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Fincher的新作《心灵猎人》(Mindhunters)。那里面有一个把自己母亲的头割下来的罪犯。听说了他的罪行的FBI警察都不敢去见他,但是当真正见面的时候,却发现他温文尔雅,根本没法想象眼前的人会作出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和他聊了以后才知道,他的母亲每天都对他恶语相加,根本不尊重他的感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搞得他生不如死。如果你有这样的母亲,你会不想杀了她么?至少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当他的正常的意识和他的罪恶的潜意识相冲突的时候,他便成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杀人犯。但是为什么现在在我们眼前的人如此正常呢?他说当他杀母亲的时候,是他第一次真诚地对待了自己,实现了他潜意识的愿望。所以对他来说,杀害母亲是他意识和潜意识的第一次和谐,一旦和谐以后,他的精神病自然也就治好了,他在监狱里其实也就已经正常了。不仅正常,而且他对自己的理解,对所有罪犯的犯罪心理比专门研究犯罪心理的警察都要专业。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逃脱魔鬼的手掌呢?我认为我们的人生境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希望得到爱
2. 无条件地爱别人
3. 爱自己
第一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于是我们都不择手段地获得金钱,名誉,地位,永生,上帝的爱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魔鬼的圈套。当我们忘乎所以地去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背叛了自己的灵魂,抛弃了真正的上帝。
第二阶段。我们发现被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让我们觉得空虚,无所事事。更让我们觉得充实的是主动地爱别人。但是我们会发现这种爱却束缚了我们的自由。而且其实爱别人和想要得到爱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好比在《挽歌》(Elegy2008)中,一名教授本来是想找年轻的女学生做情人的,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在占有欲里不能自拔,就像是一个不愿意放弃自己玩具的孩子。很多人因为空虚,开始爱这个神,那个神,但是却被教义所捆绑,成为了自己潜意识的牺牲品。
第三阶段,就是发现其实被别人爱和爱别人都是不靠谱的。我们发现我们连自己没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连自己都没有真正爱自己,还一直都爱这爱那的瞎折腾。只有当我们能真正做到爱护自己的灵魂,才能接近上帝和真理,远离邪恶与魔鬼。我们有时候会有拯救别人,拯救世界的雄心。但是其实我们真正需要拯救的,首先是我们自己。其实我们早晚会发现,拯救自己其实就是拯救了全世界。
如果说S1是整体是保守的纪实节奏的话,S2则在整体上放弃了一部分整季节奏,而更注重于每一个小的arc。S2看完给人一种强烈的意犹未尽以及信息饱和的感觉,因为前半季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如果说S1有点闷——当然比不上《火线》那种超级慢热——S2的前半季就显得相当的主流叙事,也就是,挺抓马的。所以当后几季剧情集中关注到亚特兰大针对黑人青少年的连环杀人案,观众跟随案情每进一步都被当头一棒打回来,节奏又被拉回到S1的纪实感了,虽然又完全不一样——好像因为前半季走得太快,哪怕用了S1访谈连环杀手的套路,也没法安抚观众迫切的心,结果到后半季,剧情故意贴近办案视角,观众看着FBI、当地警方、黑人社区、城市政治四方角力,难免愤愤不平,焦虑不安。
S1主角无疑是霍顿,S2戏份更加分散,主角团里霍顿的家庭\感情戏减少了,所以比尔和温蒂两人的增加用以平衡,而且S2在这里和第一季做的完全不一样——本季最绝的就是贯穿整季的比尔家庭戏副线剧情。比尔和妻子的关系是罪案剧警察主角的常规节目,即,顾得了工作忽略了家庭和个人生活,所以这类主角不是离婚就是走在离婚的路上,不是单身,就是走在分手的路上。而患有自闭症的布莱恩则卷入青少年杀人案,和比尔研究的连环杀人犯成长环境戏份紧密交织在一起。另外,布莱恩的情况很复杂,不要忘记他翻比尔柜子把杀人案照片藏起来的段落。比尔和南希都在找理由说布莱恩后来的帮凶段落只是因为被带坏,但是所有观众,包括比尔自己,甚至南希内心,都很怀疑。再加上比尔带布莱恩吃冰段落布莱恩两季来对父亲说的唯一一句话,一点不像自闭症儿童……
再说说S1里所有cold opening里的BTK杀手。S1中的BTK对于不了解其生平的人来说,基本是个神秘人,完全没有直接涉及其性癖的地方。S2不再满足于将BTK仅仅放在片头之前,将S1比尔在主线中提及的“看看这个绳结”发散开了。S2里BTK的戏份总体和S1比重相当,但是因为有几集缺席所以场景总体数量减少。BTK视角剧情前后呼应(捆绑自渎),且通过比尔探访他的幸存受害者,BTK正式和主线联系起来,加上cold opening几段BTK在公共场合复印、绘画的场景,这个副线已经完全脱离了S1那种神秘气息。观众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导演和编剧在不遗余力表现这人作为连环杀手虽然会在下手前准备充分,但同时又很sloppy,不是无迹可寻的。霍顿对他的侧写也很准,所以根据现实生活中BTK在70s到90s初犯案杀死十人,还一直有给媒体警方受害人寄东西、吹嘘自己幼年生平的举动,一直到2005年才落网,三十多年没抓不到他后续季应该会有解释。我怀疑这个解释会和亚特兰大案一样表现,因为FBI和地方办案的协调性很有问题,比如,因为纯粹的杀人案归当地警察管,如果不跨区都不用牵扯到州警,就更没FBI的事了,当地警方只是咨询主角团这里,新上司泰德·古恩如果觉得BTK案无法侦破,带不来政绩,是不会派他们去浪费精力的。
再说说这季的霍顿。在前几集,他的精神状态不太正常,观众一度以为这一季都要抠这个细节了,结果很快,这个问题就被放下了,所以,这个,加之本季前后的节奏和叙事重点完全不一样,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割裂感,于是串起整季的只有比尔那条线。结合S1说一下霍顿的两次panic attack,两次其实不一样,S1的“深渊拥抱”虽然在S2里霍顿被问及“艾德是否威胁到你生命了”的时候,霍顿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有很多分析认为霍顿的第一次崩溃是因为骄傲自满和被艾德用现实打击产生了共情偏差后的惊恐发作,但我个人觉得还是动物性的被捕食猎物感到了生命受到了威胁。S2被老上司打击才是心理偏差,是S1心理偏差的余波。我看的时候比较在意的是,之后霍顿的转变非常具有阶段性,每一个平台都特别明显。第一个平台是他屁颠颠地接受了新上司的赏(吹)识(捧),在部门里又开始神气活现起来;第二个平台是酒会上,nerdy爆发(但因为我们在S1没有看过他去酒会这种场合,所以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本身对待一群大佬时的默认设置,还是因为退休酒会上突破舒适圈讲话被搞得惊恐发作后对待这种场合变得过于谨慎。而我们在S2中看到的退休酒会也没给我们看到他除了上去发言外和其他人的互动。)第三个平台就回归到他S1中开始的自我了,依旧不知道怎么和权威figure有效互动。同时,在亚特兰大案中,他unprofessional的地方似乎有很多是出于人类的基本同情心,而不像S1中更多是出于争强好胜的好奇。
还有温蒂。这季已经完全脱离了天降的咨询学者身份,彻底融入这个部门了。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身份冲突——社交工作中,比尔提醒她某些场合注意男人松领带赶紧跑;古恩基本可以说充当皮条客把她给卖了。专业工作中,她取得了进展,不光是学术分析上,而是和格雷格搭伙实地访谈。问题在于,讽刺地来说,她用了真实的信息,然后从同事到上司都完全对这部分内容照单全收,要么选择欣赏,要么选择打压,没有人关注她具体的这种冒险行为(她的角度绝对有一种打擦边球的刺激,一种自由的感觉)。如此,引申到她的个人生活。S1她离开学术圈,离开导师和曾经自认为身心契合的伴侣,来到FBI做咨询工作,寻求独立,寻求make a difference,寻求冒险,寻求自由;S2她在霍顿带她来的老兵酒吧里搭上了女酒保,其实还是在寻求冒险,寻求自由,在对方暗示明示她俩只能算好炮友,劝她想清楚的情况下,过于自信地先行下了保证,把对方诓进来以后,在猛然意识到落差的情况下把对方甩了,而且甩得不留情面,没有解释。对比S1霍顿与嬉皮学术女友的分手,真的是非常绝情,相当自私了。在主角三人中,她身上的非黑即白感反而是最明显的。联想比尔在第一季认为是她泄密的,就不难理解了。她的原则定义了她本人的方方面面。
另外,地鼠格雷格的人设竟然挺讨喜。当然,可以预见有人觉得他相当不讨喜,简直集所有槽点于一身。天降关系户,软弱的好人,刻板又迂腐,还能力平庸完全无法独当一面。不过主角团这个alpha堆需要一个beta中和一下气氛。而且S1那句“需要一个这样的正义准绳”说的倒是没错,无信仰的主角团三人不定时漂移,反而有宗教信仰的格雷格坚若磐石……
吉姆·巴尼的设定则是高开低走非常明显,在S1应聘段落,和S2霍顿和他采访犯人发饼干段落,他算是挺出彩的,然而一旦到了亚特兰大线,就完全融入背景了。
最后,印象中本季唯一比较明显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就是结尾霍顿袖口的血渍(如果不是幻觉的话,应该不是血,而是食物汤水之类),这种手法和S1的罐头蚂蚁如出一辙。
还有很多可以谈的,比如犯人访谈一个个的循序渐进,到了曼森那里达到高潮,曼森跟个灵媒一样,每一句话好像都在直击比尔内心痛处……
*******
谈谈拍摄和配乐之类技术性问题。
其实如果不是熟悉芬奇手法的观众,看不大出两季的各集手法有何差距,这点在剧集统一上做的还是不错的。色调整体调得偏黄绿,常见的过去年代拍摄手法,真探S1因为有两条以上时间线,在过去时间线上也用了这种调色。
两季比较特别的是机位真的多,每次采访犯人,坐定以后,机位至少有3个,甚至还有4个及以上,还不算拉进拉远,平移,旋转。剧集的平移镜头,和拉进拉远的镜头非常多,非·常·多。采访的时候管用切机位,然后不断放大的手法,真的,剪辑怕是要累死。印象里S1还有一次是定机位变焦,记得拍的是霍顿访谈时的一个中景。反正两季里基本没什么长时间的固定机位拍摄。
S2有个特别的地方是有两次明显的手持摄像机拍摄段落,其中一次是霍顿运十字架的奔跑段落,个人觉得这段做的太过了。
曼森教唆的那个男孩的访谈摄影也很有意思,在他谈当年曼森的影响的时候,是个仰角机位,简直圣光普照,然后两个狱警路过,切回平视机位,回归现实。
配乐一以贯之,没什么好说的。S2最后一集的片头好像有变调?结尾选曲相当契合最后一个场景,歌词炒鸡直白,每次都生怕观众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
今天美剧圈最令人震惊的消息,莫过于大卫·芬奇制作的口碑剧集《心灵猎人》被取消了,豆友SELVEN发布了这条消息后,仅仅几个小时的转发量就超过了150,我和朋友开玩笑说道,看来芬奇在豆瓣上还是相当有人气的。
大家之所以感到如此惊讶和惋惜,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这部剧集在豆瓣上的超强口碑,第一季有超过6万人观看,评分达到了8.9,我的友邻也有44人评分,分数和总评分惊人相似,也来到了8.9分,第二季口碑稍有下滑,但3.4万人也给出了8.8的分数,友邻28人给出了8.5的均分,和综合评分相差不大。不难看出,无论是从大众美剧迷角度,还是在口味相近的核心影迷圈,这部剧都保持了很高的口碑。
那么,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毫无疑问可以划为“口碑”之作,同时又有芬奇的头衔作为保障的剧集,为何突然会被取消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芬奇本人是怎么说的。
“相对于观看量来说,这部剧挺昂贵的(Netflix对一部剧集的表现,有一套基于观看用户数和制作成本的算法)。我们谈过’拍完《曼克》之后,你们看看感觉如何’,”芬奇告诉Vulture:“但说实话,我觉得要拍第3季的话成本不可能比第2季少。某种程度上,你得实际一些,花出去的美刀得获得相应的关注。”(此段翻译来自微博@守望好莱坞)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网飞认为这部剧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就在几天之前,他们就用几乎相同的理由砍掉了影后希拉里·斯万克的科幻剧《远漂》,这部剧虽然在豆瓣评分不佳,不过据说观看人数还不错,但依然在只播了一季后就被算法淘汰掉了,远比《心灵猎人》还要惨,而且这部的演员阵容其实要强过《心灵猎人》。
至于芬奇所说的“相应的关注”也就是“回报率”,除了在观众中的收视率之外,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金球和艾美两个大奖中的表现(也可以加上各个工会奖),可翻开《心灵猎人》前两季的战绩,我们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它似乎完全被主流奖项所抛弃了,仅有艾美奖客串演员以及编剧和剪辑工会的少数几个提名。
所以,无论是收视还是口碑,《心灵猎人》都没有达到网飞的预期,那被取消似乎也是天经地义了,只不过在很多人都会认为,靠着芬奇和网飞的关系,至少可以让这部高质量小众剧集再坚持几季,毕竟芬奇对于网飞也算是有功之臣,从打响其原创剧集第一炮的《纸牌屋》,到今年唯一可以和《无依之地》抗衡的冲奥之作《曼克》,说芬奇是网飞的最大招牌之一也毫不为过。
所以我大胆猜测:芬奇本人也没有太强烈地要将这个项目继续下去的意愿了。同样是在这个采访中,芬奇就表示“超负荷的工作过程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其实,无论是《纸牌屋》还是《心灵猎人》,芬奇真正自己掌镜的也不过是第一季的前几集,其余时间他大概只是担任制作人和监制的角色,所以同样出于我个人猜测,这部剧不光是对于网飞,对于芬奇个人来说也是“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接下来《曼克》的宣传、新片的筹备大概更值得他去付出。
说完这么多剧集之外的东西,我们还是要聊聊这部剧集本身,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现在收视和口碑双输的局面呢?(注:特指收视不如预期,以及没有得到主流奖项认可,请勿杠)。先来说收视这一块,光是从豆瓣上的观看人数就不难看出,第二季的声量比第一季不升反降,首先是因为它并非一个“爽剧”,大量的对白对于非粉丝来说,可能会有些昏昏欲睡,缺少继续追下去的耐心,但在我看来这并非主要原因,因为早些年的另一部大热剧集HBO的《真探》节奏其实更慢,所以更重要可能是因为选择了一个最终没有解决的案子,这与大众对于“罪案剧”的心理预期有所偏差。但如果你是芬奇的粉丝,就知道他对于此类悬而未决的案件本身就是情有独钟,不然也不会去拍《十二宫》。
至于奖项方面,我个人的观点是,在美剧发展到现阶段后,心理分析这个方向已经“过时”了。当年《犯罪心理》风靡一时,后来出了太多相同和相似方向的作品,不光是犯罪题材,也有其它题材,比如Showtime的《性爱大师》,其实本身也是偏重于心理分析,尽管我认为它从始至终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准,但是在第一季获得了一些提名后,从第二季开始就被彻底抛弃了,感觉无论是主流观众还是评审,对于这个方向都已经不再感冒,至少现阶段是如此。
至于将来有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很难说。如果你经常关注艾美奖和金球奖的话不难发现,有一类剧集是前期非常受捧,拿奖拿到手软,比如大家熟悉的《摩登家庭》、《生活大爆炸》和《国土安全》等,但后期就几乎完全退出了奖项的争夺;但同样还有一类,就是前期一直默默无闻,但到后期却因为口碑持续提升而突然受到青睐,比如《美国谍梦》等等。但网飞毕竟是不是有线台,我还和朋友开玩笑道,如果是在HBO,也许《心灵猎人》会播到第五季,那时候说不准评论界也会“回心转意”。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最后来说说剧集本身,第一季的质量有些参差不齐,特别是第一集我并不是很喜欢,倒是越往后则是渐入佳境,有很多镜头剪辑和台词可以反复看。更厉害的是比起其它类似主线剧情的狗血抓马,在这部里我们完全能看到一个人的成长,而这里的“成长”是又一个中性词,让我们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一个领域中,从摸索到熟悉,再到刹那间的陌生,最后又能得到新的领悟,在这个过程中,你看似不断在失去,但同时也是不断在得到。
来到第二季,主角们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好像是终于让大量所学派上用场,可以大展拳脚去办案了,但你发现故事的发展却越来越背离了“心理分析”的初衷,反而是其它内容,比如查案、政治甚至是支线剧情等占据了主要篇幅,于是颇给人一些喧宾夺主之感,没有给人带来酣畅淋漓、大快人心的感受,这大概也是对普通剧迷形成大面积劝退的重要原因。
可就我个人而言,反而是非常喜欢第二季中警探养子这条支线,你看那位每天守着孩子的母亲,她自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孩子好,但实则却是一叶障目,反倒是站得更远的父亲更懂得反思,凭借工作中的经验来理性看待问题,而这也让两人的一拍两散成为必然。
如果看懂了这条线,你会惊讶发现,所谓“Mind Hunter”要hunt的对象,绝不仅仅是那些罪犯,还有你身边那些你自以为熟悉的人,如果对于他们,你也能有对罪犯一样仔细的观察和敏锐的嗅觉,那么很多家庭悲剧可能也会因此而避免。所以在我看来,这样的延伸和拔高才是这部剧最与众不同的所在,但很遗憾的是这样的做法,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却变成了“原罪”,让他们心中的罪案剧变味儿了。
而现在,除了希望有一个有线台可以接手这个项目之外,对于芬奇的粉丝来说,也只能是全心全意去期待年底的《曼克》大获全胜了。
阔别两年之后,网飞热门原创剧集《心灵猎人》第二季终于在上周五正式上线,而且它在IMDb上的单集均分甚至已经超过第一季。从北美本土的观众反馈来看,《心灵猎人》第二季的表现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而从国内的“豆瓣”来看,第二季从开播当天高达9.5的用户评分,已经悄然跌落至目前的8.8分。尽管这样的打分仍然足以说明《心灵猎人》是近期新剧中的最佳之一,但如此高的跌幅似乎也反映了国内剧迷对第二季的看法存在着较大争议。
实际上《心灵猎人》第二季在北美有所上升的口碑,和在国内略微下滑的口碑,二者形成的反差是有迹可循的。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第二季的剧情走向,再来探讨该剧在不同地域范围观众反馈有所出入的原因。
剧集《心灵猎人》改编自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著名特工约翰·道格拉斯的同名著作。该书不仅记录了约翰与上世纪轰动美国的多位连环杀手的接触,还为读者介绍了联邦调查局的行为分析部的前身“行为科学部”的创建过程,以及“犯罪侧写师”这一鲜为人知的职业的诞生背景。
特工约翰·道格拉斯是现代犯罪行为调查和犯罪心理研究的先驱人物,为犯罪行为科学作出了大量建设性的贡献,他被誉为是“当代的福尔摩斯”。
他的经历和带有自传性质的著作被诸多悬疑、犯罪类型片借鉴参考,本人也兼任了部分类型片的权威顾问,比如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特工杰克·克劳福德,便是以约翰·道格拉斯为原型改编的银幕经典人物。
但《心灵猎人》剧集化的卖点并不仅在于约翰·道格拉斯这位传奇特工的亲身经历,还与本剧另一位幕后人物,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商业导演之一大卫·芬奇的加盟有关。
尽管大卫·芬奇只是以本剧的联合制片和联合导演的身份出现,但他无疑对该剧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而且这部作品也是以大卫·芬奇的执行风格为考量基础,因此我们可笼统地将该剧视为大卫·芬奇本人的作品。
剧集《心灵猎人》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围绕FBI的行为科学部(BSU)的创建与发展而展开。在第一季中,我们已经知道了BSU的四位成员:霍顿·福特(HoldenFord)、比尔·坦奇(Bill Tench)、温蒂·卡尔(Wendy Carr)和葛雷格·史密斯(Gregg Smith),及这些成员来到BSU的契机和原因。
因上一季“销毁磁带”一事,原现代调查局的夏普德副局长被调离了职位,新的接班人是华盛顿特区负责公共事务的特德·冈恩(Ted Gunn)。冈恩主动放弃了顶层职位的机会来到现代调查局,他对行为科学部抱有很大的期望。这位更年轻的管理者对行为科学部的调查予以全力支持,行为科学部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调查自由度。
冈恩入职后首先找到了坦奇探员,与其“促膝长谈”,表达了自己对行为科学部的调查研究成果的肯定。坦奇原本担心福特会被炒掉,但冈恩并不这样认为,他通过了解行为科学部的调查成果,洞悉了福特在犯罪心理方面的判断天赋。眼下,他需要坦奇探员找到“休假”中的福特探员。
而“休假”只不过是坦奇应付冈恩的幌子,实际上福特已经失去联系一段时间。在坦奇对福特的踪迹毫无头绪时,在加州医疗中心住院的福特打来电话。原来福特私自去监狱会面了BSU的重点研究对象,著名连环杀手埃德蒙·肯珀(Edmund Kemper)。肯珀与福特的对话、拥抱福特的行为触发了福特的恐慌发作,因此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
所谓“恐慌发作”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触发的急性焦虑症,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呼吸不畅、心脏病发作、濒临死亡的症状。福特出现恐慌发作,与其敏感的心理活动有关,从事与罪犯面对面交谈的工作,且作为BSU核心人物,福特更需要被格外保护。
冈恩陆续约见了坦奇、比尔博士和福特三人,他对福特赞赏有加,要求福特要在犯罪行为研究方面作出成果,对上级完全忠诚。为此,冈恩为福特安排了他最想接触、而过去完全没可能接触到的罪犯: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杀人狂查理·曼森。
可见第二季依旧由众多的故事线相互交叉展开,围绕几位主角的生活则是剧集的暗示性线索。
福特的恐慌发作使得他不仅身体随时可能出现危险,心理健康也同样遇到严重问题。促使福特恐慌发作的肯珀是BSU最难分析的研究对象,但肯珀却能与福特良好交流,甚至反客为主地分析福特的心理。第一季着重呈现了福特与这位连环杀手的亲密联系,似乎是在暗示天才与魔鬼的一线之隔。
坦奇探员的生活是本季占据较大篇幅的部分。坦奇与妻子领养的孩子布莱恩参与了一宗杀人案,案件真相揭晓后,整个家庭变得脆弱不堪。他不仅要面对心理受创的布莱恩和情绪紧张的妻子,还要参与跟进案件的侦查,整个人分身乏术,家庭、婚姻和事业受到了重创。
在上世纪70、80年代女同性恋的社会身份尚不被大众所认同的背景下,卡尔博士过着的是一种双面的生活,即便是彼此足够了解的同事,也完全不知道卡尔真正的性取向。但本季中她在一间酒吧偶遇了让自己心动的女人,并很快与之展开秘密的交往,情侣生活浓情蜜意之后,争吵也随之而来……
而“亚特兰大儿童杀手案”则是第二季核心故事线。亚特兰大是美国黑人居民比例最高的城市,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黑人人口在这居住,这个占比在上世纪70、80年代甚至更高。
在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的年代,黑人的就业一直是社会的严峻问题,同时黑人社区的教育也比较落后,导致居民普遍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当时的亚特兰大犯罪率高居不下,一些未成年的黑人儿童甚至以卖淫为生,“亚特兰大儿童杀手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发生的。
亚特兰大儿童杀手案件涉及了二十几名儿童和数位成人受害者。尽管犯罪嫌疑人成功地被抓捕归案,但只有两宗案件有着确切的证据支持立案,其他27宗案件无一被侦破。真正的凶手很有可能还在逍遥法外。
在《心灵猎人》第二季中,亚特兰大连环案对齐了大卫·芬奇早前拍摄的《十二宫》,多角度运用到了与《十二宫》相同的叙事构思。尽管创作者和观众一样,都无法知晓杀人凶手的真正面目,但两部作品在竭力逼近真相的真实情境,通过已有的线索去试图勾勒罪犯的轮廓。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季已有所呈现的“BTK连环杀手案”在本季中继续低调延展,如无意外,该案件将会是第三季核心。
第二季中,“FBI高层政治”也有或直接或侧面的展现,新官上任的冈恩便是一个政治色彩浓厚的角色,他对BSU的支持实际上是以BSU能为自己创造事业前景为前提的。他陆续接见坦奇探员、卡尔博士和福特探员,却完全无视BSU中最缺少价值的史密斯探员的存在,史密斯为此耿耿于怀。有价值的人被冈恩当作事业晋升工具,无价值的人则通通视为空气。
第二季的前三集由大卫·芬奇本人执导,后六集分别则由安德鲁·多米尼克和卡尔·弗兰克林执导。但整部剧的风格转变并不明显,依旧是以首播集风格作为整部作品的指标。好莱坞的职业导演成熟而规整化的执行,使得整部剧尽管由联合导演完成,但美学风格和叙事基调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第二季依旧延续了极高要求的制作,从摄影、表演、配乐到空间氛围的渲染都做得一丝不苟,甚至每集片尾曲都有着令人叹服的品味。整体而言,《心灵猎人》有着大卫·芬奇式完美主义的品质和态度,光这一点就值得市面上大多数剧集学习。
但《心灵猎人》并不是一部典型的悬侦剧,尤其是第一季,实际上更倾向于历史剧以及科普剧的逻辑:它主要集中在行为科学部的探员对已被判刑的连环杀手们的犯罪行为心理研究,以及行为科学部整个成立始末的呈现,并没有像第二季这样出现完整的缉凶探案过程。
相对而言,第二季有了较强的悬侦剧意识,BSU研究成果也得到实践的机会。但由于上一季的剧情与本季新剧情的叠加,第二季的叙事线索更为复杂和跳跃,信息量之密集是近几年的电视剧集中极为罕见的,稍不集中注意力,便会跟不上剧情。而很多观众在观看第二季时,其实早已经将第一季都忘得差不多,因此第二季的观剧体验注定倍加吃力。
北美观众和国内观众对《心灵猎人》第二季评价产生出入,与所接受到的电视文化也有着一定的联系。美国的电视剧集无论是类型、叙事和制作流程都更加丰富,观众对电视剧复杂性的要求和接受度也就较高。
国内剧集普遍较简单,剧本和摄制上灌水的情况并不少见。星级电视台播出的剧集尽管大都超过60集,但它们的情节容量甚至不如仅仅10集的美剧高。
类型不流行、剧情稍有复杂都会造成大部分观众的困扰,需要思考、情节密集的剧集,往往不如程序化的古装偶像剧、时装偶像剧受众广。惰性的观看习惯遇到《心灵猎人》第二季这样的强调叙事强度的作品,自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导致不同地域的观众在观看同一部电影时出现角度和体验上的差异,比如说改编自香港电影《无间道》的《无间道风云》在北美被推崇为新世纪经典,国内却遭到了冷落……类似情况已经不胜枚举。
面对有争议性的作品,当下不堪的际遇并不能准确反映作品的品质,真正优秀的作品会随时间的沉淀而愈发深邃迷人。
大卫·芬奇饱受争议的《十二宫》在多年后才得以平反,被越来越多的观众重新认识和推崇。何况《心灵猎人》第二季无论是退步还是进步,这种争议只是相较于第一季而言,它的起步已经是很多剧集永远也赶不上的理想终点了。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照片含剧透
。
。
。
。
。
。
。
P1上图从Mindhunter原著书里抠出来的原型照片。
图片配字:1982年,韦恩·威廉姆斯因亚特兰大残杀儿童案接受审判。地方检察官助理杰克·马拉德采纳了我建议的策略来盘诘威廉斯,使其在陪审团面前露出本来的面目。
P2是真实的Ed Kemper和剧中的。
P3是臭名昭著的Charles Manson,和《好莱坞往事》共用一个演员(出现集数S2e5)
P4是贯穿第一二季的BTK杀手Dennis Lynn Rader原型和剧中形象
P5 “山姆之子”David Berkowitz的原型和卡司,剧中BTK杀手的模仿对象
“多年以前,格雷格•麦克拉里将一幅卡通画钉在办公室的布告板上。画面上有一条龙,口吐火舌,很霸道地屹立在一个拜倒在地的骑士面前。标题很简单:‘有时龙会取胜’。”——《心理神探》
从Bill得知原来负责公共事务的Gunn接替了前副局长的位子,并希望能够把BSU的理论实践化开始,《心灵猎人》第二季的风格转变就确凿无疑了。
BSU在第一季只是个窝在地下室“为疯子分类”的边缘部门,无人关注也无人干扰,研究已知连环杀手的心理而非真正破案,因而核心三人组更像在学术场域角力,三人组虽然都确信自己做的事很重要,但在行事方法上互有分歧。Holden不受规则约束的直觉引导着整个BSU向前,却也在他逐渐深入这片黑暗领域时威胁着BSU的存在,第一季末OPR的加入,Holden惊恐症的突然发作,似乎都在暗示这个部门的风雨飘摇。
前副局长的退休并非单为Holden的错误买单,而是当时FBI处于变革与混沌时期,嗅觉灵敏的Gunn即是看重BSU能在该时期发挥的潜力而来:我希望华盛顿将FBI看作一辆已经驶离站台的火车,唯恐自己被它抛下。至此,BSU有了强有力的政治背书,也开始了从学术场域进入现实世界的摸索,所以这一季更多聚焦的是是适合现实世界的Bill。
Bill在职场上是BSU最得心应手的一个,谙熟职场之道又是个实干家,还沿袭了《心理神探》原作者“会讲故事”的特色,这一技能在争取高层支持时是一大武器,Gunn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给其足够的发挥空间。Gunn其实最为看重的是Holden,但他打好了Bill这张牌,既赋予Bill在高级牌桌上玩牌的资格,又暗示Holden需要Bill的驯服,两方面都照顾到,所以Gunn为什么是Fast Tracker,不是没有道理。
Bill养子这条线个人觉得蛮有力道,因为它探讨了一种可能性:BSU总结的连环杀手在童年时期的特征好像都在养子Brian身上应验了,这种恐慌不亚于Holden被Kemper拥抱的恐慌。Bill面对养子的种种异常,其实也无能为力,他对养子被领养前的过去一无所知,对于如何防范他走上歧路也一头雾水,只能通过增加与Brian沟通的频率来了解Brian,可是目前看不到积极的回应。
可以说,行为异常的养子同时点燃了Bill的婚姻问题,在重压下无法得到帮助的妻子最终带着Brian离开了Bill,妻子并不理解Bill的工作性质,也无法理解Brian行为的严重性,但慢慢地看到了Brian瘆人的一面,她对Bill说:当我知道Brian做出这种事后,我有点松了口气,还好他不是我亲生的,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来自于我。妻子最后带走了Brian,Brian将被迫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也意味着法庭安排的对Brian的心理干预停止,妻子的这种“非我所生”的心理会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Brian的未来堪忧。
Holden这条线总体处理得有些潦草,第一季末突发的惊恐症只在前副局长对他发飙时再现过一次,也并未对后期剧情产生什么影响;第二季前几集他与连环杀手的对谈也没有太大的记忆点,层层铺垫本应成为高潮的曼森面谈,也比较平淡。
季初,Holden因为Gunn的到来重获新生,从一个接受强制治疗的、徘徊在被解雇边缘的员工一步登天,成为可以直呼副局长Gunn名字的明星员工,Gunn对他的要求则是“Results”,Holden自信满满地答应“You got it”。但当他从理论轨道切换到现实轨道,就发现自己太过天真,他这一季最大的困惑从如何处理对连环杀手的共情,转变为如何处理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官僚政治、媒体、种族……Holden面对这一切无所适从,所以才会在刚到亚特兰大没几天就被踢出了联合调查小组;再次返回亚特兰大时,他始终处于有志而不得的状态,一再被繁文缛节掣肘,他提出的嫌疑人理论并不受当权者欢迎,提出的前摄措施总因为各种各样荒谬的理由得不到落实,提出的监视行为抓到了嫌疑人又因为证据不足释放,最糟糕的是,遇害人数不断增加,杀手在不断进化。
Holden在办案后期对自己的理论产生了犹疑:“符合侧写的临界点在哪里?四项要素还是五项,要是他不符合第六项呢?”
Wendy在本季的功能完全被弱化,很大程度上在于Gunn对其的定位:学术花瓶。Gunn欣赏Wendy的学术背景,但并不鼓励Wendy进行实地探索;在宴会上公然将Wendy推给负责预算管理的高层,相当令人不适,这一细节再次验证了Wendy在Gunn的管辖下,难以突破的瓶颈。
另外,Wendy的性取向在那个年代仍是禁忌,她虽然在波士顿公开出柜,与BSU的关系较第一季缓和了很多,在个人问题上仍对他们有所保留。在探索连环杀人犯心理的同时,新的恋情算是她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离开了与导师的那段控制与被控制的感情,Wendy走入平常恋情的方式很生涩,她被酒保的不羁自由吸引,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对方言行不一,于是头也不回地离开。可是,普通人不就是反反复复的矛盾体么?
第二季末,BSU经过亚特兰大一役名声大噪,讽刺的是,妨碍他们的办案的是政治因素,决定他们办案结果的也是政治因素。Gunn的志得意满写在脸上,Bill回到已经空无一人的家中,Holden则难以面对这一结果:凶手被陪审团做出了两起谋杀案的裁定,但剩余27宗案件无一被起诉。
Holden没办法像其他人一般庆祝这次胜利,他可能要过很久才能明白,有时候,龙会取胜。
1.
言与行
作为经常在教育和身心灵圈子溜达的神棍一枚,曼森的形象令我倍感亲切。
今天,我们的身边依然充满这种“教主”。他们侃侃而谈,句句在理,特别喜欢抛出金句,对人进行当头棒喝,并辅以智慧的凝视,仿佛同时洞见了真理和你的灵魂。遇到这种人,不被洗脑,似乎很难。
但其实,也很简单。
简单在于,听其言,观其行。怎么观呢,孔子说得很详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一句话,找准他的出发点。
这种教主往往最爱说“love”,但是,他的行为,动机和习惯中,有“love”吗?
控制不是爱。
2.
真实目的
曼森和bill交谈的状态,可以作为他日常“布道”的一次缩影。
虽然曼森金句迭出,气势逼人,相比之下,bill完全乱了阵脚,但是他的沟通方式,也完全暴露了他自身“阵脚”所在。每次他说出那些金句,他充满唯一的目的就是“镇住对方”。
很多所谓咨询师也是这样。诚然,建立权威感利于进行正向引导,帮助愈疗。但是,他们的努力往往到权威为止,并不关心对方是否真正获得帮助。
那就是他们唯一要的:被承认权威。(继而操纵对方——还是为了权威。“控制”一词,后来用墨镜事件点了出来,其实,操纵只是确立权威的手段。
权威是这种人唯一的安全感来源。他们最怕的,不是反抗,那反而能证明他们,他们怕嘲笑,那才伤透他们脆弱不堪的自尊心。bill没有被洗脑的证据是,后来他很自然地嘲笑曼森“宁可关六周禁闭,也要显示能耐。”)
3
演技爆发和耐心积累
树立权威,表演强大即可。展示博学,展示条理,展示犀利,展示从容自在。 你看,他纵论天下大势,解析世道人心,直指你的焦虑,畅谈他的自由。多精彩的表演啊,你买单了吗?你承认他正确,你错误了吗?这就是他关心的全部。
而真正的愈疗是个复杂的过程。
所谓正确的引导往往不是任何命令,而只是一种支持和尊重,甚至只是一段陪伴,甚或心底一份默默思念。知你疼,知你冷,尽力助你健康起来,却更懂你一时半会儿还病着是合情合理。像是形容医生们那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永远陪伴...自恋者哪有兴趣为他人付出这分耐心?他们只想确认自己有力量罢了。他们的耐心只在狩猎之际,鱼儿上钩之前。
这就是曼森式“教主”的一贯模式。上来就要镇住你,碾压你。如果不能,就先观察你,再击溃你,从而“感化”你——证明他自己。
4.
难与易
所以识别“教主”的伎俩,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简单在于,他们的语言虽然逻辑缜密,行为却漏洞百出。满口都是love的人,与人互动中传达的没有一点点love,只有证明自己高人一等的欲望。他把一切表演,都冠以慷慨奉献之名,实则只为索取。你的沮丧,你的惊慌,你的愤怒,你的狂喜,崇拜,全是美味的祭品。
难点在于,你必须对真正的“爱”有所认知。否则,观其行也没有参照物。好比文物鉴定,看多了真东西养眼,假的一出来眼睛就扎得慌。但如果你只读过教科书,造假者的手段永远比书上的知识点多。
爱是什么?真诚是什么?治愈是什么?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没有体会过真实,那么他自然易被虚假哄骗。甚至,他会主动追求那些精致的虚伪,因为那就是他习惯的。(想想那个急于投奔耶稣的少年。)
曼森为什么能控制那些条件优渥的少年?因为他们没有见过真货。
想想那些中产家庭,有多少充满冷漠和虚伪。哪些是爱,哪些是披着奉献名义的索取,他们早已混淆。
多数是环境塑造,少数是天生,这些孩子内心对真情实感的觉知系统已经封闭了。
曼森能怼倒bill,却骗不了bill,因为bill身上充满了人味儿。他知道爱是什么。我相信他有个好母亲,也和他的妻子体会过真实的相爱。第一季,他就明确表示无法像霍顿那样“享受”采访杀手。很明显,他并不习惯紧闭心扉。
5.
母与父
如果说第一季是庖丁解牛,慢火入味,掰开揉碎地讲母子,讲女人控制和男人反抗,直至脱轨。那么第二季就是满汉全席交响曲,探案被裹挟在政治游戏,民意压力,家庭阴霾之间(私人线里霍顿内心彻底掉线,温迪情感屡屡断线,只能单拿bill家庭说事儿,幸好这条线做得非常饱满)。而主菜是父与子。是永远茫然无措,却永远施加命令的父,和永远渴求认可,又永远逃避责任的子。善在错乱嚎啕,恶却沉默如谜。我那性感的老bill夹在当中,被虐得死去活来。
终于,恶开口了。bill与条理分明,侃侃而谈的恶——曼森,当面过招。他怒了,乱了,甚至慌了怕了。幸而还保持着正确的直觉:that is bullshit.
bill的爸爸虽然不和他讲话,却带他去钓鱼。让鱼蹦在小男孩的手心,陪他欢喜。那些时刻塑造了今天的bill。那是时而表演权威,时而纵容怂恿的“教主”们无法制造的时刻。真实的爱,哪怕带着严厉的规范,也会温暖。那个生命的热度,就是指引。
在所有好莱坞的名导之中,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可能是那个对连环杀手最情有独钟的一个。这种极其执着的迷恋贯穿了他的导演生涯,无论是早期一鸣惊人的《七宗罪》(Se7en),还是声名鹊起之后的《十二宫》(Zodiac)与《龙纹身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甚至是讲述婚姻关系的《消失的爱人》(Gone Girl),叙事的中心总是一件离奇的罪案。躲藏在黑暗中幕后凶手将寻找真相的侦探玩弄于股掌之间,冰冷而残酷的世界永远不会得到救赎。
然而大卫·芬奇在2014年完成了《消失的爱人》之后就没有任何作品推出。计划中和艾伦·索金再度合作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临近开拍之际被索尼更换了导演,《龙纹身女孩》的续集的拍摄计划也迟迟没有了踪影。一时间大家都十分好奇这位年近六旬的导演要怎么样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就在观众们焦急等待的关头,网飞在2017年上线了了芬奇与它们合作的新项目《心灵猎手》(Mindhunter),一个光听故事简介就充满了大卫·芬奇自己风格的剧集,更何况他还在亲自执导其中的三集。《心灵猎手》的故事聚焦在了上世纪七十年代FBI通过对连环杀手的访谈创建“心理侧写”(Profile)这套理论的过程,将会涉及到历史上诸多穷凶极恶的罪犯。但是等到剧集正式上线之后,观众们却大失所望。大卫·芬奇招牌式的冷峻的影像风格和凌厉的剪辑依然随处可见,故事却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没有环环相扣的故事,没有警探和罪犯的斗智斗勇,取而代之的是大段大段的访谈,节奏缓慢,情节拖沓。
这种的与预期强烈的不一致并非是某种失误,更像是刻意为之。“心理侧写”对于大多数的观众早就已经是一个无比熟悉的概念,电视机的荧幕早就充斥着诸如《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或者《追辑:炸弹客》(Manhunt: Unabomber)这样一抓一大把的刑侦破案剧集。主角们运用侧写的方式构建凶手的模型,抓住真凶的故事已经很难再拍出新意。与其照搬旧的套路,不如独辟蹊径,把叙述的重点放在了这套理论是如何构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灵猎手》不该被当作一部刑侦剧集,以精彩的追凶破案作为卖点;而是纪录片,以历史本来的面貌作为根本的目的。到了今年播出的第二季,纪录片的风格则变得越发明显。(第二季前三集同样由芬奇本人担当导演)
遵循着这样的逻辑,更多与犯罪无关的情节被加入到了《心灵猎手》第二季之中。当时的社会背景,警局内部的工作环境,乃至于探员们的个人生活和心理状态,每一个细节都在左右着“心理侧写”的构建过程。尤其是第二季最开始的第一集,完全没有描述任何犯罪的情节,而是花费了所有的笔墨来描述新领导上任之后整个部门的运作情况,以此来反应新的侦破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多么巨大的阻力。
在整个第二季中,探员们私人生活同样拥有了更多的戏份。故事的叙述者从第一季的霍顿·福特(乔纳森·格罗夫饰)变成了比尔·坦奇(霍特·麦克卡兰尼饰),一个身材健硕,处事圆滑的中年男子。作为整个小组的领头人,他的儿子却被牵扯当地的一件儿童死亡的案件之中。面对妻子的怀疑,奔波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比尔很快就对自己目前从事的项目产生了怀疑,长期与连环杀手打交道,是不是也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致命的影响。剧中的头号女主温迪(安娜·托芙饰)则陷入了感情的困境。虽然她一直在为“心理侧写”提供理论支持,想要洞察每一个罪犯的犯罪动机,却和自己的恋人都无法深入交流,最终导致了恋情的终结。更不要说在第一季就陷入困境的霍顿,在反复折磨凶手作案动机的过程中,自己也处于崩溃的边缘,随时就将失控。“心理侧写”就像那个黑暗的深渊,在你凝视它的过程中也在逐渐被它吞噬。
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剧情加入之后,“心理侧写”的对象在无形之中被扩大了。它不仅是一个破案的工具,而变成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主人公们会不由自主地运用“心理侧写”观察自己所接触的一切,例如比尔开始分析自己退休上司的心态,甚至是荧幕前的观众都不会不由自主地运用“心理侧写”为主人公们画出人格肖像。每个人即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每个人都在为了“心理侧写”的创立过程添砖加瓦。
当然《心灵猎手》的野心还远远不止这一层从连环杀手到普通人的推进。当第二季的后半段亚特兰大儿童失踪案被正式引入故事的主线之后,“心理侧写”的对象再一次扩大,当时整个的社会环境都成为了“心理侧写”的目标。
1974年的冬天,整个美国亚特兰大市都被一股恐怖的气氛笼罩着。黑人社区里,一个个小孩接连失踪。几日之后他们的尸体就被发现随意丢弃在城市的角落里,死亡之前通常都受到了残酷的折磨。当地的警察对此一筹莫展,百般无奈之下,FBI派出了他们新近成立的“心理侧写”部门,想要力挽狂澜。但当比尔和霍顿正在开始介入调查之后,却发现此前百试不爽的“心理侧写”忽然间失去了魔力。黑人和白人之间深厚的种族矛盾,当地警方陈旧的侦破方式和对“心理侧写”的怀疑,凶手高超的犯罪手法,每一件事都在阻碍案件的侦破。
贯穿后半季的亚特兰大儿童失踪案几乎可以当作是一部犯罪纪录片来单独看待,之前噱头十足的大段采访内容消失不见了,却而代之的是各方势力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相互角逐,互不相让。为了增加这种真实的临场感,在霍顿搬运十字架的段落,呈现在荧幕上的画面忽然变成了老旧的记录片样式,不时出现的条纹和斑点以假乱真,甚至能让人以为这是历时上采集的新闻画面。
当“心理侧写”不再百试不爽之后,比尔和霍顿从无所不能的英雄还原成了凡人,挣扎于各方势力之间,难以施展自己的能力。有时候他们会开始自我怀疑,这套基于个人经历和情感分析的理论在面对现实的凶杀案时是否真能有所作为。正是在经历了这种挫折带来了无力感之后,两个凡人才能静下来心来观察当时的整个社会。在亚特兰大,真正制造犯罪的不是某个单独人物的一时冲动,而是整个社会中黑人和白人之间不可消解得相互仇视。阻止破案的也不是犯罪份子高超的作案手法,而是各方势力在利益角逐的过程中一次次丧失协同合作的机会,给罪犯留下了逃脱了空间。因此一个单独给疑犯做的“心理侧写”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需要的是为整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为其中的每一个人做一次“心理侧写”。
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灵猎手》从始至终都没和大卫·芬奇之前的作品脱节,而是一脉相承地延续了他之前的母题——一个无力平庸的凡人在异化的时代中苦苦追寻的凶手,最终认识到击败他的是这个黑暗的世界。在《七宗罪》中,这位凡人是那个刚刚上任七天的菜鸟警探;在《十二宫》,这位凡人是那个数十年苦苦追寻却一无所获的记者;到了《心灵猎手》,这位凡人则是创立“心理侧写”的FBI探员。无论最后成功与否,他们都是时代见证者。
直到第二季的最后十分钟,亚特兰大儿童失踪案的嫌疑犯才被抓获归案。然而没有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已经有二十个儿童失去了生命。亚特兰大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矛盾并没有缓解,城市中的各方势力还在不停地争斗,抓获凶手并没有改变任何现实。之前的一场戏中,有人问霍顿:“符合侧写的临界点在哪里?四项要素还是五项,要是他不符合第六项呢?” 霍顿无言以对。其实无论是他还是观众都知道,侧写只是一个通过理论构造出的模型,并不是这个社会真实的写照。真实的世界永远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黑暗得多。
当然作为一部电视剧集,《心灵猎手》的故事还远没有完结,毕竟每集开头一闪而过的那位BTK(Binding虐待Tyrannize杀害Killing)还未真的与我们的主人公展开较量。我们有理由继续期待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期待大卫·芬奇完成它给整个时代做的“心理侧写”。
本文首发于深焦公众号 深焦DeepFocus ,文字和图片略有改动。
看完第二季,我明白了一件事,如果不是为了偏执艺术,拍罪案电影一定要逮捕真凶,这样才能满足观众期待。这点与现实罪案无关,完全是艺术处理。可惜整个《心灵猎人》第二季并没有给观众《杀人回忆》、《十二宫》那样可能抓不到凶手的暗示,结尾给观众的落差感太大了。
相比第一季的惊艳,第二季有点虎头蛇尾了。前五集推动稳当,仍具备着其他大量警匪剧所不具备的,极度纤细敏感、如履薄冰的特质。但后四集收拢到特定案件时,就宛如是将做理论研究的学者推到考古前线去挖矿,纤毫毕现的质感有所降格。纵观第二季全程,感觉还是缺两三场特别重磅的对话戏,哪怕是第五集对话曼森感觉也有点soso,没有第一季能提供那么多当头一棒的震撼。但,仍然是今年目前最佳美剧。
那种平静的氛围展示了一种未知的恐惧
太快看完了好空虚……
在没有《双峰》,没有《真探》,没有《汉尼拔》的日子里,就靠它来提高智商了
先说一句:太厉害了,再一次拜服本剧的视听语言,教学范本的高超设计。本剧的风格依旧是缓慢的叙事节奏里包含大量绵密的对白,像巨大的深不见底的漩涡。更值得注意的是剧中的音效设计,仔细听每一场对话的背景音,不论是桥上火车的呼啸声,或是酒吧人群的喧嚣声,还是监狱栏杆的撞击声,都和对话内容的节奏一致,通过这些音效的暗示来完成故事的留白——观众无需真正地观看犯罪现场画面也能通过音效去脑补出细节,另外在霍顿与连环杀人犯对话时,当不同角色占据主导位置时有几次颇有趣的跳轴。这些设计如同精密的仪器,一点一点让观众从视觉上到听觉上再到心理上接受暗示,将自己代入角色,参与感颇高。认真看,不要错过一分一秒。
前面铺垫了很多心理暗线,结果到后面剧情已经被亚特兰大儿童案占满。某种意义上算是高开低走,但看这种玩弄人心的罪案剧真的很过瘾。希望第三季节奏可以再放慢一点,让每个角色都塑造完整... (我要向小乔表白啊啊啊~~~)
第一季温迪因为霍顿的一句话指责他不专业,第二季她亲自去和连环杀手对话才终于明白干这行不能循规蹈矩。他们一直说霍顿不对,他们真正去试了才知道理论知识是行不通的。两季《心灵猎人》都有一定的观影门槛,慢节奏挡住了不少观众。3~9集整整7集才破一个案件,而且还没完全告破,这让看惯了常规的高智商破案的电影的观众很难接受。但真实的破案就是这样,并非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就一定能有所进展,也并非以往电影那样看看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就能轻松抓住凶手。片尾显示,直到2019年剩余27宗案件无一被起诉。至今没有告破,比真相大白更加可怕。我们总是在新闻上看到警方又破获了案件,但更多的是亚特兰大案那样曾经震惊一时,后来却没有了后文,不了了之。可惜人们更喜欢看娱乐性强的电影,不喜欢偏向纪实的、更加真实的电影。
Manson那段真绝。这季仿佛连续看了9部Zodiac,后半程开始有一丝丝The Wire的感觉了【下一季又要等两年等到失忆吗
海报更新了!罗夏墨迹!看过:失望,沦为三流美剧,第一季可是跟着电梯里三人笑出来,最后小乔崩溃忍不住哭,细思极恐后的震撼,还有每一集片尾非常贴切的歌,psycho killer等。这一季呢?三人分崩离析,硬给wendy安了个蕾丝恋爱戏,小乔也再没崩溃过只是执着,Bill被家里的案子焦头烂额,戏份分配十分不得当,亚特兰大儿童案本就是“悬案”,全局没有高潮,知道最后一集接近片尾还在拖…当然不可否认有亮点,着实被吓到的片头,一些奇妙故意吓人逗趣的平行剪辑,一些视角比如摄像机在监狱门上开合,在车前车后固定机位,苍蝇,小乔扛着十字架跑(看哭了。wendy因为les身份为同性恋辩解,bill因为儿子出事为“被教唆者”辩解……然而不够!真的不够!
《真探》S1后的美剧最佳,芬奇应该是偷看了我上一季的短评(笑),三人组里BillTench和WendyCarr两条线写得深得我心,这一季在这二位角色上所下的功夫明显多了不少,前者父子线中儿子所涉及的十字架案件几乎与全剧主线共为唇齿成为牵制剧情的必要存在,后者与同性伴侣的关系进展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办公室“隐患”也将在日后成为“惊爆内幕”的导火索,有芬奇掌舵前几集也着实把人看嗨了,包括新加入的迈克尔·瑟沃瑞斯在内的几位主演都相当抢眼,当然,倒不是说演员们完成得有多好或者贡献了多少夺奖时刻,但从三人最初集体磨合到其后各自为战的过程,确实与全剧或者说大卫·芬奇的一贯气质形成了一种严丝合缝的互补关系,麦克卡兰尼的压阵效果不输十年前的约翰·古德曼,安娜·托芙则演成了美剧届的布兰切特。最后,希望深藏功名的芬奇下季能多导几集。
熬夜看完。第一季主导的访谈在这一季被彻底削弱,一沾上亚特兰大的案子就把主要配角丢到了主线之外,访谈得到的理论是为了支持实践没错,可一旦它们之间缺少必要联结,两者对于彼此都只会显得多余。剧中不断搅浑水的官僚主义真的快把人烦死了,破什么案啊,都去填一式三份的表格算了。
依然好看停不下来。喜欢看爽剧的,一集破一案的那种,何必进来。节奏慢得会拖垮你的兴趣与耐心。本身就不是什么严格意义的“破案剧”“悬疑剧”,因为每个案件、每个人物都是历史真实的再现,需要观众去玩味的,是过程中的抽丝剥茧、细腻的心理交锋,甚至人事纷争,大时代下的社会人情生态,权谋与政治的角力,以及案情徘徊不前、陷入泥淖时的疲惫、无奈、焦灼,从零建立和应用一门学科时步步受阻、处处碰壁、无人理解的艰难…这一切的一切,才是犯罪最真实的面貌。屏住呼吸,凝视这过程,跟着一起疲惫和无奈,才是快感所在。毕竟,正义迟到方是常态,三下五除二水落石出坏人归案,那是英雄主义的童话。虽然芬奇只导了两集,但颇有《十二宫杀手》的味道,除了众口称道的音效,时代还原也是一贯优秀。
【A】唯一不满的就是第二季的节奏不再像第一季那样抓人了吧,很少有像最开始那种新奇与恐惧的混杂体验了。除此之外一切都好,无论是视觉体验还是以对话为主导的情节感官驱动,都保持了超级高的水准。而主要剧情上,三位主要角色的延伸线也各有特点,其中要数bill的家庭线最为惊艳,是第二季的闪光点之一。希望芬奇能够接着拍它个十几季,一直拍到BTK被捕,拍出一部横跨三十多年的美国犯罪史,一个真正宏大又深邃的罪案电视剧系列,一个只属于芬奇的时代记忆。
芬奇导演的前三集仍然水平高超,配乐、音效、运镜、表演指导,每一项单提出来都值得研究好久。这一季讲亚特兰大儿童谋杀案,话题落在了种族上。聪明地把白人双男主之一支开,回收第一季黑人配角当起探案主力,避免了白人拯救黑人的戏码。霍顿仍然固执相信自己的直觉,但比尔和温蒂却各自发展出有趣的故事支线,尤其比尔线对“善恶起源”进行了另一层讨论。第五集曼森出场惊为天人,台词剧本和表演拿捏实在是太棒了。第七集高潮在于送十字架,那一段摄影风格的突变,立马让观众对受害者家属的同情值拉满,是影像的魅力。这季和罪犯的对话戏少了一些,而关注亚特兰大当地司法系统的运作更多,感觉越来越像《火线》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跟大家观感不太一样,后半程亚特兰大案看的我如痴如醉
好像一口气吹了个气球,又看着它慢慢地瘪下去。几番意味深长从不挑明,几条故事线无疾而终,主要人物没有发挥空间,配角长期掉线,除了开头结尾的btk,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整季最后只剩几个大坑。
When we empathize with a psychopath, we actually negate the self. We deny our own beliefs about decency and humanity.当我们与一个精神变态者共情时,我们实际上在否定自己。我们摒除了自己关于是非善恶与人性的理念。《Mindhunter》S2E1
我爱小乔!芬奇大大!来啦来啦!好看到尖叫!等得老泪众横!第二集优秀极了~小乔那肚子是五个月了嘛233脸圆了一圈儿~乔妹声音太好听了~听得想掰直他233
Star Trek般对话占据如此重要驱动核心的一套类型剧,甚至取代情节成为观看主体——如何将空间对话影像调度激发出文字阅读般丰富细节积累起的精确可控却又灵活演变的想象力。纵然弗兰克林执导的后四集在技法上略显混乱和逊色,但每集结尾的字幕表都在咆哮——“芬奇和多米尼克们是多么想拍电影啊!”无数“杀人回忆”串起一道道历史愁绪,降临在追逐虚无真相的每一个忏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