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陈木胜导演因鼻咽癌而离世,时年58岁,而《怒火·重案》则成了他最后谢幕的遗作。
对于喜欢港片的观众而言,陈木胜和他的电影作品绝对是深入人心的存在。比如1990年,当时29岁的陈木胜首次独立执导、刘德华主演的《天若有情》,其中的多个片段都已成为影史经典。又如《冲锋队之怒火街头》、《新警察故事》、《男儿本色》、《扫毒》等一系列警匪动作片,展现出了陈木胜对于硬碰硬的枪战、街头追逐、爆破场面的超强把控力。
有人说,“陈木胜是吴宇森后动作场面做得最好的香港导演。”确实,放眼整个华语地区,陈木胜在动作片领域绝对算得上处在“第一梯队”。
《怒火·重案》作为陈木胜的遗作,同时也仍旧保持了他巅峰时期动作片的高水准。如果是吃港式动作片这个类型的影迷,想必都能给予这部电影很高的评价:火爆的枪战、追车场面,配合干脆凌厉的打斗、跑酷戏,那些拳拳到肉的近身战,将港式时装动作片的正统再次发扬光大。尤其是考虑到,如今这样的电影在院线里越来越稀少,几乎到了“有一部、算一部”的田地。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但里面不乏有创新之处。我们仍能看到陈木胜力求在主流商业电影上有所成就和突破。
与去年的《拆弹专家2》相似,《怒火·重案》也不满足于只是简单地设置正邪警匪的二元对立。以往的港式动作片,大多会把正、反派直接明了地摆在台面上,再做出“双雄对决”的样板,它们往往会忽略对人物(尤其是反派人物)形象的塑造。
但在职业生涯前期常拍摄剧集、情感电影的陈木胜,则是恰恰能在这块塑造出他的特色,构筑他心中的“情义世界”。总结起来,大致有两点:人物情感发展和人物个性塑造。情感的真切——《天若有情》里跨越阶层的恋情,《冲锋队之怒火街头》里舍生取义的队员情;反派角色的突出、复杂化,而非“工具人”式塑造——《新警察故事》里吴彦祖饰演的、性格极端的反派关祖,《男儿本色》里吴京饰演的冷血狷狂的反派天养生。
此次谢霆锋饰演的反派角色阿敖,身上同样包含着复杂性,令人印象深刻。他与几个手下,都是被警局上司“用完即弃”的前任刑警。曾经热血、天真,却因一场意外而误入歧途。在多年前的一次绑架案中,他们为了从劫匪的口中得知绑架地点,在上司的逼压下,采取了虐待式的非法审讯手段,导致对方被活活打死。出事之后,他们非旦没有获得支持,反而集体入狱,成员之一标哥更是自杀身亡。
与之相对,甄子丹饰演的刑警阿邦,多年前放弃了他追踪的那条线索,仍旧留在警局。但他却因为过于正直、不圆滑的性格,无法在职业上平步青云。在追查一宗屠杀警察的恶劣案件中,他逐步发现幕后主谋,就是曾经的兄弟阿敖和其他前任刑警。他在法庭上诚实的证言,曾改变了他们这群人的一生。
这种身份的错位与反转,涉及的便是影片的核心冲突与主要人物都紧密地缠绕在一起。阿敖的行恶,是带着复仇的怒火,为了死去的邦哥,为了名誉与前程被毁;而阿邦的追缉,同样是带着复仇的怒火,为了无辜者的性命,为了自己的家人。
一切的根源,看似来自于命运的偶然与体制的问题,如阿敖在教堂里对阿邦说的那句“我认输,但我不认命。如果那天我们的任务反过来,我们俩的命运会不会反过来?”但实际上,又早已生根在命运的必然中,阿邦在开篇当场给领导们难堪的“鸿门宴”场面中,就已经昭示他不屑于前程发展如何,也要坚守自己的信条与底线,与体制内的恶保持距离。
当然,就演绎而言,谢霆锋又狠又帅,阿敖确实是这些年最适合他形象的一个角色。从造型、表演风格、人物前史的经历再到具体的动作场面,都完成地一气呵成。印象尤其深刻的几段,包括他对手下“公子”的杀戮,之前还在平静地与众人商讨,下一秒就突然用蝴蝶刀封喉;审讯时突然的发笑;法庭上对阿邦使的眼神,隐忍、揪心、直至绝望……这些“不成大场面”的小场面,反而更能突显人物的性格与他背后的遭遇。
曾经看到陈木胜的一则专访,他认为,只有实打实的近身搏击,才最能代表港式动作片的特色。“枪战和爆炸始终只是助兴的点缀,真正擅长、并能像好莱坞叫板的,还是拳脚打斗戏。”正因此,近身的搏击、械斗,始终都是陈木胜电影中最为重要的动作部分。
《怒火·重案》同样有诸多的重要篇幅符合陈木胜的动作片观念:开篇阿敖一伙在废旧商城里的“黑吃黑”、重伤警方,就给全片定下了调性。之后的茶果岭巷战、街道摩托飙车追逐、尖沙咀枪战与教堂对决,都在大场面枪战和爆炸戏之下,见缝插针地插入复杂动作设计的近身战。
影片结束时,出现了纪念陈木胜导演的字幕,以及他在片场拍摄的画面,不免令人感慨。陈木胜此次把自己很大的野心注入到了《怒火·重案》,这甚至可能是他新世纪以来最为出色的电影之一,但他却没能等到上映便离世。而像陈木胜这样,极其正统化、深耕于港式动作片的导演,我们也难以看到其继承者。火爆到最后,这部港式动作片还是以情感予人一击。
8年前,陈木胜在另一部被影迷交口称赞的警匪片《扫毒》中借张家辉之口讲出了那句经典台词:段坤我吃定了,耶稣都留不住他!8年后,陈木胜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中又以谢霆锋之口再次说出了文题的这句话:如果今晚有谁连累兄弟,耶稣我都不给他面子!
不得不说,听到这句台词时,再联想到已经去世的Benny Chan,难免有些唏嘘,似乎如同宿命一般。
当然,你得看粤语版本,才会有这样的体会,因为国语配音的是“老天爷”而不是“耶稣”。因此,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具备这个条件的话,还是建议首选粤语版本的《怒火·重案》,我看不少影迷朋友为了看到粤语版也不惜忍受4DX的“折磨”或者“儿童厅”的尴尬。
但我想是值得的,再如今港片整体式微的情况下,大量的陆港合拍片席卷市场,这类富有浓郁港片风味的大投资动作电影已经越来越少了,且看且珍惜。
虽然这几天一直在西宁参加FIRST青年电影展,以每天3-4部电影的频率在刷片,且每晚都要弄到将近两三点才能入睡,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公映首日上午场,为的就是能够先睹为快。
记得前两天,北电的胤祥老师还问我喜欢看什么电影,面对一圈儿博士毕业的电影学者,我没有拽任何学术、文艺片,也没有提任何冷门的导演和派别,只是非常坦率且诚恳地说:动作片。
是的,打小我就是一名动作电影爱好者,从成龙到李连杰,从洪金宝到甄子丹,可以说香港动作片奠定了我对电影最初的热爱。
也正因此,我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叹国产动作电影的衰落。其实当下并不缺动作电影,无论是以吴京为代表的军事动作片,还是以彩条屋为代表的动画动作片,都非常丰富,但是我特别想看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类似《导火线》《杀破狼》这种硬桥硬马的真功夫片!
那种拳拳到肉,真打真拼的镜头每每都会让我体内的热血沸涌。
每每谈及影史经典,我们惯常想起的都是一些文艺片,一些长镜头,其实在我心目中,甄子丹和邹兆龙在《导火线》最后赤手空拳的对决,以及同样是甄子丹和吴京在《杀破狼》里被无数武行模仿过的巷战同样是极为经典的片段,同样可以载入华语动作电影史的经典镜头。
而一提到甄子丹,脑海里立即就会涌现出大量的画面,除了最为知名的《叶问》系列,还有《英雄》《黄飞鸿》《龙虎门》等大量的武打片段,可以说甄子丹的动作戏有着极高的观赏性,只要有他出演,至少在动作戏部分是绝对能值回票价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去年夏天就早早地标记了《怒火·重案》的想看。
要知道,甄子丹除了自己出任主角外,还会担纲动作导演,这意味着整个动作设计都会非常有看点,充满实战的感觉和味道。
而今天看下来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虽然昨晚聊短片一直聊到深夜2点,没睡几个小时大清早就爬起来去看,却丝毫部犯困。动作戏非常密集,打斗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说真的,这几天看了十几部文艺片、纪录片,突然来这么一下子,感觉极为生猛,特别提神醒脑,以至于接下来再看另外一部FIRST黑白剧情片的时候,我脑子里还是《怒火·重案》里甄子丹空手接白刃的画面,哈哈哈哈。
我看热门短评中也有人提到,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有些集百家精华的感觉,例如跳车救孩子的戏会想到成龙的《宝贝计划》,而甄子丹单打独斗闯贼穴则有《导火线》的感觉,至于甩出警棍和谢霆锋的双刀进行终极对决则很容易想到《杀破狼》,所以一张票可以看到多部电影的精粹,感觉还是很棒的。
总之,不管港片再怎么凋零,在动作片领域,港片依然是独步全球的存在,希望在甄子丹之后还能涌现新一批的动作演员吧,否则让我这种动作电影的饕餮爱好者怎么活?
再说说谢霆锋吧,一直以来,在电影圈,他始终就是以“拼”著称,无论是在《男儿本色》里真跳导致鲜血浸湿鞋子还是在《逆战》里不使用替身多次亲自出演危险动作戏都令人非常敬佩,可以说,作为一个超级大帅哥,却毫无偶像包袱!且,越邋遢好像越帅!你说气人不气人!
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谢霆锋的反派形象,他和吴彦祖一样,都有种亦正亦邪的气质,这在角色塑造方面就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这次在片中的造型真是越来越和他老爸谢贤相像了。
不少电影不好看,就不好看在反派形象脸谱化,所谓好人不全好,坏人不全坏,这才符合真正的现实与人性。而港片似乎特别注重这点,再正面的角色也会设计一些缺点进去,再穷凶极恶的歹徒也有他善良的一面。而谢霆锋恰好就是那种可以塑造让人很难恨起来,甚至多少会有些心疼的反派角色,也就是可以带给观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演员。
片尾谢霆锋对甄子丹的那句质问,倘若他们当时执行的任务对调,那么命运是否会不同呢?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类似电车难题的命题了,是很难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的。
于是这里就要引出另外一个话题,香港警匪片在探讨个人在体制的困境、人性阴暗面与光辉面的转换等方面的问题一直都走地非常远,且非常高。
尤记得去年年底邱礼涛地《拆弹专家2》同样是讲述警察如何黑化的故事,只是刘德华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进行救赎,而《怒火·重案》中的谢霆锋则一条道走到黑,撞了南墙也绝不回头的决绝与浪漫!
于是当他喊出“我认输!但绝不认命!”时,颇有一种他作为悍匪要维护其最后尊严的感叹!为角色增添了一种悲凉的底色。
而这种人物悲剧性的命运本身也是一种对体制对规则对顶层设计以及对整个社会不公的一种有力控诉,《怒火·重案》也同很多其他港片一样有着特别丰富的人物关系架构,提供了很多可供解读的空间,多条人物支线虽有提及但是并未展开,比如警队的分区指挥,比如小晴等等。
而这样的剧本编排既可以为后续项目的开发提供更多的伏笔,也能使观影感受显得丰富而不单调,当然也为电影的叙事逻辑给出有力的支撑。
香港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地位、体制设计的特殊与唯一性,从而为电影的故事框架提供了一个少见的且丰富多彩的生长土壤。而伴随着华语电影自身生态的演进和转变,你似乎总能从这些电影中解读出很多电影之外的内容和味道来。
陈木胜已经离去,我不希望《怒火·重案》成为港产动作电影的落幕之作。
所谓可以认输,但是绝不认命,我依然希冀着未来香港继续可以涌现出更多带有丰富人性况味且又动作设计精彩纷呈的警匪动作大片!
(首发于《Vista放映厅》公号)
《怒火.重案》的唏嘘之处,在于他是陈木胜的遗作。
过往每一两年都会有一部新戏的陈木胜其实算得上颇为高产,鏖战电影界30余年间,他参与导演监制的电影作品也近30部。对于影迷而言,他的电影总像是“一期一会”的存在。任谁也没有想到,他走得这般快,而我们今日就需要在这部电影中与他作别。
但不知是巧合或是意外,《怒火.重案》却恰恰成为了陈木胜某种意义上的总结陈词:他在这部电影中聚集了相当多自己过往电影的招牌元素,用影评流行的话说,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呈现了陈木胜的电影宇宙;而作为遗作,这部戏也为他的电影生涯画上了一个不能够说是完美,但至少是极具象征意味的句号。
陈木胜虽自1990年已导演了经典电影《天若有情》,但那部戏却是由监制杜琪峰主导,要等到1996年他才凭借由其独立编导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奠定了自己的强烈风格:时装警匪动作类型、火爆的街头枪战、精心动魄的爆破飞车场面、群戏人物刻画……而这些陈木胜电影的标签元素皆在《怒火.重案》中一一再现。
《怒火.重案》中结尾一场枪战,安排在了人潮如织的尖沙咀广东道及北京道交界,与《冲锋队之怒火街头》中经典的闹市枪战一场戏遥相呼应。而在香港地标性的场景中拍摄大型动作和爆破场面,向来就是陈木胜电影的重要标签。
当年在《冲锋队之怒火街头》中,一班冲锋队警员从九龙湾枪战追逐到了湾仔新鸿基中心,再到都爹利街,乃至人潮汹涌的中环置地广场,全部实景拍摄,场面火爆异常;
之后《男儿本色》的开场,也试过在中环大搞爆破;《新警察故事》中,则是在会展中心一跃而下;而这次的尖沙咀枪战更是香港类型电影从未拍摄过的场面,甄子丹及一众警员持枪在广东道实地上奔驰,旁边就是购物名地海港城,视觉上确实蔚为奇观,虽然其后在北京道的大型枪战不乏搭景和绿布特技加持,但能呈现一番在尖沙咀的火拼,确实呈现了陈木胜一贯在处理大型场面时的非凡执行力。
而戏的中段,甄子丹来到毒窝与林国斌的恶战,则安排在了茶果岭村的群聚寮屋之中。这种旧式场景的选择也是陈木胜的一贯特色。之前在《男儿本色》中,陈木胜已经安排了谢霆锋吴京等人,在大角咀的旧区天台上亡命追逐;
《扫毒》开场则是在油麻地旧区展开缉毒与驳火。
按陈自己的话说,他希望通过电影画面保留下这些旧区的风貌,哪怕将来旧区被清拆了之后,也能透过电影一睹当年香港的风采。这种用电影记录下城市风景的意图,也在《怒火.重案》中茶果岭村的打斗中被呈现出来。甄子丹和林国斌追逐打斗的路线,不期然显现了寮屋群的质地与空间脉络(有一部分应该是厂景搭建拍摄),在动作戏的酣畅之余,也让观众得以一窥香港旧区的奇景。
而这场茶果岭的打斗,从相对开阔的寮屋群一直打到密闭、小空间的下水道,这种通过空间的变换压缩来制造剧力和节奏的手法,陈木胜之前在《三岔口》中其实已有过相似的处理。《三岔口》中有场郭富城和吴彦祖的追逐戏,二人从开阔的行车天桥、闹市街道一直追到了一个相对密闭空间的菜市场,继而在菜市场中大打了一场。有趣的是,在菜市场的打斗中,吴彦祖用塑料袋将郭富城的头套住,而《怒火》的茶果岭下水道打斗中,甄子丹同样被林国斌用塑料袋套头,两部戏似乎由此设计而隔空有了某种呼应。
另外,《怒火.重案》在空间和场景选择上其实也不乏陈木胜对于香港警匪电影前辈们的致敬。开场未几,警方要在一个商场中进行逮捕行动,戏中特意强调了该商场位列于荃湾,而当年杜琪峰的《枪火》中经典商场枪战一场,便摄制于荃湾广场。
陈木胜在电视台工作时是杜琪峰的助导,第一部电影又是由杜琪峰监制,向来认杜琪峰是师傅,早在《扫毒》中,就已有一场撞车戏直接致敬了杜琪峰的《真心英雄》。虽则二人的电影风格其实大异其趣,利用商场处理场面时也完全是两种路数,但这个场景的选择却不期然透露出了一点师承的味道。
而结尾甄子丹和谢霆锋在教堂开战,场景上又不免令人想起了吴宇森。其实陈木胜向来是吴宇森的影迷。前作《扫毒》中,无论人物关系或是某些场面便是直接沿袭了吴宇森的《喋血街头》;而这次选择教堂做最后一场大战,则无异是向《喋血双雄》中的教堂对决致敬。
而陈木胜向来钟情于描写亦敌亦友的双男主角色,这些人物脉络其实都离不开吴宇森对其的影响。
吸取百家所长一直以来也是陈木胜的特点之一,被很多人称为东方迈克尔.贝的他,在电影场面营造上,其实也因袭了不少好莱坞的经验。
而《怒火.重案》除了在场面、场景上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之外,在人物塑造方面,陈木胜也在电影中描述了他一贯钟情的反体制警探形象。《冲锋队之怒火街头》中刘青云饰演的朱华标便是因为秉性耿直,从不理会体制内的人情世故,从而被同事陷害降级,从便装重案组探员(o记)变成了要穿军装巡逻的冲锋队(EU)队员。而《怒火.重案》中的甄子丹不理会体制规则一根筋办案的性格则是直接沿袭了朱华标的这种人设。
但无论这些警探怎么反体制,他们还是希望凭借本身的正义感和务实办案的作风在体制中做好本分,而《怒火.重案》的特别之处,在于戏中多了一个完全站到了制度对立面,对警队展开疯狂报复的前警员形象(谢霆锋饰演)。
从这个被警队抛弃乃至报复的反派角色而言,这部戏似乎与之前的《拆弹专家2》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不同的是,《拆弹2》主要是刘德华的独角戏,而《怒火.重案》却是甄子丹和谢霆锋势均力敌的双雄对决;谢霆锋也不像刘德华般最后会迷途知返,而是成为了彻底反社会的“小丑”。
将两个同样在“体制”中格格不入的角色设置成对手,似乎充满了某种可堪玩味的现实呼应,究竟对体制应该抱有何种取态,至少戏里甄子丹一角的名字“崇邦”已经给出了一种答案。
而陈木胜素来热爱的群戏在《怒火.重案》中也再次上演。无论警匪阵营,都有若干个团队成员,戏中也不乏对这些团队角色的塑造。只不过相较于《冲锋队之怒火街头》时群像性格的鲜明迥异,《怒火.重案》中的群戏描写却多偏向脸谱化而无甚特色,当然这也是近来陈木胜电影中一直存在的问题。
所以很难说这个电影没有缺点。其中群像描绘的失效、女性角色的功能化(女主角秦岚的戏份还不如女警何佩瑜),人物动机的潦草、文戏的疲弱在戏中其实都反映得颇为明显。但作为港产片粉丝,对于陈木胜的这部遗作又的确无法苛责。他在戏中展现出的那股港产片非凡的执行力与硬朗风格已经买少见少,尤其是他在摄制时其实已经患病,而仍然带病上场坚持完成了这样高难度的制作,更应得到尊重与肯定。
伴随着他的逝去,这类具备娱乐化和奇观的典型港产类型电影又少了一个重要的创作人。大银幕上再也没有机会看到“陈木胜电影”,这次的《怒火.重案》便成为了可一不可再的最后景观。
想到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黯然神伤。
本片讲述了一群警队失意者复仇的故事,同样的主题,近年在港片中并非孤例,有去年12月上映的《拆弹专家2》珠玉在前。而片名中的怒火二字,不知是否有意致敬同一位导演的前作,即上映于1996年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那正是陈木胜的成名作。与本片中谢霆锋带领的反派小分队类似,《冲锋队》中主角刘青云身后,是追随着他打击匪徒的四个冲锋队员。
一旦以《拆弹2》和《冲锋队》为参照,我不得不失望地说,本片无疑是一部退步之作。作为陈木胜导演的遗作,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大场面、快节奏、毁天灭地的大规模枪战,以及用打斗解决问题的收尾方式。而它的遗憾之处,则是尽管讲了一个复仇故事,却在袍泽义气中陷入了90年代电影的老套。同时,群戏之中的人物的模糊混沌,又远不如初作《冲锋队》个性分明那么出彩。
以复仇的起因而论,《拆弹2》的故事,肇始于官僚体制程序合理之下的麻木不仁。潘乘风被逐出拆弹部队,退居文职,这个不被当事人所接受的结果,其中不论是上司、同侪或是潘的女友,警队中没有任何一人有明显的过失,无非是照章办事,而结果却无疑是对潘一腔热血的辜负。潘乘风有苦说不出,郁郁退出警队并萌生复仇之念,这种悲愤,指向了千千万万人组成的毫无生命的体制。而《怒火·重案》中,邱刚敖等人行事错误在前,警队上司和富商们自私在后,这里的复仇就显得既直白又暧昧。直白之处在于施害人显而易见,暧昧之处在于邱等人的复仇动机并不充分,凭袍泽之义宣泄为报复社会,其悲剧意味则显然不如《拆弹2》深刻。
复仇的过程,《怒火》固然延续陈木胜一贯的风格,但不论是绑架、街头枪战还是最后的肉搏,固然场面激烈,也并没有超出港片常规的范畴。而《拆弹2》则不然,以潘乘风的孤勇,引出了无政府主义者马世军们的革命豪情,最后完结于以核弹在青马大桥炸毁香港机场的宏大构想,气魄之大构想之奇,显然超出了一般警匪片的范畴。是立意之外,构思完胜。
回到《怒火》,全片的故事,打光都集中在谢霆锋和甄子丹,两人苦大仇深地演完全片,身后一群小弟们明显戏份不足,双雄模式的结果是群像黯淡。而这些毛病,在陈木胜的《冲锋队》里却是看不到的。《冲锋队》的一大特长,是小队中五个人各具特点,饭焦的死板、麦兜的懦弱,大丹的滑头,apple的可爱,各具特色,其中饭焦对朱标从敌视到认同,更使全片保持着紧张感。至于反派人物,黄秋生的飞扬不羁,于荣光的彪悍玩世,都是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以一部90分钟的电影,诞生如此之多令人记得住的角色,《冲锋队》才称得上陈木胜电影的高峰。相形之下,《怒火》的人物就逊色太多了,谢霆锋和甄子丹各自身后的十余个小弟,都是千篇一律地重情重义的兄弟,两个小时看下来,观众到底能记住几个呢?
陈木胜是一位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导演,我曾戏称他是警匪片的卧龙生,一样喜欢大场面,一样喜欢虎头蛇尾。这部遗作如同大部分精良港片一样,导演用心,演员用力,但再也不复有流畅自然的灵气,大概真到了结束的时候。
纵观网上评论,由谢霆锋饰演的黑帮老大邱刚敖成了观众讨论的热点,而甄子丹饰演的主角阿邦警官反而显得存在感不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反派比主角人气更高呢?本文将围绕这点进行探讨。
许多影视作品中的高人气反派,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特点,那就是命运悲惨。
无论《蝙蝠侠》里的小丑,《火影忍者》里的长门,还是《怒火重案》里的邱刚敖,他们悲惨的经历总能引发观众的同情。
需要注意的是,悲惨经历仅仅只是一个基本工具,而非成为高人气的关键。否则新闻上回回出现悲剧,就不会有那么多网友说“这人活该,不值得同情”了。
网友口中所谓“活该”的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遵纪守法,老实本分,却被坏人捉弄。尊奉“受害者有罪论”的网友则以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给他们千疮百孔的心上再扎一刀。譬如大名鼎鼎的岳飞,过去一直都是为人敬仰的民族英雄,近年来反倒有不少网友讽刺说“这人愚忠,活该,不值得同情”。
反之,倘若这个受害者黑化了,反而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譬如《偷自行车的人》,主角原是老实本分的一个人,当他走投无路之时,也学着坏人的样去偷窃他人的自行车。这种行为自然是不正确的,但观众看到这儿反而能够体谅他,同情他,甚至还希望他能够成功脱逃。
尽管这种想法肯定不对,但我们也能从中得出一个规律:塑造一个反派时,想要让他获得支持,光卖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对他产生共鸣。悲惨是一个必要条件,共鸣则是一个充分条件。而产生共鸣的关键就在于该角色选择正常而不是选择正确。
所谓正常,那是指人的自然反应,人的本我心态。
《怒火重案》里的刚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心怀怒火,犯下重案。他有仇恨是正常的,他想复仇是人的本能反应。因而在心态上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而所谓正确,往往是指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层面的某一项标准。如道德标准,法律标准。
刚敖为报私仇,不惜以非法手段烧杀抢掠,残害无辜。这既不合乎道德标准,也不合乎法律标准,因而这又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
一个不正确的行为使他成为了反派,而一个正常的行为又使他获得了共鸣。
我们不乏看到有人因停车位被他人的车辆阻挡,愤怒之下毁坏对方车辆的新闻。无论从道德角度还是法律角度,这种行为都是不正确的,但它又恰恰又符合许多人的情绪本能。因此,在这类新闻的评论区里,多半都是对肇事者表示称赞,受害者反而受到嘲骂。
当一个行为既正常又不正确时,这个反派将会像武侠小说里乱练神功的角色一样,在另类反常的搭配中对观众产生奇妙的吸引力。
当一个反派与观众达成共鸣后,他的行为也就会获得观众的体谅甚至支持。
然而,这还不足以支撑他获得诸多的粉丝。想要扩增他的粉丝列表,那便需要满足第二项充分条件——能力。
举个例子,《三国演义》当中曹操和董卓都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两人都曾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为何,曹操在读者圈中拥有极高人气,而董卓所收获的只有清一色的嘲讽?
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二者的能力。
曹操勇敢董卓怂,曹操机智董卓笨。个人能力上的长处将使该角色获得观众们的欣赏。
此外,曹操虽然貌不惊人,但相比于脑满肠肥的董卓,他的形象气质又会显得高出一筹。
《怒火重案》中的刚敖便是如此。刚敖刑警出身,后又混迹黑道,他身手矫健,头脑灵活,再加上演员谢霆锋英俊帅气的面庞,使得这个角色能够深深地受到观众喜爱。
长得帅,本领强,这些会引发观众的憧憬;一定程度的利己主义又会引起观众共鸣,实现了这些条件,那么该反派便已具备一定的人气保障。
然而利己主义不可过度,即便不是光明磊落的英雄,也得遵守一个原则:盗亦有道。
还是以《三国演义》为例,有一个人器宇轩昂,武艺卓绝,他和曹操一样宁可负尽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负他。然而他的口碑与曹操大相径庭,观众们对他无不破口大骂。这个人就是吕布。
曹操负尽天下人的说法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在,他毕竟对安邦治国做出一定贡献,也提拔过不少人才。而吕布朝秦暮楚,忠孝仁义一样不占,过度的损人利己就会使得自己的行为失了道。
失道,则寡助矣。
反派身上的本我主义固然能引起观众共鸣,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身上没有追求善良、道德、秩序的超我精神。如果一个角色贪财好色、见利忘义,浑身上下找不出一丁点儿精神品质,那这样的角色也不可能成为高人气反派。
《X战警》中的万磁王是反派,但他为维护变种人的权益而奋斗多年,这就是他的道;《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反派灰太狼爱护老婆,关心孩子,为了家庭任劳任怨,这也是他的道。
刚敖的道是什么呢?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总想到《血色浪漫》,刚敖这个角色像极了宁伟。
宁伟曾经是个军人,刚敖曾经是个警察。宁伟为了帮助妇女而踢伤家暴男,刚敖为了解救人质而误杀歹徒。宁伟最终被部队开除,刚敖也锒铛入狱。
离开了各自的单位,二人纷纷坠入黑道,从此变得心狠手辣。
然而二者的区别在于,宁伟在黑化之后,始终保留着内心的一份正义感。他虽杀人如麻,违法乱纪,但死在他枪下的都是十恶不赦的歹人。对于带他入行的大哥钟跃民,宁伟自始至终都对他敬爱有加。
而刚敖的道则是为了生存,为了对抗不公,他会不择手段,一路黑到底。哪怕面对曾经的良师诤友阿邦,他也丝毫不念情分。这种“道”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的执着,但绝不是正能量的。
经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怒火重案》的反派虽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其一切行为都只局限在利己上。倘若他在黑化的过程中能够照顾兄弟,能够讲究道义,能够恩怨分明而不牵连无辜,这个角色将会比现在更有高度。《西游记后传》中的无天佛祖就是这样一个典例。
《怒火重案》上映后,邱刚敖这一角色获得了极高的热度。网上不乏有希望刚敖担任主角的呼声。
确实,主角阿邦在片中正直善良,四平八稳,是个非常脸谱化的人物。他人很好,在生活当中我们很需要这样的好人,但就艺术角度而言阿邦缺乏了独特的个性。相比之下,刚敖的人设、作用都更契合《怒火重案》这一标题,整个电影都是以他为核心展开的。若是以刚敖为主角,从他的视角讲述故事,相信影片会比现在更加精彩。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脸谱化的阿邦做主角呢?这便令我想到2016年上映,并在次年拿到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电影《疯狂动物城》。
该片立项之初,导演原本希望由狐狸担任主角。可随后想到,狐狸身世凄苦,受尽歧视,如果以他为主角,不光影片的基调会变得很黑暗,就连动物城都会显得很讨厌,难以让观众喜欢。
于是便修改剧本,由活泼可爱、生活幸福的兔子小姐担任主角,通过她的视角讲述电影,基调顿时显得明亮许多,动物城的形象也显得更为可爱了。
《怒火重案》对角色的安排也是同理。
从上世纪到现在,香港警匪片的数量早已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犯罪分子为主角的影片,它们都成为后世的经典佳作。
而近年来,许多警匪片都走上了遵纪守法的道路,不再像当年那样讲述犯罪分子之间的兄弟情义。无论《扫毒》《反贪风暴》《拆弹专家》还是《追虎擒龙》,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港片都“弃暗投明”,走上正途。
近年来是主旋律电影开始吃香的年代,《我和我的祖国》《八佰》《革命者》等又红又专的题材开始风靡市场。即便是爆米花电影,也愈发往正能量上转型。
《怒火重案》自然也要顺应时代的洪流。影片虽刻画了反派的苦衷,刻画出他不服输,勇于向社会不公作斗争的品质,但并不把他当做英雄来塑造。反派的一切行为都源于泄私愤、求私欲,不惜滥杀无辜,没有一丝半点正义。
相比之下,作为主角的阿邦虽然沉稳无趣,但他忠厚朴实,心地善良,不为私利违背公德,有一种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烈士精神存在,拥有这样精神的人作为主角,就使影片形象更为光明,所散发出的正能量也就更大。
无论美国的西部片还是日本的特摄片,曾经红极一时的类型总归会迎来它的低谷。港片自然也逃不脱时代的规律。
尽管中国香港的警匪片产量不似当年这般火爆,然而在老中青三代观众里,仍不失对该类型情怀。无论去年的《拆弹专家2》还是前年的《扫毒2》,其票房几乎都比前作高出10个亿。
《怒火重案》既是著名港片导演陈木胜的遗作,亦是其集大成之作。片中充斥着警匪、格斗、枪战、兄弟情等港片迷喜爱的大量元素,港片当中经典的成分都在中得以致敬。
港片电影人里依旧还有许多人才存在,港片市场也不乏热心的观众,近年来一些港片在口碑、票房上也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港片也许不能雄霸市场,然而满足影迷的同时做到自给自足并不算太大问题。
港片还将继续,它的火种自有后来人薪火相传。
院线电影,差评。编剧应该满脑子旧香港警匪片,却半点没研究过犯罪心理学。看得我隔十分钟就想离场。别说屋破夜雨下的多处漏洞了,主角复仇的大前提就不该存在。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士兵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其实根本不是为了什么主义,而是为了那些年岁里陪伴多时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见不得他们牺牲,定要以牙还牙。
警察在维护治安的过程中无论是误杀,逼供或意外导致多少罪犯死亡?同伴们都早有共识了,那六个警察打死的匪徒就是绑架案的凶徒,即便真死了,真实情况大可每人用刀刮自己几刀,然后把刀握在那凶徒手上,说他袭警。何来要劳苦功高弄到上法庭啊?既然甄子丹的角色那样爱护手足,起码可以做出十种以上的息事宁人的办法。简直荒谬,脱离人性。
还有另一个匪徒抛尸的,别说在行李箱里的尸体根本不可能那么快被水警知道,但凡有点犯案经验,在行李箱里放多个大石头沉底,十年不被发现也妥妥的。匪徒还要把一百多万的手表一同陪葬导致成为证据?嫌钱腥??
再说最后抢劫霍氏银行的举动,你大可选一个风平浪静的好日子去干,他们非得在警方重点关注的黑社会尸体上放一个usb去误导警方,智商超过90的都想得到你在当天会对你的死对头霍氏银行有行动啦?!
最匪夷所思的是,普通打劫银行的都知道套丝袜了,他们几个已经上了重点黑名单人人得以诛之的匪徒,大喇喇抢了钱后开跑车吹海风耍帅?
抢了那么多钱,之前不安排好各自逃跑线路,起码应该每人隐秘的往市区密集多人的地方分散走去,但剧情却全部金钱全部人员都在一车上,一锅熟??!
另,安置那么多甄子丹对妻子深情温柔片段有何用?不第一时间打掉手铐让妻子先脱身,而是宁愿三人一起死去冒着风险剪保险丝,老实说,这角色跟随时没命的黑社会一样,本应就不该娶妻生子祸害人间。
无力吐槽,差劲就是差劲,总不能因为情怀而虚高评分。要是这电影是在家里下载的,真完全坐立不安,删除为上策。
你說你幹嘛咬人家,不咬不就沒事了
以前看甄子丹打架好爽,现在看甄子丹打架好疼;以前看谢霆锋好帅,现在看谢霆锋好狠~
既不怒火也不重案,等到要打的时候已经累了困了不行了,也就看看霆锋耍帅了,老套得不能再老套,发现挺多眼熟的老男港星还是选择了拉皮,绷得一个紧,何必呢,还是化妆师的祸?2D良心粤语版遗作加一星吧。
俗套的港产动作片,且看且珍惜。尬点多到要掘出维多利亚港。但是,谢霆锋不惧岁月的少年气质真是港男的典型。他最后身上纷飞的激光瞄点如童年的流萤,伴随对邦主的诘问,胸前铁树绽放血花,这个殒命方式可以记载最美死亡top3行列。谢霆锋,千万不要变油腻啊!
陈木胜导演遗作。陈木胜于2020年8月23日因鼻咽癌逝世,终年58岁。警匪动作片是香港电影的“主旋律”,也是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的主要类型,可以说是香港独有的。动作很精彩,看着爽就对了。
虽说和《拆弹2》撞梗有些尴尬,但比起爆破大场面还是硬打硬的肉搏戏来的更爽。
我就琢磨这片怎么过审的,这剧情渲染的我一直站坏人这一边。
节奏很紧凑,初看可到四星,热血褪却顿减一星。主角道德标榜圣人,面对前两次选择,拒绝上司安排的和解以及当庭的指正都选择了道德清正(但若是我,大概都会睁只眼闭只眼,一则就算不和解坚持原则依然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还连累了队友,而且一个人的决策大概率会影响结局;二则虽然阿锋确实触碰了底线,但事出有因毕竟可以选择性的看不见),第三次面对自家老婆却放弃了原则,面对责问却说你们也会做这样的选择。可见他的行为也是分亲疏的,那之前两次的圣人行为就变的自相矛盾,所以为了成就圣人而正义,又为了体现真情而突破原则,过于脸谱的人物行为本身标准就是混乱,何谈其他。每个人的行为也都缺乏后手和延续,仿佛都是一时意气,观影时节奏紧张尚不觉得,看完后就索然起来。不得不感慨无间道果然是警匪片无法超越的巅峰。
近年最猛港片,陈木胜导演最后一部电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后二十分钟的大战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看的很爽,许久没在大银幕出现的谢霆锋也为港片带来难得的演员新鲜感,电影也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是我们自己去捉可乐,你是会听从上级命令,还是会坚持自己呢?力荐本片
全程肾上腺素狂飙的标准双雄片,同时又有着类似拆弹专家2的反思。谢霆锋的表演真的太惊艳了,从回忆中的开朗帅气,到被背叛时的委屈疑惑,再到当悍匪时的心狠手辣,完美塑造了一个邪魅狷狂堪比新警察故事中的吴彦祖的角色。这就是不仅人帅老天爷还赏饭吃吗?
说实话,敖哥有仇必报的性格还是令人称道的。邦主有点双标了,面对聆讯大谈感情和理想,就是不谈自己是违规;面对上司和土豪拉拢,说他们腐败要被查,那么法庭作证时那个警察高官难道就不是人渣,你那个时候就要讲事实了?
双雄、追车、枪战,老匠人仍在一板一眼地召唤港产动作片的传统荣光,看到最后特意设置在教堂的肉搏戏,双方都拿出久违的相互撕咬的狠劲来了。但硬件的合格映照出的是软件的薄弱:叙事结构的飘忽提前把悬念揭晓,文本的空洞也人物的疯癫感站不住脚;尤其在和《拆弹专家2》核心创意相撞的情况下,衬出邱礼涛才是懂得隐秘捕捉时代情绪的大师。看的时候脑海里不断回旋着那个提给杜琪峰的问题:“19年以后,警匪片何去何从?”无论如何,陈木胜的突然离开,也让谢霆锋的倒下,意外染上了时代落幕的意味。
我不行了,谢霆锋太帅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谢霆锋铁血疯批这不顶?
有情绪,有表达。但还是能感受到甄子丹老了,有些打不动了。
谢霆锋真不愧是厨师,最后动手前还换了一身饭店的衣服
最后谢霆锋站在钢琴上很难不联想到joker,然后往后一倒,疯批死在了圣母怀里,太绝了
看得很累,到最后一度失去耐心,最重要的在于,感觉谢霆锋那个角色完全立不住,也很难与他产生联结,这和《拆弹2》里刘德华的形象不一样,另外谢的浮夸表演也吃不下。本来应该互相制衡的两个人,到最后感觉甄子丹没有托住谢,然后谢自己也演飘了。记忆里的香港电影是“尽皆过火,尽皆癫狂”,不是“尽皆神经”……看完了感觉很难留下啥记忆点,也不想去考虑什么隐喻的部分了,就连痛感到最后都麻了。陈导rip,片子两星半。
其实,这只是一次标准陈木胜动作片的正常发挥。不过,即便是这样程度的港式时装动作片,在当下,可能也越来越少了,倒让人有些伤感了。
《怒火》很可能是硬桥硬马的香 港动作大片的落幕之作。陈木胜在动作场面的构建上的确有一手,并吸收了甄子丹的动作设计风格。追车戏很亮眼,尤其是跳车救娃,是对《宝贝计划》的升级。更喜欢那些拳拳到肉的打斗戏,终极对决仿效《杀破狼》;甄子丹勇闯贼窝对标《导火线》,竖直式的场面调度非常过瘾。最后街头混战有些贪大,所以有些杂乱。人物和人物关系非常丰富,有很大的解读空间。谢霆锋的疯魔悍匪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阴邪、愤怒、癫狂、爆裂、悲壮感,全都有了。他就像一把刀子,重重插进了腐败的官 僚主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