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害死人。虽说导演编剧只有一个,观众千千万,理解万万万,但有些评论难免显得就太浮皮潦草和操蛋。在看电影前最不应该干的事就是看影评,极其容易被误导。我说说我这个观众的观感。 定性为恐怖惊悚灾难题材的大白鲨真实主旋律并不在于惊悚和解决恐怖,只不过在1975年电影特效第一次应用带来真实震撼的效果使其恐怖元素成为经典。影片进入到后半段,整整后半程,场景转到海上,三个男人驾一条小船出海猎杀白鲨时,其实已经和“灾难”元素越来越远了,即便有伤亡,对于三个人和一条小船而言,也谈不上是“灾难”了,所以惊悚灾难片应该是当年的商业炒作噱头,剧情片才是本片的真正定位。 而本片剧情紧凑故事毫不拖沓,开场大约30秒大白鲨就登场(虽然没有亮相),一波波跟着向前推,影片前半段镇长因贪婪而隐瞒真像的矛盾应该也只是剧情发展的推手,并非影片主要探讨的问题,如果想要装逼去探讨影片主题,就不能沉溺这种路边的花朵当作主要的矛盾去深究,然后将其套在剧情发展的每一个地方。 终于在局面无法回避的时候,老船长昆特和警长马丁以及研究员布朗出海猎鲨,不同的生活、知识和经历,使得三人最初各执己念,终于在海上流星滑落的夜晚(真他妈的美!还有,那他妈的不是UFO!他妈的不是UFO!!!),靠着酒精发酵出的情感,各自身上在海里落下的伤口成了荣誉的标志和标明同类属性的记号,那些伤口一个个记录着他们跟海的恩怨情仇,昆特和布朗身上的伤口处处和鲨鱼相关,而警长最终羞于展示自己那唯一一处的伤疤,我猜想那也一定与海有关,与他从不下水有关。这一晚三个人把酒当歌,唱到欢处击桌作和,男人们的魅力和故事才渐渐显露。 所以昆特不是混蛋,不是那个贪婪的、爱财如命的、冷血的、良家妇女害怕的不敢多看一眼多听一句的老流氓,他不过是曾经眼睁睁的看着印第安纳波利斯战舰沉没,看着成百上千的战友落水后被鲨鱼群一个个撕裂吞噬,无助的等待自己被吞食命运的降临,如果你愿意,可以静下来,想象自己一秒一秒的数数,时刻准备着下一秒就被咬走下半身时的感觉。他是鲨鱼嘴里逃出的幸运儿,昆特砸掉通讯工具(他真的不是狂妄无知才砸碎了通讯设备啊亲!!!!),拖着鲨鱼拼命将船加速直至最终引擎超荷报废,这时候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经验且坚韧。他朝着糯糯的警长狂笑,朝着海狂笑,如果天气合适,他没准儿还会朝着海上的风暴狂笑。
影片最后,昆特下半身被白鲨吞掉,他还最后一次把刀插进白鲨的头颅,跟老人在失去了所有武器后用木棍插向袭击他的鲨鱼的情景如出一辙。仿佛昆特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情感饱满意志坚定纵横恣肆的硬汉,破釜沉舟,和他一生的敌人战斗到最后(这是壮举不是报应啊亲!!!!)。最终是从不下水的马丁在船沉的一刻漂在水面射杀了白鲨。而布朗,这个从八岁就被鲨鱼袭击的小伙儿,或许再也不觉得自己是鲨鱼专家中的战斗家了。鲨鱼终究是要被杀死的,重要的时间人物和过程,我们经历生活和事件,其实是我们此前的人生在经历生活和事件。 其实每个人还不都带着故事而来,到了最后,都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大白鲨》算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生涯上的一部成名作。该影片掀起美国电影人对灾难片的狂热,也为后人对恐怖片的定义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例如对大白鲨的CG仿真技术的不断优化为大众带来的迭代的极致视听体验便可确定其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一:镜头语言
影片的开头是一个海底的长镜头模拟大白鲨的视角,将角色大白鲨直接带入故事,这种叙事手法简单直白。而随着镜头逐渐仰拍拍摄海面预示着大白鲨即将上浮捕食,带着未知的紧张感,镜头转向夜晚在沙滩集会的一群年轻人。此处运用了手持镜头的方式采用特写镜头,通过不稳定的画面以及被放大的人和物增添悬疑感。随着镜头的移动我们看清了这场混沌不堪的集会。以一个全景作结,朦胧的夜晚海面与画幅中央的熊熊篝火交相呼应,暗示着危险即将来临。不久,一个女孩在夜晚被平静的海面吞噬,故事正式开始。
在设定中警长是一个手握权利但懦弱无能的人,面临两起吃人案后因为自己的胆小怕事而依旧对决策拿捏不定。角色的转换及转折来源于影片中最温暖且诡异的戏。小男孩斯考提和警长坐在家里的餐桌前,孩子对父亲哧哧的笑,这里给了一个特写,镜头转换到警长的脸上,他也笑了。这个镜头持续时间之久,意味了它对主角内心世界的影响,势必推动整个剧情的走向。警长的改变起源于对孩子的宠爱。随后警长举起酒杯,另一个主要人物胡柏从酒杯的映像中走了进来,镜头焦距的缩短让两个人物都清晰起来。主角登场。
影片最后关头与大白鲨殊死搏斗时,以往只有船长的镜头采用仰拍,塑造其勇猛而粗犷的形象。到最后渔船逐渐沉没,海面上只剩下警长一个人,此时对警长的表现一改往日的平视而采用了仰视,主角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也将整部电影推向最高的高潮。
二:捕杀的背后是美国精神的瓦解
在渔船上度过的一夜,船长大谈其捕猎鲨鱼的初衷,在对话中也毫不掩盖他在二战期间运送原子弹以助美国轰炸日本广岛的经历。他表明美国这是在引火烧身最后埋葬了自己。在七十年代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大白鲨就像是美国的化身,它的巨大、贪婪吞噬人的肉体。它乐于制造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而疏忽于了和谐共生,白鲨是吞进了氧气罐才会因为一颗子弹而被粉碎,如果美国的贪欲无穷无尽那么结局必然是自取灭亡。美国政府的关注不再执着于国民,美国精神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部电影的一个片段在学校电影课上放过:国庆佳节,游客们在沙滩上嬉戏着,但大约是对本地鲨鱼出没的新闻有所耳闻,大家最初都不敢下水,后来还是市长像幕后黑手一般将另外的官员一家鼓舞成事先下水的“小白鼠”;之后是漫长的一段镜头,我们跟着警长一同坐立不安,人群在水中扑腾的脚在以鲨鱼视角被注视着,我们知道一定会有事发生,但不知何时发生。
终于,水面上浮现出熟悉的背鳍,人群慌乱逃窜,我们不由地跟着念叨:快跑快跑,结果确实两个小孩的恶作剧。在我们苦笑道“熊孩子药丸”时,真正的鲨鱼却在警长儿子所在的海湾中出现了!这大约是真正的一波三折吧,让观众的感官也跟随着剧情坐了一遍过山车。
电影的后半段变成了“老人与海”式的剧情,三人出海,从最初的"看不对路"到之后的把酒言欢。但最让我影响深刻的还是船长那一段和战友们被鲨鱼包围最终被吞噬殆尽的经历,觉得不由得毛骨悚然,就好像听老兵讲穿越野人谷(?)还是渡过沼泽时布满蚂蝗的脚一样,是那么真实。这也同样论证了船长的性格:为何他的房间全是鲨鱼头骨,为什么他要砸掉无线电、引擎全开和鲨鱼殊死一搏;是为了他死在鲨鱼齿下的朋友,也是为了他自己的骄傲。
有人说船长最后的死表露的导演的反战情绪,我想或许如此。他就如同他描述中的战友一样死了,没了下半身,发出了高八度的惨叫。他是一个复仇者,但也一直活在当年的恐怖故事中,直到最后也没有穿上救生衣......
总体来说,《大白鲨》胜在气氛烘托,时而惊悚,时而豪迈的音乐就像鲨鱼与人,时而各占上风。但今天再看这部片,经典固然经典,但恐怖桥段,大约早已被后人超越。
确实是教科书版经典,尽管看过非常多的电影,依然一下子就被拽到情绪当中,这种恰到好处的自然,没有对节奏和对白、故事整体的把控,还有天赋,实在是难以做到。
正是由于有缺陷的主角,一个日程安排不明的(所有人都找他但他毫无条理)软弱的(市长说开海滩就开海滩)意气用事的(开船找鲨鱼前一定要喝很多酒)毫无领导力的(救生员都不会听他的话)有着一种令人厌烦的迟疑的主角,主角的所有不理性,导致剧情的多种可能性,使得进展纠葛变得非常提心吊胆,简直妙极。而主角这样还能看下去,是因为有比主角更过分的其他角色。这个理性程度量级的把控,就如同起调子一般,精密准确,如果群众>配角>主角,妥妥激怒观众砸了影院。 实际上探讨的还挺多,做出决定和承担责任的主体不一致性导致后果,群众是否具有理性,实践派经验流和理论派的碰撞
作者:大黄
《大白鲨》实则是一部西部片
《大白鲨》上映于70年代中期,是斯皮尔伯格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作品。
彼时的新好莱坞“坏小子”们重回类型片的怀抱,并试图开掘出新的类型元素,诞生于此的《大白鲨》看似是一个惊悚的灾难片,实则将西部片的观念与范式套用于其中,讲述了一个现代社会的西部故事。
一、“邪不压正”的主题
无论是早期约翰·福特的西部片,还是后期如《正午》类超西部片,基本主题可以简述为现代文明对原始野蛮的征服。
在影片《大白鲨》中,由于鲨鱼残害海滨小镇的居民,使得警长等人决定将其捕杀,人与鲨的争斗过程,实际上就是科技(尤其是科学家的加入)、文明与原始、蛮荒的抗争过程。
最后警长等人成功将鲨鱼击毙,也就是正义顺利战胜邪恶,小镇的和平与秩序得以继续维系的大团圆结局。
二、西部片的人物形象谱系
1、正面人物阵营
(1)警长
传统西部片中,警长无疑是勇敢正义的代表者。
在该片中,从极具当代性的城市纽约来到小镇的警长就是给当地居民带来法律与秩序的人。
对于最初发生的鲨鱼吃人事件,为了保证居民的生命安全,他始终坚持应关闭海滩的对外开放,而以市长为代表的利益集团为了逐利致使人员死亡进一步扩大,这促使警长决定猎捕鲨鱼。
在最终的“大决斗”中,经警长之手成功将大白鲨击毙,完成其人物使命。
(2)老水手
在影片中,老水手可视为老牛仔的代表。
他以捕鱼为生,是小镇上唯一有能力猎捕鲨鱼的人。老水手有着老牛仔的普遍特征,技术高超、沉着冷静、但又狂放不羁。
但是,他的捕鱼方法是传统式的,认为一人、一杆、一船足矣。在电影的高潮部分,老水手最终命丧鲨鱼之口也许暗含着导演对于过去电影传统中陈旧部分的一种否定。
(3)海洋生物学家
如果说老水手所渲染的是一种去势,那么海洋生物学家则代表了斯皮尔伯格对于未来的一种肯定。
生物学家的加入使得影片具备了现代色彩,并且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的科学断定使得警长相信大白鲨的真实存在,并在捕杀过程中一度使警长“英雄无用武之地”。
最终存活下来的只有生物学家与警长,随着二人向着远方游去,所体现出的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新好莱坞后期的方向不谋而合。
2、反面人物阵营
(1)市长
如前所述,市长等人所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利益集团,与西部片中的银行家、大资本家有异曲同工之意。
当鲨鱼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之时,市长为了利益而继续开放沙滩,因之使得鲨鱼更变本加厉,从宏观的角度说,是人类的私欲触怒了自然,而大白鲨正是人性中恶的意象。
(2)“大白鲨”
大白鲨实际上是一个表意的符号,类似于西部片中亡命的匪盗,象征着暴力、野蛮和私欲。
在电影开篇,借助冷暖色调的对比、人物的近景拍摄和急促的音乐,使得大白鲨极富神秘色彩与惊悚意味。
由于人类的行为更进一步的触怒了自然,市长等人的私欲投射到这一庞大的“怪兽”身上,才使得以警长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要对抗和规训这种人性之恶。
三、英雄主义的冒险故事
西部片中为西部的蛮荒世界带去文明与秩序、保卫小镇人民的安危这一程式化故事与本片“不谋而合”。
这一任务在本片中由以警长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完成,并且结合了“金羊毛”型的叙事模式,警长、老水手、海洋生物学家三人组成的团队为了猎捕大白鲨这一目的,一同开始了冒险的历程。
而这也与美国西部开发史所体现出来的乐观、自由、无畏的独立、冒险精神十分契合。
现如今观此片不禁让人联想到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的《最后一场电影》。
同样是西部故事,一个是充满哀伤的、颓废的西部精神之死;一个是积极的、乐观的西部精神融入于当代社会之中。
不好意思,我真不是故意的,但看这些影评,有些真的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有的影评真的充斥着浓浓营销号自动生成文本的风格,首先请你们看看电影再写影评好吗。我不知道看过电影的人是怎么会把马特胡伯说成“布朗”的,特别是上船后昆特有事没事就要喊两声“Hooppppeer”,这么洗脑的东西怎么可能搞错,除非有些人根本没看电影,凭着豆瓣上我小时候刚看电影时就有了的古早翻译编了这个“布朗先生”出来(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第一个写这个剧情简介的人是怎么想的)
还有很多影评喜欢给导演加戏,老电影尤其如此,如果是已经去世了的导演,嚯,一个镜头就能给你解读出10种版本出来。好多影评说什么所谓“布朗”代表的美国精英阶级活下来了,老船长昆特被吃了,所以导演认为精英阶级胜出,工人阶级败北,甚至说什么斯皮尔伯格就是“布朗”的代表。这真的...解读电影没问题,但好的解读是建立在了解电影的基础上的。我们的“布朗”先生在原剧本和小说里本应该是被鲨鱼吃掉了的。小说里“布朗”就是个混球,给布罗迪警长戴了顶绿色的帽子;电影里为了表现男人之间的情谊,砍掉了这一剧情,但剧本是没有砍掉“布朗”在鲨鱼笼子里被吃掉的情节的,但在南澳大利亚拍摄时出了意外,导演拍到了一系列的绝佳镜头,就是鲨鱼被空笼子缠住而挣扎的场景。这个镜头里扮演“布朗”的侏儒演员没在笼子里,但剧组觉得这个镜头拍得太好了,于是大赦“布朗”,给改成了胡伯逃出笼子躲进珊瑚里的剧情。这个花絮非常有名,在网上一查就查得到。南澳大利亚的那条鲨鱼支不支持精英阶级我不知道,但我至少知道斯皮尔伯格没有因为所谓支持精英阶级而让胡伯活下来。
但电影是肯定有大量展现阶级冲突的情节的,昆特看不起胡伯,认为他的手只配数钱;胡伯看不起昆特,觉得他就是个自大狂。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之后在船上两人把酒言欢做铺垫。两人冰释前嫌的方式,是互相展示自己的伤疤,在大海和冒险面前,阶级差异微不足道,他们本质上都是热爱冒险的汉子。而昆特因为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往事和对亚哈船长的致敬,是必须死的;胡伯可死可不死(这也是为什么剧组放过了他),但两人是必须在最后时刻隐身的,因为电影要把鲨鱼交给这三人中看起来最没有冒险精神的布罗迪,一个在没有犯罪的小镇上当警长的男人,怕水,不像昆特和胡伯那样“懂行”,是看电影的各位观众的代表。把他和一个危险的鲨鱼放在最后,极大地提高了戏剧张力。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昆特讲述往事的那场戏。我之前上剧本课时,我们教授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show don't tell”,你写的是电影的剧本而不是小说,不要把事情一股脑的从角色口中说出来,而要从各种细节展现出来。如果把这幕戏的剧本当作业交上去,很多老师肯定不会打高分(当然,罗伯特肖在这幕戏中改过很多台词,而我也没看过原剧本,所以不知道剧本原先长什么样,这里也指的不是原剧本),但凭着深夜大海里孤寂的环境,约翰威廉姆斯悄然插入的诡异配乐,再加上罗伯特肖的演技,让这幕戏成为我心目中最恐怖的镜头之一。能打破“show don't tell”的原则,把角色讲话的文戏演绎得如此精彩的,在我浅薄的观影列表里除了这一幕,可能也就是《好人寥寥》中最后杰克尼科尔森和汤姆克鲁斯的对角戏了。另外提一下罗伯特肖在电影中的演绎,他参考了拍摄地葡萄岛的一名本地渔夫的表现(那名渔夫本色出演“本加德纳”这个角色,就是那个从船底蹦出来的尸体),才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如此生动的渔夫角色。
最后希望各位写影评的,至少请看完电影再写吧,别再搞什么“布朗”了,真的很搞笑
很实用的一篇文章,网上很少见,转过来分享一下
1) 角色最怕的东西,跟他最想要的东西有冲突,会对故事大加分 Brody 想杀大白鲨,但他最怕的东西是水。这两者互相冲突,却也让故事更精采。
2) 用悬疑感引领故事 一种创作方式是,用角色追求目标的过程去引领整个故事。另一种创作方式是,用他“对手”带来的悬疑感去引领整个故事。《大白鲨》的前段、中段就是这样。大白鲨是主角的“对手”。它杀了一堆人后,引领观众的是,等待它下次杀戮的悬疑感。
3) 电影中没有幸福的婚姻 每个人的婚姻都有自己的问题。Brody 的老婆想离开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搬去更好的城市住。但 Brody 不想走。婚姻的问题消磨着 Brody。这种支线剧情可以丰富整个故事,让观众更了解主角。
4) 故事中有冲突很好,但硬塞的冲突不好 好的冲突是自然的,硬塞的冲突观众会感觉到。《大白鲨》剧本中,Hooper 跟 Brody 的老婆有染。但所有制片人员都觉得这样的剧情太过了,所以这段在剧本阶段就被砍了。增加冲突,是为了要说好故事,不是模糊焦点。不要为了增加而增加。
5) 迫切性 暑期强档片 (任何电影) 都应该要有的元素是:“迫切性”。大白鲨中的“迫切性”来自: 七月四号,国庆周末的到来。那是最热闹的周末。所有观光客、民众都会到海边玩。Brody 必须在那天到来之前把大白鲨杀了。
6) 你故事的 Quint 在哪里? 我发现我喜欢的剧本中,都会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一个讲话调调不一样、举止怪异、特立独行的人。这个角色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样,不像活在创作者创造的世界中。一个像 Quint 的人。或是像《普罗米修斯》生态世界中的机器人戴维,《青蜂侠》美国英雄世界中的亚裔搭档加藤,《沉默的羔羊》肮脏监狱中高雅的汉尼拔博士。这个角色通常只是配角,但当你把他描写的突出时,不只塑造了一个特别的角色,也给故事增加强烈的对比。
7) 不要让主角追求目标的过程太顺畅 应该要做的是,让主角追求目标的过程更困难。Brody 发现海滩有大白鲨。简单的做法是把海滩关了。但这部片的做法是带出一个市长角色,让他说: 海滩关不了,因为它是市府的收入来源。现在主角难题来了,海滩关不了,就必须把大白鲨杀了。
8) “别去那里啊!” Dramatic irony 中文直译是“戏剧性讽刺”意思是观众知道剧中角色不知道的事。如果你能写出一个观众会大喊“别去那里啊!”、“快点离开啊! ”、“别那样做啊!”的戏码,你就成功的抓住观众的心。《大白鲨》会那么精采,就是因为它里面充满了“戏剧性讽刺”。观众知道大白鲨要吃人了,但在海里游泳的漂亮小姐却不知道。
9) 让问题发生在最糟的时间点 大白鲨大开杀戒的时间点不会发生在海滩上没人的冬季,而是发生在人潮最多的夏季。时间点越糟,戏剧张力越大。
10) 如果角色要在电影中讲一个故事,那个故事最好要他妈的很精采 电影是在拍“角色做事情的过程”。不是在拍“角色说他做了什么事情”,这样拍很无聊。所以,精彩的故事,不要让角色用讲的,要用演的。但是,Quint 在《大白鲨》中讲了一个与鲨鱼共处 110 小时,撑到身边的人都被吃光的故事。除非你故事跟他一样精彩,不然就不要用讲的。
步步为营的气氛铺垫,就像撒面包屑一样的将人引向那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大白鲨。特效和故事即使在今天看也没有过气,配乐还是70年代好啊~(终于有勇气去看Shallow了)
勉强及格,前半段对海滩遇鲨的描画是不错的惊悚片,后半段捉鲨是加了点调料的冒险片。75年,正当电影进入青铜时代的盛期,斯皮尔伯格对于风格的把控还可以,尤其油腻粗鄙船长的刻画是当年电影的常见角色。机械的鲨鱼道具有点露怯,但看着也比CG舒服。海上夜景应该是花了不少钱的棚内戏,经费都花在这了
竟然有三十多年了……童年阴影系列
灾难片的典范。昆特的死表明了斯皮尔伯格的反战立场?
童年噩梦,到现在站在海边还会想会不会突然冒出一条鲨鱼!
1975年的特效现在看起来丝毫不过时。
大白鲨本尊露面并不多,却极具水下惊悚效果,折射出的各方人性特点也很丰富。但看到最后发现还是那套令人作呕的英雄主义,然而大白鲨并不是人类真正的敌人,杀死大白鲨的也并非真正的英雄,前面铺垫半天的主题顿时荡然无存,只剩傻子一般的自嗨
斯大爷的商业魅力初露端倪。
看的时候还小。这片子太噩梦了。
重温。至少现在看来,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较一般的B级恐怖片,当年居然缔造了好莱坞一个里程碑式的票房神化,真有点匪夷所思。按说70年代也不算久远,而且在那个年代恐怖片已然成风,而且不乏佳作,怎么就能轮到《大白鲨》称霸影坛呢?
看完电影一度不敢去海边,心里有阴影了!
才看《大白鲨》,觉得它和《异形》都证明了一点:不急着脱的闷骚,往往比无节制的狂放更能保持长线魅力。去年《哥斯拉》就很好传承了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格,被喷并非制作烂,而是观众口味有变,都不买账了。我以为,要从主流商业片层面上看老斯和卖拷贝的致命区别,那跟情色和色情的差异是一致的。
斯皮尔伯格的活还是很好的,基本上经典的恐怖片技巧他都有用到,但也有点过于套路,反正每次景别变小景深留出一角,我就知道要吓人一下,不是冒出人头就是鲨鱼,毕竟还是隔行如隔山。印象深的地方反而是鲨鱼第二次袭击前警长在沙滩上注视海面的那段正反打,效果惊人。
最有潜力可挖的高露洁广告~
真好看,导演技法也稳当,而且再次验证了伟大的怪兽片从来不会单纯地讲怪兽:上半部批官僚主义,下半部绘角色交锋,人物异常饱满,节奏张弛有度,威廉姆斯的配乐锦上添花,既古典又先锋;看过一个斯皮尔伯格收看当年奥斯卡提名仪式直播的纪录片,发现学院无视自己后气得破口大骂,想来也是理所应当。
好莱坞之王斯皮格伯格第一部受关注的作品 话说老斯虽然有《辛德勒》这样的film 但其江湖地位更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商业movie所构成的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领先时代、特技出色、想象瑰丽、票房叫好 但比较要命的一个问题是:不是每部商业片都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这也就是《大白鲨》的命运
不能不爱John Williams的配乐!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大白鲨》是部很不错的片子。用30年前的眼光来看,《大白鲨》绝对是部经典之作,流传了30年,不是经典由如何能够做到?在这部电影中,斯皮尔伯格也展现了他出众的导演才华,无论是结构的安排,还是收放的自如,电影始终以一种流畅的方式叙述,也为他在以后继续执导《朱罗纪公园》等科幻巨制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一年,斯皮尔伯格29岁。
可算把这部看了……理查德·德莱福斯活生生就是斯皮尔伯格彼时的造型嘛,片里也是个碎嘴子技术宅,导演的化身(因为没拍到替身演员和鲨鱼的水下镜头所以改了结局哈哈哈)。超期一百多天,生生把一个B级片搞成A级大制作,因为多灾多难的机械鲨鱼各种罢工而因祸得福,让影片直追希区柯克式的心理惊悚(“看不见的才是最可怕的”),同时不忘用一个dolly zoom向希区柯克的[迷魂记]致敬。作为第一部实景拍摄海上镜头的制片厂片,海上镜头尽管各种不接,但是不细看丝毫注意不到,影片应该也是可以用来阐释汤姆·甘宁的“吸引力电影”的绝佳例子。另外,片子收尾还是急了些。另外,今天看,小镇政府试图掩盖真相的所作所为咋那么眼熟呢……
因製作災難(機械鯊魚頻頻故障,製作費暴增,工時延誤159天)而被迫採暗示手段(John Williams的音樂、浮桶等),變得更像Hitchcock而非Ray Harryhausen的意外藝術成就。前半緩慢鋪敘威脅(開場走淫亂者死原則),證據有無,信與不信,以(來自紐約)警長與(當地)市長的衝突為主,帶有現實批判(力保經濟無視威脅,根本2020當下川普),但未太刻薄(市長最後說,我孩子也在沙灘上);後半著重警長、船長、科學家在ORCA船上的衝突:family man/《老人與海》、《白鯨記》式長者(但更多負面性如歧視語言)暨二戰USS Indianapolis倖存者(毋寧像近於新好萊塢式偏執越戰老兵,豬隊友弄壞船,被吃)/有錢大學生技術宅(躲海底竟沒死 = =)。裂焦那段的剪輯經典。音樂的暗示性是否太顯著?如小孩裝鯊魚背鰭那場沒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