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讲,豆瓣目前6.7的评分,太高了。
为照顾一家老小审美情趣和观影习惯,也为了初五大家聚一起吃个饭。
思量再三,还看了眼口碑,最终还是选择大家一起去影院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票价不菲,在北京1+X这种冷门院线,单价也高达八十,拖家带口就轻松大几百。
然而实际观影感受是看了半小时就想离场。
真的,这拍的啥啊,观众现在宽容度这么高了吗?
已经是翻拍,剧本还东拼西凑,各种致敬及戏防,全片充满了对周星驰无厘头及经典老电影的无限影迷情节。这也就罢了,但不刻画人物、不编织人物关系,全靠事件和台词强行起承转合,各种牵强附会,漏洞百出,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比如,哈维又不是傻子,魏成功一而再再而三的内心独白,再来一遍,连小弟都起疑了,哈维还能对魏成功是卡尔确信不疑?再比如,米兰为什么良心发现要告诉魏真相,因为一碗面?米兰为什么喜欢魏成功,因为他一直在帮别家演儿子?魏成功为什么要抢婚,因为看到胶皮里影回想起了与米兰相处的幸福时光?二人明明全程是骗与被骗的关系,没有任何私下交流好吧。
最大的漏洞是,摄影机藏在对面楼能拍到这边室内发生的一切?以民国的科技水准和收音技术,且不说能不能藏好摄影机和话筒吧,就算是能藏好。魏成功一个跑了这么多年龙套的演员,就这么不懂镜头,对此深信不疑?
摄灯美,服化道也是各种不讲究,影像质感陈旧如土。几场重场内景戏,完全是舞台光的设计思路。人物造型更是无力吐槽,马丽的造型,是致敬《金鸡》吗?
特效更是不忍直视,基本几年前的水准,网大质感。随行的小学生都忍不住在电影院直呼太假。
而最糟糕的是表演,全片几乎只有第一次做主角的魏翔一人儿在好好演戏。感觉其他人的心态都是“赶紧的吧,速度得了,拍完好收工”。连陈明昊都奉献了他转战荧幕以来的最糟糕表演。特别是马丽老师,这演的是啥,比行活还行活,比清水还水。
说老实话,要不是魏翔真的认真和努力在演,《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应该妥妥跟《李茂扮太子》一个起评分水准线。
有感动吗?多少还是有点儿,魏翔跳雨中曲的那个段落,有一瞬间还挺感动的。
但,这只是单纯的出于对魏翔本人这么多年的坚持和电影这门艺术本身所产生的感动,而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
作为今年春节档唯一一部纯正喜剧,可以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出色地完成了自己任务:给观众带来了最多的欢乐。
很多时候,一部电影的市场非常依赖其口碑的走向,而口碑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意见领袖的评价。
但是本片会相对特殊一些,因为其现场的观影氛围非常棒!我是在大年初一下午观看的这部电影,全场满座,可以说在整个观影过程中,笑声真的非常密集,多次全场爆笑,我身边的阿姨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看得出来她有点想要收敛一下,但是根本忍不住。
而我作为常年看脱口秀自诩笑点还算高的人也笑到脸部肌肉僵硬,可见电影的喜剧效果有多么成功。
而对于一部喜剧电影来说,KOL们怎么评价并不是那么重要,现场观众此起彼伏的笑声才是最关键也是最正面的评价,显然《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这方面做到了出类拔萃的程度。
所以,这两天但凡有人询问我春节档推荐哪部电影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这部电影,毕竟逢年过节的,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尤其是一年到头,也没几次机会带父母一起看电影,也很难遇到合适的片子。而今年倘若你带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话,或许会收获一天非常美丽的心情,也许你会发现父母们可以笑得这么开心,他们也一定会很感谢你带他们看了这样有意思的电影。毕竟还有什么比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快乐更值得高兴的事情呢?
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的喜剧效果,最关键的可能就是魏翔极具荒诞且风格化的表演了。
一直以来,魏翔都是以配角的身份活跃在各种喜剧电影中,而这次终于独挑大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男一号。
不得不承认,在一开始接触到这部电影的基本信息时,还是有一些嘀咕的:一方面,谐音梗的片名似乎透着点儿烂片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会担心魏翔是否具备成为男主的能力。
但是事实证明这些顾虑都是完全多余的,魏翔对于角色的塑造和把握的确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了,因为其相当于同时在饰演两个角色,一个是戏中戏的“杀手卡尔”,神秘莫测,且技艺高超,另一个是不断追求卓越但是始终处在底层的“演员魏成功”,两个角色之间是有着巨大的落差的,但是魏翔却处理地非常到位,在两种角色之间自如切换。
特别第一次饰演“杀手卡尔”那段,从电影的结构来说,这里也非常关键,属于整个故事通过设定第一次制造强喜剧效果,观众能不能接受会不会被逗笑直接决定了后续内容可以达到的高度。
而从现场观影氛围来判断,显然是成功的,当“杀手卡尔”反复舔刀包括用所谓“一指弹”的时候,全场如雷爆笑,几乎没有人可以忍住。
而能有这么好的反响,就在于魏翔准确地拿捏了角色的设定和气质,同时充分放大其自身的表演特点,形成强烈的风格化以后就完美地融合进了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中。
不仅演员自身相信了,观众也都相信了。
对,相信非常重要。演员只有建立了极强的信念感,才能真正将自身融入角色中,从而用一种本能来去展现角色的所思所想所为,从而进一步让观众建立对故事的“相信”,进而才能为这样一个原本荒诞的故事设定建立基础,避免去挑各种所谓不合理不科学的毛病,去真正相信那些场景,这样电影中的对白和走向才有了成立的基础。
那么接下来进入到第二次扮演“杀手卡尔”的时候,自然就可以更进一步,更加放肆大胆地利用故事设定来制造更多且更夸张的内容了。
无论是和意大利人进行交流时的翻译,还是最后抱起冲锋枪大肆扫射,都达到了一种几近癫狂的程度,但是观众不仅不会跳戏,反而会被彻底吸引到电影所设定的情境中去,被充分感染和调动,从而达到一种彻底释放,开怀大笑起来。
观众也会越发期待后续故事的发展,而到此,电影基本上已经完全立住了。当然,也必须要指出的就是电影可以取得如此成功的“笑果”也在于魏翔的表演风格与电影所制造的戏剧磁场是高度贴合的。
因为电影本身的内容就是借助强设定来创造一个非常荒诞的叙事环境,而在这个叙事环境中,魏翔的表演体系正好可以进行充分融合,其夸张的表演、刻意的台词和幅度巨大的肢体语言在一般的电影语境中都会显得尤为过火,但是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中则恰如其分,一切都显得那么般配、妥帖。
再加上电影还融入了底层小人物努力奋斗的这种心酸底色,就为这样一个荒诞喜剧又注入了独特的灵魂,从而避免了常规喜剧总是依赖下三路的低俗以及为逗笑而逗笑的挠痒痒喜剧的肤浅。
尤其是电影最后的彩蛋叠加了魏翔自身的奋斗故事,当观众看到他同时在戏里戏外完成了人生的第一部男主角时,又怎能不触动不为之感到高兴呢?当电影中说到那句“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段话时,你知道这同样也是魏翔的内心独白,于是观众就会瞬间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演员与角色已然成为一体。
而我相信随着《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持续公映,魏翔这次一定会得到充分且广泛的认可,会期待他未来更多担纲主角的电影,他的确具备这样的实力。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片中埋藏的很多电影彩蛋,这个作为影迷来说,迷影梗始终会甘之如饴。
例如魏翔复刻了一段《雨中曲》的舞蹈,而这段戏在片中的位置又非常适合借此来展现其内心的欢快,同时紧跟而来的晴天霹雳版的转折又让角色瞬间经历过山车般地反复,确实会达到很好的戏剧冲突的效果。
再比如致敬《肖申克的救赎》的台词,模仿《荒野大镖客》的场景,也都印象非常深刻,且并不是生硬地植入,而是有机地嫁接到了电影合适的片段中,与故事内容本身是高度相关的,这样看起来就会舒服很多。
总之,这是一部看了不会后悔的电影,也是一部非常适合拖家带口、一家老小一块儿看的合家欢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一定会让你看得非常开心。毕竟春节档,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好吧,我承认会选择过年期间去影院看这个片子是我的错。 先说下优点好了——万达影城的那个厅屏幕不错,画质音效挺好的,完毕。 私以为喜剧走两个方向,要么你让人纯粹的笑开心就好;要么就让人笑着哭,哭着笑这就需要讲故事的人有很强的共情。 如果说,开心麻花之前《夏洛特烦恼》之类还能占到一个前者,那这个影片就真的是…啥也不是。 影片沿袭之前的取名方式,但确实正片内容致敬了星爷的电影,致敬了雨中曲,致敬了很多影片,就是跟《这个杀手不太冷》半毛钱关系没有,甚至都让我开始怀念星爷《回魂夜》里cos的里昂。 在评论里看到一个豆友的说法很赞同,电影、喜剧、开心麻花他们的作品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带一种傲慢,狭义的认为所有批评的声音都是偏见。如果说中国电影刚开始是谦虚到过分甚至带有一些自卑,伴随着资本的流入和整个社会产业的发展,他们已经在跟观众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开始桀骜的输出,甚至让个人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侮辱。这个,不限于电影。
说回到影片。
首先是笑点,真的,我找不到让我真正会心一笑的点。一个被传的神乎其神的杀手会这么失手?一遍遍重复就是搞笑…这个真的太好笑了。已经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剧情,马丽一出来,观众就知道了肯定会找那个演员来冒充,后面不断的煽情就是为了后面马丽的不忍……真的,放过人类吧。
整个影片看到最后我想,导演自认为想要升华的点应该就是里面魏成功这个小人物对于演戏的执着和追求。
但是,这,演的是啥。星爷演出的是一个戏疯子,突出的是对演戏的执着和追求;到这里变成了个真疯子,突出了脑筋不太好使和表演的浮夸造作。
都是跑龙套都是底层小人物的打拼,为什么今年的拍出来会让人看着这么生气?何谈感动?
综合而言,还是傲慢所致。说同样的故事,星爷的电影就是现实生活场景的呈现,而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告诉你它只是摄影棚里的一个笑话。不可比,不可比…
最后应该都会说下对电影的希望和愿景,但真的累了,也不想说了,就这样吧。
以上
最开始知道《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部电影时,我是非常反感的,作为一个开心麻花ptsd的人,一听到这个谐音梗的片名就开始生理不适了。然而,影片的表现却十分超出了我的预期,整部影片整体质量之高评分绝不应该仅仅有6.9分,堪称开心麻花最佳。
整部影片不管从灯光还是布景来看都趋向于舞台形式,这样的设置不仅为演员在该片中浮夸的表演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也能更好地将观众在观影时从现实中剥离出来。其实,从当代电影的角度来看,使用舞台式的拍摄手法其实是很不讨巧的,一是这样的手法会使观众对影片产生极大的距离感(尤其是受中式斯坦尼体系影响了几十年的中国观众),二是这样的拍摄实际上是十分考验从灯光、道具一直到DP、导演等剧组人员的基本功底的。幸运的是,该片在整个前期处理上还是十分优秀的。尤其是影片的灯光处理十分夺目,整个影片的光影效果都为情节服务得恰到好处。
影片中出现了大量了迷影桥段,不论是致敬《雨中曲》的歌舞片段还是音乐《天才白痴梦》的运用,都表现得十分不错,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桥段与剧情衔接十分得当,丝毫没有令人尴尬的地方。而这些迷影桥段也扣紧了影片激励广大电影人不忘初心的核心主旨。尤其值得说的是《天才白痴梦》的那一段戏,出色的蒙太奇运用将情节与音乐几近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令观众观看时极易产生共鸣。另外,片中几个声画对立的片段在效果上也是可圈可点。综合来说,整部影片在视听语言方面可以说没有什么硬伤,整体水平绝对远在及格线之上。
该片是魏翔第一部担任主角的影片,魏翔在片中的表演虽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其喜剧天赋仍然充分地展现了出来,从戏剧表演的角度来看,夸张又不浮夸,富有张力又未过于卖弄,喜剧效果可以说是符合绝大多数观众的预期的。影片有些细节处理还是略显草率,但在情节上毫无多余之笔,可以说除有些情节展现的稍有蜻蜓点水之嫌外,其他每一场戏的设置都在为推动主线故事发展与表现人物而服务。
整体来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一部肉眼可见的诚意之作,也是一部十分neat的喜剧影片。鲁迅先生认为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喜剧的基本首先是要好笑有趣,很好的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部影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做的十分不错。电影里的很多情节设置可能对普通观众来说产生的共鸣相对较少,但是相对还是很容易打动基层电影从业者,作为一名摄影生,几乎是边笑边哭看完整部影片的。如果说伍迪艾伦的《子弹横飞百老汇》是将电影从业者的艺术理想撕碎的话,那么《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就是将它再重新构建起来。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一部倾注了剧组人员心血的影片,是一部真正用心去拍了的影片,在各种快餐文化横行的今天,我们的确需要更多这样的影片。
年初二,跟妹妹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电影院里的笑声就没停过。可能是平时工作太忙了,我对生活的要求没有特别多,一部电影,能让我开心,能让我感动,就已经很好了。
1.不会抖包袱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最好笑的当然是电影里,主演们一个又一个包袱。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接触过特别会演讲的老师。我记得他跟我说过,演讲要学会抖包袱,否则没人会听得进去你一两个小时的演讲。
电影也是一样,他们能够持续的抖包袱,在这1个多小时里,一直抓住观众的心,真的很厉害了。
抖包袱这件事,并不容易,它需要幽默感,需要思维敏捷,需要素材积累,需要表达,需要表演。
所以,我非常佩服,这部电影里一个个包袱,相信这些包袱呈现的背后,是每个演员的努力。
魏翔饰演的魏成功,怎么看,都是一个悲剧,可是放在喜剧里,他就显得格外好笑。
生活有好多苦,看的多了都腻了。
还好能讲个笑话,抖个包袱,难过的事情,也就不那么难过了。
2.红,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背后的努力
马丽在采访里说:在这个圈子里,会表演的人大有人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观众看到。
魏成功这样的角色,不仅在演绎圈,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不少。
只是有人,坚持了几年,就妥协了,放弃了;有人却一直一步一个脚印,等一次能够上场做主角的机会。
时代带来了太多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冲击性事件,可是生活中,大部分成名成事的人,其实都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
在成功这条路上,有天赋的人,运气好的人,以及能够顺势而为的人,可能会缩短努力的时间,在某一个节点,爆发在大众面前。
但这只是生活的小概率事件,不足以成为我们为之狂热的目标。
看电影之前,在抖音里刷到,这部电影的演员们,做宣传时的短视频。马丽、魏翔、沈腾,三个人表现出来的情感和真诚,让人无法不去共情:光鲜背后无新事,不过是一个人,默默努力了很多年罢了。
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特别喜欢马丽说的一段话:真正的红起来,不是说红有多重要,红代表你这些年的努力,被大家看到,被大家认可,他才会有动力继续走下去。
所以,她希望魏翔红起来,不是因为表面的名利,是希望他能够得到更多的喜爱和认可,让他能带着这些喜爱和认可,继续更好的走下去。
3.每个人都有一次上场的机会
电影结束的彩蛋里,魏翔捧着花鞠躬,感谢大家给他机会,做人生中第一个男主角。搞得我感动到不行。鼻子发酸,眼泪即刻要往外涌,一抬眼,忍住了。
生活不易,早已是常态;追梦的人不易,更是屡见不鲜。现在他被大家看到了,应该开心才对。
在新年伊始,可以看到这样让自己开心的电影,已经很满足。在这份满足里,还有对整个团队和认真演戏的演员们,由衷的敬意。
坚持做好一件事的人,真的好酷。
人生好长,不要害怕辛苦。
年轻的时候,急于要一个个好的结果;
年纪渐长,才知道,心中有个执念已是幸事。
带着热爱走下去,坚持下去,像电影里的魏成功一样,像现实中的魏翔一样,当有机会上场的时候,能够好好把握住,能够酐畅淋漓演一场,你也是被眷顾过的幸运儿。
走出影院,就开始给身边要好的朋友PUSH这部电影了。想要开心的人,看着开心;想要感动的人,看着动情;想要真诚的人,看着欣慰。推荐大家去看啦。
用一部喜剧来蹭一部极其严肃的IP,这个蹭名字蹭的超过无敌low,呵呵,,可以说是国产喜剧的耻辱,,希望不要有人再去为这种低俗行为买单,不要去好奇,好奇的人越多,那他低俗蹭名字的行为就成功了, 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直接一星差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打个比喻,现在又出个电影叫《流浪吧地球》,还是喜剧,,我就呵呵了。再说一遍:不要看。
当《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结尾花絮里,魏翔捧着一束花发表他的杀青感言的时候,我一时间有点无法分辨他是真的哭了,或者还在戏里。因为他说的那句:“感谢大家帮我完成人生中的第一个男主角”,恰恰是戏中角色魏成功的内心独白。
戏里戏外,魏成功和魏翔变成了同一个人:一个抱着对表演的巨大热情,跑了十几年龙套,却一直被认为无法扛大旗的老演员。人到中年,他终于被人记住了。
魏翔有多不红呢?直观地给几个例子:
1、他2007年就在《地下交通队》中出道,至今已经15年,但直到今天豆瓣上的影人页里还没有对他的单独介绍(不过他在剧中那句“我抢了二斤山里红”,却是观众对《地下交通队》最鲜明的回忆之一)。
2、他迄今为止参演过38部影视剧,除《杀手》外全都是配角,很大部分还是客串。不仅普通观众记不住他的名字,很多影迷都不知道他是谁,但你提《西虹市首富》里那个三口一头猪的教练,没人不笑。
反过来,年轻时的军艺校草沈腾,漂亮的马丽,以及人高马大一表人材的艾伦,优势都明显太多了。
但魏翔在《杀手》里的表演,是毋庸置疑的。
和金凯瑞一样,魏翔的喜剧路数是放飞自我型的,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见长。《杀手》里可以说把他的这个特长发挥到了极致,他在片中每次“开拍”前都要一本正经地开嗓,每次都能让影厅里笑成一片。
肢体语言更是不用说,第一次和黑帮大佬见面那场,几乎就是魏翔的独角戏,他扭动身姿,拿起一把匕首舔来舔去作耍狠状,把在场所有人都震住了。最后那场牌局,他cos赌神玩着道具牌,估计周润发看见都会吐血。模仿《雨中曲》那段更是经典,你无法想象一个貌似抠脚大汉的男人,跳起舞来居然能那么轻盈。
魏翔是《杀手》里毋庸置疑的主角,cary全场的那种。
最关键的是,《杀手》是一出戏中戏,讲的就是一个不得志的小演员成了男主角的故事,里面穿插了无数对经典电影桥段的致敬,不同身份的转换,让魏翔过足了戏瘾,展现了广到没边的戏路。对于观众来说,这个男人带来的惊喜一波接着一波(他居然还会说意大利语),对于看过那些经典电影的影迷来说,看魏翔再演一遍,是种享受。
魏成功这个角色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他不是大明星,甚至被人瞧不起,但他对电影的爱已经进入血肉里,进入骨髓里,只要能让他演,他一夜就写出人物小传,不给片酬都可以,不要命都可以。就算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就算知道靠演戏解决不了问题,就算知道电影只不过是资本的玩具,但他不管不顾,还是把整个生命都扔进去了,并且我毫不怀疑,魏翔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我想这才是《杀手》真正感动我的地方——去看一个男人像孩子一样爱着电影,是多美好的事。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13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那时候开心麻花还没有成为喜剧天团,大家都还是剧场里摸爬滚打的小演员,那个叫做《水浒闹元宵》的小品甚至没有资格登上春晚。但我记住了他那段“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绕口令,记住了这个看着五大三粗却身怀绝技的男人。
后来,一切都改变了,三年后,《夏洛特烦恼》爆红,再过两年,《西虹市首富》把喜剧片的票房天花板推过了25亿。这两部里都有魏翔,但人们记住的都是沈腾。
直到《杀手》首映礼,当观众们被魏翔逗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沈腾讲了一句话:“魏翔是我未来最大的威胁”。虽是玩笑话,但我认为,这话并不过。
喜剧张力是建立在“表演”二字上的。有人在演,有人没演,有人知道这是在演,有人不知道,而窥尽所有角色状态差异的观众,自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幽默。这招其实不新奇。应该说,很难得开心麻花在用脑子而非段子搞笑。舞台式布景打光做得不错。而既然他们演的就是烂演员,夸张就不足挂齿了。但是,不是幽默加冷就叫冷幽默,加黑就叫黑色幽默,也可以是冻得瑟瑟发抖和两眼一抹黑。其实可以更高级,但大概这就是开心麻花的选择。接下来就看市场的选择了。所幸马丽在,又冷又飒,像把靓丽的尖刀。她的状态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依然无脑插科打诨,她则冷嘲热讽动作迅猛,也只有她在这部黑色幽默与开心麻花的杂交产物中是圆融的。其实一贯如此,她是开心麻花的锚,负责了她参与的每部电影的情感重量,即便在昨晚的小品中。她真的该去演正剧……
春节档图个乐,这要是放在了别的档期就是个烂片无疑
因为是翻拍,原版又实在太出众,抱着不太高的预期进来,没想到看完倒觉得还不错。在我看来原作的好建立在两方面,一是对电影诚挚的爱,二是通过荒诞来解构这种身份错位制造的冲突。这一版节奏更紧凑,加强了喜剧感。同时在演员魏翔和“演员”卡尔之间形成一种身份的互文,放大了这种“未知生活”中的“已知”。没有剧本的演出,所有人陪你胡闹只有你蒙在鼓里,甚至不知道演下去结局会如何,这些都是“未知”。但是作为自己这出戏的主角,无论是否有观众都尽力演好每一个角色,甚至要以一个不算完美但也善始善终的ending pose谢幕,这些都是“已知”。在我看来,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靠着这一丢丢执念,在努力抓住这一点“未知”中的“已知”。细细一想,这其实是这部喜剧里伤感的地方,也是原作里没太拍出来的部分。
比电影还尴尬的是,大概是把三谷幸喜拍得那么段子吧。好笑不代表好
不装了,我摊牌了,我觉得比原作好笑
虽然我无比讨厌开心麻花,但相比韩寒的恶心程度,这部电影至少让我开心一些~#大过年的,就不要添堵了
说不好看吧,有些桥段确实跟着笑了,但要说好看吧,却又觉得有点违心
在看,感觉前半段逻辑就有问题,节奏掌控不到位,故事推进莫名其妙,远逊麻花人马的其他电影。加一星主要是希望魏翔这样演员能推陈出新,也比较喜欢本片的艺术风格
又让喜剧片给整哭了,当魏翔说出“这是我第一部男主角”的时候,那种心酸我想所有的喜剧人都能体会吧!
伟大的喜剧其实都是悲剧,这部剧只能说是无聊剧
结尾花絮,魏翔哭着说:“这是我第一部男主角。”倒是比剧里的设定动人一百倍。
确实能让人笑很大声的合格喜剧,好在绝大部分笑点来自戏剧结构以及演员表演而非段子的拼凑,遗憾笑完也就完了。基本照搬了三谷幸喜原作「魔幻时刻」的第二幕,也因此保留了最爆笑的桥段,大刀阔斧改编了人物关系,加强了反派与矛盾冲突使影片更商业。最妙的是魏翔个人的境遇和银幕里的魏成功无缝打通,看着片尾魏翔痛哭流涕的杀青感言很难不被打动,他对这个角色也真的是毫无保留了。
如此垃圾的电影,没一点逻辑,纯粹是为搞笑而搞笑,问题是好笑吗?
开心麻花的戏,你要说好看吧,看后又记不住任何,你要说不好看吧,毕竟你也跟着笑了。就像吃了安眠药,做了很多梦,醒来一个也记不住,可是钱却花了。
喜欢电影的看看有趣的小梗,纯粹看喜剧的到处都是小笑点。节奏不错,很考验演技,而且演技也经受住了考验。最重要的是,这电影明白自己的功能,没想教育任何人。让人放松地进入,放松地离开。
超出预期,非常标准且体面的商业喜剧片,没走下三路、不靠屎尿屁。龙套演员被骗去黑帮演杀手,很有《喜剧之王》的味道。全片把“跨频道聊天”的错位感发挥到了极致,迷影梗玩得也溜,甚至挑战了《雨中曲》,但没露怯,好看。最欣慰的是,不强上价值,几乎所有的哭点、燃点,都丝滑地落回于笑点。这是喜剧片的素养。中国人这一年过得太苦了,看的哭片也太多了,拜托多来点这样的喜剧片行吗?单方面宣布,哭片不许进春节档!
我摊牌了,我不装了,我觉得就是春节档黑马!很好看很好笑!煽情也恰到好处完全不尴尬!是那种又有笑点仔细想想又很辛酸的荒诞电影。魏翔三次舔刀那里全电影院都笑没气了。马丽这样丰腴的样子倒蛮适合这个扮相,太美了。
很想多给魏翔一颗星,但是电影后面实在是有些垮
有的情节是真的尴尬,电影的有一些镜头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借鉴了哪些经典镜头,但演员的精神让人很是佩服,他是真的很珍惜这个男主角的机会,很用心的在表演
去年就听说试映反馈很好,原版盛名下本有担忧依然被翻拍优化程度惊喜。改编删繁就简把中段不好笑也不走心的两男争一女无法做戏的情感支线删去,重点放在令人信服的励志主题上,完全弥补。本身喜剧技法足够优秀,笑点精准控制,如此导致无废戏,让好笑的地方更好笑,通俗简单有效。这群喜剧演员演三谷幸喜舞台式电影再合适不过。原片名指夕阳西下自然光就能拍得很好看的摄影词汇,而这版将不冷静的杀手置于“善用自然光隐藏摄影机”的戏剧冲突里爆发高能笑料,惊声尖笑中从《教父》致敬到《雨中曲》从昆汀调侃到一众港片,一出纯正的摄影机不能停式的元电影和迷影文化喜剧。而最电影的还是,一直演配角的演员首次演主角,演的恰好就是从未演过主角的演员被骗去演主角的故事,有着和去年《你好,李焕英》一样穿透银幕的感动,虚构不过现实,现实不过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