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人们利用科技手段破解了不少陈年悬案。
比如,国内就有犯下11起强奸杀人案的“白银连环杀人犯”。
逃逸了28年,终于在六年前被抓获。
还有韩国的“华城连环杀人犯”,也就是电影《杀人回忆》里的原型人物。
也在时隔33年后落网。
但在科学技术还没那么发达的上个世纪,这些就很难想象。
一旦凶杀案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
只能任由正义在时光之中沉沦。
南瓜君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剧就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
一场震惊全国的杀人案闹得人心惶惶,警方迫于舆论压力,竟让女警察去引诱犯罪嫌疑人。
可你敢想,这样大跌眼镜的故事竟然是真的——
《瞒骗》
Deceit
本剧改编自发生在1992年英国的真实案件,所有人物都有真实原型可查。
秉持英剧一贯严密快节奏的叙事特点。
剧情的开场就高能——
身为卧底警察的女主萨迪一上来就帮助警方捣毁了一个贩毒窝点。
为了这个案件,萨迪以身试险,每夜在酒吧里“潜伏”。
等到目标出现后,她先是故意接近,又开始套话,最后成功找到了毒贩们的“老巢”。
在抓捕毒贩的过程中,她还被“自己人”误伤,但对她来说,这种状况早已是家常便饭。
可总受伤就算了,更悲催的是,每次任务结束,荣誉和掌声都是属于上级领导的。
但她也并没有气馁,有什么任务都冲在最前面。
这天,她被上级叫到了办公室中,有一个很棘手的任务等待着她去执行。
不久前,一件令人发指的凶杀案震惊全国。
一名叫瑞秋的单亲妈妈,在被人侵犯后又连捅49刀后抛尸于树林。
当警察赶到现场时,瑞秋两岁大的儿子正紧紧抱着母亲的尸体,说明凶手是当着孩子的面犯的案。
由于犯案现场地处偏僻,目击证人又是无法描述回忆的小孩。
使得案件数月以来始终没有进展,逐渐成为了悬案。
可案子影响恶劣,民众怒火难以平息,舆论场上呼啸而来的,更是对警察不作为的指责。
警方不堪重压,找来两位犯罪侧写师来帮忙。
什么是犯罪侧写师?
他们类似于心理分析师。
他们会根据犯罪的行为方式,推断出凶手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其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
很快,两位侧写师给出了凶手的大致形象——
年轻男性,小时候可能遭受过亲人的虐待、家暴、遗弃甚至性侵,导致心理扭曲变态。
而且,他还是个暴力分子,很有可能会再次犯案。
根据侧写师的描述,警方很快就在案发现场附近找到了一个名为科林的犯罪嫌疑人。
之前,就有不少民众打来电话指认他,而且他还有写信性骚扰电台主持人的前科。
但可惜的是,侧写不能当作证据用。
所以上级给萨迪的任务就是,接近科林,找到证据。
换句话说就是让萨迪勾引科林,并诱导他说出犯案细节,然后给他定罪。
当卧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可以往萨迪都是跟毒贩打交道。
这次接近的可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变态,而且还要牺牲色相去跟他谈恋爱。
危险系数和难度系数都高了不少。
但为了能得到警局上下的认可,萨迪还是决定试一试。
很快,卧底计划开始——
侧写师先是给萨迪安排了一个新身份,让萨迪假装自己是一个曾被人侵犯的可悲女人。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勾起科林的兴趣和欲望。
而后,又让萨迪通过写信与科林建立联系。
在信中,萨迪对科林全是欣赏和崇拜,字里行间充满了挑逗的意味。
果真,科林“上钩”了。
他不仅回信表示,自己对萨迪也很有兴趣,还一同寄来了一封幻想信。
信里,他将萨迪作为性幻想对象,还将幻想场景写进了信中,文字污秽不堪,让萨迪根本读不下去。
可萨迪生理不适,上级却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就这样,萨迪和科林开始频繁地通信,内容也越来越大胆。
终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上级开始安排萨迪与科林见面。
见面不同于书信交流,需要更高级的谈话技巧,才能让科林露出马脚,说出跟凶案有关的线索。
为了更贴合自己的“人设”,萨迪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想象着自己就是和科林一样变态的人。
她的人格也在这种反复拉扯中,一点点被摧毁。
但没想到,初次见面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科林表现出来的样子和信中完全不一致,面对萨迪,他既敏感又小心翼翼。
萨迪抓住这一点,开始欲擒故纵,故意让对方捉摸不透,科林也被萨迪这种神秘气质吸引,越陷越深。
一切都按照萨迪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终于,在萨迪的一次次引诱中,科林对萨迪放下了戒备,说出了死者被害时的惨状。
除了凶手没人会知道这个案子的细节,也就是说萨迪的卧底计划成功了!
可没想到,就在科林被捕入狱后,相似的惨案又再次发生。
难道,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还是有人在模仿作案?
当所有人都执迷于让科林认罪的时候,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
萨迪他们到底是在抓捕杀人犯?还是在制造杀人犯?
当真相离我越来越近,人性也由此离我们越来越远。
不得不承认,当我们对一个“罪人”嗤之以鼻时,可能会让我们罔顾事实。
这也极大地讽刺了英国的司法体制——
当问题真正发生时,制度往往首先想维护的是它自己,而非真相。
人们只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部分。
说得对不对,不重要,说得好不好,才有用。
正义虚无缥缈,谁也不能直接看见。
但当我们面对眼前不公时,在武断的质疑与温良的沉默之间。
永远带着理性的思考,保留对人性的敬畏。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正义。
英国警察这次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让杀人嫌疑犯爱上卧底女警,然后跟女警坦白自己的杀人罪行。
要知道这是1992年的故事,那时候DNA刚刚开始被应用到刑侦技术当中,而犯罪心理学的教授就凭着FBI的旗号让警局同意了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找一名卧底女警,让她扮成符合犯罪嫌疑人的角色,针对性的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诱捕,目的就是让他最终跟女警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
这个看似不可思议故事竟然是真实事件。就更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这个嫌疑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组织犯罪,而是警察经过将近10个月的侦查以及审讯也没有抓到任何把柄的谋杀嫌疑人,心理素质以及狡诈肯定有过人之处,所以卧底女警的表现至关重要。
作为之前一直和毒贩打交道的卧底探员萨迪来说,每次行动她的表现一点儿也不比男探员差,但是表扬却永远不会落在身为女性的她身上,因为舞台的正中不会是卧底的女探员,即使她们在行动中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付出了更多,也依然只是每次行动的绿叶而已。
所以这一次,当警局找到她时,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因为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行动里面,她是绝对的主角,整个行动的成败也完全在于她,所以赌上所有她也要让嫌疑人伏法,于是她从萨迪变成了某个时刻的丽兹,这是脱胎换骨的表演,从言谈举止到声音呼吸的转变,每一个字每一个眼神都通往真相,或者下一个受害者。
萨迪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面,她日以继夜的看嫌疑人科林的审问录像,然后结合这犯罪学的书籍猜测这个对手到底从哪里开始要到哪里结束,哪里才是他的致命之处,她一次次和行动的发起人之一的教授交流自己对于嫌疑人的审视,即使教授正告她不必追究科林的过去,而是要担心他的未来,毕竟未来的他很有可能重复杀人,而目标就是眼前由她扮演的丽兹。
但是胜利欲望下的萨迪却更渴望借由这个案件得到警局的认可,正如她对部门前辈说的那样,这条路她会一直走下去,直到终点,不是嫌疑人伏法就是她死于嫌疑人之手。
所以她如此认真和投入的成为另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丽兹,在信里在电话里在镜子里在教授面前,那样逼真,逼真到她以为自己就是,而观众也认为她是,当“丽兹”站在科林面前,那个羞涩而矜持的微笑真的很让人心惊胆战啊。
反正最终,不是科林发疯讲出犯罪事实,就是萨迪扮作的丽兹被疯狂杀掉。
更加疯狂的是想出这个抓住犯人主意的警察和心理学教授,如此一往无前的实施并最终抓住了嫌疑人。
更加更加疯狂的是,这个被抓住的嫌疑人后来被证明是抓错了人.........
世界在这个事情上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开始然后以更加不可思议的方式结尾,疯狂到底的结果除了留下一地鸡毛之外,还有一位不应被遗忘的勇敢坚韧的女性探员。
她的存在让这个疯狂到底的故事有了存在的价值。
那么,下一篇再见。
Harry Treadaway打卡,油腻啊,而且太像他哥了好出戏!剧本角度还不错。
Lizzie同队那一群屈,但凡公平一点她也不会那么急着要证明自己。剧整体进行方式有点太戏剧化了,不喜欢
很奇怪很荒诞,结果竟然是真事,真凶逍遥法外,警方为了迅速破案的压力而对嫌疑人进行诱捕,女主成为了他们的工具,最后毁了一个无罪的人的一生,也毁了所有100多单案件的受害者。那个教授真的神神叨叨,看着就不是好人的样子,而且事后也证明他是错的,现实中他还推卸责任。
居然是真实事件改编 看完更难过了
存疑的犯罪心理侧写+违法的钓鱼执法,结果只能是不可采信的非法证据!
女主的演技很好,以及最后各方的结局都挺唏嘘的,尤其是那个真凶杀了那么人才被查出来,警方要负很大责任。
女主好难,现实的女主更难。
Channel 4交出了一份心理惊悚题材好功课,还原九十年代初震惊英伦的残杀女性重案。警队中层为图政绩,侧写专家刚愎自用,让女主被卷入一场有罪判定的卧底旋涡,Niamh把女主这个扯线公仔的悲剧人设演绎的非常到位,让人唏嘘不已。
已下载【破烂熊】中英双语
至少从电视作品的角度而言 女主好难
3.5
拍得好
细节到位,多数犯罪影剧的侧写着重在手段实施,而这部剧里说明了行动中心理侧写的原因,具有诱捕的特点。也就是露出人的缺点让犯罪人员主动,以让渡控制权的方式使其上当。全剧最大的优点是台词逻辑严密,闲聊中举例了多数警员在毒品案中卧底失败的原因,强化了吸毒行为和辅助吸毒嫌疑手段,却忽略了一口好牙(真正的吸毒者要么烂牙要么牙都掉光)。女主对各种卧底行动中角色扮演的认知让我充分感受到她的专业和睿智。
工具人lizzie好惨,上前线的是她,创伤阴影的是她,愧疚的是她,最后背锅的还是她
男人不要轻易口嗨
喜欢这个女主,异星灾变里就觉得她很特别啊,很强悍叛逆的感觉,气质有点像龙纹身女孩。里面还有harry,这只就是有黑暗的感觉啊
真实事件改编。不同于一般罪案剧的逐步侦破,这部剧聚焦于一场对嫌疑人的“诱捕”,似乎很有意思但实际很无聊。女主的演技可以,角色本身的挣扎和伪装身份都演得不错,算是唯一的亮点。剧情很无语,警方的错误预判不仅让无辜之人蒙冤,让优秀女警离职,而且让真凶逍遥法外谋害了更多人,“普信”侧写师太可恶。节奏很差,诱捕部分过于拖沓,刑侦内容太少,观感很不好,Channel4不行。
现实比故事还离谱。男演员和故事原型很像
纪实改变,马马虎虎
可怜的女警,她只是做了上级吩咐的事情罢了,结果被搞成了人不是人鬼不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