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等等sugar!
看完《热情如火》的第一个感想就是,玛丽莲梦露真的是美,性感与可爱交织起来的和谐体,把时下流行的娇憨感在近百年前就诠释的淋漓尽至,但《热情如火》不光有玛丽莲。
翻阅了几篇影评,说这部电影大致分成两个板块,黑帮和衣装,两者相互促进最后集合在爱情的核心故事中,个人最喜欢的桥段是乐队在火车上时,狭小的空间拍摄的丝毫不闭仄,甚至每个画面都被填充上,有种饱满又安逸的感觉。
作为爱情喜剧,爱情元素充足,玛丽莲的笨蛋美女与男扮女装的的“假富翁”以及真富翁与“假女人”两对男女之间的对手戏一个温情一个有趣,节奏把握的也很好,最后四个人同船起航,不知道要驶向何方。
看电影的时候就发现,《热情如火》的节奏大概就是回合制,一回合黑帮情节,一回合爱情桥段,到最后收束起来黑帮场景下有对于爱情的担忧与放不下,紧张的追逐戏后有梦露因爱失落的歌唱桥段,张弛有度,笑料不断。
即便是现在,因为性别差异所安插的笑点也仍然存在。
玛丽莲打电话这个桥段,眼波流转,喜悦与失落瞬间切换,同时也有种被骗了的小猫的感觉,演的真好啊!
歌唱桥段,自带柔光特效,灯光暗下,但她仍不退场。
2 ) 最后几句台词
Osgood, I'm gonna level with you.
We can't get married at all.
Why not?
Well...
ln the first place, I'm not a natural blonde.
Doesn't matter.
l smoke. l smoke all the time.
l don't care.
l have a terrible past. For three years
I've been living with a saxophone player.
l forgive you.
l can never have children.
- We can adopt some.
- You don't understand, Osgood.
- I'm a man.
- Well,nobody's perfect.
3 ) 如果感情线不那么糟糕就好了
比利·怀尔德不愧是喜剧大师,电影让人最惊叹的就是节奏,全片节奏实在太好了,充分利用每一个场景和空间营造戏剧冲突,情节张弛有度,把握极精准。叙事工整,一点多余的台词都没有。
火车上那段戏是我的最爱。狭小一节卧铺里塞了13个女人,拥挤、混乱、嘈杂。但在空旷的卫生间,却有两个人安静谈心,谈自己生活中的挫败与不幸。
两个场景的对比,喧闹和安静的转换,就好比爵士乐后突然来了一小段钢琴独奏,电影的层次感就这样逐步构建起来。
再之后,喧闹到极致,让人担心是否下一刻就要塞满爆炸,导演却用火车拉闸这神来一笔,把所有情绪尽数收敛、毫不留恋,干脆利落进入新场景。
这种把控力如今已经没几个导演拥有。
不过,男女主的感情线设置得实在太糟糕。梦露演的傻白甜sugar,把自己寄托在男人身上,轻易被哄骗。而男主则利用伪装女人的优势,了解sugar的喜好后,针对她的弱点打造形象——光是得到她还不够,他要的是sugar主动奉上一切。这不就是一种情感操控吗?sugar这样的女孩,傻傻付出所有,可她能否幸福,却取决于男人的大发善心或幡然醒悟。这实在太令人绝望,也太讽刺了。
这条线是我认为整部电影最大的败笔。
好在黛芙妮这个角色还是稍稍挽回了一些。杰克饰演的黛芙妮真的好可爱,活泼娇俏又不失同情心。他和百万富翁奥斯古的这条线也很有意思,nobody's perfect,足以载入影史的经典。好像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也被治愈了一下。
4 ) 幽默是刀子一样的锋利
这是一部很有可看性的电影。它的好看,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让观众开心,而不是刻板说教或讨论一些令人难以捉摸的“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观众喜欢刺激,于是编剧在电影里安插了黑帮、紧张的追逐和血腥的屠杀,制造出了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电影奇观。
观众喜欢美女,于是女子乐团横空而降。火车车厢狭仄的过道两侧,无数美丽的脸蛋、白皙的小腿和丰满的胸脯,混杂着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像波本一样醉人。而她们半夜共同挤在火车7号上铺的画面,仿佛一幅出自安格尔之手的油画,无比香艳,却又透着纯洁。
观众喜欢明星,于是玛丽莲梦露踏着高跟鞋出现在火车站台。她半张着的嘴唇、迷离的眼神、黑白色调也无法掩盖的金发的光泽、走路时左右摇摆的肩膀、裙子下摆随着身体律动而抖动的皮毛,扰乱了周围的空气,也轻轻撩拨着人们的心。
它毫无顾忌地使用一切好莱坞元素,却并不因此显得俗气。因为它有足够出色的内容做支撑,从而避免了被人用“华而不实”诟病。
首先,电影剧本的精致程度,从诸多细节中就可见一斑。例如,全片中总共有四次对黑帮老大的鞋子和白袜子的特写,每一次都安排在他出场时,真是“未见其人,先见其鞋”。极为女性化的鞋子,让人觉得滑稽可笑的同时,也与他给人带来的压迫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调戏Joe的服务生虽然只是一个小配角,也先后出现了四次,最后一次在Joe和Jerry四处逃命的紧张氛围中出现,不但给电影的节奏增添了一些缓急起伏,更体现了电影对于每一个角色的认真设计。在专业的剧本写作中,每一个出现在电影中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必须有个性,也都要赋予其存在的价值,而不是用过后就像扔一次性塑料饭盒那样扔掉。黑帮老大的口头禅“big joke”也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在临死前,还记得龇牙咧嘴地说了一句:“big joke”,可见编剧人物塑造的细心。另外,在警察和黑帮对峙时,他将烟雾吐到一个黑帮小弟的脸上,之后又将雪茄扔进另一个人的高尔夫杆箱里,动作一气呵成,十分有电影范儿。可以说,正是这些精心打磨设计的小细节,像加入菜肴中的美味佐料那样,使得这部电影更为可口。
不像很多国产电影中廉价的搞笑显得有用力过猛的嫌疑,《热情似火》中的幽默元素似乎是水到渠成的,无论是外形上的幽默(Jerry和Joe的男扮女装)、语言上的幽默(Joe出乎意料话锋一转成功骗到Nellie的车)、行为上的幽默(Jerry和Osgood Fielding三世跳交谊舞)、甚至剪辑上的幽默(Joe上一秒承诺Jerry赌狗会让他们第二天有20件大衣,下一秒就看到赔掉大衣的他们抱着乐器瑟瑟缩缩地走在下雪的大街上),都轻松自然又令人拍手叫绝,最难得的是它的幽默并不恶俗,这样的格调和水准,在当今很多的综艺节目、喜剧电影中是难得一见了。
然而观众们或许会被它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和喜剧外表所迷惑。其实这部电影并没有把搞笑当做它唯一的目的,它的幽默更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无形中刺中了社会的软肋。故事被安排在20世纪美国的禁酒时期,开场的追车戏带着观众穿过浓郁的夜色,最后停在了葬礼前。从一开始,影片似乎就在宣告着,这是一个压抑的时代,从两个男主角不甚乐观的境况中也可以察觉——债台高筑、向舞女们借钱、找不到工作、甚至连补牙的钱都没有。然而人们照样可以在葬礼后面醉生梦死,享受欢愉,进门的警察看到这样一幅热闹的场景,也忍不住感叹:“多么轰轰烈烈的告别仪式!”。对沉重时代的嘲讽,一直贯穿着电影始终,影片开头装满了酒瓶的棺材,也许是一个完美的隐喻。
更出格的讽刺被用在了黑帮身上。在车库扫射黑帮的情节,其实取材于美国著名的惨剧“情人节大屠杀”。在喜剧里还原沉重的现实,可能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然而玩世不恭的怀尔德并不介意在他的影片里存有那么一点反叛,他让观众们在自己的笑声中完成对现实的解构,最终呈现出的是世界本身的荒诞不经。想想看,在情人节发生一场大屠杀——现实本身不就如此荒唐。
但在解构严肃事实的同时,电影也在试图探讨严肃议题。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中的性别议题。这是一部带有女权主义色彩的电影,电影中的女性,是美丽光鲜的,却又同时是弱势的。无论是办公室的Nellie还是乐团领唱Sugar,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不负责任的男人欺骗;无法和Osgood Fielding三世结婚的女人,被他母亲拒绝的原因是抽烟;Jerry在上火车时被Beinstock拍屁股,Joe则受到酒店服务生的多次调戏;扮成女人的Joe和Jerry说的话更像是女性主义宣言:“我们死也不愿跟男人在一起,男人粗鲁、野蛮又总毛手毛脚,他们看到女人就只有一个目的……”
更加隐晦的争议点被安置在Jerry身上——穿上女装的Jerry似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新身份产生了潜意识里的认同,从他主动把自己的名字改成Daphne那时起,他就已经开始在成为一个女人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他对想占他便宜的Fielding三世说:“你把我当成什么样的女人了?!”;对Sugar说:“也许是女性的直觉吧”;当Joe问他“为什么一个男人要嫁给一个男人”时,他大喊着:“安全感!”……从在火车上不断提醒自己“我是个女人,我是个女人”,到最后重复着“我是个男人,我是个男人”,Jerry成功地完成了心理上的性别倒置。这在那个时代,仍然是一个禁忌话题,怀尔德敢于公开在电影里呈现,应当顶了不少的压力。然而他作为一个资历丰富的老牌好莱坞编剧,自然懂得如何拿捏分寸。或许也只有在喜剧里,他才敢塑造这样一个性别倒置的男人角色,这样,当出现了观众接受尺度之外的言语行为时,他们也能以喜剧的名义一笑了之,虽然这多少削弱了电影在严肃议题上的先锋姿态,但至少它为这个社会指出了一种可能性。也正因为此,它才能突破时代的限制,成为一部在今天这个社会依旧有着普世价值的电影,而不只是一堆讨好观众的笑料。
电影结束的时候,人们为最后一句“Well,nobody is perfect”而拍掌叫绝,这句话使人们一直笑到了结尾。然而电影到此为止,生活却不会。在电影制造的奇观中得到满足离场的人们,不会再细想主角们的未来如何——老Fielding真的能和男扮女装的杰瑞从此相亲相爱吗?
对此,怀尔德在一次访谈中的答复是——
“1959年的美国大众对于答案还没有做好准备。”
那现在呢?我们准备好了吗?
5 ) 糟糕的作品 庸俗且无趣 欣赏不了梦露这位落伍的男凝产物
2.5星
这个结尾还不错哈 ①梦露和乔在一起了即使乔是男扮女装的朋友即使乔并不是百万富翁即使乔是个败事有余的萨克斯风乐手 ②男儿和钻石王老五在一起了 纵使他是男的 钻石王老五说“人总不是十全十美的”(这对的结局是喜剧效果的 但是感觉也很温暖 让大家接受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总得来说 很无聊 很差劲 如果没有最后①乔打电话给梦露 并且送梦露他们即将用以保命的钻石手链②给老大被蛋糕里的人射杀③两对情侣跨越身份跨越性别跨越物质的绝美爱情结局 那我是打算打2星的 结尾这些反转还是值得让我多给0.5星
在结尾高潮之前 一切都很无聊 始终围绕贯穿着①男扮女装的挣扎和窘迫②男人对女人的追求 这两个很无聊的自认幽默的主题 而且演员演技都很差都很生硬想在看很尴尬的话剧表演
我想很多人给四五星都是因为梦露的“美” 但我并感觉不到她的美 而是感觉到一位在那个时代被男凝所创造的产物 丰满 俏皮 呆头呆脑 天真 恋爱脑 拜金等等 我从中看不到任何的美感 只看到为了取悦男quan而塑造的人物和捧红的“明星”
总的来说 如果你不喜欢梦露 那么这片完全不好看 不值得 很老套 很落伍 (个人不喜欢梦露 已经可以预料到只要有她的电影基本上都是男凝意淫片 关键还是很low审美的意淫片)
6 ) 帅哥都去把妹,屌丝只能搞基:论杰瑞是怎么败给了乔
作为一个非同性恋者,对于《热情似火》这部电影,我还是更愿意总结一下它的经验教训,以时刻警惕同为屌丝的自己,千万不要沦落到杰瑞这种地步啊。。。。。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大致知道这部电影的剧情,因为身边老有喜欢剧透的家伙。但我不知道导演会怎么分配角色。
托尼·柯蒂斯是帅哥,而且很有魅力。杰克·莱蒙就长得比较谐星了,也不够帅。所以我一开始猜想,导演估计会让柯蒂斯泡到梦露,让莱蒙被富翁老头纠缠吧?
不过,一直到两人在火车站遇见梦露为止,他们都是机会均等。我曾经想通过寻找视线剪辑来看导演有没有暗示观众,梦露最后会跟谁在一起,但这是徒劳的。因为杰瑞和乔在影片中总是共用一个视点。正反打之后都是同时出现他们两人,他们盯着梦露看的视线一样,表情也差不多。看来这两位都被梦露迷得神魂颠倒。
杰瑞替梦露遮掩酒瓶的事件,使得杰瑞和梦露两人第一次出现了眼神的交流。梦露回头望向杰瑞、并给了杰瑞一个感激的微笑(迷死人了)。反打镜头,杰瑞报以同样的微笑(挺吓人的)。这一次,没有出现乔,完全是杰瑞和梦露两人之间的交流。
再后来,梦露半夜三更跑到杰瑞的床上去,还给他暖脚(杰瑞居然把持住了,真牛逼),而乔像个死人似的睡在下面。我几乎已经认定了,导演最后要安排梦露跟杰瑞在一起。
考虑到比利·怀尔德一年后的作品《桃色公寓》(1960年)里,杰克·莱蒙也抱得美人归,也许在这部《热情似火》里他也能拥有同样的幸运。
再说,乔在影片开头的角色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擅长欺骗和挑逗女性的花花公子,导演安排他最后反而被一个百万富翁追求,也挺有喜剧效果的,也算是对他之前行为的一个惩罚,多符合好莱坞的道德观啊,而且对我们广大屌丝而言,这是多么励志的一个故事啊!之前到处留情的帅哥最后被搞基了,而长得不怎么帅的莱蒙居然泡到了梦露!
没想到,梦露最后还是跟柯蒂斯扮演的乔好上了,而莱蒙扮演的杰瑞去搞基了。唉,三观又毁了。
实话实说,杰瑞关键时刻站出来替梦露背黑锅,这事做得多么有男子汉气概啊,简直就是《那些年》里柯景腾替沈佳宜背黑锅的翻版啊。柯景腾不就是靠这一招打动了沈佳宜么?那么,杰瑞到底是怎么在占得先机的情况下败给乔的了?
跟外貌无关,主要是杰瑞的性格使然。在其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屌丝的共性,让我们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吧!
弱点1、为什么总是我们成了女神的男闺蜜?
男扮女装的确是接近女生的好方法,但如果想要追求一个女生,必须是以一个男人的身份。
屌丝之所以为屌丝,就是因为他们沉溺于与女神表面上的亲近关系,而没有意识到,这种亲近关系本质上把他跟女神的距离拉得更远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是女人把男人当成了闺蜜啊!
男扮女装后,梦露跟杰瑞和乔都建立了亲密关系,而且,她显然对帮过她顶黑锅的杰瑞更加心怀感激。当梦露邀请杰瑞和乔一起穿泳装去海边玩耍的时候,杰瑞和乔各自是什么反应?
杰瑞像个色狼一样心花怒放、满口答应了下来。这就是屌丝心态啊各位同学!总想着现在能占便宜就先把便宜给占了,没有长线意识、没有战略眼光。事实上,在海滩上,杰瑞的表现也让人失望,他真的仅仅是想单纯地占梦露便宜而已(他在海里摸了梦露,还说自己是跟电梯里的人学的)。
而乔就不一样了。他一口拒绝了梦露的邀请,因为人家有更重要的目标,他要扮成富二代去吸引梦露。乔没有被表面上的亲密关系和能占一点小便宜所吸引,而是直攻主题。
在扮演富二代的时候,乔始终把握了一个词:距离感。这恰恰与杰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说,杰瑞是不惜伪装成女性,来获取与梦露的亲密关系。那么,乔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不断用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来捕获梦露的心。
在海滩第一次相遇,乔就故意装得对梦露不感兴趣,冷言冷语、骄傲自大。上了游艇后,乔又谎称自己患有心理疾病,对女性产生不了感情和欲望。总之,他用各种距离感来让梦露主动投怀送抱。
现实当然没有电影里表现得那么夸张,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相信广大屌丝朋友都有自己血泪的亲身经历。总结经验教训,下一次,当屌丝又成为了自己心爱女神的男闺蜜时,请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像杰瑞一样,只懂得追求表面的亲密关系,而忽视了距离感的营造?
弱点2、永远不懂得主动争取。
从杰瑞这个人物性格本身来进行分析,你会发现,他要不去当小受,才叫做没有天理呢。
杰瑞从头到尾给观众展现的印象,就是一个缺乏行动力的阴性角色,这又与乔形成了对比。杰瑞总是喋喋不休地进行抱怨和提出各种建议,但你会发现,最后拍板做决定的永远是乔。
举例来看。第一次,乔要赌狗,杰瑞不停地说不能赌啊不能赌啊,但他没有拿出任何行动来,他只是抱怨,最后他们依然拿大衣去赌狗了,拍板做决定的是乔。
第二次,找工作,杰瑞又喋喋不休地说,咱们不如装成女人去应聘吧?但他只是在试图说服乔,他依然没有任何行动力。结果乔找了另外一份工作,杰瑞对这份工作很不满意(因为要走很远的路),但杰瑞也只是说没有大衣我们怎么去呢?结果还是乔想到了办法,借到了车。当两人目睹凶杀,乔立刻决定男扮女装参加女性乐团,而不像杰瑞之前那样说半天却没采取任何动作。
因此你会发现,杰瑞永远被乔牵着走,他没有行动能力,只会用嘴说。他的想法永远停留在想法上,而不会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这是屌丝的一大特性,他们永远等着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而且屌丝对别人的意见永远不满意。他们心里(或嘴上)会想,我有个更好的计划哩!但问题是,他们的计划永远是计划。
乔对于梦露是想追就展开了追求的行动。杰瑞除了在酒瓶事件上,勇敢地站出来替梦露背了黑锅,之后就再也没有主动对梦露采取过任何行动了。梦露跑到他床上,他兴高采烈;梦露邀请他去海滩,他也兴高采烈。他只是被动等着别人,等着天上掉馅饼。但他不知道,到嘴的鸭子还有可能飞走呢,梦露这么一个大活人,又怎么会主动送到他手中呢?
所以这样一个被动的、阴性的角色,也可以看做是导演早已暗示他最后会承担起作为另一个“女性”的功能,被大富翁追求。
总结经验教训,屌丝要真正改变自己的处境,必须懂得要把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赢得未来。指望你的朋友?那么你心爱的女神最后也只能拱手给你的朋友了!
“奥斯古,我们不能结婚,我不是天生的金发,我抽烟,我有过不堪回首的过去,我不能生小孩!”“没关系,我不在乎,我原谅你,我们可以领养一个。”“你不懂,奥古斯,我是个男人。”“这个嘛,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但BW的剧本是!!!杰克柠檬艳压梦露!!
这个悲惨的女人短暂的一生演的都是喜剧。
天啊,居然是1959年电影!惊叹编剧的想象力。梦露的风头完全被几个男人抢得一干二净,尤其是那个风骚的老百万富翁,即使是五个周星驰也难以匹敌呐,太有爱啦。
太好笑了,笑得我停不下来。
结尾一场戏,一直在猜测知道真相的奥斯古会有什么举动,于是“Nobody's perfect”好得出人意料,仅此一句就值五星。白软纯真的梦露在黑白胶片里都会发光。
剧情又好笑又抓人,我的第四部怀德电影,第一部梦露电影。
10分。从头笑到尾,那个富翁老头太可爱了,两人跳舞那段雷倒了。第一次看梦露的片,小时候就听说如何如何牛逼,也看过一些照片,感觉没什么。一看电影,我擦,果然不是吹的,比照片上迷人多了。
妙语连珠 另为玛丽莲梦露打call
白白软软会发光的梦露
黑帮,异装,爱情,任何一个题材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支持一部片子,却被怀尔德天才地乱炖在一起,喧闹而不杂乱;而领跑于时代的同性恋主题被浓烈的喜剧表象所深埋,更是彰显了其大师的功力和远见;结局杰里和菲尔丁三世的对话实在是令人遐想。
无可非议的经典喜剧片。比利·怀尔德将黑帮仇杀与性别置换两大元素融入传统爱情喜剧,使影片在张弛有度、笑料百出的同时又不乏惊险场面和对社会问题的戏谑性反思。玛丽莲·梦露集清纯无邪与妩媚放荡于一身,展现了最生动的演技和最性感的身姿。Nobody is perfect, but this film is great! (9.0/10)
结局一下子戳中泪点“我是个老烟鬼”“我不在乎”“我的过去不堪回首”“我原谅你”“我不能生小孩”“我们可以领养”“我是个男人”“人总不可能十全十美”比利怀德这个老头子片尾真的给了我太大惊喜!这算最早的同性恋出现在银幕的电影了吧!
Jack Lemmon的女装扮相真好玩,结尾有意思,Nobody is perfect~~~
轻松幽默的喜剧,我总在想结尾他们怎么摆平之前的谎言,一句"No one is prefect!"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Jack Lemmon真是个喜剧天才!
原来《小姐好白》好多桥段都是学这部电影的。真搞。经典。其实男人扮女人也挺好看的。50年代的基片啊,哈哈哈~
Nobody's perfect 是句太经典的对白,如果这片子拍成彩色片,想必梦露会彻底的美的不像话。禁酒令和经济大萧条等时代背景造就了这样一个故事,穷困潦倒和逃亡,梦想嫁个百万富翁,即使是男人也会这么想,于是喜剧和笑料就在性别和身份的置换中来了。★★★★
比利怀尔德,世界上最会写结尾的编剧和最会拍喜剧的导演,几十年前拍的电影放到现在的银幕上秒杀百分之九十现役导演,一个字,屌
影史上最精彩的喜剧之一,选角天衣无缝,编导演炉火纯青。片中梦露有三首歌,但全片不太像歌舞片。台词妙语连珠,最经典的是当莱蒙扮演的假未婚妻道出真相、说自己不是女人时,对方说了一句:“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已跻身最经典压轴台词之列。看了这部片子,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梦露是性感女神了!
梦露太美了!美得如此天真!
最精彩之处是梦露唱的那两首歌,尤其"I'm through with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