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命如風流逝.愛如鈴聲隨響---無聲風鈴
接觸洪榮傑是從林一峰開始,林一峰的<<天使>>,純真唯美的同志故事,多麼的令人羨慕,同志這個議題對Kit Hung來說,是分割不開的。短短的<<天使>>就讓林一峰成名和出櫃了,也讓當年為了交功課的Kit Hung得到了出國的機會。後來導演拍了套Buffering,現在已經很少地方可以找到,還記得我是在內地的網站上找到的。超時空和一部很有創意的短片,是我第二部接觸他的作品。還記得Kit Hung為一峰拍過了很多的MV,好像我很喜歡的一首歌<<燃>>。從別人的影評得知Kit拍這部片是給他因癌症而死的同性情人的雙親,份外的感人,世間的情有幸到此,誰還稀罕富足的生活?就這樣簡簡單單,為情而生,為愛而活,給予了世人的希望,讓我還相信世間是真的有這樣的愛情,就算離開了也會記得一個人。就算離開了,也會有愛伴隨心,為愛人做他所希望你做的事。是何等偉大的愛。人世情所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愛情嗎?
無聲風鈴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是一個生離死別的故事。如何學懂與最愛的人說聲「拜」,又或者是我們要準備在生前就要學懂如何說再見。故事中的Pascal和阿健(Ricky)都是遊子,他們相遇,各有各背後的故事,從生源地走到中途站香港,再走進對方的世界。他們都不是屬於香港,愛在香港。Pascal是瑞士人,出遊的過客,離開舊男友與Ricky相遇相愛。彼此眼中都有著大家,卻因為另一些事而出現隔閡,跨越過後在那片烏托邦中相見。真正的烏托邦在那?也許是天堂,再沒有任何擔憂,一片寧靜的樂土。
電影中穿梭著不同的時空,香港,瑞士和北京。透過Ricky找尋逝去情人的回憶到放下,再找到另一位真愛。當中又探討到家人的離去,死亡。人的終站不就是死亡嗎?一生人的相遇是多麼的難得,但終有分別時,無從避免的事。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離開和再見這個時候。生命如風流逝,電影叫我們不要哭泣,要堅強去默念那一位。李安曾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今時今日的同志電影除了賣弄色情和各種不同的命運,歧視,不公外,還有多少可讓人感動?
無聲風鈴所買的是淚水和離別,真愛。很喜歡當中的配樂,配樂和10mm的鏡頭已經足以讓人震撼,最後觀眾也留下來看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少有的一部電影會有觀眾還會在片尾時留下,給予尊重的空間。
無論是直,攣也好,請支持這一部電影。
後記
在電影完結後,我在Kit Hung的Facebook留言,他也有回覆。他是一個好的電影人,也請大家多支持一下香港的年輕一代電影人。和少數不同的電影,社會需要多元,包容,接納。
2 ) 时光不被点破.你参与的所有只是爱
1.
4月7日,晚上,家中,终于以期待已久的心情,等到了这部影片。像我们这样的观影者,对向往已久的影片,总是会像冷酷的杀手一样蓄谋已久、尽忍耐与毅力之能事,为的是——最后光影散开幕、散播、飘荡在眉眼间的畅快与淋漓。当然,看电影也似相亲,讲的是缘分。有些好电影,总会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与其擦肩而过,甚至遗忘。但是,我想说,这部《无声风铃》,一年多了,缘分已来。
已经很少有电影,可以引起我“形而上”的思考了,但是,这部电影,又让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一场令人着迷的思考盛宴。在这里,我首先想说的是,并非所有采用多重叙述交叠式的电影,都可以让我拥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如果有这样一部电影,能使观影者在懵懵懂懂看完第一遍时,还会紧接着有再想看第二遍的想法,那我觉得,它就赢了,也就是说,《无声风铃》赢了。但是,一段时间过后,我随即产生反命题:对于这部影片,我们到底是否要看第二遍,用以来推敲或是理顺故事中的某些情节呢?一段思考过后,我的答案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就破坏了影片中暗含的那些沉默不清、压抑婉转的情感诉说方式,首先它是很东方的——没有直接表达却意味深长的美。
这种东方式的美在影片中,在影片中连绵不断:恋人第一次相认,回家,沉默,第二日清晨,目光相对的那一刻,他只是简单地问了他一句,what is your Chinese name?;再如,恋人吵架,并非拳脚之事,一个不断询问问对方母亲的病情,而另一个则表达对他出走的埋怨,但是对话却相当流畅,看得出互不相让,但连吵架都吵得这般温柔压抑,不禁让人为爱感叹;恋人不幸遭遇车祸,血泊中往事云烟恰似历历过目,在《河上的月色》这首歌的旋律中,那眼神,眨动,脆弱而又温情,好似表达“我多想一直想陪在你身边”的心语,让人窝心……
诚然,这种偏沉默式情感交流色调,也可以说是很男人之间的东西,但我宁愿或说,它亦是很东方很中国男人的沉默方式与交流法则,这是一种情感通则,不光是爱情,在亲情中,东方亦是如此的。不管是导演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导演本人还是很具有东方情结的一个人,就电影本身而言,让一个西方导演导出同样的情感气场,绝无可能。
2.
影片的时光味道浓重,影片中的每一个画面都蕴藏了漂浮的令人而后定会伤感的水彩色,阴暖感,这些一刻也没有逃离我,无论是在梦境的瑞典,还是浮华的香港,亦或是烈燥的北京,它已不再是伤感的或快乐的可以形容,甚至是Pascal倒地后,画面上缓缓流出的一缕一缕掺着血水的牛奶,亦是成为这种情绪中的一部分。
同时,这部影片,似乎吻合了我内心对于时光的感觉,它的中心词就是:无序。无序,其实就是关于回忆这件事情的真相。记得我自己曾经和暗恋的男孩,在午后的暖日阳光下,骑自行车沿路狂奔,一路感到开心、幸福,但是,我其实是不快乐的,那一刻,内心的阴郁感始终不曾挥去。我一直再问自己为什么?记得,早些时候,我曾经独自在梦中想过这样的情节——就是和那个男孩在那条马路上一起骑自行车,而那正是我与这个男孩关系冷却的时候,是我独自一人我在被子里伤心的日子呵。所以,当内心早已体验过的场景在现实中再一次得以复现时,我们就会心生厌倦与困顿,似乎这一刻期待的“质”早已下降,我们已经被这种跨越性的心理体验所征服,变得老去或心有余悸,这便是时光的无序性。所以,在影片的结尾处,看见Pascal发现原来真实的自己早已倒在车祸血泊之中时,继而又扑向Ricky时,我宁愿将这一段理解为是倒在血泊之后的Pascal的内心活动,只是导演进行了提前演绎,营造了生命的无常感。至于后来,画面中又陆续出现Pascal坐在巴士上包头哭泣的画面,以及两个人跳舞的画面,我以宁愿认为是两个人在某一刻内心出现的回忆,而非仅是简简单单给观众们的补充。而观众在这里猜想这里面的种种可能,也是一种引人入胜的美好吧。
3.
什么是好的电影?我觉得它首先应该具有一种高贵的品质,那就是创作者以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向看到它的人表达了自己的思索果实:而且在光影流动过程中,以一种谦逊的品质提供了让观影者参与到影片中进行“延续”的空间与机会,这样的电影,就会在有缘分的观影者中,生生不息,回味无穷。
无疑,在如今早已不痛不痒的华语电影中,《无声风铃》以自己的诚意,接近了这种品质。它不仅仅是文艺气息的电影,无论是你拿别的香港导演作品与之比较,或是那别的同志电影与之比较,都会毫无疑问发现它自己独特之处,它的突破之处,关键是,它是从“心”出发的,所以即使是冲破,也是冲得舒舒服服,顺其自然。
4.
时光,不被点破,且无序。
①而有这样一种极端:
就是你,你,在这匆匆的时光中,发现你所有的热血只是参与了爱。
注:①原话出自毕飞宇所著的《沿途的秘密》一书,昆仑出版社出版。经樱桃斑先生改编后借用。
3 ) 我曾遇见一个人
淡淡的、带点西藏灵魂式的耳语般的开头,交错在电影中的现实,说着帕斯卡尔一去不回的事实和那些心中的迷失与疑惑。简单而淡的音乐,其实话不多的电影需要的音乐才是最多的,那种需要去体会情境的电影向来都需要音乐来点缀。吕聿来长得不算好看,甚至算是普通的那种,在这部电影里也正是需要他这种带着柔弱的感觉。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音乐,好也好在没有把同志电影莫名地上升到伦理道德社会关系的层面上去,虽然是在生活中的徘徊与迷惑,但更多的是对个人感情的不知所措或追寻。其实,我希望的就是那种在大街上他拉着我跳舞唱着歌,我们一起搬到一个新住所,开始一段新生活,也许什么都不好,也许未来不美好,也许都要重新来,但我们都在拼命工作着,我给他打点着生活的一切,早晨一起对着镜子刮胡子,我们就在小房间里疯,尝着别人不懂的欢乐,他简单地爱我,我简单地看着他,我们只是小小的,拥有彼此开心着就好。他们之间开始时的小生活其实是让人动容的,很多时候我们要的只是这种简单而已。所以后来小建在异国他乡遇到一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也没有让我感觉到什么荒唐。你曾遇见一个人,开始跟着他走着路的轨迹,你们一起渡过了矛盾的时间终于觉得可以看着彼此一直自由自在了,他却走了,你想去他的家乡寻找他的气息,却遇见另一个让你重拾同样感觉的人,你想从他身上找到一样的东西,然后一直向前,一直向前……旧房子外少女的提琴声、酒吧、小店,还有几个人合出的歌声,重复在耳边之前说过的话,臆语般让人不知所措。还有和这个场景交错的同帕斯卡尔的生活,两种生活片段不断反复,你要的总在这里不断停了又向前。记得很深的片段是小建给那个有帕金森症的老婆婆送餐时插入的她跳港式舞蹈的片段,还有帕斯卡尔离开时走出的小女孩唱着有点儿远有点儿老又有点儿伤感的调子。最后,Ueli来找小建,和她的母亲说起不通的话语,风铃响了几下,想起当时,我们都哭了。我在香港遇见你,你在瑞士遇见另一个我,我来北京等来你……(其实我也不知道对这部电影说什么好,至少拍得不差是对的,最起码不会像其他同志电影一样让我讨厌就对了,就够了。)
4 ) 祝你好
年末总结,胡思乱写一下哈哈哈。
很久以前就知道这片,但是觉得两个人颜值或者感觉不必配,怕自己尴尬。后来又翻到,看了简介便知故事肯定不如意,不想给自己添堵。前两天再翻出来,想放在圣诞节或者今年的最后一天看。果然计划就是用来被打破的(笑。
认识“同志”这个词这么多年,总算把他从一种百度百科的介绍或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见识带到了生活中。前两天在B站转了一则古巴同性婚姻合法的消息,第二天就有朋友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吗?~我说,能有什么事,一则有趣的新闻。转的时候也犹豫过,但是想到这几年时光荏苒,朋友来去,好像也不那么在意了。出柜是一道难题,如何做自己更是一个永远的难题,敏感的人本就在意别人的目光,心里多了一重桎梏时更不得不时刻给自己戴枷锁。为了显得自己“不娘”,小学的时候刻意学别人的“正常”,走路的姿势,讲话的方式,甚至打架的技巧……后来学会做一个老好人,温和的,沉默的,祝福的……人本就多面,但是如果在最好的朋友面前也要伪装,那就真的很辛苦,当然,自己骗自己是最难,也最痛苦的。
Ricky被问到旁边的人是谁,自己是不是gay。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朋友,第二个问题没有回答。他细心地给Pascal熨好衬衫,带他走进自己的生活圈子接触更多的人,留意下班时间,给他带晚餐。从没抱怨过生活的繁琐艰辛,也没主动提起自己的母亲。
前几天在微信读书上翻开射雕、倚天,在B站上看到徐帆、王姬演的《错爱》讲解,说实在的,好多评论和弹幕让人觉得很离谱,但不是故意找茬的那种,而是实实在在的类似代沟的产物。原来90后,00后这些词已经不时鲜了,05后,10后才是新的时代……当我为黄衫女是杨过郭芙后人的言论而气愤时,原来人家是迷新神雕的杨过郭芙cp,当我看到在06年的剧里质问编剧为什么这么“思想落后”时,原来大家在互联网全球通的时代不知不觉生成了各自的“理性生活论”。大家都没什么错,也没什么办法,看看父母,他们不是也每天在学习,每天在操劳儿女的事吗。
Pascal下班时没有见到加班的Ricky,在酒吧买醉时无视可怜的Ricky,送Ricky上车时迟到了,彻夜不归……感情在生活面前本来就是没有保障的,更何况这段”意外相遇”从来没有任何承诺,也很难有任何誓言,只是一个小偷,一个打工仔,在世纪初的HK相遇。Pascal和Ricky布置了新家,一起去游乐场,自在跳舞,Ricky倒在Pascal的胸口入睡,Pascal在Ricky的怀里哭泣,还希冀什么……
父母的事,永远不想说,不敢说,因为总在怨愤,又总在自责后悔。
Ricky的母亲,Ueli的母亲,她们的故事影影绰绰,却好似总在我们身旁。
每一个故事无非别离,总是别离,所以祝你比我好,但这样说你会难过,所以改成祝你好。
5 ) 有一种打了鸡血的解读
Pascal和Ueli是同一个人,出车祸没死,失忆了。
这样讲是说得通的。
面对失忆的Ueli,千里寻夫的健桑很文艺地选择了沉默,在瑞士磨磨唧唧地耗了一阵子,知情识趣地闪人了。然后,Ueli先生修好了录音机,听到之前的录音,想起了点儿啥,觉得自己和健童鞋好像有过滴乜嘢,就屁颠屁颠地跑北京追梦去了。谁知道,丫一进门就把伯母给克死了,风铃也不响了,over了。
我觉着这样讲更符合作者前半部分作到死的腔调,反正这个片子本来就是东抄抄、西学学,无所不用其极。于是我们看到了李安、看到了范桑特、看到了陈果、看到了关锦鹏、看到了蔡明亮、最后还蹦出了姜文、王小帅和早期冯小刚的混合体。放在这种文艺片大拼盘的形式里,本文这种解读最合适不过了,怎么发展都说得通。
至于所谓的人死掉变成小鸟和虫子也可以理解为带着对健桑的爱的记忆的Pascal死掉了,他们的爱情死掉了,所以那个“他”变成了鸟。而什么都不记得的Ueli身上并没有他们之前的爱,所以鸟儿飞走了,那只不知道是蝴蝶还是蛾子的昆虫死在窗户缝里了,风铃又无声了,电影over了。
我觉得这样想更感人,起码比直观上的那种结局感觉舒服多了。
6 ) 《无声风铃》帅气的小哥,痞气的小偷,感人的跨国恋!
今天推荐一部亚洲电影,两个漂泊在香港的年轻人,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瑞士,一个是外卖小哥,一个是小偷,但他们之间上演了一场爱恨交的故事.....
片名《无声风铃》
一部香港影片,主要讲一个漂泊在香港的年轻人和一个来自瑞士小伙的爱情故事,2009年上映,评分7.5,故事线缠绕在一起,但慢节奏的镜头下,为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爱情故事。
他们的相遇有点老套,瑞士小伙和朋友合伙偷了香港小伙的钱包,两个人就这样认识,并且慢慢的相爱了。
他们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太大的欲望,相互爱惜着彼此。
这样的爱情,不夹杂任何的利益。
只是为了爱而爱!
爱情的甜蜜在于和他在一起,体会到了世间体会不到的乐趣。
爱情的痛苦在于对方有了新的猎物,争吵跟矛盾像利剑。
但真挚的爱,终究换来了两个人的再次和解。
命运像开玩笑一样,在两个人都向往未来的时候,厄运来了。
瑞士小伙发生了意外。
爱情戛然而止,但爱他的心,一直未曾磨灭。
作为普通人,只希望能够爱自己所爱,跟自己爱的人健康,幸福的走下去,但命运往往喜欢捉弄人,他会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夺走属于你最好的记忆。
有人说,这部影片很枯燥,有人说,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
如果你失去过最重要的爱人,心如死灰的时候。
你会发现,这部影片的好在于需要静心的去体会!
文章出自公众号“彩虹有点腐”一个有上千部腐片的地方,专门写腐圈的影片,转载请说明出处.
传说中的受受恋。
异国gay恋~
男主角长得像像林宥嘉……
很舒服,部分情节没想通是怎么对接
他哪来的钱去的瑞士?
wake up wake up
导演是为了表达模糊爱与种族的情感,或者说超越差异的情感,“人死之后灵魂会变成一只飞蛾或小鸟,然后回来跟大家说再见。当它出现时,你能认出他吗?”这就是无声风铃吧。拍得很美,特别是Ricky和Pascal都有那种柔韧的气质。可惜模糊过度了,故事讲得明白却力度不够.喜欢玉来,家乡人加油
河上淡淡的月光,是我的心伤,想念着我的情郎
长镜头很美,香港的繁华和瑞士的宁静都好美,但,故事有点闷,怎么就不好好讲故事呢?
底层
为了这样的爱情 我决定好好学英语 = =
太显刻意,尤其是某几幕狗血剧情。那几段歌舞倒是很喜欢。多数同志题材的影片太过在意自己在讲同性爱,整体呈现一种浮起来的矫情。创作者处理得平常心、不着痕迹,观众才接受得自然而然。同志片应该看起来和其他电影一样自然才对,最怕做作。
吕玉来!
我寧願相信Pascal只是失憶。
写信写的是那些说不出口的话 我有可能写了 只是一直没有给你
我在找一个人,他常常笑,常常哭。
不知道是我的思维混乱还是导演的思维混乱,但至少他一定有点口齿不清。另:那段歌舞和最后的独唱才让我觉得这不是一部索然无味的电影
喔主角的帅气程度为本片加了一颗星。。。
3,4星之间徘徊 不喜欢风格 故事是好的
意识流,看得很累,过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