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梦想背后不可缺少家庭,需要家人的“相互”支撑。
观鸟大年 The Big Year (2011):三个主人公,一个功成身退,追逐梦想;一个倾尽积蓄,追逐梦想;一个追逐梦想,满足虚荣。美国片的最终涵义:梦想背后不可缺少家庭,需要家人的“相互”支撑。
2 ) 三星半。
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
每当提起“爱好”,我总想到上头这一句。然后觉得“爱好”这个词过于狭隘,无法涵盖我想要表达的那种意义。
瘾。瘟疫。命运。
+α。
还有更多。
一个人为了自己所追求的事物可以做到什么地步?疯魔痴狂,去作一个癫子。个中滋味便如寒天饮下雪水,点点滴滴,灌到心头。
《观鸟大年》讲述了这样三个癫子的故事。但是如果将“爱好”与其为完成“爱好”而舍弃的事物放到天平上,程序员与CEO理应自惭形秽。欧文·威尔逊扮演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肯尼才算实至而名归。
然则像肯尼一般,为了“观鸟”而放弃家庭——乃至孩子,是可以被理解和效仿的么?即使是同路的观鸟者,九成九也会毫不苦恼地作出政治正确的答复。
程序员、CEO,都因为观鸟而获得了一些东西:新女朋友,战胜恐惧后的豁达心态,还有友谊,等等。这些东西未必高于观鸟本身带给他们的,但肯尼完全有资格指责他们不够纯粹。
肯尼不会指责他们。
肯尼观鸟。后来去了中国。
奇怪的是,这部电影描述的事那么清晰,但我在豆瓣上看到的影评有许多却拐一个生硬的弯,说起看人家美国如何如何,而咱们中国如何如何。
恶心。
我是从《政局边缘》追布莱克,才抵达了《观鸟大年》,却莫名其妙地发现了谢顿。
哈哈。
3 ) 观心观梦想
三个男人,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梦想:the big year of birding。为了在一年的时间里看到更多种类的鸟,为了创造北美的新记录,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三个男人面对了不同的困难和阻碍,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付出了不同的代价,最后也有着不同的收获。
博斯蒂克,新泽西的屋顶承包商,北美观鸟记录的保持者。他虽然对观鸟事业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也有着聪明的头脑,可以把别的竞争者耍得团团转,可是却太过偏执,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不惜放弃自己的爱人,连平安夜这么重要的节日都是在外面的餐馆孤独地度过,只能请求餐馆的服务员陪他过节。最后,他如愿以偿地找到了之前总是从他手中逃脱的雪鸮,也如愿以偿地守住了自己的北美观鸟第一的位置,可是他却失去了最爱的人,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失去了最重要的幸福。他最后来到了中国,看着景区里幸福快乐的一家人,他的表情也变得沉重和复杂,也许他也在思考,他视之如生命的名声和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当初的执着到底值不值得。其实,早已无需多言,你我心中依然有了答案。
布拉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程序员,却是一个狂热的鸟类爱好者。他有着一项惊人的能力,仅凭叫声就能辨认出数百种鸟类,这项能力帮助他与博斯蒂克竞争,更重要的是帮助他收获爱情。他从研究生院辍学,从戴尔公司辞职,离过婚,36岁仍然一事无成。这样一个普通人,甚至是常人眼中的失败者,却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倾其所有,在坚持全职工作同时要完成自己的观鸟大年。他为什么如此执着?观鸟大年没有奖金,也不会扬名立万,就连他自己也说不好为什么想要参加。在我理解,这就是心中的梦想,就是人生的追求。梦想不分贵贱,只要是执着追求就值得付出。虽然他只赢得了第二名,不过他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最初,父亲的反对让他困扰;最后,父亲的支持给他带来了好运,这巨大的转变是他始料未及的,正是这次观鸟大年带给他的礼物。
斯图,一个退休的CEO,商场上的成功人士,从小的梦想就是观鸟大年,年轻时候,他为了工作,搁置了自己的梦想,即使退休,也是欲罢不能,放不下工作。这次,在他妻子的支持下,他下定决心要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过现实并不那么善解人意,他的观鸟大年并非一路坦途。在观鸟大年的路途中,他结识了布拉德,错过了去阿图的飞机,拥有了可爱的孙子,寻鸟的行程让他收获了友谊,路途的漂泊让他无比思念他的家人,也让他明白想要如何度过余生。所以,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高位,为了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电影中还有第四个主角,虽然这个主角只是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红喉蜂鸟,可是他却是伟大的英雄;虽然只有九寸长的身体,却独自踏上旅程,勇敢穿越500英里无尽的黑暗。即使遭遇致命的恶劣天气,被淋透了,虚弱了,浑身颤抖着,但是却活了下来!不要被外表的渺小蒙蔽了双眼,内心的强大可以迎接世上任何挑战!
电影中,白头海雕的求爱仪式让人震惊。“雌雄白头海雕飞到令人眩晕的高度,然后一起自由落体,直坠地表,紧紧相拥,直到最后一刻才会分开。”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爱情呀,虽然白头海雕没有言语,却用最直接的方式许下了最刻骨铭心的誓言:生死相随。动物界的单纯与执着,远非人类可及,在纯洁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地渺小和汗颜。现实的诱惑有几人能够抵挡,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誓言变得脆弱不堪,灵魂早已出卖给了魔鬼,眼中只认得金钱与权力。
一个简单的观鸟大年,却引发了无尽的思考。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如何洗涤自己的灵魂……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Carpe annum(勿失良年)!
4 ) 梦想的力量
听到coldplay的viva la vida在片中作为配乐响起的时候,配合着镜头里辽阔的场景,还是感到莫名的感动。
来自各地的人们蹬着脚踏车,抛下工作和生活,在地平线上骑行。在此刻,他们追逐的不只是品种品种的鸟类,更是自己的梦想。简陋的宿舍,颠簸的飞机,都不能阻挡人群内心的向往。
5 ) 有些执着是不需要理由
《观鸟大年》是我看过的第1033部电影。当波士迪以755种鸟类赢得第一名在情理之中,他成功了。虽然赢了冠军,但也失去了爱人,可是这也并不能使我们去嘲笑他的理由。他令人尊敬,我打心里佩服。
看完这部电影,使我感触颇多。四年来我看了1033部电影,虽然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数字,但我失去很多东西。宅在寝室里,宅在电影院了,看了无数电影,但学业一塌糊涂,没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一直单身。但我并不后悔,就像波士迪一样,也许在自己喜欢的事上认真对待才有真正的意义。
别人说,如果把这份执着放在其他事上早就成功了。是啊,说这些话的人连执着都没有,又何苦劝导别人呢?
最后愿大家都能找到最美丽的鸟!
6 ) 原来我什么都不想要
《Big Bang》第五季第九集,谢耳朵被一只蓝冠乌鸦吓破了胆,在《观鸟大年》里他本色出演,贱兮兮的表情没怎么变,戴着印度风的头巾八卦着观鸟人的观鸟数量,总让我有一种看《Big Bang》剧场版的感觉,只不过名字变成了《The Big Year》
观鸟大年,很抱歉我不是很懂鸟,唯一的认知只有小学时学过的大雁南飞“一”字型和“人”字型,和观鸟冠军博斯蒂克、胖子布拉德、老大爷斯图根本不能比。
那就让我们来聊聊理想,或者是梦想。
我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不像是拥有一家大公司的斯图。我也不算是个失败者,不像是离了婚辞了职花光积蓄只为几只傻鸟的布拉德,或许在奋斗的路上,我们大多数人更像是博斯蒂克,取得过一些成绩,却总是在仰望更高的未来。
美国人对于梦想是宽容的,起码大多数美国人是这样。所以我们能看到《社交网络》和facebook,看到《阳光小美女》和一群荒唐的家人。《观鸟大年》里的三位主角不免俗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遭遇九九八十一难——让斯图无法退休的公司、布拉德冷言相对的父亲、博斯蒂克无法怀孕的未婚妻。
这些角色的出现再正常不过,365天跑遍美洲就为了和别人比比谁看到的鸟多,似乎也正是这种在别人看来有些疯狂的事情才值得被当做梦想。年迈的斯图坐拥大把美钞,妻子温柔地撒娇“为了我拍几张漂亮的鸟吧~”,布拉德的境况就凄惨的多,如他所言,他已经36岁了,这个年纪的人哪里还有谈论“梦想”的资格。
可这里是美国,自由女神像的火炬照亮着这片土地上不论是美好还是凄凉的“梦想”,这里的人民不会被迫去考毫无意义的公务员,不会上着枯燥无味的三个代表和马克思理论,他们还保留着骨子里最原始的激情,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前提下勇敢地计较“你看到707只了?哇哦,我看到715只”。
布拉德和斯图在观鸟的过程中也在感悟着生活。因为工作斯图错过了去阿图岛观鸟的航班,因为工作斯图甚至忘了自己过去的追求是什么,结尾处他终于能够狠心放下所有身外之物,在他身后有个“家”一直支撑着他去完成一个幼稚的梦想,其实梦想实现与否已无关紧要,他懂得安定下来,懂得带着孙子看看山水,像一个平凡老人那样。
还有布拉德,当母亲给他一张5000元的信用卡时我心里已经在惊呼“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妈妈”,当父亲最后邀请他一起去看看猫头鹰时我又在惊呼“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爸爸”,因为我忍不住地悲哀地想,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父母可能只会留给我一个沉默的背影。
布拉德的角色设置也颇有深意,当父亲为了不成为拖累,拿着氧气袋让布拉德自己去森林里找猫头鹰,布拉德着迷般地答应了,之后他又恍然醒悟“我竟然把他一个人留在那?!”这和我们的观鸟冠军博斯蒂克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不过是个把老婆仍在医院还撒谎的混球。
博斯蒂克在虚荣心的“激励”下蝉联了冠军,其实他的追求早已和梦想无关,就像他不懂为什么中国餐馆圣诞节还在营业,到最后他也没搞懂那些和“梦想”一度并行的东西——比如子孙满堂、比如家和万事兴到底意味着什么。当若干年后他回忆起自己曾经为了“755”这个数字付出了多少,不知是否会后悔——原来他什么都不想要。
7 ) 找份工作以外的你喜欢的擅长的活动来证明你是存在的
观鸟只是形式,追求“自由”的精神才是本质,尤其对我这种上班族。每年都想着攒钱旅游,却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预定的日期和工作冲突,预算不够,没有旅伴,很少能实施得下来,好不容易出游一趟,一口气把泰山,南京,杭州,无锡游玩了一遍,回来以后跟同事也炫耀了一番,却发现一个人旅游实在是孤单得很,尤其像我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游客。 旅途中才可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在影片中,观鸟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不足称道的事情,至少在Jack老爹眼里,kevin老婆眼里,stu下属眼里,也就是属于兴趣爱好的范畴,说白了不能当饭吃,不能当爱情滋润,不能当事业奋斗-------但最后偏偏,Jack因为观鸟收获了爱情,stu更加体会到亲情的温暖,而bostic太过用力,走火入魔--------即使再渺小,再微不足道,在真正喜欢的人面前,那就是一种寄托吧,也许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可以做到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可以得到自己“存在感”的地方。 推己及人,观鸟只是形式,我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多类似“观鸟”的兴趣爱好,比如,放风筝,弹吉他,游泳,看电影等等。人天性追求“自由”,至少不喜欢被外界束缚,现在的人被太多东西束缚,物质上的,感情上的,工作上的,生活上的,但不能永远被这些束缚,需要适时地发泄一下,如果你讨厌你从事的工作,让你感知不到你的存在感,那么找一份工作以外的活动来证明自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说句题外话,一直觉得人活着就是在追求两样东西,“安全感”和“存在感”,缺乏“安全感”所以要有朋友,伴侣,缺乏“存在感”才需要事业,名声,财富。 写的很乱,再慢慢整理。。。
8 ) 有梦想的人,都是幸福的!
The Big Year
整部影片印象最深刻的是:布拉德把父亲独自一人留在森林里的时候,我的心都揪紧了,为他的父亲担心。幸好,在他痴迷于寻鸟的时候猛然意识到自己的愚蠢行为,回头去找父亲,然后是父子并肩快乐地观鸟。除了观鸟,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也许这点,博斯蒂克没有意识到,也许,他意识到了,但那个保持观鸟记录的目标激励着他,使其放弃其它。对于布拉德、斯图、还有博斯蒂克三个人在观鸟过程中做出的不同选择,也许不能用对错来评价。为了梦想,有人放弃了一切,成为卓越,但也失去最多,如博斯蒂克;为了梦想,有人付出了所有,他不是NO.1,但他收获了更多,亲情、爱情,如布拉德;为了梦想,有人终于懂得放弃,找到更多乐趣,从而人生更有意义,比如斯图。有梦想的人,都是幸福的!
风景优美,无数段歌曲都清亮得很,虽然不怎么有笑点,但是仍旧是一部很出色的剧情片,角度很特别,观鸟生活在电影里令人神往,落满大雪的森林,缤纷深奥的森林,虽然已经旧了,却装满各种鸟类可爱照片的相机。另外,这片子演员阵容实在太萌了,白头马丁,布莱克胖,ROSAMUND美人,神马的,多有爱啊
比赛谁一年看到的鸟多,这种在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行为,却有着相当一部分兴趣群体。电影像极了我们的圈子文化,换成手办、集邮、包包甚至更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同样成立,圈子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冲突与和解,很多人也能从片中三位主角身上,找到现实的影子。有的为了兴趣过于疯魔,甚至是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导致家庭分崩离析,有的是享受兴趣,甚至在圈子里觅得自己的知音,有的因为内卷而不择手段,有的最终为了生活和家庭放弃了目标。男主角大概是很多迷友所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从肥宅一枚逐步升级到圈中大神,不但找到知音觅得真爱,兴趣与家庭最终相辅相成。跟老爸找猫头鹰那段太动人了。堪称鸟类百科全书,摄影和风光非常美,为了观鸟,甚至可以组团来到阿留申群岛最西端的阿图岛(快到俄罗斯了)
看完这片,只想到一个问题。影迷也应该有观影大年,把电影从业人士撇开,一个人一年能在影院观影最高纪录会是多少呢?
真正的热情洋溢、自由自在,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这个故事。阿图岛一段教人心折,一群真正的逍遥人。谁能说所谓少有人走的路,一定要通往高尚宏伟呢?这种孤独而单纯的快乐或许更罕有。
三个人,也算各得其所,一个人对荣誉追求胜于一切,包括家庭,所以他可以承受失去妻子,其他两个人当然也很重视观鸟的荣誉,但不会让鸡鸟毁掉生活
everybody's heard about the bird B-b-b-bird, bird, bird, b-bird's the word A-well-a bird, bird, bird, the bird is the word
片子还真不错,感觉跟朝圣之路有异曲同工的意思,但却轻松活泼,丝毫不沉重,看到后面更深一些的启示教育意义开始浮现,让人明白观鸟真谛,十分温心有趣,马丁爷爷我不是很哈,但这片里他很可爱,谢耳朵还真是打酱油了,BLACK这里面最出彩!
好久没看过那么合家欢的纯爷们浪漫喜剧了,对一个有着鸟类控表弟和老爸的观众来说,看着真亲切。每个纯爷们都在追逐着属于自己的Moby Dick,这种浪漫不是太多人能接受就是了
如果你有心把老米那些怪奇脱力系的职业化非职业化的竞技项目统统改编成电影的话,那将是一部多么让人肝颤儿并蛋疼的伟大事业啊!作为政治正确的励志作品,本片沿循着传统的创作趣味,带出个人家庭,事业以及爱好之间的矛盾,人情味十足但包袱太过于干净,少了点儿嬉闹操蛋的意思。“谢耳朵”是个观察者
谁给归类为喜剧的?
受题材所限采用旁白解释比赛规则和众多鸟类名字的手法使得影片游离于纪录片和喜剧片之间影响了观影体验。不过看了电影得以了解观鸟人群的生活状态,欣赏到秀丽风光和可爱鸟儿,这100分钟,值!
根本是一堆喜剧明星演了个温情片儿。真羡慕电影里的人能有各种决心去执着着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冲着耳朵看的人放弃吧,Jim的镜头加起来不超过一分钟,但如果你想要一部温馨积极的电影,不妨一看。
如果这是确实存在的比赛,我倒是觉得美国人果然比较有思想,能想到这样的比赛方式。电影本身倒像是一部关于鸟类的科普片,不一样的是宣扬了追求梦想而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又是一部买了N久就被放住当摆设的电影,拾起来看不觉要赞叹:好险,差点就错过了一部好戏!喜欢,老美再一次打动了我。那种神经质的追求欲我真的也好想拥有啊!!!
就好像一个异世界的故事,不过这个却是真事改编的。而且美国也确实有这个比赛,那个在一年之内看谁观测鸟类最多的比赛。对观鸟过度的痴迷倒让人想起狂热的影迷。可浪费一年时间去观鸟必然会损失很多,爱情、家庭、事业等等,也让影片最终有了些励志的味道。
相当有爱的怪咖癖好,热情洋溢又政治正确,内里还是好莱坞那套家庭至上主旋律,警戒大伙梦想诚可贵爱人价更高,切不可恋物丧妻;完美方案大概该像白头佬那样混成了阔佬CEO再去享受退休生活。“中国有什么鸟?”“北京烤鸭”。。。AV爱好者也可以来个观"鸟"大赛。。。
看着三位主演几乎就知道他们各自的角色性格了,每个人几乎都是本色演出,就连打酱油的谢耳朵都是一副变弯的宅男样。万无一失的人物塑造,也毫无惊喜可言,影片在取景和各种鸟的特写上倒是更加迷人,公路片的模式,流水般的一年,最后将那股观鸟的热情转移到亲情上,从玩物丧志回归到主流价值观。★★★
比起昨晚的《音乐永不歇》,同样涉及了重修父子关系,本片清新自然,天然去雕饰,毫无矫情,而前者就像反式脂肪做出的奶油一般令人作呕。
鸟王继续朝梦想遨游,鸟人都重回人间。友情、亲情、爱情都顾及到了,兴趣和梦想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但不能一味投入,所以说找对象还是要找志同道合者啊。“希区柯克风格”那段太搞了~
爱鸟成痴的观鸟达人,跨越北美四季的集体无意识撒欢!来劲!北美自由行的绝佳推广风光片,大叔卖萌式的插曲超赞!谁来告诉我耳朵的酱油角色只为卖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