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一》道来
只是一百七十三分钟而已,可是在片尾淡淡的曲子和缓缓的字幕慢慢流淌的时候,我却好像什么样的生活,都在这三个小时里过完了。 这是四年前的电影,非常柔软。但是如果我那时候便看了,注定是看不懂的。而现在,我吃惊而悲伤地看到很多自己在里面。这种感觉,像极了阿弟看到外甥洋洋为他的后脑勺拍的照片一样——“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一、阻滞 简南俊在家中翻了半天,突然问自己:“咦,我回来究竟是要拿什么?” 他的老同学从电梯上下来,又跟他一起上去,门关上的霎那:“咦,我下来是要干什么?” 也许是只有在人生被突然事件阻滞的时候,人们才会停下来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衡量自己最初的目标和现在的处境。 简南俊的阻滞源自生意上的不顺。传统的他与急速膨胀的商业文化格格不入,一次与初恋情人的重逢又使他经历了艰难的挣扎。当初因为难以委屈自己的追求去符合爱人的期望,他离开了她,而多年以后他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现在的生存状况正是当年的初恋情人所希望的。如果终究是要这样,如果人生可以有第二次,为什么还要分开? 可是当他对她说“我从没有爱过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已经没有选择的可能。 简妻的阻滞源自对植物人母亲的倾诉。她发现,她每天跟母亲讲的都一模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又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我怎么只有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 于是她选择了入山修佛。可是除了被僧人们要走支票和每天听同样的说教,回到家之后的她发现,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她开始觉得,这一大堆,真的是没有那么复杂。 没有入山的简也一样明白了。他告诉她,“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二、爱情 婷婷的第一次恋爱是悲剧的。像许多别的失恋一样,第一封情书,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直到第一次分手。她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世界不像她想象的公平。 但是背叛她的胖子才是最悲剧的。就连他说那么美的话,听起来都好像悲剧——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唯一死去的是那个一直说对不起,却与学生有染的英文老师。他就死在胖子手下。 阿弟的婚姻则自始至终都在两个女人的打闹中延续。只是生活在不停挣钱和亏损中的阿弟,竟然会在自己初生孩子犯困的录像前泣不成声。 父亲和女儿,分别在东京和台北,同时牵起了初恋情人的手。 日本商人对简南俊的初恋女友说,你是他的Music。 三、老去 简南俊不到十岁的小儿子洋洋鲜活了一整部电影。 他是一个瘦小寡言的小男生,但是充满着生命最本真、最新鲜的活力。 他的出场同样充满了挫败——总是有女生无缘无故欺负他、教导主任硬要说他的气球是安全套。但他总是给人以希望,任何给他以打击的,他总是能够予以还击。他的行动直接、有效、目标明确。当他开始对一个总是欺负他的高个女生产生好感时,因为她的爱游泳,便开始在洗澡间练习憋气,最后勇敢地跳进我们一度以为已经把他吞没的游泳池。 但行动是寻找人生意义的办法吗?人到中年的简南俊的困惑不正是来自于他当初率意的行动吗? 一刹那,洋洋给我们以希望——他爬出了我们都以为淹没了他的游泳池,湿漉漉地回到家;但是瞬间,他又使我们怀疑——在影片的最后,终于肯对婆婆说话的洋洋,却是在婆婆的灵前叙说:“我好想你。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也许生活不断制造的困境,最终会悲哀地消耗这股天然的生命力。 四、方式 我在厦门生活了五年,这里夹杂的闽南话,人们互动的方式,我是熟悉的。然而我没有想到过,闽南话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情感。 另外,此片之中,杨德昌使用的是一种立体的、有好多事情同时发生的叙事架构。为了做到这样的层次感,他仍旧使用杜笃之录音。我们可以从声音里听到方向、时间先后、人物远近等等很细微的关系。虽然我没有可以与之配合的好的设备,但是竟然也能享受一些。 整个故事是淡淡的阴郁。杨德昌不无忧伤地告诉我们人们的困惑,关于人生,关于爱情,关于传统,关于道德。然而事实上镜头背后的他也是困惑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得到的真是幸福吗?
2 ) 年华一帧一帧地逝去
有一幅很著名的画:太阳在海平面之上,阳光洒下整片海,沙滩上有几个人正朝着太阳的方向仰望,你认为是日出还是日落?据说看到日出的人充满朝气,是乐观主义者;看到日落的人暮气沉沉,是悲观主义者。某天有人问我,你看到的是日出还是日落?虽然我知道这个寓意,却不想掩饰什么,我说我看到的是日落,他说你真的老了。也是在那天我看了《一一》,本来很淡然的我却在片尾曲响起的时候,呆坐在那里,掩面而泣,好像活了一辈子那么长,好像又只有三个小时那么短,我想起电影里的一句台词: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这部电影让我从十岁活到了六十岁,最后由婆婆的去世到舅舅的孩子出生经历了轮回。
十岁的我是洋洋
我有个知识丰富的爸比,一个神经质的妈妈,一个温柔的姐姐,一个总叫我“听话”的婆婆。我总是被女生欺负,我不喜欢学校的“小老婆”。有一天,我听见隔壁的人在吵架。第二天,在电梯口遇见了那个阿姨,我想转过去看她。爸比说:“洋洋,不能这么看人家。这样很不礼貌,人家会生气的。” 我说:“可是我想知道她在难过什么。我从后面看不到啊。”我跟爸比说:“爸比,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于是爸比就教我拍照。我每天都给周围的人拍背影,因为他们看不到我就拍给他们看。我用我的眼睛看到的世界讲给大人们听,他们听不懂,他们不相信,于是我就拍下来。后来,我发现“小老婆”也并不是很坏,婆婆死了,我跟他说对不起。就这样,拍着拍着,我就二十岁。
二十岁的我是婷婷
我有个很疼我的爸爸,一个老被女生欺负的弟弟,一个有气质的婆婆。我跟隔壁家的莉莉是朋友,我喜欢她的男朋友胖子。这些我都不敢跟别人说,可是堵在心里很难受,于是我就跟婆婆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舅舅不娶云云阿姨。我问爸爸:“如果阿弟舅舅不是坏人,那小燕阿姨一定有问题了咯?”我以为爱情有好坏对错之分,好人就应该得到爱情,坏人就不应该得到爱情。我开始跟胖子约会,后来他们还是重新在一起了,我觉得不公平,我没有做什么坏事情,为什么胖子就不喜欢我。再后来,经历了很多事,胖子为了莉莉杀死了与她妈妈有染的人,我的爱情也在他的咆哮中流失了,婆婆也死了。突然间我就明白了关于爱情的很多事。就这样,想着想着,我就三十岁了。
三十岁的我是舅舅
我有个很老实的姐夫,一个很关心我的姐姐,一个很凶的老婆,一个善解人意的前女友云云。我很相信算命,每天都在想如何捞钱,却总是郁郁不得志。我以为我很能说,但是当我和妈妈说话的时候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很害怕我的老婆,我不知道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还是真的爱她。当孩子满月的那天,云云来了,老婆很不爽,结果同学和她吵了起来,我不知道怎么办,我痛恨自己的懦弱。那天我失魂落魄的回家,第二天,老婆在浴室看到昏倒的我,我想有那么一刹那我真的想死掉。后来,我的妈妈去世了,我的生意也开始转好。就这样,混着混着,我就四十岁了。
四十岁的我是敏敏或者NJ
我有个很木讷的丈夫,一个读书用功的女儿,一个很自闭的儿子,一个不成器的弟弟,一个关系很好的公司同事南希。一切看上去并不坏。有一天,妈妈陷入昏迷,我必须每天都去跟她说话,说着说着我就崩溃了,怎么只有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我大哭起来,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活了这么久到底在活些什么?南希劝说我去山上呆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我说,其实山上也没什么。后来,我依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迷茫着迷茫着,我就六十岁了。
我有个并没有太多交流的老婆,一个很可爱的女儿,一个很像我的儿子,一个一事无成的小舅子,一个相识很多年的老同学兼同事。其实我心里还住着一个人,我的初恋女友阿瑞。常常觉得与周围格格不入,我自有一套行为方式。我讨厌生意里的尔虞我诈,我厌恶事事谈到钱的恶俗,可是我却不得不深陷其中。直到遇到大田,我觉得自己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跟他谈音乐艺术,跟他谈人生哲理,从未如此推心置腹。我还遇见了阿瑞,想起初恋的过往,我心里从来就没有爱过另一个人,只有她。可是我却拒绝了她,因为我觉得真没有再活一次的必要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已经回不来了。冲突着冲突着,我就六十岁了。
六十岁的我是婆婆
我从来没说过一句话,但是我一直都知道。知道他们的困惑彷徨,知道他们的脆弱悲伤,知道他们的快乐欣喜,这些我全都知道,而且我也知道该怎么做,可是我不想说,我也不能说。因为就像植物一样,过度照顾反而让他失去了进化的本能,他们总会和我一样明白,因为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六十岁,而我却要死了。
或许你现在是过去的洋洋,现在的婷婷,将来的舅舅,敏敏,NJ,不管怎么样,你最后都是婆婆,一开始都是舅舅的儿子。周围亦有现在的洋洋,现在的婷婷,现在的舅舅,敏敏,NJ,婆婆。一个你便组成了一个世界。
看完电影,我就开始极力给他解释我为什么看到的是日落,我说日落后是长长的黑暗却总会有黎明的到来,总怀揣着希望。今天早上当我去跑步的时候,看到街角的早餐店,里面供应着花卷,馒头,烧卖,酸菜包,肉包,白菜包,饺子,一共七种。我想我每天买一种,就是七天,一共有四家店,就是二十八天,将近一个月。于是我可以跟婆婆说,我每天都有不一样。
3 ) 人们都太自以为是,其实只是看到一半
看完《一一》已经是凌晨三点。起床打开窗户,看外面街道上的车来车往,路灯黯淡,行人寥落。想要找一些话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却遍寻不到,空剩沉默一阵对峙。觉得电影闷头一棍,给的全是内伤。电影里的男孩说,电影使人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确实,我觉得这部电影让我的年龄至少老了三倍。我像个老年人一样迟缓地在深夜失眠,回想前世今生,发现总是逃不过同一种荒谬。
《一一》讲了太多的故事,每个人,每条轨迹,错落相交然后各自疏远:
自以为把握了生活,其实却没有一样事情是自己能够确定。
自以为忙忙碌碌,每天的生活却只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重复。
自以为乐观善良,却一次次目睹身边人的暴烈与绝望。
自以为要的东西是一切,最后却想拿一切换个重新开始而不得。
….
当奶奶病重失去意识后,她的卧室成了每个人最害怕去的地方。每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不知道该对奶奶说什么,每个人都不知道该对自己说什么。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等待别人来告诉我们怎么办,但是没有等到答案,却等到更多的人来问我们,他们该怎么办?那么多漫无边际的迷茫里,到底谁的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妈妈一直说自己很忙,她问为什么自己的生活,只要这样几句话就能概括,只是这么一点?生存的空间被忙碌的节奏压缩到让人窒息。
姐姐的盆栽花朵一直不开,老师说是因为照顾过度。她和好朋友的前男友恋爱,却不能领会他的绝望与悲伤。短暂停留的爱情让她瞬间绽放又重归于平淡。
“为什么事情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呢?”
心中有太多为什么,一次次问别人问自己“怎么可以这样子?怎么,会是这样子?”又有谁可以提供答案?是别人么。是自己么。
人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地过度,总以为事情是自己想的那样,自以为参透了真理,掌控了生活,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依旧两手空空。自以为是阴差阳错,实则是重蹈覆辙。不管是隔绝世事潜心修行,重温年轻时代试图修改剧情,还是故作乐观地说“过去的事都没关系啊….”。生活还是要这么继续。不因你做过或曾做过多少努力。
爸爸离开了心爱的女人,也丢掉最爱的音乐。很多很多年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娶妻生子,承担责任。生活看似踏实,也曾以为可以忽略“希望一觉睡去就可以不再醒来”的念头。然而妻子的眼泪让他看到每个人同样的迷茫。他不能回答妻子的问题就像不能回答自己的。他只是对儿子说,妈妈累了。
初恋情人的眼泪和歇斯底里不能点燃他逝去的时光。他只是抱着她,拍拍她的肩说,你累了。
他也终于累了,在日本的一次告别时分他唤住转身的初恋情人说,“我没有再爱过其他人。”
累了。居然只有在人们累了的时候,才能拨开一切表面的虚假繁荣,坦白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缺失。
然而最后没有一个人拿到自己要的东西。
初恋情人曾以为自己有了金钱和美国国籍,才可以保全自己脆弱的爱情,她怨念三十年,一次次质问男人为什么在那天没有赴约。但却不知道,是自己的强迫残酷地扼杀了自己和男人的幸福。
男人曾以为离开初恋情人才可以表现自己对音乐理想的忠贞,却发现自己失去她也就失去自己心中最美的音乐。当没有人再去强迫他做什么。他却沿着他人的期望小心行走,让自己曾经的理想搁浅。
每个人都在找借口,解释自己的被动与无奈,以证明别人的错误。每个人总是在怪其他人,并认定自己会变成今天的样子,都是他人造成的。
但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每一步的曲折情节,都是自己亲手安排。
曾经以为每个故事都有主题,曾经以为所有问题都有答案。
得意时的忘乎所以,失意时的落魄无助,我们被当下的情节蒙住眼睛,一错再错而不自知。为什么人总是注定不能看到全部的东西。而永远只是,一半?
最后妻子坐在床边,说一切没有什么不一样,换了个地方,换了一群人,最后还是重复一样的疑问。生活充满暗喻和疑问,偶尔参透天机也不能改变什么。也还是要继续去经历一切琐碎,压抑,彷徨,无奈,和缺憾。
跟着电影走过了儿童的懵懂,青春期的疑惑,青年时期的茫然,中年的无奈,直至老年将死的安然。发现自己确实无论多么强悍,都无法跳出这个轮回,回避去遭遇一样的命运。这种无力感让人恐慌,惘然,发现确实,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许只能看过,然后再去经过,承认某种东西的强大,人的局限,记得自己的初衷,对事物保持宽容心态。不可狂喜和怨恨,谦卑地认识到,永远有另一面是自己看不到的。
确实。“无论怎样,都是一样。”
卡列宁の微笑
于08年,夏末
4 ) 一一录音简析
杜笃之和杨德昌是一对黄金拍档,杨德昌没有固定的摄影师,但录音师从《光阴的故事》开始就一直用杜笃之,从那时起他们一齐开创了许多台湾电影录音史上的第一。《一一》作为杨德昌毕一生之功的集大成之作,录音的精致和用心是十分值得留意的。这里举一些我注意到的典型例子,供诸位品评。
开场的婚宴前云云来大闹,她进门之前,我们可以听到敏敏打电话的声音是在左声道,表示了她的位置,然后云云向右走去找婆婆,这时候敏敏从左面入画,把她拉走。二人从右面出画,下一个镜头只对准婆婆和婷婷,以及婷婷和简南峻,这时候你可以听到云云和敏敏争吵的声音只出现在右声道。这一段录音可以清晰准确的提供人物位置以及人物的运动方向,空间感非常强烈,尤其是左右声道的切换,很简单但很实用的把远近关系体现出来了。可以称之为声音的镜内调度。
婚宴中从NJ遇见阿瑞后闷闷不乐开始,洋洋去扎破气球吓唬女生,我们一直可以听到画外“美国”等人劝酒的叫喊声,但同时又可以清楚的听到镜头里诸人的对话声,这应该是两个录音合在一起的,用不同的电平高低来体现出层次感,再到最后镜头给到“美国”劝酒的时候,这一段镜内的调度是超赞的,每个人动作表情各异,录音也极度清晰,可以十分明了的分辨他们讲话的内容,虽然乍一听一片吵嚷,但是有用的信息都是很大的嗓门喊叫出来的,完全压过其他环境声,而且这是没有用无线mic的。
像上面说的这场婚宴一样,《一一》许多场景都很强调画外环境声,比如阿弟给儿子办庆生宴时候,阿弟、小燕、美国和立忍在屏风后面讲话,这时候我们可以清晰的听见云云等人在屏风外说笑的声音。这时候镜内的话题集中在云云不请自来这件事情上,而画外云云的高一声低一声的讲话正好辅助了这个话题,形成了对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用声音做镜外调度。
《一一》里的录音经常喜欢声音先于画,在摄影机还没有摇到位置之前声音先入画,比如在医院,简南峻跟大婶说话的时候看到阿弟和美国走来,迎上去。我们先听到他们的讲话声,然后摇镜头,才看到他们走来。接着的这个镜头非常精彩,透过医院的窗户拍摄里面的对影,而且不是简单的对影,而是可以看到景深里人物运动的对影,在远端美国、立忍和大婶三人的动作十分清楚,而且美国的声音仍然清晰可辨,可以想象,那时候摄影机对着玻璃,而话杆向着相反的方向,但是却没有入画,录音位置把握的非常仔细。
《一一》里的对话很繁密,为了清晰的体现对话,许多场景演员用无线mic的清晰度是与机位不一致的,比如下面四个人吃完饭讨论和大田合作时的车内对话,机位在车窗外,却没有听到车外的马路上的嘈杂,隔着玻璃听到的声音却是演员嘴边录到的音量。同样,云云和阿弟在咖啡馆里的录音也是隔着玻璃,却十分清晰。
录音的位置有时离机位很远,比如洋洋从胶卷店跑回学校,在操场被女生抓的时候,机位是在楼顶俯拍,而录音则是在操场上,可以听见清晰的脚步声。
有时录音采用声画对位,声是为了体现画所没有表达出的环境信息,这个镜头是透过学校监视器拍洋洋跑回学校来,但因为没有明确介绍这个监视器是学校的,所以录音就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来强调这个环境信息,而不像我们常看到的方式是给校门一个镜头,所以声音可以完全不同于画面提供新的信息。
声画对位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段B超镜看胎儿的时候,声音是大田作游戏介绍,内容的契合是完美的而深刻的,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赋予新的意义。
总体来看,《一一》对声音的处理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用心和精细,应该说单从录音这一点,《一一》已经可以成为后世模仿学习的对象了。
5 ) 还有什么能够盛开?
醉酒的失业中年人倒在街边痛哭,善良的母亲为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唉声叹气,一个诗人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一个小丑爱上的人和他遥不可及。
还有比这些更糟糕的么?
当最后的敏感之花如释重负地凋零时,这世界上终于没有什么能够盛开的了。
其实散落在土地上的花瓣只不过是换了种绽放的方式而已。一一,最简单的字却蕴含着最深刻的情感,万事万物纵使千百错综,纵使颠倒零落,终不过归于本体。对于片名,杨德昌解释说爵士乐手在即兴演奏前,总会低声细数着“一、二唱……”,《一一》就是这样一首关于生命的爵士乐,每个音符都闪动着生命中的精彩与不安。 杨德昌选择了一个有效而且直接的方式向我们阐述生命的意义,透过一个家庭的悲喜状态和家中不同年龄人的生活经历。
充满童稚和智慧的洋洋说:“他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所以我拍给他看。”科技的发达早就解决了观看躯体背面的问题,可人生的背面又有几个人能看得透彻?
年老体衰的婆婆能么?光阴走得太快太快,一切还没等她来得及接受就早已改变了,这个世界每天都在诞生着新鲜,每天都在出人意料,所以她只能沉默了。老人的世界注定是孤独而无力的。中风后的婆婆话语愈发减少,她需要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关怀,这是无论怎样沧桑后的平和也不能弥补的。钢筋水泥丛林都市里,有多少妄图淡漠一切的生命,就有多少妄图体验一切的生命。比如情窦初开的婷婷,她的美丽纯洁和精致的初恋多么令人向往,跟心爱的男孩一起看电影,拉着手过马路,在桥下接吻……曼妙而温暖,尽管它是如此地易碎,但仍凝聚着她一生中最无暇的情感。有趣的是,这段台北的青春物语与简南俊在东京的旧情复燃相得益彰。四十不惑,每个男人到中年也都该如此吧,生活淡如白水,事业充满压力,爱情危机凸现。迷失于家庭与事业之间,在感情和责任的选择之间步履蹒跚,焦头烂额地四处奔走。利益至上的社会让他放弃了坚持的原则,拒绝旧情人却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中年人应有的持重自知的态度。片中的另一个中年人,简南俊的妻子敏敏则选择逃避的方式来面对,她求助于神佛的保护,把希望寄托于虚构的事物,以求得心灵慰藉。她开始变得敏感,任何人的任何一个眼神、动作都会让她变得无所适从,而这种惴惴不安的心态恰好暗合了时代的焦虑和瞬息万变。心病如她者应不在少数。
洋洋是贯穿影片的线索和点睛之笔。个性十足的他经常能说出惊人之语,尽管他可能还不深谙个中道理。在震撼无数人的影片末尾,他说道:
婆婆,我好想你。
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
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
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一一,始于婚礼,止于葬礼,加上影片所描述的各年龄阶段人的苦恼和困惑的剪影,一部真实完整的人生经历铺展开来。黯淡而阴郁的基调贯穿影片始末。一场本该禁忌的游戏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开始,又这样默默地结束。
写到这里我仿佛语塞,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看过《一一》,仿佛看尽整个世纪的困惑和无奈。
6 ) 对《一一》的技术分析
三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写过一篇影评,叫【花开的一瞬】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879953/。重温旧片,最近又受了一个电影专业朋友的点拨,从技术角度来记录一下不一样的视角。
1. 前170分钟都心如止水,直到最后一分钟,洋洋说“我觉得我也老了”的时候泪如泉涌。惊讶于杨德昌高妙的情绪调度,琢磨了半天,觉得跟摄影机位大有关系。
影片中所有的戏剧化冲突,几乎无一例外从背后、远处、高空、窗户投影等角度进行拍摄,要么就是把争吵、哭喊隐于背景声当中。越是情感喷发的时刻越是如此。试举几例:开场阿弟的婚礼云云来闹场,一开始拍摄的是背影,之后转中度距离,最后只闻声不见人;阿弟小孩满月酒、被发现瓦斯中毒差点挂掉几个场景也是一样的手法,始终保持着旁观者的拍摄距离。窗户投影更有多处,我能想到的包括NJ和阿弟在医院起冲突、金燕玲演的妈妈在办公室情绪崩溃、还有NJ在日本会旧情人的一幕。和传统投影手法一人在镜中一人在镜外不同,这里人物都在投影里,而窗外通常是昏暗灯光,全然看不清人的表情。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为了减少观众片段性的情感参与,可以以比较客观、超然的态度来理解电影要表达的东西。而在最后洋洋对着婆婆说话的时候,却给了比较近的镜头,配上洋洋那段台词的稚趣和细腻,成功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四两拨千斤。
电影专业朋友部分同意我的看法,补充说电影的背景声也有着同样的作用。片中不多的几次背景音乐,多是抒情,同时夹杂着争执和喧嚣的背景声,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一个是波澜不惊的生活主旋律,一个是风波未定的生活当下。这跟前面所说的摄影手法是一致的(越是激烈的场景,越是在摄影上模糊人脸)。导演意图铺出一条叙事和感受的双轨,得以把每个戏剧冲突化解成生活的一部分。
2. 我很惊讶杨德昌的叙事能力,开场短短两分钟,剧中超过一半的主要人物都已经登场,每人寥寥数言就交代好了冲突的来龙去脉。之后陆续出现的人物形象、发展出的冲突都是如此,简短却毫不含糊。有一幕,婷婷坐电梯到家门口撞见莉莉的英语老师(前面交代过和蒋母上床被莉莉撞见大闹),对方神经兮兮地反复“对不起”匆匆坐电梯下楼。然后也是个几秒钟的短镜头,婷婷在家打扮。再之后出门下楼,不一会儿蒋母进楼。多数观众这时候就心知肚明莉莉和老师的关系了。这不到一分钟的镜头,足以展现杨德昌的叙事能力。联系到前一段说的,也只有让观众less emotionally involved,才能不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不同情绪当中感到迷失和困惑,因为你始终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3. 有效叙事跟角色设定也大有关系。婆婆就是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家中的每个人都经历了各式各样的drama,而导演又有意模糊他们的表演,岂不是很压抑?幸好有婆婆,每个人得以在她面前吐露最真实的心声,也因此从琐碎的生活中跳脱,被迫面对自我。就拿她的一双儿女来说,敏敏发现自己每天所说所做的只是无休止的重复,终于崩溃,上山念经,返家后母亲已过世,她平静地和丈夫说山上山下还不都一样,虽没有悟出什么道理,好歹也是过了一道坎。阿弟虽然只在婆婆面前说过一次话,还是假话,说到后来却也不好意思再扯谎,恹恹的,好像从婆婆这扇明镜中照出了那副自己也看不下去的嘴脸。而晚熟又内向的洋洋,昔日只会耍水、拍照、被欺负,面对婆婆也终于有吐露心声的机会,也终于说出了“我觉得我也老了”这句话。
4. 一点花絮,是电影公子提供的。洋洋墙上的蝙蝠侠海报,也是杨导小时候的钟爱。他本人和NJ相似,年轻时候有机会在西岸学电影、去哈佛的GSD学建筑,最后却选择了工程专业,还做了多年的软件工程师。《一一》作为他的收山之作,也算是最大程度地反应了他的人生。
你知道的太多了 其实 杨德昌很像小波,那么的冷静和尖锐,你看完以后永远不记得他说了什么故事,却一直记得他的句子。
年轻的人无法解读的一种电影
杨德昌的电影剧情发展真不是一般的慢
1.人们越长大就越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所以影片也选择性隐晦了故事的另一面:洋洋湿漉漉笑着是被暗恋的女生救了,胖子是被莉莉诱导杀害了自己的老师。2.医生让全家人给病床上的婆婆多讲话,妈妈哭着说她发现自己每天讲的都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她觉得好像白活了。3.儿女的情窦初开与父亲的初恋复燃,用神奇的蒙太奇手法重合交织在一起。4.雷电在亿万年无数次的击闪中,诞生了一切生命的最基本单位氨基酸,正如我们在无数的邂逅与接触中,而在一瞬间大脑会爱上另外一个人。某种意义上,两者都是在一刻发生的事。
NJ去了日本,回忆了初恋,却后悔,勇敢的告诉敏敏,敏敏每天和不会讲话的老妈说话,突然发现原来她根本不会表达,她的生活好沉闷。洋洋拍各种人的背影,只因为他们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背影,那有没有人拍洋洋的背影给他看?婷婷是不是我自己?不是,我要当洋洋。单纯的洋洋,如果有谁胆敢取走我的单纯,那他一定,一定没有好下场!
你说婚姻是个什么东西呢,这种相濡以沫带来的就是相对无言,那我们到底应该找一个爱的人一起,吵架,吵到精疲力尽声嘶力竭,一起尝尽人生百态的呢?还是应该找个差不多的人,平平淡淡,看似完满,因为不曾激烈相爱,所以无从争吵。那么,NJ,你幸福么。我本以为我看懂了,想来最后还是没有
《一一》被法国媒体形容为“生命的诗篇”,透过电影传颂吟唱,在叙述一则简单的家庭故事时,真正触摸到“情感的精髓”,以四两拨千金的娴熟技巧交待了少女心事、童年困惑、事业危机、家庭纠纷,以及对宗教的慨叹和对时事的讽刺。9.4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
我看到了一生
感觉杨德昌的电影总是很节制地表现日常生活,记录生活。看后触动,可并没发现生活之另外可能。06.12.24平安夜观影
以一大家子来表现整个人生,从婚礼到葬礼,一切都是轮回。许多事物我们只能看到它的一半,另外一半需要别人帮我们发现。
用三小时去看懂人生,看不懂,活下去就会懂
如果电影都是过生活,那我们就过生活就好了
“自从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就至少延长了三倍”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我觉得,我也老了…”
杨德昌收山之作,获戛纳最佳导演。1."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这部电影似乎在三小时内穷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2.远景固定长镜头为主,构图极佳,配乐精简,启用业余演员,极致的现实主义;3.多处对镜子和玻璃反射的利用,精妙绝伦;4.生活化的琐碎细节,金句不断,繁而不杂,意味深长。(9.5/10)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长了三倍”,当我觉得自己已经看了两个小时,一拉进度条发现才过了三十几分钟的时候,我深刻地理解到了这句话
杨德昌获嘎纳最佳导演奖的影片,近三个小时的影像细腻而漫长,其间没有大起大落,只是一直温和的诉说,可看这平淡的真实,却叫人沉重起来
从一个婚礼开始,到一个葬礼结束。
人生的命题我们还没能参透,世界却把我们看老。
我这样说好了,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间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