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不断进步,死亡的话题不再忌讳,对于“安乐死”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有关的视频不止看过一个,有一部片子详细介绍了一位日本女士,不远万里去安乐死唯一合法化的国家荷兰终结生命的过程。由于它在绝大部分国家是非法的,所以常常用“放弃治疗”的办法来替代;不久前看到报道,一对高龄教授夫妇用绝食的方法了断了生命。这样的事例并非孤案,有些共同点,重病、绝症,痛苦“生不如死”;一般都是高龄,不忍心“拖垮孩子”。可是,我昨天看了部荷兰电影《粉月亮》,完全颠覆了“三观”。
一位75岁的失偶老人,健健康康,独居在一栋舒适的大房子里;儿女双全,含饴弄孙,自己还会弹弹琴、唱唱歌,精神生活也丰富。但就是这样一位幸福的老大爷,却决定要在76岁生日那天结束生命;为此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从药物到后事的安排。子女当然震惊,甚至愤怒,问他为什么,他答非所问:“日子很难挑,晚了会身不由己,所以提早选了这一天”。75岁算什么,荷兰是世上数一数二的“长寿之国”,这位老人的身体棒得能在冰天雪地里裸立。活得不耐烦了?还是精神出了问题?
为了让父亲回心转意,女儿搬回家住。她带父亲去了雪山,这是母亲生病前计划合家出行的地方。她提前为老爸过生日,点蜡烛,唱祝福歌,依偎着慢旋起舞;她要老爸感受小辈们无限的爱,感知生活的美好。但是这无法动摇老人的意愿,他说了心底的想法:“不管我说什么,你都无法从我的角度想。你总是活力充沛,你不会懂得我的感受的。糟糕的就是我感到孤独……”原来他怀念亡妻,觉得一个没有妻子的世界不值得活下去。这种日复一日增强的思念和孤独感折磨他,这才做出了决定。
子女最后放弃了说服父亲的努力,生日宴结束了,送走了儿孙,父亲调好了药,从容镇定地坐在沙发上;女儿拉上窗帘,观众听到了倒药水的声音,一切归于黑暗。
看了电影,我的感想很纷乱。一方面,被他对亡妻刻骨镂心的爱情所感动,这是一位当代版的“老年罗密欧”;他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死法”。他对女儿说的“你都无法从我的角度想”,确实道出了两代人无法“共情”的真相;另一方面又觉得老先生看似洒脱,其实内心并不强大,他选择了逃避而不是面对。
孤独是老人最后的旅伴,一个个亲朋好友逐渐离开,而伴侣如果先你而去,那你的悲痛和失落将是彻心彻肺的;但是时间会淡化一切,一般老人都会慢慢地缓过神来,开始设计新的人生;而在天堂的另一半希冀的是你能够好好活下去,并不巴望你跟他(她)早日“团聚”的。这位老人有点自私,这样的“死法”即使在西方也是会被“说三道四”,即使无人指责,你的儿女将终生被阴影所笼罩,你对亲人和家庭的伤害,你就没有想到吗?减少孤独感的方法并非没有,不说子孙会“常回家看看”,75岁,完全可以学点新东西,跟上时代的步伐,继续享受生活的乐趣。绝大部分老人不都是这样活着的吗?
亲情里除了爱情还有其他的内容,即使没有孩子,世界里不乏快乐的源泉供开发。人生值得。要有好心态勇敢朝前走。死都不怕,还怕活吗?而我,想到我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无限柔情便涌上心头,为了他们还有个“老爸”和“外公”,为了还能互相给予快乐,为了我还能替他们挡在前面,为了能多看一点他们的成长……我还要努力活下去,绝不轻易撒手。“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那位老先生怎么就不懂呢?
这是2022年上映的一部新电影。
影片讲的是当今提及很多的关于安乐死的过程。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爱丽丝和哥哥伊凡和老爹一起吃饭。饭桌上父亲忽然说到他打算在75岁生日那天结束生命,并且在之前已经为了这一天做了许多准备,包括持续的服用药物和遗嘱的准备以及遗产的安排。父亲这样做的理由是“我不想以后要依赖你们或医生之类的”。爱丽丝听到父亲的这番话之后,先是震惊,而后是愤怒,最后是悲伤。她实在不能理解,一向心智健全身体硬朗的父亲为什么会想到死?这种情绪一直在影响着爱丽丝,以至于她的工作、娱乐和日常生活都搞的一团糟。于是她自作主张,搬来和父亲一同住,试图去了解父亲这种想法的由来。
爱丽丝陪伴着父亲,他们一起进餐一起购物。爱丽丝还别出心裁带父亲到了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中,住进了一间林中小屋。在那里,爱丽丝提前为老爸过了生日。雪夜中,他们父女坐在小屋前,爱丽丝点燃了蜡烛,唱着“祝老爸长命百岁”的歌曲,为父亲送上暖暖的祝福,女儿静静的依偎父亲怀中,感受着父亲的体温和慢慢的呼吸。泪光中满含着对父亲的爱,对父亲即将抛弃他们的悲伤和痛苦。直到这时,爱丽丝仍然在指望着父亲能够回心转意。而父亲则对她吐露了心底的想法:“不管我说什么,你都无法用我的角度想。爱丽丝,你总是活力充沛,你不会懂得我的感受的。糟糕的就是我感到孤独。生来就如此,死也要这样死。”
孤独,是许多人步入迟暮岁月中的老人们的共同感受。除了儿女无暇陪伴朋友疏离远去等原因外,头脑逐渐僵化偏执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老的已经消逝,新的却不能接受,致使大脑成了真空,只剩下空虚和惆怅,焉能不感到孤独?实际上,生活中有那么美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参与去体味去欣赏。寻求快乐才能使生活变得充实。即便是空巢老人,有快乐陪伴,并不会感到孤独。且不说叶嘉莹黄永玉这些大师们,在我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老人在愉快的生活着。固然生活中经常会有些许烦恼和不快,会令人感到孤独。可是面对这些,不是去寻找摆脱孤独的新生活新方法,而是不顾一切的一死了之,即便不说这种行为是非常自私的,这至少是一种逃避世界的懦夫行为。人对于自己生命的取舍当然有权作出自己的选择,可是我觉得爱丽丝父亲的这种选择是最坏最差的一种。
常听人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影片中,爱丽丝对父亲抱怨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顾其他人。”是啊,父亲埋怨爱丽丝“我们无法用彼此的角度看事情”。可爱丽丝毕竟去试图理解父亲的想法了,可是父亲却丝毫没有站在爱丽丝的角度去思考。父亲的离去会给伊凡爱丽丝带来什么?会给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带来什么?即使不去考虑东方人常有的面子问题,父亲以这种方式离去,会使得这个家庭支离破碎,会让子女们永久失去父爱。尤其是父亲并不是通常的自然死亡,而是刻意的自我了断,会给爱丽丝的心里刻上永久的伤痕。每每想到此,她都会产生深深的不安和歉疚。这想法会随她一辈子。这是多么的残忍!
影片最后是一场令人震撼的场景。在众人为老人祝寿之后,爱丽丝和父亲默默的跳了一段舞,一切尽在不言中。到了老人决定结束生命的时刻,伊凡对爱丽丝说:“我做不到。”无奈之下,爱丽丝只好陪伴老人这最后的时光。父亲调好了药,放在茶几上,他缓缓的坐在沙发上,从容镇定。爱丽丝强忍悲伤,慢慢踱过父亲身边,将窗帘拉上,坐在窗边的椅子上。这时,镜头对向爱丽丝。她的双眼盯住镜头外的父亲,悲伤且无助。此时我们听到调羹搅拌杯子里的药的声音,药水送入口中的声音,接着是父亲的喘气声,先是缓慢,接着喘气声越来越急促。直到爱丽丝猛然站起来,向父亲扑去。这是一种沉闷压抑的令人不能呼吸的时刻!
我向来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该来的就让它来,不该来的不要去人为的去制造。记得在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艾斯米拉达,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和屈辱,可当她临死的时候,最后一句话却是:“生活真好!”作为个体的人,来这个世界上走一圈不容易,所以要珍视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也尊重死亡。完整的生命就是遵循自然。即便在你行将入木的时候,也不该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自我了断。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基督教向来是不允许人自杀的。咱们的传统中同样如此。我们常说:“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现在可倒好,反过来了。“阎王让你三更死,你在二更就来了”。这不是难为阎王爷吗?
可是再仔细想想,人既然是自然的产物,大自然赋予了人们的身体、性格,也赋予了人们的思维。人们对于自己用何种方式死去的各种选择,说到底,不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吗?人类社会中的各种“非自然”死亡,不也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吗?在宗教上就更容易解释了。造物主是无所不能的,既然能够操纵社会各种现象,也可以操纵你的思维。对于死亡的选择,虽然不是外力所致,但老天爷刻意让你产生了安乐死的想法,并且由你自己去实行,也是很正常的。命该如此吧。话说到这儿,越发想不明白了。
电影看完,掐指一算,我也快到了爱丽丝父亲那个年纪了。老天保佑,千万别让我产生安乐死的想法。
本人评分:7.0。
我们的死亡哲学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我们无法理解:一个75岁的老人,健健康康的,还有一座漂亮的大房子,儿女双全,含饴弄孙…这是我们理想的老年生活。但是这个75岁的荷兰老人,却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在76岁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能行吗?带着这两个疑问,跟着这家人走。 在经过最初的争执后,儿子一家首先接受了父亲的决定,但女儿依然不能释怀,她搬回父亲的家,和父亲一起生活,她努力想要打消父亲的念头。但即使这样,她和哥哥也帮着父亲完善死亡的计划及葬礼的准备。 在一个雨天,一个平常的陪父亲去超市采买日常用品的日子里,女儿开车带父亲去了雪山,原来这是在她的母亲生病前,父亲计划出行的地方,还没来得及执行,母亲就重病了。 在这里,父女达成了和解。父亲在这个没有母亲的世界感到很孤独,他虽然无法一定能够去到有母亲的世界,但是他能确定的是这个世界没有母亲,不值得继续活下去了。 尽管有深爱他以及他深爱着的子女,但子女的羁绊依然拦不住他离去的脚步。 这里有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父亲赤身裸体在雪山上用雪擦拭自己的全身。因为这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一个决定去死的人,还依然追求生命的质量! 我也想要有质量的生命,但我也想过:只要CJL依然需要我,我就愿意苟延残喘。 我有个朋友,她的母亲九十几岁了,在医院里靠呼吸机存活,她说什么都不愿意放弃,她说只要母亲存在一天,她就是个有妈的孩子。 我们可以不赞成这样的死亡观,但我们一定要学会尊重个体生命。
#Tribeca22 playlist:Mognolia / time in a bottle / dancing in the moonlight
还可以啊,三星以上。选沉重的题,做日常化的处理。主视角是女儿,使观众自始至终无法特别代入老人的视角去理解他的孤独他的苦痛,有一种被特意设置的无法理解。蛮好。/山区部分是斯洛文尼亚啊看来。她说“穿过德国穿过奥地利”嘛。
无论生死 我们都应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无论我们喜欢与否 毕竟 人生是自己的
希望到时候我也有勇气和能力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一部有关《安乐死》的电影,很精彩,绝对值得观影。喜欢导演在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在一个“超级日常”的生活片段中揭示一场预定死亡的计划。但是电影整个氛围依旧保持着欢乐乐观的氛围。死亡并为被看作死亡,而是带来愈加迫切的爱,对亲人的依恋和积极的生活。
2022年还有人用诺基亚手机。
我真的看了一大半都觉得女主脑子有毛病,跟自己爹的关系有种浓浓的中国家长和孩子倒置的味道/
不完全等同于自杀的自主选择的死亡方式反而会让人从别的角度思考死亡带给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一定程度上是《将来的事》和《托尼·厄德曼》的双向结合 但也有些别样的荷兰文化趣味
不合口味。找点事情给他做啊。让他带娃儿。接送小孩上下学,参加培训机构课程学小升初课程,买菜做饭,给娃儿辅导作业。练练书法艺术,画画,跳广场舞,摄影。找个老伴。到中国来分分钟给你解决问题。让你气都透不过来,还有心思想自杀安乐死。就是闲得慌。
当父亲对生活无感、对世界疲惫,就如酸奶喝完后的残渍、蛋糕吃完后的碎屑、冬日下午无人问津的冷咖啡,寂寥落寞。儿女难以与之共情,在沟通中的善意和温暖也如冰雪中逐渐熄灭的火光,无法以热烈再次拯救虚空。女儿无望的忧伤,在父亲自绝离世的灰暗中疯长。很多时刻,眼见生命逐渐黯淡下去了,而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在悲哀中理解人类最终的孤独。
一部令人深思的特别的电影。要伟大,要完整。接受所有事物,保持谦逊。凡事都要努力,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每一个湖泊都波光粼粼,皆因有月光照亮其上。
如果真得不想继续生活,能体面得离开也没什么不好。PS:看海报我一开始以为是裴淳华的新作
故事和拍得各方面都还算是可以把。不算出众。
人总是要不断学会与自己与他人和解,尤其是当事情的发展与你所设想的不一致时,也要去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有时候这或许很难,但也该努力去做到,不为别的,只为让他们不再担心,能够勇敢地选择做自己。也许我们都会有很多不舍,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太一样,我希望在我不在的那些日子里,你依然能够照顾好自己,你的未来依旧会很美好,我也会一直保佑着你。
2023年立春这天看了这部电影,想着已经昏迷好几天不省人事的奶奶,当我们说到生老病死时我们究竟在考虑什么。。。
平缓地叙述。生与死,去与留,之于个体都有私享的观点,大抵也正因此,每个人都闪耀而孤独。“每一个湖泊都波光粼粼,皆因有月光照亮其上。”Pink Moon 在西方文化里指四月的满月。父亲选择死亡实现自我完整,女儿学会放手成就父亲的满月。最后女儿与父亲的一小段共舞。
老頭演的挺好。女兒角色巨煩人。
我就很喜欢粉月亮,如果所谓的关系都是这样做好准备慢慢说再见是不是会更好接受一些
又一部关于安乐死的影片,相对于此前同题材电影,这个故事无法打动我。影片拍得太过于矫情,又加入过多话题。作为女儿的主角行为让人生厌,镜头过多给予她,让其进行情绪渲泄,忽略了将要死去的父亲角色,其形象显得很模糊。女儿相当自私,只是想让自己内心平静。连最后带父亲出游,也只是为满足少女时期未竟心愿。就如同影片中的父亲所说,你怎么就不能从我的角度想想呢?
同样是「蓝粉」配合,为什么《粉月亮》较比《小蓝》理智和温馨得多?因为导演将资产阶级的「苦肉计」把戏嵌入社会最小单位「家庭」里来表演和观摩。幸或不幸,这个粉红色的梦幻泡泡被达内兄弟一针见血地戳破。我们在观看电影《克洛伊》时说过,恋爱不是吃饭请客,而是生日快乐。显然,荷兰版《七五计划》也是让依附于技术资产阶级《绝命毒师》之下的小资及粉丝猝不及防,极为不爽。事实上,蓝粉之间是彼此依赖的血亲关系,白粉之间则是秘传与密接促成的师徒「迭代」关系。小资从无产阶级那里吸来的血又通过「中介」小资输送到资产阶级那里,经过化学公式/金融工具洗白的毒物赃物再下放分配给小资。这时候追问「自我革命」合不合法已然变得次要,不仅难民《托里和洛奇塔》让我们看到并确立了《我们之后的世界》方针,其同学《小蓝》也让我们意识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