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半。确实非常有新冠时代的烙印,第一部分可以拿出来给罗马尼亚城市文献学做贡献。但是第二部分简直是太割裂了,而且还掉书袋,在我看来这种形式没必要放入电影,而且这种词语“解释”无非是营造一种简单的反讽和戏剧性效果,想要用戏谑的反差营造黑色幽默,但是碍于时长和评奖需求又显得放不开,那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去看亚当麦凯呢。
而有些词条则显示出导演的知识水平被东欧这个后社与西方世界的地缘夹缝深深影响。都在说论文电影,但论文讲究有理有据,而不是简单的抖机灵。那其实对于电影这个题材来说时间不允许论据详实,那就应该作出取舍把想重点表达的东西融入电影,而不是割裂电影。
好在第三幕把整体水平拉上来,不仅展现出一种知识分子对抗网络暴民的架势,还在细节里放了很多有趣内容。
第三幕我最喜欢的两段,一段是引用教育学者关于死记硬背与独立思考“二元对立”关系的批判,另一段是结局放飞自我,都在打破一种陈词滥调,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有些失望的是导演在电影里增加的对shzy元素的批判,却还是陈词滥调的延续,并且与电影表达的主旨是弱相关的,因为电影里出现的大量的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种族歧视是没有shzy的影子,完全是罗马尼亚帝国的特色,齐奥塞斯库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今天的罗马尼亚是割裂的,那时右翼民族主义是被压制的存在,而新纳粹和反犹阴谋论又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拉shzy出来像是要让其为罗马尼亚糟糕的文化、民族歧视环境背锅。这似乎东欧国家电影导演不管拍什么总要搭上点前社内容,不然拿不到颁奖季去。
這個日子簡直合適得不得了
第一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導演真的很在意機動車侵佔行人道
第二幕的montage encyclopaedia既為第一幕提供了更廣闊時空歷史context又做了諷刺的腳註,殘忍又好笑(大屠殺公墓的照片titled as mathematics / 疫情期間臨時殯儀館在急救室隔壁 titled as efficiency(導演:我專門有一個folder收集類似的片
而前兩幕又令第三幕極度戲劇式的答辯/公審場景更為立體,全方面3D呈現這個社會中的人到底可以怎樣蠢態迭出,討論和投票的場景真的 too true to be satire
清潔工先擦乾淨女主身後的神像,再點燃兩側的火爐,好像把她架上聖壇後又點燃火刑柱
三個結尾看似呈現一種開放式的選擇,但實際都呈現一種大眾之惡,現代性與傳統觀念宗教信仰意識形態互相碰撞時,沒有人是贏家。
最後一場戲:哇哦。
(導演:it’s not fun at all. 因為也是最後才拍的一場戲,很多演員臨場反悔,拒絕出演,他們已經拍完前面的戲,賭導演沒法再換人。
導演:作為人,我理解他們對於形象的顧慮,但專業上,我再也不會和這些演員合作!氣死我了!)
映後導演真的好好笑
他說這個片子其實是按自己最後一部有投資的長片來拍的,大膽了許多,(不如加入一些popular的元素,比如性愛裸露鏡頭)把自己想要探討的議題幾乎一籮筐拍了個遍。因為之前到了一種沒人肯投資他的地步,這個片子的劇本上過很多創投都沒人買,結果拍出來拿了獎,之後還有少數人message說他們錯了。
Jude:我爽了。
整個片子受Ulysses和喬伊斯影響很深,分開chapter且每個chapter形式都很不同,主人公在cityscape裡面意識流地遊蕩——城市景觀和人的關係其實也是敘事得以發展的原因。於是鏡頭不斷從女主身上轉移去城市中的其他無關緊要的對象——路邊的野花,精緻卻衰敗的建築,random的廣告牌,路人對時事的高談闊論⋯⋯或許在後現代社會,嘲諷一種現象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大近鏡地呈現它。
Jude:我拍片的風格和布加勒斯特建築的風格一樣:沒有風格。
彩蛋:
Jude:Does Hong Kong have YouTube? I know China doesn’t.
主持:Yes yes yes we do we do
觀眾:STILL have
友情提醒:如果你只喜欢本片的前三分钟,并反复钻研,那么你可能并不适合阅读本文。
本文基于微信群讨论创作,并非全部个人原创。
导演拉杜·裘德的第7部长片作品,这部柏林金熊奖得主很大胆地撕掉了现代文明社会的遮羞布,单用罗马尼亚几处街景和一场道德审判,将这个时代的伪善揭露,可能大家觉得罗马尼亚甚至不能代表今日欧洲,但我却觉得,这几处特写浓缩了疫情下全球范围的焦躁与不安,甚至发掘出人性暗面。这部直白且贴近当下的电影,足以引起反思。
本片多采用固定机位拍摄,镜头除了跟随女主角行走而摇动之外,还有从人物出发摇到四周环境的空镜(G),尽可能全面地展示疫情生活和街道细节,这也给观众一种低平位置的电子眼视角的感觉,正大光明无时无刻地监视、凝视,而片子的起因也正是因为私人视频被公之于众,第一段的表达也许有这种对应。
G:我最喜欢的是part 1,人与城市景观的融入与跳脱很有意思,这片子也有一定的挑衅意味,表现对现实的讽刺。 电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街景与第二部分的字典以独特形式为第三部分审判铺垫情绪。 第一部分的点比较散,会留下几处让人印象深刻的元素: 贴满大街小巷却无人关心的选举广告; 不断被机动车霸占,支离破碎的人行道; 因精心计算商品价格,而被嘲讽的穷人; 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正义人士对满大街软色情广告牌视而不见; 对贩卖儿童器官不觉残忍,反而觉得合理的老年人和医护(两种不同需求); 从谈论纳粹转到理科生歧视文科生的青年(女主角就是文科老师); 在精致都市中时不时出现的残垣断壁; 大街小巷的典当行和店铺出租广告,以及第一部分最后一幕的一家待租电影院。
2020年是全世界都在倒退的一年,全球化突然瓦解,经济衰退,正常生活被打破,让很多人不知所措。但以上罗列的现象有多少是疫情后才突然冒出的?其实它们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疫情前全球性的向右急转让未来蒙上一层阴影,只是在全球停摆之后,因更加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导致之前的伪装难以为续:生活被按下暂停键,却不是我们反思现实生活的契机,资源不足,行动受限,某些根深蒂固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 这个世界并没有表面上看得那么坚不可破,而是像在熙熙攘攘的街道旁那些破败的无人修缮的建筑,千疮百孔。
而第二部分 Q:辞典的那一部分,就是碎片化的信息社会的缩影,认识论的“再现”方式会过滤掉很多知觉信息,裁减了许多丰富的知觉之后,将剩余信息锁在一个简单的知识、概念或者词语上,这就形成信息爆炸。相比之下,第一部分的“闲逛” 恰恰是女性知觉经验丰富的一种游牧 。 如果说第一部分还有女主行走这条线串起导演的表达,那第二部分就完全变成一地散沙,第一遍顺着看完肯定一头雾水,只有把电影全部看完再回味,才能明白导演的用意,这些关于大屠杀、性、政治等等的词汇在第三部分的审判中都有对应,导演对它们或严肃或嘲讽的注释,十分有趣。
然后我们会在第三部分看到这个时代最文明、最民主的对话方式是如何被一些野蛮思想践踏的。我们真的可以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吗?我们真的能自主营造出民主氛围吗?“投死那个无辜之人!” 其实在第三部分开始校长便提醒“要进行一场冷静、理性的对话”,但之后无任何一人为女主辩护,注定这是一场悲剧的开始。第一部分自由行走的女性,在第三部分被牢牢钉在了耻辱座上,整个场景与女巫审判别无二致。作为审判者的家长们,身份几乎涵盖社会各个阶层,有军人、白领、神父、知识分子、移民等,代表各自阶级的立场对当代知识女性展开批斗,包括同性间的批斗。有趣的是除了审判“黄片教师”事件之外,各位审判者还抨击女主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观点,不断发出反犹、反同、反女等极端言论。这些偏见对于孩子来说要比黄片凶猛,黄片也只是引子,无法根除的社会偏见正逐渐让人们失去底线。
C:我喜欢part 3,尤其喜欢这个结尾。 这三个结局,没有一个对女主有利,因为这种近似公开处刑式的审判本身就无意义: 第一个结局,女主获胜,仍免不了被辱骂,甚至暴力相加,最后仍会失去身份和地位; 第二个结局,女主挫败,仍会被骂,在社会上还是会失去身份和地位; 第三个结局,唯独女性获得神力(或巫术),才能镇住那些“审判者”,真言套索捆住秉持偏见的大众,并用他们所不齿的假阳具堵住他们的嘴,不靠暴力好像很难获得话语权。 神奇女侠的形象如今是全球女性独立的标志,为女性平权提供精神力量,但普通女性没有神力,只靠颅内小剧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女性地位仍无法与男性平起平坐,这也是本片最后三个结局表现的无奈,无法激起更大范围的反思,那本片也只能是个笑话。 G:第三部分充分展示人们的道貌岸然,结尾的宣泄也很无力。
埃米内斯库:占据最大面值罗马尼亚货币正面的名人。
柏林电影节:最热衷于给政治向电影颁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荡妇羞辱:因嫉妒或愤怒而不允许女性有性欲或必须掩藏性欲的语言攻击。
广告牌:就连怪兽打架都会绕开的价格昂贵的装饰物。
黄片:人人都爱看但又装作并不在乎的视频。
阶级差异:因默许让一部分人赚另一部分人的钱并一直富下去而产生的社会现象。
街头文化:肆意生长的后现代艺术的总称。
交通系统:可以让人瞬间拉满愤怒值的公共系统。
看不懂:一般后接“大受震撼”表达最高赞扬。
拉杜·裘德:一个很会拍黄片的导演(!??)。
罗马尼亚:位于巴尔干地区的欧洲三姓家奴。
民族主义:民族自豪感的最高阶形态。
女性主义:不是非要把男人踩在脚下,仅想获得起码尊重和应有权利。
女巫:因威胁到男性绝对权力而被妖魔化的一类女性。
齐奥塞斯库:典型社派领袖的标准形象?!
社会性别:延续自生理性别,影响个人权利。
审判:之前是政体对个人进行评价的行为,现在也可个人对个人。
唐娜·哈拉维:通过对科学表达上的钻研,关心女性未来权力的学者。
性爱:人人都需要但又被禁止在公众场合谈论的行为。
性别红利:常被某些性别群体忽视的自身优势。
字幕:一种 人翻译错会被骂,机器翻译对也会被骂的网络产品。
(第二部分要是能看英语字幕版的话可能会更有意思一点(Y))
1.身份审判——女性
从《圣经》(甚至更早)开始,女性就承受本不属于自己的非议,无论是中国古代志怪传奇里的狐仙女鬼,还是美国塞勒姆的女巫,被妖魔化的女性形象层出不穷,相对的,女性抗争者的形象也一直存在。 Q:电影里提到的汉娜·阿伦特,她说过一句话被认作是第二波女权运动的重要口号:“私人的就是政治的”。这句话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就是纳粹大屠杀,因为她也是犹太人,所以她接受采访时说,我的身份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女性出来工作,从私人领域走入公共领域,在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就产生了:要不要生育,要不要做家庭主妇等等。其实生育是女性的私人问题,但它已然成为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问题。就是在这个过程里,第二波女权运动产生了。 时至今日,女性个人权利仍以不同形态被作为政治问题对待,受到足够重视是好事,可尽管近些年metoo运动如火如荼,但个别地区女性权益还无法得到保全,由于女性身份造成的审判也不是每次都以公正结束。
W:这个片让我想到了艳照门。 当然事件性质不能相提并论,但事件起因是类似的,也就是审判过程中最大的争论点,视频不是当事人公开的,当事人要不要负一定责任? 家长们认为,谁上传的不重要,女主角一定要负这个责任。这是预先定罪,无论是不是当事人自愿上传黄片,人们抱着的态度都是,一定是女方问题,就算女方一点责任没有那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有家长怀疑与女主角拍摄性爱视频的不是她丈夫。 在第一个结局中,投票让老师留下的大多是男性,但前面对女主指手画脚的男性也不在少数,相比于女性对女性的抨击,男性则显出又当又立的虚伪?像极了那些求种后又站上道德制高点的人们。
Z:针对这个问题,国外的讨论比较全面,不过无论在什么国家,私密的性行为都不应该被公开,容易被人扣帽子。片中有家长指责女主是荡妇,仿佛有道德污点的是女主,而不是上传视频的人。 G:这是共通的。 现实中是有自愿公开性爱视频谋取利益的网站,如果本片上传视频的是女主或她丈夫,那讨论余地就小得多,但显然本片女主不是这个情况,女主也是事件的受害者,但片子里没有一个人谴责上传视频的人,甚至一句都没提起,提到的只是“口交就是妓女行为”这样对女性的污蔑,道德正义在审判女性时偶尔会失效。
C:国外和国内对于“艳照”这件事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国外不关心视频被谁上传这件事,而是关心上传视频对孩子的影响。 首先,国内对性比较敏感,成人也不能看成人电影,其次就是涉及女主角敏感的职业身份——小学教师。
2.身份审判——教师
在讨论过程中,我提出一个假设,假如未来有了孩子,孩子的老师在道德上有不检点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但没有公之于众,且只有你知道,你们会让孩子转班吗? 因为团友们都没当过父母,所以讨论相对浮空。最终大家觉得还是看教师的业务水平再去判断教师私生活的影响。 但真正有了孩子之后是否还会如此判断?我不敢假设,但很可能不会像大家现在回答得这样迅速。到时候不仅要考虑孩子的身心是否受到影响,还需要考虑行为上有污点的老师在孩子中失去信任这个问题,孩子们忙着取笑,也就不会认真对待老师了。
H:这就得看现在的学生对于性方面的了解程度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羞于提起还是感觉无所谓? L:这个因人而异吧。 因为面向的是三观尚不健全的小学生,所以这个问题又棘手很多。电影中有个家长提出,黄片在全班传开,自己女儿被吓到,并表示自己对婚姻的抗拒。确实这次意外已经造成实际影响了,尽管女主角所说不错,家长应该限制孩子可访问的网站,但碍于女主角敏感的身份,社会则会再强加一道道德审判——师德。 教育对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说说而已,因为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会如何,任何一点歪门的影响都可能影响政体利益,教育是政治手段,而非理性思考或其他,以至于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变得越来越固化,越来越形式主义,而父母作为教育监管一方,如果发现教育者给孩子教授的是违背政治大方向的知识,那他们绝对会想方设法“挽救”自己的孩子。
3.审判隐私
每个人都有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可真当这个欲望被满足,他人隐私被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们往往会报以苛责而非同情。 或许有人会认为女主活该,因为对自己隐私不重视酿成恶果,但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谁能保证自己隐私绝对安全?盗走隐私简直易如反掌。电脑维修工轻易窃走私人视频并公之于众,隐私像病毒一样传开,屡禁不止,同事对博眼球的小报人肉爆料,甚至家长存下视频作“罪证”,公德审判俨然变成隐私审判。 社会针对女性的指责大都是私德上的,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如果隐私泄露,我们能做的只有不再传播。
本篇讨论的观点过多过杂,每一点都有话想说,可能读起来也比较混乱,尽管如此,最后还是要加一个Q老师小课堂。
Q:有一个女性主义哲学家叫唐娜·哈拉维,她也是一名科学家,她专注的是通讯工程技术的研究,她有很多理论是非常当代的和女性主义思想挂钩的,就是女性主义思想如何与新技术、信息社会的环境相关联之类的理论。
电影中有个男性知识分子为大家读了一些关于教育理论的研究,被指责带着明显的大男子主义姿态。当时还以为是大家比较浮躁,不喜欢听长篇大论,但也许是因为这个知识分子的知识观太咄咄逼人?因为他冒犯的是精英女性,所以导演这个点一定有什么寓意。再看看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她指出的是现代科技中女性的缺失和"边缘化"地位,或许是个解读方向,也是理解后现代女性主义的钥匙。
(其实是Q给我的一个写作方向,但实在不太好融入文章,也是我读不太懂,这里单独以资料形式出现,供大家阅读)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宣言:二十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www.bilibili.com/read/mobile/9211743?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tamp=1618220559&unique_k=9keZr0
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观解析
http://www.cssn.cn/zhx/zx_kxjszx/201310/t20131026_621418.shtml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主持人雅婷(yytchristina),欢迎关注。
我们专访了柏林金熊奖得主拉杜·裘得,他说,我可以是很好的“黄片”导演
北京时间3月5日傍晚,我们远程专访了柏林电影节中《倒霉性爱,发狂黄片》的导演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而就在一个小时之后,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公布,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它讲述一对夫妻的性爱视频泄漏而引发的社死“血案”。
一言以蔽之,就是当年冠希哥的著名的XX门被搬上大银幕了。
专访中,我问他,“小黄片”的部分怎么拍的,有给女主角找替身演员吧?
他说,对,找了替身。
然后他悠悠的飘出了一句让我印象无比深刻的话:“其实,我可以是很好的黄片电影导演。”
#1
误入P站?
由于这次柏林电影节采取了线上的观影形式,在我们拿到观看链接后总是会迫不及待的打开观看,在点开《倒霉性爱,发狂黄片》的时候,我差点经历了一场“社会性死亡”——开篇长达四分钟的不可描述的镜头,竟然还都是特写。这让我质疑我到底是看的是柏林主竞赛单元的片子,还是误打开了P站。
在“性爱直拍”之后立刻为本片拉开了桃红色的帷幕:上书片名“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副标题“一部流行电影的草稿”。
怕观众看不懂,导演还要把本片的中心思想打在公屏上:“无人理解,这世界正在时间的海洋上沉沦。
采访时候我说,大叔,你行你挺懂,所以拍“小黄片”的部分会……挺难吗?拉杜·裘德说“小黄片”的女主角戏份用了替身,至于难,“一点点,毕竟我可以是很好的黄片电影导演。”
“这都不难,那啥难?”拉杜·裘德沉思了一会说:“新冠吧”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自然不会放过罗马尼亚。去年三月份,开始发现确诊病例,那时候正好赶上了影片的拍摄。经历了第一次封锁之后拉杜·裘德还是觉得要拍完这部电影。这时候,拍摄的难点就变成了确保演员不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以及,电影中其实也随处可见了口罩的身影:一家人带着各色口罩四目相对,你要上街没戴口罩,那可以接受横眉冷对千夫指了。
都这么难了,为什么还坚持拍下去,而且,这样的选题,莫不是从“XX门”获得的灵感?
“我认为这部电影对于女性来说挺重要、能够引起共鸣。我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过大家观点不一样。我觉得这背后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干脆,拍一部!”
让更多人讨论,合着就是战争扩大规模。
#2
嬉笑怒骂的三段论
这部片结构是非常传统经典的“三段论”电影,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看到了浓浓的论文电影风格,导语就是4分钟的小黄片;正文有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规规矩矩的小标题。不仅如此,间隔的地方还有明显的音乐分隔,生怕你不知道,我要分段了。
第一部分叫做单向街,作为人民教师的女主小E发现,自己和自己老公的性爱视频被泄漏了,事情发生了,无法挽回了,视频像是病毒般裂变,她也一步步的濒临“社死”。你只能一直往前走,去一步步的做,最后由于过度焦虑不得不去药店买镇静剂。
在这一部分中,导演通过镜头语言烘托了环境的聒噪、世界的嘈杂、人们的焦虑,而穿插其中大量饱含性暗示的镜头尾声:玩偶、裸体模特、肌肉男、冰淇凌,更是直呼主题。细细品味,绝对亮眼,堪称一绝。
我问他:通过这些充满隐喻的镜头和对环境的烘托,想表达什么?
拉杜·裘德解答了一下:“当你看到一座城市,你可以看到这个社会是怎么组成,看到交通拥堵、看到社会等级,看到穷富差异、看到废弃的大楼、看到城市构成,看到城市之外维度的,比如社群、氛围是什么样。城市中那些标志,标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部分就是典型的论文电影了,浓浓的让·吕克·戈达尔风格。大量的图片、网络短视频,词条解释充斥满屏,感觉就像是考试之前的突击记忆。在专访中,导演表示:“这部电影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灵感确实受到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影响。尤其是音乐部分,其实我也有向法国电影新浪潮致敬的意味。”
“这是一种从一部很厉害的电影中学到的,戈达尔的《给简的信》、瓦尔达的《尤利西斯》等,嗯,有一些图片是从YouTube上扒下来的。对了,其中我有借鉴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作品呢”
不得不说,论文电影的形式虽然在现在的商业电影中不常见,但这确实一种非常古典的用画面提供抽象性信息、用语言提供解释性信息的拍法。在这部分中,大量关于战争的视频资料、迫害犹太人的呈现,和以及许多赤裸裸的生殖器画面,让人心里有些不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窥探到,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想要探索的内容之广阔,以及他的野心非常之大。
第三部分我喜欢,就是家长和小E之间围绕“学校是否应该开除这个人民教师”的各种battle。
单行街走到终点就是学校,在这里小E面对的是大BOSS,她被各行业各的精英范家长围攻。所有人迷失在一个社会网络话语中,其中有治愈洁癖的态度,有伪政治万事通,有神圣沙文主义,有怪诞阴谋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辩论变成了一个法庭,那指责那羞辱,谈性色变、甚至荡妇羞辱的样子像极了……我们网络上的某些键盘侠。
比如,席中的某位男家长大言不惭的质问女主老师:请问,除了做老师之外,你还是兼职的色情片女演员吗?
怪不得,拉杜·裘德也在采访中频繁说到:有些时候,中国和我们罗马尼亚挺像的。
不过这回嗑了镇定剂的的女主小E并没有认怂,理清思路开始了作为老师的灵魂压制回击。她援引罗马尼亚国家诗人米哈伊・艾米内斯库的情色诗证明“人无完人”,发挥专长从东正教讲到大屠杀……只可惜,有句话叫做,“不与傻瓜论短长”,你是没有办法与“只盖章不讲理”的人讲逻辑讲道理的。
比如,小E说,这是和自己合法丈夫的正常夫妻间亲密行为,况且视频被泄漏,自己也是受害者。
台下的学生家长,却讥笑她说,哦,合法丈夫?正常亲密行为?我可没见那个老婆给自己老公XXX。
接下来,“荡妇”羞辱一波接一波的袭来。
影片最后有三个不同的结局,我问导演,你选哪个。
果然是个老油条,鬼魅一笑,“你们选你们选。”
#3
羞耻感,哪来的
总之,拉杜·裘德这回算是金银双全。2015年,执导冒险喜剧电影《喝彩》借此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奖。在电影《喝彩》中,拉杜·裘德对历史上吉普赛人遭受的残酷压迫进行了一场尖锐、震撼的批判,展现了19世纪罗马尼亚奴隶制的残酷和荒谬,像极了这部《倒霉性爱,发狂黄片》。批判、审判、荒谬。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性是一种动物本能,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人类可以从中获得乐趣,但这种乐趣却不被认同,甚至还要被扣上“妓女”的帽子被荡妇羞辱,这种深深的羞耻感、罪恶感究竟如何而来,我们缺失的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性本身很单纯,但是由它延伸出的,各种的意识形态却数不胜数。
第二、谁给了所谓“精英”道德审判的勇气?
进行道德审判的围观者,他们常常误以为自己是正义的象征,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变相地消费他人的苦难,他们以惩治“恶”之名而行了“恶”之实。要不得啊要不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主持人雅婷(yytchristina),欢迎关注。
2020年突然让世界变得异常疯狂,而裘德却携着摄影机,在布加勒斯特找到了充满个人风格的独特视角,记录并演绎着疫情放大镜下罗马尼亚社会的弊病和疯狂举动。我本来想把标题拟为《一场当代视角下对罗马尼亚社会生活与文化历史的审视与审判》,但好像与整部电影嬉笑怒骂的基调太不相称。而似乎“疯狂”和“荒唐”两个词也可以同时用来描绘事件本身和导演叙事风格的变化。
如果让我再回想这部电影,我可能会立刻想到“噢,那部和戈达尔中后期作品很相似的电影论文”(当然也加了很多《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的味道)。不过,从柏林主竞赛图标消失就开始,直到定格到最后一秒的戏谑,却让影像在大俗与大雅之间无缝切换。裘德俨然将严肃的论文写成了一篇爽文。
在角色与情节都没有丝毫认识的情况下,不管是多么资深的影迷,都会被一开场的4分钟纯p*rn震惊到。虽然如此露骨地将性爱展现在银幕上很多人都不会立刻接纳,甚至评论中出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但性爱不是电影的目的,导演倾向在电影中以严肃的风格对待它(如后面的百科,审判),却从第一个镜头开始配上滑稽的音乐,而观众始终以第三视角围观不知会通向何处的闹剧。这种视角间的错位让人在尴尬中忍俊不禁,导演的革命性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占据了我们的视野。黄片只是一个疯狂的导火索。
第一部分:单行道
影片的前两部分能看出很多戈达尔的影子。摄影机扮演一个不负责任的观察者形象,就像《我略知她一二》《中国姑娘》中对巴黎建筑工地、楼宇与杂乱的街景的拍摄与剪辑,镜头总是在追踪艾米的过程中转向对于城市某一角落的观察,目的就是“去主角化”,与破碎的生活片段一起,尝试打破记录与叙事的边界,描绘真实的罗马尼亚社会图景。好似无休止的摇与推镜头下记录着出兑的店铺,带着口罩的人们,已变成废墟的古建筑,随意停放的豪车,无人注意却充满性暗示的广告牌以及破旧的选举信息,已是2020年却依然悬挂着的1928年一战胜利的大旗帜……都以讽刺的方式提醒人们曾经的人类欲望。
同时,摄影机也在扮演一个窃听者的角色。它窃听到:一位女士因为受不了穷人在前面计算优惠券价格耽误时间而争吵;艾米与在人行道上乱停车的司机互用粗鄙之语争吵;药店中对于贩卖器官的争吵;路口行人与车辆互不相让的争吵;咖啡馆中有的人讨论健康问题,神风特攻队,特雷布林卡……充满暴怒,贫富分化,经济萧条的社会,以及看似毫无逻辑联系的视听元素,都为第二部分做足了铺垫。
第一部分为我们展现了2020年城市生活的时间胶囊,以及人们之间无处不在的焦虑情绪,单行道不仅指艾米从家到学校的这条通往审判的路,也是罗马尼亚社会日渐消沉的单向滑坡。就像书店收银员所说的那样,《斯彭河文集》——一本叙述虚构的斯彭河小镇人们的生活、遭受的损失和死亡的诗集——“对于这场疫情来说真的太应景了”。
第二部分:短词典
拼接式的影像论文很难不让人想到《影像之书》《电影SHZY》的风格,但明显比戈达尔的电影语言好懂得多。裘德用极度反讽将词条、影像和文字注释间的反差拉到最大。简单罗列一些我感觉很有趣的词条:
绝对理性:“数学”即为一切存在事物的解释;“历史”带给人们的沉思会激发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阴暗构想;“罗马尼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一样以弑君为结局。
电影与艺术:“美杜莎”的隐喻——银幕是雅典娜擦亮的盾牌,裘德认为电影可以向观众展示不可能看到的真正的恐怖;“蒙太奇”连接了欢庆着充满荣耀的军人与战场上浴血战死的军人;“艺术”的辩证——一样东西是否为艺术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工厂的烟囱在被遗弃的时候也会成为艺术品。
女性权利的觉醒:“金钱”——在第一部分里的同一家超市,男人用女性羞辱的方式将钱甩给了女收银员并叫她b*tch;“厨房”里,脏盘子和孩子的哭声都代表着女性的工作;“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愚蠢阶段的见证,而在罗马尼亚,这个传说是家庭主妇能使家庭兴旺;男“知识分子”在电视节目里让旁边的女人闭嘴,认为她没有知识,是个b*tch。
两性关系:“爱”的注释中有人将女人比作霍乱病毒,渺小却使男人受苦;“pulă”世界存在于男性秩序之下;“脚注”中的一种观点,女人的美丽在于她的男人;在“尊重”的词条中,文本注释是关于家暴笑话,镜头里是一个拍婚纱照的美丽新娘。
有趣的个人想法:“图书馆”里走出屠夫;借“圣诞节”揭露一些人信仰宗教与伪善的矛盾;“权力”与暴力的关系;“无意识”——一句“Heil Hitler”治好了德国老人不能动的右臂,病不在身而在于意识。
科技与当下:“机器人战争”中人类的同情心还会存在吗;“亲密关系”——一种读取别人想法的机器会帮助我们实现;“社交距离之舞”是新冠危机下的残存的个人狂欢。
一本充满着个人风格的贯穿古今内外的罗马尼亚词典,词条的罗列就像给观众的随机翻阅,囊括了前面的街景,也为后面的审判备足了话题。
第三部分:实践与影射
学生的家长们在学校的花园里举行对艾米老师的公开审判。对于情节中的人物来讲,审判的是艾米和那段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的黄色影片;而对于观众来讲,审判的是如今罗马尼亚社会中有关种族主义,反智主义,公开的隐私审判,父权凝视与性别歧视,网络暴力者的道德审判,阶级矛盾,男女性爱,屠犹,教育体制,甚至是埃米内斯库的情色诗歌和科学与思维范式,尽管客观上讲艾米并没有做错什么。具体的内容不做过多探讨,因为影像非常直白,比前两部分好懂得多,而且辩论的过程也是将前面的词条逐一展开讨论的过程。导演为了不让我们沉迷激烈的辩论之中,还穿插了疯癫男人的画外音以及一走一过的保洁与保安们。
不过裘德在理性讨论内依然延续了搞笑的戏谑:神父带着“I can’t breathe”的口罩;在当众播放影片公开处刑艾米的时候所有男性家长在批评过后又看得津津有味;大家都临时在手机上查自己辩论的“论据”想要驳倒对方等等。
看看吧,当人们讨论当今现实的东西的时候场面会变得如此混乱不堪。而在这种疯狂的不堪之后呢?“我们认为自己很重要,但是世界却忘记了我们”。世界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地方,但它也是一个病态的笑话,这种矛盾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我们被耍得团团转。这一切只来源于一部四分钟的毛片。
电影的三个结局:1.艾米没有被开除,虚伪的男性立场继续暴力羞辱,但这个结局只是一个玩笑,不是因为戏剧性的辱骂和打架,而是因为艾米不可能不被开除;2.艾米被开除,可能是最接近现实的结局,所以导演用远景固定机位快速结束了这种可能;3.哈哈!一个对西方世界的纯粹无知竖起了合理中指的结局,在积累了一整部电影的愤怒情绪终于迎来了漫画式的爆发。艾米化身神奇女侠,代表女性,代表被时代无端审判的人,对所谓的精英阶级,网络施暴者与父权社会完成了破坏式闹剧般的荒唐复仇。
当她提到国家最令人尊敬的诗人埃米内斯库的淫秽文章时。她认为如果国家可以有选择地忽视这些诗句,那么它肯定可以原谅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员的孤立的轻率行为。但可惜,在现实中,这笔公平的交易可不会达成,只有第三种结局才能完成正义的反抗。如果我们生活在爽文中,世界会变得更好。
电影的主题好像也不仅适用于罗马尼亚。 (9.0/10.0)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评分仅代表个人立场)
电影事关一位女老师私房视频泄露,不过在互联网日益迎合窥私欲的当下,并非什么新鲜事,而这样的事情再度遭到道德审判,舆论天平也不再像早年那样只往一边倒。
柏林电影节对这部非常女性的电影青眼有加,显然不是醉心于陈腔滥调的道德反攻,更不是惊叹于那些迟早凋零的尺度震撼。
用这样的噱头来吸引观众,有效果,但没有好到撑起全片的效果。用这样的女性来声讨现实,有意义,但没有大到登顶柏林的意义。
这还得先看男导演裘德究竟怎样呈现女性与女性立场。
女性在《倒霉性爱,发狂黄片》(以下简称《倒霉》)里一出现,就是一个完全自主的个体。直面欲望并且能够引导欲望的艾米在卧室中,跟录制视频的丈夫变着戏法游龙戏凤,如鱼得水。在这段春光无限的视频里,她的需索是炽烈的,鲜明的,也是平等的,而自控、自信与自得正是这具身体发散出来的强烈讯号。
随着电影迅速转入“正片”,艾米换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她的身体“得体”地藏到灰白搭配的职业套装里,裙摆过膝,发型保守,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整个人自然而然地融入环境里,也轻而易举地消失在视野中。
作为万千女性中的一员,她很自觉,也很警觉地把和性相关的讯号稳妥留在室内。但是,无处不在的性暗示“代替”她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直指器官的污言秽语层出不穷,哪怕是寻常市集,也会突然冒出一位老太太,对着镜头就是一句“舔我XX”。穿着海军服的陌生老先生会拿着玫瑰,对艾米追着说些颇有骚扰意味的所谓情话。
超市里,小孩的玩具最后定格在母婴系列洋娃娃上。公共空间的巨型广告画里,年轻女孩用手指着伸长的舌头,配词是“我喜欢深入的”,挑逗双关不言而喻。而男性半裸的健身图片与其说是满足了“第二性”的观看快感,还不如说传递着更为明显的征服欲。连带着雪糕店门前一排等待被“舔舐”的模型,也被赋予了相关联想。
从前言到第一章,从动态到静态,从近景到远景,从主动到被动,从个体到集体,女性与性成了被消费的主要对象。而鉴于整座城市被挤压出种种性的讯息,女性一定程度上是与城市景观并置、融合的。
整体上,关于身体的过度消费,全社会有种日常化的趋势。讽刺的是,性的讯息被随意安置在公共空间,但它一旦被明确公开,就要遭到定罪。
回看电影开头的短短几分钟,直白的成人片形式把观众从“看电影”的感觉中抽离出来。没有人需要思考加在艾米身上的符号,比如家庭关系、社会地位,或者是职业、年龄。
我们需要看到,卧室这空间保有的私密性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安全感,但是在这里拍摄的视频未经同意,就被丈夫泄露出去,最终成为就连小孩都在争相传看的猎奇对象。
在这个时候,艾米身上的符号就变成了枷锁。作为一名教师,一位所谓并不年轻的女人,“竟然”与这种视频挂钩,哪怕并没有任何淫秽的意图,她也会无辜地从被凝视的位置,挪到被审判的境地。
所谓的社会伦理剥夺了很多人合法的性与私密空间,但有更多人心甘情愿地成为自缚手脚的帮凶。包括观众在内,一旦在观看视频内容时咋舌“大尺度”,作出这类空有“理性”外壳的判断,就会通通沦为与第三章家长同一阵线的审判者,或者说,被裹挟成为共犯,而这正是《倒霉》煞费苦心的独特经营。
而当那位女家长公然播放视频,并得意洋洋地吸收来自围观者的好奇、惊讶、叹息甚至满足,其实羞耻已经转嫁到她身上了,尽管现场没有任何人能够,或者愿意做出这样的实质判断。
从这起事件发酵开始,消费者就是越界的,不怀好意的,他们密集的凝视与反复的咀嚼引发了被消费者的严重剥削,但被消费者却要承担他们强行施加的道德审判以及社会死亡,这就造成了极其不平等的倾轧。
这时候,艾米不只是单独的个体。她被物化成牺牲品,肢解成标本,更降格成“只配”被他人审判的失声物件。
我们能够看到她一直试图低调地挽救局面。比如她在私下催促丈夫解决泄露问题,但这个再也没在电影里出现的男人,始终未能扑灭这场野火。她去学校领导家里寻求理解和帮助,但是规章制度把她送上了尴尬的公开审判。文明理智的法则在这里被兴致勃勃地嘲弄,而她想要理性地争辩,合法地维权,又只能充当被群嘲却无从参与的对象。
语言、情感、逻辑,以及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全部可悲地丧失了力量。
《倒霉》递进地营造了密不透风的压迫环境。而此间的女性艾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群体的焦虑与压力。
这就对上了电影第二章密集的“背景介绍”与“术语诠释”。
在女性的个体层面,谈及“厨房”时,女性被刻板地捆绑进去。谈及页面最底下的“注脚”时,那个“绝佳想法”是“女人真正的美,在于她的男人”。谈及“尊重”时,讲到一个警察局长声称,被男人家暴的女人不该在夜里报警,而应该等到早晨。谈及“强奸”时,55%的受访者认为在醉酒或嗑药等特定情况下,受害者着装撩人或是愿意跟随回家,那强奸就是合情合理的。
十足的反讽中,点出了内向的、从属的关系,早已把女人被动地绑架起来。而放到历史进程中,她又相当于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
第二章反复呈现的罗马尼亚以及法西斯国家历史,表层的杂耍与拼贴即便涂抹着戏谑,内里全都充斥着躁动不安与摇摆不定。
比如罗马尼亚军队是镇压平民的一种方式;集体参军与尸横遍野构成了蒙太奇;“权力”意味着指挥开枪,或者持枪扫射;六成罗马尼亚孩子都遭受过家庭暴力,而他们又是父母的“政治囚徒”;前身是警察的公交司机因为国籍,拒绝罗马妇女上车并当众棍打。
这些状况非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持续至今,在第一章的城市漫游里,当下的生活空间已经不时被历史与革命的字眼所点缀,甚至贯穿。有人在电话里抱怨,“每个人都在被秘密警察打小报告。”
新冠肺炎爆发后的新现实给予这个本质许多新鲜注释。
一是处处都在强调,人们理应注重清洁跟消毒,但是人心最肮脏最龌龊的一面却在电影里暴露无遗。显然,那里的病毒比肺炎病毒有着更顽固的生命力。
二是人与人之间被要求保持社交距离,但是互联网时代的视频传播消解了距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越界观看的冒犯性与狂欢性已经打破了个体最基本的安全感。家长会上出现集体围观这种极度不文明的行为时,边吃香蕉边邪笑的军官就是最典型的看客代表。而艾米算是替这个焦虑的世界,承载了更多焦虑。
三是口罩成为安全感的新来源,也成了文明的最后底线,在私密视频里没有穿衣服的艾米,最终变成某种在公众场合没有戴口罩的人,被所有人恶言相对。但是整个社会想要扒开的,并不只是艾米的口罩。
审判前电影展现了许多争执,譬如超市结账时,拮据的顾客因为要精打细算,被后来者挑起言辞刻薄的吵架。不难理解,家长会上公开审判的暴戾对应了整个社会对贫穷、对麻烦、对去亲密性、对过度清洁、对规矩的烦躁甚至暴怒。
他们在非理性甚至非法的层面,通过为难艾米来释放自己扭曲的情绪,这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对话的失效,也加快了文明秩序的瓦解。
电影为此设置了三个结局,前两个现实的结局证明了受害者和女性的出路,是横竖不会存在的。
持续积累的情绪无从发泄,电影没打算廉价地给出一个模糊的希望,但又不打算一声不吭地归于沉寂,所以有了最后假想的结局,让艾米化身超级英雄,用最疯狂、俚俗,也最有效、痛快的方式去堵住悠悠之口。
当然,糟心的地方也在于,谁都知道爽过之后,尘埃落定的现实,依然只能是一个又一个死胡同。
这就是电影的神来之笔。
由始至终,《倒霉》都在巧妙地运用美杜莎的隐喻。人与兽只消看一眼美杜莎可怕的脸,就会变成石头。当智慧女神雅典娜鼓动宙斯之子珀尔修斯前去杀掉美杜莎时,告诫他只能通过光亮盾牌上的镜面反射去看对手。最终,珀尔修斯顺利完成任务。
裘德揭晓这个故事的启示在于,我们不能,也不可以,去直面真正的恐怖,因为它们会用巨大的恐惧让我们动弹不得,而我们想要了解它们的样子,就只能通过观看“重现它们形象的图像”。而影院屏幕,就是雅典娜擦亮的盾牌。
《倒霉》的盾牌,是那个视频,是高度提炼过的虚拟审判,是每一个或真或假的视频拼贴,是艾米,甚至是整部电影本身。想要透过一重又一重的再造图像来了解导演的意图,需要去尝试感受并且解读,然后反思。
但既然是在反射,在重现,那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反正人与人之间无法达到绝对的理解。
这时再回看电影片名出现时的标注,就更见深意。“没有人明白,世界正在时间之海里陆沉,那里深不见底,遍布以衰老和死亡命名的鳄鱼。”
(插图来自于柏林电影节官方图片,以及IMDb预告、豆瓣电影片段截图)
罗马尼亚拉杜·裘德导演的电影《倒霉性爱,发狂黄片》(2021),取了这么一个低俗的片名,并且在影片一开头,就是三分钟的A片镜头,男女生殖器全露,性爱镜头全有,甚至还有性虐待的桥段,初看上去,这部影片低俗得不能再低俗了。但这低俗三分钟的开头过后,整个影片的风格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影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单行街道。讲述在新冠肺痰的席卷全球时的罗马尼亚,一名在精英学校教授历史的女教师,因与丈夫在家的自拍的性爱视频,不慎被误传到了网上,给女教师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在这一部分,导演通过女教师一天的生活琐事,来展现当代普通罗马尼亚人的生活状态和环境。第二部分:趣文、符号和奇迹的短字典,则是一组镜头组合,采用画面配文字的方式对涉及罗马尼亚历史、政治、屠杀、宗教、哲学、文化、生活、心理、性等100多个的名词进行解释,显然这一部分是对罗马尼亚这个国家大环境的描述。这一部分没有直接讲述任何与第一部分有关的内容,却为第三部分做足了铺垫。第三部分:实践与影射(情景喜剧),是一场由校方就女教师性爱视频被上传到网上这一事件所主持的现场辩论,参加的除了当事人女教师外,还有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家长,其中有军官、贵妇、牧师、学者、普通家庭主妇等几十人,讨论的内容从教育出发,涉及性的权利、男女平等、政治历史、意识形态对立、种族歧视、新纳粹主义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最后,由校方主持,各位家长举手投票表决,该女教师是否能继续在学校留职任教。影片采用开放式的手法,提供了三种结局。第一种结局是赞同女教师留任的占多数,但却引起不赞成者的强烈不满,当场就与女教师发生肢体冲突;第二种结局是大多数家长都不赞同女教师留用,女教师只能在众人的嘲笑中离去;第三种是愤怒的女教师突然变身为美国电影中的神奇女侠,用一张大网将这些道貌岸然的家长们套住,然后用一只橡胶阳具在他们嘴中猛插,对他们进行惩罚。
在影片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画面中的罗马尼亚人,都因新冠肺痰疫情带头口罩,这显然具有极深刻的社会象征意义。新冠肺痰病毒象征着当今罗马尼亚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新纳粹主义、意识形态对立等问题,在口罩——假道学的掩护下四处传播和漫延。由于影片对当今罗马尼亚社会进行深刻的探讨,《倒霉性爱,发狂黄片》荣获2021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3.5 第一部分:走在罗马尼亚的大街小巷,进入语境;第二部分:词汇量补充;第三部分:看似针锋相对的对谈其实都是在自说自话,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可以改变别人的想法。结尾令人意想不到,哈哈爆笑。
道理我都懂,可是真的好无聊。黄片放完仿佛听见,“ok, kids, that's all the interesting stuff for today”
第一段“游移的观察者”有点意思,后面差点意思。片尾的五彩审判,Miguel Gomes在《一千零一夜》里玩过一次。Miguel相信Folklore,Radu却说Folklore是无能的,所以他的声音总有些单调吧。
#71st Berlianle# 主竞赛-金熊。详见长评。文本结构非常复杂,甚至过载。最吸引眼球的性爱录像泄露以及围绕它的有关私人-职业形象的辩论(感觉导演是不是参考了大表姐的那次艳照事件),甚至都不是影片真正的重点,艳照只是一个引发议论的事件,导演真正要讨论的则是如今罗马尼亚的社会现实:贫富分化加剧、戾气横行、疫情加剧社会危机、消费社会、反智、阴谋论、民族主义盛行、右翼势力崛起,当然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网络暴力和道德审判。我最直观的感受,大概是导演近年拍的几部屠犹题材电影让他在罗马尼亚遭受了右翼、民族主义、阴谋论者甚至新纳粹的围攻(可能很多是在网上的),这部影片基本是导演对他们的直接回应。其中关于SHZY历史和齐奥塞斯库的段落就显得有点多余,甚至有些“剥削”。
impressive genius as a cultural studies researcher. part2 "short dictionary"直接显示了整部影片的形式设计如何全然内在于当代景观社会碎片、拼贴、被冷笑话充斥的文化生产逻辑,Jude似乎很清楚在这种语境下批判某物的最佳策略就是直接甚至放大呈现它本身,但恰恰是这种过于紧密的内在性使其所谓形式开放性变得可疑。
富贵险中求,疫情让导演变赌徒,在电影节押大博弈。
一头一尾真令人痴狂, 中间个人观感2>1>3。第二部分真的辛辣刻薄而又冷静解构了大部分国家后现代生活里的苦乐酸甜。形式上看似简单粗暴,仿佛在长片里插入幻灯片,但其实它在结构和主题上很好串联起了全片,把宏大又纷繁的控诉编成一张大网,扣在我们每个人脑袋上(宛如结尾)——看完甚至都有了读鲁迅般的感受,仿佛感到导演站在那里点烟冷笑,骂这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一段非常本雅明,城市漫游与震惊体验直接明了,默默展现消费主义、种族歧视、阶级和性别的剥削,左而不激,如沐春风。第三段其实也很强,但跟前两段那么灵气的手法比起来,就匠气造作了起来,还好结尾拯救了回来。啊!再次感慨*结局3*,若说电影有什么好,还不就是给我们提供如此妙而爽的幻想!!
3.5,这也太柏林了
footnotes提前插进 生怕观众知识储备不够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论文思维 然而论文无法改变世界
这是个啥玩意儿,一堆评论解析解构的云里雾里,各种喻指,碎片化又杂糅,看故事性的观众可绕道,这太特立独行了,喜欢不来,无论有多高级。★★
既是第一部扎根于新冠疫情时期的国际电影,又是一部包罗万象、展现当代文化与性别-政治图景的百科绘本。影片始终保持了复杂性、开放性,既有严谨传统的智识论证,又有多声部的反讽对话。引言(性爱录像)+三段式正文+多结尾结构。第一段里,摄影机远远跟拍女主,但又时不时摇移至看似无关的周遭行人、楼宇与广告牌上,配上强化的环境声,既描摹出疫情冲击与消费主义漫卷之下的城市生态,又烘托出普遍的焦躁与忧烦情绪,亦似本雅明[单向街]中的浪游者视角。第二段的历史文化词典拼贴承袭自戈达尔的论文电影脉络,科普解说讽刺恶搞呼应兼有,也契合于追求快节奏短视频与信息密度的当下景况。第三段剧场般的“民主”论争与道德审判则是对各色人等偏见与狭隘思想的大起底。知识/教育、性别/族群、权力/政治紧相连,理性失效后,一切就像笑话。(9.0/10)
拉杜·裘德的这类论文电影极具想象力和创作力,怎么会有第二部分的影像小词典那样的想法,还把自己在职业生涯上的思考和当下疫情带来的社会环境融合进电影创作里,让熟悉这个导演的观众感受到他的私人感,借助于电影完成他的私人表达,不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因为是疫情期间拍的,第一部分的外景地在场景拍摄和声音设计上就有很多展示日常生活细节的目的,疫情也无法阻止好导演的创作。
居家隔离的性爱视频被发上网,中学教师被迫接受下岗审判。一部疫情中诞生、却又不只是疫情的历史主义猎巫电影。拉杜·裘德依然喜欢搞些千奇百怪的幻灯片,但这次却是和性爱黄片的辩论相辅相成。结尾AV女侠绝了哈哈哈~
真的狠,尤其联系中国去年疫情期间那些直播网课乌龙的X爱事件,非常绝了。这才是疫情时代的影像报告~#2刷之后觉得有点扣分
我fuck因我在,我FUCKKKKK故我在。政治辞典与行为档案,揭示人类的两面性,一半掉书袋,一半爆粗口。
还是更喜欢第一部分的行走和第二部分的影像辞典,当然这两部分都只是在为第三部分做备注。
7分,话题型电影,论文式的影像拼凑与各种隐喻。
情色片中用来引起欲望的尾随,偷窥在《倒霉性爱》的第一段以景别的方式复现,但拉杜·裘德的影片是一种“拼贴的古典主义”,也是“第一部”关于疫情的影片,关于它如何改变认知与隐私空间。除却大尺度的开头和剥削电影色彩的结尾外无关于性。相反,第一段中,摄影机扮演着一个不称职的跟踪者,distraction,然后扫(“超链接”)向充满广告与事件的街道,一个COVID,波普,赛博空间与后集体主义遗迹的杂合体。第二部分则是一种数据库电影,字幕独立于声音。而第三段即影片结尾则构架了一个舞台空间的审判,如同苏格拉底,默尔索,或艾希曼所经历的审判,在当代(弱)技术哲学/伦理学主题下产生一种古希腊式的倾向。人物脸上的口罩等同古代戏剧的面具。这场对话和柏拉图的大多数对话一样,是未完成的,所有的开放结局都不是答案。
这种偏向行为艺术的“电影”,我向来没有好感。不唱赞歌需要的是勇气,说人话才是考验才华。
【柏林 2021】以性爱这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入手,得以窥见罗马尼亚的社会生态。戏里女老师因性爱视频泄露而受千夫所指,戏外导演则用政治黄片予以有力还击,影像与现实构成完美互文。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或许就需要更加疯狂的影片,要用魔法打败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