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表里不一的好男人
这真的是 1959 年。呆萌女主因不愿活在父亲安排的“庸俗”世界里而去应聘打字员,从小被压抑的男主发现女主手指轻盈天真无邪,想培养她成为打字世界冠军。表面上对女主尖酸刻薄,背后付出真爱。女主在被雕刻般的剧情中一步步成长,就在获得法国冠军时男主离奇背叛,最后当然心领神会这是男主用心良苦。俗套的故事,浪漫的爱情。美国人技术第一,法国人爱情至上。
2 ) 《一键成名》:甜美的浪漫喜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奥黛丽•赫本般的女主、美剧广告狂人般的男主、爱情喜剧、励志,相信这些关键词足已吊起观众们的胃口。是的,海报上的一条推荐语便是“Mad Men meets The Artist!”。尽管“一键成名”这类剧情看上去就有些俗套,但是此片的亮点不是意料之中的故事结局,而在于精致欢快的细节过程。复古的法国情调、美妙的配乐旋律、亮丽的画面色彩,已从一开始就将观众拉入银幕世界中。
成名的主线中,打字机这样老古董和打字这件寻常事,显然都不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可是,首次执导长片的导演居然把它们都变得新奇甚至迷人了。一向色调古板的打字机可以是粉红色的,哪位女生会不动心;打字培训的手段也五花八门,比如彩色的指甲油帮助固定指键区域,“一指禅”的观众也许能从中学到双手盲打的心得;而打字比赛更是格外刺激,摩拳擦掌、言行挑衅、相持不下,数十台打字机的敲键声也能有万马奔腾的气势。正如电影台词所述,打字是一项时髦的体育运动。
另一条爱情线则是小镇单纯倔强女与大城神秘强势男的碰撞,影迷当然屡见不鲜。然后,男主为何要精心培养女主的打字技艺却又界限分明地将她拒之千里,这是一个悬念。因此,导演着重在男主内心根源上做文章,用心铺垫前后呼应的细节。默契的男女主角也在对手戏中火花不断,使得他们这对组合越发登对。此外,性格各异的配角们也非常出彩。特别是男主的好友夫妻,一位是他情愫依旧的前女友,一位是同他较劲但相助的好哥们。
如果说劳碌后,能量饮料能为你焕发出持续体力,那么本片将会令你入座后瞬间好心情获得正能量。另外,片尾字幕后的小彩蛋,进一步增添了打字机这一主题的乐趣。兴许观影的后遗症便是,女人去涂和女主一样的彩色指甲,男人来下载打字机app,两人一起在平板电脑上敲出打字机的哒哒声。
(文/一一,英国商报)
3 ) 爱她,就塑造她?
著名自拍摄影家“矮大紧”老师,在和那位比他年轻19岁的娇妻离婚时,曾特别自豪的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我认识她时她还是小姑娘,我们分开时我成功地完成了对她的塑造啊。言辞之间,都是得意:看,我的作品。
想想也是,从动物进化为人的漫长历史中,雄性动物一直扮演着咄咄逼人的进攻者角色。以前是狩猎,看谁腿长、跑得快、打到的猎物多,现在呢?看谁有魅力征服的女人多——而肉身上的征服根本不算事儿啊——能从精神上重塑一个女人,这才是算是完成了最彻底的征服嘛。
为何想起这回事,源自最近看了部法国喜剧,《一键成名》——我木有写错别字,就是这个“键”,键盘的键。对,故事就发生在女打字员身上。
女打字员——这样的称谓真是够老的,现在“爱疯”普及的年代谁还会用打字机?想想,十年前我们上大一时的法语课本上还有这词呢!导演就是把整个故事放在了1958年,整部影片弥漫着欧洲老电影该有的气质:怀旧潮湿甚至感觉天空随时都会滴滴答答落下雨点。什么叫该有的气质?就是我在压根没有学法语前,通过看各种欧洲电影对欧罗巴大陆奠定的印象:湿冷的天空下,人都缩着脖子,小酒馆里看见熟人会热情的打招呼,而走在路上遇见陌生人只有形式的笑容……
其实套路挺俗的,从农村来的小姑娘,进入大城市(不过是诺曼底大区的首府)应聘秘书,通过一次次打字比赛得了市冠军、大区冠军,再到巴黎参加总决赛,终于成名。她能一步步脱颖而出,就在于她的老板暗暗帮她,教她打字、教她变优雅,这不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嘛?不过是放在了浪漫气息浓郁的法兰西,而聪明的导演知道观众看多了开着豪车住着别墅的现代公子哥,故事又被推后到了60年前。
有人说一开始男主人公就爱上了小姑娘,说他眼角眉梢掩藏不住爱意——话说我怎么没察觉到?他爱上她最初的什么?天真朴素无知——抑或这些都是“易塑造”的代名词?没谁会去塑造身经百战的御姐吧?一是不敢,二是无能,当你想抛出一个套路时,御姐恐怕都不接招,顶多报以轻蔑的微笑。
说白了也是关于“驯养”的故事,法国人真喜欢讲述驯养的关系。《小王子》里,对玫瑰的爱,作者就赤裸裸地用驯养二字,文艺的说法就是:我给我的玫瑰浇水施肥灌注心血时间,这才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玫瑰。这电影里何尝不是?
影片开头有个细节很有趣,几十个年轻小姑娘想去应聘秘书——用女主人公的话说,当秘书真是体面的职业,尤其对于那些来自乡村的小女孩。男主角也没有对谁都那么上心啊?偏偏对她进行秘密训练:把她接入家里居住;为了改掉她用一个指头敲键盘的坏毛病,把打字机键盘涂成彩色,顺便给她涂了彩色的指甲油;让自己的初恋女友——一位优雅的法国女士教她弹钢琴。
顺便说,扮演这位优雅女性的是贝热尼丝•贝乔(Bérénice Bejo),这位生于阿根廷后定居法国的美女,一直扮演端庄大方的女贵妇,在剧中她精致的短发和笑容,真迷人。而男主角是罗曼•杜里斯(Romain Duris)扮演的,这个经过不断打磨而被称之为法国国宝级的男演员,在做旧的50年代背景中,还挺有韵味儿的。
可以说,是为了这个女孩儿好,可是说到底,不还是大老爷们心里那要“塑造”她的隐秘欲望么?遇到我之前,你是茫茫人海里无数个村妞中的一个,就像那些排着队在我办公室门口等着被招聘的姑娘,她们都年轻漂亮朝气,但是却有着齐刷刷的“土没见过世面”遇到我之后,你是杀出重围的冠军,你登上了报纸,你去了大巴黎,你看了花花世界。他真是爱的她么?抑或,爱的是自己在这段关系中那救世主般的高大角色:我是重塑你的精神的父啊。
这部电影也叫“指尖上的爱情”,故事最后女主角爱情事业双丰收,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部不错的“小妞电影”,该有的元素都有:俊男,靓女,冲突,圆满的爱情。吃个爆米花,看着乐呵乐呵就完了。可是细细想想,爱她,就是塑造她么?
谁知道?
4 ) 人机合一,真爱无敌
办公室枯燥的打字声,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竞速运动,可以与1900娉美的高潮迭起让人看的也是心跳起伏。
女主角的人生经历有点像我国的武侠小说,默默无闻空有一身未被挖掘的天赋,偶然遇到伯乐,打通任督二脉,小有成就有运行小周天之势,奈何像所有主人公必须经历的一样,挫折与困难接踵而来,恩师兼爱人也离她而去,独自一人面对这残酷世界,然而在所谓“天下第一武道会”上,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她回首望去,那个人仍站在那里等待着她,于是乎她不忘初心般的,拿起曾经的“武器”,那把破旧不堪的配“键”,终于达到人机合一,无键胜有键,大周天之势,所谓真爱无敌,一个吻能让周星星恢复超能力,也能让其他人已臻化境。
导演为这则温馨甜腻的故事编排了一个过于工整的故事结构,观影过程中处处能觉察到“工笔刀”的痕迹,但这种像法式甜点的电影可以很好的中和,瑕不掩瑜,细腻具有层次的感情戏以递进方式缓缓前行,爱情为主,友情亲情为辅,都牢牢的围绕着整个故事有条不紊,看起来既温馨又谐趣,不失为一部可以与爱人得闲时一同观看的“沙发电影”(沙发电影指的就是那种并不适合电影院,适合一个人或与家人在家观看的温馨小品类)佳选。
打字是不是真的能成为一项运动,我不置可否,但字里行间洋洋洒洒的尽是关爱与包容,尽管它俗套,皆是通俗。
5 ) 套路虽老,奈何甜
好些年没看到这么小清新的正宗言情喜剧片了,有两点值得称赞:一是不脏(不淫秽),二是不乱(不狗血)。
刚开始看以为是讲风流老板俏秘书的,其实是萝莉养成加竞技励志(谁说打字不是竞技运动?女主给他一横杆)。
我不知道历史上那个时代的打字比赛冠军是不是真的那么风光,根据影片的设定,简直是选美皇后+奥运冠军的待遇。
女士们参加比赛个个穿着考究,妆容精致,十指翻飞翩若惊鸿,观赏性十足。
再来看看男主对一开始只会二指禅神功的女主的调(训)教(练)项目,包括:
1)文学素养课。扩展阅读量,熟悉各类文本。
2)体育课。蹬车,跑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和耐力。
3)钢琴课。练习指法。
4)盲打。自制训练器械。
再加上各种威逼利诱坑蒙拐骗,铁血教练怪蜀黍终于培养出了一代打字天后。
最后男主客服傲娇,有情人终成眷属,顺带还搞了个小发明爱情事业双丰收。HE得不能再HE。
套路虽老,奈何甜。
演员方面,女主大赞,扮相娇俏甜美,眼神灵动,服装造型颇有赫本风。除了唯一一场亲热戏演得有些僵硬外,美貌和灵气都是不差的。
6 ) 一键成名
题材清新可喜,描写二十世纪中叶法国乡镇少女接受摩登思想的经历,有着典型20世纪50年代美丽商品世界的色彩与浮夸,而灰姑娘式故事又带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典爱情片的风格。
虽然究其本质,它是麻雀变凤凰的爱情童话,不过特有的选材,还是给影片带来少许新鲜感。该片在展现二十世纪中叶的复古风情上表现不错,除了“打字大赛”这一时代感强烈的元素,影片充满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艺术与电影美学,还有向导演比利·怀德、希区柯克以及奥黛丽·赫本致敬的桥段等,这都给该片平添了几分惊喜
复古的法国片里必须有个穿着蓬蓬裙的有着赫本般可爱笑容的女孩~
法国小妞电影哈哈。男主好帅!女主是达内《孩子》里面的女孩~~
就是喜欢这样的调调,法国调调。杜里斯再一次成功演绎芳心终结者。
烂俗到令人发指的故事,好在导演编剧以及艺术指导等各项技术环节完成的不错,精致且讨巧,可以说是完全按计划冲着票房来的“法式ChickFlick大片”。片中多处的调度灯光神马的都透露着50年代电影的韵味,算是致敬。OST很棒,两个主演表演有点过猛。
美国人为了生意,法国人为了爱。
Je souris quand je me sens d'être aimée
法式甜点,甜而不腻。
可爱
非常可爱的片子,虽然剧本是一眼看到尾的浪漫爱情故事,但是打字比赛这个点真是太有喜感了,比赛的女人们等哨声开始的那一霎感觉想是一群母老虎要扑向你,好好笑!
"America is for business,France is for love." 复古chick-flick,剧情简单,俗套戏码一个不落,但又有种难得的怀旧感。打字时手指运动的速度感看着非常爽快,另外估计很多直男会喜欢那个时代的漂亮打字员吧。沙发电影好选择XD
america for business, france for... love!
我根本就不在乎电影在演什么,反正我只是为了看男神罗曼·杜里斯,每当见到此等美色的男子都会想到“着装情色” (sartorial porn),连复古的西装都跟着变得无比性感和时髦了。不知道编剧在干什么,反正这部法国小妞电影在服装、艺术指导和演员的颜指数方面很出色。★★★
前2/3 Yoyo style。@bauretard 我更喜欢这样的(女孩)!
前2/3的满满的chick flick气息直戳少女心,艺术指导精巧,简直就像在看50年代AH的爱情喜剧。不过那场床戏真是充满了60-70年代欧洲电影感。后1/3剧情特别八点档,电影短个15分钟还好些,chick flick里爱的抉择不必那么繁琐墨迹。还是觉得河马肚很有型o(╯□╰)o
“美国人为了生意,法国人为了爱情”这句话是打压了一波美国生意人的爱和法国爱人们的生意吧~呵呵~ 女主角长的太复古了,全剧场景也异常复古,剧中墙上贴的梦露和赫本的画像都让我产生错觉,那确实是1959年了,太美好了~
这就是适合我的爱情片!
打字机版的《恋恋书中人》,剧情上缺乏起伏和转折,只凭一场接一场的打字比赛这样“一键到底”式的处理方法来衔接显然难有说服力。弊病明显,技法方面亦无可圈可点之处,但其复古的法式情调、亮丽的画面色彩配合着热血的打字竞速场面却带来让人格外愉悦的精致观影体验。男主罗曼·杜里斯气质爆棚
Déborah François 长得像 Mia Wasikowska 和 J-Law 的结合体,好看死了。
看看人家领导是怎么和谐女秘书的,用什么?权势?金钱?不,是爱,美国人为了生意,法国人为了爱,太浪漫了,本月看到的最佳电影,强推给各位。
畫風輕巧故事簡單音樂美妙 雖然四平八穩講了個俗套故事但是服化道BGM各種好看總是會讓你露出粉紅色的微笑 斗打字甚至比看1900鬥琴還激動 這就是和好片子不期而遇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