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复仇三部曲》3部电影中被大家误解或忽略的细节。。。。。。
《老男孩》:很多人说结尾是男主被女催眠师的帮组下,经过催眠后,忘记了之前种种,和自己的女儿美道心安理得的成为了爱人,把这种乱伦的之恋从此继续下去。错!男主到最后根本没有忘记美道其实是他的亲生女儿这一事实!
看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美道和男主拥抱后,男主迷茫的笑了(给人感觉好像他把以前的东西忘了),然后,镜头定格到男主,最后2秒,男主由笑变哭,并且表情十分痛苦,撕心裂肺。说明他根本没有忘记过去,他一定知道自己在和自己的女儿恋爱,但为了保护女儿的身心,他可能还得把这段恋情隐瞒并继续下去,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情。为什么这样设置呢,复仇3部曲基本都是描述人逃离不开那种隐隐的命运的安排。《老男孩》中那个感觉很牛逼的会催眠的女人,之前催眠都很牛逼,但是最后也无法帮助男主消除男主的乱伦的记忆。
----------我听过一些信佛的人跟我说,人做的种种事,只能转运,但改变不了命。
《愤怒的金子》,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有看懂,或者被忽略了--------影片快结束前,女主的小女儿,和她国外的养父母睡在一起时,坐了起来发现房里有股白烟。然后小女孩就跑出来跟自己的母亲金子在街道上拥抱,然后一番煽情影片结束。没有人注意到为什么会有那股白烟吗?孩子又为什么会跑出来?
注意看,孩子发现白烟并坐起来后,她对面的那个点蜡烛的梳妆台下方,有火光,一定是火光,仔细看还能看到火光还在闪动。这里为什么会这样设置?应该是失火了,并且小女孩只自己出来了,根本没有喊自己的养父母一起逃生,甚至恶意揣测一下,小女孩还有可能故意不叫醒自己的养父母让他们被烧死!!!理由1,影片前面介绍过,养父母很爱这个小女孩对她很好,而金子也让小女孩跟养父母生活在一起,因为她觉得人家把自己女儿养这么大了,不容易,自己突然把女儿带走了不道德。但女儿只想跟金子在一起。所以,女儿想离开养父母和金子一起生活唯一的可能,只有养父母不在了。。。。。理由2,如果小女孩叫醒自己养父母一起逃生的话,那俩老外不可能由着自己的养女一个人光着脚到处乱跑,自己却消失了,只能解释为他们还睡在着火的房子里。
导演这样刻画的用意是想表达:小女孩和母亲金子拥抱后,金子拿出个蛋糕,希望自己的女儿live whith,像雪一样洁白的活着。可是,她不知道,由于自己年轻时交男友的随意,由于发现怀孕后错投了白老师求助,由于帮助白老师绑架了小男孩-------------(金子虽然没有杀男孩,也不想伤害他,但绑架是有参与的,可能是被胁迫的。因为前面影片提到过,有人目击金子带小男孩去洗澡,所以尽管她知道小男孩根本不是她杀,但她仍然出狱后在男孩父母面前切掉自己手指谢罪)--------------由于被白老师要挟顶包,由于坐牢不能照顾自己的女儿女儿才会被领养,由于女儿从小失去生母渴望和她一起生活。。。。。。这种种的一切,都是自己曾经的错造成的,并且一步一步错了下去(包括最后杀白老师,固然解恨,但这难道不是错吗?),她希望自己女儿能纯洁的活下去,这个愿望显然已经不能实现了。。。
《我要复仇》:有人说最后杀死老板的4人组是裴斗娜所属的组织成员,来帮她报仇的。那么之前警察明明调查过,裴斗娜在大街上发传单说是XX组织,组织其实只有她一人,这又怎么解释呢?这4个人,其实只是一个象征,他们可能也是跟裴斗娜一样,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蚂蚁”,也可能跟那个切腹的工人一样是被拖欠工资的工人,这些人,就是那些生活在底层遭遇不公被压迫的人。他们杀了老板最后留书:我们宣判你的死刑。这个时候,镜头画外音想起,裴斗娜临死前说:我是恐怖集团的,里面的人有你的照片,他们会杀了你。。。。导演其实是在暗示:如果韩国经济还这样萧条下去,如果当局再没有作为,如果企业家再失去良知,那么社会上真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到这个“恐怖组织”,哪怕这个组织最初只有一人。
2 ) 親切的金子:餘數或者細節
她(印度的毀滅女神迦梨)通常被繪制成一個可怕的、美杜莎似的實體,擁有無數隻手足,擺出進攻性姿勢——然而,正如每一個印度人所知道的,關鍵在於,在這些手足中隱藏著某種元信息(meta-message),一隻小手以撫慰的姿態伸展出來,似乎是在說:「不要把這個荒唐可怕的形象太當真!這只是一種力量的炫耀,而事實上我並不真的那麼險惡,而且實際上我愛你們!」這種異常信號正是我們要在某種侵略形式中所要尋找的………
——齊澤克:《易碎的絕對》頁48。
於是,順理成章地,我就找到了金子的手指。它被白紗布誇張地包紮,比金子的手掌還長,如一根小型手槍的槍管。金子華衣美服容光懾人,那隻手指卻尾大不掉地曳在她身上,成為一個不完美的污點。為什麼要在一個鞋必高跟、衣著配搭各有主題的、強調「一切都要漂漂亮亮」的角色身上留下不協調、不完美的污點?當然是因為那便是金子不可或缺的核心。
永不雪白的雪白餘數
那手指有著類似武器的形象,然而又代表著柔順的懺悔:手指是為了向宏穆父母請求原諒而斬斷的,它代表贖罪;而它那種反協調的美學取向也提醒著我們,它不但代表贖罪,還代表贖罪的殘餘,那個「除不盡的餘數」,俗謂贖不清的罪。大仇得報後,金子柔順地跪在宏穆的鬼魂面前,正開口想要求宏穆的原諒,立刻就被宏穆戴上了口塞,那個堵塞她的懺悔的口塞,正與她給罪人白先生戴上的,一模一樣。金子不會得到原諒,因為她的懺悔行動(殺死白先生),正是她的罪——透過利用他人來達到目的。金子對鏡抹去象徵復仇的紅色眼蓋膏,四周裡無數整齊鑲嵌的長方形原木塊,那正是象徵著餘數的無限:復仇—罪—懺悔——
然後便是愛了。天使(女兒)遞來由金子親手做的「雪白」,金子怔怔地流淚,但她始終不能吃下,只能將頭猛撞向「雪白」的蛋糕。但正因如此,金子最後終究得到了女兒(天使)的擁抱,蒼老女聲的旁白說:正是因為她沒有得到內心的寬恕,我才更願意更愛她。金子無法將「雪白」內化,在彷彿淨化一切的大雪之下,只有她一身復仇的黑衣。但這便是絕望麼——不,金子身上還有一個雪白的地方,就是那隻手指,一個外在於她自身的,銘刻著復仇與罪的餘數。而一切的痛苦和寬大正正都在那個餘數裡面,它們互相加強,而不是互相取消。
美好而堅強的團體
如果復仇一般被認為是焦點集中全神貫注的,則《親切的金子》與《原罪犯》相比,節奏無疑較慢,分散焦點的角色也較多。於是我認為全片最具趣味的就是父母們集體復仇的群戲部分。朴贊郁在此顯示了與《原罪犯》最不同的取向:在父母們初出場的平靜大特寫之間,穿插著他們神情激動的預敘鏡頭,這整組跳接的意義在於,朴贊郁意圖超越《原罪犯》那種由極端情節結果及其逆轉所帶動的感官快感,而轉向選擇,敘述的細節;那些細節的觸感及快感是結果被預告之後,都依然存在的。
在細節裡,我們看見這些父母如何逐漸形成一種群體感。他們會有分歧、討論、表決。每個人個別的缺陷都會暴露,會惹來攻擊和幫助。角色會互換,被幫助者會變成幫助者,擔怯者變成勇敢者。他們尋求意義、也有躊躇,而後堅持自己的慾望。他們會忍不住互相傾訴,只是訴苦未必帶來同情——容洙的祖母說,誰沒有自己的故事——而弔詭的是,同情的缺席並不撕裂群體:正是被容洙祖母說得語塞的狠勁大姊,在復仇發洩的瞬間拉住失控揮斧的父親,提醒他容洙祖母還在等著,不可以一次過把仇人殺掉,不可以太過分(也許還包括不要讓體弱的容洙祖母看見太過血腥場面)。能夠出現這樣的相處方式,我會說這是一個堅強的群體。在這種豐富而複雜的理解中,他們似乎得以成長(在這個層次上,對於生日歌我傾向理解為成長而非重生),同時他們在復仇時都顫抖、失神、痙攣、需要他人的擁抱。這種弔詭性正如,這麼美好的群體(復仇後的大合照多麼有型)的建立,其保證並非在於正面情感如共同的喪親之痛,而是在於金子邪惡的威脅:「誰敢報串的話……我不說下去了。」事實上,我時常想像我的團體有類似的邪惡和堅強。
美好與邪惡的互相加強關係,乃是與純淨天真的「至善」的複雜決裂;在我們這差異性不斷加乘增生、矛盾對立日益加強的世界中,弔詭地指示一片更繁密的天空。(如果嫌齊澤克太遙遠,我們還有葉蔭聰*。)我等小資女子難免迷戀細眉細眼的東西,但至關重要的是,《親切的金子》細節之精緻不只在於華衣美服,還在於過剩溢出的蠟淚、金子臉上的傷痕、詭異的看起來不像李英愛的大特寫,這種種互相撕裂和加強的細節。而有個尚未命名的x,它散落其中;至於它是神還是魔鬼,我倒並不真的很關心。至於朴贊郁對罪人有十分足夠的善意,此則確鑿無疑。
原文:rhetoricalpain.blogspot.com
葉蔭聰文: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55725&group_id=16
3 ) 说起来是很现实的事情,但拍得的确太华美了
我觉得这是多年来我能够喜欢的韩国电影之一。在它之前的三部曲之一二,我觉得不如这三。理论上,也许是“女人的复仇”这一主旨比较深得我心吧。
就在上个周末,我和几个人(很不同的人)在夜里一点匆忙讨论了关于报复的问题。一个说,从没想过要报复谁;一个说,不会去报复;这俩都是男人。第三个是女性,她说,会面不改色地对对方好,但会想着在他风光的时候浇一盆冷水,或是随时随地地掐他直到掐到青。那俩就说,女人好可怕。然后来问我。我说,如果我想,那必定是以前很爱的人,那么一切复仇都不如想让他死。
其实,我说的是很在理的事情。想让对方消失。但事实上,让对方死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的。也就是说,让其死在我的主观意念里。这便是死。
后来就看了这个电影。觉得很过瘾。而且很现实。
金子在狱里13年,一直都是个好人,也默默地杀死了众人皆恨的坏人。所以她更是好人。她的复仇到了最后,是调动出所有被害父母心中的恶和残暴,集合众人之手,将犯人处理掉。
这当然让人想到东方快车谋杀案。但如此看来,那真是阿加沙的冰凉的理性,杀人都不太失血的。再看韩国人的镜头,岂止是失血,甚而是一桶鲜血那样的直白。我认为,韩国人的审美观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或许还是上等一线品牌的羊皮制品。
一排人手拿抽签标号,等待杀人。等待复仇。等待释怀。但当他们共同泄愤了之后(明明知道被杀害的孩子是回不来的),他们却依然会把帐号写在小纸片上给金子。人们对于自己遭受的损失总是最执着的。善良的金子是脸上发光的天使,涂着红色眼影的杀人犯,最后还是一个负债累累的母亲。
我想复仇就是这么一回事吧。你令我失去了做好人的机会,我就会用最恶毒的手段消灭你,并且,让所有人都站在我这边。
你知道,我很少推荐韩国电影的。但这次,我推吧。
4 ) 一个失败的结尾....
朴赞郁,复仇三部曲,今天终于做了个了结.
关于电影,一提到三部曲,我首先想到的是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可能这三部电影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实在太深了,所以我并不喜欢别的什么导演再拿什么狗P几部曲来说事.
朴赞郁,亚洲电影中的异类,请允许我这样说他.至少在看完<老男孩>之后,我就有了这样的感觉,我想老昆和我的想法也差不多,不然也不会给他那个评委会大奖.
或许是<老男孩>带给我的惊喜太多,我抱着当初看<发条橙>的心态,打开了<亲切的金子>,憧憬着库布里克走后若干年后的亚洲导演能把三部曲重镑结尾的精彩重新演绎.
但正如我标题所写,<亲切的金子>是失败的.
这话说的可能有点重,也许当你看到这时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大堆辞藻对我的观点进行口诛笔伐.但我实在没有从这部号称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终结篇中看到他任何的进步.相反比起第二部<老男孩>更有倒退之嫌.
好吧,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部电影到底是怎么了~
前半段------东施效颦的华丽
首先,在整个电影的色彩基调上较上一部没有太大改变.朴赞郁在电影色彩表达上延续了<老男孩>的风格.不可否认大量不同色块的运用,可以使电影看起来更显华丽.一般法国电影,或者说法系电影喜欢这么干.但在这种手法已经被别人用过了,而且自己也模仿过了以后再次玩这样的把戏,就会让人感觉视觉疲惫,而且毫无新鲜感觉.
如果单从色彩和剪辑这两个角度去看的话,整部电影的前半段,我还以为我自己是在看<天使爱美丽>的韩国版~~~
中部---------无可奈何的单薄
其次,影片中间剧情单薄,跳跃,再加上演员功底不深,导致电影中部好象营养不良.例如:李英爱和她女儿对话的桥段,导演这一段的意思明显是要突出母女之爱,衬托崔的罪恶,为最后的鞭尸埋个伏笔,但李的表演好象完全撑不起整个剧情.结果就草草收尾,引入那几家人.
后半部------莫名其妙的沉重
最后,结尾很领人诧异!李在一段好象喃喃自语的对白之后,当人们正逐渐走进李的内心世界之时.莫名其妙的出来了几家人.而且这个时候整个电影的色彩基调也被调成沉重的褐色.于是最后的几十分钟里,我们看到的是那几家受害人对崔的"凌迟之刑".导演想表达的血腥效果,对人性批判的效果是达到了,但金子呢??一部电影的女主角,在最后关头被导演放到一边,俨然成了个群众演员....匪夷所思...而且整个"凌迟"的过程显得过于臃肿,情节拖沓.我想这应该是导演故意留给自己的时间,用来表达血腥和人性这两个东西的.但这情节实在是离主题太远了.你知道,当你在一部电影中看到一个和主线剧情毫不相干的桥段时,即使它再精彩也会让人昏昏欲睡的~~
总体说来,这部片子整体不如<老男孩>,<金子>应该是属于那种狗尾续貂的东西.是一个失败的结尾....
5 ) 关于金子
关于金子
么么观影手记16
《亲切的金子》[韩]
导演 朴赞郁
编剧 Seo-Gyeong Jeong 朴赞郁
主演 李英爱 崔民植
★★★★☆
所谓复仇
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第三部《善良的金子》,被几乎所有影评人盛赞为华丽的复仇。真的很华丽么,其实只有红色的鲜血和红色的眼影而已。大家都说这基本上是三部曲里面倒数第二好的,也许能和《老男孩》打个平手。
我没看过之前的两部,所以也不好妄加比较。只好单调的就事论事了。
李英爱的红色眼影和卷曲的黑发以及她的面无表情,我爱这些胜过与爱这部片子。哦,还有那带点点的连衣裙。复仇的女人最甜美的装束。如果让她穿成普通劳动人民状,还谈什么复仇呢。一个追求美丽和精致细节的女人,才会实施如此这般细密的复仇计划,连处决罪人的枪把上,都要有漂亮的银雕。
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最后一段,从他们讨论如何处置那个人面兽心的绑架犯直到一切刑罚都实施完毕,他们围坐在咖啡馆,静静地吃蛋糕,喝咖啡。这是为一段让我没有睡意的地方。其中有一个镜头是他们个个都穿着满是鲜血的雨衣坐成一排,唯有那个老奶奶,一身貂皮大衣,表情严肃,静静地走进去,没一会又静静地走出来,一尘不染。镜头一转,一把剪刀直直的插在那罪人的后颈。
这才是真正复仇的力量。如果老奶奶也如屠夫一般对这罪人猛砍十几下再搞个狗血淋头的造型,这片子也便不能被称之为“华丽”了,所谓的华丽便是对任何事物诠释的恰到好处,比如鲜血和愤怒。
这样的情节不知道是编剧想到的还是导演想到的,我最近总是分不清楚导演和编剧的职责,貌似在电影里面,导演是万能的,可是我又总是为编剧报不平,没有了编剧导演怎会能发挥的基础。
一个事件的发展有百万种可能,最极端的就是那第百万分之一种,电影中的事情总是朝着这个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大踏步地前进,最后演变成和真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另类局面。我想这就是电影存在的必要了,总要有些极端的想法影射出来,世界才够虚幻有趣。《金子》便是这种电影的典型。
世上需要这样的故事,来填补它空白点。
让音乐亲吻你
另外值得一说的便是它的原声了,巴罗特式的管风琴,合着日常生活中惯有的场面,你会觉得如果世界真的是这个样子的那么承受痛苦和复仇的压抑似乎也是些许值得的。古典的配乐告诉我们,生活原来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就好像巧克力就酒,无意间就搭配出了另类美丽的味道。
我就时常的幻想自己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倘若有某某音乐的配衬,那么生活一定完美许多。可惜的是我可以假装这些音符的流动和存在,无奈别人却对此一无所知,于是我们似乎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于此,是否就可以说,任何人的世界都是难以探寻并进入的呢。
后话:
很早之前便看了片子的介绍,被吸引得就好像小狗寻觅骨头一样的到处刨,结果看过之后反而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并没有想象中华丽,其实对于电影还是不要有任何期待得好。影评人写的那些东西无非有两种,吹到天堂和打入地狱,无论哪种,都和事实基本不符,所以孩子们,还是相信自己的眼光吧。
6 ) 《亲切的金子》在底线处崩溃
题记:
私刑的可怕在于它妄想成为上帝
――――卡夫卡·陆KavkaLu
[img]
http://agitpop.canalblog.com/images/t-sympathylady.jpg[/img]
倘若有人问我此片一字的感受,我只有一字:恶
否极泰来,不然,任何的等待都是定时炸弹。仇恨对于寻常人而言必须过了心理的坎,那和律法无关,良知的太平上心灵才是砝码。
也许这样的电影应该和911联系在一起,就如那日陆蓉之关于911和行为艺术的话,当跨越极限的血腥我们才会回归质朴的美丽,就像清白的豆腐,让心清醒、纯净。
平心而论韩国的电影往往会借鉴一些名片,《The Shawshank》是一次磨炼意志的逃离的话,本片无意更有着思想上的复杂演算。影片开头的血红和落下的泪,在死亡为标志的清算面前,时间很轻。
如果没有邪恶,是否就不再有天使的可能,固守中庸,才是平和。
圣诞前夕的出狱,火车站的风景画,一块期待救赎的豆腐和圣诞老人们仍在地上的纸杯,形象的背后才是真实。
金子来了,夏装的她在冬日的雪飘里,带上的墨镜,天地不再有本来的色彩,在心愿没有完成前,一切只是隐忍者的意志。
因为绑架杀人罪判了13年的金子在所有人面前谦卑而善良,那被导演赋予的“圣人光环”却流露出隔世的冰寒,在任何条件下,人是否有处死同类的权柄,恶人的惩罚该有人完成吗?
我始终认定监狱的存在只能压服肉体,在此后的被释放里邪灵附生,心念的善意才是生路的解脱之路,路途之人谁又不负载着利益和得失的桎梏。
人活在前辈的宿命里,所有的未来在境遇里写就,无所谓什么,只有不知所措的发生,将命运的算珠拨弄,抑或是那颗偶然滚动的弹珠决定了一生一世的机缘。
金子的命运怪谁?当她在宏穆父母剁指的时候,她了断是往昔,所有的罪孽从来不是罪孽的本身,只有完全割断昨天你才有足够的勇气去逼迫未来,目的没有低贱和高贵之说,它只是个体延续生命的方式。
这个极端的举动里包含着佛家的真谛,当她走上这条道路的时候,完成一个想法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冰凉的雪地上,面对杀戮成功的微笑在祈祷的梦幻里完成。
这是必须注意到的一场戏,救赎的可能性在红烛的光耀里终结,白色不再是纯洁的象征,此刻,它将在你的心灵上成为巨大的裹尸布,在一次次仇恨的焰火里为自己解脱冤仇。
13年,对于一个人而言足以成为白痴或者是钢铁般的坚强,那狱中的漂白水不仅消化了一个胖女人,而且除却了金子的软弱和焦虑,她就像那柄上膛的枪,唯有一念。
我不看韩剧,所以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然而,这个女子真的漂亮。漂亮在一个可以演算成金钱的社会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在她的大眼睛,你看到的是冰凉。
所有的女犯背后都会有着和爱有关的故事,执着或者遗弃,这就是女性世界的无奈,当抢劫成为夫妻双档,我们是否会羡慕他们的生死相依?!这个来自《低级小说》的段落,它在这里出现,可是,如果它出现在中国电影里,我们是否会说它的剽窃,中国影评人和观众的吐沫让中国电影变得臭不可闻。
一个人可以为别人捐肾的人必定有着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二床布满心型图案的毯子连接了两个女人的情意。
这部电影是反对世俗宗教的,从十字架的无用到《法句经》背后的枪械制造图,导演充满了反讽。
同样,作为世俗架构的警察局,导演也是毫不留情,这部电影不仅在光影上精雕细凿,而且,细节上也精心推敲。串供时警长对于金子的提示以及勘查记录的告知,作为证物的玻璃球打散了心灵对于法律威严的全部信赖。我虽然感到了恶的弥漫,不过我理解导演的用意,宗教和法律的虚设将生命沉落到虚无主义的泥潭,活着,什么可能是我们精神的依靠(此段读解谢谢ANNA的看片用心。)。
被发行量控制神经的媒体,他们代表着正义,还是民众窥视欲望的体现者?在引导上媒体是否利用民众的好奇心来达到正义背后的经济目的。金子回望警长的眼神封住了人言所有的花招。
在这部电影里,所有和人关联的架构都是一种恶,毒辣的英语老师(为什么是教小孩的英语老师,值得深思!),吃人肉的恶婆娘,将刀搁在脖子上的女儿…韩国电影和它的民族一样,坚硬如冰。
这部电影里的演员十分投入,我特别欣赏那个胖妇的表演,很敬业。
作为主角的
一个复仇的故事需要自己去看,信任和绝望之颠的人类是否只能选择私刑,作为执法的忏悔是否可以越过法律的底线,电影的痛快淋漓后是世纪的迷茫。
作为商业电影,我赞赏导演在处理细节上的用心,从手机的吊坠到复仇步骤的设计都有惊悚片该有的悬念。
倘若金子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心理公道,那么,白老师绑架的目的只是为了买游艇,那些孩子的死亡和金子试枪的小狗是一样的简单。
生命处于荒谬的时代,一切的荒谬必然发生,这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虽然,让人看了不舒服,那漫长的杀人过程里,容洙祖母的剪子让我特别忧心。
他们满足了,他们确实满足了,那根擦燃的火柴带着大卫·林奇式的影像,这些共谋的人,他们真的心安理得吗?
我怀疑!
还是回来最初,回到陆蓉之那天说得911,我认为,当我们学不会宽恕,那么残忍和死亡就是人间的常态,私刑的继续将是丛林的再现。
我想起一部香港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没有心胸的民族,无论它选择了怎样的当下,它依旧做在火药桶上。
【附录:anna写的笔记,谢谢她的读解】
宝贝者者马马 22:22:51
金子对她的女儿珍妮说过:“我罪孽深重,不值得有你这样的好女儿,你无罪,却得不到妈妈的照顾,那也是我的惩罚吧,留心听着,人谁无过,但犯了罪的人都需要赎罪,赎罪,明白吗?赎罪补偿。对了,犯罪便得赎罪,大罪大赎罪,小罪小赎罪,懂吗?
在我看来,由于抛弃这个孩子是不得以为之,故可为小罪,区区的三句对不起就使得她得女儿原谅了,即为:小罪小赎罪。
对于对宏穆得死而言,无疑是大罪,故以13年得代价为之赎罪,可谓大罪大赎罪。
宝贝者者马马 22:24:49
宏穆在堵上她得嘴后,露出得表情,应该是宽容得笑
宝贝者者马马 22:25:41
罪孽已恕。擦去红色得眼盖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2006-01-09 22:29:17 宝贝者者马马
就像最后一幕,在雪地中所言。be white ,live white.要像她手中雪白得蛋糕一样生活~~~
【附录:影片资料】
《亲切的金子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韩国2005
编导: 朴赞郁
主演 李英爱、崔民植、宋康昊、、刘智泰
片长:112分钟
定级:18
奖项:2005韩国第26届“青龙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2005年第62界威尼斯电影节幼狮奖(Young Lion Award)、最佳创意奖(Best Innovated Award)及未来电影奖(Cinema of the Future)、2005年西班牙Sitges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个人评价:艺术性7.5,欣赏性9(洁癖者、心理脆弱以及爱宠物者建议不看)
2006年1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1时41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约稿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7 ) 亲切的金子:李英爱、尼采与后现代颓废美学
基督教的超自然主义逐渐为自然主义的和世俗的观点取代,但这并不必然导致更愉快的历史观……因此,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自然主义的领袖之一,却为种种世界在一场大灾祸中终结的景观所苦恼,他不再把这大灾祸想象成神圣的审判,而是把它想象成一场所有人,不管他们有何功德,都要在其中经受同样折磨的灾难……萨福那罗拉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恶毒攻击所得到的广泛响应,也表明在十五世纪末期,许多意大利人把他们的时代视为一个危机与腐败的时机,更言之,文艺复兴时期洋溢的乐观主义只不过是一个神话。
——题记
……李英爱主演。故事情节略去,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百度内容简介,或去下载该电影。……
许久没有一部片子可以让我愿意为它写点什么,但这部片子例外。按照脑残一代的审美观,这并不是一部好看的片子,内容杂乱(一种后现代的特有杂乱叙事),基调阴暗压抑,但表现手法却有着一种颓废的唯美。 下面,我就谈谈后现代的颓废美学。
在尼采后期著作《论瓦格纳》(1988)中,尼采指出,颓废已成为他哲学的核心主题。尼采在文中论述到,“没有什么比颓废问题更深切地引起我的关注。善与恶仅仅是该问题的一个变种,一旦你获得了发现颓废症状和敏锐眼光,你也就理解道德——理解了在它只为神圣的名义和价值准则之下暗藏了什么:贫困的生活,终结的意志,高度的倦怠。道德否定生活。”
在《亲切的金子》中,李英爱演绎的主题,恰恰就是一种以道德否定生活,以有信仰否定无信仰的后现代颓废。当牧师找到她,希望她可以继续信仰基督时,她拿出了一本佛经,说:我改信佛了,然而这本佛经里却藏这制造杀人工具的图纸。当另一方面,李英爱却和一个比他小14岁的男孩上床后,告诉他别让烛光熄灭。基督是禁欲的,李英爱是性开放的,她可以熟练地脱下男孩的裤子,同时又对躺在床上回味的男孩说教。
如何理解,不妨再回到尼采,为了理解尼采对于颓废充满激情的批评——实际上还有其哲学作为整体所具有的深刻辩证。健康对于病态是一种怎么样的价值,从个人体验来谈论颓废。在尼采眼里,瓦格纳是他的疾病,并非他希望对这种疾病不存在感情。
在《看哪,这本人》这一本尼采自传里,尼采进一步谈到了自身的双元本性。“我的父亲早已死了,作为我母亲却仍然活着并正在变老”被尼采描述成“同时是一个颓废和一个开端”,对于上升的颓废的迹象,尼采比他之前的所有人的都有着更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
影片的开头,牧师希望出狱的李英爱,可以吃下洁白的豆腐以洗清自己的罪恶,只有宗教才会这么麻烦,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吃下豆腐就能洗清罪恶吗?在我看来,豆腐的唯一功能就是让淫虫上脑的考研一族在读陈先奎或任汝芬的政治教材上手淫用的。……而在影片的结尾,李英爱却将头埋在雪白的蛋糕中,雪夜的清冷和灯光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梵高的名画,街边的咖啡馆——而白雪、白蛋糕又形成类比,女儿的赤足,与李英爱的戎装又形成了视觉上的冷暖色调冲击,爱着李英爱的幼齿男孩站在远镜头处,李英爱和无助的女儿相拥占据近角,这一组长镜头,配合着温暖的圣歌,就完美地刻画了后现代的唯美与颓废。没有信仰就是最大信仰。
长镜头通常冗余,令人生厌,但这漫长一组颓废的长镜头却温暖心头。漫长的,太过漫长的依恋许多个年头已经不可能恢复,如李英爱在狱中度过的13年。不幸的是,漫长意味着衰朽与颓废的周期。在所有这一切之后,用尼采意义上的颓废看,从病态的角度看比较健康的概念和价值,从一种富裕生活的丰足与自信俯视颓废本能的隐秘运作。价值则必须重估。
对影片中的李英爱来说,和尼采一样,颓废的策略是典型的谎言,说谎者通过模仿信仰,甚至模仿宗教信仰来进行欺骗,模仿的真理亦成为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真实”(鲍德里亚语)。对生活的憎恨是的颓废可以轻巧地伪装成一种高超的生活朝圣,这种力量使虚弱有力,衰竭充盈,怯懦勇武。
但必须清醒的是,颓废是危险的,总是将自己伪装成“反物质”,当物质遭遇“反物质”,就会消亡,一如《共产党宣言》里说的那样:“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圣洁的东西都被玷污了。”
颓废是一种悲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诞生伟大的爱,也可以孕育伟大的恨,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态度可以照耀苍穹,如李英爱计划了13年的复仇。生活意志的丧失促成对生活的复仇态度,并通过憎恨来自我救赎。
所以说,一个人可以是有病的虚弱的,却无需是颓废的:只有一个人希翼并渴求虚弱时才是颓废者,因此,虚弱只是一个目标,作为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自我欺骗,而不是自我救赎。
关于复仇与宗教的关系,《金子》是不完整的,更完整的表达是李沧东的《密阳》。《金子》更突出的是复仇这种凌驾于道德之上的人性暗面,几个定焦横移镜头极富魅力。李英爱演得真好。
这种公认好片俺居然没感觉
基本上是一个哈内克或者冯提尔式的故事。
对我来说神一般的电影,天才导演的影子随处可见。
以暴治暴最美好
朴赞郁复仇三部曲之三,复仇女神与东方快车式复仇。李英爱的表演震撼人心。用镜和转场还是一贯的华丽精致,前半部交错律动的非线性叙事清晰而不凌乱,后半部节奏减缓,复归主线。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如此暴力阴郁的主题倒是很搭。餐桌强上、集体复仇、杀"狗"梦境和雪中谅解很有感染力。(8.5/10)
很无聊一故事,竟然又差点没看懂,还不如《我要复仇》,但看在崔大叔面上给到三分。好了课补完了以后真不碰了= =
看了一整晚的朴赞郁,每一部都如此强势,自己作死。
还记得最后一个场景,雪花飘舞,金子跟女儿的对话:‘’要过的洁白。”
= =拍得不COOL 把片子一开始的那种很COOL的感觉延续下去就好了,但韩国人就不,就喜欢弄得悲悲切切的.后面大段大段的都太做作
欧洲的调调加上韩国人的变态,噱头大于内容。超级不喜欢这种风格。
法律的无力感跃然于画面之上,鲜红与雪白两大主色调正是这种道德困境的比照;故事融合了复仇系列前两部中的部分创意,主要演员也是来给老朴捧场,镜头语言和声画结合依然出神入化,可片子拉得太长,后半段几乎有种勉强支撑的感觉;曾经也断断续续地看过十来集《大长今》,却第一次觉得李英爱如此之美。
这回是SM式的集体复仇,手法够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报起仇来也可以这么凶残,跟整部电影干净唯美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觉得金子看起来像一个人,后来恍然大悟,唐泽雪穗。
很 假
差点走火入魔的朴赞郁啊,相比之下《斯托克》都算是轻度炫技了。很多故弄玄虚都不太必要,倒是最后向《东方快车谋杀案》致敬得很不错。我们一个个进去杀了他吧,就当是上厕所。
红眼膏,雪豆腐。
音乐和画面感大赞。尸体埋完后金子悲伤漫溢的瞳孔与时而咧起时而滑落的嘴角的组合令人惊艳。
前半部分很利落,后面就拖拽了
朴赞郁到底是影迷导演,片子上下部分呈现出不同的格调。上部分犀利的镜头搭上随性特别的剪辑配合李英爱的强大张力完美了复仇女神的形象,与老男孩如出一辙。下半部笔锋一转探讨起社会的种种,复仇了大半部最终收以宽恕,这是我没想到的。她的狱友和家长们的挖掘空间还很大。全片看罢,回味悠长。精彩。
上帝真爱多管闲事,受害人还没想过,罪犯就已经被上帝救赎了。剧本依旧是慢慢的疲态尽显,被无限拉长,好在导演善于炫技,各种重口味的暴力视觉奇观和导演作者化的美学风格可以让你无所谓这个二流的本子,你依旧会喜欢这样的复仇。突然很想知道【斯托克】的本子给别人拍会不会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