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阿黛拉的殖民主义罪恶行径
法国电影《阿黛拉的非凡冒险》用离奇情节描写了阿黛拉无视别国主权和法律,抢走木乃伊,烧毁法老墓,杀死别国警察的“英勇”行径,而把保护本国法老墓地的埃及警察描绘成一帮愚蠢丑陋、猥琐狰狞的小丑。
“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法治”是法国流行的核心价值观。然而,这部法国影片却使人想起近代法、英等国殖民者侵略亚非拉,屠杀当地人民,抢夺别国财宝的罪恶行径…… 西方中心论”、“白人优越论”、“有色人种劣等论”之观念在一些法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在他们眼里,抢夺别国财宝,用别人的血救自己是天经地义的英勇壮举。历史上,殖民主义罪恶累累!今天,殖民主义害人害己!“白人优越论”和“种族优越论”该唾弃了!
2 ) 《阿黛拉》:吕克•贝松的非凡冒险
无论是翼龙、木乃伊还是神秘的复生魔法都比不上路易斯•布尔昆胸前粉红的两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估计国内公映时会把这轱辘给掐掉,这就是看试映场的最大好处了吧——当然,从情节上来看,剪掉两点丝毫不影响剧情的叙述,反正就是泡在浴缸里看看信,也就我这种低俗的人净往歪处想。
影片从一开始就让我想起《天使爱美丽》,画外音把同一时间里不同空间内的人物勾连在一起,不过反正是漫画改编,画外音的使用似乎天经地义——这也极大降低了吕克•贝松的叙事难度,对女一号阿黛拉的前情交代便通过生硬的插叙展现给了观众——有了画外音这个“大影像师”(借用法国电影叙事学的术语)的操控,这一切显得是如此自然。
我一直很佩服能拍好女英雄故事的男导演——特别是异性恋男导演,吕克•贝松自然是个中翘楚,《尼基塔》、《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甚至包括《这个杀手不太冷》——谁敢说娜塔丽•波特曼不如让•雷诺鲜活?当然,《阿黛拉》本就是漫画英雄,从剧情来看,这是位个性十足、妩媚动人、情真意切的女版印第安纳•琼斯,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危险,只要阿黛拉一出,登时百无禁忌。所以,犯不着指责这个人物的脸谱化——商业片嘛(如果我们一定要用“商业片/艺术片”这样粗暴的二分法的话),看得热闹养眼,值回票价足矣。
没看过雅克•塔蒂的原著,从吕克•贝松亲自操刀的改编来看,片中充盈着机械架空幻想的氛围(故事发生在一战前),于是,这又让我想起了《大侦探福尔摩斯》和《漫长的婚约》,这种“电气朋克”(沿用“蒸汽朋克”的术语,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风格的作品估计会在《丁丁历险记》上映后进一步大热世界影坛。吕克•贝松向来长于奇思妙想,由他来执导此片完全符合逻辑,不过真要跟好莱坞比起来,贝松讲故事的能力还是稍逊一筹,故事的高潮来得有些平,特技——尤其是核心道具翼龙——出现在银幕上还是假了一点,不迷信3D是对的,但有时候不敢用3D恐怕还是技不如人的缘故。
《阿黛拉》就像是一份集合了《远古入侵》(一部英国电视剧集)、《夺宝奇兵》、《哈里•波特》和《木乃伊》的法式拼盘,不无遗憾的是,在哪一点上吕克•贝松都没有完全做到位,这也导致了《阿黛拉》很难成为一部经典:《远古入侵》的翼龙特技很耐看;《夺宝奇兵》把古代传说的渲染和巧妙的机关设计推倒了顶峰;《哈里•波特》里的魔法展示则让教授的起死回生大法彻底沦为了寒酸的法国茅山术(还不如美剧《邪恶力量》过瘾,那个教授的造型倒很像茂瑙版的诺斯费拉杜,不知是否是原作的设定);《木乃伊》里贯穿了五千年(或者更长?)的爱恨情仇,再辅以浓郁的埃及风情——《阿黛拉》在各方面都浅尝辄止不禁让人略感遗憾(阿黛拉骑翼龙的情节则直接引发了我的《阿凡达》后遗症)。
至于悬疑色彩,吕克•贝松最后完全将之解构了。且不说那群古埃及木乃伊(领头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复活后就操一口流利的法语(反正好莱坞已经让古希腊众神都说英语了),而且第一位复活的哥们竟然是位核物理学家?!最后一段观众们本来屏息凝视的看着木乃伊们纷纷踱出棺椁,结果情节流转迅速喜剧化为《博物馆奇妙夜》。末了,这群在巴黎看夜景的木乃伊们还恶搞了一把贝聿铭的卢浮宫设计(与片尾的泰坦尼克号收到了同样的无厘头效果)。
爱情在片中也被解构了,阿黛拉对自己失手将之变成植物人的孪生妹妹阿加特一直心怀愧疚——阿加特脑门上插根簪子一动不动的造型很伊藤润二,以至于我一度误以为吕克•贝松想弄个《三更之回家》之类的套路。于是,对阿黛拉苦追不舍的青年科学家安德烈只能独自享受(奇怪,我为什么用“享受”?)暗恋的感觉。但是,当阿加特醒来后,阿黛拉重新上路,安德烈却“顺理成章”的享受(奇怪,我为什么又用了“享受”?)与阿加特的幽会。姐姐不成妹妹在,果然是自产自销,肥水不流外人田。
故事显然还没结束,雅克•塔蒂的原著本就卷帙浩繁,吕克•贝松说拍成三部曲还是简装版的,认真拍下去,搞成法国版的《夺宝奇兵》系列也未可知。吃惯了美式爆米花,偶尔来点法式甜点倒也不错,不管怎么说,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瞬间就被打发了。
真的是粉红色的。
(刊载于《南方都市报》2010年8月7日 )
3 ) 【feo星座小讲坛】
翻篇旧文出来贴~
其实坦白说,对这片子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不过那次看完之后又硬性观后感要写,于是就产生了下面这篇非主流观后感。笑。不过我当真觉得阿黛拉是白羊姑娘~
————————
又名,一个白羊姑娘的非凡冒险。
我知道这并没有官方的证实,但,童叟无欺,阿黛拉一定是个白羊姑娘。在星座学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出行,恋爱,甚至婚嫁的必修事宜的现在,普及一定的星座学自然是大有必要。今天的feo星座小讲坛,就要以阿黛拉为例,告诉大家解读一个白羊姑娘的五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傻劲
证据:安德烈事件。
虽然我不知道原文,但从中文翻译中,也可以简单的一窥一二——“安德烈,热烈的热。”白羊姑娘经常会不小心脑子秀逗掉,做出一些傻到匪夷所思的事情,自己还怡然自得,一点都不会察觉到。白羊的傻,应该是众星座中出了名的吧。
关键词二,意外性
证据:秘鲁与埃及
虽说女主角阿黛拉去埃及是为了救她亲爱的妹妹,可能是早有计划,但事实上,对于一个白羊姑娘来说,这是多么常见的状况。打算吃冷面结果临到最后一刻却突然变成了冷馄饨;又比如,想着要去杭州的,可能N个小时之后,她却出现在去南京的车上。可以这样说,白羊的姑娘的生活注定动荡。她很容易按着直觉行事,往往到了意料之外的目的地,才会无奈的笑笑,称总有一天自己的冲动害死了自己。但实质上,却无比享受这种充满着意外的状态。按部就班对于白羊座的女生来说,比什么都痛苦。她或许也渴望安定,但天性注定了她很难真正消停下来。
关键词三,不顾一切
证据:逃亡。
女主角阿黛拉点燃了地上的石油,一路狂奔,扑向木乃伊,然后顺着地下水道逃亡。这样轰轰烈烈的场景,除了形容太白羊了还能说什么呢?片中的阿黛拉面对骆驼的不理不睬果断实施威胁,遇到危险时的随机应变,为了自己的妹妹甚至蛮横的要求科学家先不要死……不计后果。不求回报。清醒却天真。这些矛盾的特质在白羊座女生中得到了最恰当的体现。
关键词四,顽强
证据:劫狱
相信看过影片的人,一定会被那一段换装劫狱的情节所深深吸引。白羊姑娘通常都很顽强。锲而不舍对她们而言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这种顽强诚然是件好事,但坦白说,再更多的时候,也害苦了自己。只是天性里的东西又哪会那么容易被磨灭?于是白羊还是继续着自己“打不死的白羊”这样的称号,继续奋斗下去。放弃是她最不愿意承认的,又或者,在她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这两个词。
关键词五:自责
证据:妹妹
阿黛拉的非凡之旅是为了她的妹妹,而对妹妹的感情,这也是整部影片的主线。日复一日的谴责,习惯性的把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全然不顾他人的反感,觉得应该自己承担,觉得自己应该先做检讨。——这也是如此明显的白羊特质。阿黛拉无法原谅自己对妹妹造成的一切,于是才有了这部片子的“非凡冒险”。这样的内疚可能导致两个极端,一个是陷入自己的世界不愿意出来,而另一个,则是积极的改善。这两种情况间或出现,从而也导致了白羊姑娘的瞬息万变,无法捉摸。
好了,今天的小讲坛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捧场。再见。
=V=
4 ) 古董味道的法式蕾丝
电影的高潮部分在于刚开始1分钟内类似埃及画壁式的片头字幕。
气场强大的美妙配乐加脑海中已先行陶醉的吕式华丽风,肾上腺素分泌井喷。吕克贝松吕克贝松,我在心底按压下默念。
好吧,我承认就如新手淘宝购物的那种可笑评价:没有我想像中的好。也许是之前的心理暗示太过于强大,也许是开头的配乐让肾上腺素的提早出动,也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拼凑式的剧情无法重现吕式经典,但是光从一个法国电影的角度来说:古董味道的法式蕾丝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优雅小碎石板铺成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光鲜高跟鞋跟踏上去清脆有声的法国街道;
田园气息甜美感无处不在的棕榈色实木闺房及满屋子不同国籍的古董物件;
当然当然!还有女主角每次出场,裹满肌肤的由各种美妙蕾丝拼接而成繁复华美至极的手工衣裙!
阿黛拉面见总统的那幕,从碧绿草地上瞥见的立体重工蕾丝立领到返回家中褪去层层纱织至脚踝的白色刺绣玫瑰丝袜,这些早已消失在急功近利朝九晚五蚂蚁般生活上的东西,竟然如此刺痛眼睛。
我爱古董味道的法式蕾丝,请上世纪优雅法式复古风潮华丽回归吧!
5 ) 怎么都学阿凡达不会说故事
吕克.贝松这个曾经让我憧憬的金色招牌连砸都没有砸出声响……
撇开让吕克.贝松名声大振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不谈,我一直认为吕克贝松是一个相当出色的编剧,能把故事讲得简洁、紧凑,并且不失幽默。例如曾经的《终极杀阵》,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只用了出租车这一个突破点就把简单的兵抓贼的故事说的与众不同、妙趣横生。其实吕克.贝松的想象力一直是大家所称道的,那部被奉为经典的《第五元素》虽然我并不懂那种科幻,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部向星战致敬的片子,《第五元素》确实还是有它的独到之处。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走进影院之前我对这部《阿黛拉的非凡冒险》是充满期待的,毕竟集合了盗墓、探险、复活还有那个20世纪初独特的历史时期,这本来应该是一部相当精彩的电影。
一开始对探险的理由一直没有揭晓,因为简介里的剧透的关系倒也能猜个大概。但是前半个小时铺垫阿黛拉是个成功的女探险记者有必要吗?
铺垫安德烈痴迷于阿黛拉有必要吗?如果说这些是为了后面的翼手龙做准备,好吧,那那个倒霉的出来打酱油的路人一直对他用了一两分钟切换镜头拍他走路的样子有必要吗?好吧,那也许是为了那点小幽默,那个该死的警察局长的落水需要拍那么久?一直从那个舞娘的表演开始到落水,那些镜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阿黛拉终于开始冒险了,结果十分钟不到就搞定,抢回了木乃伊。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合着那个非凡冒险指的是帮助教授越狱啊!一次次得乔装、一次次的无功而返,典型的法国电影桥段:蠢笨的警察、白痴的政客,这些疲软的零散笑点撑足了90分钟。
最后就是救出教授,然后教授成了炮灰,然后翼手龙的作用居然就这样完成了,就是为了当飞行器……这个时候导演不忘加点小曲折就是木乃伊居然不是医生,顺便可以交代冒险的理由,就是为了救阿黛拉的妹妹,这里就是告诫我们“做运动时千万不要携带尖锐物品,以免误伤。”
整部片子的亮点就在最后的那些复活了的木乃伊,调侃地说一句:物理学家的笑点抓的挺准。但是整部片子下来对那个“非凡冒险”我是绝对的质疑,该展开的线索没有展开,该腹黑的角色没有腹黑,该幽默的角色不够幽默……
这个时候我就知道原来阿凡达一出,大家都把动植物纪录片当成故事片,只要你能明白怎么回事外加画面好看就是好电影了……
6 ) 法兰西御姐怪谈传奇
没错儿,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冒险电影,进一步说她是法兰西御姐版的《夺宝奇兵》,《丁丁历险记》,《古墓丽影》,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儿《地狱男孩》。作为欧洲漫画的重镇,法国漫画一直以来以其多样性与瑰丽的想象力而著称,而反过来这些漫画资源也为法国电影的商业化类型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高卢英雄》系列,《幸运星卢克》乃至最近被国内影迷热捧的《小淘气尼古拉》无一不是来自于漫画世界。而说到这部电影的漫画原作,则是来自于法国国宝级漫画大师雅克•塔蒂的作品《神探阿黛拉》,这部自打1976年就开始连载的作品影响了好几代法国人,其中充满奇幻与魔幻色彩的冒险之旅,美艳无比却强悍智慧的御姐主角,形形色色的怪咖反派都成为伴随漫画迷成长的黄金记忆。
这样一部承载着诸多人气以及充盈着商业类型片元素的作品,又怎么能逃过吕克•贝松的法眼,早在2000年就与作者雅克•塔蒂商议改编事宜,然而后者却认为贝松的合作协议里有太多霸王条款,以至于自己无法接受,影片就此暂时搁浅。软磨硬泡的贝松并没就此放弃,这场马拉松式的谈判最终在2006年结束,双方达成协议开始运作漫画改编电影,而雅克本人其实并没有介入剧本编写,贝松自己抽取了原作漫画中的第一卷《阿黛拉与野兽》,第三卷《木乃伊的游行》和第四卷《疯狂的科学家》作为影片的主要线索,雅克也对贝松版的电影剧本赞赏有加。
但是对于法国之外的影迷来说,问题就来了。影片一开始就以大量的画外音,单个人物介绍以及事件闪回作为引领观众进入阿黛拉世界的开端,然而这种过于凌乱与琐碎的观影体验却可能成为影片的致命点,更不幸的是,由于剧情本身的松散与连贯性的薄弱,致使影片本身很多章节段落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观赏,再加之大多数法国类型片一向对节奏控制,高潮设置都不甚灵光,总体上的观感就大大折扣,一些只有法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幽默感显然也无法博得更大范围内观影者的共鸣。对于另外一个极富看点的方面,特效与动作场面,则也是乏善可陈。电影本身就生不逢时的碰上了金融危机,3000万欧元的制作费要说确实也不算小数目了,但比之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同行还是略显寒酸,而这笔钱几乎可以断定都主要放在了片中翼龙跟木乃伊的身上,尽管他们的表现并不足以令人拍手称快。动作方面,除了我们的御姐阿黛拉几次花拳绣腿般的瞎比划之外其实也看不到太多的新奇酷,整部电影的导向根本是在走喜剧耍宝路线,不过这确实也是原作漫画的主要基调之一。当然影片整体的视觉风格,画面呈现还是有亮点的,20世纪初巴黎的繁华喧嚣,金字塔中的机关重重,秀色可餐的欧陆风景,华丽精美的人物装束,都是观影中的乐趣所在。而我们的法兰西御姐阿黛拉的冒险旅程显然才刚刚开始,就在片尾处他的老对手又再度出现,而当你看见他登上的那艘船时也会禁不住会心一笑并期待故事的发展。是的,吕克贝松本就打算缔造一部属于法兰西的《夺宝奇兵》,这也是三部曲的开篇。在法兰西的奇幻怪谈中,跟着这位御姐一次次的展开冒险之旅,尽管电影有时候让人食之无味又有拧巴的嫌疑。
[天涯首映场]《阿黛拉非凡冒险》:法兰西御姐怪谈传奇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297909.shtml
7 ) 忘记法国电影了么?
记得去年过年,母亲和我一起看《平民窟的百万富翁》,虽然故事情节都很吸引人,旦似乎我妈情绪不是很高。最后,大家跳起印度激情群舞时,她才很轻松地笑了,“对嘛,这才是印度片子!”(当然母亲大人不知道他是一个英国人拍的),就像她是在一直在等这段歌舞似的~~
母亲那个时代的人是对印度电影是有情结的,歌舞就是标签。其实各国的电影都是有其“标签”的。不过在美国电影工业的强势下,现在的观众似乎对这种感觉淡了很多。法国电影给中国人最深刻影响的,估计还不是第五元素吧,是那个可爱的老头路易·德·费内斯 ,《虎口脱险》式的法国喜剧,几乎就是很多中国人对法国电影的第一映像。之后一部喜剧《你丫闭嘴》更是传承了这种法国喜剧的优良传统。杰拉尔·德帕迪约和让·雷诺更是让我们看到法国演员与生俱来的喜剧天赋!
法国的喜剧电影,从外表上看来有几个特点,1不靠精巧的台词设计,不用观众做“二级引申”,一语双关和冷幽默那是英式喜剧的特长(科林·费尔斯 就深谙此道).2基本上由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完成搞笑部分。3混乱中出笑果,旅途中找笑料,所以“公路片”在法国电影里,多半是喜剧。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不要被他的片名迷惑,当法国人说要去冒险时,那一定是个快乐的旅程!
我知道这部片子的骂声不会少的,因为有吕克贝松这么一位在这儿戳着,魔幻,奇幻题材最近又这么火,大家80%是冲着第二个《第五元素》去的。可以理解,当看到,我们的干白小姐在屏幕上带领着众人和一只翼手龙大肆耍宝的时候,确实有点儿雷人。
有个美学术语叫“期待视界”,我们估计就是在这上面出问题了~试想这个片子要是在六一上映,估计会叫好声一片的。
这个片子的好坏,我不想多说了,趣味无争辩嘛,喜欢的人不会几句骂声就找不到快乐,持批评态度的人,也不必与之争辩,不喜欢这个换一个别的就是,找到观影乐趣就好。
不过这个片子,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电影是丰富的,每个国家的文化养育了他们的现代艺术,使其也有着该国传统的积淀。就拿法国来说,其电影业一度在世界电影版图中占有很重要的辐射地位。历史辉煌不用我在这里掉书袋,即使在好莱坞独霸天下,亚洲电影异军突起的今天,法国电影依旧能保持它的名族特色,实属难能可贵!法国电影,英国电影,印度电影......我们需要这样的多样化。我们的电影工作者们也值得思考
最后说,这部片子的国配很是出色,上世纪我们国人对译制片的感觉,在这部片子中也可略见一斑。
我不喜欢这个女人,演的做作。埃及那一帮木乃伊倒是很不错。P.S.这女人怎么这么多造型都像极了小甜甜布兰妮捏 囧
典型吕克贝松式爆米花电影,少有冷场兼美工不错,大抵是因为还有后续的原因,情节相对松散。教授实在够惨,死了也没人在乎,木乃伊既然能救活妹妹,怎么就不能顺手多救一个?还是人走茶凉,生来就是茄厘啡,没办法。至于贝松老师的“十部电影说”,我相信,其实他的意思是,一生只拍十部靠谱的电影。
女主角漂亮 加一星... 吕克贝松个老色狼可以拍美女全裸....怒了...
木乃伊一醒就变二了 我还是希望那个训龙爷爷能复活呀
这片子有我喜欢的一切元素:lightness, costume drama, belle epoque, crazy comedy, charming lady smoking...
http://www.imdb.com/title/tt1179025
进电影院就是抱着娱乐的心嘛,所以就不要对剧情太苛求了除了那仿佛让时光倒退10年的国语配音
喜欢女主~
法式的幽默!
看完才知道是贝松的东西!只是,这故事讲得,讲得有点儿,有点散漫,或者说,看完后只能回忆起很多细节,其他的一切,似乎你全都记不下了,或许,这才是本来的贝松,骨子里的法国味。不管怎么说,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个烂片。
在洋气的法国文化中心看了一场有女主角露点的电影,何况女主角还那么有个性。还是挺满足的~P.S.法国人都是处女座
埃及人好欢乐啊,指着卢浮宫说好美让我们在这里造座金字塔的法老简直是被马达加斯加里那位狐猴朱利国王附身了。。主演路易丝小姐真美,"演技超群"倒是没看出来,不过相对于这部华丽奇幻大片,给出的表现还是足够精彩的有些桥段还蛮四溢。
史上最萌木乃伊新鲜出炉~
说实话 真有点雷 对于死了千年的木乃伊开口说法语这实在无法接受。。。
以后用发簪要小心。。。
吕克贝松是个幼稚的大叔。。。。。。。。。。。。
骚味太浓,把科幻气息都掩盖了...
除了露两点(院线版貌似被剪掉了?),还有13点。
适时的美好小清新~
吕克·贝松,我爱死这个老头了!!非常发厌的片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