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just don't say a word
我总是习惯于看片之前,先有一个了解.
但是这个是一个例外,实在是天儿热,也实在是无所事事,
还是用 打发了我无聊的夜晚.
故事一开场,由一个抢劫案开始,一枚红钻石,为故事的开展坐铺垫.
因此,导致我以为这是个我一贯喜欢的警匪片,其实不然;
越到后面,越发得觉得精彩.
纳森·康拉德,一位青少年心理医生,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聪明可爱的女儿杰茜.
伊丽莎白·巴罗斯,十年前那场掠劫案中一员的女儿,父亲被杀;小小年纪,目睹如此残忍的情景,精神失常;从此,获取这一赃物的秘密就隐藏在了她的大脑深处.
十年之后,那帮歹徒又出现了,为了那个未得手的赃物,又开始了他们的罪恶.
纳森·康拉德为了救出自己的女儿,开始与伊丽莎白接触,来感化她,让她把心中的秘密讲出,来挽救她自己和他的杰茜;
于是,他们与他们的战斗开始了......
......
很喜欢那个聪明的杰茜,
刚刚见到伊丽莎白时,是恐惧,但后来觉得她也很好,漂亮,不能说可爱,但感觉很好.
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伊丽莎白第一次见到纳森时就没有那么大的戒心呢,难道说 心理医生本身就具有这么大的魅力吗?让人对之放松戒备,那以后,可要小心与搞心理的人的接触了!^_^
伊丽莎白坚守着心中的那个秘密,为此十年来一直辗转于各个医院,为自己编造各种精神病的症状,以便呆在医院里,来保护自己.
是爸爸死亡的残忍让她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吗?
还是内心的恐惧,怕遭遇同样的悲惨呢?
这个秘密牵扯了太多人的生命....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小秘密
属于自己的,或者别人的,
但不会是关乎于生命的,
我们说出来,或者 不说出来,
又会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别人根本就没有兴趣知道,那就让我们一直守口如瓶吧,
那将是永远属于我们自己的秘密.
and just don't say a word.
更或者,别人不想知道.自己却一直在喋喋不休,
反而引来一片反感,那又何必呢?
还是 留一个美好在心中,自己也会美好的!
2 ) 还有谁守口如瓶
昨晚似睡非睡之间躺在床上看电影,2001年的“一言不发”,一伙匪徒劫宝之后内讧,偷得珠宝的匪徒带着孩子逃亡时,被同伙推到地铁道压死。小女孩伊丽莎白·巴罗斯由于目睹父亲惨死而精神失常, 以至十年之后出狱继续寻宝的同伙不得不绑架专长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精神医生纳森·康拉德(迈克尔·道格拉斯饰)的女儿,以要挟他在当日问出伊丽莎白心中深藏的编号码,夺回被她当年放入父亲棺木的玩偶里藏的珠宝。
对于这个守口如瓶的姑娘,纳森·康拉德用的是感化,他带着女儿画的画和心爱的玩偶去见伊丽莎白,引导她交出心中的秘密以换得女儿的性命。我开始很疑惑,那块宝石对伊丽莎白并无甚实际意义,为了一块不属于自己的宝石,换取十年光阴未免太不值,直到十年之后可以用此换回一个小女孩的生命,这一切又显得有了意义。匪徒们创造了这个意义,得到了秘密,并在夜黑风高的坟地里挖到了宝石,然后在导演的安排下一起被埋葬,圆了那个“人为财死”的梦。我想,若是当年在地铁站,躲在柱子后面的她趁乱抛出那个藏有宝石的娃娃,也不至于要十年光阴夜不能寐,恐惧仇恨以至于要伪装神经病以求得在铁栏中的人身安全。影片以童年的巨大阴影模糊解释伊丽莎白的一言不发,也许小女孩受到惊吓,加上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导致她将娃娃放进父亲的棺木,并准备用一生的时间和自由来守护那个棺木上的号码。这样导演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入逃离疯人院,案件现场重历等等渲染气氛的情节。关键是最后,她终于没有守口如瓶。
当年的俞可欣,便如她一般,背负着一段感情和若干“沉重的秘密”,十几年后换来一本叫做情海星空的书,在我看来,换成钱的不再是初初时那段感情, 而是囚禁她的这十几年时间的心牢。热爱隐私八卦的人创造了这个价值,得到了秘密。希望她便可以象伊丽莎白一样从此被救赎。或许,她更愿意能够像小姑娘抛出娃娃那样,忘掉过去重新开始。
你看,原来有太多秘密,并不是不能说,只是没有可以交换的价值或者意义,于是我们便用时间和自由来成就这个意义。当年绕阿姨一把血一把泪地对媒体控诉赵叔叔人品有问题的时候,我就很疑惑,为什么这么划不来的买卖还挂着赵叔叔自己都不肯承认的爱情名义进行了很多年,终于成就了这场官司?
看起来守着秘密的好象都是在力量上处于弱势的群体,哪怕是出于强势的个体,也要装出弱者的形象,这样才能博取同情,最最直接的交换, 还是利益。这个世界仿佛永远有一座均衡强弱的天平,人人愿意做惩强扶弱的天使。所以和强手过招,哪怕一败涂地也是有利可图,于是莱温斯基的秘密找到了交换的价值,小贝情人的秘密找到了价值。另一些人, 不是没有, 只是不说,因为说出来,就是承认自己失败。
没有人想知道的事情,不算是秘密。祥林嫂不厌其烦地跟人诉说,换来的却是遭人厌倦嫌弃悲惨境遇。和平年代的普通人没有好莱坞电影里面那样的经历,那些说出来也不会天翻地覆的琐碎隐私,不妨继续守口如瓶。而据说,还有远离我们很久的理想和信仰是值得用生命来捍卫的,所以当电视里重现当年地下党员冒死吞下党员名单守口如瓶的时候,就让我们热血沸腾吧。
3 ) Don't Say a Word
纳森·康拉德(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是纽约著名的精神病医生,特别专长于青少年心理问题,他有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故事从他女儿被绑架开始,绑匪以他女儿的生命相威胁,要他在7天内办成一件事情:治好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必须与时间展开激烈的竞争,争分夺秒把女儿从绑匪手中解救出来。原来,一伙匪徒正在探寻他们多年前劫掠未遂的珠宝,而获取这一赃物的秘密则隐藏在一名年轻女子伊丽莎白·巴罗斯的大脑深处。数年前,伊丽莎白因目击这起突发的恐怖事件而精神失常,此后便一直辗转于精神病院,整日提心吊胆,害怕那些陌生的凶犯们发现自己的藏身之处。歹徒们绑架杰茜的目的很明确:纳森必须把伊丽莎白治好,并诱导她道出宝藏的秘密。糟糕的是,纳森必须在晚上5点钟以前把伊丽莎白搞定,否则杰茜就性命难保。由于歹徒们使用先进的监视器跟踪纳森和他妻子的一举一动,因此他们无法报警。与此同时,正在调查一起谋杀案的女侦探桑德拉·凯茜蒂顺藤摸瓜,与科斯特一伙以及正处于绝境中的康拉德医生撞了个正着……
布里坦尼·墨菲演得很好呢,小女孩也是,简直比达寇塔·范宁都神。
2007.8.18
电视上看的。。快十年前的片子来说,很不错了
小时候一段时间内认为最棒的片子,深深记住了布里特妮墨菲演的精神病少女
当年的小娘皮已经翘辫子了~
用力拍了,但情节模式是过时了。
那个小女孩还挺可爱的,能让一个猛男给她做奶酪汉堡~
罪犯背景交待不够,所以匪首再NB也没有说服力;男主是心理专家,却没体现出专业技能,这剧本各种设定不过硬,注定了平庸。
开头比较奇炫,吊人胃口,后来才是杀鸡用牛刀,不就一个破红宝石,眼窝子得有多浅才会一群人把一辈子搭进去;抢劫时还撇掉其他珠宝现金,编剧你好歹改成巨钻吧!对麦道从来不喜欢,觉其长相阴诡。西片看多了受不了其日常的矫情:没事的宝贝儿、你听着一定要把她带回来…麻痹你们不拿腔拿调讲话会死啊?
剧情上有些故弄玄虚的感觉,女警线插入的有些生硬,扭脖子的连环杀手应该就是肖恩宾团伙,但动机有些不明不白。 倒是两个女孩的高智商让人惊艳,布莱特妮墨菲仅20分钟的表演演技上就力压道格拉斯。 两个如此才华的女孩年华逝去让人扼腕。
情节虽然有一些悬念,但还是稍显老套,很多能发掘得更有戏剧性的地方,没有进一步润色,比如最后,如果那颗红色宝石并没有被男主角扔进土坑,而是再一次掉包,会不会更加讽刺呢?好在影片还是有亮点,实力派影帝迈克尔·道格拉斯,表演十分到位,已经是戏骨;小女儿也相当有型,全片镇定自若,深得心理医生老爸的真传
很紧凑很抓人,道格拉斯演技相当好。不过故事有些作。
故事还是讲述得挺紧凑。但是精神病医生的专业性表现的并不充分,使得这个故事流于一般的营救套路。
创意在当时看还算不错,但故事情节的推进做的不好,感觉女警察那条线根本就是因为结不了尾而后加上去的。迈克尔·道格拉斯和布莱特妮·墨菲的表现为影片有小小的加分。
少一些蒙太奇,少一些喘气,少一些女警镜头,多一些小女儿和凶犯的对抗,多一些心理对决,就会更好看。
又是看完,全没感觉,不好不坏,打发时间的一部片子
失魂少女这条线,实际上没做出新意思,出场还有些气氛,越往后越薄弱,到了后半部分,这个角色基本已沦为一个单纯的叙事工具,这个戏,既然叫Don't Say a Word,最大看点,就应该在这姑娘身上,这个人物写丢了,是这个戏失败的罪魁祸首。
上映时好像评价一般没去院子里看。20年后今天得闲看看。道格拉斯挺适合这个心理医生角色。
2008年11月26日Weihai
挺勉强的一个故事。而且,女精神病的父亲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背叛同伙的二五仔,不管后来的剧情如何,这个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