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丽者生存
碧昂丝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在完成这部电影拍摄之前我是不会着手创作新专辑的,我从来都没有为一部电影这么激动过。我要把我的全部都献给这部电影,因为我知道这个角色就是为我设计的。”
可是看过电影之后,很明显电影根本就不是为碧昂丝设计,本来应该是主角的碧昂丝怎么看都是个小配角,何况碧昂丝在电影里的扮相实在娇嫩可人,化妆也是使劲往白了弄,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来是她。
珍妮佛·哈德逊理所应当的拿到了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可是一个最佳女配角究竟应该是看起来好像一个配角还是比主角更光彩照人。或许她本就应该是主角,只不过海伦米勒在最佳女主角题名演员里太耀眼了,制片方出于得胜的考虑,不去死磕。
一个励志电影,没有什么情节波澜。直到碧昂丝要替换珍妮佛·哈德逊成为主唱的时候才刚刚开始有戏剧冲突,电影里多少年之后珍妮佛·哈德逊唱起《I Am Changing》的时候我不由哽咽,只能感叹这个社会很现实,不过是美丽者生存。
2 ) 出人意料的诚意之作
刚刚看过Dreamgirls,比预期好很多。
最早听到这部戏的时候,觉得应该就是一部电影公司跟风捞票房的作品。主要原因是Beyonce,虽然本人很喜欢听她唱歌,但是她在出演的前几部戏里面展示出的好身材远多于好演技,主演里还有表现不稳定的前影帝Jamie Foxx和已经过气好多年的Eddie Murphy,再加上歌舞片近几年的风头差不多该出尽了,因此对这部戏没什么期待。但看过之后,改观很多,甚至有一点惊艳的感觉。原因:音乐、演员、制作。
任何好的歌舞片都少不了好的音乐。虽然这部戏里面的歌我一首都没听过,不知道是原创的还是经典老歌,60年代Motown的感觉,真的很好听,难得的是歌曲与剧情联系的非常紧密。
演员里面表现最棒的非Jennifer Hudson莫属,感觉上她才是这部戏的女主角,也许在拍摄最初她只是大配角,但是因为她的戏好Beyonce太多了才会不断加戏再加戏,最终才会有现在的Dreamgirls。她表演的很生动,很有爆发力,在出场的第一首歌就表现出了很强的舞台统治力。在Effie White人生起起伏伏的几个段落里从外表到感情都诠释的很到位。脱离乐队时在舞台上的独唱让人有一种心碎的感觉,第一部戏就有这样的成绩很让人期待她今后的演艺道路。
Beyonce的表现比前几部戏有一定进步,但问题在于她表现好的段落基本都是在演唱的段落(特别是一个人在录音棚里高歌的段落,不过总是有MTV的感觉),虽然有人说各种艺术从根本上是相通的,但看来好歌手要成为好演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Eddie Murphy虽然因为这部戏被金球奖所肯定,但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他好久没有演这么严肃的角色了,转变很大,歌又唱得不错(比他在Shrek2里面和Antonio Banderas的合唱好得多),对角色的塑造实际上没有太出彩的地方。
Jamie Foxx 只能说他真的很性感,再接再励吧。
这部戏得制作很用心。场景漂亮讲究就不多说了,导演技巧上也有点小聪明。难得的是没有停留在为了歌舞而歌舞,而是对美国当年的种族歧视这个大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刻画,人物的命运也因为时代的原因而发生了改变,相信这部戏在明年的黑人电影颁奖典礼上会有很大的收获。
最喜欢的段落:几位主演在新年前夜的舞台上吵架的段落,吵的很爽,作为背景的几面镜子用的很高明。
3 ) 边听歌边复习摩城历史
Dreamgirls的关键词: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改编,还原历史,美化的The Supremes纪录片。美国黑人影史上投资最高的影片,全球票房1.5亿美金。
剧情基本按照Motown唱片公司和The Supremes组合的发展史来,以底特律为舞台,穿插进了民权运动 (civil rights movement)相关内容。
Jamie Foxx明显就演的是Motown的创始人Berry Gordy,started from the bottom,通过买通电台等手段逐渐将被社会主流不齿的黑人音乐打入市场,让所谓"race record"逐渐成为主流。这当然也与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关系密切。60年代,Motown共有79支单曲打入美国总榜前十,这对于一家独立唱片公司来说可以说是奇迹了。
Motown的组合名字基本都叫The xxxs,而在66年,Gordy将The Supremes改名为Diana Ross & The Supremes(个人认为这样强调主唱还是太夸张了些),之后也有一些类似的改名,比如Martha Reeves & The Vandellas.
Keith Robinson则扮演了Smokey Robinson,Motown早期的大热曲目多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他本人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组建Smokey Robinson & The Miracles.
当然,Motown不只有组合,Marvin Gaye、Stevie Wonder是其中最杰出的独唱艺人,二位都是开创了历史、给后人留下无数遗产的大师。Eddie Murphy演的Jimmy是一个很典型的歌手角色,形象参考了James Brown和Jackie Wilson. 历史上由于Gordy把艺人当做商品,一旦艺人过气或者出现状况(如嗑药过量、抗议公司制度等),就很快被扫地出门。
影片最大的噱头除了高度还原历史场景,还有就是Beyonce担任Diana Ross一角。她对于参演本片非常热衷,这是她第一次担任电影女主角,之前最重要的角色就是Pink Panther里“被偷了钻戒的歌手”。
本片也是Jennifer Hudson的荧幕首秀。作为American Idol选秀出来的歌手,除了一把好嗓子,她在片中展现了同样强大的表演能力,饰演的女二号独立、坚强、高傲。Diana Ross本人非常反感本片,扬言将采取公关手段阻止影片获奖,但最终Hudson还是拿下当年电影界几乎所有的最佳女配角奖,气势堪比2010年的Mo'Nique (Precious)、2012年的Octavia Spencer (The Help).
历史上的The Supremes拥有12支冠军单曲,60年代一时风头无两,但随着Diana Ross在1970年单飞,组合衰败下去。70年代中期,尽管Stevie Wonder等艺人仍旧炙手可热,Motown却永远失去了它成立初期的巨大影响力,于1976年被环球收购,成为其众多旗下厂牌的一员。但这并不意味着"Motown sound"的消失。Motown在90年代有Boyz II Men和702,在00年代有Erykah Badu和Janelle Monáe,前几年Ne-Yo加入了它,解散后的Def Jam也几乎与它成为共同体。可以期待,这个在历史上留下辉煌与荣誉的“美籍非裔民族企业”还将续写它的故事。
4 ) 梦想有多远
这是讲述一群女孩成功的故事,讲述成功背后隐藏的酸甜苦辣。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耀眼的灯光,渴望众人羡慕的目光。不成功的时候,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的去接近成功,模仿成功的人,走成功的路,却渐渐迷失了自我。然而在成功之后,面对各种不快乐,又开始了重新寻找自我的过程。
在成功的光环下,许多东西都变的美好,荣誉、地位、金钱、权势,一切都随之而来,唾手可得。但是,成功并不是那么轻易得到的,在不平等、不公平的情况下,并不是努力了就能成功,机遇是留给那些有条件的人的。所以为了成功,人们不惜使用各种手段,不快乐便由此产生。一切违背内心意愿而迎合别人、迎合大众的事情都会使人变的不快乐,不快乐的成功人士便又开始了回归本我的过程。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成功之后,再去寻找自我是件很容易的事,带着成功人士的标签,其他人也都会刮目相看。而在不成功的时候,特点也不是特点,优势也不是优势,得到他人的认同是很困难的事情。这样看来,成功之前的不快乐就是很必需的事,必须要证明自己具有成功人士共同具有的特质,这样才能成功。而在成为成功人士之后,你的特质便是成功人士的特质,模仿便不是必需品。
为了成功,这种失去自我的模仿便是代价,然而成功带来的好处可以抵消在这个过程中不快乐所带来的压抑吗?模仿与不模仿,迎合与不迎合,怎样的选择才会获得最大的幸福呢?这些事情都是因人而异的,无法想通,没法说破。
5 ) 老老的音乐,我看见好多浓浓的假发
对于开头接二连三的音乐联唱,老实说我有点接受不了,因为太密集了,属于一段接着一段,主角说话以及表现情节的地方少了些,但那种老式音乐却表现得很到位,对于编曲、镜头切换以及舞蹈都很有那个年代的感觉,除了Jennifer Hudson和另一个女的确实跳得不如Beyonce之外。在情节上,电影进行得还是快了些,一下子就涉及到很多东西,包括黑人音乐不被大众接受甚至直接被白人剽窃到马丁•路德•金争取黑人自由再到社会动乱再到Dreamgirls迅速被大众接受一举成名全世界到处飞来飞去甚至还去了中国在Billboard上超过了The Beatles等等,都稍有点不那么合常理,前三分一的地方把矛盾最集中处表现得太过激,而后三分二又分散了些,再到爱菲回到这个集体,显得稍淡些,但说来说去还是一部以音乐为主的片子,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表现得太过细致,所以从全片情节上来看是进行得很正当。想说一点,里边的发型我是实在没看明白,到底哪个才是她们真正的头发,经常性地出现假发,出现各种发型,唉,那个年代的女人啊……完全看不出是真是假。《追梦女郎》影片最出彩的一部分在于爱菲从医院回来准备回到除夕夜彩排中发现自己被别人取代时开始时的那一段音乐,从说话用唱白的方式过渡到类似于即兴说话的唱歌对答形式,怎么听都觉得黑人的声音真是没话说的好!接下来的那段《And I’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是最显Jennifer Hudson声音的一段独白式歌曲,其中的No no no no way还被选来当一次MTV颁奖的开头搞笑部分,哈哈。Jennifer Hudson增肥来演这部电影确实很棒,不光是形象上胖乎乎的很合爱菲自负的感觉,声音上更是不得不夸一下的拽!早期的黑人音乐特别适合她来唱!听她出的两张专辑,虽然有飙高音,但R&B还是不太能体现她声音的特色。至于Beyonce,她最近这张专辑《4》和以前就不能相比,没有几首歌好听的,虽然标榜有自己的方向,但和以前比缺少感觉,《Run The World (Girls)》现场很强悍,但MV里雷点重重,从男人胯下钻过,竖中指,穿Lady GaGa式的高跟鞋,拉着老虎还是豹子,个性全无了……还有之前出的《Video Phone》什么的单曲,难听我不说你了,造型上是因为和Lady GaGa合唱了一首歌就也疯了吗?说她是Whitney Huston的接班我不太同意,Jennifer Hudson才有感觉些,Beyonce应该抓住自己的优点!
6 ) 看得晚更好看
有些出名的文艺作品我看得晚或者尚来不及看,从我之前的经验,我不着急,年纪或积累不够的时候有看没有懂,糟蹋了那些名家之作,或者有些作品根本就是涂有虚名,看得完了反而能识破它们的虚假,赚些得意。
《梦幻女郎》早如雷贯耳,在跟黄老师学习了一年后,并且之前对于黑人音乐历史有过些许认识后,这时看得真是恰到好处。于是就在影评里写些心得,汇报下观影体会。
这是个白人导演的黑人音乐剧,但好莱坞的从业人员真不是吃素的,在本剧对黑人音乐理解是非常到位的。
电影开场前一个小时出现的音乐都是典型的黑人音乐,爆发力强,funk、布鲁斯、骚灵元素毫无节制,艾迪墨菲演的那个厄米唱的歌粗俗不堪,但是真他妈好听啊。还夹了一个小段子是白人剽窃那首唱凯迪拉克的一段Mv,用力的恶心了一把当时的白人流行音乐,哈哈。
接着柯蒂斯带着他们去白人的俱乐部试唱,背后的乐队隐约都是白人乐手,让一个funk黑人歌手跟普通的白人乐队玩,艾迪墨菲怎么都躁不动,就算后来不粗俗,那样的演出必定也是不堪入耳的。
梦幻女郎正式出道打入白人市场开始的音乐节奏和编曲就开始无趣了,明显的口水起来,过耳即忘,偏向舞曲风格,黑人特征也少了, 这时我突然想到之前黄老师提到的,这个电影参考MTOWN的历史做设定,恍然大悟。于是碧昂斯在电影里的演唱变得可有可无,一直到她跟柯蒂斯翻脸,唱了那说想要做回自己的那首歌时,回归了明显的黑人骚灵,并多少显露了自己作为黑人的唱功,扳回一城,要不然这电影都被 Jennifer Hudson抢尽风头,作为一姐情何以堪。
说道Jennifer Hudson,10季的美国偶像,第一次看她唱现场,惊为天人,那种感觉只有震撼能形容,黄老师评价,她每次唱歌就是以震人为目的,听了电影里的《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真正了解了“以震人目的”的意思。忒变态了,多数时候唱歌是情绪是从五分开始,而她演绎这首歌,一开始情绪设定就是满的,然后爆发式地越堆越高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可惜的是这样的表演方式对于歌者和听者都不能长时间的沉浸,要不谁都受不了,大概这是Jennifer Hudson冲不到一姐位置的原因。
写这个影评还有个原因,豆瓣没有详细探讨并真正理解这个音乐剧本身音乐的影评,并且黄老师没有写,若是有,我就不会费这事了。我对这些音乐历史认识不多,凭的就是这一年来学习的内容,遗漏错误必定是有的,欢迎补充和拍砖。
7 ) 那些触动灵魂的歌声——《梦幻女郎》
蓝调一直以来是自己很着迷的曲风之一。珍妮佛哈德森,也是很早就听得一位蓝调歌手,起初就是因为《And I Tell You I'm Not Going》这首歌喜欢上的她。前几天才看到这首歌的出处《梦幻女郎》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淋漓尽致,耳朵不止一次的被震撼,整个人都被这样一部音乐电影陶醉了,不能自已。
剧情 满狗血的,个人评价,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不过音乐题材的片子大都剧情一般,因为精力都耗费在如何把动人的音乐和电影融为一体了。这样剧情与音乐融合的天衣无缝,必须要求导演要有非常敏锐的音乐嗅觉,这种天生的潜质,不是每个人可以做得到的。
不对剧情做过的评价, 我们只说音乐。相信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看了这个电影都会抓狂的,这是一种基因,这种基因是可以延续的。
整个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剧情的发展,分别以不同的曲风来充实着电影的内容。从最早期的传统蓝调,甚至还弥漫着几分福音的腔调,到后来黑人音乐的不断壮大,甚至比下了白人的流行音乐,成为流行乐坛的主流军,真实地反映了美国黑人音乐的发展与兴起。这承载着多少曾经背负着音乐梦想的人的希望,如今每个人都在唱着a&b,每个人都以蓝调和爵士为品味,但孰不知,多少年以前这是被白人称为上不了台面的东西。Mariah Carey身为天后,抛开别人的声音,义无返顾的去唱那些人们所谓不入流的曲风,但如今全世界的角落里都听得到Mariah Carey的音乐,没错,这就是蓝调。
我们有多少人为音乐痴迷,这种美好已经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甚至以为,没有了这些,生命或许就没有了颜色 。喜欢着,感动着,仅此而已。
音乐盛宴,两小时音乐不停,诞生了listen、i am changing等多首diva金曲。花瓶Beyonce被人物弧光更完整的JHud碾压,经典歌曲and i'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就是要oversing才能展现巨大的能量。
正如片名所述,很梦幻,阵容/画面/歌舞皆是如此```歌曲很有感染力```
额~完全不在期望中。。。失望。。。构造太乱。故事不完整。结尾太弱太wtf。最基本的right and wrong完全就伸展开。很多可以有戏剧的点都没爆发出来。比如effie女儿。。。歌舞片都可以拍得这么烂。最后演员介绍还妄图学chicago的模式。。。
好听的歌曲,完美的剧本,几位主演都发挥出色,我看过最好的黑人电影
Listen 一直是本片最为人称道的唱段,但我还是最爱 Jennifer Hudson 的and i'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每一次听到 NONONO NO WAY,都会哭,虽然她的角色在里面我也不是很喜欢吧,但这段悲恸的独唱,是全片最浓烈的一笔了。
华美精良 阵容强大 可惜的是剧情零乱薄弱 Jennifer Hudson借助该剧 真是化蛹成蝶了 更值得一赞的是 这是部真正的音乐剧 主演个个唱功了得 都是格莱美各大音乐奖典礼的座上宾 绝非其他音乐剧二三流嗓音所能比 这点 尤为难能可贵
如果知道角色原型和相关八卦,会看得更有意思。难忘一个场面,几人创作了一首带着时代讯息的歌,老板(角色原型就是MOTOWN的创始人)说,音乐就是娱乐,不要干预现实。还有,他之所以选择Beyonce(原型是DIANA ROSS),就是因为她没个性,能被更多人接受,呵呵
毫不夸张的说,此片完全碾压爱乐之城,可惜奥斯卡的评委不喜欢碧昂斯,奥斯卡就是个靠人脉拉关系的奖,评委会不喜欢你这个人,电影拍的在好也没有用
听了一场综合音乐会。有几首歌曲很经典的。现在的演艺界“塑造”是必须手段,所以保持自我以及保持多少自我就是个大问题了。
叙事比较乱,歌舞场面拍摄无新意。连主角是谁都不清晰。
最喜欢里面Jennifer huson的one night only和Beyonce的listen,听这两首插曲的时候真的被感动了,确实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以为是因为讲音乐产业所以那么多演出场面结果竟然是歌舞片,um,两者的区分不如《如果 爱》
盗版碟上连名字都没有歌舞片
重点拍Jennifer就好了嘛 干嘛还放不下Beyonce 没重点又散乱 结果导致各种drama都感觉好生硬
梦!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梦!追梦有时会付出很多代价,但只要不放弃、随着心,早晚有一天会成功的!这才叫真真正正歌舞片!音乐、舞蹈、服装、布景…每个细节都堪称完美。演员选的好可以说是本片成功的关键,每一位(音乐大咖)都奉献出他们脱胎换骨的表演,看的真是太爽了
1.人人都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2.Beyonce的東方造型好好看3.CC很像還黑著的杰克遜4.傳說Jimmy的歌都是Eddie Murphy自己唱的?5.有些鏡頭太長,看得讓人生厭
总感觉委屈Beyoncé了。《Listen》超赞!
唱唱歌跳跳舞 ,好听到想哭
2019.07.25:看了的MV,据评论说里面有我感兴趣过的电影《梦女孩 Dreamgirls》的片段,让我冒出了观影念头。—— 2019.10.30:实现梦想不易,维持梦想也难。个人利益得失的计较,商业与艺术的考量,善变的人情与人心,时代更迭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在长期忍气吞声之后换来的功成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崩盘,多年命运坎坷之后也可能抓到救命稻草东山再起……漫长人生充满各种未知的可能性……回头想想关于梦想的初心,在复杂世俗的现实社会里,显得格格不入难以维持。你为了适应而做出改变抑或举步维艰地保持初衷,都要面临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你早就明白很多事都无法如你所愿,但你还是会为此而感伤。……
制作是精良的,看着是愉悦的,剧情是老套的,拿奖是不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