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魅影天堂开始正序刷完了德帕尔玛,再从此倒着回顾下他的早期作品。说实话,这部作品的喜剧氛围很淡,有的只是在对电影、社会、战争讽刺之下背景式的一种自欺欺人的幽默罢了。
影片其实可以分为双线并进,明线是男主偷拍别人私生活想要赚钱得到认可,而暗线则是对面楼上“Be Black Baby”活动的暗中进行。明线作为“幽默”担当,讲了男主为拍h片,以身作则去搭讪寂寞女邻居,却因固定机位设置失败而被炒鱿鱼的故事,男主失业变卖摄像机而换来一台电视,并去应聘当演员因而迁出暗线“Be Black Baby”运动。
暗线完全以黑白画面展现,看似实际在进行,其实则是男主观看的电视节目在呈现,讲述了几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组织Be Black Baby”这一白人体验黑人生活运动的发展。初期他们的活动还较为平和,而后则越来越激化,甚至最后成为了一场屠杀和革命。特别是中端的志愿者体验部分,活动中的白人志愿者被组织活动的黑人用偷窃,虐待,殴打,甚至性侵的方式来使志愿者感受到黑人在社会上所遭受的待遇。其中连男主扮演的能带来唯一希望的警察的到来,也是助纣为虐,带来的是更加变本加厉的虐待。德帕尔玛通过运用主观镜头的跟拍,去将电影观众与也带入这一体验运动中去,手持镜头的摇晃与失序,黑白画面的不确定性,使观众感受到电影中人物的恐慌与无助,带来极其震撼的视觉冲击。虽说活动最后以玩笑收尾,但面对镜头,每一名志愿者都上气不接下气,一脸严肃地说着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意义,看来这“黑色”之下的“幽默”也带来了胁迫式的顺从。
电影开头偷拍的情节,其实就已展现出了德帕尔玛早期对偷拍艺术和分屏理念运用的雏形。通过偷拍镜头的随意剪辑,展现对楼人们私生活的日常,来反映平静下的暗潮汹涌以及当时人们荒谬的社会生活。而影片通过明暗线并进,彩色画面的“幽默”与黑白画面“黑色”暴力的交叉,极大丰富了观众视听体验,在主观镜头的带领下,那些荒谬与讽刺也显得如此逼真。
masterpiece!
勉强及格。有明显的帕尔马自况痕迹——战场回来的德尼罗忽悠制片人投资他拍一部偷窥别人窗户的电影(致意《后窗》了),此后更勾搭对面的女孩把自己变电影里的角色,电影没拍成又去加入黑人话剧,引出一大段白人体验黑人遭遇的沉浸式话剧黑白纪录体场面,这些在街头被黑人忽悠来的白人傻乎乎的遭整蛊,这些黑人让白人吃忆苦思甜饭之类设计十足粗暴反智,让人难以认同,但强大的临场感还是带出了那个左派、女性、黑人等嘈杂的混乱70年代(黑人在街头拉观众时对身边射杀店主的白人视而不见)。最后暴动计划戛然而止,看似回归家庭生活的德尼罗玩起了炸弹,片尾也十足乖张,有点《出租车司机》前传的意思了,不同的是全片带着帕尔马B级片的戏谑与活泼(那些荒唐邻居和卖萌转场)。德尼罗精力充沛的演技也符合帕尔马在银幕流淌出的精神。有些零散裸戏
Hi,Travis!
像六七十年代的剪贴画
大杂烩,真实电影,希区柯克,色情噱头,默片玩笑,无奇不有;德尼罗真不适合演这类德帕尔玛式猥琐男;35分钟左右那段镜头太戈达尔了
里面有一场自导自演的“偷窥”戏和《成为一个黑人》的情境戏剧非常的硬核黑色喜剧,罗伯特·德尼罗很好的证明了为什么安迪沃霍尔称他是一人分饰十角的纽约地下明星。
从希区柯克到戈达尔到《Nope》的电影史俨然已被年轻的德·帕尔马挖掘,爱情与政治,电影与电视,这二者之间的断痕直接体现为了影片自身的割裂,显然是只有浸淫在影像中长大的顽童才拍能出来的作品,在此处与彼处之间奔跑,德·尼罗跳脱欢快的外部包裹着内在论文式的机理。
好怪咖的口味!帕尔玛早期很无厘头啊,小混混时期的德尼罗~
为了玩而玩,太乱了。那我也便随打个数分吧。影片“体验黑人生活”的剧场段落采用手持摄影,主观镜头,玩得挺飞的,印象深刻。
德尼罗继续《帅气逃兵》乔恩的角色,越南兵役之后的回归让他变得激进起来,从这个角色中可以看到“出租车司机”特拉维斯的身影。后面黑人体验那段还是很先锋。
早期的德帕尔玛是戈达尔
第一人称镜头,偷窥狂的自传色彩,社会运动只是自导自演,反对暴力却对暴力本身熟视无睹,道德绑架,人性的讽刺,还涉及了越战。老罗是很有喜剧天赋的,只不过他后期更严肃了,这没有什么可质疑的。最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德帕尔马,虽然早期这些作品不出名,不过确实有必要欣赏,一是早期作品最直白的反映了当时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科波拉他们这一代美国导演的电影理解,二是能感受出他真正的个人特点,当时他还不是那个“技法大师”,还是一个爱偷窥的年轻人。
《帅气逃兵》的乔恩外传,三人组变成偷窥狂导演德尼罗的独角戏了(当然本作里他也「继承」旧友保罗遗志搞了次假「电脑约会」)。继前作他单独拍摄书店里遇到的女扒手与上战场时偷拍躲在田间的越南农妇后,本作他租下了对着两百多个窗户的房间,可以拍个过瘾了(窥视狂的小窗画面贯穿了帕尔玛前三部作品)。本作涉及德尼罗作为表演者参与的两个核心事件:一是为保证真情实感,拍摄色情电影时亲身上阵并布局勾引独身女邻居;二是在「黑人体验一日游」中扮演将「黑人」一网打尽的种族歧视警察(这段拍得不够深入,从设定上其实是个颇有意思的社会实验)。帕尔玛继续对犯罪暴力,种族歧视,社会运动等议题进行讽刺,但插曲风格从乡村变成流行摇滚了。德尼罗本作造型清秀不少,也有了些表演空间(他穿上警察制服对着拖把演戏的段落有《出租车司机》内味了)。
居然是《帅气逃兵》的续集……依然是很奇特的画风,但我不知怎么简直太喜欢了。那段Be Black Baby真是精彩。把德帕尔玛简单定义成模仿者或是类型片技师,真的太看低他了。
几段黑白摄像穿插在整个喜剧式的情节里,讽刺又颠覆。帕尔玛像个愤青般通过德尼罗的角色大肆宣泄,纪录片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这次真的体验到了新浪潮对新好莱坞的直接影响,戏中戏的设定相当惊艳,被记录的和被观看的,虚伪的“中产阶级”语境和文明阶层在镜头内外的反差对比,都被展现得非常精准,很遗憾这样的活力影像随着80年代的高概念的降临渐渐失宠。德尼罗在两种风格中都游刃有余,终究也只能随着时代命题的更改选择了一条更加保守的路(尽管似乎也没人比他做得更好了)。
有点故事里的故事的感觉,风格像是自拍DV的剪辑啊……不过可能是没有字幕我没有完全看懂……
能在De Palma的早期电影中看到他与Hitchcock之间的谱系关系。他们都是面向人类心灵中复杂分歧的作者(也是谎言爱好者),Palma在“后窗”的景框中加了一条中线,把观看的荒谬变成“观看的规则”的荒谬。Hitchcock电影中激烈的心理运动总会走向间歇或休止(类似音乐),De Palma的间歇是假象,谎言总是亟待戳穿,因为更多的语言意味着更多的谎言,所以激烈的心理斗争将永无休止。
传媒对色情暴力残酷现实的消费,让意义发生偏移,对表面意义和背后意义的嘲讽,就像擎着摄影机喋喋不休的说着种族问题,对镜头里的枪杀视若无睹,种族问题的核心是暴力问题。即便是暴力凶杀,加上遮幅画框就产生了共情的免疫,一切都可以是一场秀,越残酷,越真实,越地道。现实,电影,电影里的电视,大落地窗像一个舞台台口,一个个孤独的灵魂在自己的标准化公寓里顾影自怜,渴望陪伴,暴露和被监视,危险和刺激,需求和忌惮,对恐惧的恐惧,趁虚而入的也许是表演型人格步步为营的周密设计,也许是狼狈为奸的正中下怀,炸毁大楼的凶犯,可能为了逃避家庭责任,对着电视大谈越战的血肉横飞,呼吁关怀,最后只是想对电视前的母亲说:“嗨,妈妈。”真正的玩世不恭,讽刺,真正的形式感,德帕尔马永远偏爱监视,对后窗的领悟更有深度。
布莱恩·德·帕尔玛的早期作品,偏点喜剧。别看他的早期作品名气都不大,请来的演员都不简单,这部电影又是由罗伯特·德尼罗主演,这也是他和罗伯特·德尼罗合作的第三部电影了。开头有点《后窗》+《偷窥狂》的意思,接下去却变成喜剧,而后那段“黑人体验”变成DV风格,总之相当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