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兴喜剧类型崛起--反逻辑喜剧
作为犯罪题材《Tower Heist》所展现的故事张力十足,并且配合着《The Hangover》式的反逻辑喜剧让影片更加值得回味。
单从故事构架看,主角设定为几个伸张正义的贼,很像罗宾汉,也有点张麻子的味道。而故事梗概又从刚开始的平淡缓慢节奏调整到”从骗子手中抢劫“,无疑加强了故事的娱乐效果。并且在影片45分钟后随着叙事节奏的走强,故事也更加具有可看性。
好莱坞从来都不乏新颖的故事题材和类型,传统的喜剧片现已无法让更多观众掏了钞票走进影院了,近年来由于《The Hangover》的成功,随之诞生了诸如此类的反逻辑喜剧,而《Tower Heist》将这一模式运用的淋漓尽致,在后半段偷车的部分,是本片最画龙点睛的创意,也是由于这种反逻辑,故事看起来有些荒唐,有些不可思议,才最给观众惊喜,有谁能说后半段的剧情不精彩呢?
抛开一切固有的逻辑顺序,只为单纯欣赏故事的趣味性和出乎意料足以让一部影片叫好叫座。
2 ) 受害者的心灵鸡汤
这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选取的题材正是去年华尔街闹得轰轰烈烈的庞氏骗局。也许剧情还有待推敲,但主旨肯定是大快人心的,看来导演也希望普通人在被华尔街大佬利用庞氏骗局骗取了无数金钱之后,能够反击一下,从大鳄手中拿回了自己的财富。
现实中无数投资者损失惨重,这部电影算是送给受害者的一贴心灵鸡汤,或者说是一个发泄的渠道。
3 ) 岔了气的美国罗宾汉们©
劫富济贫的故事在电影里举不胜数。《高楼大劫案》/Tower Heist (2011) 便是这样的一部片子。Josh Kovacs (Ben Stiller)是一座豪华公寓大厦的经理。他带领他的员工兢兢业业地为大厦内的住客提供一流的服务。作为确保住户入住质量的第一线员工,他和他的手下熟悉该座大厦的楼层布局、运作流程和住户们的生活习惯。大厦的顶层住的是富豪 Arthur Shaw(Alan Alda),他就像个和蔼可亲的长辈那样得到众多大厦员工的尊重和信任。然而,在他那看似平易近人的表面背后确隐藏着贪婪、阴险和不择手段。Arthur在预知金融市场即将崩盘的情况下,依然将大厦员工们的养老金投入金融市场,而同时将自己的投资套了现。换而言之,便是为一己之力骗老百姓的退休金。直到Arthur出逃被FBI拦截,以大厦员工为代表的工薪阶层才发现他们克勤克俭所存的养老金转眼间已经化为了乌有。为此,即将退休的老门房差点轻生。为了给众人讨回个公道,Josh伙同了一帮菜鸟准备盗取被Arthur隐瞒不报的巨额现金。
应该说电影的开头几分钟的镜头安排还算不错。Josh和Author各自的房间布局、街区环境、衣着等等立马将美国贫富两个阶层的巨大差异呈现给了观众。同时也很好地预示了电影中富人为富不仁,穷人诉求社会基本保障主题。然而,随后的情节设置却让电影的质量急转直下。这不仅仅是因为电影在叙事结构处理上过于忠实地遵循了好莱坞商业喜剧片的模式,从而显得有些匠气;而更重要的是因为电影未能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和动作转换过程而造成。比如说,Josh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员工,但他突然之间便爆发了,突然之间就决定要以毒攻毒了,突然之间变成了精通偷盗计划的策划人了……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人物身上。尽管影片用棋局来解释Josh的布局,并为他和他的同伙安排了Slide (Eddie Murphy)这样一个盗窃培训师,但在Josh从一个普通人变成蜘蛛侠、蝙蝠侠之类动作英雄过程的前中后,影片没有设置任何铺垫和解释,从而割裂了人物性格的连贯性。
同时,影片中那些原本善良守法的员工们,也一下子都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为了取回自己被他人非法所为而丢失的养老金,便也开始采取非法的手段,而没有任何反思或担心。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个个显得理所应当。至于自己是否也践踏了法律,干预了司法公正,似乎已经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当了一回罗宾汉似的“英雄”。更重要的是,电影对于穷人诉求公正社会的描述仅仅停留在了满足于个人财产完整的层面上。只要他们个人的收入和财产没有受到侵害,这群人便能心满意足地安于现状。至于改变社会制度的问题,似乎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了。影片的结尾也许满足了人们对于劫富济贫的想象,宣泄了对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不满。但不幸的是该片未能有效地表现出这样主题。相反,影片却流露出了满足Josh等人当英雄的虚荣心的倾向。因此,当人们在片尾捧着金子释怀大笑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本人反而无法产生一种认同感。
4 ) 庞氏骗局中庶民的胜利
庞氏骗局中庶民的胜利! 观影后想说的第一句话,感觉已然严重剧透了。 索性再扩充句子成分如下:被资方解雇的前买办和买办妹夫,落魄交易员,牙买加的技术性重口味非法劳工,本土特有之印第安民工,扒窃盲流……组成的优质团队在漏的稀里哗啦的策划案下成功的将贪婪的大资本家绳之以法同时,搜光榨净该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来补偿己方合法劳作之未被清偿及被非法占有部分,这是“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 老美喜欢自嘲,金融危机阴霾尚未过去,其国内依照法律程序对玩弄庞氏骗局的这类人物的清算且得等上一段时间,那么那些地位卑微,依相关法律近乎最后才能被考虑到清偿问题的受害者呢?片里给了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速效方式,不知道喜欢基于创新精神下模仿的老美今后还会琢磨出什么新招,当然是在此类影片里。 此片亦可理解为老美的一种恐惧。老美总是充满着各种恐惧,从最初只有4543个单词的宪法到前后二十条修正案的变更提出,妄图给民众囊括所有自由的权利与不自由的约束的区分。不管所谓的资本家还是劳工都以此作为沐浴阳光的大法度。 对于老美来说,其庶民的胜利胜在哪里?胜在被誉为美国“最经得起检验的出口货”的宪法上,160余部国家宪法是以当初老美建国时的那4页羊皮纸为蓝本写就。 片尾一幕一探员无奈的对这伙人的辩护律师说道:你上周才拿到律师资格,现在就敢跟国家讨价还价,敲诈国家了? 在老美宪法及相关法律的基准下,她敲诈成功了。 明知是影片套路,看客冷暖自知吧。
5 ) 小人物的热闹气场
Ben Stiller个子不高,总喜欢演这样一些开开心心的小人物,就像他的另一部作品《博物馆奇妙夜》着实让人喜欢上了这个小人物。咋一看这部片名《Tower Heist》还以为是个高科技犯罪片,结果是部轻松的喜剧片,片里竟然还有Eddie Murphy充当大配角,还蛮惊喜的。挺有趣儿~
6 ) 为富不仁遭报应
为富不仁,还成天算计自己的员工会有怎么样的下场?
本片给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答案,故事发生在一幢华丽的摩天大楼之中,位处楼顶的老板每天过着奢华而写意的生活,而他的员工则在一位称职而敬业的经理的带领下,将整座大厦运作的井井有条,然而这些勤劳而善良的工人们却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回报,看似忠厚实则奸诈的无良老板,掏空了公司的资产,让所有的员工全部面临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位经理会采取怎样的反击呢?
影片由好莱坞谐星:本·斯蒂勒领衔主演,似乎这位长得其实也没那么幽默的演员在出演了《拜见岳父大人》系列以及《博物馆奇妙夜》系列之后,这喜剧路线就无法摆脱了。其后看他出演的电影无一不是喜剧题材就连看海报貌似铁血的《热带惊雷》实则也是恶搞连连的喜剧。再查一下他将要上映和正在出演的几部电影,无一不是喜剧。我只能说这位绝对算的上是相当职业且专业的喜剧演员了。
故事在所有员工都受到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的结局下,宣告结束,而那位无良的老板则锒铛入狱。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为富不仁的家伙们,哼哼……你们都得小心了。
居然有凯西阿弗莱克,好久没见了。故事设定挺有爱的,情节也波折了好几次,尤其是大厦悬车那段,太精彩了,恐高有木有?!勉强上四星推荐!
Casey Affleck 恩恩。
出来混总要还的,骗来的钱我偷回去
开始比较屎尿屁,但渐入佳境,掺杂了些《尖峰时刻》和《博物馆惊魂夜》的味道,蛮过瘾的
最好玩的一个细节:破产银行家是由Matthew Broderick扮演的,看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这哥们眼熟。而偷运红色保时捷时,我想到了《春天不是读书天》里的红色保时捷。看完电影查演员表时恍然大悟,本片与《春天不是读书天》的重合不仅仅是一部红色保时捷,《春天》的主角就是Matthew Broderick!!
中规中矩。图个乐。卡西真萌~
斗地主!!
轻松无比
本以为是个无聊的屎尿电影,不过看起来却比想象得严肃。虽然只要有本·斯蒂勒、艾迪·墨菲这些人加盟注定少不了胡闹的味道,幸运的是不止胡闹。尤其在最后还赋予主角当代罗宾汉的性格,劫富济贫的故事总让人痛快。不错的娱乐片。
几个罗汉啊,杀富济贫啊~
不是技术流的神偷片,但蛮有趣的
黑妞是个传奇。
当你想了半天该给这部电影写点什么评论而依然想不出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这部电影是多么平庸!
里面有个男人怎么那么像萨芬 呢
s'up
太荒诞了,从角色设定、犯罪动机、故事情节到动作戏桥段处处透着一股荒诞劲儿,你只能暗自佩服两位编剧的想象力,有了一个现代罗宾汉的想法就能轻而易举的替天行道,楼下满大街的游行队伍就没有会看得见阁楼顶上悬挂的法拉利?不是犯罪看起来这么简单,是因为电影主创们太傻太天真。★★
丫怎么把车运到游泳池而不被发现呢
意外的没有笑点…搞这么一群喜剧演员最后却是正儿八经的偷盗片,只有马修一贯的悲催表情尚有乐趣
动作喜剧外加一点峰回路转,愉悦的观影体验。好久没看到埃迪墨菲演一部像样的电影了,加分。
只能给三星,加一星是因为字幕组,太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