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飞砂风中转》:港片情怀依旧在,影人理想不能丢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本片在讲什么。本片可以看作是港人在回归十三年后对那个“话事人”的回应。
本片看似一个套着《古惑仔》外衣的《黑社会》,里面还掺杂着些许对《无间道》的戏仿(本片导演庄文强就是《无间道》的导演之一,里面刘浩龙饰演的那个警察角色显然就是无间道里的梁朝伟,进监狱拍照时他手里拿着的那个牌子可以清楚的看到写的是“陈永仁”的港式拼音)。
但其实本片要说的并不只这么多,它把这十几年来香港社会格局的改变,经济环境的起伏,政治环境的重新洗牌跟港人心态的转变都通过这个选举“话事人”的故事体现了出来。其中的很多情节,很多对白都暗有所指,引人浮想联翩,特别是平时比较关注香港新闻的人。当刘子聪饰演的“剪刀强”喊出“民斜杠主万岁,还斜杠政于民!”的口号时,不知大家心中是何滋味?
临近回归前的港片里经常表现港人对大陆的那种未知,好奇跟恐惧感。后来这种情况慢慢也少了,毕竟大家相安无事(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而且大陆又为港片带来了特大市场,引得香港电影人纷纷进军内地圈钱,也顾不得什么理想,什么诉求了。
记得我有一次在一个首映礼上曾向本片导演庄文强提过一个问题“你怎么看现在港片在内地收到的无情删改跟阉割?你觉得这样经过阉割的电影在内地上映还有意义么?”当时他的回答很简单“还是向前看吧”。我曾经觉得他说的是“向钱看”多一点,现在看来,只要不用考虑大陆市场,香港电影人还是能够不失自己的特色,拍出原汁原味的港式佳片。
杜琪峰,彭浩翔,庄文强,你们一定要守住啊!
2 ) 纪念躁动的青春
闲来无事,懒得动脑。于是找来这部看起来是无脑烂片看完即删的新片来消暑,本以为是风光不再的浩南和山鸡哥玩票捞钱之作,却没想到片头导演庄文强和编剧杜汶泽的名号吓到了我(现在我习惯看片子之前只看演员完全不看介绍,往往会有不少惊喜)。看了一会发现此乃一部反讽黑社会类型片的黑色幽默作品。
主角选当年毒害无数80后的伊面和小春真是在商业和艺术上一举两得,既赚得了眼球,又将反讽的意味最大化。想当初我们同学聚集在家里反复看古惑仔第一部人在江湖,讨论浩南和山鸡的战斗力,谁的小弟比较多。连我这种“品学兼优”的乖仔也深受其影响,一度想混在道上。汗!
当看到小春文质彬彬满脸好人模样的跟老婆(叶璇)在饭店柜台调情,我笑。当看到伊面出狱并且掀起阵阵腥风血雨后,走到书店里面买书,并且跟从前的手下拽英文讲经济学,我笑喷。片子另一个最大的亮点是不忘自己警察身份的卧底和他白痴一样的老大,完全是导演对无间道梁朝伟角色的颠覆。
不习惯剧透的我也写不出太多道道,而且我也不喜欢也不善于一部电影拿出来扣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总之,就是推荐一部好电影,仅此而已。
3 ) 游戏一下
今年众多炒冷饭港片被网友怒斥为“地沟油”电影,但如果仅看到山鸡和陈近南重聚首便把[飞砂风中转]归到这一类显然武断了点,虽然披了古惑仔系列的皮,但从成品来看,这实在是一部仅为了好玩而拍的电影,虽然电影技法粗糙,但笑料和讽喻非常密集,算是今年港片里比较另类的黑色幽默之作。
首先,影片主故事线——两个各怀开饭馆、读大学理想的黑帮老大继任人选,拼命推脱任命,过程本身已经爆笑,比如“火楠”陈小春每次领着小弟商议帮派大事时,都要拐到哪里海鲜好上货的饭馆生意,而“燕子文”郑伊健则张口闭口弗里曼经济学理论,惹得一心盼他坐馆的老妈顿足捶胸,他倒反劝老妈戒毒。全片就在黑社会求上岸的折腾中,颠覆香港黑帮片一贯所诉求的情怀和热血,警察要求黑社会“民主选举”,前任坐馆大哥方中信负债累累的境况,带着辛辣的现实讽喻的同时,也恶搞了一系列近几年比较有头脸的黑帮片,包括[线人]的撞车、[门徒]的倒白粉桥段等,荒诞的“龙尾棍”自然来自[黑社会]的“龙头棍”,而卧底“阿仁”则显然是导演拿自己前作[无间道]“陈永仁”开涮,他也果然不负众望,成为片中头号笑果——除了他的白痴大哥,所有人都知他卧底身份,每次都特地扯嗓门加重点地为他“透露”情报,而阿仁三句就有一句露馅的话,石膏今天打在左手明天打在右手,白痴大哥却每每被骗过。总的来说,全片搞笑方式带点无厘头感又勇于自嘲,又与现实严密接轨,每每让人会心一笑而不会觉得老套低俗。
除了笑点频频闪烁之外,整个电影剧情结构和大节奏的掌控上,导演就显得漫不经心许多,加之本片玩乐大于叙事的基调,因此从设局到解谜的主线剧情反而显得幼稚而乏味,加之一直有评论诟病的麦、庄镜头语言之乏力粗糙,影片后半段落到多线叙事时,明显看出条理混乱,至于几根“龙尾棍”的真假问题,火楠、燕子文如何脱局,坐馆之位由谁顶替,让人已经提不起兴致关心。因此通片看下来,只会让人记住几个笑料、几句台词,即使能领会导演的颠覆意识,也仅留下有佳句无佳章的印象。虽同走黑色幽默路线,却没有看彭浩翔电影那般酣畅淋漓、脑力激荡之感。
不过,虽是游戏之作,片尾响起的一首老歌《飞砂风中转》仍旧能勾起港片迷的回忆,而昔日的山鸡、陈近南如此上岸讨生活,也能让人在爆笑之余体会一点沧桑之感。影片最后,白痴大哥剪刀伟如愿登上坐馆之位,致谢词如下“谢谢爸爸妈妈一直以来支持我做黑社会,谢谢[古惑仔]导演刘伟强”,也算是麦、庄二人为那个黄金年代做了一次致敬、给出了一个戏谬的交代。
4 ) 《飞砂风中转》港版和内地版之大不同
两版之不同:
1 火腩被老婆抓JJ。第一次在餐厅吧台里,港版有叶璇用手抚弄陈小春下体的大特写,内地版镜头没有往下拍。第二次是火水们逼火腩坐馆时,叶璇也是一把就直接抓到了陈小春JJ上,内地版没这个镜头。呵呵,港版就是放得开,果然还是要“黄”一些
2 火腩为了逃避“坐馆”,想到银行门口去放火好使自己被拘。结果被火水哥识破。火腩用燃烧瓶扔那个银行经纪人时,火引子掉在地上,只是把汽油泼了银行经纪一身。在内地版里,这个镜头之后就切到了火腩被火水哥用车子接走。而港版里,那个经纪人被泼之后大怒,冲上前去欲踢火腩,结果误踩到了火引子上就被大火给活活烧死了!之后另一边是那些被火水哥诓到了“沙田道”去纵火的社团成员被警方抓捕,然后一大群人齐声高唱《飞砂风中转》这首歌。这一段比较震撼的是一边是那个被烧之人的惨像,一边是社团成员唱歌的场景,最后雄劲有力的歌声在那个人化为灰烬随风吹散后结束。一般观众可能会觉得“烧人”这一段比较恐怖比较暴力,但仔细想想,这一段其实是导演别有用心的隐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沾上黑社会后就等于“引火烧身”,不得好死的下场。尤其是人被烧成灰烬随风飘散的镜头很好的诠释了“飞砂风中转”这个主题,可惜内地版完全忽略了这个点睛之笔,遗憾
3 火水哥拿到龙尾棍跑路时被杀。内地版是火水从面包车里下来,燕子文的把兄弟从车顶挥刀跳下来镜头就完了。港版则是火水先和对方拼了两刀后,并把胖子的手指给削掉,然后才被胖子斩断了左臂,之后又被多人围砍,倒地后还被众人继续剁成了一摊肉泥。这一段比较血腥残暴,很到位的继承了古惑仔系列的“暴力精髓”,感官上比较刺激。那些嫌不好看,想看打打杀杀的应该可以闭嘴了。
这部电影的港版再次证明了GDZJ是多么的愚蠢和肤浅!
5 ) 谁说风是空,无奈斩不断?
我想以后有了孩子,他们长的稍微大一点,大概不会去看那些叫做《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的电影了。即使是我们这一代人,现在也不会去把它们奉为经典。即使我们都明白,在自己懵懂的年纪,多多少少都会在心里把这两个人的名字默念过几遍:山鸡,陈浩南。
小学的时候我是典型的乖学生,每天放学按时回家,平时也不出门闲逛,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就安分的看家,读书。然而少年的心里总是潜藏着一些躁动,每次看到那些留着分头,穿着喇叭裤,系着转盘皮带的同学, 会有种小小的忐忑的羡慕。那时候我住的旁边有家叫做“银都”的录像厅,经过那里的时候,我都低下头快步走过,但是眼睛都会悄悄瞟向门口的电影海报,那些用手遮住乳房的女人们日后曾反复的在我梦里出现。我也曾幻想过自己变成那些经常出入录像厅的少年们的样子,在夜晚昏暗的白炽灯光中,光着膀子,在录像厅里的桌球厅里大声吆喝,然后勾肩搭背地一起去狭小的、散发着头油和霉臭的放映室里看午夜场。总之,那时候的录像厅对我而言就像江湖一般神秘莫测,那个从外面看去永远漆黑的售票窗口贩卖的不是电影票,而是通往一种与我生活着的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入场券。
《古惑仔》对我而言,意义就在于此。是陈浩南和山鸡告诉我,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江湖是什么样的江湖,江湖中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江湖中的女人又是怎样。我至今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人在江湖》的时候的情形,那些画面和情节。闭上眼,热血的主题曲就能在很深的地方回响。那记忆就好像我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夜晚发现内裤上黏稠的液体时一样,像一朵花还没意识过来就迫不及待地擅自开放了。
彼岸世界甚至在《古惑仔》时代早已过去之后还在长久的吸引着我,这种吸引一直持续到我高中的结束。高考完后的那天晚上,原本考前计划要狂欢一场,但是直到那一刻来临,才发现谁都狂欢不起来。我和H、F、L在夜晚的街道漫无目的的游荡,最后我说,我们去录像厅看三级片吧。我清楚的记得那部电影叫《满清十大酷刑》,那些画面对早就接触过毛片儿的我们已然没了诱惑力。我们在录像厅里抽着烟,和一些民工模样的人挤在一起,然后在电影还没放完的时候,我们都逃了出去。我的中学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后来在长大的过程中,我知道江湖早就不是那个样子了,我再也不觉得,那些穿着喇叭裤的同学有多么拉风,如果要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像大多数人一样,低着头,从录像厅门口匆匆走过。就好像这部《飞沙风中转》里的阿文和火楠,一直以来,就是选择想当一个人,做平凡的事,娶平凡的女人,过平凡的日子,有平凡的梦想。在得知《飞沙》开拍起,就一直在期盼这个电影,然而没有看过预告片和资料的我,始终以为这还是一部中年古惑仔,没想到看完才知道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喜剧。突然就释然了,正如朱茵在《越光宝盒》结尾出现是为了给大话西游,给紫霞仙子,给当年的朱茵和周星驰一个交代一样,我相信郑伊健和陈小春接拍这个电影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了结,从此江湖上再也没有只手遮天的传说,再也没有陈浩南和山鸡,再也没有洪兴四面八方,飞沙随风而动,转走流年,送走时光,移步前行。我们都要和昨天的自己,说声再见。
6 ) 古惑仔时代的落幕
致敬古惑仔时代的喜剧片。电影主线是两个龙头接班人因为不想接班而闹出的一场场闹剧。片中的江湖气息比重下降,戏弄成一场场闹剧,「致敬」无间道梁朝伟的跛手,龙头棍的弄巧成拙等等。让上一辈的江湖义气在主线故事时代变得不入流,成了故事剧情矛盾的源头。而上一辈江湖气息和龙头接班人志向的冲突,似乎也在暗示着古惑仔时代/古惑仔电影时代的落幕。
这他妈的是我今年看过最傻逼的片子,但是更傻逼的是我居然看完了!
「只鸡你嘎?」「把刀你嘎?」古惑仔间的情义从刀光剑影走到一把刀一只鸡之间,我真喜欢这个结局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得不说这事香港近些来好的黑色电影之一笑点与亮点并重ps:弗里德曼是亮点
一流的喜剧片 三流的黑帮片 余安安很给力
搞什么飞机
为佛利民加一星
喜剧版的《黑社会》,又有点《江湖告急》的味道。近期难得一见的非地沟油港片。
十年 再见 古惑仔。六年 再见 男孩。。
如果不是波米的推荐,肯定因为低分错过这部难得的电影了。这部庄文强的导演处女作,在10世代的开端,通过解构包括《古惑仔》《无间道》《黑社会》在内的所有黑帮片巅峰时期作品,为逝去的港片时代谱了一曲带有黑色幽默的挽歌。从前腥风血雨抢龙头棍争老大,如今无所不用其极躲避当龙头的责任。曾经呼风唤雨刀枪不惧的陈近南和山鸡,一个信了弗里德曼和上帝只想念港大;一个卖着烧鸡激娃上名校。唯一想当老大的是个傻子,连警校毕业生都没了做陈永仁的觉悟。“回归以后大不相同啦,大家都忙着赚钱,连保护费都没处收了。谁还抢龙头棍?早就改交会费啦。”黑社会选举也要讲基本法了。
欢快!密集的梗迎面扑来
.....真是一顆星都不想給,其中多次鏡頭對焦不准的鏡頭,雖然很喜歡鄭伊健跟陳小春,不知道粵語原聲是不是在台詞上會增添有趣不少,反正國配是噁心到了極點....其實當中有些閃回過去少年片斷的地方還是不錯的...只是整體實在讓人有點受不了...很和諧。
必须五星,撑港片!
余安安够劲
看演员表以为是正统的古惑仔影片,结果原来是喜剧片,靠!
没注意片头字幕,快到结尾才想起那是余安安,台词功力很强,张扬跋扈的。恶搞或是致敬,比预想的好很多。这种电影难得的是很有情怀,会让你想起很多。
黑帮片,音乐剧,喜剧片,励志片
要玩黑色复古就玩的流畅点。始终是个三流导演。哎。。。
【这个社会最错的事,就是用动机去衡量结果的价值。这是坐牢的时候,一位叫费里曼的前辈告诉我的。】凭这个也要五星啊!
麦庄的画面叙事一向的差,几个gag还不错哈哈
不干黑社会去读书,你不怕被雷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