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摩天轮上的那段台词
344
00:29:29,940 --> 00:29:32,770
你有没有见过你的受害者?
345
00:29:32,840 --> 00:29:36,240
你知道,我对于这种事
永远不会觉得不舒服的。
346
00:29:36,310 --> 00:29:38,840
受害者?
别这么夸张。
347
00:29:40,720 --> 00:29:42,840
告诉我。
348
00:29:42,920 --> 00:29:47,750
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
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
349
00:29:47,830 --> 00:29:51,020
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
350
00:29:51,090 --> 00:29:53,530
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
351
00:29:53,600 --> 00:29:57,620
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
是你能负担的起的?
352
00:29:57,700 --> 00:30:00,630
不收所得税,老兄。
不收所得税--
353
00:30:00,700 --> 00:30:03,430
这是现在唯一能够存钱的法子。
354
00:30:03,510 --> 00:30:06,960
-你的这些钱会让你进监狱的。
-那个监狱在另一区。
355
00:30:08,180 --> 00:30:10,970
没有证据对我不利,
356
00:30:11,050 --> 00:30:12,980
除了你。
357
00:30:20,290 --> 00:30:22,450
我应该很容易被除掉。
358
00:30:24,830 --> 00:30:27,730
-很容易。
-我不是很确定。
359
00:30:27,790 --> 00:30:30,660
我带着一只枪。
360
00:30:30,730 --> 00:30:34,190
我不认为你这么摔到地上以后,
他们还会在你身上找到枪伤。
361
00:30:36,970 --> 00:30:39,060
他们挖出了你的棺材。
362
00:30:42,880 --> 00:30:44,810
那发现哈宾了?
363
00:30:49,420 --> 00:30:51,350
嗯
364
00:30:53,480 --> 00:30:55,540
遗憾。
365
00:30:55,620 --> 00:30:59,150
霍利,我们这样和对方交谈,
真象傻瓜一样,
366
00:30:59,220 --> 00:31:01,990
好像我对你做了什么
或者你对我做了什么。
367
00:31:02,060 --> 00:31:04,860
你只是一时糊涂。
368
00:31:04,930 --> 00:31:08,690
没有人从人类的角度看这些问题。
369
00:31:08,770 --> 00:31:10,700
政府不会,为什么我们会?
370
00:31:10,770 --> 00:31:14,430
他们谈论人民和工人阶级。
我谈论傻瓜和恶棍。
371
00:31:14,500 --> 00:31:20,370
那是同样的事。
他们有他们的五年计划,我也有我的。
372
00:31:20,440 --> 00:31:23,140
你以前信上帝。
373
00:31:23,210 --> 00:31:25,980
我仍然信上帝,老兄。
374
00:31:27,080 --> 00:31:30,810
我信任上帝和宽恕和所有这些。
375
00:31:30,890 --> 00:31:33,250
不过死人更幸福。
376
00:31:33,320 --> 00:31:36,410
他们并不留恋这里,可怜的人。
377
00:31:40,130 --> 00:31:42,060
你信仰什么?
378
00:31:42,130 --> 00:31:45,560
噢,如果我们能帮安娜摆脱麻烦,
对她好些。
379
00:31:45,630 --> 00:31:47,620
我想你会发现她很值得。
380
00:31:47,700 --> 00:31:50,790
我真希望我曾要你从家里
帮我带些药来。
381
00:31:50,870 --> 00:31:54,640
霍利,我想让你加入,
382
00:31:54,710 --> 00:31:58,770
在维也纳,没有谁我可以信任了,
我们一直一起做事。
383
00:31:58,850 --> 00:32:02,250
你决定好了之后,给我个信儿。
我可以和你在任何时间地点见面。
384
00:32:02,320 --> 00:32:05,280
当我们见面时,老兄,我只想见你,
385
00:32:05,350 --> 00:32:07,510
而不是警察。
386
00:32:07,590 --> 00:32:09,520
记住这点
387
00:32:09,590 --> 00:32:13,150
别这么忧郁!
毕竟,这没那么可怕。
388
00:32:13,230 --> 00:32:15,690
记住有个家伙说:
389
00:32:15,760 --> 00:32:20,420
在意大利,在博尔吉亚统治下的30年间,
那里有战争,恐怖,谋杀,流血。
390
00:32:20,500 --> 00:32:24,130
但是他们孕育了米开朗基罗,
莱奥纳多,达芬奇和文艺复兴。
391
00:32:24,200 --> 00:32:26,600
在瑞士,他们有兄弟般的友爱。
392
00:32:26,670 --> 00:32:31,200
他们有500年的民主和和平,
可是他们创造了什么呢?
393
00:32:31,280 --> 00:32:34,070
布谷鸟钟。再见,霍利。
《亚特兰蒂斯之谜~入矢堂见闻录》第一册里提到了这段情节,于是我就找来这部电影看。对于这段台词我思考了很久。但也就是在这几天,地震的这几天似乎终于相通了许多。
看上去只是一个表面化的问题,为了自己的利益草菅人命之类的。但感觉结合现实要深刻的多。
几天时间,就有两万个“小点儿”消失了,日后或许有更多,对我们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已经缺失了对他人的爱的能力,同情也好,感动也好,但愿那不是一种集体化导致的情绪。
要有爱~这真的很难做到。
2 ) 异常拉胯的英国影史第一(ง •̀_•́)ง
好吧,这是一部曾被评为英国影史第一的黑白电影,豆瓣上的影评也是多多赞誉有加。今晚看过之后,抛开比较出彩的摄影和某些隐喻不谈,总觉得这部电影其实非常拉胯,人物心理刻画矛盾浅薄和动机不足是致命伤:比如身为已经极度穷困潦倒而只能远道而来投靠老朋友的小说家男主马丁斯为啥总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像盛气凌人的纨绔贵族;而身为权威而又与他毫无瓜葛的少校警察为啥多是表现出对男主放肆行为不应该有的客气、忍让甚至是关怀;男主马丁斯,不但不像极度穷困潦倒之人,反而表现出了像硬汉侦探般的好奇心和毅力,他与老朋友哈里也是九年未见,从剧情看也谈不上多深的了解和感情,他对事件真相的敏锐和追寻与他自身的处境极不相符;此外,反派哈里叫男主远道而来的动机和考虑也是语焉不详,费尽心机制造了死亡假象却又反复“找机会”自我暴露,最终作死,真不知是为了个啥……而女主的存在对剧情完全就是可有可无,最后,她没有选择与男主在一起的最后结局也真不知道是想表达个啥ԅ(¯﹃¯ԅ)
3 ) 对哈里恨不起来啊_(:з」∠)_
这几天一直在找一些电影看,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片子。1949年,可想而知是黑白片。我不是第一次看黑白片,只是以前看的都是类似憨豆先生这类的喜剧,电影是完全没尝试过。冲着英国电影史No.1的由头,并且土豆十分良心的是104分钟完整版超清,我点进去看了。
侦探小说迷从标题应该就能看穿这部电影的类别。_(:з」∠)_
这部电影的情节我直接复制了:
二战后,美国作家马丁(约瑟夫•科顿 Joseph Cotten 饰)应好友哈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饰)邀请到维也纳工作,岂料刚到达目的地就传来了哈里车祸身亡的消息。哈里葬礼上,马丁遇到了当地军官卡洛维,卡洛维很不客气的请他马上离开维也纳。马丁没有理会,决心留下调查出好友死亡的真相。
马丁找到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阿莉达•瓦莉 Alida Valli 饰)一起调查事件的真相。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内幕越加扑朔迷离,首先是他们的房东遇害,接着马丁自己发现被人跟踪,而且他查出哈里死的时候还有个第三人在场。于是,一切关键就在于找出这个神秘的第三人。
好,在这里刹住,再往下说就要剧透了。先说一下:在字幕中,马丁是译作马丁斯的。
这部电影出名之处在于摄影与剪辑。情节不赘述,直接说画面。
马丁斯一来到维也纳,就碰上了好友哈里的葬礼。这段开头很有意思,因为结尾重现了类似的画面——这算是一种首尾呼应,独具匠心。第一次葬礼,哈里是假死,第二次,则是真死。
两次葬礼,同样的画面,不一样的心境。
我真心属于反应慢的类型,电影看了十几分钟才发现基本每个镜头都是固定,然后进行拼接……_(:з」∠)_当然还是有几个镜头进行了左右的移动、转动,以及由远及近的推进,不过幅度都不大,那时候技术水平就这样嘛。
说说让我惊艳的几个镜头与场景。
第一是哈里的出场。哈里出场前,有一个马丁斯得知猫与哈里最为亲近的铺垫——在看到这放在现在被称为“flag”的场景,我就知道哈里肯定是活着了。_(:з」∠)_从这里开始,悬疑性大大降低。接下来的重点,则是表现人物了。
哈里的出场是这样的:夜晚无人的街道,马丁斯得知有人跟踪,在桥上吵嚷,猫踱着步,镜头中出现了一双黑皮鞋。猫对着黑皮鞋又蹭又咬。紧接着,镜头跳到上面,黑皮鞋正上方的窗户因为马丁斯的喧嚣打开,女主人用德语抱怨,窗户中射出来的光打到了阴影中所站之人的侧脸——艾玛,哈里的脸真是抢戏。
第二是追逐戏。维也纳的夜晚,人的身影映在墙上,紧跟着影子追逐,却把人跟丢了。为什么?因为换人了。在黑白的背景下,影子看似没有变化,人却进行了交换,这个画面特别有意思。
印象很深的场景有三个。
一,哈里与马丁斯在摩天轮上的会面。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哈里是信任马丁斯的——这在之后他邀请马丁斯加入他也能看出。哈里从事黑市交易——他将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从军方医院偷出,稀释后卖给妇女儿童病人,幸运的孩子疯了,不幸的孩子死了。在马丁斯眼里,这种行为是极其不道德的。然而,哈里却打开摩天轮的门,指着地面上小若蝼蚁的人影,与他进行了一番非常耐人寻味的对话:
马丁斯:你有没有见过你的受害者?
哈里:你知道,我对于这种事永远不会觉得不舒服的。受害者?别那么夸张。
马丁斯:告诉我。
哈里: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是你负担得起的?
……
哈里用这段话证明了人为利往。然而接下来的对话却很有意思。哈里坦白说出马丁斯是他唯一的弱点,然而却没用身上的枪除掉他。
哈里:在维也纳,没有谁我可以信任了,我们一直一起做事。你决定好了之后,给我个信儿。我可以和你在任何时间地点见面。当我们见面时,老兄,我只想见你,而不是警察。
这句话为后面被捕埋下伏笔。明知可能是陷阱,哈里仍去咖啡厅与马丁斯会面——而马丁斯密保了警察,出卖了他。
咖啡厅得知被出卖那一幕,是我中意的另一副场景。
哈里逃到了下水道。
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维也纳的下水道真是四通八达,宏伟壮丽,牛逼哄哄。下水道的追逐紧张而刺激。最终哈里似乎无路可逃时,进到了马丁斯所在的一个孔洞。
然而接下来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哈里开枪打死了士兵,自己也身中枪伤。他的手攀上出口的铁丝网,背后是他最信任的好友马丁斯。
哈里死了。
电影并没有拍这个镜头,只有干巴巴的枪声在下水道回荡。
哈里看似是个反面角色,然而却无法让人恨得起来。反倒是看似正义的马丁斯,我却没办法喜欢。
结尾韵味十足——
霍利·马丁斯要回美国了。哈里的葬礼结束后,他在路边等待款款走来的哈里的情人斯科威特小姐。然而,她只是慢慢走进了镜头,然后又走了出去。
她来,他等,她离开。
不带一丝留恋。
PS:结尾卡罗威警官的那身呢子外套真是萌萌哒!
4 ) 文明的地下
我们该如何定义《第三者》呢?它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它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然而最后沉淀在我们记忆里的,是“第三者”,他是奥森·威尔斯。他的表演、他为哈里·莱恩写的台词,几乎重塑了整部影片。于是我们记住了废墟上的摩天轮,记住了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威尔斯或者莱恩,他们是重合的——污秽的光束下,被照亮的是一张惊惶又嘲讽的脸。
二战的硝烟刚刚弥散,而对于维也纳——这座象征着欧洲高等文明的城市,这座用贝多芬、莫扎特和斯特劳斯等名字来书写自我历史、构筑城市肌理的都城——却在漫长的黑夜中蓦然发现,战争所遗留的创伤性记忆远比炸弹和硝烟所造成的刺痛难以忍受。当和平如同反讽一般降临在维也纳,这个“欧洲的心脏”却发现自己文明的脉搏已经在悄然之间停止了跳动;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胜利者瓜分了地图的板块,仿佛是世界历史的一次玩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并且敌对的意识形态却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在分裂离析中,维也纳迎来了它的“第三者”。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来自美国的低俗小说家马丁斯来到维也纳,寻找他的童年伙伴莱恩,却发现他所寻找的只是一具尸体。对于本片的“作者”之一、编剧格雷厄姆·格林来说,这几乎可以成为一次雄心勃勃的文学宣言了:马丁斯,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行,或许是詹姆斯·凯恩和雷蒙德·钱德勒的朋友,他踏上了维也纳这块高雅艺术的发源地,大声宣告高等现代主义的死亡。“马丁斯先生,你觉得詹姆斯·乔伊斯如何啊?”“马丁斯先生,你是怎么看待意识流的?”马丁斯应该大声地回答:詹姆斯·乔伊斯和意识流都是过去时了,詹姆斯·凯恩和硬派文风的时代到来了!可他并没有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最终还是被高等文明的殿堂与绕梁不去的空洞回音所征服了,而是因为他所身处的现实,早已在晕眩之间,突变为一部黑色的低俗小说。“马丁斯先生,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这是马丁斯唯一回应的问题:“我将写一部名为《第三者》的小说,根据真实事件来写。”
与此同时,本片的另一位“作者”卡罗尔·里德与他的摄影师罗伯特·克拉斯科也蓦然发现,他们所一直追求的表现主义风格——强烈的明暗对比,一般用于塑造神秘的、恐怖的和怪诞的氛围——却在维也纳变得无比的现实主义。路灯点亮湿漉漉的石板街道,映照出如同废墟一般的古旧建筑,历史的幽灵仿佛就在巷子的深处徘徊;有人死了,却还活着。现实本就如此这般。
莱恩死了,却还活着,活得像个幽灵。于是,在黑暗的墙角,幽森的门廊,黑猫窜逃而去,步履如同死神,路灯下亮出那张影史中最为人熟知的面孔:表面的伤感掩藏不住底子里的狡黠,他是这部电影最后一位作者——奥森·威尔斯。马丁斯一直无法相信莱恩已经死去,可当莱恩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仿佛是黑色小说家遭遇了黑色人生:虚构,在现实面前,总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莱恩属于这座都城的黑夜,他是无尽黑夜中真正的国王。于是,当他在白天出现时,他必须以上帝的姿态出现。马丁斯与莱恩,这对童年的死党,仿佛是为了寻回业已失落的纯真记忆,登上了著名的维也纳摩天轮,用上帝的眼神观望这座四分五裂的城市。“千万不要伤感。”莱恩说,“往下看。如果下面那些小点中的任何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觉得伤心吗?哥们,如果我给你两万英镑,仅仅是让其中的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让我收起我的钱吗?”
人道主义总是如此的脆弱和虚妄。在英国空军摧毁了柏林、汉堡、慕尼黑,当然还有维也纳之后,当美国人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之后,有谁,还具有足够的道德力量,去坦然地质疑莱恩的卑劣行径呢?当人们蓦然发现美国和苏联代表的各自阵营,在利益的纠葛中变为一丘之貉,有谁,还会无法感知莱恩话中强烈的反讽呢?“我也有我的五年计划。”在价值和道德被彻底摧毁的时刻,犬儒主义者便是这个废都的帝王。
因此,当莱恩说出本片中最经典的那句台词时,马丁斯根本无力招架。“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和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在这一刻,莱恩就是历史的双面天使,风卷残云,文明的废墟被抛在脑后,天使向都城投去最反讽却又最真实的一眼。于是,当我们来到莱恩真正的王国——维也纳的地下污水迷宫时,电影达到了它最具颠覆性的高潮。这座被政治和军事势力分裂的都市,竟然还具有一个如此统一而畅通自由的地下世界。所有文明的污秽都往下流,汇聚在这个被人遗忘的罪恶迷宫。复仇的天使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从污水管道里攀爬出来。
对于莱恩来说,反讽的是,他只能葬身于自己的王国之中。而本片最后地下迷宫的追逐戏,却因此具有了形而上的气质。这几乎已经不是莱恩一个个体,这也并非好人与坏人之间的角斗,更加不是马丁斯与莱恩友谊破裂的注脚;这是关乎一个人,他在那个绝望的年代选择了投身于绝望,却只能被这个绝望的年代所绞杀。莱恩在这个地下世界奔跑,急促的步伐溅起肮脏的水花,幽暗的灯光打亮他惶恐的眼神;纵然他是这个世界的国王,他也无法掌控这座迷宫无限制、无规则的膨胀。命运是个玩笑,国王成了玩偶,每一束光亮的终点,是另一个通道。莱恩费尽全力往上爬,往上爬就是光明,往上爬就是文明的世界,往上爬,纵然知道往上爬等待他的还是死亡。
然而,枪声响起,莱恩的手伸出地面,光撒在他的手上,那污秽的光。
5 ) 友谊与正义,我全都要
“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与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可是我敢打赌,如今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民主和和平。
七号评分:7.97
剧 情 简 介
二战结束后,维也纳被分为了四个区,分别有英、美、俄、法管辖,在城市中心则是国际化的,由四个国家组成的巡逻队管理。
美国作家霍利(约瑟夫·科顿饰)受好友哈里邀请到维也纳工作。
霍利哼着小曲,如约来到哈里指定的住处,却发现家里没有人,楼上的邻居说哈里已经死于一场交通意外,棺材刚抬走不久。
霍利急忙赶到墓地,很多人正在参加哈里的葬礼,因为初来乍到,他一个人都不认识。
葬礼结束后,一个皮衣男人好心让霍利搭车,并邀请他喝酒聊天,霍利想了解下哈里的情况就答应了。
聊天的过程中,霍利知道了皮衣男子叫卡罗威,是个警察,不过他对哈里的死不是很在意,只是想从霍利这里打听一些黑市交易的情况。
霍利告诉卡罗威自己是作家,根本不知道什么黑市交易,而且这次来投奔哈里也没带盘缠。
没问出什么,卡罗威便安排霍利住进一家旅馆,并要帮他定第二天的飞机票。
到旅馆后,霍利结识了一个文化再教育司的官员,他知道霍利的职业后,想让他下周出席他们的现代小说讲座,并愿意承担霍利的开销。
霍利很高兴,警察不管,他便自己查出他好友哈里的死因,于是就答应了。
正在霍利思考从哪开始查时,有个叫克兹男爵的人来电话找他,并约他见面。
霍利根据克兹男爵的指示找到他,并向他了解哈里的情况。
克兹男爵是哈里在维也纳的朋友,也是目睹哈里发生意外的人之一,他声称哈里在家门口过马路的时候出了车祸,死前曾提起霍利。
霍利还得知,哈里发生车祸的时候除了克兹男爵外,还有一个罗马尼亚人,而哈里在车祸后还活着,但没有撑到救护车的到来。
此外克兹男爵还告诉霍利,哈里有个女友施密特,在剧院工作。
霍利认为要了解哈里的情况得先去找他的女友,辞别克兹男爵后霍利到剧院,找到了施密特。
通过施密特霍利了解到,哈里跟一个叫温克的医生也非常熟,车祸当天温克后来也到场了。
而施密特建议霍利可以去问问哈里的邻居,毕竟车祸发生在哈里家门口,邻居可能看到些什么。
因为语言不通,施密特决定跟霍利一同前往,协助交流。
结果邻居的一席话让霍利大为吃惊,邻居在车祸后就在窗口观望,他声称哈里被撞的头破血流,根本不可能还活着,并提到现场除了克兹男爵和罗马尼亚人外,还有第三人,到底谁在撒谎,而哈里又是否死于意外?……
影 片 浅 析
影片节奏偏慢,导演没想用情节来推动剧情发展,而是用光影来营造悬疑的氛围,少了故事性却多了文艺气息。
下水道那一段戏是影片中难得的几个高潮之一,场面调度和剪辑都非常好,“八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展现充满想象力,加强了追逐时的紧张感。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镜头和摄影了,在1949年能有这样美的摄影真得特别了不起,加之于刻意为之的倾斜镜头,将这部悬疑电影变得非常的文艺,还要提一下片尾那一段长镜头,说不出的落寞和伤感,确实太美了。
说到演员就不得不提奥逊·威尔斯,他虽然是配角,但出现的每一秒钟都吸引着我的目光,并且他的出场经过导演精心设计,非常的惊艳,可能在之后提到这部电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极其生动的反派。特别是摩天轮那段经典的场景,有一段台词是奥逊·威尔斯自己写出来加进去的,这段台词也更突显了角色的性格,点睛之笔。
正义和友谊该如何选择,放在当下,可能很多朋友会秒选正义,毕竟与一两个为敌永远都比与大众为敌好得多。可要是放在战乱的年代呢?我不知道,人性在这种时候往往会被放大,谁都不能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否在那时还站在制高点。
“往下看,如果下面那些小点中的任何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觉得伤心吗?哥们,如果我给你两万英镑,仅仅是让其中的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让我收起我的钱吗”,面对这样的灵魂提问的时候,谁又能马上给出答案呢?
台 词 精 选
有谁能在利益面前立刻做出选择?可是花着死人钱的你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6 ) 一部英国电影,两个美国人
看了特别版后面的花絮,发现ORSON WELLES居然背负着票房毒药的恶名。JOSEPH COTTEN是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的人选,ORSONWELLES则是导演CAROL REED非请不可的 -- 结果是导演和制片人彼此妥协,促成了COTTEN和WELLES的重聚。虽然WELLES再剧中的戏份不多~但是他的角色让然堪称经典,比COTTEN所饰演的主角更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哪个有关摩天轮那段场景。
虽然这一部英国片,但是制片人,两个男主角,加上女主角都不是英国人。JOSEPH COTTEN和ORSON WELLES是美国人,女主角VALLY则出身于意大利统治下的克罗地亚。只有扮演警官的演员是英国人。
7 ) 第三个人之外
外出十几天,好像还没回过味来。
每天行走的旅程,漫长、悠悠又疲惫。生命总是奔突的如此遥远。2007年11月2日下午,在机场的等待中,你拿出一本由《外国电影》出版的外国电影剧本专集。收录有《好心与王冠》、《不屈的头颅》和《第三个人》三部电影剧本。之所以你带回这本书,只因你对它有一份浓浓的缅怀之情。那是1979年,老爸不知从哪找来这本书,他随便翻过后,就成了你的挚爱。其实,在旅行中,你是很少看书的,也许是因为嘈杂与走神,你最多也只是看看诗。所以,你很佩服那些能在火车上或飞机上还能专注阅读的人。
2003年秋,在火车上,遇到你所景仰的作家夫妇,在十几个小时的旅行中,他们那种专注阅读的神情,令人难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每每旅行中,你还会带上喜欢的诗集,在候车室随意看看。那种没有任何精神负担的阅读,的确很轻松。而这十几年的旅行中,你更多的是用眼神阅读人来人往的人流,或许那更能吸引你的眼球。
时间再回到2007年11月2日的下午候机室。你破天荒的翻起了这本好久都未再翻的旧书。此时,身边来了两个外国女孩,放下旅行包,一看就知道她们是那种职业旅行者。坐在你身边的女孩,从包里拿出厚厚的一本大16K的书,另外一个女孩子却不停的跟她说着话。起初以为是法国女孩子,仔细一听,却像是意大利语,虽然你不懂,好在你看原版影碟多,大致能分得清欧洲几大国的语言。那个看书的女孩子不时放下书聊天,一看封面,装帧得朴素又雅致。上面浅蓝色的底色,衬出几行大小不一看似随意却是精心布局的“意大利文”,没有我们当下花里胡哨的所谓“豪华图饰与精美包装”。你忍不住地用手势想了解一下,这是谁著的书。她笑着翻开书的扉页,其中的中国长城、兵马俑与故宫图片,即可看出这是一本意大利版介绍中国自然及风土人情的书。奇怪的是如若是中国出版的这类书,封面一定是几张景点的图片,不会让它闲着仅仅是留下几行文字。她看到你翻起这本发黄的旧书,也笑着指指。你翻开书扉页的几张三部电影剧本的黑白配照。
当女孩子看到《第三个人》剧情中安娜侧坐着那张剧照时,她眼前突的一亮,“叽里哇拉”的跟女友说着什么。可惜你不懂。你指着剧照打着手势,问她们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她们点点头。你说“卡罗尔·里德(英国导演),她们“呵”的点头。你说“罗马、佛罗伦萨、热那亚……”几个意大利城市,想知道她们从哪来,她们说“米兰”。说起意大利就想起你喜欢的几个电影大师的名字“德西卡、费里尼、安东尼奥尼、马可·贝洛奇奥……”,她们还是“耶耶……”,不知她们有没有听懂你所说的这几个人名。但你知道她们是从米兰来的,知道她们喜欢电影。
大厅女广播员的声音响了,她们背着旅行袋笑着跟你打招呼就走了。你想,这个星球上总是有很多喜欢看电影的人,不论她们从哪来,也不论她们要到哪去。一想起她们看到那张《第三个人》的剧照,两人讨论个不停的样子,就感到很有意思。你一直喜欢格雷厄姆·格林所著的《第三个人》。其中的叙事之简明、人物之含蓄、情节之悬念,堪称电影剧本中的经典。这部电影,曾荣获194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50年奥斯卡最佳黑白摄影金像奖。
她们走了。你终究还是没能安心的看这部书,就静静坐在那里,看着各式各样的人。你想,有时,那种晃动的或不经意走过的身影,或会更让你记住。游离的生命体,毕竟比一本发黄的书更有味道。因为,刹那间走过的,就不会再来。而书,你可随时捡来一读,不必当下非看不可。
2007、11、4
故事本身并无多大吸引力,男主角也不讨喜,但胜在场面调度从容,后期剪辑利落(下水道戏),就连黑白摄影也极富层次,尤其是我男神的出场,从台词暗示到局部展示,最后灯一闪,打在脸上45°角邪魅一笑,惊艳全场,威尔斯戏份不多但演绎张弛有度无愧于全能天才。
哈哈Orson Welles的角色真有趣演的也好,从一个幽灵变成一只老鼠,不过只是为了在那样没有出路的年代生存下去。充分利用光影和构图的摄影很有看头,但实在觉得滑稽配乐多的有点烦。
推荐104分钟的版本。这算哪门子黑色电影,明明是个文艺片嘛!
废墟上的摩天轮,隐于地下的污水迷宫,二战后断壁残垣的维也纳成为光和影的舞台,构图真是太绝了。初看以为是悬疑片,再看又觉得是爱情片,最后发现是政治片:夹在美苏之间的老欧洲便是那第三人。
3.5。在下水道大戏的最后,我还可笑地猜想着他又一次不死,结果就那么优雅地在落花飘叶中结束了,讽刺死我这坨被传统悬疑片惯坏的心。气氛不见得有多好,下水道的人影全无惊心步声全片最佳。寄情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反派,随着一个曾经徘徊的女人果断离去,了无感想,太渺茫了。
#重看#奥胖实力抢镜,虽然出场戏份并不多,但戏眼全在他身上,包括那些倾斜+仰视的镜头,也渗透了其个人风格,只能说他的全能天才魅力的确无可抵挡。地面上的残垣断壁、地下暗道如迷宫,正是战后龙蛇混杂的环境,四国割据/瓜分的状态——正是绝佳黑色电影的背景;表现主义遗风浓郁——影子投射于墙的惶惶,螺旋楼梯的无穷无尽,夜雾中依稀涌现的人影,街上响起的急促脚步声,隐匿在阴影里的脸部。这一切不仅仅是一桩谋杀案,更折射美苏对立+互相与欧洲的关系,三流小说家的美国身份设置和场景放在维也纳都显得意味深长。故意提问“怎么看乔伊斯”是格雷厄姆·格林有意为之。夜戏/下水道追逐戏太棒;哈里惊闻四方声音与霍利在街上看到无数眼睛偷窥呼应。
BJIFF 资料馆。满场不合时宜发出“哈哈哈哈哈”杠铃般大笑的大哥,你要火了你造吗
据说奥森威尔斯出演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因为下水道太臭了,他才懒的去。结尾那个隧道里的站立的背影,是助导演的。结尾伸手去打开井盖的特写是导演出演的。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会认为奥森威尔斯才是真正的电影主角,如同题名。
个人以为这部经典电影的问题可能在于,导演让居于反咖的威尔斯太有魅力,无论出场亮相那一刻,还是“瑞士钟表”的华丽台词,结果观众不自觉地移情于哈里,也就必然削弱了对马丁大义灭友之正义与暗恋女主之美好的心理期待,但叙事上偏偏又只能以约瑟夫科顿为主线核心而占据大量镜头时间,观众始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情绪状态,他们既不能去同情卖假药坑害儿童的肮脏哈利,又没法很喜欢三流通俗小说作家的正义马丁,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也只能构思奇佳却情绪滞后,既谈不上伤感,俩人本来也不是观众期待的天作之和;又不能说解气,因为马丁在道义上确实没做错什么……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78309294/
波齐亚统治意大利三十年,荒淫无道,但他们有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而那些享受了五百多年民主自由的人们得到了些什么?报时的小鸟?虽然是流氓逻辑,但掷地有声。PS:第三人不是第三者,抓住第三人的最终变成了第三者!
这部电影最好地证明了光和影就是上帝的魔术啊,配乐挺带感的(有点略多)。奥森威尔斯的出场真是,啧啧。二战后的维也纳各种辖区的背景非常有意思。另外,看看人家的下水道!
四国势力的对立,地上地下的对立,甚至意识流和通俗的对立。无处不在的对立导致单一与匮乏:拥有百年和平就没有文艺复兴,试图睥睨众生须泯灭博爱人性,扶稳道德天平却痛逝今昔深情。正像电影配乐里齐特琴激越无奈的单一,又如最终长镜那不平衡构图所营造的匮乏,这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困境【10】
一开始就猜出了第三人是谁……又歌颂了一下西方的下水道。
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
Welles出场设计牛死了。只有我觉得Welles长得像M么?
CanalStudio4K修复版,遗失在维也纳废墟中的光阴,在黑夜的映衬下重返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年代。美国来客充满失落和疑惑的欧洲之行,在友情与正义的博弈下变成了战后分裂城市的巨大隐喻。唯不常间断的配乐,隐隐传达着某种积极轻快的氛围。各种影史经典段落不必细数,结尾一幕如烙印在心头。
饰演马丁斯的约瑟夫·哥顿表现很出色。由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开始,再运用倒叙、蒙太奇的手法,夸大意外曲折给人们造成心理变化,而最终引出绝不平凡、让人惊讶的结局。
和资料馆的朋友们分享一下那个笑声。笑声来自我右边两个位置的一位外国友人。好奇的我问了和他一起来看电影的中国学生他是谁。原文转述:“他吗?他是北航。。。哦不。。。北理工的一个老师。”(非常朴实的改口,笑,每个人笑点都不同,大家彼此包容。倾斜的正反打镜头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局促不安,真棒
在维也纳也坐过那个摩天轮,嘻嘻。
小时候我爸爸一直跟我提这片,后来才知道是第三个人。奥逊威尔斯出场真是牛逼,配乐也牛逼,最后下水道戏也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