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影片剧透,请谨慎阅读)
最近,一部「同性恋电影」《合法伴侣》悄悄走上内地银幕,讲述了一对直男伙伴为了留在英国而不得不注册结婚,并引发一系列误会的故事。如果不出意外,《合法伴侣》是目前内地第一部以「已婚同性伴侣」为主角且获得放映许可的国产电影,在这一层面上,本片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那么,《合法伴侣》是一部好的「同性恋电影」吗?
01 《合法伴侣》「恶意消费」同性恋了吗 《合法伴侣》的剧情并不复杂,古大白和金天是共同在英国生活的直男发小,因为机缘巧合,大白错过了办理签证的最后时机,即将被驱逐回国。为了帮助好哥们在英国继续追逐音乐梦、不让大白的父母失望,取得英国护照的金天决定和大白注册为同性伴侣,由此来化解大白会被驱逐的困境。为此,兄弟二人不得不面临签证审查官的一系列审查,电影的主要剧情也围绕着「逃避审查」而展开。
为了迎合「同志」主题,影片在宣传剧照中致敬了李安执导的经典同志电影《断背山》,男主房东家频频出场的宠物狗也被网友解读出「柯基(磕基)」的隐喻。 不过,观众对于这一「同志题材」并不十分买账,上映两天后,《合法伴侣》的豆瓣评分仅有4.0,并且多数网友批判其「恶意消费、污名」同性恋群体。
《合法伴侣》真如豆瓣评论所言「恶意消费」同性恋了吗?我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电影院,但在观影结束之后,我却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评价。
作为一部以「直男扮gay」为主线的电影,正如影评所言,影片中出现了不少主角对gay的刻板模仿:为了逃避签证官的审查,对gay并不了解的金天和大白不得不开始从头「学做gay」,二人在家中贴上肌肉男海报和彩虹旗,戴上粉色领结、抹指甲油,甚至刻意向审查官抛媚眼、翘兰花指。这一系列剧情也是被豆瓣网友最为诟病的地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影片中直男主角对gay的「刻板印象」的模仿,正是反映出了现实中的直男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对于gay的真实生活充满误解,二人对于「同性之爱」的表现刻意而拙劣,以至于签证官才会对二人的感情是否真实产生怀疑。
而随着剧情发展,影片也突破性地对这一系列刻板印象进行了解构。大白回到家中后,扔掉了粉色领结,帮金天洗去了刚涂抹的红色指甲油,并对签证官说:“这样刻意让自己看起来很gay是愚蠢的,我们是真爱,真爱不需要被审查。”这一段剧情,对于现实中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误解进行了回击,更强调了「不要去刻意迎合,要真实做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也是影片想要向外界传达的核心价值。
难得的是,影片对于性少数社群并没妖魔化呈现。为了了解真实的同性恋群体,男主来到gay bar(同性恋友好酒吧)取经,并和大家欢快地「打成一片」。在一番考察后,二人得出结论:gay并不是在外表上可以简单模仿的,而是真情实感的「来电」。
如果说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总是不可避免,那么《合法伴侣》对于传统刻板印象的解构就是具有突破性的。在日益保守的内地影视市场中,能够看到一对同性合法伴侣,甚至被当代内容审查「讳莫如深」的「彩虹旗」也可以频频出现,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或许正如一部分支持本片的网友所言,比起出现什么样的同性恋,同性恋能不能被看到才是当前更重要的议题。
当然,在电影制作上,《合法伴侣》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影片对于冲突的制造颇为刻意,人物形象较为平面,而一些对剧情推进起到关键作用的转折也不够丰满。在价值传递上,影片对于性少数群体刻板印象的打破是有积极意义,至少这一点,制作方是有心的。02对「同性恋困境」无处不在的映射
事实上,大白与金天的婚姻关系是「虚假的」,两人只是兄弟友谊,彼此之间缺少爱情的吸引,这让我想到了国内性少数社群中经久不衰的议题——「形婚」。
是的,这段「合法伴侣」关系,本质上就是一段「形式婚姻」:金天与大白之前没有爱情,二人婚姻的缔结是为了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婚姻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一层伪装。它映射了当代同性恋的现实困境:为了隐藏真实的自己,不得不与不相爱的人结婚,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父母、亲朋、同事、社会等「审查官」的审查。 不仅如此,为了维系自己的「gay形象」,金天与大白在面临自己真爱的女性时,仍不能敞开心扉做真实的自己;面临大白父母的突然拜访,二人还得一边维持兄弟形象,一边提防外界对其是否是婚姻关系的质疑。
在与真爱、家人、审查官的斗智斗勇中,他们领悟到了与长期在「自我与现实」中挣扎的性少数群体共同的生命经验:撒一个谎,得用一百个谎去圆。
影片对于同性恋者现实困境的展现不仅于此,在一些细节上也能看得出制作方对于现实的关照。影片中,女主赫敏在与大白的长期接触中忍不住动情,醉酒后的她对大白说:“如果你是直男该有多好。”对于同性恋者而言,这句话的杀伤力正如喜欢上同性直人好友并表白后所收获的「扎心」语录:“你要是个女孩/男孩,我一定和你在一起。”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白的父母在为数不多的出场中,一直在反复强调一个概念,即「中国人的面子」。在形婚议题中,「面子」总是相伴左右,许多性少数伙伴选择形婚,都是为了维系一张张「面子」:自己的面子,职业的面子,父母的面子,家庭的面子......一张张面子,不仅限制了性少数的人生选择,更裹住了ta们最真实的面孔。
影片中,面对记者“对于性少数社群有什么寄语”的提问,大白回答:“希望大家要勇敢做自己,不要欺骗自己和爱的人。或许我们会受到世人的反对,但也可以勇敢面对,不要让谎言带来伤害。”这段独白,是面对真爱而不得不隐藏真实自我的大白的内心写照,更是性少数社群内心最真实的渴望。或许,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每个人都要面临「出柜」,去努力让这个世界接纳最真实的自己。03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同性恋电影」
其实,不难理解网友对于《合法伴侣》「恶意消费同性恋」之嫌的警惕。一直以来,中国性少数群体在公众视野中都处于「符号性灭绝」的状态[1],即使有所呈现,往往也伴随着刻板、偏见与污名。 在2008年12月上映的、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中,演员冯远征塑造的男同性恋者「艾茉莉」受到不少争议。其作国内主流商业电影中首次直接出现的同性恋者形象,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的「女性化气质」被同性恋社群视是对男同性恋者的「揶揄嘲讽」,并认为强化了公众对于男同性恋者的刻板印象[2]。
不同于社群内部的批判态度,社会学教授李银河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李银河提出,在公开放映的主流商业电影中能出现一位同性恋者是一个「突破」,从世界范围看,这符合同性恋电影的发展规律,即从「刻板印象配角」到「正常形象配角」,再到「同性恋电影主角」,最后是「一般电影主角」的阶段发展。[3]而从另一层面来看,社群对于「女性化」同性恋形象的厌恶,是否也是对具有女性化气质的同性恋者的「割席」呢?
按照李银河的观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银幕中的同性恋者是否已经可以实现由「刻板印象配角」到「正常形象配角」的转变?事实上,从《非诚勿扰》的「女性化」喜剧角色艾茉莉,到《烈日灼心》中为了逃避警察追捕而被迫与男性发生亲密关系的辛小丰,再到近日《缉魂》中的「骗婚杀人gay」,内地银幕中的gay总是以一种「消极」的姿态被「暧昧」地片段化呈现,这使得同性恋者(特别是男同性者)的形象被单一化、平面化,甚至负面化。我们不禁要问,在今天,遵循「刻板印象」依然只能是同性恋者能出现在国内银幕上的唯一方式吗?进一步地,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同性恋电影」?
然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当前的内地影视市场中,真的有「同性恋电影」吗?
2017年6月30日,广电总局主管的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通过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其中第八条将同性恋界定为“表现和展示非正常性关系、性行为”的“渲染淫秽色情和低级庸俗趣味”的“应予删除”的内容。同志平等权益促进会曾就《通则》涉嫌歧视同性恋而提起行政诉讼,无奈两审均败诉(点击这里查看:“驳回上诉”,这是“《通则》案”的终审判决)。如今,「同性恋」依然作为「应予删除」的内容出现在《通则》中。
审查制度让性少数的面貌单一化,而在《合法伴侣》之前,我已经太久没在内地院线电影中听到「同性恋」三个字,更别说还能在银幕上看到「彩虹旗」和同志酒吧。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4],对于银幕中尚且能积极、正面出现的性少数符号,我们仍要去珍惜,哪怕是一个难以被察觉的「隐喻」。或许这会显得卑微,但已是性少数社群为数不多的能被看见的方式。
「被看见」与打破「刻板印象」同样重要。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影片能勇于突破刻板成见,也期待着,中国有一天能出现真正的「同性恋电影」。
注释:
[1] 王浩:符号性灭绝语境下的《非诚勿扰》──同性恋被允许怎么呈现,http://www.fridae.asia/hk/gay-news/2009/02/23/4615.fuhaoxingmiejueyujingxiadefeichengwuraotongxinglianbeiyunxuzenmechengxian,2009年2月23日。
[2]凤凰娱乐:冯小刚电影丑化同性恋 网友高呼“非诚勿扰”,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200812/1224_1845_936854.shtml,2008年12月24日。
[3]同[1]。
[4]魏伟: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非诚勿扰》对同性恋的再现,开放时代,2010年第2期。
看到很多人骂这个片子打擦边球,消费同性群体 怎么说呢?我当然也是一边吐槽,一边看完的 好家伙!开篇就是一个丑到抠脚趾的Ae模板片头的迎头暴击,紧接着就是一些想不通哪里来的即陈旧又幼稚的烂桥段们 但是,咱们说回擦边球的事情,消不消费的,得先提一个词“女性主义”,这词主张“性别平权”。 那么,我觉得如果在同性电影里玩异性梗没问题,同样的在异性电影里玩玩同性梗就确实没必要上纲上线。 另外,最让我有印象的其实是大白父母刚到英国的那个电视采访。“语言不通”的中国父母,对上“沈阳汉语十级”的英国小哥,在小哥“重点全无”的灵魂翻译下,最终有了“开放”父母支持儿子同性婚姻的佳话。 不知是导演确有此意,还是我过分解读……总觉得这段刚好像是在说…… 目前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能在“并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在省去“同性”“出柜”这些的关键词的情况下,才能够如此自如且骄傲的表达出对于一份爱情、一段婚姻的支持。
上海国际电影节静安寺百美汇影城,当时去上海看电影节专门报的场次,没想到这个电影一直拖拉到现在都没有上映,所以我修改一下之前看完电影的评论,重新梳理一下。故事背景放在承认同性婚姻且腐国文化很繁盛的英国,虽然剧本努力做了细腻的感情戏,但是为了商业元素,还是让有中法混血血统的台湾女生(张榕容饰,她本来也是中法混血)插科打诨成为了闺蜜并且找到了真正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虽然是套路,但是为了顺利上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且为了调节电影叙事的气氛,不免俗地还是会加入很多同性相处时尴尬的笑点,导演和编剧都说自己是直男,我是基本相信的,因为到底很多笑料还是基于主流的“同性荒诞”为出发点设置的,只是相对没有很多的人身攻击罢了,而且笑点设置并不像前些年流行的郑恺式院线嘴皮式的性戏剧设置笑点那么低俗,这剧本细节这块儿也算是用心了。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电影能顺利上映,至少“同性”的点是故事的一个主线,而不是一个王小贱式的极其符号且不认同式的男闺蜜了。
这部电影明显就是盗版外国的《嫁我吧,哥们》这部电影吗?我还看过一遍。现在的导演和编剧真把观众当傻子吗?整个世界是不是就你们俩上网呀?我们不上网呀?你盗版能不能尊重一下原版。整一个什么玩意?真是我上我也行。整个笑点特别尴尬。好像那种人强奸一样,你看看老一代喜剧人特别自然,你看看你们。恶心。幸亏是关着门的。
我说看电影闺蜜随机选了一个,当时聊天的时候听差了我以为是看的其他的,开头还行,笑点挺多的也能让我笑一下,我寻思就当喜剧看,好家伙后来emmmm都是些啥剧情,,,,,首先,,办签证那么大的事情,,,非拖到最后一天?咋的不拖一下找不到剧情冲突点是吗。
然后,路见不平我可以理解,但你明明没有那个本事还硬上我就不懂了,你就按老套剧情说什么报警了阿说什么知趣都行,,,硬刚,秀。
三星是给辛苦拍摄的一众,,剧情我是木有办法说了
真的百闻不如一见,前几天就听友邻说这部电影有多垃圾,我还不屑一顾——能有多垃圾,再垃圾能有《纸骑兵》垃圾吗?说实话,后者好歹能让我笑得肚子疼,而这部《合法伴侣》,用假装卖腐➕故意的巧合➕拉垮的演技➕尴尬的台词成功把我看得坐不住,但是我又不想错过电影结尾,这电影我就是逼自己也要把它看完。
在电影进行了四分之三的时候,我压抑着自己的怒火,从座位上起来走到过道上,走下楼梯到影厅进门后的那小段走廊上,把我包放(摔)在地上,站着看完了,成功没吐。
让我实在忍不住离开座位的节点是,张榕容演的赫敏,瘫倒在门前,梨花带雨地说:“真的很对不起,从我一开始来的时候就一直在给你添麻烦……都是我不好……”拜托了,还能想出来更俗的台词吗?二十年前的狗血剧中的绿茶女主角的台词都让编剧给搬过来了啊?这茶艺在我看来可真不如“夏家三千金”啊。
所以女主角为什么叫赫敏,她的渣男前男友叫哈利?在伦敦拍摄就必须“致敬”《哈利波特》吗?被这部电影给“致敬”,我觉得罗琳阿姨都一定能不同意。于是更俗套无聊的来了,为了对付这个渣男前男友,无能的赫敏只能拜托李治廷来演她的现男友。
不好意思刚才骂得太急了忘了做人物介绍。
大帅哥李治廷演的是在伦敦追求音乐梦想的才子。他有拖延症,拖着没去办签证,只能跟自己好兄弟领了结婚证。他叫古大白,这名字预示了这部电影跟好口碑Goodbye了。真是好名字。
张榕容演的是一个中英混血的美女,叫赫敏,这个赫敏拿的不是魔杖,而是剑,她是击剑教练,还会背摔。真是无巧不成书,她在街上救了古大白,俩人又成了新邻居。
白客演的是金天,在英国的中国小老板。跟古大白是发小,为了让他不被驱逐出境跟他结婚了。
周韦彤演的是金天的下属兼恋人。我不记得她叫啥名字了,记得她有个女儿叫小7。
鲁伯特·格雷福斯演的是移民局的工作人员,叫华生。有必要吗亲?导演是生怕别人不知道鲁伯特演过《神探夏洛克》吗?救命。
冷静一下先说上面那个点。于是更俗套无聊的来了,为了对付这个渣男前男友,无能的赫敏只能拜托李治廷来演她的现男友。
先不说这个桥段多无聊,导演你看不起谁呢?为啥赫敏这个人物只会喝醉酒哭,哭完了睡,睡还不好好睡,还要梦游。哦她还会梦游到大街上,还会把男主过肩摔,还会击剑。既然这电影2019年就制作好了,导演估计也没想到“击剑”会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词(没别的意思)。
赫敏遇到渣男自己去处理不行吗,又是让古大白帮她接电话又是让他扮演男朋友的,我真就无语了。说什么“哈利太会哄人了我怕自己被他哄回去了。”说实话那个哈利用的伎俩也太拉垮了吧,看手相什么的我初中就见过了好吗,为什么把这个女主角塑造地这么这么废柴呢,这点诱惑都受不了?自己的私事非要麻烦别人,又茶又贱又烦人,搞得我都想给两个嘴巴子。
还有周韦彤那个角色,她是金天的下属,带着一个女儿,跟金天谈恋爱。在金天把她推开的时候,她真空穿了一件风衣去车上勾引金天。能不能别意淫了,这样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难道这就是检验真爱的方式吗?
还有电影里的所有英国女性,都表示很磕古大白和金天这一对。是的,他们是假的,是假的那些女的都磕的津津有味,所以意思是她们都是无脑腐女吗?我看导演还是不懂腐女,我们腐女磕的是真基情,你这一对假CP,傻子才去磕。
还说什么打擦边球了,靠两个直男卖腐搏完了眼球,他们最后还是一人一个抱得美人归了。说实话鲁伯特真太难了,为了打这个“擦边球”,导演在最后一场戏,生生给他硬整上了一个全片见都没见过的男的跟他组CP,汗。
我本来没想拿《纸骑兵》说事的,但是那抠图没抠干净的绿边,实在让我难以忘怀。没下雪就没下雪呗,非要雪景,没弄好搞出来绿边就高兴了?上次在大银幕看到这种绿边,就是看的《纸骑兵》。但是人家好歹不是最终公映版本啊,全国上映的电影有这个真不应该吧。虽然巩汉林和江珊二老去英国实地拍摄确实有难处,但是那个合成的背景能不能别那么“虚幻”啊。
还有就是关于他古大白为啥非要留在英国,说是为了梦想,但是影片关于他这个音乐梦也并没有做过多的铺垫,前因后果都没交代,这导致这个梦想的力量并没有触动到我,这点也比不上《纸骑兵》。
古大白他非要留在英国,自己还不操心续签证。金天赌上自己的永久居住权和自己的公司,帮他骗移民局,他自己不争气跑去谈恋爱,没事找事,在移民局演gay都演不好,到了帮赫敏出气的时候演得倒是挺像的。
也不明白为什么金天愿意为他赌上那么多,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没有任何描述,就两张小时候照片。看不懂就问,问就说“这是男人的感情你们女生不懂。”懂了,我们女生不配看这电影呗。
拿LGBT搞噱头,搞噱头就搞噱头,台词就别那么低级了,我不是同性恋都觉得被冒犯了,居然能让演员说出“同性结婚岂不是断子绝孙了,幸好我们以后还能离婚”这种台词,自己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至于巩汉林大爷和江珊阿姨,我只能说,您们辛苦了。
说实话,但凡能些微有点看电影的审美的人,都不会说这电影好看。这要是让我夸,我是一个字都夸不出来,谢谢谢谢,终于骂了一顿。
我真是我浪费我一下午的时间看了这部电影,呵呵,我表明我是腐女,但没有到那种腐癌,看见两个男的在一起就乐呵呵的那个样子,但我必须要说一句,谁看这部片子谁的三观就会炸裂,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会比较脏就是脏话连篇 首先,这部电影刚开始,他的预告片儿简直跟正片儿不是一个电影,我也记不太清预告片儿什么样子了,反正跟正片儿严重不符,首先我要表达的就是他是在消费同志,其实我以为看过这个片子就能碰到一个啊原来也有导演是知心的,其实完全不是,这个导演简直是比其他的导演还要恶心也可以是编剧也可以是整个剧组,演员的想法我不知道,我不是骂演员,这个电影刚开始啊这两个男一和男二假结婚,我内心毫无波澜就是到中间有一段儿应该也看到了女主做饼干那段儿吧我不细说,我以为诶男二是不是要来真的了?我就是觉得这个电影就是前言不对后文,男二和他女朋友以奇怪的方式分手了,又以奇怪的方式复合了,就离谱,男主和女主也是以奇怪的方式在一起,还有人物人设也很那啥,女主中间一段妥妥的,就像一个没有家的绿茶,就是有一句话概括,男二冒险搭上自己公司和自己女朋友,男主却在那泡妞,还有刚开始男主被打那段,不知道是我没看明白还是怎么回事他那个吉他好像不是因为女主坏的吧,还不是他多管闲事,见义勇为他见义勇为真不说什么,自己啥能力都没有吉他坏了怪别人,你是在逃避谁吗?明明电影核心应该还有一个他的音乐梦想,但是他除了从头到尾就后背背了个吉他,他还干些什么?他除了泡妞还干什么了?他除了嚯嚯自己20年的朋友还干什么?我只想说,看电影其中的时候我感觉这个男主好像就是有一个大病,女主哭的那段儿,我也是觉得有一丢丢绿茶,但是这种想法转瞬即逝,同志不是你们用来蹭热度的工具,正正经经搞男一男二泡妞,他不香,你要是电影名儿和封面儿明还有预告全部整成那样,以这种烂片儿,我连鸟都不鸟,真是谢谢你了,让我的脑子里的烂片儿排名又多了一位
故事的起因,非常简单。
李治廷因为“梦想”,把自己最大的事情给忘记了。
为了能“合法”停留在英国,他只能和白客“临时搭档”。
事实上,这事儿经不起推敲,只能理解成故事嘛,只是为了营造“喜剧笑果”罢了,至于你笑不笑,那不是问题。
首先,如果李治廷觉得“梦想”非常重要,那“实现梦想”的前提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会忘?这不是个临时决定,给他留了足够的时间,但是他偏不。
事到临头了,想起了千里之外的父母的“殷切希望”,这个解释,完美。
再看看白客,这家伙事业小有成就,“家庭”也在来的路上。
但狐朋狗友出了问题,一个劲儿的帮忙,把自己贴上去也在所不辞。
这样的“大义凛然”实在令人敬佩,这样的“狗友”能给本人一打,本人也是愿意“欣然接受”的。
但,这“大义凛然”进行到一半,这货忽然“良心发现”了,这事儿不对,应该叫停。
我去,这应该不是霍格沃兹学院派来恶搞的吧。
当然了,这位是“堂而皇之”从霍格沃兹跑出来的,半道出家,做了“功夫熊猫”。
这样貌美如花的“赫敏”,不和故事主角发展一段爱情实在说不过去。
可惜的是,李治廷从头到尾,都没搞明白究竟啥是重要的。
他的脑袋,是个单线程的CPU,一个时刻,只能做一件事情(原谅,这样说,实在有点侮辱CPU了)。
以下内容摘自「QAF中文站 」 “最讽刺的是,中国的《合法伴侣》和印度的《真雄起》都涉及到了形婚,但立意天差地远:《真雄起》打算用一场包办婚姻来获得家族的认可,但主角们最后不但意识到这是错误的,而且努力把异性恋婚礼改造成一场同性婚礼。在当时同性恋仍属非法的印度,这显然是需要勇气的!《合法伴侣》却是占尽了(其他国家)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便宜,最后还要强调步入异性恋婚姻殿堂的圆满性。请问在一个自己都不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由异性恋编剧写出这样的剧本,究竟是要恶心谁呢?”
荧幕上异性恋男演员纷纷演男同性恋蹭热度,现实中男同性恋因为性取向丢失了工作、丢失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丢失了生命。真是讽刺啊
实名拒绝这种三观不正的片子:签证过期了就走合法程序该咋咋地啊!假结婚,打擦边球,消费同性恋群体,就你小聪明多?国人所谓的智慧都用在这些歪门邪道上了,而且片名真是巨大的讽刺!
白客挺惊喜的,很自然的喜剧天赋,故事讲的还算完整,但有些地方逻辑处理的还是不够顺畅,不得不说伦敦的实景拍摄还是很赞的,画面很好,值得一看,总体七分吧
我整个震惊本质上就是假结婚骗分房烂俗剧本的翻版,只不过假结婚变成假同婚,骗分房变成骗居留权,放在伦敦也不改其中国特色。如此既不合法也非伴侣的故事冠之以「合法伴侣」片名,简直就是对伴侣关系的侮辱,对法律的侮辱,对LGBT社群与国内辛辛苦苦认真追求合法伴侣权者的侮辱。此外,靠洋背景、流量明星、猎奇式卖腐就能堂而皇之生造出一部电影,是市场的悲哀。
又是一部连“作业都不会抄”的电影,别说《娶我吧.哥们》,就连10年前《我盛大的同志婚礼》也是鲜活的例子,但到这就不会拍了。角色动机是有了,然后呢?男主角行为逻辑是有问题,情节层面也缺乏一个让谎言继续下去的动力,仅是自说自话,导致剧情层面是停滞的,最后只能强行收尾。或许是环境因素导致施展不开,但就一个梗翻来覆去的玩,也挺无聊的。冲演员去的,张榕容还是不错,但人设不讨喜,白客这个角色是很像王大锤,导演黄雷是黄建新的儿子,可惜连老爸一成功力都没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无聊地乱搞LGBT,深井冰。
这样的垃圾玩意到底是取悦谁的?同志反正是笑不出来!
是否消费同性群体这件事,因为咱不是同性群体,说话没分量。但是,作为一部爱情喜剧,这部片还真的做到了两方面都很平庸。爱情缺乏说服力,而且人物设定也有问题。喜剧更是普普通通,几个人喜剧表演状态都不很好,只有白客稍好一些。而且,这片就是《驾我吧,哥们》的翻拍吧,虽然全片都没看到提这事,但整体结构和人物关系也太像了一些!可人家是个无下限恶搞喜剧,各种无节操梗都玩了,而且整个故事也围绕如何瞒住假结婚展开喜剧情节,会很好笑,矛盾也集中。这一版变成净版之后,喜剧部分也削弱了,还加入了一堆有的没的爱情戏,又特别拖沓,也没什么情感触动。就太无聊了。
国内创作环境畸形多变的又一个案例。看环境缓和立项开拍,等要上了发现缓和个屁,更紧张了,加上自我阉割意识深植脑内,最后就是这么个里外拧巴、拖了好久终究扑街的结果。。于是,就连拍得很糟糕这个最重要的因素,都显得无足轻重了。。以及,黄建新这个儿子也真是扶不起来了。。
从装gay到“装直”再到不敢对喜欢的异性coming out说出真心话,这条线本可以做出深度,但编导根本没有那个心,就是消费利用一下就算完,还存在满满的刻板印象乃至矮化歧视。除了父母之外的角色设置基本上没有对喜剧效果产生任何积极推动,而且最后还把“中国人的面子”当成真正的pride一样喊出来,eww...|2790
什么态度呀?标了个中英合拍,原作呢?翻拍版权呢?着了急打算让英方背锅吗?还有李治廷你的身段咋就那么高呢,哥们牺牲自己假结婚帮你,你却起码的肢体接触都不咋情愿演,你什么身份呀?耍帅有个限度好嘛!呸!PS:不敢拍同性恋,却敢处处开同性恋的玩笑,想吃现成的题材红利,全是扭捏作态
想突出个好主题,但是故事真的太烂了,也扒了不少片子的桥,还有非要挑个腐国搞这个太没趣了
消费lgbt群体真的让人作呕
片尾没注意看编剧署名有没有法国原版。这必然得是翻拍了。翻拍一个3分片且试图超过原作,基本就是不可能吧。制片水准和导演能力还挺好,但是一个gay吧里连接吻都不敢拍,衣服都不敢穿夸张点的片子(看看人家原作的dresscode)你还指望什么。到处束手束脚只能让片子的逻辑变得无比拧巴,但,这并不是剧作崩坏的借口。社会主义兄弟情就写不出来好笑的戏么,当然不是啊。虽说有些地方改得还是不错,比如调查官的动机,两个男主的发小关系(当然李治廷应该被配个音是真的),翻译梗,以及好几个腐眼看人基的腐女,不过人物逻辑不解决,又要强扭一个大团圆结局,加上原作存在感又太强,实在是……
其实题材挺好。应该有很多笑点。但是很多地方没啥逻辑啊。你打比方这俩人已经决定要假装了。这个李治廷为啥还总是扭扭捏捏,推三阻四的。而且白客为啥不能和薇薇安说实话啊。而且,只有白客和移民局那男的有演技。非常自然!李治廷和那个女的对话,简直像练英文口语的我本人。
我为你的签证舍生取义,你却在为妹子背信弃义
不要再消费同性恋群体了,真的恶心
美术很英伦也很年轻,但故事完全没法看,或许是碍于审查或者别的考量,爱情根本不存在,硬洗脑,友情又变了味收的不伦不类。以及,导演对于同性恋全体的看法和态度十分陈旧、片面且带有有色眼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