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满眼颜色
如果我们将最初的原稿
和动画大师们的写生手稿找出来看看
就会佩服这些人敬业的态度
一个泰山的造型经过无数次的修改
直到定稿
一个猩猩朋友
经过长期写生的对比
到最后的决定
这些都能让我们感动
当我们看到这个像动物一样的人的时候
会为自己像人一样的动物感到悲哀
绿色也许我们摆脱世俗
重新找回自己的唯一颜色
而这部动画将所有漂亮的绿色都呈现出来
只是故事稍显单调
处理人物关系浪费了太多笔墨
是部悦目的视觉动画
2 ) very good
很棒,看了很多次都想看.
印象最深的是泰山最后对坏蛋的仁慈,可坏蛋还是被自己的坏心害死了.
人还不如动物可爱.
想害别人却把自己害了,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做人一定要善良.
3 ) 自由、勇敢的憧憬
人与猿,远亲还是近邻?从远古到现在,人是人,而猿是动物,人猿又是什么?同处一个星球,谁又更自由,更勇敢、更坚强?
很久之前看的片子了,不过泰山的形象一直留在脑海里。身处人类的文明之中,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早遗忘了那片原始森林;那个那么自然的广阔的天空;那样纯粹的爱,纯粹的自由自在。
这个片子好象还有第二部,记得是讲述泰山进入到人类文明社会的故事。也很好看。
4 ) 顶峰
迄今为止,还可以称得上是二维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
人物,情节,绘画,技术,音乐,没有一样不完美。
尤其喜欢那种油画风格,细腻,清新。
还有令人热血沸腾的移动摄影。
phil collins 的音乐简直是没得说。
巅峰,不知道会不会被超越。
5 ) 成人化的儿童动画片
近几年,看动画影片越来越觉得这些影片的野心太大了,从只针对儿童观众开始将内容改编成可以允许所有年龄段都可观看的大众影片,同时也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了!
其实这种现象,好莱坞的迪士尼早就在20世纪开始了尝试。它们将那些童真的动物或是非人类的形象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态度,将它们拟人化,使得形象更容易被儿童们所接受,也促进儿童对于那些动画衍生品的商品玩具等模型的购买,而迪士尼又苦心积虑的将这些形象提升更多的价值内涵,从而让儿童看到欢乐和多彩缤纷的童真世界,让那些早已长大的人们看到动画片更多的代表性。除了影片中温情的陌陌,还有家长可教育的题材,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成人观众对于影片的成人化解读,就如这去年所推出的《疯狂动物城》,孩子们看到的只是那些多种多样的可爱动物,而大人们则看到了更多复杂的内容,它有关于全球国家的形象代表,也象征着种种世界人类的问题和政治倾向,动画片早已告别了单纯,它拥有了更复杂的形式和内容。所谓的美丽善良的公主和英俊勇敢的王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在动画片制作中考虑到大人的性的需求,因此才会添加许多性的暗示。
《人猿泰山》中的故事也一样是适合多人群观看的。对于成人来说,我们在这部影片中所关注的绝对不再是单纯的泰山对于自己归处的勇敢责任承担,还有对于同类的各种亲近的趋向,更重要的是种种社会化的问题的思考,还有人类最原始的性的解读。所以,当下的动画片真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儿童动画片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成人化的普及着,哪怕是那些大品牌的成人衣物也开始进行缩小版的儿童版尝试了,这样的发展趋势真的好吗?这真的是当下儿童可以接受的教育速度和内容吗?
我对此保持疑问。
6 ) 泰山的生活美在何处
我很想形容泰山的丛林生活,包括和珍妮一起的未来岁月
如何形容呢,用什么词语或是句子才能准确、其如其份的形容呢?
米老鼠也送过泰山的爬墙人= =
这个好看,泰山还是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回到了森林里
不得不说在玩具总动员开创了三维动画以前,迪斯尼的二维动画绝对是全球第一的。童话毕竟是童话,童话中的人永远不用考虑现实带来的重重困难。
小学暑假看的,对主题曲印象很深,you'll be in my heart
窃以为,虽然同是迪士尼森林野人主题,但本片比《森林王子》好太多。影片开始于海难和野兽杀戮这样悲伤的故事。爱与悲伤让失去儿子的母猿和失去父母的婴儿泰山注定要成为跨物种的母子,这既合乎情理,也符合自然规律。小泰山起初不被猿群接纳,但他用成长的时间融入了猿群和森林,并在最后与人类的对抗中保护了家族。这种故事,主人公最后一定是要回归人类社会的。本片处理得很好的一点是,让人类社会融入了自然,这就让故事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此外,我看的是台译版,听到了周华健翻唱的《你在我心里面》,才知道这首歌出自这里
I do not think that the romance between Tarzan and Jane is plausible.
one word, charming. two word, is charming
印象中很好看的片子,森林之王泰山——猿的孩子,小时候挺萌,里面的动物也超级可爱!
绝对的2D技术流动画,带有很强的景深空间效果,森林景观和繁复的动作场面能够做出如此流畅的画面,绝对的工业极致。开头的几个剪辑点非常精妙,特效技术还没有普及之下,动画的想象力和画面呈现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特效大片。
格局虽小,但故事真美。尽管一开始就猜出了走势和结局,这仍然是个你愿意再静静听上一遍的故事。这是世纪末这一批迪士尼动画中,手绘与电脑技术相结合得最娴熟、最完美的作品。而且保留着古典动画特色的同时,电影语言也愈发现代化。构图、画面感以及光影的运用,已经具备了未来十年发展的雏形。泰山和珍一同度过那些日夜美得叫人心醉。爱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能量,迪士尼就是这样,尽量温柔地展现所有的残酷,但绝对会把爱的美好无限放大。珍的配音要是能再多点少女感就更完美了。
儿时电影院印象:第一是狮子王,第二就是泰山,还收集过泰山卡片和贴纸,一盒满满的都是回忆
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看泰山的震撼,我一次领悟到角色动画的魅力,我几乎就是在当时确定,我也要做Glen Keane的工作。他是Glen Keane毕生动画功力的最大体现。即便后来,我不再热爱商业动画,但泰山依旧是我个人心中的手绘动画技巧巅峰。伟大的Glen Keane!伟大的迪士尼!
看的是金城武国语配音版。声音低浑粗沉得让我怀上了人猿泰山的猴子。
像《风中奇缘》那样的悲剧是缘由社会的现实,而《泰山》这样童话般美好的结局只存在于理想故事中。
当年小神龙俱乐部天天滚动吹捧的片子…不觉得它很碾吗,这个男主在器大、活好、没钱、不识字四个维度上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满分,感觉迪士尼的编剧团队里挤满了被伤过心的女文青…
不谈结局,拍摄手法挺喜欢,又很多镜头可以值得好好学习,喜欢刚开始前半小时的处理
先看1997年的真人电影版,然后才是1999年的动画电影版,但我喜欢动画版胜过真人版。
配乐很感人,用心看会伤心
故事灵感应该来自狼孩,但泰山却成功拥有人类智识,想来原因有二:动画片里面动物的智慧不亚于人类;泰山的母语是猩猩语。渴望多毛的泰山却没有胡子,倒多了护裆,有点奇怪(笑),不过很多情节设计倒是挺考究,如非洲生物、大猩猩的社会结构。原以为结局是泰山与简返回人类社会,一同成为生物学家后,重又回到森林,致力于猩猩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并住在爸妈的树屋里。不过泰山本人没有受过教育,树栖技巧在钢铁都市中无用武之地,与现代的部落居民进入城市一样,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边是做丛林之王,却远离自己的文明,一边是在人类社会中做穷人与科学研究对象。泰山身上的这种悖论或许是电影没有拍出来的,他返回森林的真正原因。
有些经典片子想的是有时间再看一遍;有的经典影片是因为人云亦云看后想再也不用看了;这对我明显就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