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温文尔雅,我们的配音也温文尔雅,但富含科学和人文,能打动所有阶层和教育背景的人。我真激动啊,竟然有那么多人看过,这么多人喜欢。激动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是想念它呀。^_^
Star Trek动画版为唯一在中国大陆地区播出的Star Trek“剧集”,译名《星际旅行》。从可考的资料看,TAS应该是八零年代至九零年代中期先后在各地方电视台每晚18:30播出,第二天中午12:00重播。《星际旅行》至今在大陆虽不是主流动画片之选,但早晨的冷门时段内偶尔还能看到播出,可谓“长播不衰”。其培养出的星旅迷数量可能远胜台湾。
《星际旅行动画版》是一部发生在星际旅行时空的科幻动画电视剧集。当初它在美国播出的时候叫做Star Trek,不过它在西方普遍被称为Star Trek: The Animated Series(星际旅行:动画系列,缩写为ST:TAS或TAS)这个较长的名字,以和最初的真人演出的《TOS》作为区别。有时候(例如在官网上)它也被叫做“动画历险”(The Animated Adventures)。
动画版由飞美逊(Filmation)公司制作,总共播出了两季,1973年和1974年,一共播出了22集,每集半小时。它找来了大部分《TOS》的演员来为他们当初所饰演的角色配音,唯一的例外是帕佛·契可夫(Pavel Chekov,由华特·科宁格(Walter Koenig)饰演),因为预算不足以负担全体演员的片酬,所以没请他参与配音工作。他的角色被其他两个配角所取代:艾瑞克斯(Arex)上尉,他属于一个有三只手与三只脚的种族;以及穆瑞丝(M'Ress)上尉,她是一个像猫的女性外星人。詹姆斯·督汉和玛婕尔·巴瑞特除了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蒙哥马利·史考特(Montgomery Scott)和克莉丝汀·查培尔(Christine Chapel)配音外,也分别为艾瑞克斯和穆瑞丝配音。
Star Trek: The Animated Series(星际旅行-动画版) 是第2部以"Star Trek"(星际旅行)命名的电视剧,也是进取号USS Enterprise (NCC-1701)旅程的继续, 这艘星舰出现在the original Star Trek series(星际旅行:原初系列)中。星际旅行-动画版共22集,于1973年9月到1974年10月在NBC电视网首播. 由经验丰富的动画公司Filmation制作,剧本由专业科幻小说家和星际旅行作者所撰写, 包括D.C. Fontana, David Gerrold和Samuel A. Peeples. 有些故事是原初系列(The Original Series)的续篇, 例如"More Tribbles, More Troubles" (接着"The Trouble with Tribbles"; "Once Upon a Planet" ("Shore Leave"的续篇); 和"Mudd's Passion" (Harry Mudd的回归). 除了Ensign Chekov以外, 所有原初系列的正式角色继续出现, 并且由原来的演员配音. 麦考伊医生已成为中校, 而Chapel护士已成为上尉。另一方面也有新的角色例如Arex和M'Ress也很有特点. 1975年该剧获艾美奖。
美国动画有很多经典创意,比如《变形金刚》,不知后来被模仿过多少遍。然而每个新外壳的噱头包装出来的却基本都是老套的幼儿级别的正邪势力斗争。所以我几乎不想念任何一部美国动画片,最多只是想看看久违的片头,情节就免了,除了刚刚看完的这部《星际旅行》。《星际旅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太过思想化,除了新奇的外星人和星舰的造型之外,它几乎没给小朋友设置什么关注点,简直有点少儿不宜。
大概七十年代的动画技术就是这样?《星际旅行》里面的人物几乎是没有表情的,只是眼球左右移动加上嘴唇在说话时动两下,走和跑的动作则呈现出各种不协调。中国六十年代就出品了《小蝌蚪找妈妈》和《大闹天空》那么传神的动画,真有点不理解美国人是怎么做的。唯一值得提提的是它的片头,《星际旅行》是少数我愿意每次都把片头完整看完而不跳过去的动画:
“宇宙,人类最后的边疆,这是星舰进取号的旅程,它所执行的五年任务,是探索陌生的新世界,寻找新的生命及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人类前所未至的宇宙洪荒!”
当我25岁时再次比较完整的看过了《星际旅行》,我为它的情节质量感到惊讶。我见过太多的所谓科幻作品,套上一个未来背景,编造出一些新技术、新道具,然后就开始一劳永逸的讲述和通俗小说无异的斗争与恩怨。其实只有那些既涉及了科学技术幻想,又探讨了人类在新技术环境中特有的精神世界的作品才称的上科幻。而《星际旅行》就是地地道道的科幻典范。作者没有把故事写成外星版的《西游记》,它的每一集之间共同的科幻背景只有星舰进取号加上无边无际的浩瀚星群,每集有各自的科幻构思,讨论的问题则涉及道德、爱情、伦理等人类精神层面的各个角落。
不得不拿出一集来举一个例子,就选择《吞食者》这一集吧:
进取号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目睹了一个星云吞噬了一颗行星,随后进取号也被“吸入”星云内部。在逃生过程中,星舰成员们惊奇的发现这个星云宏观构架近似于生命体,而刚才的行星和进取号则是它的食物。它内部大量的天体碎片不断侵蚀星云吸入的物质,作用近似消化酶;另有一个区域充满反物质,可以吸收吸入的物质,功能接近小肠;而在星云的中心区域充满电子能量,星舰成员推测它很可能是星云的大脑。故事进行至此,就满可以开始一场精彩的历险了,然而故事脱离了这个俗套——星舰成员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这个吞食者好像是在有意识的捕食,几小时后将吞噬一个有几百万人类移民的小行星!于是一个逃生故事就演变为两个,从保卫自己变成了拯救人类。
星舰号试图用武器阻止星云前进,可是武器产生的能量对付一个庞大的天体远远不够。寇克舰长果断命令进取号驶向星云的“大脑”,打算牺牲自己,用舰体撞击它做最后一搏。很快,我们熟悉的危机时刻到来了,我们都清楚主角们不会死,我们相信他们可以奇迹生还并英勇的阻止星云。但是寇克迟疑了:既然已经认定要撞击的是星云的“大脑”,那就默认了它是一个生命,那么他们将要做的事又与杀戮何异?“我在做的事对吗,Bones?我曾经说过‘人类已经摆脱了原始进化’,我曾发誓‘今天起我不再杀戮’”,寇克自语。
结局当然是最酷最强的大副史波克出马,瓦肯人的意念能力再一次派上了用场(他是有着瓦肯人父亲和地球人母亲的混血儿)。史波克一遍一遍向“大脑”传递意象:“我们是你看不见的微小的生命,在你前面的行星上有我们的同类,我们求你停下来”……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已经到了不得不选择同归于尽的时刻,我们盼望的奇迹终于来了,星舰接收到的信号被翻译成语音:“理解”,星云“说”:“我只是摄食,不想伤害生命”。它改变了轨迹向远离银河系的方向游荡而去。
《吞食者》就像是整部《星际旅行》的缩影,在绝大部分故事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种族间的和平与交流。几乎每一集成员们遇到的险境都难以单纯依靠技术脱险,解决困难靠的是和平的信念,沟通的技巧还有人格的力量。或许,这就是这个创作团队幻想中的美国的国际形象吧。当然,这种有点政治化的解读仅是这部动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细节则是指向了我们的内心世界。
一个能量形式的生命试图以“附体”的形式控制进取号进而离开它所在的星球,但是它的行为已经对进取号产生的侵害。当进取号成功摆脱了它之后,在那颗渐渐变小了的星球上,这个错过了可能万年一遇的机会的生命闪着绿色的荧光,痛苦的喊着“我很孤独!”,声音颤抖。这个构思一定来自对作者内心深处对孤独的恐惧。即使在这部充斥着和谐氛围的动画所营造出的近乎“沟通万能”的世界里,作者们还是无意间承认了“沟通”最终仍然难以摆脱有限的小圈子。史波克回到了自己的过去,看见年幼的自己正在面临人生最大的抉择——是作感情充沛但逻辑能力偏弱的地球人还是理性逻辑克制了情感流露的瓦肯人,情与理的艰难抉择让我感同身受……每集的话题都试图引向深邃,但最后常常不得不设置一个最理想化的情境来避免讨论困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可是我们能苛求每集只有25分钟的动画片什么呢?
我没法再列举下去,不然能把整部片子剧透个遍。可是这部拿了大奖的动画在第二季只拍了六集就终止了,而与之相关的真人版剧集却拍的相当长。或许真的被我言中了,这部动画好像找不到适合它的观众,小孩子看不懂,大人可能又不会去看。其恶果是仅留给我们区区二十二集回味……
注:本文原文最早发表于本人的新浪博客,原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7d64e0100hgdg.html
一片深邃、浩瀚而璀璨的星空。
“太空,最后的前线。这是太空船进取号的一次航行。它在五年内的任务是探索陌生的世界,寻找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前往人们从未探索过的地方。”
这是美国动画片《星际旅行》最经典的开场。轻灵的几点仿佛星光闪烁的声音,好像在蒙昧的漫漫长夜醒来后,人类睁开双眼,望向宇宙的黎明。
然后,一个声音响起,“太空,最后的前线……”
深沉而空寂,宏大而悲壮,征途茫茫未知,若似行将毁灭,却仍一往无前。
二十年,在以天文数字计算的宇宙中不若尘埃,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足够他模糊过往。在第二次看动画片《星际旅行》前,那艘划过深黑色天际飞向群星的进取号,也是我对它仅有的几个记忆之一。
《星际旅行》也是我童年记忆中最老的一部海外动画片,古老程度能跟它相比的也就只有《小飞龙》。我最早看到这部动画片也应该是在1990年前后,一直到1995年左右,有一段时期,山东卫视每个周六日上午都连播几个动画片,《星际旅行》还都曾在电视荧屏上出现过。但是我却无法记得自己最后一次看它是在什么时候,好像从自己上了初中,就丢失了那些熟悉的画面,没有了从前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空间,一如自由翱翔的进取号消失在深不可测的太空里。
《星际旅行》,或者按照现在更习惯的翻译,《星际迷航》原本是美国的一部科幻电视剧,至今为止,它已经发展出了700多集的电视剧,11部电影,相关的计算机游戏、小说、衍生商品,甚至在拉斯维加斯还曾建有它的主题展览馆。可以说,《星际迷航》已经发展成了一种文化,也是唯一在西方可以与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相抗衡的科幻文化。但是,中国却从未引进过这部电视剧,只在2009年才引进过《星际迷航》电影版的第11部。对于中国人来说,反而是这部动画片版的《星际旅行》最早让中国人知道了进取号的故事。我从未看过电视剧版的《星际迷航》,只看过它早年版的一张海报,当时惊讶动画片中的人物与电视剧中的人物外表上是如此相似。尤其那个亚裔血统的舵手苏鲁,简直就是真人的动画版复制品。而当我满怀着对童年记忆的渴望看电影《星际迷航11》的时候,却大失所望。因为电影版与我童年记忆中的《星际旅行》差异是如此之大,科克船长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小流氓,或许这才是“正史”中科克船长的真身,但是我却无法认同。一如资料上说,动画片版《星际旅行》中人物的配音不少都是找当年电视剧《星际迷航》中的演员配的,但是这对我来说却没有任何意义。我真正怀念的是当年那部国语配音版本的《星际旅行》,那才是我童年最真的回忆。在那里,科克船长不是小流氓而是领袖,大副斯波克不是“瓦肯人”而是“火星人”,动画片的名字不叫《星际迷航》,而叫《星际旅行》。
《星际旅行》曾有过多种不同的翻译,现在似乎更多的称其为《星际迷航》,中国台湾翻译为《星舰奇航记》,中国香港和澳门翻译为《星空奇遇记》(《邋遢大王奇遇记》?),其他诸如《星舰迷航记》,《星际奇旅》(“星际骑驴”?在宇宙中骑驴飞翔的阿凡提?),甚至还有更俗不可耐的翻译《星际争霸战》。我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当时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星际旅行》在片头显示的片名应该是《星际旅行记》,而不仅仅是《星际旅行》。我一直觉得《星际迷航》这个翻译很没道理。因为“迷航”让人觉得进取号是在太空飞着飞着就走丢了,或者进取号的飞行就跟无头苍蝇一样飞起来就没边没沿。但是显然进取号的任务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虽然它确实经常飞着飞着就飞到了一个读不出自己坐标,甚至物理法则都失效的鬼地方。而从《星际旅行》的英文原名看,“Star Trek”中“Trek”的意思,含有“艰苦旅行,长途跋涉”的意思,所以“Star Trek”最直接的翻译似乎应该是《星际苦旅》。从这一点上,我就判断,余秋雨当年一定在进取号上工作过。
或许是因为资金的原因,动画片《星际旅行》只拍了22集,第一季16集,第二季6集。也因此,我记得当年每次看《星际旅行》都有种遗憾,就是“电视台没放完全集就不播了”。今天再看《星际旅行》,才发现,这部动画片中所蕴含和表达的信息量,绝对不是当年作为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的我能发现的。在22集共8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它囊括了人类的方方面面,甚至浓缩了一个文明的精神内涵。
《星际旅行》本身就是对源自海洋的西方文明的一种追述。从整个欧亚大陆从东到西的古文明来看,如果说东方的中国农耕文明是坐在车上,从北亚至中亚的游牧文明是骑在马上,那么大陆西端的海洋文明就是承载在船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本身就是濒海的文明,而从北欧森林中走出的日耳曼人,也是乘船从斯堪的纳维亚进抵欧洲大陆,向东扬帆黑海,向西登陆不列颠。游走、迁移、商业、竞争、航海、冒险、探索,逐渐在西方文明的民族精神中形成了某种“遗传因子”。地理大发现的序幕拉开,在民族精神、商业利润和宗教信仰的驱使下,更多西方的船,更多的“进取号”开始“探索陌生的世界,寻找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前往人们从未探索过的地方”。
因此,《星际旅行》也可以说是在科幻的背景下讲大航海时代的故事。那种对远方的向往,对未知的好奇,和冒险中扣人心弦的刺激,恐怕是中国这个地理上比较封闭的文明无法理解的。当年看《欧洲史》,第六章15—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标题是“与世界会合”,这一题目写得相当谦逊,要知道,当时的欧洲已经在各个方面领先世界并超越中国,引领了人类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并非要美化西方的殖民统治和扩张,毕竟西方全球化的过程中并不缺少对其他文明的毁灭和对外族的屠杀。但是就《星际旅行》与西方文明的大背景看,往往“探索、冒险、进取”与“侵略、好斗、掠夺”是同一个文明的两个面,是同样的精神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可喜的就在于,《星际旅行》的征途中,宇宙的各种文明和生命相互平等,这已经表现出了一种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和总结。
动画片或者其他故事性的影视艺术作品,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就必然设计出一系列的矛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剧情中设计两个相互矛盾的正邪派别,二者斗争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故事。这种二元主义的对立思想也一再在西方的各种动画片中出现,无论是《变形金刚》还是《非凡的公主—希瑞》,乃至《蓝精灵》都莫不如此。再加上《星际旅行》创作的年代,20世纪60—70年代,一方面全球航天热给了星际航行的故事以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则是笼罩在核战争之下苏美两大集团的冷战对抗。但是《星际旅行》却似乎一反常态地抛弃了绝对的正与邪、善与恶,尽管故事里也有像克林贡和罗姆兰这样与星际联邦敌对状态的国家,但是就动画片版的《星际旅行》来说,它们似乎并不是故事的主角。整个动画版《星际旅行》呈现出了一种对多元文化和多元文明的尊重。如果再看一次这22集的剧集就会发现,尽管进取号的船员们一再陷入各种危险,但是最后发现所谓“敌人”往往是由于误解才变成了“敌人”,纯粹的、绝对的“邪恶”势力、文明或生命屈指可数。能称得上绝对“恶”的,也就是第一季的第一集中出现的邪恶电磁生物,第十四集中出现的Kzinti人,第十六集中出现的“鸟人”,以及第二季第一集中出现的猎户座人。而且就这几个人物形象来说,其邪恶程度也有被进行一定程度的削弱。比如,那个邪恶电磁生物最后哀求不要扔下它自己的呼喊也不免让人心生怜悯;“鸟人”属于受到了宗教极端主义的洗脑,是邪教的受害者,加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再洗脑”就应该康复了;猎户座人看似阴险而实则缺心眼;而妄图统治宇宙的Kzinti人的那一集干脆被拍成了喜剧……其他几集里,吞食星球的气体生命属于“不知者不怪”;不依不饶的克林贡人是为了追捕逃犯,从道义上讲星际联邦没有优势;海底人也是因为偏见而不愿意接受陆地上的生物等等,大多都是因为风俗习惯、“文明的冲突”或其他不可抗拒力而产生的矛盾,最后都被一一化解,敌人变朋友,干戈化玉帛,皆大欢喜,为建设“具有星际联邦特色的和谐宇宙”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距第一次看动画片《星际旅行》二十年后,当我再一次回顾这部儿时的经典,却不禁为其对宇宙的设定、对人类文化信息的包含以及深邃的哲思所惊讶。总结起来,基本可以概括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阐述和解释:
1、外星生命:各种有外星人形象出现的影视作品中的外星人或外星生命,其实基本都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类人型,一种是类兽型。也就是说,前一种的原型基本是参照人类自己创作而成的,另一种是参照地球上的各种兽类或其他动物创作而成的。比如电影《第三类接触》中的外星人,在轮廓上基本与人类无异,只不过具有更高的智慧,或者在头、眼镜、脖子或四肢上比较夸张,本质上就是人类的一种变形。而又比如电影《异形》中的怪物异形,其实也是掺杂了很多地球上具有攻击性生物的综合体,尖牙利齿、行动敏捷、力大无穷、嗜血如命,这倒不如说是狮子、老虎、狼之类动物的特性,而“寄生”则是地球上一些令人讨厌的昆虫的特点。无论这两类哪一种的外星人,在外形上都与地球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星际旅行》就显得更有创造性一些。比如第一季第一集中出现的那个邪恶的电磁波生物,片中显示为一团绿色的雾状,但是理论上它根本没有实体,以附着或寄生在星球、星际航行器上生存,并能控制星际航行器。又如第三集中出现的那个在宇宙中吞食一切的云团状智慧生命,在动画片中被定义为“高带电气态反物质生物”。第二季第二集则干脆设定了一个具有智慧的星球,星球本身就是一个智慧生命体。这就完全超越了大多数科幻影片对外星生命的设定,很难想象根本没有实体的生命究竟是怎样的,或者生命究竟该如何以“气态”的形式而出现。尤其是这个“高带电气态反物质生物”,当斯波克大副与它交换思想进行交流之后,科克船长问斯波克什么感觉,斯波克说出了一句“宇宙的奇迹,舰长,简直不可思议”。我当时顿感“叹吾生之须臾,羡宇宙之无穷”。
这个“高带电气态反物质生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或许也是某种地球生物的变形体。如果给这22集中出现过的生命体按照强大与否排名,那么这个东西肯定是冠军,遇上什么都吃,而且几乎没有摧毁的方法。但是就是这么个无敌毁灭者,却又生性善良,只是因为太过庞大和迟缓而无法感知也无法理解星球上会有生命被自己毁灭。最强大的反而很温和,到地球上来,我们就会发现,陆地上最庞大的生物大象也是素食动物、海洋中最庞大的生物蓝鲸也性情温和从不伤人,就连体型最为巨大的恐龙也都是素食类的蜥脚类恐龙。
其他比较神奇的生命就是第一季第六集中出现的章鱼状的Vendorian人,可以重新排列自身分子的一种生物,可以模仿任何其他生命;第七集中出现的植物体智慧生命;第十集中出现的石头状外星巨怪,众所周知我们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而它们则是硅基生命。
但是也并非所有外星生命《星际旅行》都刻画得十分成功,有些外星生命则过于简单,就是一些或长着触角、或耳朵尖、或皮肤异色的人类而已。第十集中出现的外星人基本就是“喜羊羊”等级的,比如穿着衣服的蜥蜴外星人、昆虫外星人等等,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所谓“宇宙中最古老的民族、最早进行星际旅行的民族”Vedala人居然是猫?阿猫阿狗的出现在今天看来真是不合时宜,但是考虑到毕竟动画片的主要受众是儿童,也就算了。
2、进取号及其科学技术:这个分题目写得可能比较大,而且作为一个学文科出身的人来说,技术层面知识比较有限,说起来也是纸上谈兵。
进取号,英文名为“Enterprise”,也可以翻译成企业,商业联合体。作为一种舰船的名字,《星际旅行》中的进取号并不是第一个取这个名字的。从1671年到1846年,法国有23艘各类舰船以“进取”号为名;从1705年至今,包括英国皇家海军在内的英国舰船也有14艘以“进取”号命名;而美国共有8艘以“进取”号命名的舰船,其中最著名的两艘分别是二战中美国的“企业”号航空母舰和1960年服役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此外,美国的一架航天飞机,英国维京集团下的维京银河航线公司计划推出的太空轨道之旅的飞船也取名为“进取”号。
《星际旅行》中的进取号飞行的物理概念叫做“曲速”,我忘记了当年国语配音版的动画片是怎么翻译这个词的,但是从每到进取号遇险时科克船长动辄就让进取号加速到曲速8可以得出,进取号使用二锂水晶或反物质的发动机一定是一种相当先进的科技,因为这一个曲速8的速度,基本相当于1024倍的光速。那么也就是说,至少进取号也一定具有相当先进的传感系统和探测系统,以使其可以在以1024倍光速飞行的条件下不撞上宇宙中的小型天体。
进取号是一艘“星舰”(Star Ship),仅从动画片《星际旅行》看,我们还看不出它究竟是一艘怎样的航天器。在片中,克林贡和罗姆兰两个国家的航天器被称为是“巡洋舰”,很明显是一种军用航天器。进取号似乎更多是被用来进行科学考察、运输等任务,民用色彩更浓厚,但是进取号上的船员却都有军衔,而且进取号本身也具有武器。这就与大航海时代欧洲的探险船只非常之相像,既是商船也是军舰。进取号上装备的武器,有一种在国语配音版里面被称为“光子鱼雷”,另一种武器现在的版本被翻译为“相位炮”,国语配音版究竟是翻译成“相位炮”、“光子炮”、“脉冲炮”、“激光炮”还是“镭射炮”我已经记不清了。“相位”是一种反应交流电任何时刻状态的物理量,相位炮则是一种能量型武器。船员在执行近距离任务时还携带有一种小型的“相位枪”。这种相位枪似乎有两种型号,一种看起来更像电视遥控器,鼠标大小;另一种带有手枪状的握把,大小近似于德国PPK型手枪,而且可以对威力进行调整,打死打伤打晕任你选。当年《小飞龙》中的阿钟要是能有一把这玩意,绝对可比那把飞龙神剑更强大,不用肉搏了,少废话,轰你丫的。
还有传送器、宇宙翻译机等完全是开了金手指的科学技术,其中某些技术如声控电脑、无针头注射器等现在都已经实现了。只是动画片进取号虽然有种种先进的技术,但是飞船的指挥、控制系统却未见得非常先进,很多控制台、计算机屏幕现在看来都属于怀旧风格的,带着当时那个年代的烙印。我不知道进取号外形设计的背景,现在看来,进取号看起来更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鸟,很明显可以看出,那个圆盘的舰首像头,与舰身连着脖子,两台推进器就是翅膀。或许,进取号的外形就象征了人类永远不灭的梦想——飞翔。
3、时空:《星际旅行》的22集中共有3集涉及了时空的问题。第一季第二集,斯波克通过时间之门回到了过去;第十二集,进取号陷入了一个停滞的时空,时间在那个时空中极其缓慢;第二季第六集,进取号进入了一个奇特的时空,那里的一切都是与我们现在的时空相反的,人出生时是老年,然后逐渐年轻。35年之后,一部异曲同工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出现。
涉及到时间旅行,回到过去,基本也就是这么几种可能:回到过去,改变过去,以改变现在或未来,改变过去可以改变现在或未来;回到过去,改变过去,但是发现自己的时空却没有什么变化,改变过去不能改变现在或未来;回到过去,改变过去,但是发现自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改变过去不能改变现在或未来;回到过去,改变过去,自己的时空没有发生改变,从此产生了另一个平行的空间。
就《星际旅行》看,进取号已经不止一次进入平行空间了,而时间旅行一事,片中的时空观念似乎更支持第一种可能性,改变过去可以改变现在或者未来。在第二集的片尾,医生说“火星人从来不开玩笑”,斯波克大副意味深长地回答“Time is change doctor,time—is—change.”这一双关语在国语配音版里倒是体会不出来,这里的time翻译成时间则无法表现出时空改变之意,翻译成时空则不合逻辑。
4、机器人格化:具体说来应该是具有了自我意识的机器与人的矛盾。当然,这一题材在今天已经不新鲜了。《终结者》系列,《黑客帝国》系列都是相关题材的经典,早在1984年的电影《电脑梦幻曲》也涉及了这一问题。甚至在动画片《星际旅行》出现之前更早的1968年,库布里克的名片《2001太空漫游》也涉及了计算机自我意识化与人类冲突的事件。但是这一内容似乎永远没有讨论到尽头的可能,《星际旅行》第一季第九集和第二季第三集都有相关的情节,好在最后胜利的都是人类。
5、人类的历史、文化:用科幻的语言讲述历史的故事,从未来描述过去,《星际旅行》中存在着大量人类现实中历史文化故事的翻版,这在二十年前,我肯定是看不出来的。
第一季第四集《洛勒赖的召唤》(The Lorelei signal),其实从这个星球的名字看,进取号就不应该去。“Lorelei”也被翻译为“罗蕾莱”,也就是所谓的“暴风女神”,2005年日本一部架空历史的意淫战争片就是以此命名。实际上它指的是德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女妖。传说中她是莱茵河河神的女儿,昼伏夜出,用可以迷魂的歌声迷住水手的魂魄,导致很多船只触礁失事。当然实际上是因为罗蕾莱这一河段,也就是莱茵河中游东岸地区是莱茵河水最深河道最窄的地区,水流湍急使船只经常发生事故。而传说的内容与本集故事的内容简直一模一样。
第八集中涉及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裁判所,大量无辜的人被捆上火刑架,成为愚昧、盲信、偏执、狂热、野蛮、权力的牺牲品。那群外星的智慧生命被迫去到了另一个空间,而堕落天使路西法或者撒旦居然以一个山羊人的形象出现,这似乎也并不奇怪,因为撒旦的象征就是带胡子的山羊,简化之后的外形就是一个倒五芒星。到了中世纪,基督徒更是从古希腊神话中给撒旦找了一个形象,那就是“潘神”,牧羊人之神,也就是电影《潘神的迷宫》中半人半羊的那个神,也就是本集中出现的撒旦的形象。该集似乎充满了对人类自身过去的深刻反思,连撒旦都成了可爱的形象,不仅宽厚地对待各种星际文明,而且也宽厚地描绘了一个新的撒旦。
第十一集中所谓的“小人国”无非就是18世纪英国文学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夫游记》的再版。
第十二集中的时间停滞的时空,曾经有大量的飞船在那里失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在暗指地球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区,而进入之后飞船无法冲出,又提到了地球上另一个船舶的墓地“马尾藻海”。
第十三集中沉没到海底的城市和海中生活的人形智慧生命,就是人类自己亚特兰蒂斯大陆传说的翻版。
第十六集中“鸟人”的武士民族信仰的宗教,并会因为宗教圣物的丢失而发动圣战,是在暗指人类的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和宗教原教旨主义,甚至片中提到“圣战”一词使用的都是“Jihad”,意思是伊斯兰教发动的对异教徒的战争。
第二季第一集中,执行任务失败就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猎户座人,看起来很像二战中动辄就要“玉碎”的日本人。
第五集中的蛇形的外星生命,就是美洲玛雅、阿兹特克人崇拜的大羽蛇神。
6、伦理、哲思:
第一季第四集,这一集实际上也探讨了两性关系,而且是以男性的角度来看的。Lorelei星球上的民族因为母星的毁灭而迁移至此,却发现该星球具有天然的特性,会使男性迅速衰弱,女性则从中吸取能量保持活力。这种隐晦的设定似乎和中国人所谓的“采阳补阴”是同一道理,而且动画片中以“一天衰老10年”来象征男性在性交中会消耗大量体力,从而暗示“纵欲过度于死得更早”。因为想必被那么一大群年轻貌美的女人包围是每一个男人潜意识中的梦幻。尽管限于是动画片,科克船长一行人实际上并没做什么。
第六集,女船员在明知自己的未婚夫实际上是一个章鱼状的外星人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去爱他(它)。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就要出现,一个人作为人,究竟是肉体是他还是精神是他?如果神形不合一,那么他还是不是他?
第十集中出现的那种能让人情不自禁爱上别人的爱情水晶,对伦理进行了一种假设,那就是“人造爱情”是否可行?用药物制造出来的感觉是可以被接受的吗?或许它也是在暗示某些性药。因为这些催情的药物一般都会带有一定的副作用,而动画片中的爱情水晶则带有更可怕的副作用——在爱你一段时间之后会莫名的恨你!呵呵,或许爱情皆是如此,爱恨交错吧。
第十五集建立了一个完全的反讽。科克船长一行人来到一个星球,被看似一种蠕虫之类的外星生命抓了起来。更可笑的是,这种看似极为低级的生命实际上却是高等级的文明,科克船长一行人被当成了动物园里的观赏品。在这里,所谓的高级生命看起来没有任何高级之处,反而更像地球上一脚可以踩死的蠕虫,而人类这个万物灵长却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恰恰就是对人类自己的讽刺。人类就是仰仗自己的能力抓捕其他动物供人类玩乐,如今人类成了“动物”。这足够让高高在上的人类反省自己的行为。
7、法律:确切说是国际法。
第一季第五集,《More Tribbles,More Troubles》,现在翻译的名字为《更多犸梵,更多麻烦》,当年国语配音的版本是怎么翻译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奇怪的是,其他几集我都是二十年后看第二次的时候才逐渐想起来当初看过,但是第五集我却一直有很深的印象。
“Tribble”的原意指的是造纸厂用来晾晒纸张的架子,但是这里却被用来指一种粉红色的球状多毛生物。这种生物非常可爱并且对人无害,是一种良好的宠物,但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短时间就会出来一大群,会造成生态灾难。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与英文“麻烦”一词、也就是“Trouble”谐音,因而被叫做“Tribble”。但是如今看来,“犸梵”并不是最好的翻译,或许翻译成“犸繁”,更像这种生物的本质特性。
进取号在星际联邦空域发现克林贡帝国的巡洋舰在追赶一艘星际联邦的侦察艇,遂将艇内人员救下并一起传送回来很多的“犸梵”,被传送者原来是星际联邦一个臭名昭著的奸商。因为他在克林贡帝国贩卖了大量犸梵当宠物,结果造成了克林贡帝国一些星球的生态灾难。愤怒的克林贡人追杀至此。这个商人说他的犸梵经过基因改良不会大量繁殖,但是这些犸梵却因为吃了船上的粮食而越长越大。最后才知道,克林贡人不依不饶的原因是奸商偷了克林贡人为了消除犸梵灾难而创造的一种生物工程的生物“Glommer”。最后科克船长把“Glommer”还给了克林贡人,并在强行接舰的克林贡巡洋舰门口堆放了大量犸梵。最后两艘船上都充满了这种可爱的小生物,让人哭笑不得。
以上只是对剧情的简介,其实它更涉及了一个国际法的问题,国际法的管辖权制度,一个星际联邦的人在克林贡帝国犯罪之后,究竟应该由谁来管?
国际法管辖权一般来说会遵循四种原则,属地管辖原则、属人管辖原则、保护性管辖原则和普遍性管辖原则。通俗来说,属地管辖原则就是凡是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事我都能管;属人管辖原则就是凡是我们国家的人做的事我国都能管;保护性管辖原则就是不管是哪国人在哪做的事,危害了我国,我就能管;普遍性管辖原则就是不管你是谁在哪国,只要你正在做是一件危害全人类的事情,那我就可以管。一般来说,属地管辖原则是各个国家国家法管辖权的第一原则,后几项只作为补充。但是第五集的内容复杂就复杂在,案发地点在克林贡帝国,但是犯罪嫌疑人跑到了星际联邦空域,克林贡人一路追了过来,这该怎么算?
我们不知道《星际旅行》中的国际法是否还保有以上原则,但是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偏差。通常情况下,类似情况的解决都是依靠双方曾经签署的条约来进行的,条约是怎样签署的,就适用怎样的国际法管辖权原则。科克船长也确实提到过星际联邦和克林贡帝国之间存在条约。但是我们又不知道这个条约的内容是如何的。按照地球上现在的情况看,如果发生了本国人在他国犯罪又逃回本国的情况,他国只能要求本国把犯罪嫌疑人引渡回去。中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法律是不支持这种引渡的,即我国人在你国犯罪逃回我国,即使他真的犯罪了,也由我国审判。美国和英国在法律上倒是支持这种引渡,可以将犯罪嫌疑人引渡到他国受审,但是却少有先例。但是无论怎么规定,也无论当时这个星际联邦的奸商犯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还是“盗窃罪”,克林贡帝国的巡洋舰都断然没有越境执法的权利。因为奸商已经逃进了星际联邦的空域,即使要抓,也只能由星际联邦的执法部门来进行。而且科克船长更申明一点,奸商驾驶的侦察艇是星际联邦制造,所以星际联邦有权保护,所以很明显双方的条约应该是以属地管辖原则为主,因为航天器一般适用所谓的“国旗主义”,也就是船舶、航空航天器等属于旗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也是国际法属地管辖原则的补充。那么从任何一个角度讲,克林贡巡洋舰都不应该追杀到星际联邦空域里来。最后,克林贡人向科克船长所要“Glommer”。即使星际联邦会把赃物退还给克林贡帝国,那也应该是在星际联邦完成了对奸商的审判之后才能进行,因为此时的奸商,即使大家都知道他做了坏事,在没有进行司法审判之前也是不能定罪的,那么“Glommer”也就不能成为赃物。最后科克船长还是将“Glommer”传送给了克林贡巡洋舰,实际上出于一种灵活的外交策略而不是国际法。
最后再感叹一次,这一集拍得实在太可爱了。那个“犸梵”如果不是会海量繁殖的话,真的是做宠物的不二选择。而且在语言和情节上的设计也很幽默。比如科克船长每次回到舰长座位都要把一个越来越大的犸梵推下去,最后那只犸梵变得太大,斯波克说舰长你最好坐下发布命令,而科克船长看着那个巨大的毛毛球说了一句“不,我选择站着!”还有当进取号被克林贡巡洋舰的能量武器锁住之后,克林贡人要强行登舰,科克问斯波克还能怎么办?斯波克回答,可以向克林贡人扔犸梵。哭笑不得的科克船长说我一直以为火星人没有幽默感,大副斯波克作为以理智和理性著称的火星人回答说“确实没有”。恍然大悟的科克船长将犸梵彻底变成了克林贡巡洋舰的“麻烦”。
可也就是因为动画片《星际旅行》拍了如此多深奥的内容,导致了其地位的尴尬。二十年前的我看不懂其中的深意,小孩自然是不会明白这么多的,但是能看得懂的大人却又不会去看这样的一部动画片。1975年,动画片《星际旅行》荣获美国被誉为“电视节目的奥斯卡”的艾美奖,或许是对这部动画片背后蕴含的信息量最好的肯定。
即使在二十年前看,这部动画片也有一些粗糙和缺失的地方。比如人物的表情和动作都很僵硬,奔跑时为了表现出双臂甩动的动作而故意将拳头画得老高,当远距离表现人物时人物又成了黑色的剪影,显得十分诡异。22集的动画片让我觉得大副斯波克才是《星际旅行》的第一男主角,而不是科克船长,因为很多剧集里最后都是依靠斯波克的能力才化险为夷,直到第二季才开始稍微凸现科克船长的作用。又比如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二十年前每次看《星际旅行》的片头都有一丝恐惧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说不清楚究竟是怕什么,很可能是片头音乐表现出来的那种宇宙的空寂和潜藏着的危险让人缺乏安全感,也或许其实是一种被广阔宇宙的震撼。二十年后,我觉得那可能是一种好奇心和胆怯,如今不胆怯了,但是好奇心却也跟着没有了,为了生活忙碌而不再仰望群星。我不知道如果感叹一句自己老了会有什么效果,因为这样以来70后会哭笑不得,而70后感叹自己老了,恐怕60后也会哭笑不得,就像前几天我看到90后写文章说自己老了,我也哭笑不得一样。但是80后集体怀旧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惊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一个人开始不断地怀念他的童年的时候,他或许就是老了吧。这是80后走上“Trek”之后最深的感慨。
我也很难说清楚究竟《星际旅行》的哪一点这么吸引我。可能因为它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纯科幻性质的动画片,而且是硬科幻。科克船长在指挥进取号的时候完全是一种精确和效率的美感,大量的数据、科学术语程序一般无误地执行着,整个团队仿佛一个几百人的交响乐团在使用不同的乐器如此配合地演奏出一支史诗般的太空歌剧,又像西方历史上那些由不同兵种协调而成的巨大方阵完美地向敌军推进。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里面的人物都显得十分理性和精确的原因,因为这是一个星舰船员的基本素养。也或许是因为它满足了一个孩子近乎无穷的想象力。我曾多次想象,小学班级的教室就变成了一艘进取号那样的星舰,黑板就是大屏幕,窗户就是舷窗,全班同学就是进取号的船员,飞向一望无际的宇宙。
不知道是因为巧合还是故意安排,《星际旅行》动画片的最后一集,进取号进入了一个由爆发的超新星造成的“虫洞”。在另一个空间里,一切都是与我们这个世界相反,宇宙也是白色的底色而黑色的星星,时间也是倒流的。我觉得这反而算是《星际旅行》最好的结局,充满着宿命感,时间的倒流,仿佛一切都是轮回,重新再来。《星际旅行》没有最后一集,最后一集就是时光的倒流,一切再从第一集开始。二十年后我找到《星际旅行》的动画片,进取号一直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我却无法再回到童年的时光。
二十年之后,《星际旅行》成了我最想重新看一次的动画片。如果说举出对自己童年影响最大的四部动画片,怎么也排不到《星际旅行》,但是那些影响最大的动画片却都很难让我有马上再看一次的冲动。大概是因为它们的剧集都太长了。反而是《星际旅行》,那深邃的黑色星空,璀璨的群星,还有那一骑绝尘的进取号,缓慢地划过那颗火红色的星球,一遍又一遍地出现在我仿佛跌入宇宙的梦境里,出现在某个早晨我朦胧睁开的睡眼前,出现在我喝酒喝醉后神志不清混合着大量静电噪音和心跳声的脑海中,,出现在每一个孤寂而失落的深夜。进取号是那么的触手可至又遥不可及。伴随着“船长日记从5221.3记起,我们又来到一个新的星球……”,伴随着那个悲壮而义无反顾的声音“太空,最后的前线……”,迷迷蒙蒙地飞翔在二十年前的星空下,飞翔在我的眉宇间,飞翔在我那不朽的童年。
死板
小时候喜欢的
当年电视里播过,记得有一集讲一个宇宙怪兽以星球为食物,企业号发现这个怪兽的进行路线要经过地球,然而这个怪物体型比太阳系还巨大,飞船在它眼里根本是个细菌,无法交流。最后斯波克通过脑电波和它联系上了,怪兽转移了路线,地球免去了被吞噬。对心理触动很大,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这个故事的宇宙观太过强大,竟然有如太阳系大小的生物,星球原来可以被当作食物,如醍醐灌顶,真神作
还用说么?
永远的企业号...
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次看的星际迷航、、、
剧情是王道啊!
喜欢喜欢,无比喜欢
最爽的物理伪科学动画
没想到我当年就已经看过ST这个系列的动画版了,确实如同某影评说的,对于低龄观众来说,看懂这部动画是有一定难度的。当年我看的时候也无法完全领会动画的剧情。尽管ST动画版的剧情并没有算在ST正史里,但是仍对ST后续作品产生一定影响。
中古动画超酷!
貌似有点印象 = =
这个不错啊,没想到那么老啊
进取号.......xxx船长日记已写到xxx
小时候看得,培养了我的科幻情节
印象深刻,好多集的情节都记忆犹新
终于记起来这部小时候爱死了的动画了!
多让人怀念的小时候的周末,在正气大侠之后播出,还记得片头派拉蒙的雪山星星
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