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警察日记和拆弹专家
很巧,在同一天看了内地和香港的两部警察题材电影。一部平静朴实,一部紧张煽情,都不错。不过我更喜欢前者,毕竟现实中哪有把香港过海隧道炸毁的悍匪,但却无时无刻存在着为了200块钱杀人的小民。
我没料到一部主旋律电影拍得如此克制,煽情点到即止,人物朴实自然,好像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平常的有正义感的警察。
在这个喜欢激情燃烧的时代,这部电影也许注定无法收获高票房,但绝对值得一看!
2 ) 主旋律的罗生门
宁瀛真是姜是老的辣。一个主旋律故事,被她玩儿得颇有模有样。摄影机的角度、剪辑的大胆,已经超越了目前国内所有的主旋律电影。对警察局长这个人物的刻画,也算是做到了立体,因为概念化的呈现方式,会让人觉得角色稍稍不可信。可贵的是,宁瀛选择了最能安抚人心的他者角度来叙述故事,本身就是旁人和死者的日记在讲故事,罗生门的效果就是大家会预见到信息会失真,但乐于让它就此失真下去。电影中颇具法律意识的干警,在讲述往事时,宁瀛采取了一次过去和现在交合的勇敢拍摄方式。看到这个镜头时,我基本可以断定,宁瀛是费了大功夫的。王景春这个多年的实力配角总算站在了台前,东京电影节影帝当之无愧。
2014年8月22日
3 ) 主旋律的另一面
主旋律也可以是真实的叙事 还有日本原来有个警察日记 这是得奖的原因吗 别人还没看我先评一下
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公安局长郝万忠2011年因公殉职,生前留下68本工作日记,关于犯罪和人性的日记。公安局长终于不再在doubaner和反zf者眼中面目狰狞或是在主旋律里面目伪善。主旋律也有今天了 抑或日本人没见过世面
4 ) 白马非马
坐下来不到一刻钟才反映过来,尼玛这是一部货真价实的主旋律片啊。但导演身在江湖,显然清楚再用文革时代的红又专来宣传正能量是再滑稽不过且为同行嘲笑的事儿,所以我们看到了一部糅合了文艺片商业片诸多佐料的主旋律片儿,一面在电影界内部有抬起头的资本可以打着哈哈说“瞧瞧奴家这头上的花哨多得很呢”,一面对外又可以趾高气扬地抬了头一派正襟危坐模样道:“俺们这可是正能量~”
场内人本来不多,里面一点惊悚镜头是看得我怪胆颤的,不过这命案始终没结大概是故意为之。虽是故意,却像又读了回废名的《桥》。始终给你一个悬念在那吊着,直到影片结束还给你一个身段窈窕的背影一扭一扭。不过由此也可看出这部片子的确是……用心良苦啊。记得以前看一个段子,丈人想减肥,又听人说挨骂有此神效。便借此考验未来的女婿,叫他每天狠狠地骂自己。嗯……然后这小伙子便日日加足了马力:“您这样真的太不好了!为这个家辛苦付出这么多还睡这么少,这么不爱惜自己巴拉巴拉”……听得这丈人是眉开眼笑。
这片儿便是类似了。我们早已告别一个高大全的偶像年代,谁若是试图从现实生活中找出这么个人物来,观众也多是要嘲讽惺惺作态的。如此,加上几个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小缺点便再妙不过了。这么一个公安局长,他不是一开始就体现出局长的素质的,他脾气还很有些不好,时常不讲情面呢。
这样的形象无疑是符合官方传统的。两袖清风,关怀农民,工作勤苦常常是几十天回不了家。你得承认这就是正面宣传所需要的一切因素。他除了性格上几乎可以视为可爱的一些缺点外完全就是个典范。在这里你除了看这么一个好典范做榜样之外看不出任何东西。
这种纪录片式的风格无疑也决定了导演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影技巧来掩盖其单薄的思想内涵。蒙太奇的切换几乎用到喜感,尤其李东方那一环,两个时空的切换没有一点预兆……这玩得有点过分了吧。还有慢镜头和特写的使用也是泛滥,从一开始文艺范无比的奔跑到最后司机强子的一声“忠哥”,我是忍住了没笑出声来,只好默默低头以手支颐掩饰我内心强烈的不平静。。
套盒式结构用得很明显,大盒套小盒,小盒又构成连环式进行下去。我一开始看着那新华社记者只是听着始终不说话,还心想,这记者的角色安排得颇有匠心。他作为一个沉默的旁观者穿梭于各个时空,一声不响地连串起各人不同的记忆(尽管这记忆虽然视角采用不同,但组成的人物特性几乎是一样的。好比盲人摸象,在这片子里人人都清楚自己摸的是象,也努力或无意识地在营造“象”的形象。这种心态完全可以有个人体验做注脚,譬如我有时会猜测某人希望我的回答是这样,所以我做出这样的回答以满足他。)
如此,这记者便获得时空之外的游离身份。我们在很多电影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旁观者形象,他们本身并不参与电影情节里或华丽或缠绵的情节制作,他们本身不构成情节,然而这样平行的身份又使得他们不会采用上帝一般居高临下的视角。一定程度上他们和观众在一个平面,又和电影人物在一个平面。如此,又不自觉地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
其实拿这部片分析蒙太奇是再好不过了。平行、交叉、颠倒,一场华丽丽的蒙太奇艺术展都看到我眩晕。
最后再提下王景春的形象。还是很有《一一》里的吴念真给我的感觉的,当然同是就个人形象而言。外表看起来老实得几乎像个农民,你难以将他们和一个局长或是公司管理的身份扯上。但就是这样隐隐存在的错位之感在接下来的观影里,会给你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5 ) 就是一部作警察應有的教材
一個寫實盡忠職守的刑警的生路歷程及其人生觀。如果說是一部好警察的練成,倒不如說是一個專業警察成長的心路歷程。從單純因理想的原因入職,到艱苦的學習警務知識,到跌入警察都會遇上一生的懸案的漩渦,所以每宗案件都不想再留下遺憾,形成出寧願犧牲家庭成全案件的輪迴,一生背負對百姓比對家庭好的心理矛盾之中。他的故事突顯出警察遇上最困難的難題,包括廉潔,上頭的分歧引至的阻力,對記者事件中引發的執法後果等。一名好警察要不畏權貴,但要存有呵護老百姓的仁慈之心。每一個警察都懂法例,但現實並不是單照法律辦事便成,盲目執法可能會有得不嘗失的後果。一個人如要當一名稱職及專業的警員,都應要先作以上的心理考慮。
6 ) 不一样的表达
《警察日记》是中国导演宁瀛的新作,讲述了发生在内蒙地区的一位人民警察因公殉职的故事,和以往类似的主旋律电影有着不同的是导演自己的风格表达,为这部电影注入了独有的血液,让这部电影魅力十足。
首先,在叙事结构上进行了有力的突破。
纵观以往的主旋律故事片,电影总是顺序式叙说故事,按照人物的生平事迹交代情节的发展。而在本片中,导演一改原有的风格,采用了电影史上经典之作《公民凯恩》的叙事结构,大胆突破。电影从第一个郝万忠晋升局长的定格拉出,一个较长的拉镜断断续续的穿插着记者接单调查郝万忠生平,拉镜头中有着郝万忠儿子的旁白,结尾处郝万忠儿子的旁白结束,一气呵成。后面的段落由记者采访与主人公郝万忠有关的人物和郝万忠自己生平事迹相结合,形成一种较为巧妙的交叉蒙太奇。
在段落之间的转场并没有硬切,要么叠化记者与窗户外的景色,要么就是日记呈现镜头配合郝万忠的旁白。这样的转场将采访的段落与郝万忠生平的事情发展有了一个有机的结合。
日记成为了本片的重要线索。日记是一件很私密的物件,却是一个人很真实客观的揭露。通过这本日记,从开头的侧拍的,一系列的特写写日记,到后来日记成为报道的证据,复印、划线,从日记——报道——影片的三层升华。
其次,导演解放了人物。
一般来讴歌警察,总有“高大全”来塑造,这些弊病在中国电影中极为常见,但是导演既赞扬了“英雄”也无保留地交代“英雄”的问题。
导演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塑造人物,一用旁人客观视角中的郝万忠,二是郝万忠的日记视角。
在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全景与中近景的来回切换,最后讨薪成功农民工与他握手的特写收场;在为了让大老板修路,十个酒杯的特写镜头,配上酒场上的音乐喧嚣,郝万忠一饮而尽,潇洒豪迈;在为了抓犯人,一个俯拍的食品垃圾不断增多,脸部和烟蒂的特写,到后来抓到犯人,却安慰犯人的老妈吗。和妻儿之间,他不够称职,儿子跌伤,不在身边,合家团圆不在身边,最后答应儿子事情也未能完成。包括自己有错误,要把记者抓起来,和另一个警察的天台对话,一个大的俯拍长镜头交代了事情的原有和结果,最后郝万忠证实了自己有问题,也就承认了错误。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一种独特的间离,这里本来说话的郝万忠,镜头一移变成了记者;同样的还有后面的记者说请进,进来后的镜头里的记者变成了郝万忠。这样的一种人物关系的转换我认为是导演要让记者成为郝万忠的视角来体验这样的生活。
关于记者的出现,记者就是一个真实客观的记录者,从一开始的不答应,只写反面人物到后来完成这篇报道。记者从来没有出现过笑脸,记者从开始调查就一直穿着红色的衣服,真实的,冷峻的形象,大量的记者脸部、眼睛的特写镜头,好像将郝万忠的事件一件件的展现了出来。
再者,纪实风格与非纪实风格的结合。
先说纪实风格,宁瀛早期的《找乐》《民警故事》纪实风格是她影片的一大特征。而此部同样具备了一些纪实风格的元素。
第一,地方方言的运用。
为了表现故事的真实感,影片中基本上所有的人物都采用的方言演出,这样让观众会觉得与电影的亲切。至于蒙族妈妈看到儿子被抓的那一段,蒙族老妈妈走出来,用方言哭着喊着,郝万忠又用方言安慰着老妈妈,让人感觉到一丝怜悯和同情。
第二,演员的表演。
导演是惯用非职业演员的,但是这一次他们让职业演员演出了群众演员效果。非职业演员演得也让人感动,比如老妈妈的那场戏。
第三,实景拍摄。
片中实景拍摄的地方其实不算是多,但是遇到劳资纠纷、矿主开矿等社会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实景地拍摄;另外大量的在窗内看着外景的主观镜头以及蒙古地区的大广角、全景实景,一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展示了地方发生的真实的样貌,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山区的气势。
还有非纪实风格,非纪实风格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这几点
第一, 类型片元素的使用。
129惨案的段落中,血、玩偶、女尸、小孩小脸、破镜惊悚的配乐,冷色调的画面,一组蒙太奇的运用给人的心里面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恐惧感。这一案也是郝万忠一直恐惧,经常在梦中遇见的场景。还有第一次出警,差一点被墙击中,就用到了类似《邦妮和克莱德》的暴力美学的元素。
还有就是手持镜头。
手持的镜头在影片中表现了多次,在129惨案中,手持的主观镜头代表了郝万忠的眼睛在看,另一个手持晃动镜头就切到他在吐。后面冲锋在前,勇斗精神病患者前的一段,手持从楼下摇到楼上。到了最后郝万忠因为倒下,手持主观镜头看到了倒摄的天空,都是郝万忠内心的表达。
升格镜头也是本片的一个重要风格。
升格镜头的运用在片中多次出现,目的是希望时间可以暂停,不再流逝,以此来缅怀郝万忠的去世。
当然,音乐的使用也是一种表达的工具。
电影以歌曲开头,以歌曲结尾,中间还有三段配乐,歌以咏志,片中歌曲一直就有悲壮、豪迈之感,导演用歌曲来渲染郝万忠这样一个悲壮的人民警察事迹也是一种精致的表达。
导演的不一样的表达让这部主旋律电影焕然一新,其实这种的尝试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对其他的电影有一种启发,突破常规的叙事结构,融合类型片元素,有血有肉的主角人物,导演个人的艺术化风格对于主旋律电影应该是重新绽放活力的重要手段。
听片名第一反应是,民警故事咋又拿出来放了啊。宁瀛水准回归,树碑立传的主旋律拍成这样相当难得。开场三个套嵌的空间,无数玻璃烟雾水雪镜头、人脸大特写,升格逆光,把一犯罪纪实片拍成了文艺片,职业非职业演员状态都很好。主持人说这是公民凯恩结构,好吧。芦苇又说,战舰波将金号也是主旋律呢。
这片子是在CCTV6看的。当时就被王景春的演技震慑住了。整部片子里,警察叔叔的疲惫感,坚定感,太真实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片子只有6.8分。
你可以不认同拍摄手法,但是像评论区那种不尊重人物和其社会贡献的人,真的狗都不如!
6/10。感觉宁瀛意在用意大利政治电影的叙述,当郝采用政治暴力的手腕而非刑侦范围,打击阻碍当地煤运的黑恶势力,没有评判这类超脱法律程序的行为是否正义而呈现一种失语状态,贫困杀人、暴发户和保护伞等司法黑暗的描述通通失语,证明了政治类型在中国电影体制的无奈。视听精准、舒畅,譬如开场记者论及网络时代下''英雄''形象难立与郝在走廊奔跑的时空交叉,慢摇、高速摄影、跟拍和固定机位交替出现,写意运用脸部大特写、逆光和烟雾水雪的华丽构图,又如郝和小李谈话出画后,记者入画采访同事小李,连接时空的长镜头不断有声音提示画外空间,使得画内画外连成整体。结尾郝慢慢倒下的瞬间几颗雪花落在脸上,却躺在满是灰的血案现场,为郝警察生涯的偏执和负罪感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喝20杯白酒劝土豪修路、施舍年迈的罪犯母亲,细节充满活力。
这活儿干完没给奖金,嫌周末老不接公司电话,给发了个iphone。
中国的警察都是好人,反观韩国,美国警察的电影,几乎都是坏人。3.5星吧,故事主线太散,案件都是新闻标题式的,很浅,整个人物没往深挖,摄影不错
一个模范工作者的故事能拍得这么文艺有温度,评分这么低不科学啊
2.5-3之间
主旋律电影偏爱倒叙,用众人之口拼凑一个完整的人民公仆。和尹力的《雨中的树》一样,都有导演自己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地方,但主旋律还是限制了创作自由,导演有心无力跳不出那个框。“每个警察心中都有一个悬案”,不如通过案子反映人物,那些不受贿、办实事儿的地方都太造作了。
好像回不到过去那种纯粹的叙事风格了
在现有的限制下,已经很努力了。包括叙事结构以及很多细节的处理。不过这种题材先天劣势
宁瀛的导演手法依然可看,但作为剧本来说有点腻歪,倒不是主旋律的错,就比如开头主角儿子的画外音,其陈述内容老是让我跳戏,这种红色大陆的思维模式老是哪有问题、抓不住要点的感觉
2021.5.6第2218部电影
想“做一个好人”有时比立志使坏还可怕,不如老实“做好一个人”,行人本分已经不容易,先少些谈论为他人付出。
摄影和叙事结构意识到自己逼格不俗故时而自嗨【另外男主就是荣荣干洗店猥琐的小老板啊!
但摄影师太好了,超过了导演的水平。
虽然宁瀛很介怀很敏感,多次强调自己不是歌功颂德,我也理解一个清高的导演对于拍了这么一部片子面对评价时矛盾的心态,但它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部主旋律,虽然在视听上有宁瀛自己的风格和尝试,但她的导演观点显然和她的阐述相违和,观片后的交流会比影片还精彩,观众的质疑有的真是一针见血。
新时代版本的《民警故事》,只不过讲得不是一个派出所,而是一个真实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主旋律”电影,骨子里是主旋律的,但导演用了很多个性化的叙事、镜头语言讲故事。不过整体上电影的各个事件的片段都是“点到即止”,特别是部分断案的情节如果能找一两个案子详细描写就好了
遗珠之作。宁瀛风格化叙事的尝试,力图把主旋律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可信,并且触碰到了一些敏感领域。再次说明警察题材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导演完全没意识到他是怎么毁了这个人物,这一星是给王景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