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看《红尖尖》之前,我对这种类型的片子兴趣度不大,只不过看猫眼上面介绍说在国外电影节上拿了多少多少奖,让我对这片子产生了一定的好奇感,看完了之后的感觉“哦,不错哦”,这确实是一部值得让人花钱和时间来看的好片子。
《红尖尖》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讲述了一个瑶族的孤儿和奶奶相依为命,逐渐成长的故事,近两年国内这样题材的片子不少,但是不管是写实的纪录片,还是虚构的情感片,都会直接把重点放在生活困难带来的矛盾冲突,用大白话说就是不让你好好过清净日子,你的脸上都是痛苦和压抑,家里天天就是吵架。让人看着就觉得一个字“累”。但是《红尖尖》却是宛如众多涂脂抹粉哭天喊地的妖艳贱货中的一股清流。孩子父母双亡和奶奶相依为命,怎么都要整几场祖孙抱头痛哭的戏吧,但是这部戏里居然一点都没有,有的只是为了不让孩子伤心的美丽谎言,有的只是孩子天真的梦想。不得不夸赞这部戏的导演,整部片子基本上没有一个情感激烈冲突的段落,但是却一直通过人物的表达来展现对亡者的思念,哀而不伤,悲而不戚,这才是我们日常生活里该有的样子,而且导演非常注重生活的细节,婆婆的脚摔伤了,小孙子居然是把狗弄伤了,然后跟着狗去找到了最好的草药,这不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是不知道这个小窍门,村子里的邻居们平常的时候不太说话,但是当小孙子闯祸了,是他们一夜之间给菜地恢复原样,当老师需要见小孙子的爸爸时,突然就有好几个爸爸冒出来了。每个人都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们,这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农村的生活,没有戾气也没有怨天尤人,大家都是平淡,开心,积极的生活。这样的片子让人感到轻松,同时也有着一些感动。
如果说故事和人物让我有些感动的话,《红尖尖》给我的惊喜则是剧中优美的风景画面,很难得在国内片子看到如此漂亮的画面,近期国内电影都是聚焦于都市题材,每天都是繁华大都市的场面,要不就是如重庆一般的魔幻风格。但这不是我们大中华的传统啊,中国景色传统的美就在山水之间,《红尖尖》的镜头里就是如此,都是如画一般的山水,我以前只是在日本和韩国某些综艺中才能看到的美景,终于有一天也能在我们自己国家电影中看到了,让人感觉只有这样充满天地灵气的山水才能够养育出勤劳质朴,自强不息的人,就冲着这优美的风光景色,就能治愈我这颗已经被钢铁森林弄得麻木的心了。反正,如果你有时间,我建议你看看这部片子,会带给你一个难忘的体验。
“我们,连在一起,永远不分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忍不住落泪!第一次尝试《红尖尖》这种质朴的电影,别有一种感受。
电影以主人公的回忆录形式展开,从火龙小时候的故事讲起。“雨伞”是火龙最大的心愿,心心念念着能有一把雨伞,“雨伞”似乎也就成了贯穿整个影片的一个线索。但是在之后当火龙真正拥有了雨伞之后他反而没有使用雨伞,而是一直用着阿爸的那个戴着红尖尖的斗笠。而且在斗笠意外掉下山的时候不顾一切去取回斗笠。在看《红尖尖》之前,总在好奇红尖尖是什么,直到阿婆给火龙讲火龙阿爸的斗笠,我才明白红尖尖是火龙阿爸斗笠上的那个红色的尖尖。这个有着红尖尖的斗笠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寄托,即是火龙对阿巴的爱,也是阿婆对火龙的爱。
我最感动的是这部电影中无处不在的纯朴的人性美。
首先,这个在群山环绕中的小山村生活着一群纯朴的村民,这些村民善良朴实。火龙的第一把新伞被阿婆赔给了毛任男,阿婆承诺他等菜长好卖了有钱了就可以给他买雨伞了。于是火龙“拔苗助长”结果一地的菜都毁了,惹得阿婆不开心,火龙也很失落。但是第二天地里的菜又一片生机勃勃,我本来还疑惑怎么长这么快,但是当我看到阿婆对村民感谢的时候我明白了,是那些村民帮助阿婆重新中上了菜。这一幕我非常感动。因为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几乎没有这样的场景出现了,我们在现代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所以看到这里我感触颇深,也想回到人与人之间的朴实关系中去。
其次,阿婆与火龙祖孙二人的爱是整部电影最感人的地方。阿婆坚忍、善良,她瞒下火龙阿爸的事故,与全村人一起为火龙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希望能够让火龙健康、快乐的成长。阿婆虽然很爱火龙,但是她的爱不是溺爱,火龙犯错误的时候阿婆也会严厉的批评他,教会他怎么做人怎么更好的成长。火龙顽皮、聪明、善良,他也很爱自己的阿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捕虾给阿婆换一个新裤子,又因为阿婆的身体缺乏营养去村民的鱼塘捕鱼,被阿婆教训之后他又送还回去。
火龙知道了自己的阿爸去世了,但是他没有说破,而是选择继续与阿婆祖孙二人的爱朴实动人,打动人的心底。
最后,我很喜欢火龙、果果、吕格旋他们几个人的友情。他们天真可爱、善良朴素,彼此陪伴、一起成长。当火龙的作业没有家长签字时,果果、吕格旋都把自己的阿爸拉去给火龙签字;火龙不开心他们就陪着火龙一起,火龙要捕虾给阿婆买新裤子他们就陪着火龙一起......这种友情从小一直到大都不曾变。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火龙在爱中长大,终于不负阿婆的期望终于成为走出山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但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有些景做的有一些假,就是从火龙的学校门口出去的那个远处的景,那个景是想展示一下学校的大门口和远方的景,但是展现出来的画面感像是平面图,并没有远近结合的立体感,远方的绿山的颜色模糊不清,但是大门上的红字的颜色却格外显眼,有一些像PS后期制作的背景,没有还原到真实的场景。
总的来说,《红尖尖》是一部非常值得去观看的一部影片,它诉说的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纯朴的爱,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感受一下这部电影给心灵带来的震撼!
《红尖尖》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关于少数民族扶贫和教育题材的电影,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部非常优秀且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先说一下打动我的几个点:电影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人物塑造鲜活饱满,场景优美贴合主题。
电影主要讲述了留守儿童火龙的父亲工作中遭遇意外去世,为了不影响年幼的火龙,所有人都善意的瞒着他,乡政府以及村民都自发帮助火龙一家,最终火龙成功考上重点高中的故事。
从一开始,我还在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片名叫红尖尖,在观影中我才知道红尖尖不仅仅是斗笠上的红尖尖,也是火龙,阿婆,和火龙阿爸之间情感的维系,电影的最后一幕,更是让人有种泪奔的冲动,“什么两个人,明明是三个人”感人至深。
水仙阿婆是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让人敬佩的角色,在儿子去世,孙子年幼的现实面前,她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而是为火龙创造一个最利于成长的环境,她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品质,执着,坚韧,质朴,正直,而这些品质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火龙,让火龙成为了乐观积极,坚韧不拔的大人。
而在电影中,有太多的感情碰撞让人不禁鼻头一酸,火龙为了让菜苗快点长大拔苗助长,结果菜苗全都死掉了,祖孙一追一赶,而当水仙阿婆体力不支坐在地上时,火龙又赶忙跑回阿婆身边;作业需要家长签字,但是火龙阿爸不在,于是有了其他同学家长争相签字那一幕;甚至火龙把自己蚊帐做成渔网抓虾,只是为了给阿婆换一件衣服,而阿婆心疼火龙,把自己的蚊帐给火龙用;当知道阿婆太劳累,需要补充营养,火龙二话不说去池塘里抓鱼,却被阿婆识破是家养的要求他还回去;火龙为了减轻阿婆负担,去木工长打工,而他留在家里的木工资料,被阿婆当成课本冒雨送去学校;这些感情碰撞,格外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相互依偎、相互支持的祖孙情,随着随着电影情节的展开一次又一次催人潸然泪下。
另外,影片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构思是非常全面的,不但讲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政府的大力扶持,更让我产生共鸣的是儿时的友情,他们一起抓田螺迎接火龙阿爸,一起抓虾帮水仙阿婆换新衣服,一起上山采草药帮火龙减轻经济负担,他们之间的友情,也让火龙的心灵得到很大的慰籍,同时,也使影片更加饱满真实、真情流露。
另外,电影的取景是在桂林,很多景色秀美的镜头,将原始美好的自然风光铺展在人们眼前,美不胜收。这样的取景既贴合故事背景,又讲述了壮族的一些风俗习惯,这些壮族特色,让影片中的地域文化更加真实,更加完整。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暖,无论何时我都愿称《红尖尖》为一部值得观看的温情电影!不论是祖孙之间的相互依靠,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还是政府的支持,小伙伴们的善良,都是一个“暖”字贯穿始终。结局以火龙考上高中,和阿婆在楼上看着乡亲们举办壮族特色庆祝仪式而结局,意犹未尽中给观众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最后的片尾曲中,长大成人的火龙背着写着“我们”的斗笠来到了祖母身边,而两人的身后,是一把大大的红色遮阳伞,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对于前后情节的把控非常到位,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孝”文化和不屈进取精神,呼唤着人们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关注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影片。
近几年来,在以商业片为主的电影市场中亲情片杀出了一条血路。在2021年贺年档所上映的《你好,李焕英》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如果说《你好,李焕英》是能让人惊喜的盲盒,那么《红尖尖》便是杯浓茶,入口微涩但使人久久回味。
该部电影改编自揽获多项大奖的《上学谣》,因而说电影剧本自身便具有扎实的文字基础。此外,再加上“国民奶奶”吴彦姝以及颇具灵气的小演员卢思宇的加持,更是使得电影锦上添花。不能不提的是它背后的制作班底,导演曾晓欣、制片人陈冬冬都是十分优秀的电影制作人,参与过《闯关东》《大嫁风尚》等著名影视剧的制作发行。
没有所谓当红的“流量”明星,《红尖尖》却用温暖而用朴实的祖孙情征服了每位观众。故事发生在广西临彩县宛瑶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小没有母亲的火龙与其水仙阿婆相依为命,父亲盘昌的去世使得这个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在阿婆的教导下、在村民与政府等多方帮助下,火龙仔经过一路坎坷波折,最终成为村里考上市重点高中的第一人。
用这样的故事梗概去描述《红尖尖》这部电影较为笼统,一定程度上也掩盖了这部电影的光环,而从细节去把握《红尖尖》是联结电影团队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虽然电影时长只有90分钟,但正是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十分戳人和催泪。你会和我一样同情在下雨天时只有斗笠而没有雨伞的火龙仔,会心疼冒着大雨而四处奔波的水仙阿婆,会为店主同意火龙用小虾为阿婆换裤子、村民偷偷帮水仙阿婆种菜等等场景而暖心……每个细节汇集在一起,正是这些细节成就了这一电影。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便是懂事的小火龙用红漆在斗笠上写上我们两字,火龙和阿婆他们永远不分开……
电影中火龙与阿婆等人物立体多面,也是使观众能看进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像某些电影中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的人物形象,《红尖尖》所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丰满的、是有血有肉的。火龙仔不是从始至终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而是慢慢成长起来的。火龙仔的敏感、懂事与水仙阿婆的自尊心强、明大理等多个立体的人物是能引起我们共鸣的。电影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水仙阿婆这一形象,她不仅是盘昌的母亲,也是火龙的奶奶。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在经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等多重煎熬下,她始终像棵大树为火龙遮风避雨并用一件件小事教给火龙重要的人生道理。深究水仙阿婆这一形象,你会发现电影团队所要呈现的远远不止这些。多次拒绝政府的好意援助还要以“借”的方式才肯收下,这并不是因为阿婆不缺钱,而是因为她有傲气、有傲骨,她想要的是有尊严、堂堂正正的活着,这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风骨所在。
可能你和我一样,在刚看到《红尖尖》这个电影名称时会感到疑惑,这部电影到底是讲什么的呢?在看完电影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红尖尖指的是斗笠上的红尖尖。斗笠这一个看似简单的物件贯穿了电影始终,成为了电影的线索与关键,是承载祖孙三代的“感情容器”。电影快结束时长大后的火龙仔上山采药时不慎将斗笠扔下山崖,宁愿冒着危险也要拿到斗笠与电影开头时在知道父亲回来会给自己带来雨伞而扔掉斗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得电影前后呼应,这时火龙已经明白了何谓“红尖尖”。在我看来,“红尖尖”不仅代表着实物,更是水仙阿婆三代身上所蕴含的精神之体现,这才是电影团队想要向观众传递的东西。
没有商业电影的噱头,温情看似不能迎合市场的需求,但《红尖尖》所传递的祖孙情、邻里情却是能使我们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停下来的一剂良方。这剂良方看似普通,实则蕴含大爱。《红尖尖》就像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来看会有着不一样的发现。从这部影片上,你既可以看到人间百态;也能看到人世间的亲情;还看到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更能看到中国人的风骨所在……
《红尖尖》虽然不能堪称一部十全十美的作品,但却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推敲的佳作。电影带来的并不是电影本身,我们更应反思的是电影背后的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我们更应去关注《红尖尖》背后无数的火龙仔们。
由大连五洲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红尖尖》,一部首次反映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扶贫故事的儿童电影,充满温情和希望,其中的“温”和“爱”不禁让人动容,给人以独特的心灵穿透力。 影片以“红尖尖”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祖孙之间的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描述,直面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电影中毛任男多次嘲笑火龙没有阿爸阿妈,毛任男的姐姐也两次找到阿婆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火龙,说火龙“缺教”,这恰恰代表了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对留守儿童的偏见,认为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都是野孩子,没有教养不讨喜。但事实上,火龙在水仙阿婆的哺育以及当地村民、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成长为一个温暖美好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毛任男故意破坏斗笠在先,但水仙阿婆还是教育火龙先承担自己的错误,把火龙日思夜盼舍不得用的新雨伞赔给了毛任男;为了照顾生病的阿婆,火龙抓了别人家水库的鱼想给阿婆补充营养,被阿婆识破后严厉地训斥,并教育火龙把鱼还回去……阿婆以自己朴素的善意、正确的三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并影响着火龙,造就了火龙仔的倔强、坚忍、善良以及淳朴的是非观。 整部影片不仅仅有火龙和阿婆之间的祖孙情让人感动,邻里乡亲们对火龙一家的善意也让人心中一暖。火龙的朋友们偷偷拉着自己的爸爸去冒充火龙的爸爸到学校签字;村里的乡亲们悄悄帮助火龙一家新种上菜;服装店老板娘愿意用火龙卖不出去的虾换给火龙一条裤子;乡政府多年如一日的默默帮助火龙一家……正是在水仙阿婆和瑶寨的乡亲们以朴素的善意给火龙搭建的温暖而美好的生活空间下,让火龙在缺失父母亲情、教育的情况下,依旧塑造出美好的人格,最终成为第一个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 但影片终究是美好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像火龙一样接受爱的教育的留守儿童一定是少数。论及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渴望,正如影片中火龙提起自己的阿爸时所说:“我恨不得让他回来打我、骂我”,多么让人心疼的一句话。留守儿童作为一个脆弱的群体,一定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以爱抚育,使其向阳而生。 首次听到“红尖尖”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不知所以,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我恍然大悟。“红尖尖”不仅仅是指被涂红了尖尖的斗笠或是火龙心心念的雨伞,更是一种因火龙和阿婆对阿爸的思念而转化成的精神寄托,有了“红尖尖”,阿爸便永远会和火龙和阿婆在一起,“红尖尖”便是火龙和阿婆心中的阿爸。正如电影中火龙在斗笠上写上“我们”两个字时所说:“我们连在一起永远不分开”,虽然阿爸不在了,但是阿爸却以另一种方式永远陪伴着自己的家人,永远为自己的孩子遮风挡雨,永远是那个撑起整个家的英雄,或许这就是亲情的强大之处,永远无法磨灭。 纵观整部电影,这是一部充满温情、陪伴、治愈的电影作品,将真实社会中存在的善良与美深入挖掘,完美诠释中华民族互助友爱、扶贫助弱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同时也让我们深刻感悟到了祖孙情、邻里情、家乡情和友情,温暖而又动人。此外,影片警醒大众要直面社会中存在的留守儿童、乡村教育等痛点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与关爱,以爱抚育、向阳而生。
回忆 记得刚上二年级时,村里的老爷爷问我:“小娃娃认得几个字了?”认几个字了?如此简单的问题一下把我问懵了,从来不知认字还要数个数的我嘴硬道:“反正很多个!”脑中飞速闪过生字表,大声补充道:“至少上百个了!”然后背着书包得意洋洋地跑了。
彼时的我还不知道,对很多没上过学的人来说,认字写字是一件 骄傲而神圣的事情。剧中水仙奶奶认真学写“斗笠”二字,勾起了这段时不时就重播在我脑海的片段。到底认几个字了?
每次只要我拿起书,不论课本还是闲书,奶奶总会不由自主的静下声来,还勒令看京剧的爷爷调低音量,总是弄得爷爷哭笑不得。“娃娃学习呢!”成了最高指令,书是我的免死金牌。
那时候,奶奶坐在炕上拉鞋底,我在她旁边看“书”。我深陷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有时捧腹大笑、有时泪流满面,宛若神经病。奶奶不懂其中缘故,越发觉得读书认字很厉害。
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练书法。挥毫泼墨的我再度激发了奶奶的敬意,在我身边忙前忙后。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奶奶终于鼓足勇气上笔写字。
右手拿笔,左手伏案,初次写大字的奶奶坐得笔挺。歪歪扭扭的“王”和“张”出现在纸面上。其实啊,奶奶年轻时也曾抱着娃娃参加过乡上组织的扫盲班。一个夫姓,一个自己的姓,两个字整整记了五十年。
写毕,奶奶拿着墨点与大字齐备的纸向大家炫耀,脸上的笑容前所未有的明媚。
怀疑 年纪越来越大,见识越来越多,开始怀疑以前深信不疑的事物,包括人性。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滋生了越来越多的懒人——每天紧盯政府补贴,为了多从国家手里拿点钱汲汲营营,一不如意就骂天骂地骂政府。水仙奶奶第一次拒绝政府帮助时的画面确确实实震撼了我,哪怕一瞬。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看到这样坚毅的表情。
丑恶嘴脸看多了,见到善良,第一反应不是喜悦,而是怀疑。
火龙“拔苗助长”,村里人偷偷帮忙。在这个“老人摔倒了扶不扶”都要上社会新闻的年代,这样的画面太过温馨。曾几何时,我们坚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为朋友两肋插刀”,相信“努力就有收获”……
现在呢?找工作怕被骗,获奖怀疑有黑幕,做好人好事被质疑作秀。成绩是作假,美好是伪装。好似一切美好都被蒙尘,偶尔才能窥见天光。
我们生活的地方叫人间,有阳光明媚,也有阴暗潮湿;有人性的伟大,也有人性的丑陋;有人鞠躬尽瘁,有人丧尽天良。
感谢《红尖尖》让我得以重温世间的温暖美好。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人间,有好亦有坏,愿你我面朝阳光,春暖花开。
这个秋天的下午真是美极了。欣赏了一部好的电影—《红尖尖》,好多年没看到这么感人的电影了。这部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认识字却能言传身教培养孙辈的阿婆。扮演阿婆的这位老演员在大银幕上见过很多次了,但这是第一次看她扮演一位少数民族的阿婆,演得很朴实走心,仿佛就是她本人日常的生活一般,她获得最佳表演奖当之无愧。全剧凝炼集中,斗笠、雨伞这两件道具贯串头尾自然流畅洽到好处。选题很别致,事件不大,却能收到以小见大的社会效益,观后,谁能不想一想自己是怎么培养下一代的?真是重阳节给老人和孩子的一份大礼。小火龙的演员演得真不错,祝他健康成长。
预告片和剧照看起来不赖,疫情时代好好做点真实的内容比什么都强,水仙阿婆以执着、坚忍、善良、博大以及朴素的伦理观念,一点一滴地影响着火龙仔,造就了火龙仔的倔强与坚持以及淳朴的是非观,火龙仔最终成为第一个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他心怀感恩,以实际行动回报养育他的阿婆、众乡亲和滋养他的那片土地。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社会话题,关注良心与爱,希望曾导演创作出来更多优质的作品影响更多的灵魂 《红尖尖》加油。
喜剧?
盘生打上伞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从头到尾都很好
质朴的亲情,没喷的
难得的电影!愿你快快长大,一切顺利!
阿婆,我的阿婆,我们在一起不分开。童年记忆,泪奔
恋物和言灵拒绝了所谓族群传统的断裂与继承,和仪式(葬礼,祭祖,节庆)一样恒为了宣告了人和制度永存的状态。但主动剥离开了矛盾,这种所谓的“生命事件”(历程式,历史化,以身体之变化的作为媒介移动因素)的体验仍然没有跳脱出某种中国式作者主义缺乏“我者与他者”之辩民众与乡土的关照,这种“忧思”沿着“边城化”的风景,非母语的专业表演(并非否定)和标本化的世居之所的进一步地孤岛化加深着少少民类型的视听风格的僵化。如果不能遭到一种解法,那么这类删除歌舞仪式填充物的图像依然是表演装置。有时候部分学者所谓的温暖的民众题材(我拒绝使用人民性等等描述)和“粉红现实主义”的孱弱的区别是摆动且危险的。
疏疏电影剧本里情绪最简单朴实的一部。相依为命的祖孙情。曾导演拍电影对演员表演调节有些缺位,小演员与《棋魂》中的演出相比逊色了点,吴彦姝奶奶也亮点乏乏。
景美,人善,情真。
电影《红尖尖》的其中之一的拍摄地在宛田瑶族乡,在森林密布的乡村里,那座电影承载着祖孙故事的主要拍摄地的祖屋依然还在。云烟缭绕,斜对祖屋的鼓楼中,环顾四周山景,眺望远方,电影中的情节历历在目。在鼓楼外,苗叔问这里的阿妈,这座鼓楼的功用得知,每当节庆,这里都会举办长桌宴,伴随着熊熊篝火,会有当地土生土长的瑶族姑娘、小伙在这里载歌载舞的与客人共度满天星光的夜晚!电影你看过了吗?很好看,推荐你看!苗叔在6月17日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看过了这部特邀展映的故事片。极其写实的风景在极具写意的镜头中,将广西桂林临桂的宛田瑶族乡的美呈现出来,也让人通过和故事情节认识到了山水之间祖孙二人的浓情至深。走进这里,走入电影,一切都是真实的人和自然。
我的线上siff补签,很久没有看这么根正苗红的电影了
有没有亲爹在家里有那么重要嘛,钱到位就行了,平时少了个人唠叨不挺好的。自然风光很不错。
吴彦姝奶奶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亲切,平和!
景色好美啊
看剧本和拍摄手法还以为至少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电影。。。被“那里有一株草药……我去采……啊~~……”笑死。。。不过老奶奶的气质真好,广西的景色也是美的~
就挑了后面半段观摩一下。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乡村留守儿童片。但是吴彦姝演的奶奶真的好亲切。
期待的电影
支教要家访,都不知道家里什么情况就疯狂找家长。搞笑呢!
奶奶演得好!制作这样题材的一部电影的团队是难得的,可敬的。
六公主,祖孙相依为命,风景美,剧情一般套路
有幸见到制片人陈冬冬女士,陈女士制作过闯关东等大制作影视,听陈女士讲影片创意来源,分享拍摄过程,尤其是提到商业作品我们有过很多成功,现在想静下心来拍一些作品,对这部影片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当然从作品来说,影片主题不够吸引人,一些细节有待推敲,但作为一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影片,我觉得目的是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