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和第五代导演都经历过”革命年代“(1966-1976),在“革命年代”结束后都拍摄了关于“革命年代”的电影,但两者通过影像呈现出的姿态却截然分明。如果没有谢晋这个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孤例——横跨第三、四、五三代影史分期——为参照,第五代导演身上本质性的问题便可能被遮掩得更加深重,无法一目了然。
革命开始之时,谢晋43岁,已经拍过不少电影作品。这就是说,谢晋是在心智完全成熟后才被卷入这场运动的。但对第五代大多数导演来说,“革命年代”正好是他们成长的黄金时期:张艺谋(16岁-26岁)、陈凯歌(14岁-24岁)、田壮壮(14岁-24岁)……
为何要计算各位导演在“革命年代”的具体年龄?因为在我看来,对一个人成长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正好是他们的青春到青年初期。若以我自身为例子,大致可以定为15岁到25岁这个时间段。这个阶段完整地形塑起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
由此看来,无论第五代导演有没有真正“介入”这场运动,“革命”的力量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深重影响,这种影响在我看来是永远摆脱不掉的。但谢晋是不同的,他同样经受了“革命年代”,但因为他在进入新中国前(26岁)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位正常之“人”所需要的教育,所以“革命”在他身上的影响并非根深蒂固、无法抹除。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谢晋和第五代导演的“革命”叙事中呈现的真正差别,这种差别与他们卷入“革命年代”所处在的不同人生阶段是分不开的。我并不想去分析这些“革命”叙事背后呈现出怎样复杂的心智状态(不妨交给无所不能的文化研究者吧),而是简单地将其限制在通过影像进行的情感表达上。
看过谢晋在“革命年代”结束后拍摄的几部作品——这里指的是最初的几部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我们可能需要暂时排除《芙蓉镇》,因为这是一部在表现手法上真正有突破的杰作,与三部曲中另外两部区别了开来——的观众都知道,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电影中的情感表达是非常夸张的。
它们延续了《舞台姐妹》(1964)中更靠近“表现主义”的表达模式:动情化的表演,毫不克制的特写、主观化的镜头运动、美化柔光的色调、饱满过度的音乐……使得角色在情感表现上直接又剧烈,而与谢晋后来在《芙蓉镇》中所使用的极端克制的“自然主义”手法迥然不同。
但这些“夸张”不该成为谢晋电影的缺点。如果我们考虑到拍摄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考虑到“革命年代”造成的影响,这些残留的痕迹便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反而应该看到在这般厚重刻意的表达背后,创造者传达情感的真挚。即便我明显感觉到谢晋电影中情感表达的过度,我还是被感动了,它们都是对人性中最美好部分的刻画。
相反,在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即便我们看到了创作者想要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真诚,但这种交流总会走向无效,我们甚至还会因为它的生硬与干涩感到难受。我不觉得这只是张艺谋个人的问题,这是第五代导演的普遍状况。他们对人的认知有一种明显的偏离,因此从未能拍出刻画人性之深刻的真正杰作。
说这些不是为了证明谢晋的电影便因此高于第五代的作品,也不是为了贬低第五代导演已经取得的集体成就,他们确实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无非说明了“革命年代”在不同代际的人身上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表现在了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中。作品是最好的发声者,以此为证。
这篇文章的主体依然是原来毕业论文的一部分,最终被我删掉,现改写如下。
顾名思义,“谢晋模式”是指我国著名导演谢晋在编导电影时,所无意识遵循的不成文守则,它于1986年由文学评论家朱大可所提出,涉及到了谢晋在文革结束后的几部重要作品[1]。朱大可认为,谢晋电影中存在“好人蒙冤”、“价值发现”、“道德感化”和“善必胜恶”的“四项道德母体”,并且评价其影片是“一次从‘五四’精神轰轰烈烈的大步后撤[2]”。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的论断想当然地引发了喧然大波,据朱大可称,他有几个文艺界的朋友因此仕途受阻,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前任毛泽东润笔秘书的胡乔木同志竟然想与他约一场公开辩论,可见其观点是多么惊世骇俗。
谢晋电影是国产电影爱好者所不能绕过的重要序列,在我参阅过的一些文献中,发现许多影迷与我一样,曾对谢晋遭受重大冲击的事实充满着困惑:这样一位饱含批判性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为什么要受到如此苛责?即便影片真有什么缺陷,那么从作者论角度将这些“缺陷”当作症候客观指出即可,有必要表达出严重的价值判断倾向吗?但是,随着一点点深入当时的历史语境,我逐渐开始理解这些批评家们的逻辑:总得来说,“谢晋模式”的确从创作思路和内容架构上限制了电影艺术的发展可能性,而且,它做为一种后文革叙事的主要策略,已经逐渐脱离当时的特殊历史语境,增殖演化为中国电影涉及创伤性叙事与批判现实主义时所遵守的新教条。
在朱大可发表“檄文”后,还有着如汪晖、李奕明、戴锦华等学者的冷静理智的声音值得我们参考,他们从文化分析、女性主义与意识形态等角度进行了另一种更犀利的剖解,属于“直接涉及它(谢晋模式)的合法性问题[3]”。以我的能力,很难对谢晋电影进行彻底解构,但是在充分阅读以上文献之后,我还是可以抖胆从中总结出“谢晋模式”的两个创作守则,以便后文论述。这两个守则是指:“用个体失范代替制度失范;用道德和解完成阶级和解”。
为了节省时间,本文稍稍对这两条守则进行一番简述:“用个体失范代替制度失范”,旨在为影片设计反面角色时,严格控制其人物数量及阶级地位,从而将制度问题退化为个人操守问题,转移观众对体制的仇恨。谢晋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要为当时的最广泛观众提供一个对于文革的合理解释,与此同时又要尽量避免反抗的煽动性。于是,“用个体失范代替制度失范”即成为谢晋用来设计矛盾与戏剧冲突的绝妙技巧。
反面角色作为强制性国家机器的代表,他所维系的行政职能愈高,愈贴近权力中心,他身上所蕴含的“精神之父”的隐喻就越锋利,也就愈能激发观众反抗冲动。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将反面角色限定为底层官僚,最好是只影响一村一镇的头目,这样在临近结局时进行清算的难度也低一些。与此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提供反面角色在组织内的人事服从关系。即,虽然剧情会提供一个可供批判的基层官僚对象,但这个基层官僚的直接上级要避免出现,最常见的作法是将其科层背景与“命令—服从关系”被一并隐去。当更上一级的官僚有必要出现时,他的形象更倾向属于“拨乱反正”的清醒个体,与“机械降神”模式相通(《高山下的花环》)。很显然,如此操作可以显著阻碍观众将对个体失范的批判上升到对组织关系、运作机制的批判层面,诚如汪晖所言:“权威人物必须与整个权威系统加以区别,这样,个别权威人物以至相当普遍的权力者的过失才能不导致对现实统治秩序的怀疑[4]”。
再来谈谢晋模式的第二条守则:“用道德和解完成阶级和解”。谢晋电影通常将主角置于浓厚友情、亲情等场域之中,通过由本性至善的民众和忠贞不渝的爱人给予未来的希望,利用道德感化抒解主角信仰破碎的焦虑,从而进一步弱化观众的反抗欲望。这条守则同样会制约谢晋电影的情节结构,除了结局的趋同,影片通常将“道德拯救”的重任压在女性角色的肩上。《高山下的花环》全片后三分之一都是在讲述如何抚平“战后创伤”,几乎就相当于唐国强饰演的指导员不断道歉、王玉梅等人饰演的牺牲者家属不断原谅的过程。为了使这种原谅不至于有过分的宣教意味,主创还利用“机械降神”的模式,塑造了因战争而失独的雷军长,另一方面对冲主角的负罪感。
从功利的角度而言,“用道德和解完成阶级和解”属于非常方便有效的实用技巧。从亲情维度上,它可以体现为亲子和解、家庭和解;从爱情维度上,它可以体现为将爱情作为保障人性底线的工具;从友情维度上,它可以体现为“良心发现”与“迷途知返”的友人主导结局的光明走向;从更大的社会形态上,它可以体现为“淳厚朴实的工农群众”与“人间自有真情在”等等广泛的底层乌托邦。谢晋电影非常巧妙的将这几个维度全部实现:亲情:《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母子和解;爱情:《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中的伉俪情深;友情:《天云山传奇》中周渝贞的热诚与宋薇、吴遥的忏悔;社会形态:上述四部作品中弱小、普遍又坚持道德操守的群众……通过这些多样的手段,谢晋试图拯救被极左思想破坏的中国家庭的亲情连接,以及底层的道德场域,这的确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然而,也正是这样将政治矛盾替换为道德矛盾,用膨胀的道德为影片的社会矛盾进行兜底,才让影片的批判态度“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在补充共同政治信念或信仰体系的同时,实现刚性意识形态的软着陆[5]”。
“用个体失范代替制度失范”与“用道德和解完成阶级和解”的叙事策略,可以看作是谢晋为挽救中国人岌岌可危的共同体信仰所做的一次努力,可谓用心良苦。然而,这种后撤式的安抚只能暂时压制社会的不安情绪,而无益于对问题根源的深刻解构,更无益于真正尊重遭受苦难的广大人民。伴随着这种压制而传承给后辈的不是历史的真相,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云淡风轻”、“沧海桑田”、“命运无常”、“天道轮回”之类模糊的虚无历史观。曾因《电影的锣鼓》而饱受迫害的理论家钟惦棐在他的《谢晋电影十思》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中国如没有一场把神还原为人的政治改革,则历史两千年的‘金缕玉衣’就会再次发出它随同入殓的臭味[6]”。虽然,用电影促发政治改革很强人所难,然而谢晋电影,以及与之同期的其他新时期电影,能够在影片中做到“把神还原为人”吗?恐怕是不能。不仅如此,这些影片还精妙的同构了文革后官方话语重建的过程(诸如将毛泽东与党中央区别开,再将江青与毛泽东区别开,最后让底层民众无底线地包容“历史错误”),如果我们从对一直停滞的政治发展的观察出发,就会很轻易地推导出一个结论:中国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表征,从谢晋至今,除视听语言外不可能再有什么大规模的、超前的进步。“谢晋模式”原本只是一个不够完美的开端,却遗憾地成为创作者们传承至今唯一能用的批判性手段,这么看来,钟惦棐曾对谢晋下过的另一个论断,仿佛一句讖语,始终笼罩在我国电影界的头顶:“时代有谢晋,而谢晋无时代”。
[1] 朱大可的文章《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涉及到《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三部作品。《芙蓉镇》上映后,包括朱大可在内的许多学者也直接将此片纳入“谢晋模式”的讨论序列中。
[2] 朱大可.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N].文汇报,1986-07-18
[3] 刘海波.重审“谢晋模式”的合法性——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46-50.
[4] 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 谢晋电影分析[J].电影艺术,1990(02):23-45.
[5] 刘海波.重审“谢晋模式”的合法性——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46-50.
[6] 谢晋电影十思[N] .中国电影时报,1986-09-13.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这句金句最早出自苏联,而后在1982年的国产老片《牧马人》中再次出现。
因为它所表现出的对于未来生活的无尽希望,而流传至今。
很开心看到37年前的《牧马人》,近段时间突然再次火了。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让很多人开始关注一些优秀的老电影。
或是重新温习曾经的记忆,或是思考着我们当下的生活......
其实,这部片子在当年就曾火的一塌糊涂。
水灵秀气的丛珊,备受瞩目。
正直颜值巅峰的朱时茂,被全国人民所知道。
作为导演谢晋的反思三部曲,《牧马人》最浪漫。
而《芙蓉镇》最深刻,《天云山传奇》可以说是最均衡。
《牧马人》再次火了,当然与男女演员的颜值有关。
也和接近年关大家的相亲潮有关,一句“老婆你要不要”最先在抖音上流传开来。
另外,牛犇那句“没有见过你爸你妈结婚吗?”也是相当搞笑的。
他的另外一句也很有意思:“你还别说还挺难找(对象),嫌人家瘦,嫌人家单薄,哼。你刚从河南逃荒来的时候,上秤称还没有80斤吧,你看这还不是看发展吗。哼。”
当然,还和物质社会现代人的情感贫瘠或过度泛滥有关,因为片中所呈现的简单而美好的情感,唤醒了人们内深处潜藏着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在某种上而言,《牧马人》像是一种提供了一种“婚姻范本”,对于当下很多恐婚或是对婚姻抱有消极态度的人,起到了很好的消解作用。
也与当下现实生活的困境有关,今年大家普遍接受的一个词就是“太难了!”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追崇自由和自我实现,但也渴望有爱有依托有陪伴。
或许,现实太沉重,年轻人更愿意在电影中找寄托,哪怕是短暂的慰藉,也好。
而现在的社会,焦虑和迷惘时常困扰在每个人的心中,所以,影片中所呈现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比较符合大家的期待。
实际上,影片中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
只是两颗同样善良的心慢慢靠近、吸引、交融......
就这样连接成了简单、真诚、质朴的而又牢不可破的情感关系。
许灵均(朱时茂 饰)和李秀芝(丛珊 饰)是两个同样处境不堪的男女。
一个是备受迫害的右派,一个是背井离乡的逃荒者。
因为意外结合了,用影片中许灵均的话来说,“这完全是一种奇特的偶然性的排列组合。”
对她而言,这有现实的无奈,也有赌一把的勇敢。
对他而言,这是意想不到的惊喜,也是不敢妄想的美梦。
第一天,许灵均同李秀芝简单的交谈,给她水喝,给饭吃。
第二天,他看见她在哭,他拿出了自己存的钱和粮票。
并对她说,“想家了吧,拿着回家吧!”
她哭着更伤心了,“你是嫌我长的丑吗?”
他说,“秀芝,我是个犯过错误的人。”
她回,“犯过错误,我们以后不犯就是了。”
他接着说,“我这个人,注定要在这劳动一辈子的。”
她再回,“一辈子有什么不好,我陪你在这劳动。”
他又说,“那你太可怜了!”
她反驳道,“我不可怜,我命好。”
他不解,“为什么?”
她温柔地回,“我看出来了,我遇上了好人。”
影片中如此描述人物的内心感受:在我的生活中,突然闯进了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我好像等待了多年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她对我是那么的信任,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好像她也等待了我好多年。
一个善良人,遇上了一个善良的人。
一颗炙热的心,碰上了一个炙热的心。
真诚对真诚,成就了真爱。
就这样,他们抛开了家庭背景、物质陪衬、相互差异……一起携手组建了一个共同的家。
他们玩起了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先结婚后恋爱的模式。
婚后,他们努力而简单地活着,武能一起辛勤劳作,文能谈论书籍。
在秀芝勤劳、努力、独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感染下,许灵均也变得乐观起来。
他们就这样幸福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后来,许灵均有了一个或许是更好的生活可能的机会(有钱的爸爸希望带他们去美国)。
最终,他坚定地拒绝了,选择了自己和爱人都认可的生活方式。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秀芝绝对是个宝藏妻子。
她可以利索地自制建屋的土砖。
可以温柔的表达爱意:一去十来天,连马都想家了,人也不想家。
也可以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包会有的,一切会有的。
此外,她还有着正确的独立的价值观:钱只有咱们自己挣来的花的才有意思,心里才安逸。
更让人称赞的是,她有着一颗深情的心:我把心都扒给他了,比钱贵重的多.......
这样的她,怎能拴不住他的心呢。
看他们的爱情故事,你会感受到:真是纯朴的可爱啊!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彼此不嫌弃,且都善良的情侣也有很多。
只是现实束缚了爱情,只是彼此对物质和理想的要求差异过大,只是虚荣和外在评价左右了真诚……
所以,房子,车子,名牌等外在因素,推动冷漠和隔阂去侵蚀热情和真心,让美好的感情无疾而终......
而《牧马人》所呈现的一个心装着一个心的爱情。
那种质朴而笃定的人间真情,无疑呼应了人们对纯情的向往,和对不物质、不攀比、不过度考量的爱情的渴望。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沉重现实面前的一个幻想。
或是,一个寄托。
抑或是,一种可能。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一句送老婆的30几年前的电影重新大火,大家广泛讨论的是现代还有没有许灵均李秀芝,这就是个乌托邦。
孩子说“妈妈说爸爸是妈妈手里的风筝,飞得再高线在妈妈手里” “给家里留10快钱” “嗨,家里要什么钱,穷家富路”。 这是秀芝给的爱,两个人彼此为对方着想。 “秀芝,我是个犯过错误的人” “犯过错误,我们以后不犯就是了” “我这个人是要在这劳动一辈子的” “一辈子有什么不好?我陪你在这劳动。”
“那你太可怜了” “我不可怜,我命好”。 “为什么?” “我看出来了,我遇到个好人”。 男主激动的坐过来,两人握手相对,爱情的开始。 请问这样的回答谁不感动? 要知道当时的许灵均大15岁,右派,穷,右派的政治身份在那个年代是看不到出头之日的,秀芝的选择可能真的是一辈子的牧马。所以当许听到秀芝说“大叔和我说过,但你是个好人”,许直接落泪,试问一个从11岁开始被批斗生活毫无希望孤身一人的许灵均听到秀芝并不嫌弃的话语怎能不感动?怎能不落泪?那这的确是他等待多年的那个人,给了他新生命的那个人。
在平反后,还有机会继承亿万富翁的爸爸的财产,许始终心念家乡。 秘书问:你的太太能够理解你吗? 许灵均答:人是万灵之长,智慧的差异是很小的,经历本身也是文化。 许的回答,让以世俗眼里文化身份门庭地位来相配的看法显得很是幼稚。
许灵均在被平反后很开心,而李秀芝说:“在我眼里你还是你”,“我不管什么教师不教师,在我眼里他还是许灵均,他就是当上官我也不稀罕,再放20年马我也不嫌弃……我从结婚的那天起就给他反正了,不是现在。我把心都扒给他了,比钱贵重的多。 在秀芝的心中并无身份地位钱财之虑,她认定的就是许灵均这个人,那金子般的心中承载的又岂是钱财可比的。
李秀芝不论许是什么身份就只是他,许灵均也没有在平反后觉得李配不上她反而说出“经历本身就是文化”的话,这是最令我动容的两个点,这才是他们彼此最纯粹如同金子般的心。 乌托邦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拥有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又缺失的东西,求而不得才为之向往,这部影片重新火爆里面的淳朴善良和爱情的纯粹,敲打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除了大家羡慕的爱情,我还看到的是许灵均对生活的感恩,一个经历过生活绝望的人反而对生活更感恩。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这句话在去年火爆全网,这话出自1982年上映的电影《牧马人》。
《牧马人》于1982年上映,当时共有1.3亿人观看了这部电影,假如按照25元一人的票价,换算到现在相当于32.5亿票房,该片可以凭文艺片的属性排到历史票房前十位。
女主角丛珊在同年当选《中国青年报》“最喜爱的十大青年银幕形象”,成为了当时无数少年的梦中情人。
但丛珊绝不会想到,34年后,她又成为了无数单身狗心中的“最佳老婆”。
一部文艺片的火爆,必然契合了一个时代的人的心理需求。
1982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wenge时期留在人们心里的伤还在隐隐作痛。
《牧马人》的主人公许灵均是戴了20年右派帽子的地主家的儿子,他在被人称作“老右”的日子里苦熬,终于熬到了摘帽,重新成为教师,还获得了500元补贴。
但就当许灵均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他远在美国身价达亿万的富豪老爹跑来中国找他,希望许灵均能跟自己回美国发展。
许灵均回顾了自己这些年来所经历的一切,他满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抵挡住了诱惑,选择继续留在了国内。
“秀芝,你说得对,有时候,感情是信念的基础,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牧马人》
如今牧马人能再次大火,主要源自这部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淳朴爱情,这恰好满足了当代单身青年对脱离物质的爱情的向往。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贫富差距,使人们产生了恐婚的心理。
现在男女双方要谈恋爱,可要比做黄冈的高考数学模拟卷都要难。
于男方而言,一提到找对象,就特怕女方谈房子、车子,“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成为了很多男同胞找对象的阴影。
反过来,女方拜金,难道男方就不拜金了吗?
如今许多男性找女性怕遇上扶弟魔,所以要找独生女,最好岳父还有能耐,与之相对应的,也有“找个富婆少奋斗十年”这种俗语在民间广为流传。重金求子的骗局,就是专门为这种心理的男同胞而设置的。
即便双方条件相符了,你敢将自己的心全给掏出来吗?
万一对方是个PUA咋办,骗财骗色,睡完晒群。
万一对方是个渣女咋办,十动然鱼,你怎么不追了?
即便是男女双方谈恋爱了,男方能熬过自己被绿的猜忌和各种求生欲测试吗?女方又是否能保证男方耐得住寂寞不去找别的小姐姐玩。
老一辈的人无法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给子女介绍相亲会引来他们强烈的排斥!我爸告诉我,他在我这个年纪已经结婚了,要是有人给他介绍相亲对象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其实年轻人也并不是真的只想就这么一直单着,不然,我们也不会自嘲单身的人为“单身狗”。
我们只是担心,担心自己还不够优秀,担心真心喂了狗。
我们希望在尘世间多磨砺一段时间,让自己配得上理想中的那个他\她。
恋爱之路的两旁满是诱人的红色玫瑰,但玫瑰的枝条上长满了毒刺,到底摘不摘?
有的人戴着金手套,有的人戴着银手套,屌丝们看着自己赤裸的双手,想想还是攒钱买副手套再摘吧。
但与此同时,满腹心事只能交由漫漫失眠夜,不离不弃的陪伴,相濡以沫的爱情,谁会不想要?
此时,有个神仙般的黑胡子大爷忽然闯进了你的家门,问你:“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待会给你送来。”
老许以为是开玩笑,于是笑笑说:“那你就送来吧。”
后来,大爷真的给老许送了个老婆,两人还没见面,结婚证就先领了,属于先结婚后恋爱式的爱情。
不管如何,这种简单粗暴、先斩后奏的包办婚姻首先就将广大单身同胞的纠结之苦给解决了。
更令人激动的是,秀芝和老许认识的第一个晚上,就相互确定了对方的人品!
电影中老许已经三十多岁的年纪,性压抑了十几年,但是他第一晚见到秀芝,就掏出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积蓄,让她回娘家探望。
秀芝没有接钱,她只是流下几滴大眼泪,哭着说:“你嫌我长得丑!”
这时候老许急了,他可不是这个意思!他也哭着说:“我,是右派。”
秀芝说:“姓郭的大叔跟我说,你不是坏人。”
之后的对话,就是老许揭底,诉说自己的穷困,秀芝表示不嫌弃。
老许:“我是犯过错误的。”
秀芝:“犯过错误,我们以后不犯就是了。”
老许:“我这个人,注定要在这儿劳动一辈子。”
秀芝羞答答地说:“一辈子有什么不好?我陪你在这儿劳动。”
老许:“那也太可怜了。”
秀芝:“我不可怜,我命好,我看出来了,我遇上个好人了。”
秀芝非但没有嫌弃老许,还认为自己捡到个宝,认为自己是个潜力股。这对于长期受压迫、苦哈哈过日子的老许而言,是多么大的精神宽慰。
同时,这对于广大单身男青年,也是具有巨大的心理安抚作用,让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段话出自前苏联影片《列宁在1918》。电影中秀芝看了这场电影,记住了这段台词,在电影中不断念叨着:“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贫贱夫妻百事衰”,但老许和秀芝这对贫贱夫妻,却将生活过得温馨又幸福,让原本寂寥冷清的土房子变得生机勃勃。
老许出去放牧,秀芝就在家里打土坯,在院子里养鸡养鸭养兔子,还为老许生了个大胖小子。
等老许回来,秀芝就告诉老许自己有多想他,在老许离开的这段日子秀芝还记了日记、看小说。
夫妻俩读着秀芝的日记,秀芝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老许还在秀芝手掌上教她写她不会写的字。
秀芝嫁给老许几年后,老许就被平反,还当上了教师,邻居们都到他们家来祝贺夫妻俩。
郭大爷对秀芝说:“秀芝啊,你还真得请我喝一杯,许老师不光改正,现在还是国家教师啊。”
秀芝说:“我不管什么教师不教师,在我眼里,他是许灵均,他就是当上大官,我也不稀罕,再放二十年马,我也不嫌弃。”
秀芝接着说:“从结婚的那天起,我就把他给改正了。”老郭开玩笑道:“你改正有什么用?你改正也不能补那500块钱呐。”
秀芝动情地说:“我把心都挖给他了!比钱贵重得多!”
这是很多文学作品、电影作品一直都在试图告诉我们的道理:真心比钱重要!
这种质朴的道理仿佛被提了太多次,导致人们都有了免疫,再次朝着物质至上的方向发展。
回过头来我们惊觉:若感情夹杂太多的物质因素,会变成一条荆棘丛生的路,会变成一道极难的选择题,会让生活的重担压垮你的精神。
很多人会批判,电影终究是电影,将爱情渲染地过分美好,我们也只能看看受点安慰,现实中怎可能有这样好看的媳妇忽然闯入自己的生活?
现实中,也极少有辛苦劳作后不嫌夫穷的好老婆、飞黄腾达后不嫌妻丑的好丈夫!
但我想这便是电影的意义,向我们诉说美好的存在,向我们描绘爱情应有的样子。
纵然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我们也要飞蛾扑火,去寻一个许灵均or李秀芝。
以上。
ps:我建了一个影视交流群,在群里,遇见和你喜欢同样类型电影、剧集的人。入群加我微信:joker61964,记得备注“电影”。为营造良好聊天环境,群里仅讨论、交流,不能发广告,热爱发各种购物链接的网友、微商请勿加。
感情营造很成功,故事采用倒叙手法,形象的刻画了徐林均在选择是否和父亲去美国的矛盾心理,“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对祖国的爱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有的内心情感。
看完这个电影我有几个反思:80年代,关于文革关于右派的电影并没有少拍,虽然也有禁止,但是还是很多为人所知,例如孩子王,例如 芙蓉镇等等。到了90年代,好像被封禁的主要是敏感话题同性恋等等。到了21世纪了,却倒退了,什么都不敢拍了,什么都不敢写了。。。#如果不去回顾历史你怎么能吸取教训呢# 另外就是:例如这个从小处出发,讲述淳朴的爱国感情的电影,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动不动就是 什么大业,什么大典,好像国家就是人山人海堆起来的,--国家是无数默默奉献的人建设起来的。 越是在艰苦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中国的农民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的天然的淳朴,一方面是天然的狡猾。。但是这些农民本质还是纯良的,简单的动机带来简单的行为。。。
那个年代的影片 当然是充满正能量的歌颂社会主义好 讲述敕勒川的小学教师前往北京与失散多年的美国富翁老爸相见 通过两人相处七天穿插回忆 重现了男主角朱时茂从被赶出地主家庭到被打成右派到前往敕勒川牧马到与妻子结婚到平反做教师的坎坷一生 最后与男主角拒绝前往美国继承父业来展现伟大的爱国情操
2019年快结束的时候,这部电影火了,引起了年轻人广泛的共鸣。影片质量优秀,虽然老派,从镜头语言来看,还是一级大师水准。而在今年火了也确实有当下时代背景,人们羡慕那时的爱情的纯真不掺杂物质,与当下年轻人压力过大有关系,人们羡慕朋友邻居间的热心真诚,与现在人情冷淡有关系,有人感动与家国情怀,与今日祖国强大有关系。社会变了,80年代末期到2000年代,甚至到2010年代的前几年,年轻人,知识分子都还是认为外国的月亮圆,挤破脑袋往美国跑,到今天一切都变了,虽然还是向钱看,但是不一定要去美国。电影被大家诟病的爱国主义,其实我们都是这样,只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遇到钓鱼岛,中美贸易战时,大家却是齐刷刷的对外,我们嘴上不说,但是我们骨髓里都有家国情怀。我最感动的导演对待2种主义的态度,没有否定任何一个。
他没有跑到外国去拿欧洲三大的奖,他的电影没有某些文革片至今还广为人称道,但某些导演永远也学不来的各种特写和蒙太奇手法他却能信手拈来。他拍文革片不是为了借机大肆批判攻击,讨好西方赚得满身荣誉,而是真的为了反思,为了更好的明天,因为他是这片土地的守望者,是祖国和人民的牧马人。谢晋是一个有气节的导演!
找这么个媳妇我也不去国外
《牧马人》看完了,不得不感慨,那时人们的三观真的好正。特别是女主的几段话。教育孩子花自己挣的钱才有意思,妈妈告诉她要勤快,放一辈子马也不嫌弃,中国那么大为什么要去外国。这些朴实的观念,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时隔37年突然爆火了!哈哈哈哈,看来现在很多人通过这部老片发现了现在许多无比稀缺的东西,哈哈哈哈哈 我缺老婆吗?!我缺的是牛犇这样的好兄弟啊!!
这算是一个西方社会个人欲望与享受与东方社会集体荣誉的两种文化冲突,许灵均代表了那个年代大多中国人民,感受到了民族发展的希望:在那个年代,或许人民会物质匮乏,但心灵却是十分的美丽。
三年级时看过,学校组织的,当时根本看不懂。只会对一些镜头发笑。 但现在快五十了,重新再看,却是泪流满面。而且几乎全程流泪。 女主的形象太感人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改革相结合的经典人物。她的每一句话,放在当时,看起来政治意味都有些浓。但放在当下,我却深刻地领会到了其中的博大。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要活得像祁连山下这些牧马人一样的纯粹,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和快乐。丛珊和朱时茂,牛犇的演技真是绝了。 特别是丛珊,原本怎么看,都不是美女。可在电影里这个可爱的妻子形象的衬托下,怎么看怎么漂亮。 不得不承认,真正的美丽是由内而外的。
20岁的丛珊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乡村全智贤,水灵灵的。
《天云山传奇》与《牧马人》的问世,与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徐桑楚有着莫大的联系。正如谢晋所说:“我的电影多半是一场风波”,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触碰反右题材太危险,徐桑楚的肯首和担保才打消了谢晋的顾虑,纵是如此,《天云山传奇》也是在不断修改剧本的情况下才完成的,至于后来“戏剧性”的通过审查、获得奖项,确实是未曾预料到的结果。《牧马人》创作过程中,因改编右派伤痕文学而引起的非议、为通过审查而临时修改的剧本以及徐桑楚的支持与协助等情形都与《天云山传奇》时别无二致,两部影片的呈现效果也多有相似之处。时至今日,我们已不知那些不尽如人意的段落有多少是迫于无奈而添加的,不过我们总会记得,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上,那些善良而质朴的牧区人民在物质贫乏、政治动荡的年代所迸发出的、原始而自然的力量。
这种女主是“传统中国男人”永远的意淫吧……不用花一分钱的贤惠机器,任劳任怨还能生儿子,而男人只需要记住对方爱吃的东西就是模范丈夫了。末尾更是错误又做作的选择,以大义凛然作为虚伪的外衣。
续集是朱时茂携家属去美国继承遗产买了农场养马,牧马人变身美国牛仔。
对爱国派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表现得还是比较好的。不过嘛,虽然文人士大夫始终不愿意承认,但古往今来的历史,包括他们自己记下的故事都一次次显示出这样一个事实:泥腿子、手茧子确实就是比大多数他们所谓的“知识阶级”更加诚实可靠。
许灵均用现代话来讲算是典型的佛系青年,对自己的遭遇和婚姻都是安于现状,用孔子的话来说算是中庸处世。之所以他能如此佛系还是归结于遇到的基本都是好人。。
30年后再来看这部感情饱满的电影,俨然成了现实的互文。
谢晋反思三部曲之二,父子俩再见面更像是两种文明、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一个在现代文明中适者生存,一个在阶级斗争中苦苦挣扎。虽然改编自伤感文学,但并没有营造凄凉的氛围,很克制地反思过去,寻根、信仰这样影片探讨的主题在现在显得更合时宜,三十年前找到的根现在被抛却之后的根在那里?
49年,许景由去美国,许灵均11岁。30年后,再见面是79年,许灵均41岁。这是一部反映当时政治路线转变的影片,一方面物质生活在提升(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另一方面不做金钱的奴隶,独立自主。知识更加收到尊重,人尽其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灵均的信仰不是浪漫的理想主意,国家当时处在黎明的前夕。相比个人的物质享受,建设10亿人口的国家更有意义。讲得非常明白了。男主女主的价值观跟我爷爷奶奶一模一样,想起童年了。
看得我热泪盈眶,这片土地能把人弄的遍体鳞伤,也能靠着淳朴的民风和善良的心把人治愈,许灵均和父亲的对话,实际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碰撞,借许灵均之口说出的主旋律,是历经苦难后,看到一丝希望的真情流露,这种主旋律比这几年院线流行的要高级很多,只是过去三十年再回过头看,许灵均最终还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