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吾等何处去》:战争不停,痛苦继续
一个常年处在战争边缘的小村落,不仅掩埋在村庄附近的地雷遍布,随时可以爆炸取人性命,居住村庄内部人们的宗教信仰更是错综复杂,时不时就会爆发激烈争吵。在这个近乎于寡妇村中,女人们为了保住剩下的男人们能够安全存活,主动集资请来一组妖艳女郎,使尽各种办法来套取男人们密谋的计划,特别是枪支的藏匿地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男人们抵挡不住女郎的声东击西招式,寡妇们成功探取到男人们的计划和枪支地点,并且把枪支全部销毁。但是,一名寡妇的二儿子,还是在一次外出时被炸死,让痛不欲生的亲朋好友们继续深陷在战争的苦难折磨当中,永无尽头。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由黎巴嫩女导演纳迪·拉巴基自编自导自演,以一个小山村的视觉来挖掘反战的深刻理念。一群妇女为了不让男人们关注政治新闻和时事,烧报纸、毁电视,就连自己的孩子被炸死都不敢说明真相,怕再次引起一场不必要的纷争。在无可阻挡男人们实施计划的情况下,请来艳女大跳艳舞来短暂分散男人们的注意力,还在食物中加入催眠药物,让大家昏昏睡去,只为争取到短暂的宁静时间。
在2011年第36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此片击败《总统杀局》、《吾栖之肤》、《后人》、《艺术家》等等众多重量级影片,夺得人民选择奖最佳故事片奖。众多女演员们呈上影后级的演技水准,尽管这是一个具有喜感,伴有爱情歌舞,不失幽默的喜剧片,但其中在战争的大背景之下,片头片尾两次出现众人去墓地的场景,特别是最后男人们抬着棺木在墓地找不到下葬地后,问道:“我们现在去哪?”的台词,还是让观众们不得不心情凝重的沉入深深的思索。
2 ) Movietalk何处去摘记
当我们去看那些俊男美女的爱情电影时,我们不会去考虑那些他们后半生即将面对的人生问题;当我们去看那些童真的儿童电影时,我们本能地接受那些柔光滤镜,过滤掉了一切世间险恶。目的是为了讲述一个好故事的电影,会预先设立一个比较合理的立场再展开,而那些极富深度的电影,本身却是抛弃了故事,目的是为了探讨立场。所以,在我们看完电影后,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看了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本片当然属于前者,不必严肃审视,仅仅是看过后能够对它所讲述的故事引申思考,就足够了。
如果说宗教是人类最终的救赎,那谁来救赎因为宗教而痛失爱子的母亲呢?导演最终将情感至于宗教之上。
3 ) 我们一直在这
这个电影很好玩,也有点沉重。我是被穆斯林和基督教字眼吸引。很喜欢看这个类型的电影。宗教和信仰,没有信仰,容易空虚,有了信仰,有容易冲突。信仰总是依托着宗教么?对于这个,我一直想不明白。
4 ) 我们啊!我们
黄莺莺在九七年出了张唱片《我们啊!我们》,同名曲副歌唱起来似极了“Woman, Ah!Woman”。——题记
地理概念上的中东与宗教世界里的穆斯林交织不清。宗教和政治让这一地域不太安宁,西方世界对丰盈资源的觊觎无非火上浇油。支撑这个绝对男权社会的是那些坚强隐忍的女人们,尽管我们看不到她们的面容。近年中东电影的兴起让世人有机会看见黑纱背后的笑泪,尤其当这些影像出自她们之手,感受尤为真切。
Shirin Neshat,伊朗人,电影《Women Without Men》导演。四个不同背景的女人,却都直接或间接地因为男性而让生活失色:婚后不幸的,追求自由和自立;向往婚姻的,遭遇强奸而失信;热血激昂的,因亲兄逼婚寻短;无奈卖身的,渴望改变却迷途。魔幻现实主义的滤镜给影片上了点灰蓝,让现实不那么伤感,给了理想线天光。避世的柏拉图终究不是办法,大环境如是,你想抛弃社会,社会偏偏寻你,难道真真只有卖身女的亡故才是另外一个开始,才能看得见那一片梦田?
Nadine Labaki,黎巴嫩人,电影《Et maintenant on va où ?》导演。与第一部电影《Caramel》相比,新片变得更加深刻饱满,不变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伊斯兰教徒们和基督教徒们大抵和平相处。一日,大城市里两教又开始了流血冲突,女人们,为维持村里安宁的生活倾其所能,不论信仰,企图避免冲突的蔓延而继续扩大寡妇的队伍。戏里的男人们终日埋头为所谓的“理想”而奋斗,把争执扩大成宗教迫害。忠诚这东西,让人纯粹得可怕。连两教的主事都能和平沟通甚至“串通”,昏了头的是那旺盛的男性荷尔蒙。可笑的是,女人们在宗教里不断寻找救赎而将生活继续,男人们只是把宗教当作他们的“红宝书”,一呼百应。结局的最后一句话呼应电影片名,还是有种“革命尚未成功”的迷茫。
这片土地是否真的注定颠簸?这里的女人们是否真的有摘下黑纱的一天?我对这边土地有着和对黄土地一样的疑问。真的,现在我们该走向何处呢?
5 ) 向母亲致敬
看完这部片有种奇异的感受,很大的主题,很小的场景,很奇怪的感觉,能耐心把这部片子看完的人都会有些东西一吐为快。
片子的节奏很慢,慢的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其中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感恩,所谓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我们已经好久都没感受过这种片子,都是去体验那跌宕起伏的剧情,激烈的打斗,超现实的情景,华丽的场面,一线的明星,庞大的投资,可是我们无法从现实中体会这些东西,所以某些时候电影成了我们的梦想,因为我们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只能代入主角的身份去体验那一部电影的时光。
这部片子我看了三天,因为没法抓住我的尿点,但是当我看完了以后把以前的剧情重新联系起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边的那些人和事,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好了,言归正传。一个民族融合的小村庄,里边充斥了基督徒和穆斯林,关于这俩种信仰的冲突,有兴趣者可以去十字军东征挖坟。这个村庄里女人都饱受磨难,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在彼此的信仰冲突中,所以当冲突再度来临时她们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当纳西姆死了以后,纳西姆的母亲对着圣母像扬沙子,对着自己的大儿子开枪,她们为了子女义无反顾的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在母亲的眼中,她们的信仰只有一个,那就是家庭。为了家庭,她们可以放弃自己从小到大的信仰,穆斯林捧起了圣经,基督徒捧起了可兰经。她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可以放弃一切,她们有的只有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但是当冲突发生时,丈夫和孩子都举起了武器,最后留下的只是一个受累的母亲。
我看了很多回帖,谈及了导演、歌剧之类的话题,我是一块朽木,这部电影唯一打动我的就是里边无数母亲的表现。回想到我们的历史,枭雄辈出,名将如云,谋士如雨,但是那些战死沙场的人的母亲从未在史书中有过记载,我羡慕刀光剑影的生活,因为跌宕起伏,刺激,但是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刺激给你乐呵。五千年的历史浓缩成了我们的历史课本,才多厚?但是里边蕴含了多少母亲的悲剧,‘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写出了妻子的感受,但是母亲呢?
值此除夕无法回家之际,借本片的东风,送与父母最高的敬意!
6 ) 莎乐美什么的肯定特别高兴吧
这不下午我又泡在Les Halles电影院里面连续看了两部电影。《现在我们去哪儿》是一部悲喜交加的充满黎巴嫩影片。女导演Nadine Labaki自编自导自演的戛纳入围之作——当下的女性导演们都非常猛啊,莎乐美什么的肯定特别高兴吧。其实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我在意的是黎巴嫩,而不是女导演!
当然,经过资料查明,导演并没有把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黎巴嫩,而是一个虚构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居民杂居的村庄里。我姑且相信这样的村庄确实存在,而导演通过表现女人最为深厚的母爱情怀,一次次企图让男人们远离因为宗教分歧而产生的斗争甚至杀戮,立意和技巧都非常创新。
7 ) 跳出家庭与信仰而聚集反战的女人
纳迪·拉巴基是个非常具有莎乐美式浪漫主义人文关怀的女性导演,十几岁就修过学士学位,20岁初通过研究生学习后第一部作品就获得阿拉伯电影展奖项。十余年后她的《焦糖》和《我们现在去哪》全然磨合了她对自身所长的理解,并依此担就女性地位和反战类深重题材进行自编自导,站在了世界舞台上。
《我们去哪儿》这个故事以中东地区宗教冲突为背景,虚构了一个信息半封闭的小镇,镇上的男人们受到外界宗教冲突的影响,穆斯林信徒和基督教信徒经常大打出手,还手持枪械。镇里的女性,作为完全不参与外事的穆斯林女性,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或丈夫在冲突中丧生。最终无法忍受生离死别的女人们团结起来,通过一场场啼笑皆非的暗中行动来平息冲突。
电影的开场和结尾画面是严谨的前后呼应式——葬礼、穿黑衣服的女人、哀歌、形体舞台剧化的表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外,还有听觉的并行,导演纳迪·拉巴基再次植入了法式舞台浪漫戏剧的演出手法,然而却弱化了主题的表达效果,于是不得不通过旁白这种最明显的解说手法来增强因女性浪漫而牺牲的戏剧主题突出点。
在故事情节上,纳迪·拉巴基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女人,她的头脑绝对是法国女人那种浪漫之下思维逻辑连贯强势派的,每一个情节的扣接转折都会早早埋下牵引的线索,就像是那种与人交谈中早就把整个谈话走向和内容都设计好,对方无论说什么都最终要将谈话结果引向自己所要的结局之中。片中基督教男孩之死到被人发现因而引发整个小镇再次点燃宗教冲突这个桥段,是导演兼编剧的纳迪·拉巴基最缜密一笔,且非常具有故事性戏剧性,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
用自己的性别和身份写故事,别说做电影,除了特殊职业,在现在强调平等和无性别差距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人反感生疑。故事中,导演纳迪·拉巴基把男人全部塑造成好战分子,他们的角色定位统一是“勇猛、好战”,就算是前一秒刚和美艳绝伦的女人跳舞喝酒,后一秒可以为了男人间一点不和言语持枪群斗,而女性,片中所有的女人,角色定位统一是“善良的母亲、唯唯诺诺的妻子和沉默寡言的女儿”,她们在日夜的宗教争端中因亲人离散而不顾一切反战反争斗。这种大规模的性别介入定位角色,有点过度戏剧化,这个问题在其另一部作品《焦糖》中更为突出。然而对于此质疑,纳迪·拉巴基说:“用自己的身份和性别来写作和拍电影,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靠的事情,因为对于作者而言,说出自己的话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写了一个男性的故事,那么我可能会觉得那就是一桩任务和作业,未必会做得这么透彻。”
一个出生在阿拉伯世界的女性,却在事业和人生中不仅不叹息自己的性别,反倒不在乎运用好自己的性别理解力去完成和成就自己的事业及人生,这是极具莎乐美式的自信和独特。
同时,鉴于导演每次在电影中探讨的话题都大涉世界,而非小情小爱,也不得不就戏剧化导演过度性别介入角色定位的问题。知己知彼的对待自己和所要讲好的话题观点,这个从自身切入来说感受会更真实更容易打动人心。因为对于生命,对于战争,我们不可能想对于小情小爱那样有万花筒看世界的千奇百感,和平和冲突一直是最终反复的动向。
论电影中极具浪漫手法的歌舞音乐和喜剧桥段,确实带入了女性柔美的特色而淡化了冲突,比起用真个篇幅用大手笔特技烟火来营造的战争,这种反战题材有些弱势,却一直顺笔于导演植入角色定位的关键性——女性,不是在墨西哥战争中出来的女游击队,而是以妻子和女儿母亲角度来柔情化解冲突的感受,她们渴望家庭完整的悲伤以柔克刚地穿破冲突和武力,至于歌舞,其实如果这不是一部反战题材电影,它真的可以媲美巴黎大剧院里的歌舞剧或者宝莱坞的香艳歌舞,喜剧的剧情也十分能调侃刻画出小镇里朴实生活画面,没有比喜剧更适合乡村,这个可参考东北二人转!
纳迪是个非常懂得用自身所长或特色来谋划人生的女性,与其说谋划,她那浪漫主义手笔又光彩熠熠夺人眼目。比起探讨哲学或雕塑的法国女人莎乐美,纳迪却又将这份自信和夺人眼目的浪漫运用到了人文关怀里,这与她的出生有关。
片尾最后一幕“我们现在去哪”,棺木因宗教冲突导致不知葬于何处的提问,神来一笔地结束了全片,留下了“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我们要去哪”的哲学探讨,这部全片女性构建画面感的电影又仿佛将高更的画作呈现眼前——“我们现在去哪儿?”
宗教信仰也挽救不了的人类战争与冲突,最终归于人性的自我探索和思考,万念粉扎皆因欲念而起。为情感介入进而反思人性反思冲突这一新而现存的角度,细腻真挚的感动而鼓掌。为自身同为女性却无力所为而绝望。
怎样做到艺术性和娱乐性并重?这部电影给出了答案。放映之后的问答环节有一个有趣的知识点: 这部电影在黎巴嫩的票房为史上第三,仅次于大船和蓝色外星人。
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写过的《曲解贺拉斯之誓》
Nadine Labaki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如同她的臉也如同那支動聽的插曲一樣譲人过目难忘。
想要渴望和平~就得破除宗教!
小鸟 给我传递个爱的信息
沉重并轻松着 更多的是欢乐和几个穆斯林老太太的可爱。
看完猜这个导演是个水瓶座,这么严肃的题材(异宗互戕)还玩幽默还歌舞,然后发现导演就是那个漂亮女主演。她以刻板的性别印象为基础释放了一种近乎幼稚的和平(幼稚总是内在于理想主义),但提出的是真问题:一个丧子的母亲和圣母对峙,人类如何与敌人共处,文明的坚硬也许就在那点母性的不忍里。
有的时候信仰可以毁灭世界,而拯救它的,是妇人之仁。 PS:编+导+演的纳迪.拉巴基真是个才女!
砰的一声枪响,隐忍的母亲塔克拉打断的不只是自己唯一剩下的儿子的腿,更是打响了这群女人们反战的号角。
力作,和平就这样被女人创造了。
导演用幽默笑料,欢快歌舞和夸张的戏剧冲突来处理这个严肃的宗教冲突问题,的确很出色,让观众在大笑之后仍深陷沉重的悲剧气氛和思考中,配乐和摄影都太美了。
为了避免被冲动蒙蔽的男人们陷入愚蠢而无谓的战争,善良而聪明的女人们绞尽脑汁啊
她们在最荒诞的现实面前做到了最极致的优雅,在善的光辉中,她们才是这土地上赤脚行走的神。
只有电影才会这样吧,在复杂的宗教信仰民族等冲突问题上都能化解的那么天真,也许是女导演的缘故,骨子里善良的像少了根筋。影片在形式上的杂糅上虽让电影更具观赏性了,但依旧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很有趣也很杂乱,就像印度神婆上身的歌舞,本来沉重的现实也跟着变成童话般的超现实了。★★★
想看[2011-12-14],终于趁着戛纳补课看完了。概念先行且几乎只有政治宣传般的生硬故事也是……但是拍得实在太好玩了,减轻了不少嫌恶感。最后迷幻趴体加宗教互换的梗简直笑尿了,生生拉回及格线。歌舞段落虽尬得要死,但是用法(尤其剪辑和时间观念上)比较值得一说。
有点小惊艳。
真好
媽媽老婆站起來!! 結局的殺手鐧實在始料未及,雖然議題是沉重的,戲中卻不時出現幽默與歌舞來詮釋,非常地合拍。這些婆婆媽媽大部分都是從路上找來的素人演員,但交出了一場場精采的好戲阿!
影片用一种轻快的方式去解决宗教之间的冲突问题,尽管不那么实际,却让人在内心悲痛过后给人希望。女导演视角下的女性电影,时而欢快,时而悲伤,时而温情,让人忘记沉重的现实~
重看,早就探讨过剩的宗教冲突,在举重若轻的喜剧感演绎之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面对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勇敢迈步守护危巢,以优雅姿态面对残忍,如同手握玫瑰迎击枪炮,用无声的嘲讽给这个暴戾无趣的世界最温柔的一击。拉巴基无论生活流铺垫还是法式幽默全都信手拈来,非常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