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安·梅泰夫(Ilian Metev)将之前拍摄纪录片所用的手法悉数搬到这个虚构的家庭亲情题材里,未尝不是一种大胆的创举。跟《索菲亚最后的救护车》类似地,仍然将镜头瞄准了主要的三位角色:儿子、女儿和父亲,将其余无关人物尽量排除在画面之外。画外空间的处理颇有作者风格,这次还加入新的尝试,在拍摄人物行走及对话的场景时,不像常见的镜头切换,而是故意越过人物之间的轴线,营造出陌生而怪异的观感,令观众不断调整观看角度,重新建立空间感。 很容易看出导演是拍摄纪录片出身,镜头捕捉的都是日常生活里的点滴细节,风平浪静的叙事里完全不见任何戏剧化冲突,或者是故意拿走最有可能引发观众“动情投入”的惯用情节。其中要数女儿参加钢琴演奏会在众嘉宾面前弹奏段落的省略,以及在餐桌上父亲对儿子发脾气突然把儿子扔下楼梯这两幕。导演用极其风格化的手段捕捉到这个缺乏母亲(爱)的三口之家,在欢乐与沉郁的情绪之间摇摆的气氛状态,却欠缺了推动所有情节汇聚于高潮点的力度,也许是过分留白而隐藏叙事关键情节所致。所以最后一家三口在户外登山行走的设计有过于突兀和强行点题的味道,甚至连儿子冲口而出的对白都显得尴尬和无趣。
电影呈现出一种丢了魂般的流动状态,在琐碎的生活碎片中去捕捉哀伤的真相。3/4,用缺失来铭记亲情,非常美的留白电影。
极弱情节,日常对话,小波小澜,无事无非,小孩困境=大人困境=人的困境,家庭飘忽,母亲缺失,姐姐小才,弟弟无聊,爸爸行尸走肉,城市寻子,山中找熊,找吃掉一家人、吃掉全人类的熊。影片索然无味,金豹煞有介事。
#HKIFF# 家庭断片。孩子的视角。(“你曾觉得孤独吗?” “即使在人群中也是。” “怎样意义上的孤独?” “就好像他们占据了他们的世界,我占据了我的。”)
人物被景框操纵得太明显与刻意了,而且操纵得非常单一化,片段中的情绪也要到很后面才能感受到一些积聚力,总体非常无感。
#2018IFFR# Bright Future展映,洛迦诺当代影人单元大奖。堪称侯孝贤的保国弟子,从构图到叙事都深受侯掰掰影响:用景别极为局限的构图来极大限度利用画外空间,叙事上也是把重要的事情基本都删掉了……全靠台词来暗示。3/4既是四三拍的意思,也是指缺少母亲的四口之家,还可以指这4天三夜的叙事结构
自然静谧的生活碎片与时而浮动的忧伤告别气息,家人间情愫的流转异常动人。IFFR2018 又看了两遍,每个角色主要情节都发生在特定空间,厨房作为交汇点,仿若一首交响诗错落有致的乐章。
三星半,开场几分钟特别好(把“实在”的视觉拍“虚”了,又富有节奏),导演非常明确自己要抓住的状态及其反映出的内在,但他仍然只存果,不留因,只捕捉表面,不提纯内里,在场景内部强调角色间的间离感(取景、跳切),包括对话间的剪辑方式(淡化轴线打破交流情境),观者通过调动感知经验共情人物。整体还是太短了,有点薄。
侯???诹访更合适吧,用狭窄“框”住空间中存在的隐形“幽灵”,是角色对白之外真正的情感停留,本片未能给予“幽灵”“表演”,“缺席”伴随始终,却未能“渗入”。
父女夜行段落甚好。
如果畫幅調成3:4,應該別有一番風味。
强烈的生活代入感,青春期孩子们的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与挣扎,犯浑不过是另一种珍惜,而成年人的沉默与无语更是一种生活折磨后的无奈。
好像波澜不惊,人物都在无所事事地诉说着,却没有真正驱赶他们去反应,不同人在城市里散步着交谈,某个时刻发生了一些不起眼的离席,电影便在这里截止。
开头结尾特别好,从第一个镜头就是那种干干净净细节表达刚刚好的好看,然后就一直好看到结尾,看到导演是fine art出身完全不意外了。跟拍一边走一边聊天像是成濑,房间里固定机位又有点小津,然而片子节奏风格又像是巴赫的钢琴曲,在男孩好看的的笑容里结束得也是干干净净。
2019027 二星还行
75/100,“画框”在影像中存在感异常突出,用4:3的画幅创造狭窄空间,在有限空间内框住人物运动,呈现间离感。同时也能感觉出很依赖声音元素,用声音与自然情绪去填充空间,很喜欢隐约间流露出的那份松散,但是感知上还是有些空泛。总的来说还是蛮不一样的体验。
我最近可能着了魔,几部看起来有些困意自我理解模棱两可的片子,看完后脑子里却总是会回荡起一些画面,翻涌出一种莫名惆怅的后劲。3.5
可以是什么,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人间情愫如水一般,闲话肆意步履不停,没妈的孩子四分之三
不感冒的童影家庭题材,无字幕匆匆过
父亲、姐姐和弟弟,唯独没有母亲,所以叫3/4。琐碎的日常生活集合,大家一起过最后一个夏天。姐弟俩的相处模式很有趣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