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妖夜慌踪 剧照 NO.1 妖夜慌踪 剧照 NO.2 妖夜慌踪 剧照 NO.3 妖夜慌踪 剧照 NO.4 妖夜慌踪 剧照 NO.5 妖夜慌踪 剧照 NO.6 妖夜慌踪 剧照 NO.13 妖夜慌踪 剧照 NO.14 妖夜慌踪 剧照 NO.15 妖夜慌踪 剧照 NO.16 妖夜慌踪 剧照 NO.17 妖夜慌踪 剧照 NO.18 妖夜慌踪 剧照 NO.19 妖夜慌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9 20:07

详细剧情

这被认为是大卫•林奇拍得最混乱的一部电影。爵士乐手(比尔•普尔曼BillPullman饰)和他的妻子(帕特丽夏•阿奎特PatriciaArquette饰)一天早上收到了一盒录影带,他们发现...

长篇影评

1 ) 工业激情中的诡异光影解码——《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

前几天刚看了《沙丘》。97年第一次看林奇的《lost highway妖夜荒踪》就被其吸引震撼,满脑子都充斥了它那符号似的诡异、神秘、黑色的镜头语言和工业气息浓厚阴郁压抑又不失神经质爆发似的音乐,从来没想到电影还可以拍成这样,它不仅仅是打破了传统电影叙事结构、逻辑那么简单。之后的几年里陆续看了他的几部主要的作品《橡皮头》《象人》《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等等,个人觉得它们像《lost highway》一样都是精品,包括那部林奇自己都认为是失败的让制片商血本无归的大制作《沙丘》(真是觉得对得起科幻两个字,可见林奇在造型、想象力上的能力非同一般)。当然失败主要是因为这部片子他没有拿到剪辑权,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要想拿到剪辑权是很难的。
诡异、不安、神秘、找不到北的感觉是大部分人第一次看过林奇作品后感觉,然而一直以来林奇基本上不对自己的电影做文本分析,即诸如导演阐释之类的,他把他的感觉经验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处理观念、影像和情节,当然大多数人也就无据可循。细看林奇的背景和他的影片,这感觉经验可能大多来自于一个超现实主义者对精神、冥想、梦境,幻觉和现实清醒状态之间的兴趣。在《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一书的序中提到,林奇试图传达的无法定义的“氛围”是与一种智识上的不确定性紧密联系的,即“迷失于黑暗和混乱中”,此时诡异现身。

佛罗伊德说“诡异之所以成为诡异就是因为私下里我们太熟悉它了”,“心安理得”“熟识常见”变为“毛骨悚然”。(當然佛洛伊德僅僅是林奇的一個索引,而大坨大坨粉絲愛拿佛洛伊德解釋林奇的作品着实是對他的一個簡單化,綫條化。倒是拉康的东西也许可以解释得更多些)

诡异在早期美学上表现在于描写明显善意熟悉的内部是如何被一种异己的存在可怕侵入而打断的,这在《橡皮头》《象人》《蓝丝绒》《双峰》,《妖夜荒踪》可以看到林奇暗用了善恶的双重人格以及明示的不确定神秘人物。工业化电子化时代的大城市兴起,人与人、自然、历史之间的断层延伸出各式各样的现代精神焦虑症更表现为一种空间性的恐惧症,《橡皮头》的怪胎、暖气片、工厂、《象人》的梦境中布满喷气管道的隧道、《蓝丝绒》温暖小镇夜晚中冷漠街道、公寓等......都是工业社会带来的林奇常惯称之为“氛围”映射下的投影。林奇的人物大多被空虚的空间、恐惧包围,深陷自我的人生不确定性的地理环境中小心应对,不能自拔。不安全、疏离、缺乏方向和平衡感,这也是诡异产生的一个原因。书中说林奇经常采用抽象地方式表达他的观念,所以以上几点在有些片中不是很明显,但是它们并没有藏起来,要信任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带来的感觉,通过影像,这些抽象物的本质就会彰显出来。

大众在看电影时总爱强调故事、剧本甚至对白(那去看电视剧不更ok),但真正的电影人可能对片子结构、人物关系、构思与片子完美的结合是更注重些。书中说很少有象林奇那么深入地探求过电影的最根本要素。林奇对声音和影像的结构,对台词和动作的节奏,对空间,对色彩和音乐的本质性力量的敏感,使他在电影这种媒体的正中心工作,使他在电影语言方面卓然独到。

学会读画面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还在学习中。书中林奇也没有对每一部片子做出具体的阐释(他在和演员合作的时候也不是按照传统解释剧本,朗读剧本辅导演员表演,只是针对片段做出零碎的或架式的指导)。但是看过《访谈》以及他相关的资料后我也许不会过多纠缠于电影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逻辑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林奇如何通过他特有的镜头语言-----超现实幻境、精神的分崩離析、不安的梦境、阴郁黑色的诡异、怪异工业味道浓重的音乐,向我们揭示和解释了物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是多么具有冲突、碰撞、迷乱、神秘、不唯一性的。

套用书中的一句话林奇的片子永远都是常看常新的片子.

2 ) 迷失一下又何妨

大卫·林奇David Lynch在编剧Barry Gifford的剧本里看到Lost Highway这个词,就立即喜欢上了,于是决定拍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做《Lost Highway》,电影中这也是一个旅馆的名字。我喜欢这个名字,在沙漠边的公路旁,开一家旅馆名叫迷失高速公路,的确是个好主意。

林奇的片子挑战人的智力和神经,恐惧神秘。每多看一部他的电影,对他的好感和敬佩就增加一分。他不仅是一位导演,还是画家和摄影师和音乐人。虽然他的画作和电影一样,让人有些看不懂。然而看不看得懂这不是他在乎的事,他不觉得你非得弄明白,只要观者从中找到自己情绪和感觉。的确,电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每部电影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一次观看也是不同听感受。

这就是林奇让我喜欢的地方。所以我不再追寻妖夜荒踪的每一个细节和谜底,每个人都会有恶梦,这只是一个男人的恶梦而已。醒来之后,发现生活仍好好地在继续,就有了醒着的庆幸。而梦是永远也不会结束的,周而复始,在我的开始就是我的结束,这个圆圈和人的生命不谋而合。

在我眼里,大卫·林奇和维姆·文德斯有了比较和共同之处。至少我发现,他们都喜欢音乐和摄影、喜欢爱德华·霍珀的画、喜欢拍高速公路、他们的原声大碟也十分出彩。他们是在世的导演中,我非常喜欢的二位,除此我还对今村昌平感兴趣,可惜他刚刚已经去世了,感谢他们留下了这么多好电影,我向这些有个性的导演深深致敬。

3 ) I think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bad coincidence从警方的视角看这部电影,所有谜团将一目了然

若干年前,有人报案说自己的车被偷了,嫌疑人很快就锁定为Peter Raymond Dayton——一个叛逆的年轻人,并且逮捕了他,给他录了指纹拍了照。让pete没想到的是,警方之所以这么快锁定他,是因为他父母——一对眼看自己儿子整日游手好闲恨铁不成钢的夫妇——向警方泄的密。在缓刑的一年里警方监视着这个年轻人pete。终于有一天pete摆脱了警方的监视,偷了家里的钱去沙漠中的小木屋里换来了新的身份证,从此pete隐姓埋名成为了fred。Peter Raymond Dayton也变成了逃犯。。。。。。。。。。。。。。。。。。。。。。。。。。。。。。。。。。。。。。。。。。。。。。。。。。。。。。。。。。。。。。若干年后,警方接到报警说有对夫妻睡觉时家里有人闯进来还给他们录影,警方派了ad,al两个探员去报案人家里做日常询问,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又过了几天,警方接到报案,一个叫做andy的人死在他自己家里,现场收集的指纹全是一个人的,警方拿指纹去指纹库比较,显示竟然是一直在逃的逃犯pete!接着al发现andy家有张照片,上面三个人,一个是死者andy,一个是当地的流氓头子laurent,还有一个女人很面熟,叫ad来看,ad也确定她就是前几天报案被人偷拍的renee。那逃犯pete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pete杀andy有什么动机?laurent、renee、andy这三个人有什么交集?pete跟这三个人又是什么关系?——I think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bad coincidence.——探员al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可能性——fred就是在逃的pete!于是警方立刻去fred家,看到原本想杀妻但未遂的fred正要逃跑,于是上演公路追逐戏,接着追到了fred,审问中fred精神恍惚,还自认为成功把自己老婆杀了,真好笑!

4 ) 我为什么特别喜欢《妖夜慌踪》

八哥是一个相当喜欢看恐怖片的人。
恐怖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感官恐怖,一种是心理恐怖。

举个例子,当你听到妻子敲着门说忘带钥匙了,你去把门打开,看到一具骷髅——这就叫感官恐怖,如果打开门一看什么也没有,而这时妻子在楼上问是谁在敲门——这就叫心理恐怖。

毫无疑问,心理恐怖是更高级的恐怖形式,因为它不是为了吓你一跳,而是给你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氛围。

一部优秀的恐怖片在于把心理恐怖发挥到极致。

《妖夜慌踪》就是一部相当高明的恐怖片,导演是大卫林奇。


这个风格独树一帜的导演集诡异、神秘、华丽、焦虑、阴郁、超现实为一体的,从第一部电影起就奠定自己的风格。

大卫林奇最为人称道的电影莫过于《穆赫兰道》了。(相信大家至少都听说过吧。)

2001年《穆赫兰道》横空出世,震惊了影坛,无论是骨灰级影评家还是菜鸟级影迷都趋之若鹜,可惜一遍就能看懂的应该没有,洋洋洒洒几万字的影评详解也数不胜数,成为当年影坛的一件趣事。

一部令人费解的《穆赫兰道》为什么会那么红?

因为它神秘而可解。
他如实地遵守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规律,将梦的动机,梦的构成,梦的细节还原到了电影里。虽然依旧有很多理解,但几乎每一个都能自圆其说。所以它尽管逼格甚高,但却满足了所有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妖夜慌踪》。这部电影拍摄于1997年,比《穆赫兰道》早了4年。

电影包含了大卫林奇的所有特点,却并没有那么出名,大家也很少去谈它。
为什么?
因为它神秘而不可解。

电影真的不可解么?

先回顾一下剧情。电影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弗莱德听到大门对讲机里有个神秘的声音说:迪克死了,开门却空无一人。他在妻子勒尼的好友派对里结识了一个相貌诡异无所不知的陌生人。弗莱德家门口陆续出现神秘录像带,最后一盘的内容是他跪在妻子的尸体旁。弗莱德入狱,又消失了。

替换了弗莱德的人物叫做皮特,出狱后结识了客户艾迪的女友爱丽丝,这个爱丽丝和勒尼长得几乎一样,他们的奸情很快被艾迪发现,爱丽丝提出要和皮特私奔,陌生人出现警告了皮特,皮特和爱丽丝来到了荒漠的小木屋。

皮特又变回了弗莱德,爱丽丝也变回了勒尼。弗莱德与陌生人相遇,合力杀了与勒尼偷情的艾迪(其实不叫艾迪,叫迪克。),然后弗莱德回到家门口,说出了电影开头自己听到的那句神秘的话:迪克死了。

很多人拿着《穆赫兰道》的钥匙试图去打开《妖夜慌踪》的大门,但好像并不太顺畅。看看最权威的人——导演是如何解释的呢?

大卫林奇在一次访谈中说道:“在《妖夜慌踪》的写作过程中 ,我们(导演和另一个编剧)从不谈论意义之类的话题。我们似乎对前进的方向有充分的共识,所以很多东西都尽在不言中。我们也谈过意义,但那是很危险的,一旦太过具体,梦就会停止了。”

对于大卫林奇来说,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个谜。

这句话听起来很让人泄气,因为大家都不喜欢无解的东西,但其实并不然。突破点就在于那个没人可以解释清楚的神秘人物:长相恐怖的陌生人。

这个总是在主角太平的时候出来恐吓他,在他危难的时候救他一命,又似乎对什么事情都了如指掌的“先知”——

他是谁!?

你们有没有做过梦,当你在做美梦的时候,总能“意识”到,其实没那么美好,梦一场罢了;当你在做噩梦的时候,也总能“意识”到,其实没那么可怕,醒过来就好了,这个声音总是在你的梦里提醒你,这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陌生人的出现,也就是在提醒:这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陌生人就是那个“清醒的声音”的人物化。陌生人从头贯穿到尾,也就是说,电影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梦。

当你明白这部电影就是拍了一个梦,梦外的内容完全没有正面拍到。那么你就可以理解这部电影了,这也是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你可以对所了解的冰山一角去想象被海水淹没的其他部分:

八哥基于自己的理解,猜测现实生活可能是这样的:弗莱德和勒尼是一对夫妇,可是他们的关系并不好,问题在于弗莱德无法在性上面满足妻子,有一天他发现勒尼有了外遇迪克,所以他妒火中烧,把迪克杀死了。

做了亏心事的人,总是害怕被人知道,所以噩梦(电影)就借着恐惧心开始了:有人知道迪克死了。弗莱德杀死了迪克之后,并没有改善和勒尼的关系,依旧对她充满了不信任感。他对背叛过他的妻子又爱又恨,想杀死她,又充满矛盾,不敢下手,于是“借助”了一盒录像带,间接地告诉自己,妻子已经被干掉了。

他心里清楚自己是有罪的,所以合情合理地入狱了。但是他想要过崭新的生活,解救自己,也想赎清犯下的罪。于是在梦中给了自己另一个生命——比他年轻的皮特,也给了妻子另一个生命——金发的爱丽丝。

弗莱德想做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事情——将妻子从情夫手里夺回来,于是把皮特设定成一个帅气年轻而且性能力超强的男人,爱丽丝对他欲罢不能,死心塌地,愿意和他双宿双飞。 而对手迪克则变成了凶残的艾迪——为了让自己的复仇变得可以被饶恕。

可是让弗莱德绝望的事情是:
尽管皮特满足了爱丽丝的欲求,可是在荒漠里,爱丽丝说出了真相——这也是弗莱德潜意识里无法摆脱的真相:你永远都得不到我。

于是弗莱德脱掉了皮特这具没有用的皮囊,将迪克杀死。梦境和现实发生了重叠——原本希望的救赎并没有发生,而又落入到不可避免的杀人悲剧。

弗莱德真心希望故事可以重新再来一遍,于是回到了家,将故事的开头衔接上了。
可是这一次他被警察跟踪,他在对讲机上说完“迪克死了”之后,就驱车逃亡。
他再一次迷失在高速公路上(Lost highway),而且头痛病又发作,他绝望地摇晃着脑袋,歇斯底里地大叫起来。

电影里根本看不清他的脸,但通过截图可以看出来已经不是弗莱德了,也不是皮特。他已经完全地迷失在了梦境里。
一场渴求自我救赎的梦,最终以无止境的梦魇告终。

在我看来,《妖夜慌踪》才是大卫林奇最集大成之作,而《穆赫兰道》是导演在受挫之后的妥协之作——既然你们都喜欢解读,那好,我就拍一部可解的电影吧。

我为什么说是一次妥协,因为在《穆赫兰道》之后,导演又拍了一部更不可解的电影《大陆帝国》,这部电影就连剧本都没有,自然“混乱”得可以。

大卫林奇是我最欣赏的导演之一,他用恐怖而神秘的电影,激发了人对于未知的好奇。

5 ) 妖夜慌踪:如梦似幻的鬼魅手法

一些导演以写实主义为宗旨善用细腻克制的表现手法,传达出对于生活的某种深刻的哲思和认知,一些惯用犀利敏锐的目光审视剖析现实,通过光影深邃冷峻的艺术表达来唤起观众的反思情绪和精神,也有保有革命的信念推陈出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验性的发挥出影像的魅力和价值,对社会现象充满尖锐的批判意图,他们都会被冠以大师的头衔,深刻的主旨和巧妙的技术令人受益匪浅,但还有一类更能放开大胆玩转影像的导演会给予观众更加巨大的冲击,惊叹连连大呼过瘾的感叹早已是家常便饭。

他们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利用各种细节、烧脑情节和牛逼的构思打造出一场绚烂夺目的视听盛宴,形成自身独有而鲜明的风格和特点,脱离主流市场却在影坛依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的号召力,他们电影里那股激动人心的劲道会在你繁多杂乱的电影印象中留下清晰深刻的烙印,而林奇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其代表作《妖夜慌踪》绝对是一部天才般集各种聪明才智和电影技巧于一身的惊艳之作,看完后就像是喝了一杯加了各种酷炫神奇调料变得异常猛烈的伏特加,不会觉得怪异突兀得难以下咽,反倒意犹未尽后劲十足。

这部电影延续了林奇那股子深入骨髓的特有气质,妖冶迷离诡异的氛围不受控制的大肆弥漫,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着你的好奇心和窥探心理,一步步走进一个精心设计透着危险和虚幻的复杂空间,会不由的感到新奇、迷人而可怖,作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大导,无论是技术运用还是剧情安排上,林奇绝非是那种会一本正经乖乖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电影中那些绝妙的细节也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大多震慑心理的感官体验正是来自于其讲究的场景布局和设计,往往得益于视听方面的直观感受对于心理的强烈冲击和影响,每到紧张刺激高潮迭起时,迷幻的色彩加上动感刺激的潮范配乐,将观众的情绪完全调动了起来,令人沉醉入迷。(建议看过影片后再往下看)

服饰、窗帘、嘴唇、光效、血液等各种物品和细节的利用,林奇采用了大量红色的浓郁渲染,透着一种杀机、疯狂、鬼魅、妖娆的神秘气息,黑暗的大肆倾入同样摄人心魄,对于未知境遇和莫名危机下的恐惧和害怕得以加倍放大和凸显。通过尝试不同机位给予观众主观视角的介入和抽象虚晃镜头的运用,透着迷幻色彩的烟雾营造,一场妙不可言无与伦比将虚与实、梦与幻完全杂糅、混淆、融合而富有超现实主义的视听盛宴,看得人血脉喷张。录影带、镜子、小屋、相片、门牌、性、伤痕作为线索的暗示和象征性的符号,穿针引线般通过自我意识的感受和理解,将一个看似支离破碎混乱不堪的故事,进行一定合乎逻辑和因果联系的思考。

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一头雾水,艰涩而迷乱,诡异而离奇,充满了脑洞大开的戏剧性和意外转折。心理和梦境,想象和幻觉一直是林奇电影里鲜明的元素,利用影像可以超现实多重可能性的直观呈现,林奇往往会将人性和精神的复杂多变利用巧妙睿智的手法和现实同步或交错兼容,就像是将潜意识中的“我”或内心不断压抑的“我”释放出来,与真实的“我”穿插或叠加呈现,完全革新了主流电影刻板规矩的叙事模式,就像一地打碎的陶瓷,得仔细耐心找到匹配的碎片才得以粘合,这部电影不同于一般的悬疑恐怖片,来自于视效上的震撼和恐惧不过是辅助,重点在于心理因素的本能作祟,比起故弄玄虚的道具堆砌和美指伪装,这种深入精神层面的展现会让人更加的不寒而栗。

这部电影无疑能提供多种解读,林奇不过是画了一个奇异的迷宫,终点并非只有一条路可以到达,怎么走就见仁见智了。在我看来这片的主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欲望引发的一系列血案谜情,危险而致命的人性弱点,难以抑制的情欲,产生出占有欲的嫉妒和邪恶,一开始从男主不安而忧郁的行为和神色中,即可断定他对于娇妻另有所好的怀疑和猜测,加上生理的泄气,加剧了他内心的敏感、焦虑和紧张,别有用意的言行也可感知到潜藏在后续发展中的异常和隐患,这些为随后的惊天动地埋下了巧妙的伏笔,不明身份出现的神秘老头其实是压抑在男主心头对于自我断定女主出轨产生的愤恨情绪导致邪恶滋生的具象释放,作为男主精神分裂下的一个客观原由和罪魁祸首(由他串联和一手策划),当最后男主要杀女主的相好大佬时,神秘老头在递刀开枪后突然消失,转瞬枪却自然地窝在了男主手里,老头的身份不攻自破,之后被男主“杀死”的别墅男从之前他和女主的暧昧程度和特殊关系看来同样不难理解。

而那名年轻气盛朝气蓬勃的修车男,从其和男主同等位置的的头部伤势和头痛欲裂的症状来看,林奇有意而为之的让他们之间产生相似的联系,不过是男主自己虚幻出的另一个“我”,而那张前后有明显差异对比的照片,可以明显体会到男主对于女主几近病态的爱欲造就其分身的幻想(以黑发和金发作为区别),以及男主变成修车男实为虚幻的事实。男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爱欲借由修车男的身心得到了强烈满足,加上最后欲火被推向高潮,金发女主却冷漠的说出那句“你永远没法得到我”后,修车男变回男主,神秘老头再次出现,愤恨和邪恶占据了主导,随后男主眼见娇妻(黑发女主)出轨,相继杀人灭口。可以说男主精神分裂出了自我的三重身份,“我”、“神秘老头”和“修车青年”,一边是无能为力压抑苦闷的自己,一边是憋在灵魂深处的人性宣泄,一边是爱与欲的奢求渴望,看完从头回顾一遍,其实就像一个大回环,一切事件的发生不过是男主精神世界的痴狂臆想。

从开头听到那句狄克罗(女主有染大佬)以死,到最后前后呼应实际的凶手并说出这话的正是他自己,再次指向实际为虚构幻想的事实,最后难辨身份的镜头预示男主开始坠入更为分裂的世界,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拥有的无限可能就像片中那条幽暗、神秘而无止境的高速公路,让人永远没法预测下一秒的结局。从男主听到那句话加上神秘录像带的出现到坐牢前和做爱后从修车男变回男主之后发现女主出轨可以做到无缝衔接,加上中间修车男的一段,就会发觉实际是双重幻想的叠加,林奇不过是用了各种各样炫目的花招(牛逼设想和氛围营造)将现实与虚幻纵横交错,模糊了两者的界限。这一系列事件,不过是男主想要通过想象无局限的契机突破道德的束缚和身心不给力的现实,借由合乎情理的杀戮和畅快的性爱成全自己,一切因欲而起,情欲、占有欲、利欲..以及人性的不可捉摸,林奇就像是站在心理医师的角度通过影像奇妙生动的还原了男主毫不掩饰和不受禁锢的另一个“真实自我”,通过自己独树一帜的手法,如梦似幻十分鬼魅的给予了观众无限的快感和惊喜。

6 )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中国人都是猜谜的达人,大卫林奇那点奇技淫巧罩不住他们。

中国人雅好猜谜。猜谜在中国古代好像还是蛮装逼的一个活动。管辂爱玩射覆,不仅显得自己的智商爆表,还能旁证《易》理。李淳风、刘基等名臣,留下几出歌谣图画,后人连猜带蒙,又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来,又可以看出中国21世纪必将灭亡小日本来,早早地填补了我国缺少诺查丹玛斯这样的大忽悠的空白。

中国人这么爱猜谜,连本算不上谜的东西也能看成谜面。观龟甲,观乾象,观风水……在非洲捕获一头长颈鹿都能看出大明将要蒸蒸日上来,这就是本非谜而强解之了。

Lost Highway的故事,不就是一个章回小说里重复了千儿百遍的奸夫淫妇双殒命,杀人原配亦伏法的段子么?大卫林奇加入一些非理性的味精,心理分析的大料,主客体模糊的迷幻剂,再把胶片剪断重新入锅翻炒一遍,端到我们面前,我们还是把他这张独门菜谱给研究了个底儿掉。他不知道中国的谜语,不仅有谜面,还有谜格。有的谜格,是将谜底中的两字念作一字,或将一字拆为两三字,或按需要直接加字,或将一字连续读两次,或直接将一两字拆去,来切合谜面。有的谜格,是将一字故意读作谐音,或故意读作异读,或故意读作异体字,或部分解作正义部分解作异义,来切合谜面。还有的谜格,则是将同偏旁字拆去偏旁,或将某字加上指定的偏旁,或者把一字的偏旁拆下借给另一字,或将两字的顺序颠倒,或者把谜底的所有字从内向外旋转或者从外向内旋转,来切合谜面。大卫林奇在Lost Highway, Mulholland Dr., Inland Empire里屡试不爽的招数,就包括把一人拆成判然有别的两人(如Renee和Alice),或把一种人格外化为独立成型的一人(如The Cowboy,“无眉人”是主人公恶念的外在映像),或把人物的内心愿望实现为似是而非的“疑似真实”(如导演Adam的厄运缠身),或制造一些混淆视听的无意义元素(如火中复原的小木屋),或把前后顺序颠倒(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冷笑话的模式,比如石头把年糕打进海里的故事,和猪小弟被猪妈妈扔掉的故事,接着故意说一段不相干的情节,最后一看,哇噢,年糕和猪小弟又回来了)。要破解这些伎俩,可以借鉴徐妃格,移珠格,还豕格,苏黄格,玉版格等的解法,略去小区别认识大统一,或把实义作虚解,或指鲁为鱼指亥为豕,或除去与本义不相干的干扰元素,或将一段情节在全部内容中作前后移动,便能得出事实真相之所在。柯南小朋友教导我们:“新几磁哇,一磁模西托磁!”

比对其他艺术领域的猜谜活动,大卫林奇还算不上是个先驱。从荷马史诗到卡夫卡小说,读书的人开始猜谜了;从拉斐尔到达利,看画的人开始猜谜了;从格列高利圣咏到柯特科本不知所云的歌词,连听歌的人都他妈的开始猜谜了。从庄顺晓畅到晦涩如谜的过程,伴随着西方文明发展的历程。地球居民们曾围观西方人解出一个个自然之谜,欣享解谜之后的果实,如今他们又用文艺作品呈现出更多或许永远无解的人生之谜,鼓励我们在精神维度上对自己的本质有所认识,有所开拓。毕竟,人,是欠缺的生物;谜,是人生的宿命。

幸好,我们也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到,我们中国人超脱的、审美的猜谜活动也在与时俱进。从X安、上海到哈尔滨,从躲猫猫、做噩梦到递手纸,从一条沾着体液的内裤,一辆欺实马的名车到一把修脚刀,在祖国的各地,无数智商高达170的人们,夙兴夜寐,苦苦进行着一语之琢磨,一字之推敲,为发掘那个真实的谜底而不倦地努力着!甚至哪怕出谜者言之凿凿地宣称这不是谜,哪怕出谜者信誓旦旦地拿出那唯一的“谜底”,人们还是坚信谜底在别处,人们猜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设谜的人,可能远没有大卫林奇般狡猾,猜谜的人,却拿出了古人也自叹不如的方法。只是,这些谜语是终将破译,还是永远成谜,估计才是我们心头最大的一团谜吧!

7 ) 独家解读大卫林奇《妖夜荒踪》中的惊天秘密


如果不是大卫林奇的影迷,大概不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更何况这已经是十二年前的电影了。

刚刚看了这部片子,而且是一晚连看三遍(当然,第二、第三遍是用快进看的)。惊呼——大卫林奇简直是个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鬼才。

先不要奢望对这部影片作出评价吧,即使能把影片的整个情节梳理出来都是要绞尽脑汁的,而据说大卫林奇本人从不对他片中的故事加以解读,在他看来让读者发挥想象力去自我完善影片更是乐趣所在,这样也就造成了每个人都有答卷,但出题者却始终封闭着标准答案的情况。

刚刚在网上看了一些对该片的剧情介绍和解读,似乎没有一个与我的答案接近,看来先不论对错,我都是真正的独家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整个影片的时空可以分解为四种时态:
A真实发生过的事;
B男主人公弗雷德白日凭空幻想出来的场景(并未真实发生过的事);
C男主人公弗雷德梦中的场景:他化身为自己的年轻时代——皮特后的遭遇(大部分是梦中的幻想,并未真实发生过);
D依旧是男主人公弗雷德梦中的场景,只不过是他恢复了自己真实身份弗雷德之后的故事(虽然仍在梦中,但属于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在梦中记忆又被唤起)。

由于大卫林奇在影片中刻意模糊A、B、D之间的界限,因此造成了多种的解读可能,而A与C之间的差异,大卫林奇是设置并且强化了的,只不过仍有可能被误读。

好了,接下来开始从头梳理了。

影片开始,弗雷德在家中烦躁不已,大口抽烟——因为他非常郁闷,想杀人又下不了决心!此刻属于A时态。

对讲门铃想了,弗雷德按下对话键后门外传来弗雷德自己的声音:“迪克罗死了”,他向外望,外面空无一人—— 此刻属于B时态,弗雷德对迪克罗充满仇恨,幻想着如果此刻迪克罗已经死掉就好了,不用自己再去冒险杀人了(这也证明了弗雷德只是个普通人,不是嗜血狂魔,这点对后面的情节非常重要)。

晚上,弗雷德要去上班,他是一家夜总会的乐手,此刻,他的妻子热内出现了,告诉弗雷德今晚她不去看老公演奏了,而是留在家里看书,弗雷德将信将疑,与热内两人话中有话、不咸不淡地互相试探。此刻及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场景都属于A时态。

弗雷德演出中途打电话到家中,无人接听;深夜弗雷德回家后发现妻子已入睡,因睡着而未接电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之前的镜头显示,家中的多部电话分机是同时响起的,其中一部就在床头——可见妻子刚才并不在家。

早晨,妻子在门口拿报纸时发现还有匿名人送来的一个纸袋,里面有盘录像带,丈夫想看看里面是什么,还一定要拉着妻子一起看,妻子平静之下略有紧张——好戏开场,妻子热内在认识丈夫前给私人俱乐部拍过A片,她并未告诉过丈夫,而且她一直和私人俱乐部的老板迪克罗偷情,此刻见到录像带这一敏感物品自然惴惴不安;同时丈夫也早已对妻子有所怀疑,因为录像带就是丈夫拍的,用来试探妻子,只不过他每次拍摄时都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会把自己先幻想成另外一个人再返过头来窥伺自己的生活。

录像带只是拍了他们屋子的外景,妻子如释重负:“大概是什么房地产商吧?”

晚上,妻子在梳洗,弗雷德在沉思,当晚妻子倒是去了夜总会看弗雷德,但身边还有一个她以前的朋友——安迪,弗雷德十分憎恶安迪,因为安迪就是介绍热内加入A片俱乐部的人(尽管热内从不承认那个俱乐部的存在,只是说安迪曾帮她介绍过一份普通工作)。

妻子梳洗完毕上床了,夫妻生活开始,弗雷德努力之后很沮丧、热内平静之后是淡漠——影片开始揭秘了,妻子的红杏出墙、弗雷德最终的逼上绝路,开始有了缘起。

早晨,第二盘录像带又到了,这次的内容很惊悚,拍摄者进入了屋内,走上楼梯,进入卧室,竟然拍到了床上的弗雷德夫妇!细看来:床上的女主人始终是背身,而男主人竟然——没有头!原来是两具玩偶。
当然,拍摄者还是男主人,影片之前的镜头多次表现弗雷德每次回家后的走动路线和主观视角,与录像带拍摄者如出一辙,就是在告诉我们拍摄者就是弗雷德。

但在女主人看来,屋里肯定有人闯入过,而且开始寄带子威胁他们了,于是她果断报警。

警探艾德、奥尔来了,仔细检查了所有门窗,并没有任何痕迹(男主人进自己家拍摄,当然不用破窗而入),无奈只好离去,并承诺加强警戒。

而警探们与主人夫妇的一段对话颇有深意:

警探:没有别的房间了?
男主人:没有。(之后,看到妻子疑问的目光,于是继续说)还有一间,我用做演奏室,封闭隔音的。

在此我们不难猜到影片在暗示我们弗雷德可以在暗室里进行一些私密
的工作。

警探:你们家有摄像机吗?
妻子:没有,弗雷德憎恨摄像机!

这里又暗示我们:弗雷德每次都要把自己幻想成另外一个人才能完成拍摄,而实际生活中的他憎恨摄像机的原因就是因为无法忍受妻子当年的行为(尽管妻子热内并不承认)。

接下来最关键的台词出现了:
弗雷德:我只用自己的记忆来记录事情,哪怕它和真实的情况不一样。

两个警察面面相觑,他们觉得碰上了一个脑子不太灵光的人,没错,这就是人格分裂的弗雷德,但他此刻并未引起艾德和奥尔的警觉。

晚上,弗雷德不用上班,夫妇二人去参加一个派对,在谁家?——花花公子安迪。

在安迪家,弗雷德看到了妻子热内、安迪、迪克罗的三人合影,心中酸溜溜的(这个情节影片并未表现,是我根据后面的情节推断出来的,因为在影片后期弗雷德的梦中来到安迪家看到了这张相片,就是在暗示弗雷德实际上见过这张照片)。

接着,热内与安迪打情骂俏,弗雷德来到吧台,借酒浇愁。之后,幻像出现了,情节进入B时态:一个诡异的涂脂抹粉的老男人走了过来,穿着接近中山装风格的一袭黑衣,此君后面还将出现,他其实就是弗雷德幻想出的另一个自我,但比实际生活中的弗雷德更为冷酷、自私,我们也可把他当做每个人心中藏着的那个魔鬼。

黑衣人与弗雷德打招呼,声称自己此刻就在弗雷德的家里,弗雷德用面前这个人的手机给自己家打电话,那边居然诡异地有人接听,而且声音就是眼前的这个黑衣老头,此处影片其实就是在暗示此刻的景象并非真实,同时用黑衣人就在弗雷德的家里来比喻这就是他自己的心魔。

回家的路上(此刻又回到A时态),夫妻继续斗智,弗雷德不断追问热内的过去,而热内则避重就轻,大不了一句:不记得了。

当晚,夫妻之间气氛冷漠,弗雷德在痛苦中挣扎,最后似乎下了决心,他终于横下心来要杀人了,但杀的谁呢?导演在此布下了该片最大的迷阵。

早晨,弗雷德又拿到了第三盘录像带,独自看了起来(热内呢?)——录像带中,血流成河,弗雷德正在把妻子热内的头颅、四肢、躯干切得满屋都是,床上一只脚、地下半条腿的,同时他还不忘对镜头狞笑,而电视机前的弗雷德看到此时则惊恐地大叫着妻子的名字……接着,他被警探奥尔一拳打中鼻梁,倒在警察局的审讯室里,不断地喃喃自语:“我没有杀她。”

这个镜头令所有人得出了结论,弗雷德杀掉了热内,然后被警察逮捕,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里时得出的结论,问题是摄像者是谁呢?

随着影片的推进,我开始怀疑这个结论了,直到看第二、第三遍时,我得出了新的结论,我开始搜索网上所有关于此片的内容介绍和评论,发现尽管对影片的其他情节有着很多解读,但对弗雷德杀妻这个情节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它是存在的,而且可以说这个情节是该影片的最基本的主线和戏核。

但我的观点却是:这是大卫林奇给我们布的惊天迷局——弗雷德并没有杀掉热内,或者说热内根本就没死!

被碎尸万段的是谁?——没有人被碎尸万段,那场戏其实又进入了B时态,属于弗雷德的想象。

在前两次看录像时,弗雷德头发蓬乱、身穿睡衣、一切都是刚起床的样子(属于A时态),而看第三次的录像时,他服装整齐、头型精致,影片已在暗示此处与前两次看录像的时态有所不同,而警察的那一拳把他打醒——原来此刻他正在受审,审讯过程中他进入幻觉,幻觉中他误认为妻子已被杀害并分尸,大喊大叫之时被警察打醒。

且慢,如果妻子没被杀害弗雷德为何来警局受审?

可恶的大卫林奇,他从夫妻二人自安迪的派对回家后那晚一下子跳到了弗雷德被捕,最后你会发现这中间其实还发生了许多事,但导演刻意先跳过那些事并安排根本不存在的第三盘录像来衔接,彻底用陷阱迷惑了我们,而此时整个电影才演了三分之一,很多的迷局导演会在后面帮我们慢慢拆解。

法庭和陪审团郑重判决:弗雷德一级谋杀罪成立,被判处死刑。这里并没体现他杀的是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他的罪名仅仅是谋杀而没有毁尸罪,换句话说,热内被大卸八块那件事是不存在的。

影片多次表现了弗雷德的自闭、嫉妒和懦弱,他在心魔驱使下开枪杀个人已经是极限了,把自己老婆杀了还能在摄像机前把她碎尸万段,明显超出了这个小乐手的能力范围。

导演在这里还埋伏了一个细节:看守所的一个守卫用“那个杀妻的犯人”来称呼弗雷德,另一个则说“哪一个”,然后两人大笑不已,看来弗雷德在审讯中频频出现幻觉中的杀妻这个事已经成为笑料了,如果杀妻是真实的事,那两个看守有什么可爆笑的呢?

虽然没杀妻,但确实杀了人的弗雷德还是要等待着上电椅,在他临刑前的一天,他头痛难忍,狱医给他开了安眠药,他昏昏睡去……

第二天,看守惊奇地发现,单人死囚房里的弗雷德变成了另一个人——稚气未脱的小青年皮特,而皮特的档案也被查到,他在多年前因偷车被捕,判的是缓刑,根本不应该在死囚监狱里,赶快让他父母来把他领走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很简单,此刻已进入C时态,弗雷德睡着了,开始做梦,而梦中的所有场景,才是我们打开这部迷局电影的钥匙。

面临死刑的弗雷德出于本能的求生心理,在梦中让自己成为一个轻微犯罪者并重获自由,同时皮特这个人也不是无中生有,他就是年轻时的弗雷德,当年的皮特因怀疑自己的女友苏娜与自己的一个哥们暧昧,同那个哥们发生冲突并造成伤害,影片没有交代那人是死是伤,但暗示皮特为此离开家人出走、改名换姓,成为了现在的弗雷德。

梦中,释放后的皮特来到一家汽车修理厂上班,遇到了黑社会老大艾迪,而这个艾迪,其实就是影片现实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迪克罗,电影演到一半,他终于出场了。

现实生活中,他给弗雷德带了绿帽。现在,弗雷德在做梦,梦中,弗雷德要报复。

皮特帮艾迪修好了他的奔驰车,二人及艾迪的保镖一起在盘山公路上试车,酷爱驾驶的艾迪亲自驾车,此刻后面有一俩车因无法超车而紧跟在他们的车后不断鸣笛,艾迪将该车让过后猛然提速,把该车撞翻,并同保镖将该车司机一顿暴打,原因?——因为他死跟车尾!

艾迪为何痛恨“死跟车尾”,别忘了,这是在弗雷德的梦中,也就是说弗雷德恨死了“死跟车尾”,why?慢慢看吧。

下一次修车,艾迪带来了自己的马子爱丽丝,我们看到,她其实就是金发的热内(热内是黑发),果不其然,爱丽丝与皮特搞在了一起,而且皮特床上骁勇异常,令爱丽丝如醉如痴——现实中因自己无能而被迪克罗戴上的绿帽,在梦中,弗雷德通过自己的化身皮特又给迪克罗(艾迪)戴了回去。

此刻的皮特万事如意,在工作中汽车的任何毛病他听一下发动机就能搞定,被誉为整个城市最灵的耳朵,受到老板和客户的青睐;家庭中父母对他关心体贴,此外,他还拥有一批铁哥们;更重要的是,他的女友苏娜以及新搭上的爱丽丝两大美女都为他魂不守舍……

而现实中的弗雷德呢?孤僻、乏味、疲软,连一个老婆都守不住,可见垂死的弗雷德正在梦里为自己补偿。

梦中,艾迪似乎发觉了爱丽丝与皮特的事情,整个梦境的调子开始不那么美妙了(导演暗示此刻弗雷德的潜意识中,现实中的危险开始一点点逼来,毕竟他是一个死囚犯人,睡眠也不可能太踏实)。

爱丽丝建议皮特两人抢一笔钱后私奔,目标则是安迪(不是艾迪,而是现实社会中那个介绍热内拍A片的安迪)——弗雷德同样恨他,所以在梦里也要报复他。

爱丽丝准备晚上和安迪上床后由皮特动手打晕安迪实施抢劫,此刻的皮特已经看到了爱丽丝的自私、虚荣、贪财、放荡,同时也预感到自己很可能被这个女人带入深渊,但他此时已无法离开这个狐狸精,只能由她摆布——是不是像极了现实中的弗雷德与热内?

爱丽丝和皮特在安迪家中实施了计划,但稍有偏差,打斗中安迪摔在自家酒吧(是否很熟悉,对,就是那个派对上弗雷德遇到黑衣人的地方)的玻璃茶几上死掉了——弗雷德真是太恨他了!

此刻,皮特看到了屋内的相片,艾迪(迪克罗)、安迪、金发爱丽丝与黑发热内四人的合影——其实这里就是暗示弗雷德当初在派对上看到了这张相片,只不过现实中的相片上只有三个人(爱丽丝和热内是一个人)。

梦中,皮特很疑惑,为什么金发爱丽丝与黑发热内看上去像一个人?此刻,他的鼻子突然怪异地流出血来,这是为什么?——还记得弗雷德被警探奥尔一拳打中的鼻梁吗?此刻,安眠药的效力开始衰减,鼻梁的阵痛开始提示他现实中的困顿。

梦中,皮特在安迪家寻找卫生间冲洗鼻子,然而,他仿佛又置身于一条长长的走廊里,走廊两侧的房间上写着房号,当走到26号房间时,他犹豫中推开了房门,里面热内(对,是热内而不是爱丽丝)正在和面目含糊的人偷情,皮特痛苦地退了出去,接着他似乎又回到了安迪的家中,爱丽丝正等着他,两人开车直奔荒野,爱丽丝说那里有个小木屋,他们可以用从安迪家抢的金银珠宝与木屋里的人交换现金和护照。

车到了小木屋,里面没有人,爱丽丝说要等一会,等候期间,两人激情又涌,在荒野上渡过销魂时刻,只是到了最后,爱丽丝对皮特说到:“你永远不可能真正得到我。”然后起身走进了木屋。

此时的弗雷德虽然还在做梦,但梦境中的逃避似乎已到尽头,现实的真相开始不断侵入梦中,令他痛苦不堪,爱丽丝对皮特所说的话,其实就是弗雷德夫妻关系的写照,虽然他娶到了性感的热内,但热内注定不属于他这个丈夫。

从地上爬起的皮特穿好衣服,此时他已变回了弗雷德,弗雷德走进木屋寻找爱丽丝,但木屋中只有黑衣人,他告诉弗雷德,根本没有爱丽丝,只有热内,同时黑衣人拿出一部摄像机逼问弗雷德,那你是谁呢?摄像机中的图像色彩、画质与那些录像带如出一辙,影片再次暗示其实就是弗雷德心中的魔鬼跳出来控制着弗雷德拍的那些录像。

弗雷德跳上汽车,匆匆离去。此刻的影片已经从C时态进入了D时态。弗雷德来到了一个旅馆,旅馆名字叫做lost highway,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本片的英文片名,导演似乎告诉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旅店中,弗雷德穿过长长的走廊(对,就是皮特流鼻血后穿过的走廊),走廊旁边的26号房内,他的妻子热内正在和迪克罗偷情,弗雷德进入25号房间,默默等待。

一会儿,热内走出房间,匆匆开车走了,因为她并不知弗雷德此刻就在隔壁,还想着一定要比演出的丈夫提前到家。

看到热内已走,弗雷德手持提前准备好的手枪冲入26号房间,挟持着迪克罗进入了荒原,此刻,他们乘的车不是弗雷德开来的车,而是迪克罗的奔驰(熟悉吗,就是皮特帮艾迪修好后飙车的那部奔驰)。

车来到荒原上,弗雷德与自己幻想出来的黑衣人一起对迪克罗进行了审判,作为那个A片私人俱乐部的老板,迪克罗与热内的关系从未间断。尽管后来热内从良嫁人,但弗雷德的疲软还是令她对迪克罗念念不忘,又抑或是弗雷德敏感地发现了她的不正常才造成了在床上的心理障碍,影片没有告诉我们,也许两者都有吧。

弗雷德开枪杀掉了迪克罗,黑衣人也消失了;此刻天色渐亮,弗雷德驱车返家,奇怪的是,他没有走进自己的家门,而是摁下了对讲门铃,并且对里面的人说“迪克罗死了”,影片在此再次暗示热内并未死掉,门内的人只能是昨夜由lost highway匆匆返回的令众多男人因她而死的妖媚女人热内。

此时,承诺加强弗雷德家周边警戒的警探艾德和奥尔出现了,弗雷德跳上奔驰呼啸而去,而艾德和奥尔也呼叫了一大批警车紧追不舍,被“死跟车尾”的众警车逼得走投无路的弗雷德痛苦不堪,拼命摇头,似乎要从这可怕的梦魇中清醒过来。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应该说最后的D时态是解释影片的关键,这段故事恰恰就是弗雷德夫妻二人自安迪的派对回家后到弗雷德被捕之间那段空白期发生的事情,它解释了弗雷德到底杀的是谁以及为何而杀,只不过这段故事是以弗雷德梦境中的后半段——梦中的回忆体现的,而最后的场景更表现了弗雷德的无奈:留在梦中被“死跟车尾”很可怕,一旦醒来面临电椅更可怕。

影片的第一句台词和最后一句台词一模一样,都是“迪克罗死了”,这是点题之笔,它表达了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谋杀迪克罗而不是其他人,同时迪克罗也是这部电影中唯一在片中死去的人(杀掉迪克罗的弗雷德肯定也要上电椅,但在这个情节实施前,电影已经结束了)。

大卫林奇就是如此神奇,这部电影以及几年后他的《穆赫兰道》如出一辙。描写犯罪的影片我们看过很多,但对犯罪感、犯罪心理的描写能达到这两部影片水准的屈指可数。更不可思议的是一部片子可以让你连看三遍五遍,并且每次看都能发现其中暗藏的无穷奥秘。

大卫林奇要是去犯罪,能有人抓住他吗?

8 ) 一直被误解的电影史上最恐怖的电影《Lost Highway》中文《妖夜慌踪》

导演:大卫·林奇

如果恐怖电影有全球排名,这部《Lost Highway》应该是电影史上排名第一的恐怖片。但它却因为一直没有被世人真正看懂,而被忽视。(即便这样豆瓣上截止2017年9月20日,还是有15064人评价,8.1分,这才是这部影片的最恐怖之处。)今年才写这部电影的影评,是因为今年是这部电影上映20周年。导演大卫·林奇在1997年给全球出了一道谜题,虽然看出答案的人可能都不想说出答案。但20周年之际,尝试分析一下这部神级恐怖片。

这里截图留作几年后对比

为什么说这部《Lost Highway》是恐怖电影史上的TOP1?

百度资料显示:《妖夜慌踪》是由大卫·林奇执导的“21世纪的黑色恐怖电影”,于1997年1月15日上映。

恐怖之一:上映20年几乎没人能看懂。

迄今为止,包括豆瓣在内的所有中文影评都是不正确的,包括电影的中文名称都是不恰当的或者说跑题很严重,这也算是导演大卫·林奇在电影史上创造的一个恐怖奇迹。。

恐怖之二:大多数恐怖片一看就是假的、离我们的真实生活太远、看过不久就会忘记。但《Lost Highway》构思绝妙,只有身临其境,站在罪犯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得到答案,他能将观众带入到真正的恐怖世界中,而这种恐惧如同《贞子》那一头长发一样一旦体会到,会陪会伴你一生(这种比喻有些过于抬举《贞子》,贞子太肤浅)。

::写完全部影评之后,如果有人认为还有比这更恐怖的电影,可以拿过来共同探讨。

恐怖之三:真正的恐怖指数在电影本身,尤其是情节的复杂程度,如果想亲身体验其中的恐怖,没看过的建议先自己看一遍,再情节之中体验真正的恐怖。

这位2001年拍摄《穆赫兰道》的导演“大卫·林奇”,在1996年拍摄1997年上映的这部混乱复杂晦涩难懂(更确切的说是根本没打算让人看懂)的旷世奇作,自有他的恐怖道理。所以本着对导演大卫林奇的敬意,今年电影上映20周年之际才写此影评,由于情节过于复杂,不可能一次写完,分期慢慢谈:

电影未删节版,百度搜索《妖夜慌踪》在爱奇艺上就能付费看到。

警告:绝不是哗众取宠,未满十八岁的没有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真不要看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影片充斥着大量成人镜头,而是因为影片对人性的揭露过于残忍。心智不成熟的,宁可去看岛国动作片,也别看这个。

但强烈建议:公、检、法、律师等法律相关行业人员认真看看这部电影,建议中国影业人士观看这部教科书级的电影。

----------以下剧透-----------------------------------------------

一、为什么说包括百度、豆瓣在内的目前所有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都是错误的,甚至是误导?

主流影评认为:电影后半部分,监牢中爵士乐手Fred变身成修车小子Peter,是梦境。这一观点不对,电影中没有梦境,原因

1、男主人公,在监狱看医生时说过,我不能睡觉(I can't sleep),这一点导演已经在刻意告诉观众,他不可能睡着。

2、男主在牢房中看到的所有影像时,眼睛都是睁的,多处特写镜头。导演在刻意强调这不是梦。

3、导演4年后的另一部神作《穆赫兰道 》是梦境与现实,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一部也是,但是这种大师级的恐怖悬疑导演会在四年内出两部同一套路的电影么?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做的,何况大卫·林奇。所以认为是梦境的影评,都是先入为主,被已有电影知识误导,要知道拍摄这部电影时还没有《穆赫兰道 》。

4、百度百科中提到:大卫·林奇声称他直到2002年才意识到促使他拍摄此片的下意识动机:他的灵感来自当年轰动一时的辛普森杀妻案。在林奇写剧本时,辛普森杀妻案的审判对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说明这是一部关于真实案件的电影!

所以整部电影于情于理都与梦境无关(影片中大量细节同样可以推断出没有梦境)理清这一点才能真正有机会看懂这部电影。

【结论1】《Lost High Way》是一部关于【真实案件】的电影。

虽然电影最终是以画面形式展现给观众,但最终要表达的是导演编剧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迎合观众的思想,大卫·林奇最终要告诉我们的绝对不是梦境,而是血淋淋的恐怖现实,这才是他的风格。

而这些血淋淋的现实却TM隐藏在大量情色镜头中……

导演在这部电影总埋下太多的伏笔,尤其在爱情动作戏中。第一遍看这部电影,那些男女之间的爱情动作戏都是快进的(本人异性恋,快进只是因为嫌这些镜头墨迹,多年经验,一般的恐怖片中这些镜头都是用来吸引观众眼球,切掉不影响故事完整性)这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后来才发现,这些镜头是为了让观众体验恐怖的。所以想看懂这部大神级的电影,不要错过每一个镜头!

( 为了通过审核 ,已经将关键部位虚化)我认为这是这部电影中最恐怖的镜头,至少看懂的那一刻,我是第一次看到美女裸露镜头却是头皮发麻的。【剧透】这种恐惧相信也是男主角爵士乐手Fred在片头无法和她正常性生活的原因,不是他无能,是他恐惧。


---关键线索(坑)1 ---

想看懂这部电影,必须先了解电影的情节发生的背景。由于这个最关键线索【坑】太深,直接【剧透】关键线索(坑):导演埋下的最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那些分散在影片中的多处闪光!

多处出现类似闪电、画面强光、内容混乱的镜头,而且每次闪光混乱之后,情节跳跃的很严重。但整部电影没有下过一滴雨,而且很多闪光都是在室内,所以可以判定这些光不是闪电。那这些闪光在暗示什么,它们意味着什么呢?

不是闪电却有闪电般的效果,那就是“电”。

陪审团判你有罪

我判你做电椅

还是英文原版字幕信息量大,直译过来就是:在电椅上(in the electric chair),被处以死刑(be put to death)

爵士乐手Fred( 中文:麦费德),被判有罪,坐电椅。---说明他最终是被电死的。

将所有闪光片段拼接在一起,加上最终的审判结果,得出最重要的第二条结论

【结论2】爵士乐手Fred,死刑,最终死在电椅上,整部电影为我们呈现的就是这个死刑犯临死前刑场上的所有记忆。

所以整部电影不是梦境,是主人公,一个杀妻犯的记忆,一个坐在电椅上的死刑犯的记忆,画面情节混乱,一是犯人的记忆混乱不完整,再有就是罪犯在行刑时记忆被电椅上的高压强电流打断造成的。所以整部电影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只有几分钟或几秒钟,从开头的黑暗的高速路(没有记忆)、回忆、在家中第一次出现强光闪烁画面(被电流第一次电击,记忆被打断,情节跳跃,紧接着的画面是被打得鼻子流血)、接下来不断的回忆、电击、继续回忆、电击、直到最后一次出现黑暗的高速路(记忆消失)……这也使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一个真正有意的环路。

第一次被电流击到

紧接着切换到鼻子被打得流血的画面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影中牢房中爵士乐手Fred变身成修车小子Peter时那么痛苦挣扎伴有内脏撕裂的镜头、修车小子Peter会在杀死皮条客Andy后鼻子会无故流血、上楼屋内强光闪烁依旧不断流鼻血、电影结尾爵士乐手Fred (中文:麦费德)会在车内强光下闪耀下同样痛苦挣扎却戛然而止,因为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他的记忆,在电击过程中的记忆,而他最终消失在电椅上,记忆消失,lost在Highway 上……

牢房内变身

牢房内变身

牢房内变身

结尾挣扎

结尾挣扎

结尾挣扎

结尾挣扎

结尾挣扎

结尾挣扎

所以如果说大卫·林奇在四年后的2001年《穆赫兰道》中描写的是一濒临死亡的死者梦境,

那么早在1997年《Lost Highway》中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濒临死亡的死刑犯在行刑(坐电椅)期间的死亡记忆。

想体验真正恐惧的,至此可以重看一遍,在恐惧中寻找答案会更刺激!

因为真正的恐怖在案件本身,真正的恐怖源自人心。

如果这仅仅是讲一个死刑犯的记忆,那就算不上恐怖电影中的TOP1,导演居然能把这么重要的一条交代故事真实背景的线索都埋藏得这么深:打碎成多个几秒、甚至不到一秒的(闪光)片段散布在影片的各个不同场景之中,感叹神奇之外,带来的【最大疑问:导演他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要拍得如此混乱?目的是什么?】

有一点可以肯定,导演大卫·林奇就是不想让观众那么轻易看到案件真相。

因此了解故事发生的真实背景,只是恐怖的开始,这部电影的烧脑程度远、远、远超想象

对导演影响重大的“辛普森杀妻案”,仅百度百科中一条对此案的描述就高达一万四千余字,而且至今没有定论,同理,虽然此案人物不多,但其复杂程度和《云图》有一拼,而它带给我们的恐惧也绝不会是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2017-9-20---↑↑↑↑↑↑


关于神秘人(恶魔)

【结论3】神秘人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网上目前为止的所有评论都认为神秘人是男主角(Fred 中文:麦费德)幻想或人格分裂。

但到目前为止所有网上评论都【无法推导出一个逻辑严谨的答案】,而且所有人都忽略了另外一种可能:神秘人真的是一个人的可能。

但如果这是一部真实的案件,是一个死刑犯死刑前的所有记忆,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排除任何可能性。

神秘人到底是谁,有三种可能性

①男主角人格分裂出的不同人格,神秘人是男主角自己。

如《搏击俱乐部》 《 致命ID Identity》,这也是网上评论的主流。百度百科中还有大篇幅详尽的心理分析报告。

恐怖心理报告

②男主角幻想出的人物,神秘人不存在。

是一个男主角能看到的真实存在的人,神秘人是一个“人”

但针对第①②两种可能性,网上的普遍对整部电影各种疑问的解释基础是:

人格分裂(分裂出神秘人)+幻想(出狱)+梦境

但很多问题无法解释,尤其是在爵士乐手Fred和色情片老板Dick Laurent打斗中,危难时刻,神秘人递给爵士乐手一把刀,割了色情片老板的喉,人格可以分裂,但身体在那种情况下却不可能分身给自己递刀。也更不可能是想象。

爵士乐手Fred被色情片老板Dick Laurent压制

神秘人递给爵士乐手一把刀

爵士乐手躺在地上用刀割喉

还有色情片老板Dick Laurent在被割喉后,面对爵士乐手说的是guys,这里是复数,说明他看到的是两个人。如果是人格分裂,无论患者自己怎么分裂,别人看到的只会是一个人。

还有色情片老板通过录像设备看到的也是两个人,还有一个这个电子设备下的两人特写镜头。(分裂出的人格是不会被录像设备拍摄到)

通过摄影便携器材看到的是两个人

情色片老板能看到神秘人,说明他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把这一切都用人格分裂和梦境来解释,难免有些牵强,尤其是通过影片中爵士乐手(Fred 中文:麦费德)在监狱中强调“我无法睡觉”I can‘t sleep’这一点,【可以排除梦境这一假设】,没有梦境幻想一说做支持,或者说梦境这一条件为假,网上现有的所有推论,大都为假,不成立。


这部电影的每一个镜头的逻辑严谨程度远超想象,时间空间错综复杂,同样可以得出另一条结论:

【结论4】这是一件同【辛普森杀妻案】同样复杂的【爵士乐手杀妻案】。

包括爵士乐手(Fred 中文:麦费德)在狱中、在一个封闭的牢房内变身成修车小子(peter) 、神秘人所住的小木屋是建在一片没有任何遮挡的地方、而且是离地架空的、神秘木屋内空空荡荡,先后两次被一个长镜头扫遍整个屋内。

木屋离地架空

爵士乐手Fred第一次进屋,空无一人

爵士乐手Fred第二次进屋

---这些铺垫都有深刻含义,都在排除各种可能性:牢房和小木屋内都不可能藏有或从其它入口进入第二个人。所以只有一个结果,在这个死刑犯的记忆中,进入这两个空间的人,和这两个空间中之后出现的人,一定是同一个人,不可能再有其他人。至于这些记忆本身真是假(一个人的记忆有可能是不真实的),可以再找证据推断,但至少在这个死刑犯的记忆中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更多其它细节不一一举例了,

当初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一直抱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导演大卫·林奇要拍摄这么哥支离破碎含混含混晦涩的电影?最后的答案不寒而栗---那才是真正的终极恐怖,最后谈这事。

说了这么多废话,只是希望接下来的观看这部片子的观众,只有换一种心态和角度才能有机会看懂这部片子。【心态不同你看到的内容就会不同,才不会遗漏掉很多本应该看清的细节】,这是一部Top1的恐怖片,不存在没有意义的镜头,每一个镜头都有它深刻的含义。

-------------------2017-09-21----------------------------

情节这么混乱,第一感觉是导演在炫技,像《记忆碎片》那样,但当了解背景后,才明白导演的高明

如果整部电影是一个死刑犯的死前记忆,那么在临死前他的记忆必定是杂乱无章的、不断跳跃的、不遵守时间线的;因为是记忆,时间线的跨度也会非常大。所以整部电影乱,不是导演有意让它乱,而是死刑犯死前的记忆混乱(再次体会大卫·林奇的恐怖)

了解了以上这点,那么就能看到导演(或者说是整个案件)为我们布下的另一个【坑】:

【结论5】整部电影的开始只是犯人临死前所有记忆的开始,而不是他所在的真实世界中这个故事的开始。(?那开始又在哪里)

因为我们习惯了按先后次序思考问题,所以这个【坑】可能会让很多人疯掉。


再有如果整部影片都是关于记忆的,而我们都知道记忆可以变形扭曲现实,【记忆中的画面未必都是现实中的画面】,记忆中的画面不完全真实。

例如:在修车小子Peter失手误杀了皮条客Andy后,看到的相片画面

第一次看到的皮条客Andy家相片

而第二次在影片结尾时,四个警察看到的是(开始以为四个警察这一幕是现实,不是罪犯的记忆,但最后还是觉得这场景也是罪犯的记忆,更能说得通。这里先放下以后再寻找答案)

同一张照片,两次记忆是矛盾的,一定是一个记忆是真,一个是假。所以

【结论6】影片中“不是”所有画面在现实中都是真实存在的。(?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

而且当看到录像带妻子报警后,【警探问爵士乐手Fred是否有摄影机时】,他回答NO,他妻子回答他憎恨摄像机(Fred hates them),

爵士乐手Fred,接下来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英语信息量更大。

中文:我喜欢保存自己的记忆

英文:i like to remember things my own way

大意应该是: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记忆/回忆事情(remember 有“记住”还有“回想起”的意思)这里应是双关语

How I remembered them ……Not necessarily the way they happened.

大意应该是:我记住(回想起)那些事情,不一定是(没有必要、不必要)是它们发生过的那种方式。似乎在说,他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记忆事情(实事)。事情是真实的(实事),但只是Fred用他自己的另外一种方式记忆,没有必要(像摄像机那样)按照事情真正发生的真实方式(先后顺序)去记录。

这里的中文字幕“我脑海里记忆的不见得是实事”似乎有偏差。这句话和上一句连在一起,有点莫名其妙。(?有英文高手可以继续探讨)

所以我的理解是,Fred想表达他用他自己的另外一种方式记忆(而不是用摄像机,摄像机的记忆方式是那种实实在在发生的每个细节),Fred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就是整部电影的记忆方式。

如果Fred用他自己的方式记忆所有情节,所以肯定会有某些情节和现实真实发生的情节不一致,甚至是完全扭曲变形的,但【一定】都有他自己的道理。比如那张Dick、Andy、Renee、Alice四人照片,最后变成三人照片,就是按 爵士乐手Fred 自己的方式记忆的(?为什么会这么记忆,是什么造成的这两次不同记忆)。


由于这些记忆片段过于混乱,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线交织在一起,真实的记忆和虚幻的记忆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团乱麻。所以要捋出头绪,就要先分清楚不同的空间:

想跳出导演布下的这么多的【坑】,分析出真正案情,就要先清楚:这部电影像《盗梦空间》一样存在【多个不同空间世界和时间线】,这一点很重要。(但它却比《盗》早了十几年)

【空间①】犯人死亡前的世界(犯人的死亡空间):坐在电椅上的那个行刑世界;

【空间①】是整部电影所处的、我们看不见的背景空间。我们看到的死刑犯的所有记忆,但需要时刻知道这些影片中的记忆画面真正所处的现实世界是在【空间①】中。很多疑问,是需要跳出罪犯的记忆,返回到他所处的现实空间中,才能得到答案。

【空间②】犯人的记忆世界(记忆空间):爵士乐手Fred的所有记忆;

【空间③】犯人所处的现实世界(犯人的生存):爵士乐手Fred生存的那个现实世界;

有了以上三个空间,就可以把那些,【空间②】中的所有记忆分成两部分

不能确定是真是假的、或者确定不存在的、扭曲的、幻想记忆画面都放在【空间①】中;

能推断出那些确定发生过的、在犯人的真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记忆,都放在【空间③】中;

【空间④】当然还有更恐怖的隐藏空间,这里不展开,最后再说。

划分出空间,剩下的就是捋顺时间先后顺序。但由于这些记忆的时间跨度很长,又混乱,想捋顺出时间线,更麻烦一些,对应【三个空间】先划三条对应【时间线】

【时间线①】犯人临死前坐在电椅上回忆所有情节的物理时间,可能是几秒钟、几分钟、肯定是比电影展现给我们的时间短,这条时间线至关重要,虽然目前看似多此一举,后面的深度分析会用到这条线。

【时间线②】犯人所有记忆的时间跨度。

每个记忆片段都有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时间,这些时间虽然混乱,如拼图,可以拼出一个跨度为几年的时间线。

【时间线③】犯人所处的现实世界的物理时间线。

【时间线③】犯人所在的真实世界,饱含案件发生的真正顺序

通过【犯人的记忆世界】捋顺出【犯人所处的现实世界】的真实时间线,是搞清案件的关键

下面就是把影片所有记忆片段,按这些【空间】重新排序整理出正确的【时间线】。


-----------根据死刑犯记忆的案件分析------------------

介于关于案件中犯人记忆的复杂混乱和导演有意布下的很多干扰判断的陷阱,只能暂时抛开所有无法解答的问题,只寻找可以确定的,条件为真的情节,来逐步还原案件真相


案件的【结论7】:Peter和Fred是同一人,杀妻犯。这个杀妻犯拥有两个不同人格,【单纯无知的修车小子Peter人格】和【有杀气的、内心充满恐惧自己却可能不知道的“因爱成恨”的爵士乐手Fred人格】(所以最后被抓进监狱判刑的也是爵士乐手人格) 。

确定片中的两个关键人物,爵士乐手Fred (文中:麦费德)和修车小子peter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证据

片中二人有两次变身,①在牢房中,爵士乐手Fred 变身为修车小子peter;②小木屋前修车小子peter变身为爵士乐手Fred 。而且两次变身周围都没有其它男人在场的条件,所以可以肯定他们两人是同一人形成的人格分裂;

小木屋前修车小子peter变身为爵士乐手Fred 的直接原因是,是女主角在和他爱情动作之后对他说的“你y永远得不到我”,修车小子peter和女主角一起杀完人、happy了之后,得到的却是这句话,而且紧接着的记忆情节是将色情片老板Dick Laurent杀死 。所以可以初步推断出修车小子peter的人格分裂是源于他对女主角的心灰意冷(或者是恐惧),看清了真相,因爱成恨,由一个单纯无知的修车小子变成一个看透一切(无法真正得到眼前这女人)因爱成恨充满杀气的爵士乐手。

变身成为爵士乐手前,有一个修车小子痛苦挣扎的特写,和变身站起来之后那冷峻充满杀气的眼神

而且【在犯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中】时间线上,先存在的是修车小子Peter后有的爵士乐手Fred。所以【在犯人记忆世界中】修车小子Peter出现在监牢中,是【在犯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中】先发生的事情;但修车小子Peter在监牢那个时间不是整个案件的起始点,因为在修车小子Peter出狱后,很多人一直在问他进监狱之前发生的事情,这个修车小子却记不得了,说明修车小子Peter进监狱前还有重大事情发生过。


案件的【结论8】:这个杀妻犯,一生进过两次监狱,第一次是1991年以修车小子Peter人格入狱,第二次是1996年以杀妻犯爵士乐手Fred人格入狱的,并最终判以极刑。

监牢里犯人由爵士乐手Fred变成修车小子Peter后(?这段情节是真是假),但接下来的信息非常重要,警察看着资料说,Peter是24岁(这也是爵士乐手的年龄)。

又说修车小子Peter五年前因为偷车被捕。画面上还显示了Peter的生日,1972年4月21日,19岁,

1972+19=1991,修车小子Peter1991年被捕过,因为是当时的五年前被捕,所以当时爵士乐手Fred被抓捕并判死刑的时间就是1991年+5年=1996年(正是电影拍摄期间)所以从时间上看导演就是在拍摄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个画面总共出现3秒钟,观众想看清红色区域的信息,个人认为几乎不可能( 把线索埋得这么深,再次证明 导演大卫·林奇是有意让人轻易看不懂)这是看懂整部影片的第二条关键信息。这个杀妻犯关于整个案件的所有记忆,时间跨度在五年以上。


案件的【结论9】:这个人格分裂的死刑犯,在他所在的现实世界里,人们看到的(在别人眼中的)真实形象,是修车小子Peter。

证据

所有犯人记忆中,爵士乐手没有照片,只有出现修车小子Peter本人的照片两次,上面监狱里的作为犯人信息的修车小子Peter这次,和两名警探跟踪Peter时的一次


案件的【结论10】:修车小子Peter丧失了部分记忆,(1991年)出狱前的记忆。

这个杀妻死刑犯分裂出的两个不同性格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丧失了同样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记忆,饱含1991年第一次入狱前丧失的记忆。(?什么记忆)(?什么原因丧失记忆)

证据

单纯无知的修车小子Peter,从监狱放出来之后可以看出他有一部分记忆是消失的,他不记得被抓进监狱前做过什么事,那么他在木屋前分裂成爵士乐手Fred性格之后,那段丧失的恐怖记忆,同样是丧失的。就是说:如果修车小子和爵士乐手是同一个人,修车小子在人格分裂前丧失的记忆,人格分裂后同样想不起来。(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一直被忽略,几乎是最后才推理出的,而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整部电影情节这么乱,等以后的很多问题

我不记得

但是我不记得任何事情

在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爸爸,请你告诉我

这条结论,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影片结尾爵士乐手Fred杀了色情片老板Dick Laurent,而在影片的一开始,有人在对讲机中说“Dick Laurent is dead”,他不是惊讶,而是却一脸茫然。还有影片开始爵士乐手Fred第一次和皮条客Andy交流时,谈到Dick Laurent时,

皮条客Andy很惊奇,质问Fred:“I didn't think you knew Dick(我认为你不认识Dick Laurent)”

而Fred的回答分别是

“I don't / 我不知道(Dick是否已经死了)”

“我不认识他(Dick)”

爵士乐手Fred这时说话的话,只有两种可能

1、说的是假话,想隐藏他认识Dick laurentd 实事。(如果是这种可能,推理不下去)

2、说的是实话,这时爵士乐手Fred真不认识Dick。这种情况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成立的,即在【空间①】中(死刑犯的记忆中),虽然在罪犯的现实中世界中Dick已经被他割喉了,但在死刑犯临死前的当时的记忆中,他不记得Dick laurent这个人,也不记得他曾经把Dick割喉了!(爵士乐手Fred和修车小子Peter都丧失了部分记忆,都有一些无法想起的记忆)

也解释了为什么直到影片最后才是(回想起,记忆起)爵士乐手Fred杀色情片老板Dick Laurent的情节,说明 爵士乐手Fred临死前,他终于想起这件事了。

这部电影的神奇(恐怖)之处就是:真相被一段段的亦真亦假的记忆碎片层层包裹,每得到一个答案,就会带来新疑问,而这些新疑问的答案就藏在这个杀妻死刑犯的记忆中,所以解答新疑问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这个死刑犯临死前的所有记忆印在自己的记忆中,再在这些已经成为自己记忆的记忆中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就变成反复搜索自己记忆的过程,而这些记忆是一个死刑犯坐在电椅上的记忆。想不出答案,只有一遍遍的想,当一遍遍的回忆所有杀人作案细节过程及原因时,控制不好自己就会进入角色,让自己成为那个杀人犯,而那些记忆会把这个人格分裂的死刑犯面临的所有恐惧全部加在自己身上。他的失忆、他的人格分裂、包括他和妻子不能正常夫妻生活,这些由恐惧带来的创伤,在他的记忆中都能找到答案,但在他记忆中找到答案的那一刻,产生的恐惧与他坐在电椅上面临死亡的恐惧叠加在一起,会瞬间感同身受如电流般击穿心脏蔓延到浑身每一个角落每一根汗毛。尤其是是半夜一个人躺在床上去搜索记忆时,而且是所有记忆都已印在脑海中想忘已经忘不掉的情况下,带来的真是毛骨悚然的感受。共有六七个环节,在想通的那一刻,瞬间从头麻到脚、心脏同时咯噔咯噔地剧烈收缩、不敢继续想下去(找到故事背景是发生在“电椅上”这一点就是其一,而且只是第一个环节)。但心中太多的疑问却确驱使自己不断的在这个死刑犯的记忆中寻找最终答案。

从未有一部电影让我几天连续失眠、并且想找心理医生,这是实事。所以这真是一部超级恐怖片,未成年的别看。

↑↑↑↑↑↑---2017-9-21---↑↑↑↑↑↑


案件的【结论11】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 的女友 Alice 和爵士乐手Fred的妻子是同一人。

证据

①反证法:如果修车小子Peter和爵士乐手Fred是同一人,24岁就因杀妻入狱判极刑。一个人不太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几年内(18岁-24岁间)找到两个长相完全一样的女人,并上床。

②皮条客被杀时家中的那张照片,在修车小子Peter眼中是两人,而在结尾四位警探(旁人的)眼中是一个人。

③(推理)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记忆是有偏差的。不同人格的眼中世界是不一样的

④神秘人给出的提示,在木屋内,Fred问神秘人

Fred Madison: Where's Alice?

佛瑞德·麦迪逊:爱丽丝在哪儿?

Mystery Man: Alice who? Her name is Renee. If she's told you her name is Alice, she's lying.

神秘人:谁是艾丽丝?她的名字是Renee。如果她告诉你她的名字是艾丽丝,她就在撒谎。

在误杀皮条客Andy后,看着照片问色情片老板的女朋友Alice,这两个人都是你吗?

Alice只着照片中的Alice说,这个是我。

神秘人说了,她的名字是Renee,如果她说她是Alice,那么她是在说谎,

而Alice这时说她是Alice,就是说,Alice真正的身份不是Alice而是Renee。

⑤指甲,误杀皮条客Andy时,Alice的黑色指甲。影片开始爵士乐手Fred和妻子happy时,她的妻子Renee也是黑指甲。(注意进度条上的时间)

⑥后面还有其它证据,到时再说。


这张照片中的三个人都被杀,他们在爵士乐手Fred记忆中的死亡顺序:

①爵士乐手妻子Renee②皮条客Andy③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 。

案件的【结论12】这三人在罪犯现实中的死亡顺序是:①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 ②皮条客Andy③爵士乐手妻子Renee。这条线索同样被大卫·林奇埋藏得非常深。

证据

如果【结论9】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 的女友 Alice 和爵士乐手Fred的妻子是同一人,成立,那么

①皮条客Andy和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死亡时,爵士乐手妻子Renee都在场,说明爵士乐手妻子Renee是最后一个被杀的。

②在爵士乐手Fred和皮条客Andy第一次见面时,当皮条客Andy提到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时,在爵士乐手Fred问Andy,Dick Laurent不是已经死了么?而Andy却十分震惊,反问Fred“我认为你不认识Dick”、“你怎么知道他死了”并很确定的说“他(Dick Laurent)不可能死”,并再次反问,“谁告诉你他死了”。

说明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 死的时候,皮条客Andy还没死,而且他一直不知道Dick已经死了。

③影片的一开始就是Dick Laurent is dead。

④当然这几个证据,还不是很严谨,后面在进一步分析神秘人时还有更充分的证据。

⑤从死刑犯的角度,先回忆起最后杀的人,最后回忆起第一个杀的人,也是说得通的。(再次证明死刑犯坐电椅的结论没有问题)

Dick Laurent不是已经死了么?

我认为你不认识Dick。 你怎么知道他死了

Dick不可能死

是谁告诉你他(Dick)死了的?


案件的【结论13】:神秘人(恶魔)就是爵士乐手的妻子Renee/Alice。

证据

①影片第一次出现神秘人形象,就是在他的妻子连上看到的。

打开灯,神秘人消失。

②第一次和神秘人对话,神秘人说我在你的屋里。 当Fred问神秘人你怎么在我屋里时,神秘人回答是你邀请我的。

Fred Madison: I don't think so. Where was it you think we met?

佛瑞德·麦迪逊:我不这样认为。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呢?

Mystery Man: At your house. Don't you remember?

神秘人:在你的屋里,你不记得了吗?

Fred Madison: [angrily into the phone] How did you get inside my house?

佛瑞德·麦迪逊:[在电话里怒气冲冲]你怎么会在我屋子里?

Mystery Man: You invited me. It is not my custom to go where I am not wanted.

神秘人:是你邀请我的。我没有习惯未被邀请就到人家的屋里去。

爵士乐手Fred同妻子结婚,也是“邀请她(神秘人)进到自己家”。

③神秘人是色情片老板Dick Laurent的朋友,

根据【结论11】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 的女友 Alice 和爵士乐手Fred的妻子是同一人。爵士乐手Fred老婆也是Dick的朋友。

④ 杀死皮条客Andy后,修车小子Peter和色情片老板女友Alice第一次进木屋,屋内没有人

木屋悬空

修车小子第一次进木屋

屋内没有人

Alice在扶着门口说,我们得等。注意下面这个镜头,Alice似乎是屋子的主人(而且是一身黑)。、

Alice一身黑,同神秘人同装

两人happy完之后,Alice一丝不挂的走进屋内

Alice什么都没穿,进屋后消失

修车小子Peter人格分裂成爵士乐手Fred,紧接着神秘人出现在木屋门口,

Alice消失不见(木屋是悬空的,旷野中,周围没有建筑),屋内也没有Alice。只有一身黑的神秘人

根据【结论3】神秘人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那么他只可能是Alice。

至此得到整个案件的【推论1】:在这个人格分裂的死刑犯的记忆中,妻子就是神秘人(恶魔)。觉得他的妻子就是个恶魔,见色情片老板 Dick Laurent和妻子有染,潜伏在旅馆外伺机杀死Dick。与妻子合谋杀死皮条客Andy谋财害命。他杀人都因为与妻子与别人有染,而他自己又无法满足妻子,无法真正得到妻子,最终残忍杀死妻子分尸。

第一次以为找到答案,当然很快发现【推论1】是错的……【错的】……因为还有一些情节说不通

-----2017-9-23-----

【推论1】是错的,首先是多处有特写的手枪,小木屋前,放在车中座位上的手枪(?为什么要给这个特写)答案在色情片老板Dick之死的那条时间线中……


先根据罪犯的记忆,还原他的现实世界中【色情片老板Dick被杀经过】

爵士乐手Fred,进入lost Highway旅馆,26号房间,他的妻子正和色情片老板Dick上床。爵士乐手Fred走进25号房间,看到妻子开车走以后【拿起放在床头柜上的枪】,敲门冲进26号房,痛打Dick,将他塞入车后备箱中……这一切神秘人在屋内窗口凝望。【这是第二次让我在那一瞬间浑身发麻的镜头】

案件的【结论14】爵士乐手Fred不是因为嫉妒妻子背后和色情片老板Dick有染才预谋杀的Dick,而是爵士乐手和妻子同谋杀的Dick。和杀皮条客Andy一样,是他的妻子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布的局。

证据

①前面已经证明过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这三个人是一个人,那么在色情片老板被杀案中,屋中静静观望的就是爵士乐手Fred的妻子

杀色情片老板Dick Laurent是Alice布的局

②放在25号房间屋内的手枪,那很可能是事先放在那里的。因为爵士乐手Fred/修车小子Peter没有枪。应该是他的妻子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提前给他准备好的枪。

所以,推翻【推论1】,得出【推论2】爵士乐手和妻子预谋杀死了色情片老板Eddy/Dick。

但是就在那么一瞬间,脑海中闪现一关键画面,发现这个推论也不对,【再一次毛骨悚然】,得到下一个结论

案件的【结论15】爵士乐手和妻子同谋杀色情片老板Dick,而真正杀Dick的人是爵士乐手的妻子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

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看到爵士乐手Fred把色情片老板Dick塞进车的后备箱中后,开车跟随着他们,当看到爵士乐手被按到在地,底商一把刀,并且最终是开枪打死色情片老板Dick。

证据

①最后开枪的是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

②色情片老板脖子挨刀后还能一直说话,说明不是致命伤。

至此,

【结论16】这个死刑犯,曾经被我们认为是变态杀人恶魔,在色情片老板Eddy/Dick被杀案和皮条客Andy被杀这两件杀人案中,都是在他的妻子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安排下和他妻子一起作案,而且他只是误杀了皮条客Andy一人。

为什么多次在得到结论的那一刹那都是毛骨悚然浑身发麻呢?因为整个社会冤枉他了,更因为这是他坐在电椅上临死前的记忆。

一个失去记忆的神经分裂患者,至少在美国,色情片老板Eddy/Dick被杀案和皮条客Andy被杀这两件杀人案中,爵士乐手Fred事不会被判死刑的。

至此该差不多结束了吧【推论3】,最后爵士乐手Fred,在妻子的安排下先后参与了色情片老板Eddy/Dick被杀案和皮条客Andy被杀案,最后精神分裂杀死妻子。---这个推论也有问题。

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无法解释

爵士乐手Fred那么冷静的参与了色情片老板Eddy/Dick被杀案,最后还详细听妻子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给他的安排,他怎么可能就失忆了呢?

时间还没有完全对上,色情片老板Eddy/Dick第一个被杀时爵士乐手Fred那么冷静,怎么第二次作案就变得那么年幼无知单纯可怜了呢?

色情片老板Eddy/Dick是什么时间被杀的?

爵士乐手Fred的妻子Renee/Alice/神秘人(恶魔)什么时间被杀的?

爵士乐手Fred为什么在监牢中看到燃烧的小木屋和神秘人(恶魔)?

修车小子在刚认识Alice时,怎么也能看到妻子爵士乐手Fred的妻子Renee被分尸的情景?

录像带谁录的?

燃烧爆炸的小木屋是什么意思?

还有他的妻子怎么被杀的,即便前两个案件爵士乐手Fred不是主谋,杀妻案总该是主谋吧?但如果他还是无辜的呢?

为什么要有如此混乱顺序的记忆、人物间的混乱穿插,这些都还没有推理出正确的答案。

恐怖还没有结束,这部电影中,还有没被解开的线索和隐藏的空间。

整部电影,犯人的所有记忆片段,杂乱的时间、空间,就像是组成魔方的各个小方块,可以不断的旋转组合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画面和结果。而恐怖的真相就隐藏在其中……

目前为止,时间线上的各个结还没有完全打开。还有疑问没有解开,还有真相被掩盖。

再??

短评

我的智商不够用啊

5分钟前
  • 胡二
  • 还行

维修工因一手出色的修车技术深得黑社会老大器重,这时,他发现老大的女人竟然和他的妻子长得一摸一样,只是头发颜色不一样。老大的女人主动勾引了维修工,两人携款潜逃。当他们来到荒漠公路时,维修工与女子疯狂做爱,之后他又变回了乐手

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乱..片中的变态是我见过的长得最变态的变态

13分钟前
  • 胡克
  • 推荐

闭着眼睛一条路走到黑~成功秘诀:典型的野路子+不讲理+一黑到底~

18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晦涩令人发狂,简单来说,可能是太高深,我看不懂,

20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我不是我,我是你,我是他;我不是你,我不是他,我就是我;我到底是谁?高级,高智商碾压;有些观众挑电影,有些电影挑观众,大卫.林奇就很挑,他就是能把观众变成“睁眼瞎”,看到了所有画面,却看不清故事,不知道虚实、真假的逻辑边界在哪里。其实,为什么非要纠结看不看懂呢,去感受,去感受难以言表的氛围不是很好吗。

2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恶魔,这是部神秘、极端的林奇主义式风格的黑色电影。

28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大卫·林奇晦涩难懂程度排第二的电影(比《内陆帝国》低一个层级)。配乐全是重金属和摇滚大神(Marilyn Manson,Rammstein等)作品,林奇把梦境、臆想与现实混乱交叠,融合暴力、凶杀、色情等元素,制造出诡异迷幻的观感,首尾连接的封闭环状结构更加大了解读难度。不过本片还是不如《穆赫兰道》(8.8/10)

3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适合脑子好使的人 但是真的很好看 烧脑

35分钟前
  • 新街口的
  • 推荐

梦境、现实、臆想的交杂,宗教、色情录像带的混入,精湛的配乐,多么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云里雾里看完胃疼觉得自己也要神经分裂列了其实没有必要搞的那么迷幻,不就是梦境分析+精神分裂吗!ps大卫林奇很喜欢那种奇怪的发型,从橡皮头到lost highway~再到他本人

4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导演端上来一份干锅手撕鸡 然后对观众说:嗨,要拼回一只整鸡才好吃

43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力荐

看的脑袋疼,为自己的智商捉急

47分钟前
  • 诗诗小兔
  • 推荐

4.5 有魄力的投资商可以找林奇来拍一版西游记

50分钟前
  • LOOK
  • 推荐

“你永远也得不到我”。好像是第一次感受大银幕的大卫林奇,惊悚且神秘,荒诞又诡谲。你甚至还不知道狄克是谁,狄克却已经死了。林奇说,他想要的绝对不是混乱,而是神秘。

52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性、暴力、金钱,永恒的主题,比较起来还是昆汀拍得好。林奇兄就这点能耐,每部都差不多,故弄玄虚。

56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大卫林奇就跟大麻一样调戏智商玩,他是非常非常会用光的导演,音乐无敌了,除了他和蔡明亮,所有自说自话故弄玄虚的导演都不喜欢,他们有他们方式,别较真,较真也较不明白

60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包括双峰在内,林奇的大作基本上撸完。发现,那些敢于剑走偏锋,在大众眼里小众,在小众眼中又没有太特立独行的导演其实都有自己叙事的三板斧。原来总结了库斯图里卡和洪尚秀,这次可以明确林奇的“套路”了:现实和梦境的抽象分离和亦趋亦同,性爱和凶杀的二元交叉和原始兽性。镜头和色彩的乖张暴戾和迷幻迷离。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一部电影如果不能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之前就完全看懂,那它一定在叙事上犯了重大的技术性错误,当一部电影需要观影后的解读才能让观众看明白,那编剧和导演一定是不称职的。

1小时前
  • 这届我选东莞仔
  • 较差

看个电影话费了好多脑细胞不过确实烧脑

1小时前
  • 乔植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