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亚当斯的信仰与坚持
我们知道,美剧牛片众多,都去试看追踪着实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所以跟着奖项选片片就是一个比较省力的方法。《约翰亚当斯》乃2008艾美奖最佳迷你剧得主,人物传记、历史、政治,都是俺喜欢的题材,自然要找来看看。对于约翰亚当斯,我之前一直停留在知道这么个人的程度,毕竟,在美国建国者中,我们常常津津乐道华盛顿的雄才大略和他家的那棵樱桃树,或者八卦富兰克林的“多才多艺”,或者争论汉密尔顿和杰弗逊斗争中的谁对谁错,却对约翰亚当斯这位美国第二任总统没有太高的谈论兴趣,确实,这不是一个那么有趣的人,这是一个容易被误解的人,所以,有这么一部传记迷你剧,让我更有兴致了解下这位圆头圆脑的人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这部迷你剧一开始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亚当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亚当斯。本片开始,身为律师的亚当斯便接了这么一个案子,在当地的一场暴乱中,一伙英国士兵将一个百姓打死,当时民情上都是猛烈抨击英国鬼子,叫嚣要绞死这些士兵,其舆情跟咱们前不久的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的早期很像。但是,亚当斯了解情况后,却不“顺应民意”的为士兵辩护,在法庭上他咄咄逼人又条理清晰,向旁听的人们渐渐展示的事情的真相,从而让士兵获得无罪裁决。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认死理儿的亚当斯,做为一名律师,他关心的是个案,关心的是公正和真相,他希望通过法律非暴力的方式解决事情,为此甚至与兄弟好友们矛盾重重,哪怕英国开始对新大陆愈加过分的征税时,面对他眼中“暴民”的反抗他也本着一种排斥的心理。
但是,亚当斯的原则还是义理,所以他的思想总在变化,当他眼中的义理有了变化时,往往会有着一种不撞南山不回头的坚决。所以,当英国与新大陆的矛盾逐渐加深,当英国士兵凶残的开始残杀他的同胞时,当他的家园的安宁显的岌岌可危时,他为这不公而愤怒,为了他的原则,为了他的信仰,我们看到在大陆会议上,各界精英汇聚一堂,曾经排斥暴力的、显的中庸的亚当斯却成了激进无比的一人,他坚决主张与英国决裂,坚决主张战斗到底,以其律师擅长的雄辩去无情的抹杀任何人的和解幻想。也正是在大陆会议上,我们也看到了美国的众多爹们渐次登场,性格鲜明,华盛顿显的稳重而又内敛,富兰克林风趣但是老辣,杰弗逊显的颇为儒雅,而汉密尔顿已经有咄咄逼人之气。而大陆会议的气氛无比激烈而又紧张,但是可贵的是他们一直坚持规则,坚持民主原则,一次又一次会议显的没有什么效果就结束了,但是这表面的“低效率”过程中,确实相互沟通、妥协的过程,正所谓量变引发质变,终于,他们达成共识,后来的故事已经众所周知了,《独立宣言》发布,一个此后在国际舞台扮演重要地位的国家诞生。
亚当斯有着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这从他在建国前后争取外援的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他表现出一种苦活累活一肩挑的角色,甚至将自己的孩子也早早引入为国效力的轨道。在法国,在荷兰,在英国,他千方百计的维护着美国的利益,与富兰克林等人相比,他显的有些无趣,但是其正直的品格却总能赢得很多人的赞叹,也常常成为很多矛盾中的一个平衡,同时也被一些人看作是“骑墙派”。同时,也因为他的认死理儿的倔驴性格,他与他人的矛盾渐渐暴露,尽管成功当选美国第二任总统,但是这个过程中,面对各种制肘,他显的疲惫不堪,诸多政策也遭到抨击。最令他费神的莫过于与汉密尔顿的斗争,在片中,汉密尔顿是个攻击性很强,控制欲很强的人,而亚当斯与他的矛盾已经到了决裂的地步,汉密尔顿那攻击他的小册子更成为令亚当斯愤怒的炸弹。而最令亚当斯伤心的莫过于与杰弗逊的矛盾,片中两人早期显的颇为投机,惺惺相惜,杰弗逊颇有理想主义风范,而亚当斯有理性的态度,两人也显的有些互补,但是渐渐的,政治上的分歧让他们成为对手。后来杰弗逊也击败亚当斯,成为第三位美国总统,在这部迷你剧中,对亚当斯与杰弗逊的友情颇多描述,两人曾经是好友,但是政治上的分歧让他们生隙,在两党利益面前,这样的遗憾更透出政治的残酷。好在,两人毕竟有很多共通之处,在心底里还是彼此尊重,所以在生命的晚期,亚当斯最想对话的仍然是杰弗逊,甚至两人在同一天死去,那一天,正好是7月4日,美国独立日。
对于名人生涯,家庭是不得不提的部分,亚当斯是幸运的,他有一位既是妻子,又是伙伴的夫人,她在亚当斯常年在外奔波的岁月里,独自料理农场和家务,还要教育子女,甚至当天花横行美国的时候,她也要独自面对,这一段体现了她的坚毅性格,她勇敢的决断采用了当时危险的种牛痘的方法为孩子免疫。可以说,亚当斯夫人一生都是个贤惠但是独立的女性,她常常为亚当斯出谋划策,又不过多涉及政务,当亚当斯失意困顿时,又是她安慰鼓励着丈夫。两人一起生活了一辈子,这样的感情令人感动,而亚当斯夫人死后,亚当斯的痛苦与颓废也衬托出这份情对他的重要。对于亚当斯来说,遗憾的是他常年在外,无法与家人好好相处,特别是与他的孩子们,有着不那么亲近的关系,他总是严厉有余,慈爱不足,甚至让小儿子对他心生愤恨,当然,他的教育也有令他欣慰之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成为了美国第六任总统。
说到本片,不得不提及亚当斯的扮演者,Paul Giamatti,在《杯酒人生》、《美国荣耀》、《赶尽杀绝》中,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常,我们容易在传记片中,把英雄人物往高大威猛,英姿飒爽上靠,而本片,常常一脸衰相的Paul却很好的演绎了亚当斯的人生,他带着那光光的脑门儿,气质上和亚当斯还真是很配,凭借本剧他也摘得艾美奖中的电视电影及迷你剧最佳男主角将,我看实至名归。
总体看,在美国大选年,两部政治题材迷你剧获奖(反映美国2000年大选的《选票风波》获得最佳最佳电视电影奖)也算是烘托了美国正热闹的政治氛围。从这部《约翰亚当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美国建国者在法律、公平上的信仰和坚持,是对此类题材有兴趣的朋友不可错过的佳作。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b95ad858580e9d87810a18f4.html
2 ) 《约翰•亚当斯》:美国的力量
按照传统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观来看,历史往往只会记住仅有的那个登顶的成功者,而大量埋没在成功者背后的二号、三号人物乃至普通民众,往往就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绝大多数历史叙述中,这都是条真理。
例子很多,拿美国历史来说,你问第一任美国总统是谁,受过义务教育的基本都能答上来——再不济好歹也在美钞上看过不是?但你要问第一任美国副总统是谁,恐怕就有很多人语焉不详了,接着问第二任美国总统是谁,对于大洋彼岸的我们来说,就更是陌生。所以,按照这个逻辑,《约翰•亚当斯》并不是电视剧集的绝佳选题,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这些独立战争时期的豪杰们,个个拉出来都能铺陈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可执行制片人汤姆•汉克斯偏偏就选择了这个看起来有些不起眼的人物,大张旗鼓的制作了七集电视剧。当然,HBO素来以历史题材见长(而且有了BBC的强力支持,本剧从开拍伊始就被与那部《罗马》相提并论),再加上有得过普利策大奖的畅销书做改编蓝本,《约翰•亚当斯》摘走2008年的数项艾美大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众生相
从剧名就不难看出,《约翰•亚当斯》是部人物传记,但本剧的重头戏当然是荡气回肠的美国独立史,所以那一群彪炳史册的大人物就不可能被回避掉,而编剧柯克•埃里斯曾经执笔过当年风靡一时的剧集《西部风云》,所以在整体的布局谋篇上非常娴熟。第一集上来就是场约翰•亚当斯给受伤的英国殖民军士兵辩护的戏。须知约翰•亚当斯本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后来在波士顿取得律师资格,以雄辩的口才、刚直不阿的立场著称。当约翰•亚当斯在法庭上给英军士兵辩护时,正值殖民当局与北美属地矛盾激化、北美民众恨不能撕碎每一只“龙虾”(对英军士兵的蔑称)的当口,群情激愤时,扔一颗小火星都有爆炸的可能。但是约翰•亚当斯钉是钉、铆是铆的作风依然不为所变,英军士兵没有错,那就坚持为其做无罪的辩护——当然,这并不妨碍辩护完以后继续对英国殖民当局寄予毫不留情的猛烈抨击。
通过第一集的寥寥数场戏,约翰•亚当斯的形象已然巍峨于荧屏间,在第二集里,当大陆会议召开时,富兰克林、华盛顿等人便已悉数登场。而且编导并没有将这些人物简单的脸谱化,以富兰克林为例,这位穿着华丽、身形佝偻、舌灿莲花的老者甫一登场,便是妙语连珠的精彩论述。但富兰克林并不是只会高谈阔论政治理念的演说家,他狡黠、多变,有时甚至显得有些两面三刀,看到局势不明朗时,这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决不会轻易表态,而会鼓动他人冲锋在前,自己则居于后方谋定而后动。这一形象贯穿了整部剧集的始终,当约翰•亚当斯在独立战争的关键时刻受命出使法国寻求外交援助时,早已在巴黎等候的富兰克林甚至被演绎成了一个花花公子——当然他衰老、秃头、还瘸了条腿,但这并不妨碍他跟老得脸上堆满了褶子的巴黎女贵族泡在同一个浴缸里吹泡泡玩。看到这一幕的约翰•亚当斯有些无法理解,但对富兰克林来说,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外交手段之一,何乐而不为?
与之截然相反的则是乔治•华盛顿将军,在他还没成为总统前,他的威信和人格魅力就已经无人可以抵挡——身材高大的华盛顿总是房间里最显眼的一个,所以每当他有话说,哪怕只是寥寥数言,也会轻易的改变局面,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不过看惯了国内的领袖剧,总觉得老美拍戏不够严肃,连“特型演员”都没找全乎,例如大卫•摩斯其实与华盛顿长得并不像,但是他的气质——当然我也没见过华盛顿本人——却卓尔不群,那种冷峻、果敢、坚毅的形象,在一群吵吵嚷嚷的议员的陪衬下,愈发显得鹤立鸡群。
二、两党制
《约翰•亚当斯》并没有给美国的建国元勋们一味的涂脂抹粉,他们与凡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小肚鸡肠,有利益纠葛,有意见牵扯。与我想象中战火纷飞的独立战争不同,《约翰•亚当斯》从根本上虚化了战争场面的直接描写(这无疑很对制片人的胃口),而是把美国的建国历程主要变成了房间里无休止的讨价还价。
来自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们总是在争吵,根本不是通常的历史教科书里所描述的那样同仇敌忾、一呼百应,美国人事实上是勉勉强强、半推半就、老大不情愿的宣布独立的。而且美国人民与英国宗主国也没有我想象中那样不共戴天,在第四集里,美国独立后约翰•亚当斯受命出使英国——这显然是个极为尴尬的差使——约翰•亚当斯对英王不卑不亢,出色的完成了使命。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英王面对约翰•亚当斯居然眼含泪花,发自肺腑的称颂他们的民主共和制。
所以,历史的真相总是复杂的,《约翰•亚当斯》的编导一直在秉承着这个理念创作,在最后一集里,当画家画完著名的《签署<独立宣言>》的油画,请当时还建在的约翰•亚当斯来审定时,他居然对着画家大发雷霆,他告诉画家当时的情形是慌慌张张的,代表们从来没有这样井然有序的聚在一起签过什么劳什子宣言。
画家只是无力的辩驳,艺术家总要有创作的自由吧。约翰•亚当斯立即回应:欧洲现代史的真相就是这样被埋没的,我们不能让美国现代史也被糟蹋。
振聋发聩啊,这话对我们自己恐怕也不无借鉴之意吧。同样,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党争也被编导一再的渲染,国务卿与财政部长的矛盾势如水火,即使连华盛顿总统也头痛不已,剧集里就表现了两人大吵后被华盛顿从办公室里喝退的场景。但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争执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却有着深远的意义,两人分别被称为民主派和联邦派,两派的攻讦也成为了日后美国两党制的萌芽。不过吵归吵,事还是得照办,一切都按程序走,一旦决策制定,那就二话不说执行之。
看着《约翰•亚当斯》,不禁想起了2008年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败选的谢长廷先生的败选演说,他强调:“选举是我个人的失败,不是台湾的失败,今天不要为我哭泣,聚集我们的力量,继续热爱台湾。”
这才是两党制的精髓。
三、一家人
起草《独立宣言》时,杰斐逊才33岁,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约翰•亚当斯却早就成了家庭妇男——妻子阿比盖尔对约翰•亚当斯的影响至深,她几乎是约翰•亚当斯一切决策的幕后推手,当约翰•亚当斯当选第二任总统后首次入主白宫时(当时美国正式建都华盛顿),阿比盖尔像母亲般交待老约翰:“你已经六十多岁了,别耍小孩子脾气了。”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阿比盖尔受过良好的教育,当约翰•亚当斯出席大陆会议时,她还专门写信给丈夫提醒他注意妇女权益保护。而且在约翰•亚当斯走南闯北当“职业革命家”那会儿,是阿比盖尔苦心经营着家里的农场,不仅养育一大家子人,还为约翰•亚当斯提供着革命经费(当然剧中也用心险恶的美化了奴隶制)。
约翰•亚当斯总是在被嘲笑,他曾被政敌攻击为“该死的美国暴君”、“一个全人类都应该诅咒的恶棍”、“一英尺半高的肚子”等等,当然最广为流传绰号的还是“圆胖先生”。报纸也总对约翰•亚当斯不客气,在第六集里,记者们甚至泼妇骂街般在头版恶意中伤约翰•亚当斯,但在阿比盖尔的开解下,约翰•亚当斯总统最终付之一笑——这就是美国的现实,总统的一个很大的职能就是充当全国人民的出气筒。
不管历史的真实如何,《约翰•亚当斯》给我的印象就是:阿比盖尔和家人们是约翰•亚当斯的精神支柱,不管做不做官,家人却是一生相随的。所以,尽管约翰•亚当斯的光环长期被华盛顿、富兰克林、杰弗逊们所掩盖着,但他对家人的情感却从未消退。当然,总统也是人,约翰•亚当斯的家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第二集里,他们就经历过天花的生死考验;第六集,他们失去了一个儿子;最后一集,在经历了丈夫出走后的常年寡居后,女儿纳比又在癌症的折磨下香消玉陨——当然,阿比盖尔在丈夫的怀中撒手人寰是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大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后当选为第六任美国总统。
同样是刻画伟人,《约翰•亚当斯》给我们的感觉无疑要人性得多。但我想,这也正传达了剧集的主旨:不管如何争吵、摩擦,美国人民永远是一家人;一家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估计也不为过的,而这力量的源泉,就是美国的力量之所在吧。或者,我们可以用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胜选感言来做注解:“美国的真正力量来源并非军事威力或财富规模,而是我们理想的恒久力量: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
我想,总有一天,我的国家也会拥有这种力量。
刊载于《电视剧》09年第2期
3 ) 历史是汉克斯“写”的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om”, Douglas Brinkley, Time, March 15, 2010)
历史是汉克斯“写”的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om”, Douglas Brinkley, Time, March 15, 2010)
也许,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肯定不是人民写的。在很多时候,人民连读历史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写历史了。在美国,写历史的也不是人民,而是手里拿笔的历史学家,和站在摄影机后的汤姆·汉克斯。汉克斯阴郁的肖像,占据了2010年3月15日的《时代》周刊封面,大字标题是“历史制造者”。不过这只是美国版,拿在我手里的亚洲版的《时代》周刊,关于汉克斯的报道仍然在杂志中,只是封面故事变成了“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动荡时代”。《时代》周刊的编辑也许假想亚洲人民对赛车的兴趣,会比对汉克斯——曾经的两届奥斯卡影帝,现在拥有最多受众的“美国历史学家”——更感兴趣。《时代》应该错了,反正我根本没读那篇赛车报道。
汉克斯曾经对历史没什么特殊兴趣。但是从主演《拯救大兵瑞恩》(1998)开始,他发现在历史的表面之下的更多的故事。然后他成了历史谜,尤其是对二战史:2001年,讲述欧洲战场的《兄弟连》在HBO上映,他是制片人和导演;2010年3月,耗资更大的迷你剧集《太平洋战争》开始在HBO播出,他是制片人。李敖曾经说过:“成功的人生,一开始是演员,后来是导演,最后是制片人。失败的人生反其道而行之。”前半句用在汉克斯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汉克斯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二战史。他还拍过讲述美国登月计划的《从地球到月球》(1998),美国历史上第二位总统的传记片《约翰•亚当斯》(2008)。他的下一个拍摄计划是“暗杀肯尼迪”。汉克斯的所有作品,都既叫好又叫座。《时代》杂志说,汉克斯已经成为“美国历史的最大牌教授”,是美国的“首席编年史家”。
我曾经守在电视机前,一集集观看香港明珠台播出的《兄弟连》,远观欧洲战场的战火纷飞。记得更为清楚地是,我在电脑前一集集观看从网上下载的《约翰·亚当斯》,任美国独立前后的军事和政治的硝烟在脑海中萦绕。亚当斯是美国“国父”之一,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荡气回肠的话:“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我的儿子才可以有研究数学和哲学的自由。我的儿子应该研究数学和哲学、地理、自然史和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他们的孩子才有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像、织画和陶艺的权利。”(顺便说一下,这段话出自他和妻子阿比盖尔的通信。阿比盖尔堪称最有文化的美国“国母”,她和约翰·亚当斯的一个儿子后来也当上了美国总统。阿比盖尔写给这两位美国总统的家信,在美国也相当于“傅雷家书”。)
我喜欢《约翰·亚当斯》,胜过《兄弟连》。遥想当年,殖民地美国揭竿而起之时,多少风流人物雄姿英发。美国之伟大,首先在于不是只有一个国父,而是一群国父。这群国父的故事,多个人从多个角度翻来覆去地讲述,每个国父都有一本又一本的传记,而且差不多都是畅销书。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的著作《约翰·亚当斯》卖了300万册,汉克斯的迷你剧集《约翰·亚当斯》每集有550万人观看。这让我想起关于中美文化对比的两个“神话”:一是美国人更注重个人,中国人更注重集体;二是美国人更注重未来,中国人更注重过去。可是众多的亚当斯,再加上众多讲述亚当斯的汉克斯,就让这两种说法无地自容。
汉克斯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观,这也是把他和学术大师的一点不同,就是历史的经验应该是很个人化的。这一点,我们早在《拯救大兵瑞恩》里就可以看到。汉克斯还希望观众能和他们的祖先产生认同,而且还能够思考这样的问题:道德不是非黑即白的,历史可能是偶然的。《十月围城》也试图把历史经验个人化,但是太隔太虚假,拍成了功夫片。汉克斯的历史段位,比《十月围城》高出太多。中国的电影工作者,跟汉克斯的主要差距还不是在电影上。
汉克斯还希望用历史照亮现实:“二战时,我们把日本人看作信仰不同上帝的‘黄皮肤的斜眼狗’。他们来杀我们,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反过来说,我们想要消灭他们,也是因为他们与我们不同。这跟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听起来是否有点相似呢?”而且,现在的战争对美国士兵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打完太平洋战争的士兵,会坐上好几个星期的船回到美国本土,然后再坐很久的火车回到家乡,有一个重返和平社会的适应期。“今天,那些在阿富汗的血腥地狱中战斗的士兵18个小时就飞回家乡,他们怎么应付这个?”
3月14日,《太平洋战争》在美国HBO首播。3月17日,我在中国某视频网站看到了配有中文字幕的高清版。这是我作为中国观众的幸运?我们,又怎么应付这个?
4 ) 目下观看的剧集
是HBO Film本年出品的剧集《John Admas》(约翰·亚当斯)。仍是下载了720P的视频,用山寨高清播放机放出。剧集有7集,在美剧中算“迷你剧集”,一般而言,适合那些凑不成一季24集,用三个小时之内的电影表达又嫌空间不够的题材。汤姆·汉克斯是本剧的执行制片人之一,这几乎可算得是一个质量保证罢。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第二任总统(也是第一任副总统,他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又当了美国第六任总统)。我看本剧集的目的,也是了解美国立国的一段历史。
7集,目前看了两集又半。已经露面的,除主人公外,已有华盛顿、富兰克林和杰弗逊等美国“国父”。这些书中的刻板名字不觉鲜活起来。
对照“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上的有关条目(分别见这里和这里),似可认为剧情的情节严格遵照史实,剧中人的关键话语也“言必有所依”。此点想来也不奇怪,对美国立国史的研究在美国必为显学,千锤百炼,众目睽睽,制作人员岂敢造次。
而若以“维基百科” 为信史,则“百度百科”的某些表述就是含混和误导的。如“百度百科”中说:“他也是由托马斯·杰斐逊组成的《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言下之意,亚当斯在此过程中,不过是参与和从属的角色。而“维基百科”的说法是:
“He was appointed to a committee with Thomas Jefferson, Benjamin Franklin, Robert R. Livingston and Roger Sherman, to draft a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lthough that document was largely drafted by Jefferson, Adams occupied the foremost place in the debate on its adoption. He deferred the writing to Jefferson believing it would be better received having been written by him. Adams believed Jefferson wrote profoundly better than any man in Congress, and he himself was "obnoxious and disliked." Many years later, Jefferson hailed Adams as "The Colossus of that Congress—the great pillar of support to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its ablest advocate and champion on the floor of the House.”
上述表述被完整反映在剧集内。且按照剧集的说法,不单是成立《独立宣言》撰写委员会会这个提议,连撰写《独立宣言》这个主意本身都是亚当斯提出来的。亚当斯说服杰弗逊执笔,所给出的理由,一是他自己不为人所喜("obnoxious and disliked"),二是他还有别的很多工作要做,三是他认为杰弗逊的文笔比他更好( it would be better received having been written by him)。《独立宣言》既已写就,在说服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决议时,亚当斯幕后协调妥协,幕前慷慨陈词(杰弗逊不善言辞,剧集里亚当斯曾说他没有在会上听过杰弗逊说过“三个字以上的句子”),居功最伟——杰弗逊多年后的评价堪称公允。
待我再看下去。
5 ) 建国二爷
有人说这是美国的《建国大爷》,我觉得不恰当。美国的建国大爷应该是华盛顿,而本剧的主角约翰亚当斯算是建国二爷。
这部历史剧一直在讲建国二爷和他老婆孩子的故事,相比之下建国大爷华盛顿的戏份很少,三爷杰弗逊戏也不多。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位二爷很憋屈,很窝囊。美国国内打独立战争的时候他在欧洲四处求援,什么大的功劳也没贪上。建国后第一届总统没当上,倒是当上了第一任副总统,第一个尝试到了什么叫“四轮马车上的第五个轮子”,他自己如此抱怨:“我们的国家为我设计了一个超乎人类想像、堪称人类发明史上最无足轻重的职位。”后来终于接任了第二任总统,看似美差,其实是从华盛顿那里接过了一个烫手的山药,因为当时新生的美国正在纠结于英法之间的战争,政府内部分歧很大,这时候坐上总统的位置无疑是往火坑里跳。他在任期间让新生的美国避免了卷入那场战争,可算是功劳不小,可是很少有人理解,风头也盖不过蒸蒸日上的杰弗逊,惹来骂声一片,最后残谈退出。
建国三爷杰弗逊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是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弗吉尼亚大学之父,《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关键是这还没有完!你去上维基百科上查一下,你还会发现他的名字后头有一堆头衔,简直不次于另一个天才——达芬奇(“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某一个领域做出同样贡献已经“此生无憾矣”了,而这两个天才都是在一坨领域里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可望而不可及啊!无怪乎约翰·肯尼迪在一个宴请4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宴上致词说:“我觉得今晚的白宫聚集了最多的天份和人类知识——或许撇开当年杰弗逊独自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不计。”
非常巧合的是,亚当斯和杰弗逊都是在7月4号美国建国50周年那天逝世,前者仅比后者晚几个小时。这两个人真是为美国而生!冥冥之中仿佛上天有意眷恋美国,让它在开国之初就有这等贤人执政,他们一手缔造的体制让后代受益终生!
对比一下贵国的建国大爷们(这事儿不能说太细),你会发现,一个人伟不伟大并不是看他拥有多大权力,而是当他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之时他能知道如何限制自己的权力。滥用权力人人都会,几乎不需要学习,因为人天生就是贪婪的,而如何限制权力才是一种博大的智慧。柏拉图说得好:“衡量一个人,就是看他在拥有权力时的所作所为。”
6 ) 一个有坚持的人
Jone Adams,HBO作品,七集,展示了美国独立运动三杰之一、第二任美国总统Jone Adams的一生,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
Jone Adams始终是个有坚持的人,为了对自己所认定的公平正义的坚持,他可以甘冒为同胞所恶甚至痛恨的风险为那些被控在1770年波士顿大屠杀中杀死五个殖民地居民的英国士兵辩护,结果指挥官和几个士兵都被宣判无罪。 为了他所认定的国家的福祉,他可以不顾汹涌民意、不顾自己在连任总统的竞选中落败而坚持在英法战争中中立(为此得罪了托马斯.杰斐逊),受到法国人挑衅后又坚持与法国人和谈(为此得罪了汉米尔顿等联邦党人)。有些时候,他的坚持为他赢得了刚直的名声,为同胞所敬重,比如坚持为英军辩护。正是因此,他被选为马萨诸塞州代表参加大陆会议,在会上他出于对自由和尊严的坚持力促《独立宣言》的起草和通过。有些时候,他的坚持为他带来嘲讽甚至失败,比如坚持与法国人和谈。
Jone Adams老师一心爱国爱民,但他又痛恨并警惕暴民政治。莎士比亚老师说过:爱所有人,相信少数人,这样才不会犯错误。连岳老师如此解释这句话:爱底层人、爱弱势、爱无产者,但不要轻信他们,不要高估他们的知识与道德水准。
Jone Adams是个成功的父亲,他的长子John Quincy Adams在他的教育培养下成为美国第六任总统,而且像他一样正直。John Quincy为了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庞大的几乎涵盖全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顶住来自大财阀们的压力,坚持所有的基础设施工程全部面向实业界招标。财阀们在同小亚当斯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但小亚当斯也因此开罪了主宰美国经济命脉的利益集团,付出了竞选连任失败的代价。但他也是个伤心的父亲,他的二儿子Charles一事无成,因酗酒在1810年早早死去;长女也因乳腺癌而在1813年去世。
Jone Adams最幸福的是他有一个真心相爱、相濡以沫的妻子Abigail Adams,两人的感情亦是这部戏展现的一个重点。
7 ) 自由思想的传承
我想说,这是一部人性的传记。
不像标志性美国大片,靠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拯救了地球/世界的印记。
传说中的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宣言,没有被渲染上神圣的光辉,传说中的人物也没有被戴上圣人的光环,利益斗争、权力斗争,党派之争,阴谋。
不论,也无法完全知道,历史的真实是怎么样。至少这部片子给我以真实感。约翰亚当斯的正直,责任感,偏执、易怒。。。对妻子的依赖,对大儿子的偏爱,对孩子严厉的管束,对女婿的刻薄,怒不可遏的与搞投机买卖失败的儿子断绝关系,又回过头,偷偷哭泣,到最后生命将要走向尽头时,对一切开始释怀,给曾经伤害过他杰弗逊写信,感动于一朵小花的生命,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刻画了一个人性的传奇人物,这是国产剧缺少的。
影片有三个片段最让人难忘,也是约翰亚当斯贯穿的思想。
第一集里,约翰亚当斯的演说,自由将统治美洲。
第三集里,约翰亚当斯在出使法国在伯爵夫人的宴会上说的话。当伯爵夫人问他有没机会看歌剧舞蹈时,他说,我不看,我没有时间。现在我必须要学习战争政治,这样我的儿子才有学习数学和哲学的自由,我儿子必须学习航海农业商业,这样他的子孙才有权力学习音乐,绘画。
最能让人反思的是影片最后的话,
最后一集里,最后一段话,不,后人们,你们永远不知道我们付出了多少,来维护你们的自由,我希望你们好好运用它,不然,我会在天堂后悔,我居然甘受这么多痛苦,来维护它。
我们不由得反思,不管现在美国人民是什么样,美国人一直在宣扬的是,我们是自由民主的国度。
而我们的先烈们,要我们传承的是什么思想?我们是否让他们后悔当初的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的今天呢?或者我们偏离了他们想传承的思想呢?
神作
要有多幸运才能找到这样一位伴侣...Your mother was always my most faithful advisor, and the wisest. 他叫她"my friend"
“美国开国元勋们的日常”。。全部看下来发现里面的配角都很多大牌。整个还是跨度有些太大了尤其后半部分,没有前面信息量那么大。而且汤姆霍珀的构图啊。。。
真实的美国建国史,没有团结一致、振臂一呼、同仇敌忾,有的只是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左右摇摆。甚至这些开国元勋并不受待见,处处遭骂,结局“惨淡”。这才是一个处于战乱动荡中的建国史。美化的就是奴隶制了,试想一个个全是压迫奴隶的农场主,那再光辉也会抹灰
“你赞成用野蛮的违法行为(Brutal and Illegal Acts)来达成政治主张么?”
得妻如此 夫复何求
喜欢这种拍得踏踏实实的历史正剧
一流的编剧一流的音乐一流的表演,少有的杰作!
编剧是民主党?
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近乎完美的剧集 很多史实细节 最后那句Jefferson survives... 亚当斯的夫人绝对是个人物
“我必须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儿子们才可能有自由去学习数学和哲学;我的儿子们应当去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学、造船学、航海、贸易以及农业,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孩子们有权利去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针织和制瓷。”
建立在信仰之上的国度,才能称其伟大。
你与我相遇在国难之时,彼此成为朋友。你与我分别在建国之初,彼此成为敌人。如今我们都已经老了,务必在离世之前冰释前嫌。
富兰克林博士意外亮了
看看人家的建国大业。。。。
光明
Abigail Smith made John Adams. If men and women were equal then, she would be the president. She was so ahead of her time in thoughts. I wish I knew more about the Adams family before I visited Peacefield. I remember their library the most. I want one of my own.
凡相信人生而平等自由者,当看看此片。明白自由的得之不易。
向亚当斯夫人致敬~~~伟人背后的女人
鸡鸭马蹄~大卫摩丝一本正经可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