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货币。货币是交易的媒介,背后是以信用为背书,载体可以是任何不容易大规模复制的资源,但要与社会资源的增幅相符合,否则会造成通货膨胀,现代货币可以控制好发行量,若掌握得体,是合适的载体,但失控则可以短时间大规模印刷掠夺社会财富,所以货币以当权政府信用为背书,信用可以创造货币,世面上的信贷规模是发行货币的数倍,刨去流通带来的乘数效应,也有好几倍。
犹太人放高利贷与宗教的规定,基督徒不能从事放贷,而犹太人凭借旧约规避可以放贷给基督徒。高利贷如何演变成银行,美第奇家族通过多元化规避了单一风险,发展大规模优势后且降低的风险减少了借款人的成本,发展出银行业。
第二集,债券。发行债券可以以时间换空间,比直接印钞多了一种选择,通过对赌未来增加政府现在财富,不会增加市场流通的货币,从而不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可以以更有信用的方式筹集到社会资源。债券的主要风险来源于偿付能力以及通货膨胀,当债券筹资不到位时,无奈只能选择印钞,则可能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使得债券上的固定利率相较商品或资产而言下降,从而引起债券的价格下跌,下跌的幅度至少要高于通货膨胀才有吸引力,通货膨胀中,人们持有商品和黄金不出售兑换成货币。当发债手段失效后,最后的手段就是印钞了。通货膨胀会影响固定收益,住房贷款利率,以及养老金。
第一集 dreams of avarice
☀500年前,南美洲印加帝国,崇尚稀有金属,但 labour 才是他们的价值单位,而非货币——1532年,西班牙 Francisco Pizarro 等人寻找“黄金国”——但是找到的Rich Hill 做成钱币并没有让西班牙富裕起来,而是物价飞涨!
因为货币的核心—— trust ——the root of "credit" is "credo" ,the Latin for "I believe".
☀早期放债人,并没有好的名声?
——罗马数字让早期人们无法方便进行计算,而在东方的伊斯兰教、宋朝的经济生活更为方便——斐波那契Fibonacci引进《算法》,举例都是商业活动。
——在威尼斯,商业更发达。放债人有风险,于是要收取 interest——犹太人被允许在威尼斯活动,是因为他们可以根据斐波那契计算的公式,来进行放贷(基督徒不行,因为教义不允许)——当时商人们聚在桌子旁"tavole",坐在椅子上"banchi"~the root of banks.——但犹太人也因此,被exclusive,设置犹太区。——放债人风险很大——必须凶狠,无情。
☀放债人如何平衡(多赚钱VS减少违约)?——做大做强!!——banks 应运而生
——Medici's family (文艺复兴时期)——让其名誉变好!——摆脱了反高利贷法的限制(未说明多种货币之间兑换)——外汇融资+向民众借贷——多元化,分散风险——也难逃 bad debts
——美国银行更愿意借贷给任何人,孟菲斯,easy credit ——很多人会选择破产,但这里也不会对破产的人实施暴行——鼓励创业精神(今日的破产者可能是明日的百万富翁),破产权很重要,只是一部分坏账,也不是不还,而是重排还款日期。
——securitised证券化——the bond market 证券市场是现代金融系统的第二大支柱
第二集
当今社会,权利属于精英集团——
本片的全称是《货币崛起-世界金融简史》,将Money从金钱框定为货币,明确了它的金融属性。这部片子由研究经济与金融史的学者尼亚尔·费格森讲解,他也是同名书籍的作者。
本片由讲解人到访世界各地,讲述金融发展史中的故事,从货币和信贷,讲到债券、股票、保险、金融衍生品、房贷,最后以金融全球化结尾,提出了中美金融共生体Chimerica的概念。本片还提到了美第奇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荷兰东印度公司、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次贷危机,也采访了索罗斯、肯·格里芬等对冲基金负责人。总体而言,本片比较浅显有趣,但也有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它的内容过于简单。
非金融科班出身的我觉得本片很不错,本片以及本人近期所见所闻,都启发了我对金融这一概念的一些感想。
金融拓展了蓝图的边界。无论是获取贷款、发行债券,还是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融资人都通过自身的信用实现了资金的扩张,用于实现更为宏大的目标。最近恰好读到京东方的发家史,每一条先进生产线的建设几乎都需要百亿级别的资金投入,才构筑了规模优势、赢得了发展先机。其中既有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入股,也有国开行和众多商业银行的银团贷款。
金融是关于信心的游戏。人们对于股价、利率、汇率的判断,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汇聚在一起,又通过快速的信息传播相互影响、反复博弈,无数组织和个人希望通过交易从中获利。这种判断基于某个实体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华为近期在技术领域的突破推动了华为相关股票上涨。但人们的信心和判断也会受到真假难辨的舆论的影响,使市场变得更加“情绪化”。例如近期就有一批声音有意唱空中国经济,需要我们用事实予以回击。
金融是权利拓展的工具。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梅耶·罗斯柴尔德说过:“只要掌控了货币发行权,我不在乎谁制定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利用“美元潮汐”收割全球财富,进一步巩固自身霸权;索罗斯做空英镑,对抗英国央行。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向处于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融资,也是附加政治条件的。
贫穷落后就要挨打,金融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财富的积累增强底气。但同时,金融的发展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去工业化、赚金融快钱并非经济发展的正道,反而容易累积泡沫、制造经济危机。尼亚尔·费格森用最朴素的语言解释了为何中国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规避风险:因为中国的相当部分投资来自中国人自己的储蓄,虽然引进了外资,但大多数都用于建造工厂等实体,在经济危机时很难撤资。
所以,不管是经济的全球化还是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并不意味着复制他国的既有模式,而是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以我为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用4小时刷一遍世界金融简史,还不赖。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没有什么金融手段能让自己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昨天挣得的,今天可能会失去;今天挣得的,鬼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如何应对黑天鹅?
及时行乐,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保持冗余,
锻炼竞争力和韧性,
这是我能想到的应对危机的办法。
视频主要脉络:
信用与债务→证券市场→保险事业→股票市场→房贷市场→中美共生
几个case:
美国1929经济危机
美国卡特琳娜飓风灾难(保险业的不靠谱)
美国安然案与格林斯潘
美国次贷危机
日本高福利制度的成功失败
智利养老金制度的成功
中美共生关系(预言了贸易之争)
两个金句:
Money is only worth what other people will give in exchange for it.
Money is about trust, even faith.
个人观点:2020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股市崩盘也将载入史册,附一个网上流行的小段子——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3月16日,巴菲特:我还是太年轻了……”
3月19日,美股本月第四次熔断,巴菲特该无语了。
人类从来就不是什么理性的动物,“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银行起源于民间的借贷制度。《威尼斯商人》中的奸商夏洛克要求别人以身上一磅肉偿还格拉斯哥的高利贷便是民间借贷业务的一个缩影。借贷制度使无数的人、货物、服务在世界上流转。货币作为资源交换的媒介,保证和推动这些资源的流通。借贷制度便是凭借着相互间的信任,将钱借给其他人,并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归还,在这种没有实物的交易中,信任尤为重要。但任何借贷款都有违约的可能,放款人将借款借个做贸易的商人时需要有所补偿,这便是通常所称的利息,但由于当时的天主教和犹太教反对借贷收息现象,大大阻碍了当时金融业的发展,放贷者往往得不到偿还,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放贷者都唯利是图、被人憎恨的原因。他们借款时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过于慷慨则赚不到钱,如果过于强硬借款人便有很大可能会违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第奇家族创建了银行产业并创造了出会计记账法。因为意大利各城邦都有自己的货币,不同地区的商人进行交易时需要把自己的货币换成交易对方所能接受的货币,于是美第奇家族看准时机,推出了货币兑换以及票据贴现的业务,不同地区的货币可以通过银行这个媒介与其他货币挂钩,而美第奇家族正是将利息隐藏在货币兑换中,使得银行产业正规化、合法化。同时,其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和错综复杂的合伙人体系大大降低了银行产业的借贷成本,使得银行可以向大众借款,美第奇家族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这便是银行业和民间借贷的根本区别。而银行业的发展也为文艺复兴的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更使美第奇家族一度取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我是先看的书后看的这个英国纪录片,书写的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入门者。纪录片也非常有意思,看到了很多书里出现过的人物和地点,配合书本食用效果绝佳。
金钱永不眠。美第奇家族在文艺复兴时代就开始设法绕开金融管制了,哈哈~
‘我在看这部电视剧 2013-03-07’, 看了2年多才看完。。。//掃盲。。//Niall Ferguson乍看上去像Morrissey....
wonderful~
收获:金融历史很重要。金融和爱情一样,以人为主体,自然不能完全用数学解释。
講的全是皮毛....太基礎了...
分了三天看完,中途睡着4次。世界上有些知识就是这么有用但枯燥,点亮技能树真是不容易。
提到罗斯柴尔德,怎么能不提和珅呢?他才是18世纪的世界首富啊
1. 主持人、制片人是教授,这就能够保证这片子会有点深刻,还好也不枯燥。2. 可以重复观看的。希望下次观看的时候,这个片子就对我来说,非常浅显了,我能够在这段时间段落里,有所成长。
It could be made into money, a store of value, a unit of account, portable power.
怎么搞的跟央视一样,拉起大架势,却又浅尝辄止,拍的挺枯燥的
梳理清晰,解说词写得也很好,极佳入门片
The Ascent of Money 货币的崛起。下了一个版本。。。有3个版本。其中一个是CCTV高清中文配音版。
金融入门
还不错的关于金融历史的综述,讲了银行、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的起源。当世界历史完全从金融角度来看的时候真是十分有趣。边看边想他的制作过程,好歹我也是看过纪录片炮制过程的呀。外景地竟然有到过重庆,当时我就震惊了!hedge fund, derivatives是我知识的盲点。
太基础了,不过拍得还行。
THE MAIN THEME IS how the greeds of a few people ruined all our lives!!! V. intersting to see how mistakes can be made over and over again.
看完生出好多疑问,让我这金融小白终于对钱产生兴趣。它关乎生存,和人、社会有关的大部分问题都能追溯到钱和资源本身。钱本质是个符号,它背后指向是社会资源的产生、消耗和运转。活着需要钱一点没错,但一旦忘记它本质是个手段,而将它当作目的,反将本该是目的的自己当作逐钱工具,才是人世最大荒谬。而将所有人裹挟其中的资本,恰是人心欲望聚合成的巨大怪兽。唯物主义最大谬误,是将意识视作低于物质的被动存在,不考虑意识与环境互动的巨大可能。如果人心也是社会的环境,观念、审美影响人们行为和选择,便不能只把物质生产当作唯一目的,要同时关注生产、消费方式本身对意识的巨大影响,以及伴随而来的感受、审美和行为——它会极大反向作用于物质生产的结果。基于这点,认知科学潜力极大,目前只算刚刚起步,有太多大有可为之处。:)
不能因为只见过白天鹅,就否定黑天鹅的存在。
金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