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始就让作为演员的金俊淳在事业上跌入谷底,在离开公司的电梯里,同事甚至提醒他不要变成野兽,而这句话在之后却被他当作警世名言送给了女人。洪尚秀的作品时常会出现相似与重复的结构,而在重复的故事或场景里又会设置不同的状态与言行,就像大家来找茬一样,这种剧作风格的代表毫无疑问就是《这时对那时错》了。而本片里前后邂逅两个女人,一个女人在酒足饭饱后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即使女人的追求者,也是金俊淳的朋友就在门外,他们仍然毫不顾忌的接吻,而后一蹴而就的上了床。但这段关系金俊淳一直是被动的,最后他选择了离开。第二段关系始于火车,认出自己演员身份的女人一直表现出旧相识的状态,再加上高颜值,于是金跟踪到了女人的家,在女人一家人怀疑与敌视的注目下和女人见了第二面,要了电话,随后开始了约会并做爱。原来女人之所以认识金是因为金曾经也曾跟踪过她,并用同样的方式搭讪约会.......然后金通过女人用手给脸扇冷风的动作记起了这个女人........第二段邂逅通过对话里的回忆进行了相似的重复。如今女人一家为人妻,丈夫干着体面的教师工作。金与女人做爱时技巧高超,两人整日翻云覆雨,可当金偶然见到女人的丈夫后,他却阳痿了,他说他不再需要性爱了,这似乎是类似于爱情从性爱中提纯升华的状态,真正的坠入爱河,并且他还希望与女人同归于尽,死在最纯洁的爱情里。这一段让我想到了《剧场前》........就像《这时对那时错》一样,重复的结构里有差异却也有相似,在算过命之后,女人说要金原地等她回家拿钱,可女人再也没有从家里出来,金站在门外,雷电交加,最后他就像传说里的那条蛇一样逃掉。洪尚秀的电影里男女性爱和情欲与他们是否单身无关,多数时候道德观念是被搁置的,但他又总会让人物回到现实,就像第一段邂逅时没有结果一样。
这是至今我认为最好的一部,即使他永远重复母题;看洪尚秀的过程,就像是伤疤被慢慢揭开的尴尬和痛楚,你痛恨有人竟切中你微妙不可言说的心事,你很想从画面里把他揪出来痛斥一番。结构对仗工整,4段式对称,两场雨两个女人,一句被问畏缩一句主动陈情,两男两女空间上的平衡,一切完美。
无论这里的男性“知识份子”的身份是什么,导演,大学教授,演员,作家,其本质上都是拥有着庸常而露骨肉体与萎靡困倦心灵的“野兽”,而所谓“生活的发现”,大概只是希求自己可以“好命”一点...
生活就是这样,爱你的人教会你爱人的能力,然后你离开他去爱一个不爱你的人。
男主的分析
外表给人温柔,一点小帅气,却虚伪,卖弄优势,一直接近有意无意的接触女性,放纵自己,沉迷于性和爱 ,通过女人找回自信 ,填补生活上的失意和颓废,对性沉溺,却又排斥,矛盾徘徊无法自拔,他应该也是渴望,干净,清白的精神世界和一个他爱也爱他的人。但这多么困难,就像影片里算命的形容他与芸芸众生背道而驰一样难。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全部,如行尸走肉,又渴望踏实干净的爱和生活。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清高,让他有一定精神追求,为真诚又不真诚有点小资小清高放不开自己因而不太适应消极的一面,比如普通的酒精和纯粹的肉体有所排斥这一镜头来体现。对积极,美的东西的向往,也可能见多了对普通肉体快感产生免疫,对待女一为什么就是不说爱她?仅仅只是身体的需求罢了,没有精神上的需求,而他恰恰更加需要渴望的就是精神上的东西,她不是他想要的,只有身体需求也是他所排斥的讨厌的~
女主的分析
女一主动贴上不产生精神价值,太主动没价值
女二禁不住诱惑,好感的前提下,在多关注一下就会破防而主给予男人机会。女人知道会被骗,她只是需要一个说服或者欺骗自己去旅馆的理由,一个台阶。女人因为生活的平淡和压抑也需要用性和男人来填补。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个合适的男人,一个能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也就是:安全感,好感,对方是否看重自己,一个可以自己说服自己的开房理由
就单单从电影的拍摄来说,就有很多细节,从内容上看,我不能以自己毫无社会经验去判断主角的生活,一次旅行,两个女人,到底我们该不该随心所欲,是否在不触及最后一根红线下,我们需要尽力活得自由,外遇究竟算什么,他知道算什么,不知道又算什么,似乎我的三观正在被改变,什么都不知道的我正在被这个繁杂的世界恶狠狠的填充东西,以至于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又不该做。电影似乎很真实,但又好像和自己接触的世界不一样,还是我根本没有看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样的,为欲而活,为爱而活。不过我在说这些的前提,是你要长得好看,如果男主相貌平平,故事还有可能进行下去吗?回到相貌,就好像回到了现实,男主没上找的小姐,说明他并不缺性。结局似乎没有理由,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并不重要,艺术电影就真的没商业电影那样sb,就真实的电影拍出来不好吗,中间有一段男主拉着女主1过马路,这应该不会出现在大陆影院吧,毕竟还有人批判朱自清父亲穿过火车道去买橘子。不知道就写了这些,看完影片,内心很动摇,我似乎很想活在电影里,有这明确的剧情发展,不像现实如此毫无目的。如今看里面的情色片,似乎也知道他们当下就是随心所欲,所以我不知道用中国传统的观点看这部电影是什么感受,用现代人的人际交往关系去理解这部影片不知是否会超过预期。对于我自己,始终还是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关系问题,我看了许多似乎这个年纪不该看懂的电影,导致现在自己头重脚轻,似乎没有办法去消化这些东西。影片的主旨:尽管做人很难,那也不要变成野兽。女主2留给男主的一段话:“对我们而言,大自然总是显得无关紧要,而你夜晚沉睡的模样,和你早晨清新的活力,压倒了我的整个世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似乎我不能辨别影片里的真假,却想去尝试里面那微妙的人际关系。
洪尚秀的每一分钟都值得认真对待。
开头的时候如果刷刷手机,倒水喝水,开零食袋,然后就会不知所云。所以还是很乖地从头定到尾吧。
这部片子的剧本结构可谓完美的镜像。两条脉络,相向而行。
一条是“人生困难多,但不要变野兽”的野兽进化路线。另一条线则是转世之门的故事,也是题眼。
“人困不兽”这句来自导演的劝诫。人们在说“不要……”时,省略号的部分却往往是真相。金俊淳遭遇了人生低谷,表现不那么理性,在他人眼中如同困兽。
来到春川,红色香艳的小酒馆,一切是原始的欲望,但俊淳奋力保卫裤子,这表明他仍拒绝成为野兽。他与秀婷的一段,对男方来说爱情的成分比较少,但生理欲望占据了上风。那通湖边的电话,女方婊里婊气挑战底线的企图,大约本想令对方醋意大发,意识到他爱她,却挑动了他的本能占有欲,进而令无爱的男人更觉鄙夷嫌恶,恨不得远远距离保持,即使电话留言也不想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告白照片也必须扔给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火车上,金俊淳遇到了孙娅。爱情的发生过程,两人关系的主动权从女方转移到男方又回归女方,爱情令俊淳有了更多的人味儿。俊淳真正想与女方在一起时,正处于一段“贤者时间”,他搬出了那句超脱的人困不兽之语。至此俊淳完成了从兽到人的转变,甚至展露与芸芸众生不同的“法师”之相。在没有性的背景下他提出自杀,他认为这是纯净的意念。为了令孙娅能相信两人在一起命中注定,俊淳坚决要去算命,这种宗教性进一步提升。
至于“转世之门”的故事,开始以为只是一场过场戏,直到片尾那特意闪过的一道闪电,才反应过来公主与蛇的寓言完全是映射两位女主与金俊淳的相处过程。
在第一部分故事中,金俊淳是平民,秀婷是公主,平民令公主得了相思病,秀婷对生活充满兴趣,小镇姑娘却有空中飞人的大志向,努力丰富自己的经验,舞蹈中又是现代舞民族舞街舞的,其实这样元气又果敢的女孩子,金俊淳不懂欣赏,说实话他配不上她。
在第二部分公主与蛇的故事中,公主变成了孙娅,显然她带着“旧相识”的影子,她清楚记得曾令她相思难忘的少年英雄,时过境迁,公主有了夫君(虽然也在出轨中)。纠结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还是期待被蛇松绑,回归正常看起来运气更好的生活。这里算命大妈正是引导公主脱困的道士。蛇在大门前徘徊,在大雨与电闪雷鸣中惊觉一切结束了。
生活化的流动,却铺陈了极精巧的结构,形式上达到圆满。在洪常秀的作品中,这种对称性常常出现,比如《这时对那时错》,前后两段仿佛精准的对照实验;《夏夏夏》中两个人各自叙述,完成了对同一时空的构建。
洪常秀的作品,几乎离不开出轨,也许出轨是对婚姻和爱情最简单又最直接的试验时刻。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很难再隐藏自己,导演的镜头就像是那些酒瓶子,令充满伪装和游戏人生的人们醉后吐真言。他非常关注这些细腻敏感的时刻,导演的每一部片子其实都在进行“生活的发现”,而这也根本不止于文艺男女的生活,而是每个人的生活。
90/100,刚看完有点语塞,细想觉得非常有趣。除了戏剧报幕形式的融入,趣味性来自于超验一般的“灵蛇之门”,一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仿佛是绑定男人命运的咒语。于是在重复的场景中,男人最终只能拾起并不属于自己的“碎玻璃”。
洪尚秀最佳,尴尬美学自成一派,虽重复母题,内里细微差异的表现仍令人着迷;就像是伤疤被慢慢揭开的尴尬和痛楚,你痛恨有人竟切中你微妙不可言说的心事,你很想从画面里把他揪出来痛斥一番。结构对仗工整,4段式对称,两场雨两个女人,一句被问畏缩一句主动陈情,两男两女空间上的平衡,一切完美。
四星半,在我看过的洪尚秀作品里,这部是最好看的
生活就是这样,爱你的人教会你爱人的能力,然后你离开他/她去爱一个不爱你的人
4.5“虽然做人很难,但是我们也不能成为野兽”,洪常秀的视点和情感把握就像这句话一样犀利。依旧是相同的母题,我爱她(他),她却爱着他。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飘渺和颓废,最终寄托在三样事物上:旅行、酒、性,而这三者总是可以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短暂相拥换来的只是雨中的转世之门。
片段+前后对称对比结构,固定机位长镜为主,内容还是洪尚秀万年不变的母题:食色性,百无聊赖的男知识分子与”漂亮“女性的故事,以被动旅行作转场动机。蛇与转世之门的传说及中国符号。男主与女二号吃饭中途插入的拾碎玻璃与出门闲逛段落突然扰乱了时间线。门口女二家人狐疑那段太搞笑。(8.0/10)
尺度好大……结构真是精巧(简直是严格的镜像结构嘛)。洪常秀的侯麦化应该就是这部开始的。
7.5/10。①事业失意的演员男主与朋友去春川散心。电影讲述了在这期间的两段男女之间性与爱的故事:男主与秀婷上床,秀婷想确立关系,男主不给匆匆离开。中途在火车上男主又与孙娅暧昧,后来还上了床,这次男主鼓起勇气想确立关系,但孙娅不给。总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②洪常秀所有电影都是以长镜头和慢节奏营造生活化氛围。③电影大量且精准地使用固定长镜头将尴尬的场面渲染的更尴尬(如男主在孙娅家门口与孙娅和她家人尬聊+斗智斗勇那段相当尴尬搞笑),原理《这对那错》中说过。④比起《这对那错》及之后的洪,前期洪的调色属于消沉中带着乐观,没那么轻盈轻松。⑤演员表演(肢体/表情/等)和对话台词在洪的电影中的重要性远胜于其他很多电影,它们是撑起电影气质的重中之重。
洪尚秀的情欲的悲剧源自于它的空虚,它的言不由衷。情欲无情只有欲,即使偶有真心,却也难有善终。男性视角中的女性首先是肉体,是占有,而女性的渴求却往往是感性的神秘。性爱似乎是男性的最后胜利,但那其实只是女性的某种成全而已,故事最终逃不脱男人的无情或是女人的抽离,总有一人会被掏空身体。
两个女人,两段爱情,同样的结局。只是在这两个故事中,传统印象中的男人女人早已无法分辨,每个人都是合二为一。
turning gate1。因为我在等所以你不回来2。10年前,你因为我上了渡船,前天湖中划船碰见你老公3。“我试过早点告诉你,我已经结婚了”
不知道是什么可以支持,一个韩国导演可以不断的去拍同一命题下的“重复电影”。无论这里的男性“知识份子”的身份是什么,导演,大学教授,演员,作家,其本质上都是拥有着庸常而露骨肉体与萎靡困倦心灵的“野兽”,而所谓“生活的发现”,大概只是希求自己可以“好命”一点...
★★,七星电影。含混的情感与复沓的情境失去了主导的层次,在雨中难解难分。洪常秀最好的男演员。
结构精巧又浑然天成。男人是迎来送往,女人是欲拒还迎。老司机看到机会就上,遇到真心就躲。相较后期作品的轻盈,此时的洪尚秀明显有一种下沉感,既满怀期待又自甘懦弱。
做人很艰难,也不能变成一头野兽啊,可是男人们总是下半身优先于大脑。
“对我们而言,大自然总显得无关紧要,而你夜晚沉睡的模样,和你早晨清新的活力,压倒了我的整个世界。” 两人相视而坐,你不言我不语,用亲吻来打破沉默,也只能满足一刻之需,两颗毫无共通频率的心灵,也有在翻云覆雨之时才能达到牵强的共存,一张照片成了所有的回应;偶遇记忆里的陌生人,三言两语说不清自己的情感,只好伪装成毫不在乎的样子,在肉欲的支配下说出那句毫无情感的我爱你,听着算命师巧嘴滑舌的谎言,一个人在原地无止境的等待,一场暴雨成了所有的回答;生活本是一张白纸,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就是在上面涂满的各种色彩,没有性欲的生活,也不能得到想象中的纯洁,只不过是少了那一抹大多数人都有的色彩,淋着暴雨在路上行走,满身的色彩被雨水冲刷着,变成杂糅的昏暗涂鸦,脑海中的记忆渐渐模糊,灵魂浸透雨水继续负重前行。
洪尚秀镜头里的男女关系实在值得玩味。再失意的男人也是男人,再无措的女人也是女人,不论男女任何一边先袒露心迹都在感情上落入下风,生活的发现,无非就是你瞒我瞒,你骗我骗。洪尚秀还想说的是,枕边话,犹不可信。对,做爱时候说的情话多随事后烟飘散。
两段式的对比:女人要爱,男人不给;男人给了,女人不要。前者文艺流、后者生活流,同样的吃饭、做爱。而生活的发现,尽是庸常破事,置身其中不免尴尬、衰败与伤感,一如蛇的寓言,到处都是无着落的情欲,同时洪尚秀又能叫你跳脱出来,面对生活大笑不止,重复的台词每次都有不同况味。
继《夏夏夏》之后,12小时内看的第二部洪尚秀作品。两部都喜欢。据说,如果你喜欢洪尚秀的一部电影,那你每一部都会喜欢。
老洪还没开始剖析男人的劣根性之前,男主难得坦率可爱。面对在上床之后留下同样句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个女人,男人果然还是更倾向狡黠的那一个。男主面对心仪之人除“我爱你”之外也可以说出“有了你,我便不再想有别的追求了”这种动人情话。最后算卦总算是幽了一大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