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巴顿·芬克

悬疑片美国/英国1991

主演:约翰·特托罗约翰·古德曼朱迪·戴维斯迈克尔·勒纳约翰·马奥尼史蒂夫·布西密

导演: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播放地址

剧照

巴顿·芬克 剧照 NO.1 巴顿·芬克 剧照 NO.2 巴顿·芬克 剧照 NO.3 巴顿·芬克 剧照 NO.4 巴顿·芬克 剧照 NO.5 巴顿·芬克 剧照 NO.6 巴顿·芬克 剧照 NO.13 巴顿·芬克 剧照 NO.14 巴顿·芬克 剧照 NO.15 巴顿·芬克 剧照 NO.16 巴顿·芬克 剧照 NO.17 巴顿·芬克 剧照 NO.18 巴顿·芬克 剧照 NO.19 巴顿·芬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4 20:04

详细剧情

巴顿(约翰•特托罗JohnTurturro饰)是纽约的一名优秀的编剧,他的剧本刚刚在百老汇得到认可,好事便接踵而来。好莱坞的一间电影公司邀请他到当地创作一部关于摔角的B级片剧本,于是,巴顿便来到...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场“洗脑”与“反洗脑”的灵魂角逐

尽管很久以前就知道这部片子,但直到现在才看。。。也正因为是现在才看而不是20年前的大学时代看,所以能多理解一些吧。。。





整部片子的中心是那座叫EARLE的破旧旅馆,EARLE应该是隐喻EARLESS(无耳,失聪的),这个在影片中的两个主角上都有体现(胖子查理耳朵发炎,FINK后来写作时候用棉花塞耳朵)...这座破旧旅馆似乎没什么住客,但由于侍者声称提供免费擦鞋服务,每个房间门口都放着鞋子,说明是注满了人,只是彼此隔绝,彼此的联系是管道和各种各样奇怪的声音,似乎又在聚集着某种能量,越来越大,越来越热...其实整个旅馆就是一个社会,封闭隔绝,暗流汹涌...尽管是以2战参战前的美国为背景,其实具有广泛代表性...

FINK是一个自诩为平民作家的人,试图代言普罗大众,但其实对真实的社会没什么理解,他只是个愤青而已(和20年前的我们何其相似)....他在这个封闭压抑的破旅馆的小客房里面思路断绝...这件房间似乎已经很久没人居住了,旧铅笔在信签纸上留下了淡淡的印痕....FINK长时间内只有凝望那张阳光沙滩美女的墙画,伴随着只有想象中的海浪声.....结尾呼应这点,应该是隐喻解脱的自我...

接着, 胖子查理进入了他的视野,他开始接触这个社会了,但与其说是接触,不如说是自我宣泄,他其实并不在意倾听那些底层的声音,毕竟,这是一个"无耳"的地方....FINK由于要写关于摔跤的剧本,和胖子尝试过摔跤,体会到了胖子的巨大的力量。。。(底层民众的能量)

FINK 得到影片公司老板(主流意识)的赏识与期待,而这一切是纽约的亲戚朋友帮忙联系的(他们代表早期洗脑人),他们都在用一种固定的,主流的方式引导着FINK,充满着期待...而 FINIK 则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卡在了与世隔绝般的破旧小旅馆里,动弹不得,思维停顿....

眼看走投无路,交稿临近,FINK试图请教前辈....前辈作家出现了(御用文人)...交往中发现其实他是个江郎才尽的酒鬼,内心痛苦,灵魂失落...而他的情妇,似乎头脑清楚,是个值得交往的对象....

交往过程中有很多的隐喻,如前辈作家赠给FINK的书--《尼布甲尼撒》及FINK从抽屉中发现的圣经--但以理书上关于尼布甲尼撒之梦的那一段(尼布甲尼撒二世对那些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和迦勒底人说,我不能回忆起我的梦,你们若不将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就必被凌迟,你们的房屋必成为地狱),都是对前辈作家自己以及对FINK所处环境的隐喻。另外,关于所罗门王母亲的话题也很有意思,“通奸”的暗喻应该是指和主流思想的合流。。。而FINK恍惚中发现自己作品的开头几句话居然出现在圣经创世纪的第一章的最前面,更是呼应后面他反洗脑自我解脱后的“创造者”心态。。。

终于,在交稿前夜,FINK决定请那个情妇帮忙...而她到客房后的一番谈话,让FINK恍然大悟,前辈作家早已才思枯竭,后期的作品都是情妇代笔,,,而情妇关于如何写作那些话很关键,她其实才是那个“荡妇”,庸俗的媚俗思维和犬儒主义,思路枯竭的FINK被洗脑了,和前辈作家一样终于投入这个“荡妇”的怀抱。。。。

但是,历史不会完全一样,这个看似压抑隔绝的旅馆,这个暗喻的社会,已经聚集了巨大的能量,看不见的底层下面,是彼此连接的“管道”。。整个旅店越来越热,从一开始就让人有隐约不安的感觉(表皮脱落),终于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件,在FINK和情妇偷欢之后,那个“荡妇”死了。。。本片并没有揭示她是怎么死的,只是表现了那些“管道”。。。随后胖子查理到来,FINK拒绝他进入,随后在恐惧的驱使下,他又到胖子房间的门口请求帮助(他从未进入过胖子的房间,胖子查理的房间从未在片子出现过,即使是结尾的火灾),胖子到来,呕吐之后很镇定地处理了尸体。。。。(胖子厌恶这些洗脑者,他后来甚至杀了FINK的在纽约的那些早期洗脑者,在杀死那2个暗喻主流社会机器的警探时,他喊的是--让你们看看我的灵魂!)

震惊的FINK看着胖子难以置信的行为,似乎也没有真正要去报警(这才是他真正的反主流的本质),这时候某些变化开始产生了,FINK慢慢变的冷静了下来,突然之间,洗脑者被一股从不知晓的力量摧毁(胖子把那个装着似乎是情妇头颅的箱子交给FINK,就是隐喻洗脑的终结),从善如流的道路突然断绝,豁然开朗的FINK开始才思泉涌,他从被洗脑的状态解脱出来,明白过来自己经历的正是一场灵魂的摔跤,是一场自由意志与主流意识的战斗,接触的人物都可以写进自己的书中,开头就是那个“荡妇”走到了胖子的家门口。。。

然而,主流社会不会无动于衷,警探出现了,法西斯的隐喻(高个子的是个意大利名字,和墨索里尼发音相似,矮个子叫德意志,更明显了),他们像演双簧一样的介绍着胖子的案情,把胖子描绘成一个残忍的伪装杀手。。。奇怪的是,FINK似乎并不是特别惊恐,而是在思考着什么。。。以至于后来胖子回来杀死那两个警探后(杀那个叫德意志的矮警探时,还喊了元首万岁),被铐在床架上的FINK问他的是“为什么是我?”。。。胖子代表的,是底层巨大的,难以预期的力量,可能会失控(引起大火),但并不邪恶(解放了被铐住的FINK),这是沉默的大多数,如果不去倾听和沟通,会毁了整个房子。。。

终于FINK完成了自我升华的作品,他的作品堪称原创,以至于感到自我解脱的他在舞厅中狂舞,自称是创造者,但是,似乎已经是战争状态下的社会(身边尽是年轻的军人),为了他的话而自相开打了。。。一个硬币总有两面,旧平衡打破,就会出现新的矛盾。。。。

最终,影片公司老板对FINK浴火重生的原创作品极其失望,他此时已经穿了军装了(主流意识此时已经升级成类似于纳粹的军国主义了),他要的是体制内的创新,而不是推倒从来的创新,FINK的作品被束之高阁,老板又利用FINK有约在身,封杀了他。。。知识分子的觉醒可能就是这样的下场。。。

随后。。影片到达了很多人认为晦涩的结尾,,自我解脱但遭到封杀的FINK带着象征洗脑者头颅的箱子来到海边,他至少终于摆脱了洗脑。。。突然间,他发现一个场景,在封闭压抑的的破旅馆的墙上凝视过无数遍的场景-----阳光,沙滩,美女。。。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PS:

当年波兰斯基在戛纳电影节上力排众议给本片授奖,除了逃出美国后的自我认同,应该也把法国,把戛纳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了吧。。。。。。

2 ) Barton Fink

http://ichentao.com/blog/800/barton-fink/

科恩兄弟创作”巴顿芬克”有两个灵感来源. 一是他们在制作”Miller’s Crossing”这部影片的时候遇到了 writer’s block, 也就是创作瓶颈; 二是 Otto Friedrich 的书”City of Nets: A Portrait of Hollywood”, 描写了电影史上20世纪30-40年代很多德国人涌进洛杉矶的情景.

影片的关键地点旅馆, 其灵感来自 Jim Thompson 的小说”A Hell of a Woman”, 科恩兄弟将旅馆的风格设计的如同幽灵出没的地狱.

巴顿的原型是 Clifford Odets, 美国犹太作家, 创作了左翼戏剧”Waiting for Lefty”和”Awake and Sing!”, 后来前往好莱坞从事剧本创作.

片中巴顿芬克崇拜非常的作家 W.P. Mayhew 在现实世界中同样有其原型, “垮掉的一代”小说家 William Faulkner 和 F. Scott Fitzgerald. Faulkner 曾经写了名为”Flesh”的摔跤电影. 正是巴顿芬克在影片中的工作.

很多人在分析中都认为影片想要说的是巴顿芬克这样一个优秀的剧作家到了物欲横流的好莱坞根本无法发挥他的才能. 这点我是同意的, 影片中, 巴顿在洛杉矶的主要活动地点是那个旅馆, 当他待在房间里的时候, 导演多次通过对演员的特写和俯拍表明他陷入了困境, 我们说科恩兄弟拍”巴顿芬克”的灵感之一是他们遇到了 writer’s block, 在好莱坞, 当被要求写一部关于摔跤的剧本时, 巴顿同样遇到了 writer’s block.

那么好莱坞对于巴顿意味着什么呢? 没错, 就是地狱. 当巴顿第一次来到旅馆登记的时候, 服务生是从地窖里钻出来的; 电梯管理员死气沉沉, 6这个数字在电梯中出现了三次, 这在西方是撒旦的标志(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话, 参见薇姐的电影”lost souls”); 整个旅馆从头到尾都非常的热;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巴顿在旅馆的邻居 Charlie, 当侦探揭露了他的真面目时, 他从火焰中回归, 射杀第二名侦探时嘴里念叨的是”嗨, 希特勒”, 让人想到如同魔鬼的纳粹. 他对巴顿说, 这里是他的家, 而巴顿只是一个提着旅行包的游客.

不可避免的, 巴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写成的剧本在制片商那里碰了钉子, 制片商对他说, 他写的是摔跤电影, 要有冲撞, 动作, 而不是心灵上的斗争. 其态度之恶劣, 与先前声称欣赏巴顿艺术才华, 亲吻巴顿脚的那个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白了, 好莱坞的制片商们正是打着艺术的幌子心里却想着如何攫取更多的金钱来满足他们的贪婪. 值得一提的还有巴顿在遇到创作瓶颈时, 和 W.P. Mayhew 情人的对话, 从那个女人的话中, 巴顿明白了一个事实, 在好莱坞, 任何故事早已有其制定好的框架, 对于编剧和导演来说, 拍片只是无脑的重复, 最多添加一些新的设定.

很多”现实主义者”一定要说这部片子就像费里尼的”八部半”那样是现实与梦境的交织, okay, 如果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自己可以解释那些荒诞的剧情, 才认为这部电影是”make sense”的, 那么我无话可说. 当然这是一种解释, 有其合理性. 但用这种方法, 如何解读库斯图里察的”地下”呢? 而实际上, 我的意见是如果要嘲讽和抨击某种事物, 制造荒诞恰恰是有力的手法.

3 ) 巴顿·芬克 之旅

巴顿·芬克是一名具有社会意识的舞台剧作家,从百老汇崛起,新剧很受欢迎,也因此接到来自洛杉矶国都电影公司的邀请,高薪聘请他到好莱坞作电影编剧。巴顿被薪水和优厚的待遇以及事业的野心所吸引,终于来到了好莱坞。他被安排住在一家住在一家宽大而又显得有点冷落的旅馆里,电影公司要求他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部摔跤电影的剧本。对于这样一个陌生的领域,巴顿感觉十分陌生和无助,他在破败的旅馆房间中搜索刮肠,却硬是挤不出片言只字。隔壁房间却发生了种种怪事,使他有如置身于人间炼狱,脑海中发生种种荒诞可笑的幻象。
影片中奥黛丽被杀。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遐想转为现实的关键之处。在片中,巴顿得知梅休所写的很多都不是自己的作品。巴顿勃然大怒,又好气,又突然开始些许优越感,当然更应该理解为巴顿的对于没有才思枯竭,非常的负罪,而此时的巴顿突然得到这个消息,他突感如释重负,他决定开始放纵一下,因此有了和奥黛丽ML的场面。这个场景有着独特的隐喻。的确,此前梅休如同巴顿的心灵寄托那样,巴顿希望能够像梅休一样有着同样的成就。但是经过几天的思索、创作,他没有灵感。而惊然从奥黛丽口中得知这个故事,在他心目中梅休的神话不在,这也预示着对于其自己的梦想的打击。他开始不自信自己的能力,竟然连个B级片的剧本都无法把控,巴顿如同天堂一下子掉入人间,从过去的清高回归平凡。因此,当他醒来发现奥黛丽突然死了,在此时巴顿的内心深处意味着曾经的梦想该走到尽头了。而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奥黛丽的死法和好莱坞B级片差不多。此时,没有了奥黛丽,没有了梅休,巴顿只能求助于查理这个人格。
影片另外还有着别样的宗教深度,很多处都有着圣经的隐喻。这个故事属于科恩兄弟,也属于所有在好莱坞模式生存下的电影人。

4 ) Welcome to Hollywood,and welcome to the hell!——亦真亦幻的《巴顿·芬克》

【鉴于前几天看了束对该片的解读,发现对于关键问题的讨论还顶火热,自己回头又想了想,在百度的帮助下有了些新的收获,即刻码成文章积极参与讨论~】

很少有影片能如《巴顿•芬克》一般,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而又云里雾里。科恩兄弟的剧作风格向来怪诞,这部片子更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我们不禁去想那充满象征意味的情节产生了什么意义?那超现实场景是现实还是幻境?为啥这片子里的人看起来没一个正常的?等等……
可就算看不明白为何依然觉得这部影片如此吸引人呢?因为此片戏剧性够强,叙事节奏紧凑,结构清晰,人物塑造与情节设置的夸张离奇,还有充满象征意味的细节等等。这是保证影片可看性的要素,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其令人捉摸不透的主题。因为本片的主题似乎迷失在那亦真亦幻的故事当中。其实当我们将探索的焦点聚焦于哪些段落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段落是芬克的幻想时,我们便落入了那兄弟两的陷阱。
若想从陷阱中逃脱就先得弄明白我们是怎么落网的。麦基将《巴顿•芬克》至于他那故事三角的中心,兼具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的特性,这正是科恩兄弟的叙事策略。他们用大情节、小情节结构来创造银幕真实,再用反情节来摧毁之前构筑的现实。我们顺着大情节的经典套路跟随这位内向怯懦的主人公来到了好莱坞目睹他与好莱坞体制之间的冲突,然后看着他如何陷入创作困境,人物内部冲突与日俱增。此时影片已然进展了大半,我们对眼前的银幕真实毫不怀疑,像看常规剧情片一般我们一心一意投入到作者所营造的银幕故事的真实情境当中。这时我们对芬克经历的故事丝毫没有产生怀疑我们认为这都是“真实”的。但当影片进展到1小时10钟的时候,发生了重大逆转,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一场莫名其妙的谋杀(情节点二)将这个故事甩到了另一个方向。随后出现的那场超现实主义的火中枪战情景将全片推向高潮,这一反情节的非连贯现实所造成的荒诞感将观众推向影片主题,然而我们对眼前的银幕真实产生了怀疑。但科恩兄弟却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坐标,于是我们便迷失在真实与幻境之中。当我们试图用因果关系来解读影片时,似乎大多解释的通,谋杀的真像通过推理也说得过去,科恩兄弟在这点上还是给出了隐晦的线索提示(在束的分析中有详细的解读)。但关键的超现实场景却无从解释,结尾时芬克遇到画框中的美女也无法用逻辑关系解读。那么我们试图用另一种情境解读,若把这一切看做是虚构的幻境呢?这似乎更站不住脚,因为根本找不到从现实进入幻境的坐标,因此将全片读解为芬克的梦境也不合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用现实还是幻境来读解全片都是种徒劳,因为无论哪种思维都无法统领全片。
再看人物塑造,毫无疑问作为主角的芬克是具有真实感的,无论是他的性格还是造型都让我们一眼便认出他是个典型的作家。他的语言风格与行为方式也符合现实常规。总之,我们对芬克这一人物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这点十分关键,因为故事是通过芬克的视点展开的,观众的视野是受限的。再看看别的人物,芬克在好莱坞遇见的所有人,从旅店的服务生、按电梯的人到制片厂的老板、制片人、以及芬克崇拜的作家都呈现出一种或诡异或疯狂的怪诞本性。稍微看起来正常些的胖子查理,到最后也摇身一变成了最疯狂的杀人狂。因此我们开始开始怀疑,这些配角们非常规的言行使他们看起来如此不真实。这其中诚然有科恩兄弟对好莱坞的辛辣讽刺,但结合全片的情节设置我们不免对人物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而我们依然无法判断人物的真实与虚构,因为我们清楚芬克的视点是统一的、真实的,我们并没有被告知进入梦境或幻境。
科恩兄弟很成功的编织了一个真假难辨的故事,那么故事的亦真亦幻、人物的怪诞夸张、片中的象征与超现实主义是否能够完成思想的聚焦?本片较容易读解的意义为芬克的行动部分,芬克的遭遇揭示了一个主题,对作家而言好莱坞是个地狱,尽管看起十分美好。但仅仅是这样也无法概括全片,还有血案和胖子查理的部分呢,这从何解释?所以我们还需要在加上一句:最恐怖的一点在于,在这儿你无法分清什么是真实而什么是你的幻想。这便是科恩兄弟潜藏在故事文本之下的意义。他们通过叙事策略来完成主题的呈现,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故事本身的内容表意。当我们揭开影片主题之后,便会发现之前对影片真实与梦境的区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一切的意义的产生正是在于这儿不存在真假的分界线,任何企图的解读都是意义的消解。这不免让那个我想起另一部关于好莱坞编剧的故事——《改编剧本》,考夫曼与科恩兄弟一样是好莱坞另类剧作风格的代表人物。在《改编剧本》中我们看到了两部作品在剧作上的相似性,通过自身叙事策略所构建的意义,故事情节超现实意味(同样真假难辨)以及其对好莱坞的讽刺同样如此赋予技巧性。

PS:若想知道芬克房间里的墙纸脱落有什么象征意义?
最后一个镜头中那只入画并落水的海鸟是怎么回事儿?
影片中有那几处穿帮镜头之类的问题,推荐您浏览以下网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613539.htm
我只想说,其实百度真的很好很强大~

5 ) 独树一帜

一个剧作家的内心对白,一体两面的生活状态,现实和幻象的交叠。科恩兄弟早于<穆赫兰道>十年就拍出了这样的作品,黑色但不幽默,剪辑独树一帜,荒诞如卡夫卡。这难道是他们对好莱坞商业片的套路化模式最反讽的吐槽么? 我想它对作家的描绘可能是比较贴切吧,我从来没当过作家,我不清楚。我不是很喜欢这个Barton动不动就说自己多么理解你们平民,就好像自己不是平民似的,当一个平民作家却不自认为自己是其中一员的我觉得这种思想很欠打。其他的,我觉得这片子就算拍摄手法有一点超现实色彩我也觉得一般而已。 创作是一件容易走火入魔的事,科恩兄弟将观众直接带入到巴顿·芬克的精神世界,去领略创作者的煎熬与崩溃,也可能是在展示一部电影的是如何的难产,然而好莱坞的大老板总是对这种描写人精神层面的剧本嗤之以鼻,科恩也来了一次创作理念上的自白,大赞。

6 ) 不是评论,只是一些散乱的想法

首先那篇通过圣经解读的评论很有帮助,推荐去看。
其次我不认为这是精分片。当然这不是哈姆雷特,但是也应该可以有不同理解。
如果仅仅要讲一个纽约编剧去洛杉矶碰壁的故事,大可不必设定成犹太青年在1941,也不必让片厂老板结尾变军官。两个警察的名字,高个子Deutsch代表德国,矮个子Mastrionotti代表意大利,这大家都知道了吧。所以我把这片子理解成政治讽刺片,芬克代表知识分子,查理代表劳动群体。
百老汇的名声,好莱坞的钱,现在仍然是这样。我们的知识分子混到了些名声,被控制钱的上层注意到了,收入麾下。
旅馆是个房子,房子一般代表国家社会,每个房间门口都有鞋,说明都有人,但是谁也不知道别人是做什么的。一开始旅馆安静得像太平间一样,后来知识分子听见像哭又像笑的声音。知识分子很想代表人民讲话,但是他并不去听他所谓的人民要说什么,还投诉他的人民太吵。然后查理的耳朵开始流脓,旅馆开始淌胶水,壁纸剥落,暂时用钉子粉饰太平。这时有钱的上层还在跪舔知识分子。
后来根据警察的介绍,被杀的都是惹查理不爽的人,尤其是那个医生。当年10美元还挺多的。然后查理开始杀芬克认识的人,他床上的女人,女人的情人,他在纽约的家属。这段时间芬克在写他换汤不换药的剧本,大概没时间回纽约杀人。
关于为什么他们俩互换鞋子,估计是用stand in sb's shoes这个说法,表达他们俩其实做不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看问题。
然后警察锁住了知识分子,不爽的查理开始放火烧房子杀警察,当然这种行为有时候也被称为闹革命。查理说 I'll show you the life of the mind 可以理解为这才是真的思想,不是知识分子那种空虚的形而上的东西。那句 Heil Hitler 是嘲讽代表德意的警察,应该不是表示查理反犹。
然后查理放知识分子一条活路,但是有钱的上层变成了军事化统治哦不管理,跪舔的时期过去了,知识分子玩蛋去吧,所有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公司所有简称公有,写出来也保证不会让查理们看见,把脑袋提在手里,看看风景就好。

7 ) 现实与创作幻境,巴顿·芬克的迷失

脱胎于梅里爱所赋予电影艺术性的戏剧形式的构建,电影在100年的发展中再次从绘画与音乐中攫取可以利用的特点而得以成为一大最具生机的艺术。不可小视的是常被提起的电影文本与戏剧和文学及创作者的关系,而如果加以比较,《巴顿⋅芬克》可能是今年看过最复杂最有趣的一部范例电影。鉴于试图构建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框架去理清剧情与电影语言表达的关系,以下的解读的理由并非仅仅会在表述问题的段落直接得到答案,此文对剧情与电影语言的分段也仅仅只是一个粗略的分列而已。


1.戏剧,创作者与电影

影片的建制阶段就详细的表明了巴顿⋅芬克的职业与地位,作为话剧的创作者,第一个场景即交代了他对自我创作的痴迷(无神似乎沉浸于梦中,几乎无视演员表演而注意自己为其撰写的台词)。这里需要说一下戏剧与电影的关系,戏剧并不在意空间的真实性,人物的心理是通过滔滔不绝的话语表达的,这里的现实并非电影的被感知的现实而是一种被理解的现实,也可以说其决定因素是语言的表达也即台词的表达。科恩兄弟有意在戏剧舞台上简短的台词里铺设足够的信息。

戏剧舞台重点台词:
(1).他们会沿富尔顿街吆喝卖鱼...让他们唱出心声
(2).还有你,莫瑞,大卫叔叔也是
(3).我们会收到那孩子的来信,我说的可不是明信片
如果留意的话,我们可以在摔跤手的剧本里找到以下内容:
(1).as the cry of the fishmongers(与查理的第一次会面结束时稿纸的特写)
(2).淡入,莫瑞的家(巴顿⋅芬克打剧本时边写边念)
(3).父亲:那个疯子摔跤手会给我们写信的,我说的可不是明信片。(两位警探在巴顿房间里读他的剧本)
以上可以明显的看出巴顿⋅芬克完成的电影剧本只不过是原来舞台戏剧剧本及对白的原样套用罢了,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是雷同的。

事实上,他在接手电影剧本创作任务时曾坦诚自己不怎么看电影,在面对写作难题时的惊慌超出了我们对剧本作者创作状态的理解范围。摔跤手的生活及搏斗场景远离自己多年的生活积累,老板杰克给出两个限定词“孤儿,女人”被他视为最重要的提示与要求加以使用(其后他在稿纸上写下了孤儿还是女人的自问)。按本人的分析,查理和奥黛丽的角色(与巴顿⋅芬克相处时)正是这两个关键词赋予的属于巴顿⋅芬克臆想出来的加工后的非真实人物(当然,与两人初次见面与外景的部分除外,那些部分他们都是真实的),这点将在其后予以阐明。

对白在巴顿⋅芬克眼中是完成舞台剧的关键,这点与摔跤手电影B级片的属性形成鲜明的反差。首先是遇到一个满嘴脏字的老板杰克,接着是同样电话时粗话不断的制片人盖斯勒,这对于舞台剧对白所需要的雅与文学性简直是天壤之别,更为有趣的是,巴顿⋅芬克似乎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这点从与比尔与奥黛丽的交流中完全彰显,郊外聚餐时在奥黛丽面前骂比尔与之后奥黛丽在旅馆里讨论剧本如何写时通篇脏话可见一斑。这点颇为有趣,因为钱的因素他选择了好莱坞,B级片的实际结果让他无法应对,试图借此达到事业巅峰的他精神上与实际处境产生了激烈的对撞,这是接下来需要阐述的现实与梦境交替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唯一原因,在空间上科恩兄弟想尽花招,而这点将在电影语言部分再作表达。

电影是以视觉化与动作为重的,这点与舞台剧恰好不相容,即使巴顿⋅芬克最后完成的剧本与之前的舞台剧无太多重叠,老板杰克的话也指明了剧本出在将动作电影所需要的暴力格斗场面变成了内心灵魂的挣扎,这与此电影的定位是最明显的格格不入的地方,它无疑验证了巴顿⋅芬克的彻底失败。或者说,他是一个完全不懂得写电影剧本的戏剧作者,这点也呼应了在舞台下的观众呼喊的Author的身份(非电影剧作者,此处也对照creator的身份,对比电影作者的定义)。

2.现实与梦境(创作幻境)

试图把电影叙事当作事实并按正常的逻辑来理解这部电影是不可能的,电影中多处出现极其不合逻辑的人物状态与场景。企图对现实与梦境(某些角度来说其实也属于创作过程中脑海中浮现的事件与人物的现实化,在此我用创作幻境指代)的交织,推动人物内心的现实化呈现,科恩兄弟在片中不断做着预先的铺垫和提示,相比现代主义电影其处理的还算客气,至少导演尝试不断交代以理清剧情,下面即是对铺垫与提示的梳理。

开头部分的戏剧场景中,有一句台词颇为关键:“Daylight is a dream if you’ve lived,with your eyes closed.(如果你闭上眼,白日也是梦)”。而这句台词前后正是对剧中人是否dreaming做着有趣的争论,从全片的角度看,这里的铺垫不言而喻。

海浪撞击岩石的空镜在此也是一个有趣的对应,个人觉得这不仅与巴顿⋅芬克剧本里的渔民有关,同时似乎预先提示了历史在其中作为重要标记的作用,这与主角犹太人的身份与二战有一种无法用语言完整有力表述的关系,当然墙上照片里的大海与女人也借此被赋予提示性。借助照片,巴顿⋅芬克完整的在脑海中呈现海浪的声音,这也为其将整个旅馆彻底填充为创作幻境一个最为有力的开始。

其后被忽略一个重要镜头,是巴顿⋅芬克从旅馆电梯出来走向621房间的一个十分细小的细节。此处有三个镜头,第二个镜头里,右边可视的有门牌号的房间正写着621,而巴顿⋅芬克左看看右看看就这么走过去了,接下来的一个镜头里,可视的门牌号为619,按照其后与623查理的空间位置来看,显然巴顿⋅芬克在如迷宫般的走廊里已经有些迷失了。

接下来是查理换了背带(与第一次出现时背带不同)和领带的段落,这段落之前是由巴顿⋅芬克望着稿纸发呆所提示的创作幻境段落。这里查理被赋予了“孤儿”这个限定词的身份,其后教巴顿⋅芬克摔跤的部分提示了另一个重点词“摔跤手”。由于这两点的表露过于直接,加上查理与巴顿⋅芬克的着装几乎相同(请注意背带与衬衣的条纹),我判断此处必为创作幻境。巴顿⋅芬克成功的将预设的关键词与人物笨拙的代入现实生活中(前文已指明他缺乏如此的生活经历),而成功的改造了查理这个保险推销员的生活。其后体验被设置成为穿鞋这一行为,提示性的文字出现:“穿紧身衣的大块头”,而其后查理出现,幻境再次出现,这时隔壁的鸳鸯问题被查理提出,这正好发生在巴顿⋅芬克与比尔和奥黛丽见面之后,比尔在会面中用schoolboys指代他,会面中他明显倾慕于奥黛丽,很明显这里为第三个幻境的重要提示和铺垫,而且这一夜的结尾段落,楼上有明显的挪动物体与拖拽的声音(疑为与查理处理奥黛丽尸体的对应)。

最有争议的第一个段落时奥黛丽深夜的造访,对于初次见面就能让比尔的情人来旅馆完全不合逻辑,而且两人见面后,巴顿⋅芬克大骂剧本难写,对于听见对面鸳鸯声音的查理此时仍在隔壁却没有来干扰二人,此处可以证明查理的虚构性。个人认为此段是巴顿⋅芬克对比尔的反击,一是揭露奥黛丽实为比尔的捉刀人,二是进一步霸占奥黛丽(发生关系这段无法按逻辑解释),三是杀掉这一让比尔达到巅峰的女人进而毁掉比尔的事业。其后,两位警察说到比尔死去的消息个人感觉是此目标的最终表达。查理面对尸体的呕吐与警探所指明的查理的身份完全不符,这个部分本人认为是巴顿⋅芬克急于在面对警察后寻找替罪羔羊时给查理性格的再次补充。

圣经段落与造物者的身份感觉被多数人过度解读了,实际相比科恩兄弟努力铺设的交织场景来看,此处段落只是一个书与书,书中内容与现实内容的单向联系,而并未象其他细节一般具有构建全局的作用,所以此处幻境的圣经解读放置在后面加以说明。这里,精神恍惚的巴顿⋅芬克看到的电梯员似乎时处在梦游状态,两位警探的名字与其后的“Hi,Hitler”对应,这使得巴顿⋅芬克的犹太人身份和与比尔聊天时指出的为同胞做点事被再次强调。墙纸的脱落也有了最终的理由,查理心中的怒火加热了一切,燃烧的走廊,巴顿⋅芬克走出门时消失的尸体已经证明了最终幻境的结束。有趣的是,查理与巴顿⋅芬克最终的对话以指责开始以查理之前情绪截然相反的柔和(Don’t be)结束,查理承担了所有罪责,这是剧作者赋予他的改写他的生活的一切。

这样看来,似乎现实与梦境(创作幻境)的相互联系都得到了解释,但科恩兄弟除了这些提示与铺垫外还在细节之处做足文章,这点与电影声画语言有关,以下是相关的清理。

3.空间,声音及表意

影片将现实与梦境(创作幻境)段落通过空间强烈的分隔开,旅馆里为主要呈现后者的重要场所,现实场景则为社交场景,外景或多人场景。旅馆的相对密闭,窗户坏掉,走廊深幽似乎有着催眠作用,墙壁墙纸的脱落和不属于沙漠的蚊子加重了空间给人的压迫感与不现实感。走廊里全是鞋子却毫无人影,墙壁隔音效果差却有着奇怪的响动,恐怖片的处理方式在这里被特别使用。当然声音与其配合才是居功至伟的,更有趣的是纸上的文字甚至改变了科恩兄弟对环境音的处理,同时现实声音再次创造幻境里的声音。

首先必须提到片中重要的提示音:铃声。

开场字幕部分时,有节奏的三角铁敲击的铃声响起,加兰呼叫巴顿⋅芬克时铃声再次响起,其后巴顿⋅芬克住进旅馆,旅馆的铃与电梯的到达声音似乎如催眠的提示音一般,这样通透的铃声进而也在揭示空间的幽静与空旷,与有源音乐的场景的对比再次分隔。

其后,现实声音创造了文字,创作幻境进而又改变了环境音。最为明显的是巴顿⋅芬克第一次写的剧本中有这么一句:Early morning traffic is audible.细心留意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环境音可以发现有两处较为明显的车鸣笛声,而其后改为:It is too early for us to hear traffic.此后这唯一现实的环境音也被去除,唯一保留的是不知其现实性的与墙和地面的撞击声,撞击声同样也来自还为粗剪的摔跤片,声音在此及打字机部分被特别加重,有力的表现了巴顿⋅芬克的恐惧感。隔壁穿透的呻吟声与两人发生关系时的呻吟与穿透水管的摔跤片的大叫合为一体,更加证明声音发自创作者本身,而非现实情境。

前文已经说明海浪的提示性,声音作为展开创作幻境的依托,成为巴顿⋅芬克构建故事的第一参照物。

从摄影角度来说,高低机位的多处使用勾勒出巴顿⋅芬克幻境的虚拟性,如此处理结合特写与主观镜头加大了巴顿⋅芬克对内心的挖掘与思索。而旅馆以外的场景中,几乎都是正常机位的处理方式,此对比也同样是对空间的一种分割。再者,巴顿⋅芬克唯清晰的大远景出现在结尾,个人认为这是他彻底走出幻境的标志,臆想的源头(海边的女人的照片)被呈现成为真实的现实,以创作彻底的失败面对照片的“成真”,试想也许他正是独自一人逃到美国,父亲叔叔早已在纳粹的枪下身亡,而那个小包裹就是逃离时他的所有,从前它和打字机在一起,而他现在已经无法在好莱坞使用打字机了,而他觉得海边的女子in pictures,似乎还处在幻境中。

圣经的段落,造物主的臆想毋庸置疑,尼布甲尼撒二世引出了对回忆梦中内容的渴求,若法术者不能帮助,则被凌迟处死。这段似乎呼应了奥黛丽之死,却不那么确切。巴顿⋅芬克一直从所构建的幻境中吸取创作的源泉,奥黛丽讲出了比尔创作摔跤手剧本的具体方式却依然死亡,所以此段联系并不合理,但如果把奥黛丽看作比尔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创作者,那么联系圣经开篇,或许梦中杀害奥黛丽的巴顿⋅芬克成为真正的造物主或尼布甲尼撒二世,他用自己创造的角色杀死了比尔。

4.有趣的指代与对应

(1)舞台剧结尾,一个穿着打扮和手提箱与之后来福枪解决警探的查理极度相似的男人上场谢幕。
(2)巴顿⋅芬克与比尔第一次见面时,谈到摔跤片时,比尔说巴顿⋅芬克的手在滴水,对应墙纸脱落渗出胶水,还有查理耳朵流脓。
(3)查理说:Where there’s a head,there’s hope.与其后杀人砍头的行为。
(4)拍击蚊子后,在门边的一个镜头里,巴顿⋅芬克手上的血迹夸张的大(他并没有再次接触奥黛丽的尸体)
(5)最后海边,巴顿⋅芬克问女子“in pictures”的双关。

8 ) 《巴顿•芬克》拉片日记

科恩兄弟的电影中常常会出现的一种叙事方式为直接性叙事,即在电影开始时便展开叙事的核心环节,迅速切入主题。《巴顿•芬克》便属于此类电影。

这部电影有着多种解构方式。主题方面,既包含了对于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讽刺(即对有才华作家的压制与不尊重),也包含了某种将个体命运结合在内的政治寓言;创作技巧方面,则运用了大量的电影修辞(母题、象征、隐喻等)、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及配乐、超现实主义心理叙事、没有答案的暧昧性叙事、黑色幽默等等。本文将以影片的叙事顺序为主线对其进行粗浅分析。


一、 人物的出场与起因的代入

片头字幕表明,故事起始于1941年的纽约城。此部分着重对巴顿•芬克的职业及性格进行了交代,同时引出了整个故事的起因。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设置在百老汇的一个剧场后台,这同时也是一组移动的长镜头。镜头静止在一个西装革履、面貌斯文的人面前,他的神情紧张专注,正观看着台前的演出——影片主角巴顿•芬克出场,他是该舞台剧的编剧。演出最终大获成功,巴顿被欢呼声推到台前,他似乎对演出的成功难以置信。

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喧嚣的聚集了各方名流的餐厅,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切入。他明显疏于应酬,对他人的赞美并不上心,对评论家们如潮的好评也十分谨慎。直到被自己的经纪人葛兰德叫离这个地方,而等待他的则是另一件令他厌恶的事——被劝去好莱坞发展自己的事业。从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巴顿在艺术上很有自己的追求,并因此变得偏执甚至是偏激(他常常把葛兰德的玩笑当真),他拒绝去好莱坞的原因便是那样会使自己的创作变质,与大众的生活脱节——而后者正是巴顿自始至终的诉求。

这里巴顿与葛兰德的对话镜头也很值得玩味,包括摄影机角度、背景空间等。拍摄巴顿的摄影机角度要明显大于葛兰德(摄影机几乎在葛的正对面,而巴顿只露出侧脸),且其身后的背景空间被餐厅中其他人填充着,这也与巴顿的某种创作初衷相契合。

对话最终定格在同时包含了两人的镜头中,暗示最终结果是巴顿被说服。带着不安和疑虑,他同意去好莱坞发展。故事起因的交代完成。


二、 故事的发展

接着转接海浪拍打岩石的镜头,这个镜头表明了叙事空间的转移——巴顿来到了洛杉矶。该镜头也成为后文的一个伏笔。

巴顿来到提前预定好的一家名叫“厄尔”的旅店。通过全景镜头,旅店的环境得到展现:这里空无一人,在转动的风扇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安静,大堂中的植物也显得枯朽,整个旅店散发着陈旧的气息。巴顿观察着这一切,神情中带着些许不安,同唯一一个接待者的对话也显得十分拘束与尴尬。

办好入住手续之后,巴顿乘坐电梯前往自己的房间。电梯员苍老而迟钝,与旅店的空间形成了奇异的呼应。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静止的走廊镜头。作为影片的母题之一,走廊的纵深所暗示的绵延的恐惧与焦虑感在后来也有反复出现。

旅店房间内的陈设同样陈旧:弹簧床的弹簧因生锈发出嘎吱声响,窗户也因缺少润滑而难以开启,木桌桌面并不平整,天花板上的油漆甚至干裂脱落。影片对巴顿打开打字机的动作进行了特写,打字机象征着巴顿的理想与希望。镜头接着转向桌上放置的几张酒店便签,“A DAY OR A LIFETIME(一天或者一辈子)”,抬头处写着,这几乎暗示了巴顿此后的遭遇。巴顿接着观察到墙上的装饰画——一名风姿绰约的女子正背对着画面眺望大海。这同样是在后文反复出现的一个母题,它与此时出现的海浪音效共同构成了巴顿的某种幻想(可以理解为性幻想,也可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夜里巴顿躺在床上,第一次听到了蚊子的叫声。蚊子象征着巴顿因孤独而产生的性欲(后来同样多次出现)。镜头俯视着巴顿,造成了强烈的空间感,同时伴随着缓慢的旋转,巴顿好似坠入了孤独的深渊。

至此,影片的人物及起因均得到了展现。而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平行的部分:一部分是显性的,即巴顿的工作情况,与好莱坞制片公司的相处,这一部分常发生在白天;另一部分是隐性的,即巴顿的心理状态,与旅店“朋友”的相处,这一部分常发生在黑夜。两个部分相互交叉,彼此关联。


1. 初到制片公司&与查理相识

1) 初到制片公司

来到洛杉矶的第二天,巴顿前往与之签约的首都制片厂和公司老板见面。老板是一位名叫杰克的中年男子,他的出场同样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切入。杰克坐在办公桌后,被置于画面中央,他身材发福,精力旺盛。办公室内的布景十分前卫(壁画、雕塑及各种物件),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好莱坞的某种风气。

寒暄过后杰克开始同巴顿谈论剧本创作。杰克滔滔不绝地倾倒着他的构想,虽然嘴上询问着巴顿喜欢怎样风格的电影,其实要拍怎样的片子他已早有定数(预备让巴顿写一部关于摔跤的B级片)。他“含蓄”地告诉了巴顿好莱坞的规矩,而巴顿对这一切都感到陌生——这是同他在百老汇完全不同的创作体系,在这里他没有自由。

2) 与查理相识

旅店走廊的镜头再次出现,并伴随着巴顿打字机的啪啪声响。

此时的巴顿正坐在书桌前工作。他突然听到了一阵来自隔壁的连续的怪异笑声(声音明显经过了混响的特殊处理),这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他打通了服务台的电话请求调解。接到电话的邻居当即便来找巴顿。此时,镜头的移动遵循其可能的移动轨迹,景框中被隐藏的部分给人以紧张感,这同时也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呈现,暗示了巴顿此时紧张的心情。

敲门声沉重有力。邻居是一个名叫查理的身材肥硕的保险推销员。在消除彼此的防备之后,查理主动走进巴顿的房间,并开始十分热情地介绍起自己。巴顿有几分不情愿,但还是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他的情绪突然变得激动起来——积压已久的情绪在此时得到了发泄。查理善意天真的笑容给人十分友好的感觉,几乎无法将他和后来的杀人犯联系起来。两人的相处还算愉快。

查理离开后,巴顿回到书桌前继续构思着他的剧本。他抬头再一次观察墙上的装饰画(同样伴随海浪的音效),接着感觉到身后墙面的壁纸脱落的声音——这本身就给人以怪异之感。随之而来的蚊子的嗡嗡声也加剧了这样的感觉。

这些怪异的事件恰恰也是巴顿焦虑心情的反映。


2. 初遇泰勒&与查理建立友谊

1) 初遇泰勒

巴顿来到与其合作导演的办公室沟通剧本,导演名叫,具有典型的好莱坞导演特征:讲话语速快、脾气急躁、急功近利……两人随后在餐厅共同进餐,期间巴顿向葛斯勒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困境,葛斯勒则奉劝巴顿去向好莱坞的其他编剧寻求帮助。两人虽然距离很近,但在对话时镜头却将他们分离开来,这直接造成了一种心理距离。

随后巴顿便在卫生间偶遇了著名作家梅优,并说明了自己创作上的困难,向其寻求帮助。后者邀请巴顿到自己的住处做客。事实上,此时已有迹象表明梅优有着酗酒的习惯,这一点将在后文得到验证。

当天下午巴顿来到梅优的住处。此时同样出现了纵深的走廊的镜头,巴顿沿着走廊向镜头方向走来。开门的是梅优的秘书,也是他的女友泰勒。梅优并未出现,但从声音判断此时他的情绪非常激动,也许是由于酗酒。泰勒是个很有气质的女人,她也成为了巴顿在洛杉矶认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人。现在的她十分困窘。巴顿被激起了某种欲望,他希望能同泰勒约会,因为孤独。

2) 与查理建立友谊

酒店服务员查克在巴顿的旅店房间留下了一盒钉子,帮助他钉好因高温而脱落的壁纸。

在钉钉子的过程中,隔壁传来一阵男女的做爱声。这同样是巴顿欲望的投射。他走到书桌前坐下,接着是打字机的特写镜头,这也是巴顿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化。这时查理突然来访,两人寒暄,巴顿明显热情了许多。玩笑处查理露出自己领带背面的裸女,一切都似乎在挑动着巴顿。

对话加深了巴顿对查理的信任,他开始向查理倾诉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甚至露出了少有的笑容。该段镜头最终定格在墙上的装饰画。


3. 同泰勒建立感情&对查理的精神依赖

1) 同泰勒建立感情

巴顿同梅优、泰勒二人约会。

期间梅优同巴顿谈到写作,两人出现了意见分歧。巴顿认为写作来自人内心的痛苦,此时出现一个泰勒摘下眼镜的镜头,她看着巴顿,露出赞同的神情。她热情地向巴顿推荐梅优的新作(其实是自己所写)。这都为后文揭示泰勒作家的真实身份埋下了伏笔。在随后的对话中,泰勒明显站在了巴顿一边,而对梅优表现出冷淡。

约会最终以泰勒被梅优掌掴、梅优离开收场。巴顿对泰勒表现出关心与同情,对梅优表现出愤怒与失望。他与泰勒的感情在此时得以建立。

2) 对查理的精神依赖

镜头又回到巴顿的旅店房间。此时他正躺在床上酣睡。镜头缓慢旋转,由全景变为巴顿的脸部近景,同时伴随着蚊子叫声的音效(暗示巴顿可能在做春梦)。他突然惊醒,蚊子的声音消失,屋内一切照旧。

他又回到书桌前构思剧本,依然焦虑。这一点通过影片配乐中单音的不断循环得以展现(这样的配乐几乎贯穿影片始终)。就在他意识到脚下的鞋子不是自己的的时候,查理突然闯了进来给查理送鞋——这为查理的第三次造访做了巧妙而不露痕迹的转接。伴随穿鞋的动作,两人自然而然地关心起彼此的工作与生活。此时的镜头将两人置于同一景框之中,也暗示了他们关系的日渐亲密。

查理告诉巴顿自己将要出差几天,巴顿十分惊讶。而这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一种不舍——此时的他对查理已产生了某种精神上的依赖。他积极地给查理提供帮助。

墙上的壁纸再次脱落,似乎也与巴顿此时的心情相呼应。与查理告别之后,他再次陷入了写作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因为查理的离开加剧了。巴顿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镜头由上自下俯拍并缓慢推进。楼上传来人脚步移动的噪音,焦虑之外,巴顿感到的是恐惧。


4. 工作压力增大&与泰勒发生关系

1) 工作压力增大

凝重的单音配乐随着巴顿的焦虑延伸至下一个镜头(即巴顿焦虑感的延续)。巴顿再一次来到导演葛斯勒的办公室。葛斯勒询问巴顿他的创作情况,并因为其缓慢的进度而大为光火。巴顿面色憔悴,战战兢兢,他被当作一件工具一样被安排去放映室观看同类型的摔跤B级片。并被告知必须在第二天完成故事大纲,将之将给老板杰克听。

不敢表现出任何反抗的巴顿只好观看了这部粗制滥造、毫无艺术价值的电影样片。随着镜头向巴顿的缓慢推移,巴顿厌恶、恐惧的感受显露无疑。他的艺术理想正在被快节奏的好莱坞生产一点点践踏。

2) 与泰勒发生关系

镜头转接至巴顿旅店房间的打字机特写。巴顿此时创作停滞,正焦急地在房间中来回踱步。最终他打通了泰勒的电话,请求她的帮助。他语速极快,精神亢奋,近乎崩溃。至此也可以看出,真正阻碍巴顿创作的是一种孤独感。

泰勒不久后来到了巴顿房间。这也是泰勒由现实生活真正进入巴顿潜意识的表现。尔后巴顿得知,泰勒其实才是梅优几部作品的真正作者。巴顿十分激动,当中还混杂着惊讶、愤怒与欣喜。两人很快发生了关系,巴顿的孤独暂时得到了治愈。这时的镜头由亲吻的两人一直移向卫生间洗手池,直至池内黑暗、潮湿而深邃的管道。这个镜头极富象征意义(即表现两人的性关系)。

第二天早晨巴顿从睡梦中惊醒,他睁开眼看到了空气中盘旋着的蚊子。这是镜头第一次给出蚊子的具象,也象征巴顿成型的欲望。蚊子落在了一旁还在“沉睡”的泰勒身上。此时巴顿眼睛的特写以及蚊子的特写预示着某件即将一触即发的事。巴顿随即将蚊子拍死,接着发现泰勒也已死亡,血流不止。这一系列的连续镜头说明,杀死泰勒的其实正是巴顿(虽然从后文看查理才是杀人凶手,但查理在本质上是巴顿的精神投射,这点后文将会说明)。此后,蚊子在片中再没有出现。

巴顿恐惧地惊叫起来。闻声赶来的查理忙询问发生了什么。无法平静、不知如何是好的巴顿最终还是向查理寻求了帮助,而查理一系列的举动(例如不让巴顿进自己房间、熟练地处理尸体等)也使人感到非常可疑(铺垫)。巴顿和查理至此再也无法截然分开。


5. 向杰克汇报工作&剧本完成

1) 向杰克汇报工作

惊魂未定的巴顿来到老板杰克家的花园见他,他胡子邋遢,精神状态很差。而杰克依旧一副精力过剩的样子,滔滔不绝。巴顿向杰克委婉地坦白了自己还未开始的工作。杰克突然停止了讲话,一旁的助手罗开始义正言辞地“教训”起巴顿来,反而遭到了杰克的辱骂。“You lousy kike son of bitch(你这个臭犹太佬,杂种)”,杰克出言不逊,这句双关同时也影射了巴顿——巴顿也是一名犹太人,虽然他在表面对巴顿仍心平气和。

2) 剧本完成

巴顿回到旅店。此时的镜头是旅店房间的全景,景框中的1/3为房间内的墙壁,巴顿坐在椅子上看着床上的血迹,这也暗示了巴顿的走投无路。接下来是对巴顿的头部特写,并同他身后焦点模糊的装饰画出现在同一景框之中,暗示着逝去的激情。

查理的敲门声打断了出神的巴顿。查理提着一个大盒子走了进来,并向巴顿表明自己将要离开。脆弱的巴顿几近崩溃,痛哭流涕。此时查理的象征意义更加明显,作为巴顿的精神投射,他的离开意味着巴顿精神的崩塌。查理请求巴顿为自己保管他的盒子,并告诉他这也许会带来创作灵感。盒子里是什么?会是泰勒的头颅吗?这是电影给我们留下的疑问,事实上,影片自始至终也没有给出答案,这也是科恩兄弟电影暧昧性叙事的直接体现。

送走查理之后,巴顿坐在床边失声痛哭,孤独与恐惧感再次袭来。镜头由巴顿的近景缓慢倒退,最终淡出,淡出的过程与走廊镜头形成叠印效果,暗示巴顿的孤独。

时间来到夜晚。巴顿坐在书桌前,仍构思着剧本。抽屉中的一本《吉顿圣经》给他带来了灵感。他随手翻到“但以理书”,读到尼布甲尼国王要求迦勒底人为其解梦的故事的开头,这与巴顿此时的处境极为一致。他又翻到旧约“创世纪”第一章,此时镜头中出现了巴顿所写剧本开头的超现实画面,这一镜头实际上表现了巴顿创作的焦虑。电话铃声响起,巴顿被叫下楼,在电梯中的他目光呆滞,似乎是在想着圣经对他的“启示”。电梯员彼得的呼吸声清晰可闻,流露出死亡的气息。

与巴顿见面的是两名警探,此行的目的是向巴顿了解查理的信息。巴顿此时才知道查理原名芒特,是个杀人犯。两名警员向巴顿描述查理的作案手段,他们的讲话方式很有特点,语速快而连贯,仿佛经过了预先排练,由此也形成了一种紧张感与压迫感。这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巴顿成了审讯对象。

巴顿反应平静,至今发生的一切已使他的心变得麻木。他回到房间,研究起查理给他的盒子来。在盯着盒子看时,巴顿突然有了灵感,他开始一刻不停地写作,此处的连续性剪辑表明剧本几乎是一气呵成。他将自己在洛杉矶的经历写入剧本,这也恰恰印证了巴顿之前同梅优所讲,“痛苦才是创作的灵感之源”。

剧本临近完成时,走廊的镜头再一次出现,这时镜头是静止的,暗示巴顿作品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挣扎的暂时结束。


6. 创作完成后的狂欢&查理归来

1) 创作完成后的狂欢

完成剧本后的巴顿极度兴奋,他在第二天来到USO举办的一场舞会,镜头下的巴顿近乎癫狂。舞会上的另一名男子向巴顿提出想和他的舞伴跳舞,被巴顿拒绝,不料由此引发了一场骚乱。巴顿成为众矢之的,他大声为自己辩解,他因艺术变得疯狂。事实上,这场戏有极大的讽刺意义,巴顿曾经的理想是创作真正属于大众的作品,而现在的巴顿却成为了众人鄙视的对象,这表现了与之最初愿望的背驰,同时暗示巴顿被好莱坞彻底改变了,好莱坞就是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它会改变人,且无人能够幸免。

巴顿在骚乱中被推倒在地,镜头以他的主观视角缓慢向前推移,看到的是骚动慌乱的人群。此时,巴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2) 查理归来

镜头由舞会上的单簧管过渡到走廊,此时的走廊镜头再次移动起来。

巴顿回到旅店房间,发现两名警员正在读自己的剧本。事情败露,警员不断逼问巴顿查理的下落,甚至猜测两人是同性恋关系(也是某种暗示)。巴顿拿着警员给他的刊有查理信息的报纸,神情麻木地说着“查理回来了”,而潜台词实际上是恐惧回来了,这种恐惧与之前的由外部造成的恐惧不同,已转变成查理内心真正的恐惧,也就是说,此时的巴顿已经被彻底改变,他已不是最初的巴顿。

电梯铃响,两名警探警觉地来到走廊。接着,电梯缝隙出现火焰、走廊壁纸开始燃烧的超现实镜头再次出现,查理终于现身。火焰象征着欲望与愤怒。查理开枪打死一名警探,然后朝着另一名警探跑来,燃烧着的火焰在走廊蔓延,对称的镜头营造出一种怪异的庄严与悲壮。查理喊着“I’ll show you the life of the mind!(我给你们看看脑子的厉害!)”,这同巴顿目前的心理状态相契合,再次凸显了查理是巴顿的形象映射。

在开枪打死另一名警员之前,查理很有仪式感地说“Heil Hitler(希特勒万岁)”,这一细节连同他随后与巴顿的对话(诉说他内心的痛苦)可以看作是某种历史隐喻或政治寓言,此时的查理已不仅仅是巴顿的形象投射,更是代表了一部分人民大众,影片主题在此得以升华。

在一片火光之中,巴顿提着查理给他的盒子离开了旅店。


三、 故事的结尾

巴顿再次来到老板杰克的办公室。此时的杰克已加入后备军,穿着军装,他神情严肃,与之前判若两人。

杰克终于爆发出对于巴顿所写剧本的失望,终于对巴顿失去了耐心(虽然巴顿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此时的杰克终于露出了独裁者的本来面目,他报复式地告诉巴顿他与首都制片厂有约在先:“(我炒掉你)这太便宜你了,你有合同,你的一切属于首都制片厂,首都制片厂不生产你写的任何东西……你是该死的坏账……”。巴顿无法获得自由,他的精神将被一点点拖垮。

镜头转接到海浪拍打岩石的镜头——与巴顿初到洛杉矶时的镜头相同。他提着查理给他的盒子来到海滩,此时他一无所有,只剩这个盒子为伴。一个美丽的女子朝巴顿走来,在他的前方坐下,女子好奇地问巴顿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她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是巴顿性幻想的具体化。巴顿看着她,抑郁的心情似乎得到了缓解。

女子转过身,望着大海。这个镜头和巴顿旅店房间内的装饰画惊人地一致。影片画面最终定格在此,留下了巴顿也许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愿望与理想。

短评

科恩兄弟代表作,获戛纳金棕榈奖。①以超现实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作家内心的痛苦与快乐,虚实无界限;②声音剪辑极佳,音画错位,表现性与超现实音响;③旅馆走廊低视角,致敬[闪灵];④荒诞的凶杀与追捕戏,诡异的绿色脱胶墙纸,蚊子,耳朵,海滩风景画,麦高芬之盒;⑤我与灵魂摔跤。(9.5/10)

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创作是一件容易走火入魔的事,科恩兄弟将观众直接带入到巴顿·芬克的精神世界,去领略创作者的煎熬与崩溃,也可能是在展示一部电影的是如何的难产,然而好莱坞的大老板总是对这种描写人精神层面的剧本嗤之以鼻,科恩也来了一次创作理念上的自白,大赞。

7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科恩兄弟最棒的电影之一。

12分钟前
  • 力荐

作家脑中就有世界。这就是一份游走于虚幻和现实的痛苦职业!当然这种“造物主”的感觉也是相当爽的。一直不打开那个盒子真让人抓心挠肝啊,比穆赫兰道是要好懂些⋯⋯

1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1.圣经揭露——作家的自大与作家陷入才思枯竭的挣扎、逃避;2.脱落的墙纸、蚊子、墙上的女人画像、闷热的空间、隔壁房间的吵杂声等等组成的旅馆环境,俨然是作家创作时的煎熬所产生出来的幻境;3.而影片同时让我们展示了各种光怪陆离的龙套角色,他们都在呈现着影视圈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的异化;4.人格分裂。

1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我想它对作家的描绘可能是比较贴切吧,我从来没当过作家,我不清楚。我不是很喜欢这个Barton动不动就说自己多么理解你们平民,就好像自己不是平民似的,当一个平民作家却不自认为自己是其中一员的我觉得这种思想很欠打。其他的,我觉得这片子就算拍摄手法有一点超现实色彩我也觉得一般而已。

20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一个作家的噩梦,迟迟不能醒来。它耻笑的是这样一类知识分子,他们声称自己try to help out,心怀理念,却言行不一,轻则拥抱市场,重则只会沉浸在自己制造的幻象里。有一天幻象成真,海报里的沙滩女郎突然出现,可惜她只是来告诉你,Don't be silly。这事可以选择,要么和灵魂摔跤,要么和世界抗衡。

22分钟前
  • 57
  • 推荐

不可一世的作家终究臣服于资本丢了初心。想书写平民,或为平民而写,却总是俯视姿态,脱离了生活根基的、形而上的创作观,难免使人陷入焦虑的泥淖。写作始于眼前素材,进于对未知的求索。空间上的囚禁象征着巴顿对人性的不知、不解,所以惊惧,所以敬畏。推拉镜头用得精妙。

27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总想到萨特的《恶心》

32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科恩玩潜意识精神层面这些缺点与生俱来的邪气,感觉过于刻意了,不浑然天成,也不够潇洒。

36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会想着要体恤关怀,捍卫创作的纯粹,于是破坏这种纯粹的两人死去,但他心中有根本没有关怀;还会想着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可是又想得到包括庸俗的金主在内的大众的认可。为了自洽,只能把自己搞疯,但不能全疯,要那种穿行在虚拟和现实中的疯,或者来场炼狱以求涅槃。

39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关于创作焦虑的电影不少,且多有神作,如《改编剧本》《闪灵》《母亲!》……《巴顿·芬克》也很好。影片将剧作家的头脑实体化为一座旅馆,作家走进去,打开一扇门,遇见了诸多怪事,最终灵光乍现完成了创作。从《搏击俱乐部》的角度看,本片是摔跤俱乐部,也是两个自我的交战。也把好莱坞制片体系狠狠地黑了一把。看得很过瘾。

41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作者型导演拍给编剧的电影。著名编剧是虚假偶像、代笔秘书是内心依赖情绪,格格不入的胖子是芬克的双重人格,暴力本能,是启发芬克潜能的革命之力。沙滩美女是一个好编剧的愿景,结尾那句:don't be silly是无奈的现实。张伟平当年吹牛三枪是科恩兄弟的本子,必火。但科恩和张艺谋的编剧能力岂止霄壤

42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那间破败诡异的旅馆太有《闪灵》味道了,包括摄影带来的幽闭感、淡入淡出和超现实道具,共同组装出了剧作者内心炙灼的炼狱。灵感与痛苦总是相伴生,因此拍死恼人的蚊子也意味着灾厄来临。对好莱坞编剧行业血淋淋、黏糊糊的真相,科恩兄弟的暗讽不可谓不透彻,唯独造梦技巧尚存局限,各个配角隐含的意指也并不难猜,让这场日光下兜转的人格摔跤游戏略少了些余味。后半段的悬疑犯罪包装很出彩,无形道出一个悲伤而亘古的事实:普通人死守的艺术野心,在杂沓的外界压力前毫无胜算,最终仍要臣服于掌权资本家和大数据推演的二流市场定则。

44分钟前
  • 仲夏之门
  • 推荐

查理就是旅馆,旅馆是巴顿的潜意识,查理是巴顿的本我。摔跤是另一个隐喻。毁灭发生在他的头脑中。

49分钟前
  • yoyomygirl
  • 力荐

这是部著名的融合了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的作品,但也可看作是荒诞的小情节悬疑片,一如大卫林奇的那些作品一样。既然是反情节,那么不合逻辑和不和逻辑之下的隐喻则就很重要,这一点巴顿芬克里的华章俯首皆是,但是关于小情节内在冲突和大情节外在冲突,简单来说,很扯,所以这是部典型的反结构电影

50分钟前
  • 力荐

一开始就把它当惊悚片看的,没想到细微之处串联起一个主题:好莱坞编剧写作方式的媚俗和肤浅,好莱坞对作家灵魂的摧残、灵感的扼杀。如此一个众人皆知的事情被解构成很多迷语和线索,成了一部116分钟的电影,而且电影一开始主角就说出了主旨。这也许就是电影所异乎寻常的地方吧。

54分钟前
  • 走走看看
  • 推荐

科恩兄弟总是给我惊喜,走向另外一种深度,显然与世俗化的大众营生格格不入,因为这种电影国人大概是没多少喜闻乐见的,太TM荒诞了。然而对于创作者的反抗和申诉,显然这也许仅仅是一种方式而已,不痛不痒,生活照旧。现在越发地喜欢科恩风格了。8.5

5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此片奠定了科恩兄弟电影那种“看的出水平很高,但实在太闷了,我就是不爱看”的风格基础。

1小时前
  • 囧之女神daisy
  • 推荐

每个作家都是生活在现实与虚幻边缘的人,痛并快乐着。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