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影节第二场,疫情复工后的第二场。(自己的笔记,先说点儿别的)
带着朋友去看的,专门挑了喜剧片,怕她感觉气氛沉闷。让她陪我这个旅客满城跑挺不好意思的,幸好片中有许多笑点,上海男女老少们都在电影院里笑,真的开心。
一年前看了戴锦华老师的一次访谈,喜欢上了这位网友口中的“戴爷”。上海的房东小姐姐也被拉入伙,还去签售会帮我专门签了本书。疫情期间,因为“追星”心理,在B站上看了戴老师的一些大学课程,我才逐渐体会到戴老师在那次访谈中说到的问题——消失的议题。
我不太懂戴老师说的议题。通过上下文推断,戴老师似乎在说,现在各种媒体上激烈讨论的性别矛盾只是众多议题之一。由于其他议题无法被谈论(空间被压缩),所有激烈的声音才被挤压到性别矛盾这一话题上。
曾经还存在哪些议题呢?我的心理那时产生了很强的疑惑。
过去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区分出“艺术电影”,更不清楚它和商业电影有什么不同。听了戴爷的课,慢慢感觉(不太确定):艺术电影有些类似严肃文学,聚焦于人类生存(各种角度、超过宏大历史叙事的)的“真实”,接近于“诗”;同样,艺术电影也有一定形式诉求。
联系文艺所关心的题材,这就容易理解一点了。读书的氛围,在拉着当下、再远的世界对比,其中不同不去刻意追思、去疑问,我也不在意了。那时大家都在读醉钢琴和林达夫妇的丛书,朋友常去单向街等;podcast曾经常听的节目已经听不到了……对这些其实不太敏感。本科时偶然间翻到讲性别平权的《激情的政治》,我才第一次接触“女权主义”,对“政治和日常生活有关”因此书有了一点点看法。当时是为了理解欧美文学中的一些文本,查找参考文献去读的。那时身边和网络上没人关心这个议题,我也是在那本书里知晓这个“主义”命名“偏激”的原因,感受了作者对女性间阶层差异的忧虑。
二
之所以扯那么多,当然是因为这个片子跟性别话题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完全。它把光照向女性,但更想把光照向问题,把温暖传给生活。它仿佛在告诉我:性别差异、阶层差异和种群差异的人们应该“对事不对人”,把智慧多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去解决掉彼此。
在大环境和激烈争吵啊的网路上,总感觉——这可真是太难了!不过,看看近处、身边,不管喜欢、无所谓,还是讨厌,性别或性向差别不同的人确实在密切合作着、生活着。地位不同、处境待遇的差异与背后复杂的原因,也是“屋子里的大象”。
三
以前,我们的一个老师,他常悲叹:足球,中国男人的伤心地。(有点儿病句的,绿茵场吧)这方面我的体验比较少,不太适应长时间坐着看运动赛事,也不关心此类题材,只说足球确实没经验。
本部电影倒是展示了足球在当地良好的群众基础,让人体会到足球的乐趣。对于当地人来说,足球俱乐部等于是教会。之于其他人,俱乐部的意义可能是合唱团,是琴行,也可能是广场。俱乐部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承的荣誉,但更重要的,是它的纽带作用。它像是“无形的血缘”,牵着小镇上的人们。
面对濒临解散的小镇足球俱乐部,作为曾经球队荣光、现任教练的男主真是很倒霉。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年轻人纷纷涌到大城市生活、工作。男性球员们可供选的,也真是很惨淡:瘦弱、疲态、爱打架还有可爱的大肚腩。可以体会男主的心情,但若是砸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希望,他这个负责的继承人干不出来。
既然游戏规则没有说女性不能上场,女人们也不想放弃,那就干脆不顾男人们拉跨和故意搞破坏,加紧锻炼,带着姐妹们为了全村去拼命。男主一边费心费力地动员发掘女球员,一边被剩下的男人们“死亡威胁”。可怜的爷爷上演了一出“以命相逼”,男人们才明白自己“有点儿”过分了。
或许,这时男人们才恍然大悟女性“偏激”的原因。男人们慌乱地管理满冰箱的家庭事务便利贴,崩溃地应付孩子的随时需要。这才是他们内心地恐慌——家庭也并没有绿茵场那样容易,女人们在成为球员之前为俱乐部给予了太多支持(物理与非物理)
电影中各种各样的女性当然是可爱的,男性也当然是可爱的。大老板被妻子抢夺早餐,被妻子专注球队忽视时,也才懂事和懂自己了更多。政治,关系,费力去争取,不一定是坏事。
尽管俱乐部最后还是解散了,愤怒的女子们不知道她们早已被取消了资格,但这个大家庭还在。哪怕以后时机成熟,世界没那么多条条框框,或许每个人都能去顶那“半边天”,大家相互接力去发挥自己的能量。
四
我最喜欢最后的婚礼。
男女老少、新娘新郎,穿着礼服一起踢球,你来我往。
足球,在花园中也获得了更丰富的色彩与生机。
性别议题,还是其他议题,大家和文艺关注的,不都是关于人、为了人、属于人的问题么。
有人选择悲观,有人选择乐观。电影选择呈现 sliver line。
———————————————
最后的最后,喜欢电影的插曲。
《女子监狱》里也有。
3.5 看了一整天的样片,还是法国电影最美好
超感动啊
很好看的小片子,热闹,飙脏话,设计的小冲突有get到,用足球比赛把围绕法国小镇社区的各种两性分工、家庭冲突、阶层差异都融合在一个大的视野里,算是不错的体育片。
强大的足球基础啊,还比较真实,最后结果不被承认,但是享受过程就好了
上影节第二场 轻松幽默 笑中带泪
这是法国一个村子喔。羡慕死人家这样的基础足球氛围。
也算是运动喜剧类型片里表现不错的,真羡慕人家的体育氛围。法国人说起脏话也真是够狠。
Celine 短发真的帅!个人觉得她更适合短发。非常棒的法式电影,题材很棒。没有很尖锐的去描写性别对立,最后结局的处理也符合实际,这点让我非常高兴,我真的受够了体育电影结尾一定要赢……这个世界就是给女性添加了很多“责任”,男性踢球训练是天经地义,女性踢球耽误照顾家庭和孩子就会产生感情破裂,让我想到最近的母职惩罚。但结尾没有去深化这一矛盾,选择了两性相互理解包容,支持帮助,虽然狗血,但我觉得也是一种解决之道。
挺法国的喜剧,直接表现了两性的冲突,但并不是两性的对立。很关键的一句台词就是赞助商老板最后说的,“我也不知道为啥,这个女子足球队的事让我失去了理智。”很简单,因为女人进入到了男性的领地。轻松的观影体验~ 从Je vais bien, ne t'en fais pas开始就特别喜欢Kad Merad~
真的非常好看 用喜剧表现出男女两者在足球——这一被认为是男性的运动 上的博弈 女性的韧性被展现得很好 影片对待两性既没有美化也没有丑化 两性间的“斗争”只不过是性别认同和换位思考的问题 很多需要转折的点 都用恰到好处的包袱过渡 太赞
3.5/5 法式小品 看个乐呵 WC期间跟风行为(?【其他的胡言乱语:席琳这里的装扮超级喜欢但是如此瘦弱的身板真的适合踢球吗偶尔扫过的练习画面都觉得有点儿肢体不协调2333更适合她的应该是穿西装去跟协会唇枪舌战(并失败)//重温盯人被这种恰到好处的居家风疯狂可爱到了任性加分,我收回要她去搞谈判的话(反正也从来没有演过成功精英,每次撒谎都很拙劣)。而且看了一圈再回来看这片都是熟脸开会啊,跟戏里的老公GG在[魂归故里]是怎样的血海深仇,到这里变成鸡毛蒜皮了居然还能惹她皱着脸哭唧唧(干得皮袄亮!)
法国女人这么自由,还不是踢个球都被老公男朋友组队抗议,男女不平等真是世界性难题。
谁说女子不如男。
弗朗哥竟然客串了这部电影,太惊喜了!!!
法国随便一个小村镇都能组织像模像样的足球比赛。凯德·麦拉德这几年喜剧拍挺多,《一出大戏》是组织监狱犯人演舞台剧,这部是组织家庭妇女踢足球。原来的男足队员因为斗殴被取消比赛资格,这支小小的小镇球队再也找不到能踢球的男人了,怎么办?女人上呗。从训练到比赛,离开丈夫的妻子,离开孩子的母亲,初次站上赛场的女足运动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比赛结果似乎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虽然主线是女足vs男足拯救球队不降级,但副线【骂老公】明显更好?所有的féminisit思想都藏在骂老公里了……演员都选得不错,Céline短发球衣好帅,梦中情人了;Alban一直傻得可爱;CS和GG魂归故里里如此爱恨情仇这部居然直接演夫妻了。P.S.羡慕足球氛围。
这片子里大多数的男的真的emmmmmm…果然女孩子们还是可可爱爱…
女子力热血片。但我更想探讨的是男性角色,为什么会百般阻挠妻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什么当自己必须要回归家庭的时候却认为这不是自己该负起的责任?
优秀的法国喜剧小品。生活就是这样。热血的时候拼尽全力,末了,生活还是生活。非常愉快的一场。毕竟上影大部分都是苦大仇深。适度调剂很有必要。#SIFF
最后的比分…是魔幻片吧,足球技能在身体天赋与训练上都是有梯次的,这大概是拍给女性看的爽片,所以几个不多的亮点集中在家庭的争锋上,尤其是两人同时抢早餐,丈夫抢了面包,妻子抢了果酱,让我忆起中学体育课的趣事:男生占了仅剩的球场,女生抢到了仅剩的篮球,谁也不让谁,那追逐战真是斗智斗勇,精神澎湃的上完了整节体育课,在“惨烈”中平分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