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恐怖版的鬼上身申冤记
冲着犯罪心理学的理由而看的,那忽闪忽闪的蓝色灯光确实很让人揪心。
那个满脸血渍头发乱糟糟的女鬼,每次想要看清她的脸就被她的嘶吼吓到。总之,气氛营造的很恐怖。
可惜,这不是犯罪心理学,不过是鬼上身而已。只是中国版的那些鬼一般都很冤屈很可怜根本就不恐怖。老外的版本就顾不得冤不冤了,只要是鬼,就得吓死你。
囧 结论是 恐怖版的鬼上身申冤记。
2 ) 一张照片
一部老片<鬼影人>,还是能在午后带给我些许惊喜,全片确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桥段.而主角很面熟,可惜我不认识.倒是两大配角,闪瞎人的双目,好莱坞女神级人物佩内洛普·克鲁兹,然也只出现三四幕,片子开头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更是毫无节操地跟在傲娇的女主身后卖力地打酱油.我本想,照他那身份地位,瞧他那架势腔调,怎么也得是个男主.可随着剧情发展,影片已将过半,一点男主的迹象都没.好吧,也许他是男二.而全片看下来,去发现这片压根就没男性的事, 全是女主的独角戏.影片结束,带着巨大的问号百度了这部电影,原来是04年老片,女主人称黑珍珠,在当时是如日中天的好莱坞巨星.而那时,克鲁兹还只是花瓶,小唐尼还不是钢铁侠.
片中的小唐尼全心全意不求回报地爱着女主,可女主却花落他家.那这张照片只能深藏在抽屉,也许无人之时,你会看上千百遍吧.照片很简单,你爱的人随意的看着镜头,而你却在专注地看着不明心思的她,乖乖的像个孩子,眼神里满满的宠溺与爱慕.照片中散发着一种不经意的美.也就在这不经意间泄露了你那不能表述的心思,此时你在想什么呢?想你无法改变你们的局面,也已无法缩短你们的距离,你们的关系也正如照片里你们.时间不会停止,但美好的瞬间却能定格.我想多少次,你会拿起它,细细地看着那个随意看着你的眼神,眼神里没有在乎亦没有不在乎,你的脸上浮现的更多的是笑容还是苦涩?可无论何种表情,都不能平静下那颗悸动的心吧?
以前总不解,小罗伯特唐尼为什么会有那么的追随者,看了这张照片,我想答案很明了.虽彼时,君还不是钢铁侠,还只能在一部老套的恐怖片中华丽地跑龙套,但这眼神得融化多少人的心啊!!!
3 ) 人只会看到他愿意相信的事情
人鬼殊途,可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把鬼描述的很强大,很可怕,一个人在拥有物质体与精神体结合状态的时候都不能怎么样,更何况是在失去了物质体,只存在精神体的时候。像《第六感》中一样,鬼找到人,仅仅是因为他们需要帮助,而电影中的鬼如此强大,她需要吗?一直不明白影片中关于克洛伊被恶魔强暴的情节与主线案件有什么关系,难道仅仅是为了证明超自然现象的存在,但为什么通过恶魔的纹身能说明另一个凶手有相同的纹身,难道这都是瑞秋干的?
“你没有在听”“你只是用你的理智在思考,没有用心去聆听。” 理智的判断,与内心的呼唤,谁才应该是主导,有时人似乎仅仅简单的把他解释成规则与人性的选择。聆听的不是话语,而是话语所传达的意思。想起在《超时空线索》里面有一句话“假如你要向别人说一件他不会相信的事,你会怎么做。”“我会试试看”要永远抱有希望,努力去做就行了。
“这就是他所看到的世界”一个扭曲模糊的世界,这有时也是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被自己的理智、感情与世界观扭曲的世界。记得莫泊桑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你所看到的,所判断的都已经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已经被你的大脑所加工过的世界,也许,这也算是“道可道,非常道”吧!
“你不能信任一个认为你是疯子的人”信任在此时似乎是相对应的。
4 ) 不是很好,不属于犯罪心理的片子。
过分的渲染环境。永远一闪一闪的灯,昏暗的环境。有故作之嫌。
主角性格转变让人觉得很茫然。该理性的时候不理性,该感性的时候不感性。
本应是点睛之笔的“not alone” 寓意并不深刻:被杀害的不只是一个人,凶手不止一个。
瑞秋父亲对其态度的转变,太突然了。完全没有铺垫和过度。这种直接主观的下定结论的片子让人很纠结。
最后无法理解那个女的怎么就在杀了两个人后,还是没有被判刑。
我是在微博上看见有人分享,并将此片归类于犯罪心理学,才选择看的。但是除了在结尾处,该心理医生的一小段话,涉及到犯罪心理的一些常态理论之外,其他方面都远远达不到一部好的犯罪心理学片子应该达到的标准。
5 ) 谁是那个可怕的人
"not alone” “不要一个人"这句话一直出现在电影里,三次,一次在凶案现场,一次在女主手上,一次出现在一阵雾气中,让人感觉编剧想替所有伤心欲绝的受害亲属告诉孩子们,最好不要一个人。。。要保护好自己。......
电影一开始只是克洛伊的镜头,让人感觉她很疯狂,很可怕,她叫嚷着,觉得没人相信她,她很绝望,明明一直被变态侵害着,却无法说服别人来帮助她,她的思绪已经被逼得混乱,她已然被逼到开始不明白自己的感觉,她被强奸,却无法避免,所以她开头说着疯人疯语,但她只有剩下可怜的本能去知道自己是不喜欢的,她把变态叫魔鬼,的确,这个该死的混蛋的确是,但变态或者魔鬼是可以隐藏的很好的,包括他们的意图,他是她老公的最好的朋友,也是她最相信的人,(她甚至选择他来分析真相)但最后事实告诉她,这个“好人”不仅是凶手,还想强奸她,因为凶手只是凶手,他不会告诉你他是,也不会告诉你他想害你,更不会因为你和他的交情而对你有什么改变,事实上,是他自己迫不及待的告诉女主:他是凶手,只是因为这是个犯罪和解决他想犯罪欲望的好时机。其实,事实上,有很多的可怕的犯罪都来至你相信的人。
再说另一个受害者瑞秋,她一直只是以可怕的面貌示人的厉鬼,她甚至举起刀,刺伤了女主,她的表情愤怒,害怕,伤心,不是因为她可怕,只因为她只被剩下这样的表情,但她却帮助女主逃出,最后摆脱那个变态的丈夫,变态的好友,剪短了温柔或温顺的长发,独立的开始新生活,
而相比她两人的歇斯里底,那两个看起来正常而聪明的变态斯文,衣冠楚楚,形象良好,“像”个好人。让我一度为女主失去那么完美的正常生活而抱不平,为她的看起来仁爱的好老公死亡而为她伤心。
还有那浴室的一场戏,也很特别,进门时,护士说“洗清你的罪孽吧!”我纳闷,为什么她要如此来说。在她洗澡时,我明白了,其实鬼魂选择她,还是因为她是变态的妻子,但她却不相信受害的歌西卡,她太聪明,只用大脑想事情。是个有罪的旁边人。
而洗澡时,鬼魂出现,她的身边的脸变成那泼水后的镜中影像,而鬼魂刺伤了她,用她的轻伤洗清了她的罪孽,就如受洗的流程一样,有一种仪式感,也第一次在她是她时,告诉她“not alone”。
"克制是很重要的生存工具,没有它,歌西卡不可能活下来。..."那个变态如是说,当这个女人被他侵害时,他只是觉得这个女人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只能克制,受害者克洛伊的克制换来了什么?只是她一再被变态侵害的机会。受害者的无奈的忍让只是换来了变态上帝般的良好感觉,这个感觉太好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变态的同伙。另一个变态如是说。
这个故事,很恐怖,也很美好,这是个鬼英雄的故事,但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的,有鬼,也是不能做什么的,这个真实的世界只有克洛伊,那个疯女人,说着没有人相信的疯话,一直被侵害着,都快被逼疯了,还是活下来了。但我能看见她重新生活的笑脸吗?很难。。。就算这个美好的神话故事街边也还有一个小孩。
不被人相信的真相只是幻想。但谁都不相信的就只是幻想吗?
6 ) 就是西方版鬼上身报仇,海报做得好过电影
作为恐怖片不及格,因为我这个胆小的人一点都不觉得恐怖。 应该算是悬疑惊悚片,一开始还以为有点破案的意味,错了,就是冤鬼上身报仇的故事,很俗套,没拍出新意。以为会有现代心理科学和封建迷信的大尺度交锋,没有,女主没有展示任何高深的专业知识,白瞎作为一个顶尖的心理医生的人物设定。除此之外就是黑珍珠一个人的演技挑起这个片子。彷徨,惊恐,迷惑,冷静,害怕等各种情绪表现得都不错,就是没表现出高级知识分子知性的味道。 黑珍珠身材是真的好啊,那几年作为好莱坞片酬最高女星之一不是盖的,随随便便几个镜头让人映像深刻。那几年007,剑鱼,猫女,X都疯狂消费黑珍珠的身体,后来不知怎么就不怎么见到了,真是奥斯卡女主魔咒么?
合格的恐怖、失败的悬疑,披着《惊魂记》外壳的《第六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烈的视听语言进行包装,可骨子里却太过依赖于神经质的噩梦、幻想和惊吓。至于故事情节的骨架,完全是编导痴人说梦罢了。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配乐,配乐超级棒!女主的演技也很好!嘛,影片里电力系统总是导致灯管一闪一闪的,真的很会制造气氛,也真的很烦哈哈哈。从心理医生,不相信患者的话,到变成精神病,开始相信病友,并且通过灵异事件,在引导下一步步接近真相。本片,还设置了一个人为的障碍,就是精神病院。从而导致灵异恐怖中,还要逃避类似狱警的追捕,逃出精神病院这个密闭的空间,从而寻找真相。但是因为弹幕的剧透,反转的乐趣,真的会减弱很多。下一部恐怖片还是不要开弹幕了,反转是最大的乐趣了。
你不信鬼,但是鬼相信你,鬼不是坏的,人才是坏的,你越是想证明,别人越以为你是疯子,米兰达不相信克罗伊,然后她体会到了克罗伊不被信任的滋味,然而克罗伊并没有报复她,反而帮助了这个不信任她的人,最后两人是相互帮助下离开了关押正常人的精神病医院。敌在内部,悬疑方面塑造的还行,不止一个,不是受害者不止一个,而是凶手不止一个,最后小罗伯特唐尼扮演的男主角也从不相信鬼怪改变了死板的思路,不过没想到的是,他去救米拉达,结果米拉达自己搞定凶手了,2003年,把女性塑造的这么强,很不错。本片也揭露了一个现象,心理医生除了喂药和一堆专业术语外,真的会用心倾听且信任病人吗,还是为了完成工作领工资罢了。
难得好看的美国恐怖片,不过真是借鉴了太多日本香港的桥段...
HALLY演技不错啊~~独挑大梁!就喜欢这类来得不是很陡又有意义的恐怖片~~
本以为黑人女星在怎么打扮也很难改变我那根深蒂固的偏见,哈利贝瑞同学影片文静的扮相还不赖。关于为什么米兰达要杀道格,常规的科学解释不通,导演聪明的把原因归咎于死无对证的鬼魂之事。米兰达鬼魂附体干掉丈夫送进医院一直比较费解,但电影本身就不是很说的通,瑞秋如果可以附体米兰达是否也能附体
6/10。幽闭泳池、浴缸旁和咖啡泼洒得影像含糊的镜子这些意象,代表不愿面对记忆的恶魔、真相浮出水面以及对丈夫(从受害者变为加害者)的陌生感,垂直俯拍、隔着网格和慢速的镜头运动切换营造平静中暗藏玄机的基调,女主一会意识行为失常一会又机智逃跑本身就不合理,门卫凭什么借车钥匙放走她更讲不通。
挺精彩的,恐怖部分真的有吓到我,悬疑效果也设计的挺好,结尾也很精彩。
包袱丢得莫名其妙..最后两女子成朋友不再反社会也古怪,突兀的片子。
就记得behind blue eyes 这片尾曲了
其实还是不错的,哈利贝瑞的表演,以及编剧都谈到“人”,由鬼神如题,也一直在说圆,虽然并不是很有力,但其他都还是不错的。
有一点我很迷惑——那个警察怎么可能经常出入精神病房,保安和摄像头都是当摆设的嘛?让宗教文身这条关键线索出现得太刻意了。 (除了这个都还挺满意的,肿么大家评分都这么低呢……)
首先我申明,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等看到贝瑞“疯”的时候我就猜到了故事的结局(恐怖片成精了自己)。不过这种早期的恐怖片,有一种怀旧的气息,朴实,自己独特的风格,很注重故事的张力和情节。PS:话说几个镜头着实吓了我一跳,胸口一直很堵。片尾曲好听,华丽啊!
小时候看过的片子,当时感觉是很不错了,剧情我现在都记得,而且有点女权主义的感觉。有鬼有悬疑有惊悚,题材不错,看得我是正义之血瞎沸腾啊啊啊!!
不知道为什么豆瓣星评不好。我觉得挺好,至少它吓到我了。
克鲁兹演得其实比贝瑞好,她的角色也十分神秘。但很多情节让我摸不着头脑,女猪和鬼魂撕打一段到现在我也搞不懂她们干嘛要打,毫无逻辑。女猪在电影结尾处说:“你太相信逻辑了。”是啊,我也是太相信逻辑了,所以才觉得这个电影其实很一般。
和傻傻一起看的,精彩,悬疑效果设计的好。结尾也很精彩。喜欢。
是在告诉我们善恶终有报吗?睡在自己枕边憨厚的丈夫,居然是那么一个变态。真够郁闷的!更郁闷的是她就因为选错了丈夫,被卷进了那样的恐怖中,真是够倒霉的!不过,她到是替那些女孩报仇了,伸张正义了。
20080509《鬼影人》——歌特式的恐怖 一个人在醒来后忽然发现自己失去了一段记忆,并且被告知在失去记忆的这段时间里,她去杀害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不会疯掉? 留意一下《鬼影人》的英文名字“Gothika”,会发现它和“哥特式恐怖”的英文名称“Gothic”非常接近,本片也有着有传统“哥特式恐怖”的心境:无助、孤立、疏远和不可知,以及不可琢磨的超自然现象。在传统的哥特式恐怖片逐渐不被人们看好的时候,东方幽灵、鬼怪越来越得到
连环杀人犯的灵异版,总体还是不错的。片尾曲limp biz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