结果就是想要传达的爱国主义情绪以及战争中伤亡带来的悲壮感时,难以将观众代入预定情绪。 爱国主义情绪的表达在电影中依赖于语言、符号或者是仪式性行为。但是片子在这方面明显着力不足。 士兵跑步时喊出的口号非常精彩,但是在电影后部分并未展现;军队出征前、两军交锋前或者军队遇到重大挫折时,将领的训话其实是非常重要,也是升华电影主题,传达价值观的宝贵节点,但不知是何原因,荡寇竟然放弃了这些节点; 战士阵亡或者惨烈打斗是要展现战争的悲壮感,但是陈导因为在战争时没有全景展现,也没有刻意用一些慢镜头或者闪回处理,再加上背景音乐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所以情绪表达不到位; 本片最大的缺失还是是仪式感不足或缺失,对阵场面中,仅在鸳鸯阵新兵对敌时才有阵法的呈现,但在战士牺牲、战争胜利时全然没有适当的情绪引导性的仪式性镜头,整个片子中,我们看不到明显的旗帜特写,也没有太多用于激励战士的口号,没有太多将领发号施令的展现,这不得不说是片子的缺失。 如果将香港的商业导演看做一个群体,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很鲜明的特征。比如,与很多大陆导演相比,这些导演商业嗅觉更为敏锐,对桥段的把控更为精准,类型片技法也更为纯熟。但是这批商业片导演,往往过于拘泥于成熟的电影桥段,有时将商业元素的直接代入,以至于,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显得过火夸张,不合时宜;而且,习惯了聚焦于个人的商业导演在执导武侠、动作、爱情片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游刃有余,但在面对宏大历史题材时,其内蕴的格局就略显不足;还有,最近的香港电影似乎也在尝试对家庭价值的展现,这点在叶伟信制作的叶问系列中非常明显,但是如果将这种家庭情趣不加选择的生硬代入,就有些牵强了。比如本片中,导演还给戚继光一段床戏……我非常赞同将英雄人物塑造成有血有肉的形象,但是原谅书生无力消化这样的设置。 总而言之,荡寇风云是一部沾染着武侠风气的历史战争片,就题材而言,香港导演敢于触碰都是一大进步。作为披着古装的主旋律题材,导演如果能摒弃一些动作片思维和小市民情趣,将历史、国家的大情怀、大格局注入片中,相信会有一个更为精彩的作品。
《荡寇风云》是讲述戚继光抗倭事迹的,我一直觉得这样一部电影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一个香港导演来说。香港导演拍历史题材电影,硬伤在于格局,拍着拍着就成了黑社会火并了。《荡寇风云》截取的是岑港之战到台州花街之战这一段史实,清朝修明史修得很详尽,片中的主要事件都有据可考,包括戚家军的阵法、武器都有比较认真的还原,从成片效果上来看,陈嘉上导演做得比我想象得要好。 也许会招致明粉吐槽的地方在于主要人物的人设方面,如戚继光、俞大猷和胡宗宪。明史中的党争很复杂,对战事进程影响也很大,影片中有所涉及,但很肤浅。尤其是为了衬托戚继光,同为一代名将的俞大猷被大大弱化了(开场俞大猷帅军做自杀性攻城的场面太糟糕了,跟过家家一样)。不过如果要在一部电影的篇幅中深入体现这些东西,确实有难度,这也是我前面说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原因,《大明劫》在这方面做得稍好一些。但中国的古装历史电影的叙事、台词、表演、包括服化道各个方面都受电视剧影响太大了,无论是人物塑造、叙事效率还是视觉系统上,我们距离中国自己的《鸣梁海战》都还差得很远。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我觉得《荡寇》的创作初衷和态度都是值得尊敬的,而且对于这样中国电影中的稀缺片种,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但从目前的票房来看,无疑是被《加勒比海盗5》和《摔跤吧爸爸》碾压了,这也注定不会是一部能迎合主流观众口味的电影,至于会不会像《湄公河行动》那样翻盘,我也很悲观,因为除了题材和制作上的差距,这个电影本身也确实有它很尴尬的地方,这让它在市场上难以自处。 这个电影有两种拍法,一个是战争片,一个是动作片,两种类型,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也谈不上孰优孰劣,把类型做扎实了就好。而《荡寇风云》尴尬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战争片的底子,却夹杂进了很多动作片的元素和讲述方式,而这两种类型元素又没有很好融合,形成了电影的两张皮,最后两边不讨好。比如戚继光去锦衣卫监狱探望俞大猷,没来由的要比个武,对人物塑造还没什么用;戚继光去义乌征兵,要把村民打服了才行,这个思维逻辑放在战争片里很奇葩;最不能忍的是最后一场,倭寇头领剩一个光杆司令了,戚继光还要跟对方大战300回合,从长刀打到短刀打到肉搏,这非但在情节上没有合理性,在情绪上也没有必要性,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中国将领对一个毫无胜算的日本武士的羞辱,这跟《精武风云》中陈真只身犯险虹口道场踢馆是两码事,纯粹是为打而打,因为请了仓田保昭来就是要打一架的。 所以要么就做一个戚继光帅特种部队直捣敌军大营的动作片,类似《突袭》、《飞虎》那样的,只要有基本史实做背景就可以了,要么就扎扎实实做一个以场面、奇谋、阵法、武器为视觉元素,以朝廷党争为人物命运走向的战争片,把类型做纯粹了,都好过现在这样戏不够、打来凑的格局。 还有就是那个结尾是怎么回事?怎么我一低头看时间的功夫就出字幕了?现在我连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啥都不知道。
那么好的题材给弄成这样。。失望。
征兵过程竟然是将军和地方官去拜请矿工,矿工爱答不理的态度让我尴尬的要死了,这尼玛是十字军东征去请得道的大法师么?还是武王拜倒在姜太公的门下?几个糙汉子好么?戚继光当时招民夫就是取得他们“简单,好调教,不怕死”么,这边成了请大爷了。。。事逼五六的还拿起堂来了。。。
还有,戚夫人的戏,也离题比较远,为了写女人而写,掰手腕。。。醉了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我们好多的角度了解戚继光将军,我觉得比较客观还原了那段历史。日本人组织严密,准备充分,武器精良让我们吃了大亏,我们师夷长技以制夷,戚家军后来的鸳鸯阵武器改造和对于部队焕然一新的管理和改造是致胜的最终保证。
本来抱着很大憧憬座进了影院,然鹅,影片该有的以上这些,都非常巧妙地躲过去了,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胖胖的身影和文卓兄在人潮人海中拿把剑砍来砍去,然后赢了。。。日本人跑得跑,逃的逃,剖得剖。。。完了。
文卓的原音配音让我想到了他的巅峰之作,“满汉全席”。。。是的,他不用拳脚的片子反倒是挺好看。
以上
博纳和陈嘉上所谓呕心沥血几年的作品,现在这个成绩当然很不出彩了。
这部电影优点很明显,武打很精彩,场面很恢宏,质感真的不错,赵文卓宝刀未老。
缺点同样突出,就是神奇的剧本,这种家喻户晓的故事拜托就不要太改编了吧,过于营造英雄的神力都快成神棍片了。
剧本真的是作品之魂,这么雷的剧情,你特效,武打再精彩也于事无补。
有好的故事题材和优秀的导演,《荡寇风云》却拍不成一部热血优秀的英雄传记电影,实在好可惜。
不是说这部电影烂,而是觉得它本来应该更好的。
陈嘉上大家肯定不陌生,《逃学威龙》《精武英雄》都是耳熟能详的影片。近些年的《画皮》《画壁》《四大名捕》虽然口碑一般但也取得不错的票房。我感觉到一点,陈导在电影艺术上都颇具功力,但就是拍不出一个很棒的电影。
《荡寇风云》也是如此。
电影中的场景、混音、画面和动作其实都挺不错的,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鸳鸯阵、虎尊炮、盾牌冷兵器、巷战、打斗……至少能够感觉的到那时候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但即使制作如此精良却无法获得观众能够的好评,不单单只是故事讲的不好那么简单。
我想很多人都会想起前两年很火的《鸣梁海战》,这部韩国电影同样是抗击倭寇,但它却很好的展现出了韩军英勇神武、运筹帷幄的气魄。故事虽然简单,却让人记住了李舜臣这个民族英雄。
包括前些年国产《大明劫》《绣春刀》,虽然没有庞大的战争场面,但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都让观影者有一种震撼的历史感。
而《荡寇风云》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历史电影、英雄传记该有的豪气。
纵观整部电影,导演想讲的东西太多了,这样不但让剧情过于拖沓,也因为人物太多以至于不够塑造个性鲜明的形象。我们算算吧:导演想突出胡宗宪的清正廉洁;也想塑造戚夫人的巾帼英雄;戚继光的左右手,兵器专家戚继美的豪气鲁莽和楼楠的冷静沉着;义乌矿工首领陈大成的义气奋勇等等,甚至还要去顾及倭寇副将熊泽的日本武士精神和他的军事才能。
如此多形象导演都想去塑造好,结果导致的是没有一个英雄形象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包括戚继光自己。
历史中的戚继光不但英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对排兵布阵、战事谋略都非常了得。但影片除了看到戚继光的义和仁,还有一腔热血之外,始终没有让人感觉他的谋略。好像就是冲啊杀啊,倭寇就被打败了。我都还不知道两千人怎么打败两万人的,全靠一腔热血说赢就赢了。
其实观众允许电影稍微的夸张,也允许主角和英雄能够做出超乎常人的行为。在影片中赵文卓的演技是可圈可点的,导演却始终没有给他安排一些力挽狂澜足智多谋的桥段,这也让观众感觉不到他的英雄到底英雄在哪里,和其他角色相比并没有任何突出的光环。
很多电影都过于塑造个人英雄主义,但《荡寇风云》过于淡化了影片的观赏性,优秀的制作却让观众看得如此平淡,这也是我对这部片子惋惜的地方。
就像我开始说的,它本来应该可以是一部很优秀的抗战英雄作品。
抛开历史不谈,因为一部电影并不应该以是否符合历史作为评价好坏的标准。 电影中,角色、剧情和逻辑都不出彩,是为烂片。坐在电影院中央,当你发现看的是个烂片,你左顾右盼留心一下周围人的表情,都是标准的生无可恋。 好电影,给人新奇的感觉,心灵的震动,感官的刺激,坏电影就像花钱买无聊,毫无感觉。 二十多年前,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外国人说中国话扮妻管严,引得全国上下捧腹大笑。时至2017年,把戚继光的恐妻症拿出来说事那已经是一点新鲜的感觉都没有了,敢不敢拍晚年戚继光休妻纳妾的故事? 人物出场,自带气场,隐藏气场,扭曲气场,都是很好的表演,可民族英雄没有气场一脸面瘫也是醉了。反倒是演倭寇的几位演员,把反面角色演的爱恨交加,是唯一亮点。 我们的大脑喜欢新鲜事物,大脑爱惊奇,是我们从祖先那继承的特性,你我皆不能幸免。好的电影是对零度的偏离。什么是零度,普通观众的剧情预判。结局难改,但是过程的精彩与否却是可以操作的,将军赢得莫名其妙,配角让的顺理成章,大官家里满是金银....俗不可耐,low到爆表。 好电影是应该有因果链条的,战争也不是一个人打架,全篇几个英雄在割草,你以为是在玩荡寇无双吗?
这个题材本来就不好拍,要不是有政府资助估计很难有人下手。看得出后期下了不少功夫,要让这部历史片变得“要商业”“要好看”,但整体还是平淡收场。
女主选的真好
电视剧质感,甚至还不如某些优质古装剧,不过回顾陈嘉上近几年的作品,四大名捕系列,以及画皮、画壁云云,我想这应该也是他的正常发挥了吧,恩。
1.攻寨、巷战、攻城,棍、枪、刀、火枪,各种类型的战役和兵器,应有尽有,看得下去;2.没想到戚夫人承包了笑点;3.比想象中的好很多,鼓励一下。
服装道具都很用心了,觉得如果长一点拍成电视剧之类的将故事讲述完整,更有层次的话会更好一点。选择看这个大概是有一种爱国之意在此。
导演说最想体现戚继光的能文能武,谋略过人每次战术都不一样,然而最重要的一场,包括戚夫人的对战,更多都只是侥幸而已。没用的戏份太多,导致了电视电影感。而且就像一句话里面不能出现两次相同的形容词一样,一部电影里怎么能有两次相同的手握刀刃流着血割断对方脖子呢。多一星给映后导演哭了。
赵文卓是个可造之材,仓田保昭每一个眼神和脸上每一个褶子都是戏,但巷战和城墙保卫战拍的太窝囊,更像是古装版八路军游击战抗击日本正规军,简直怀疑导演到底研究过历史没,还是就拿几个戚继光名声上的元素贴个标签,好好的本子拍成英雄人物差点被全部围剿的样子,哎~还战神,日,丢人~
完全没有叙事的一部电影,各方面都很电视剧,感觉像看了两小时的电视剧片花,反而日本人的部分更有电影感,尤其是表演层面。
近来看《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明史分析比较多,赶上《荡寇风云》上映就颠颠的看了,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拍得很好丰富而真实,文官腐败党派斗争武将受迫,发动底层百姓组建抗倭统一战线。这么好的片儿没人看,一个是宣传不行一个是被抗日神剧拖累的吧。
比想象中的好,叙事方面有些脱节,主题分散,动作场面也比较常规。但很热血惨烈,尤其是冷兵器巷战,鸳鸯阵、虎尊炮都有展现,服化道加分,没突出戚家刀有些可惜。另外对反派的塑造很成功,终于不再脸谱化。赵文卓跟洪金宝首次合作,总算开打了,“振夫纲”那段挺有意思,都是民间典故,万茜大赞
戚继光带着老婆去阅兵打仗?Are u Kidding me?
一群不了解历史就说雷到不行打一星的和跟风黑的,你看过《纪效新书》吗?你了解本片的顾问郦波老师吗?你见过哪一部“雷”的电影会仔细说作战战术?还有说历史电影不应当看重历史细节的所谓“影评人”,试问诸公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不看是否反应历史看什么?观于华谊兄弟影院。
三条线同时并行,导演想讲的东西太多,不懂取舍,导致哪条线都没讲清楚。戚继光多场大战都是侥幸,并没有体现他的军事才能,又给了他过多的个人打斗戏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没有电影质感,更像是电视剧,结尾过于仓促。最后,赵文卓老了。
看完这部对《蛟珠传》的预期放到了0。筹备和拍摄花了两年多,名字也从《战神戚继光》改了好几遍,但这些都是苦劳。从公映版来看,这更像是一个普通学生交给差生帮他完成的家庭作业,一切都透漏着应付的感觉。都说陈嘉上擅长奇幻片,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画壁质量怎么样我又不是没看过。
看完明白为啥从《战神戚继光》改叫《荡寇风云》,分明把戚将军请下神坛啊,没有连连大捷只有险胜,正面角色没有伟光正,反面角色没有脸谱化,服化道细节用心程度能联想到《大明劫》,问题也有:节奏垮,中段拖沓,战争段落缺乏点紧张感,像电视剧,结局太突然…不过在同类片里算诚意之作了。6.7/10
打造戚家军抗倭、戚和夫人情感、明末官场生态,三线掺杂,想说的多了,剧本反而颇凌乱。如果集中在第一条的话,戏做足,配上动作和场面应该观看效果更好。最后大战居然不是赢在戚的谋略上,让敌方主将一句话就破了阵法,前面的打造戚家军和抗倭特殊装备不就全破功了么,有点莫名…
堪比《大明劫》和《绣春刀》
宜将剩勇追穷寇,痛打他个落水狗,犯你大明虽远必诛。最近看了一圈国产雷片这个真的还行,难得没有把倭寇符号化处理,几位日本演员都真不错。
大约是本世纪最好的陈嘉上?细节好,无论文戏武戏,比如最后的单挑戏打到二楼镜头一挪远就表现部下都冲上来;比如吴樾打中炸药一转头城墙就被突破的节奏张弛;比如戚与俞、胡交接中三言两语对明官场和人物性格的描画,这些做的都很舒服了。剧情上没有神话初出茅庐的戚继光,人尽人事赢靠天命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好片啊,剧情也是合乎历史的,没有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