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优雅的老去,还是大胆的随意
我想说这部电影如果在中国拍的成,有票房吗?女主角60岁担任主演在天朝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我们中国这个时代的悲哀。太多浮躁的垃圾片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而这部电影就像一股甘泉滋润着我们心底的那份亲情和爱情。爱情不分年龄,追求永远在路上。没有刻意的剧情,一切都好像是一本60岁优雅的女士的追寻自我的日记。
过腻了循规蹈矩的生活,一切按部就班,就不能一次不安常理出牌吗
出走,到外面转一转,也许下一站的邂逅就在等你!
人类是感情动物,但是因为有感情就复杂,我们需要处理各种关系。凯瑟琳·德纳芙,虽然你是法国国宝级的女演员,可惜这是我看你的第二部电影,接下来,我要补课!
2 ) 法式少女心
这样的老年状态很可爱啦!
影片开头,把贝蒂的状态描述得很糟糕。 比如,经营一家小餐厅,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出现财务问题; 比如,感情混乱,老公在与情人偷情时去世,而老公的情人正是自己情人的老婆,自己的情人在抢救自己老公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老婆,让一个原本应该悲伤的事情,变成一个别人听不懂的笑话; 比如,极品老妈,永远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 比如,糟糕的女儿,母女关系已经崩溃,女儿嫁给一个瘾君子,现在独自带着一个孩子; …… 一切糟糕透顶,然后她受不了,就开着车里家出走了。
说实在,在法国风景如画的背景下,这个老太太就像一个娇生惯养的少女,在她看来的晴天霹雳,在别人眼里只是美人垂泪,我见犹怜!
首先,她很美,年轻的时候是选美冠军,老了依然风韵犹存。
其次,她离家出走,开的是奔驰,脖子上有印有自己名字的项链。
再次,一直都在爱恋中。年轻的时候,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然后有老公,有情人,虽然屡屡受伤,但一直都在爱情中,是活泼泼的少女心,连离家出走,都还能有艳遇,最后还遇到另一段真爱。
还有,老妈健在,有女儿,有外孙,一切都有和解的可能,而事实上最后也和解了。 所以,这不是玫瑰般的人生吗?
想着,我老了,还能像她这样少女就好了。 一直有爱,还做得一手好菜。
3 ) 别管正义,站我这边
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在世的最后的日子里,写了一封信给他儿子,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都不会再相见。”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脑海里始终翻滚着这段话。
把凯瑟琳•德那芙的美貌去掉,这部婉转而优雅的公路片,在塑造老而迷茫的女人上,其实毫不留情:身材走样,衣着随意,为营生黑着眼圈,皱纹大张旗鼓地蔓延,连手背都侵占得彻彻底底,烟瘾戒了又起,三五不时失控,在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场合都觉得局促,碰见陌生人,还未开始倾诉,先变成了一个盛放他人回忆的垃圾桶……
倔强老了之后变成顽固,任性老了之后变成专横。所有形容在词性上都先恶劣了三分。
经营的餐馆出现危机,与母亲和女儿的关系都有障碍,情人的背叛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如此,这个表情寡淡的女人终于以买烟为契机,开始了一场叛逃。
途径终生未婚的鳏夫、酒吧里聚会的老妇、俏皮热情的艳遇、搞不清状况的家具店保安、已经全然不记得自己的外孙、选美时期的同伴,还有峰回路转的亲家献上的第二春……
正如她所说:“我只是上了路,然后事情一件一件,找上了门。”
生命里很多时候,会因为情绪而非情感,就这样猛然离座,就此结束一段社会学意义上的关系,且泰半过不了午时,就悔青了三根肠子。
亲人之间,却又略有不同。
那是一个由血缘粗略圈起的概念。圈子里绝对掌控者的性格,决定了欢乐和睦或是剑拔弩张的表层,但内里是一种无法选择的相像与亲近,如同宇宙中星体,互相之间的排斥和吸引,提醒着我们曾经都来自黑暗深处爆炸的一颗白矮星。
你一定看过很多鸡汤,教我们陪伴、付出与理解。可正因这与生俱来的亲密,总想越俎代庖和指手画脚,并美名其曰“让你少走些弯路”。偏偏人的主人翁心态总在这时候升腾,只想尽快把后方喊口号的将领清除出战场,走那所谓“自己的路”。
但亲人间老死不相往来往往要耗费更大的心力,因此结果常常是再如何愤懑也隔阂着比邻,再如何牵挂也沉默着天涯而已。
于是,我们要研究的命题,就变成“为什么亲人彼此憎恨”。
微博上曾经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大意大概是我们和亲友埋怨的时候,要是对方说:“对!没错!那就是个XX!我马上就去弄死Ta!”也许发泄者反而会觉得“啊,也没多大事”。
但我们常常面对的,是让你反省自己的,让你学着释怀的,让你接受现实的……
Betty的母亲在告诉她被情人被判的时候,女儿在告诉她餐馆被查封的时候,甚至和孙子因为信用卡被拒身无分文的时候……都是如此。
语言安慰并不花成本,派发给朋友甚至陌生人的时候没有人吝啬,可面对亲人的脸却容易生出超度之心——与其给你香烟,不如激你向前。
所以,三岁时你走在路上被石子绊倒,父母可能会和你一起说是“坏石头的错”;但到了三十岁,你的跌倒可能换来的是“不听老人言“。
或者更糟糕一点,在该撒娇耍赖肆无忌惮的时候,就被教导了不露丑态,不鸣悲声。到最后,即使在可以安心的环境里,也徒然摆出一种“道理我都懂,只是我还想再难过一下”的小心翼翼。
“别管正义,站我这边。”这样的企盼太过中二,早就死在嘴边。
而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之中的很多人,也许真的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轻易陷入永恒的孤独。
不是因为不被爱,只是因为“语言”不通,与这个世界失联。
这部电影和这篇文字都不能提供答案。但或许下一次,我们学会像Betty一样,用归还一条红围巾的假动作,换取一直想要的那个拥抱。
4 ) 《她在路上》
好久没写了,真是没看到啥想动笔的片子。完成度不错的作品。
很多时候很奇怪,开始的点很有些共鸣,但因为之后某个别一点却感觉立马缺乏认同。看电影和与人交往也是相通的。
法国真正著名的女演员还是比较幸福的,只要你想演就还是有各种题材的本子。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气质仍旧非凡,而且年纪越大越发幽默。
5 ) 人总是要被亲情所滋养的
她,被情人抛弃,有着失败婚姻,与母亲不和,与女儿不和,年近五十,事业冗乱,在重重压力下选择了逃避,可是逃了几天却还是要回到现实。当带上男孩重新开始路途,这次她却慢慢的找回她渴望的亲情与爱情。配乐方面,钢琴的配乐将贝蒂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用空镜头加上配乐来刻画主人公,却不给主人公一个画面,这种处理更容易让我对主人公的心境产生想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公路片,确实严格意义上的寻找之旅。法国电影很擅长的家庭亲情手法处理让人看完心里温馨,看了那么多电影法国的亲情家庭题材的好像很多。Catherine Deneuve依然是貌美动人,感慨法国女星不管什么年纪都会有特殊的魅力。关于亲情的电影,有空可以用两个小时看看
6 ) 《她在路上》:修补与复苏
(芷宁写于2014年10月5日)
莎士比亚说过“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一部公路片,或长或短,或激烈或乏味,却不总有欢笑,仿佛年纪越长越是如此。
法国影片《她在路上(Elle s'en va)》打破了年老者缺乏新机会新转折的惯例,让花甲之年的女主人公在遭遇危机后,也来了段修复与发现之旅,即这部完成度不错的影片让一位高龄女性体验了突发的旅行,通过反省和情感引导心路,却也呈现的不乏趣味,虽然结局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
不论多大年纪都会面临着生活的各种难题,总有着这样那些的缘由让人们在路上,而片中的贝蒂起初并没有明确的离家出走的意识,她看上去只是为了出去透口气,当她开车在路上后,她生活的各种问题才逐一展开。影片在前部分将她的生活部分掩盖着,观众只知道她年轻时参加过选美,现在的她遭遇了情人的背叛,年迈的母亲还不是个省油的灯,一直在一旁敲边鼓增烦恼,于是,在一个工作日,贝蒂走出了工作的餐馆,就这样上路了,这时候影片所配的歌曲唱到——“我不知道往哪儿走,但我知道我在走”,显得特别应景。
“我只是上了路,然后事情一件一件,找上了门。”经历过前部分看似散漫的寻找香烟之旅后,贝蒂生活中的另一面才逐渐显露了出来,而这些不如意的生活碎片仿佛一直被她刻意隐藏着遮盖着——她的经济面临问题,她和女儿的关系淡薄,她对外孙十分陌生,继而观众从女儿的控诉中知晓,贝蒂年轻时曾有段刻骨铭心的爱,只是被突发的横祸葬送了……
在这段旅途中,贝蒂需要修复的东西很多,在上路之前,她大概没时间没机会反省自己的人生,她的生活像团乱麻,而早年间放弃参加决赛的原因却是她此生症结的始端。当她看似任性的一路而去后,先后路遇了形形色色的人们,帮她卷烟的终生未婚的老农夫、酒吧里聚会的老妇、一夜情的年轻怪咖、好心的家具店保安、选美时期的朋友,尤其是后半程和外孙一起的旅行,显然是给双方都补了一堂亲情课,倔强的萌小孩让贝蒂在手足无措间学会了如何和小辈相处,接着,好运开始敲门了,在法兰西,亲家之间的卿卿我我似乎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已经七旬的凯瑟琳·德纳芙风韵犹存,气质尤为出众,特别是现在的她似乎发挥出了她早年影片中没有怎么施展过的诙谐感,而她对贝蒂这个性情中人的心性拿捏也十分到位,如,得知遭遇背叛时的痛苦,触及过去刻骨恋情时的“旧伤复发”。在踏上路途不久,老农夫用肿胀变形的手指为贝蒂卷烟时,谈及了他年轻时的海誓山盟和他的终生未娶,那时贝蒂的表情便若有所思,对比之后情感创伤的揭晓,会令观众感到德纳芙的表演也是在默默地埋下伏笔。而片末贝蒂怕被老母亲发现,羞涩约会的模样,则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少女时代,此时她的举止宛如一个小姑娘,让人顿感——爱让青春复苏。
人们总相信,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最难堪的日子也是会过去的,何况贝蒂够幸运,谁说年老者不能独自上路?
(约稿)
7 ) 握紧只会留下痕迹
(有些字眼是借鉴了几个豆友的想法,在这里先说一声~)
人们常关心人到中年的烦恼,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自己就像一根在顽皮孩手中的弹簧,只差最后那一点力,就要超出弹性限度,各种悲剧也因此掀开了序幕。而人到晚年,似乎曾经的青春、梦想、情人、甚至事业都已沉入大海,生活比三点一线的打工仔生活还要清淡,白灼的青菜也比这样表面的悠闲多点味道。而贝蒂到了晚年似乎都不能停下来,情场失意、餐厅查封、不愉快的两种母女关系都促进她逃离熟悉的小镇上路。有人说这片子主题用地太泛滥了,上路去找到真我,但是这部片子的主角是一位老年人,一切都早已成定局,家庭、孩子甚至是生活,剩下来的路只可能是一条非常笔直的路。我是个很很乐观的人,坚信一个道理只要活着,一切都会有转机。当然我也有彷徨,常去撕裂旧时的伤疤狠狠地又撒了一把盐,虽说是有点废话,但是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一秒钟在你眨眼中飞跃无数次像流星一样,最后连最初拥有的只会变成尘埃。拼命地去抓紧早已不存在的事物,就只有深深陷入的痕迹,其他什么得不到,那么自己究竟又为什么也这么执着呢?
旅途终究是一场试图与自己和解的历程,老年人常常被设置与儿童同行,幼稚/迟暮形成相互的对比,亦如那场多年之后的「老年选美小姐」重逢,在营销与功利的闪光灯下生命的经历都被耗尽,所以还是看看路上的风景。
渐入佳境,女神万岁 \(≧▽≦)/
#法国电影展# “生活还在继续…”传统的公路电影逻辑,小到寻求香烟来减压,大到通过一场旅行带来家庭关系由矛盾到化解的过程,以及自我反思与内省。全片靠的是德诺芙的个人魅力和法国乡间美景相辅相成。
像是人生的每一面,投射在这路上的每一幕每一段。喜剧亲情和爱情的杂合,没有侧重却都是情感。当昔日的选美冠军重聚,当小外孙挣扎着跑向丛林,当最后两个老人亲昵的闷骚的侧拥在一起,人生之美好之真情瞬间凝固。#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在周末四处找香烟这个梗也是很拼呢。中间有点乏味,后半程感觉很好,法国乡间明媚的风景搭配依然迷人的德纳芙。记得她闭着眼睛躺在医院病房的那个从头顶反着拍的镜头,感觉时光都放慢脚步,皱纹暂时隐形,她又变回那个美得让人呼吸困难的女神。片中几首歌都很好听。
老年小清新 布列塔尼小姐老了也是美的 公路片神马的最对我胃口了 小正太也萌 对了抓不住重点地说一句 棕色兔子超可爱 2014.1.12
法国影展,见到了德纳芙本人,真是风韵不减当年,优雅迷人。片子本身一般,剧情东拉西扯又无法深入,竟然还拍了这么长。
【B】7.8。看这部电影是一次乌龙,买错票。结果误打误撞看了后竟然非常喜欢,很开心。1.电影开场看似很沉闷,如同梅里美长篇小说的开头的风景描写,看似乏味,看过整个故事之后却回味无穷——它展示出了女主角生活的困境与困惑。2.与母亲的争吵让我一度想起了哈内克的《钢琴教师》
SIFF第12场。相当喜欢本片,不像是法国电影,倒像是美国公路独立电影,loser的故事有点看不够,一路寻找亲情既温暖又搞笑,德纳芙演技超赞,不经YY起那如果拍美国版可以找斯特里普来演。
老年公路電影。路上故事一籮筐,屬法國選美小姐几十年之後重聚拍挂历照片的那一段最很有故事感,屬那個死纏爛打要愛貝蒂的鬍子男那一段故事最蹊蹺。
德纳芙跟小男孩儿的戏 想起中央车站 惊奇的发现里面竟然有阿弗西娅埃尔奇
治、愈、
风蚀残年的贝蒂抽起了戒烟后的第一支烟决心离开这个她生活了半辈子的小镇...难以想象德纳芙已经70岁了,还能在电影路担任第一女主角,虽然依旧是冰美人,但魅力丝毫不减当年。
看到凯瑟琳·德纳芙年轻时候的照片,还是挺让人难过的
她在路上寻找爱,追逐爱。看了一眼女主年轻的照片,美到没朋友啊!!
阳光普照的法国乡村,再也不翘法语课了!好可爱的电影,好久没有看到恋爱感觉这样幸福。德纳芙的眼睛出现在后视镜里的时候,我简直以为那是二十岁的她。当然现在也一样美,美得我心甘情愿看这个童话结局。
不开心了就去别处走走,总有一天会找到真爱的,别放弃,惊喜在路上。凯姨的状态怎么这么好,一把年纪了还是坚持拍戏,她真的好棒!and,导演居然跟我同一天生日。
女导演艾玛纽尔·贝克特以女性自身的视角出发,用公路片的手法,通过聚焦一家三代女性,展示的是当代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环境对她们带来的影响。
对德纳芙永远有白日美人的滤镜。
我又有心情看这样的电影了,我又恢复了元气,我又开始帅帅滴生活了,我又开始喜欢我自己了,我好起来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