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就当是一种文化的影像记录吧
这部片子我倒是听过的,终于有机会看到。总体感觉略假。
父亲不让女儿练箭,母亲维护,不惜离婚要挟,这在十几年前的锡伯族,妇女们真可以随便就说离婚吗?那这个思想可比外面大城市还开放。
这片子拍出了青春女性之美,还不错。隐约有点女权色彩呢。
不过情节有点混乱,想来就来,人物转变得太突兀了。感觉编剧一心想把锡伯族的民族风情都装进去,都不理合不合适了,这叫硬塞。
几个猥琐男在一起偷窥议论及夜晚唱歌求爱的画面看着滑稽,怎么看怎么像是歌舞片!但这并不是歌舞片。
人物的对白太文绉绉了,感觉如果不配音用锡伯族原声还好点,一配音听着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本来演员的表演就生硬造作,这一下更加显得虚假尴尬了。
这个片子该让佟丽娅来演,不过剧组肯定请不起,但佟丽娅是锡伯族的,友情演出不收钱应该会的。
原来导演是老资格,但拍摄得还是太业余,主要是剧本写得比较散乱。本片投资也少,就不苛责太多,就当是一种文化的影像记录吧。
2 ) 《箭乡少女》
《箭乡少女》
确实正气之正片,除了岳红是正经演员,其余都是本色了!
我想,若作为箭乡的乡土宣传片,那是相当出色的了!
锡伯族:
本片描述的是伊犁地区那一支。原来都是女真族的,18世纪中叶,部分锡伯族开始迁往新疆戍边,所以出现分居东北和新疆两地之同族。
当年西迁,是为巩固西北边防,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勤劳的锡伯族人民凿山筑渠,修筑了长达100多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潺潺的流水使荒漠的原野变成了阡陌纵横,树木葱绿,瓜果飘香,美丽富足的地方。
难怪片中绿色葱郁,而民风尚射。又不忘西迁本色,确实民族原味!
和女真先辈一样,锡伯族人是天生的射手,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3 ) 片中的音乐、舞蹈、书法是精华,很值得欣赏
影片中的一些民族元素和电影叙述中的具体情节衔接不到位,所以有生硬感。主人公的父母戏份多表演太过平淡,因为刻意表演反而失去了生活的本味儿。格吐肯爷爷不愧书法大家,写书法是他的优势,但影片中说话的语调有些古怪,台词不好。主人公的眼泪过于泛滥,且不懂爱情,无法让人产生共鸣。片中的音乐、舞蹈、书法是精华,很值得欣赏。还好,伊犁察布查尔县的风土人情得到展示。我爱这里,所以爱这部电影。
亚马逊女箭手的成长史 ==
补标
唉,是好题材,可这个故事…观看过程太痛苦了
快手土味视频级别
有时候只是出于对于某种边缘文化的扶持,就会原谅了片子的幼稚和粗糙。
电影的童年有股单纯的喜悦,小朋友都这么会撩妹啊。虽然是以少女为核心,但影片也软植入了不少锡伯族的民俗如射箭舞、泼水摔跤、婚礼等。作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宣传电影可算是合格了。
比预想中的好看,虽然有些地方比较生硬,可是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还挺棒的。
了解一些锡伯族的故事
太神秘了这部片子!除了是锡伯语口语教学片以外一无是处
民族精神
其实吧,这个电影,很假,男主那么丑,还被叫帅哥?女的,只能说还好吧,整个故事仿佛是80年代,但看的时候竟然会有一点点单纯的快乐,唉,怀念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想看这部电影主要是为了看射箭了,大概因为学过射箭的缘故吧,不过还是韩影《弓》很好看
我想看
大一导演水平
央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居然看了好久!!!!!!!!!
估计我看完黄连有点甜就能客观比较了 @2015-05-24 14:51:39
看了以后觉得不枉此生。
我居然看过这部民族大片
少数民族宗教课标记✪ω✪
我居然看完了,全程吐槽~~建议关了电影的声音,配上《老司机,带带我》
虽然是想表现锡伯族和射箭元素,但是台词、演员还有剧情都很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