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That is why we play.
Jeremy Lin不再当初那样疯狂,也没有更多的自信会在kobe头上砍下38分并在关键时候站出来杀死比赛,又或者在面对垃圾话的时候回敬一个个answer ball,运球不稳,缺少视野,体力不足以支撑他的良好手感,都会被对手完全看穿。但即便是他开始作为一名第六人打着规规矩矩的控球后卫;即便是他来来回回在各个球队打着不像样的短期合同;即便是他屡次受伤并承受着生涯昙花一现的流言蜚语。但我相信就算是他最后在NBA混的穷困潦倒到被迫退役,他也会坚守他心中为神打球的信仰。
这段似乎励志的故事并不说明什么,这就是生活,一念传奇,一念平凡。最终,你会发现永远不变的是一份执着,是一份离不开、放不下的情怀。
That is why we play.
2 ) 追梦的路上,不靠林来疯
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家庭的支持、命运的眷顾、坚持、信念、勤奋以及化诋毁为动力的能力缺一不可。
从小酷爱篮球的林书豪,在起初的成长中是受到了眷顾的。双亲身高都只是165,亲生哥哥弟弟也分别只有175、180,而林书豪初三过后(160)发育出191cm的身高。他还有着不断鼓励他的母亲,在这个亚裔父母普遍不看好下一代发展体育的时代。
林书豪时刻为梦想准备着,常年的勤奋训练让他的篮球水准一直处于很高的水平,他是教练口中几十年见过的最勤奋的球员。30胜1负辉煌战绩的高中赛季,因为脚踝骨折而止步于半决赛;加州第二分区州冠军,当年分区年度最佳球员;在大学他把自己学校哈佛的篮球带到了新的高度。
但他的篮球梦想进行的没有这么顺利,纵使他高中战绩辉煌,却还是因为亚裔的原因没被一个篮球强校选中。最后只能去了哈佛,而这还是因为他高中的成绩特别优秀,可以看出很多人并不认可这个亚裔的篮球能力,即使林书豪大学在常青藤联赛生涯中拿到了史无前例得分。而后进入NBA也是一番坎坷,最后因一NBA老板看过林书豪和他儿子的比赛才给他一份合同。可以说常年冷板凳,偶尔替补上场也被一堆解说以及观众嗤之以鼻,对于急于想表现自己是属于这个战场的林来说,这份怀疑是毁天灭地的,起初的表现也一直不太理想,几度被球队下方。这个时期他的篮球生涯充满了别人的偏见以及漠视,除了他自己的信念以及一些亲友的支持。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梦想只是梦想。林书豪也几乎认为这是他的故事,因为上次得来不易的合同只有最后一个星期的期限,他的篮球命运几乎是等待着被裁掉。这个关键时刻他的球队主力一个接一个出现意外缺席比赛,而他也在下一级的发展联盟打出了不俗的成绩,被队里临时拉回来替补。最后上去运了两场球,而这成为了他的出名之战,一夜之间从默默无名到名声大噪。他再也不用担心着被冷板凳,过提心被裁的日子了。
当然背后的故事还在进行,背负着一些人的高估以及另一些人的诋毁他继续前行。
3 ) 疯林火山
第一次听到林书豪的名字,是在勇士队签下他的时候。在姚明、易建联和孙悦之后(巴特尔,王治郅这些已经离开一段时间的就先不提了。),又有一位黄皮肤进入NBA,而且之前完全没听过这个名字,所以有些吃惊。不过之后因为他没什么上场的机会,加之我是火箭的脑残粉,所以也就不再关注了。
第二次听到林书豪的名字时,是在一则新闻里,好像是说林书豪在发展联盟的某场比赛拿到了近30分,而且正好附有视频,所以好奇就看了下。结果发现他的突破、得分和速度,都好像灌篮高手里的宫城。于是当时还以电光石火为题做了点评。从那时起就开始对他有些额外的关注了,不过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慢慢被遗忘了。
第三次听到林书豪的名字,就是在他来到火箭的时候。不过说实话,当时虽然火箭没啥大牌,但是也有洛瑞、德拉季奇这些球员,所以我不认为他有啥机会,只不过就是因为黄皮肤,因此特别关注下而已。之后,果不其然,他再次被裁掉。
第四次听到林书豪的名字的时候就是在尼克斯的那场惊天之战了。从那天起,你想要忘记这个名字都很难了,因为每一天他都在刷新着记录,每一天体育版的头条都是他。
经历过林疯狂之后,他开始走下神坛。其实并不是说他之后的表现多么差,而是与之前的疯狂时期比起来有些沉闷。也正是因为如此,智商无极限的莫雷果断利用尼克斯的犹豫签下了他。
在火箭的第一个赛季,林书豪虽然没有再次上演林疯狂的神迹,但是整体表现也不算差。13+6的表现,也算是一名合格的控卫了。只不过因为之前林疯狂时期的表现太逆天,以至于这些数据被林疯狂的光环所湮没了。
今年,火箭大手笔的引进了火花,加上之前的哈登,阵容已然很强大了。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很多林书豪的粉丝因此黑哈登,黑霍华德,个人感觉这样完全没有必要。每个人都有状态好的时候,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但是人家的名气毕竟在那摆着,就算状态不好,有时也必须留在场上。林书豪所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来表现自己。
而且,平心而论,林书豪本赛季虽然是替补,但是上场时间并不少,在现在火箭的阵容里,与其和哈登抢球权导致发挥不好,不如安心当个板凳领袖。美中不足就是冰箱的执教能力不行,而且心怀成见,如果莫雷大神能够换来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教练,也许林书豪还是替补,但是绝对会比现在更抢眼,火箭也能走得更远一些。
在本片里,林书豪曾经提到,能够进入NBA已经觉得很荣幸了。如今,他虽然一直困在各种纷争之中,但是总归也算是在NBA站稳了脚跟。就算离开了火箭,就算永远当不了首发,但在之后的几年里,他的名字应该还会持续出现在NBA球员的名单当中。这样,已然是他最大的胜利了!
最后,用标题来结束这篇絮絮叨叨的影评吧。那就是希望疯狂的林书豪好像火山一样爆发,用热情的岩浆吞噬整个NBA和世界!
4 ) “我快31岁了,但是我现在还在追我27岁到29岁的梦想”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林书豪这部成名时的纪录片重温一遍。
很多人都是从林疯狂以后认识他,其实在林书豪还没成名前,很早就关注他了,那时候其实知道他的人也不多,他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在当时来讲,可能还没有阿联的大,而我的关注是因为在这个星球最会打球的几百号人当中,他是那时候唯一一位打后卫的亚洲人了,虽然出场时间很少。那时候姚明已经受伤,即将准备退役,阿联在网队轮为替补,而林书豪,则是球队的第三阵容,出场时间几乎没有,但是就这么一个在联盟的不起眼的边缘角色,迎来了绝地反击,一时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关注他的球迷都知道,他谦逊,感恩,友善,温柔,低调,这样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球员,谁不喜欢呢?
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为他的信仰打球做事,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在是他最后一场球的时候抓住机会,并且在之后一段时间席卷全球。他曾说过,他最开心的时候是在黄蜂队的赛季。那个赛季,他的状态,他的数据,球队的氛围,球队的成绩,让他打得很开心,很舒服,那个赛季他带领球队进去季后赛,甚至差点在第二轮干掉热火。那个赛季的他,应该是他的最开心,最健康,状态最好的赛季了。
后面由于伤病,辗转了另外几支球队,出场时间和状态并不是很理想,尽管今年夏天在猛龙队拿到了所以nba 球员梦寐以求的总冠军。看了在今年夏天回台湾球迷活动的演讲中,他哭着说他其实过的并不开心,但是他还是很感恩可以继续打球。
“我快31岁了,但是我现在还在追我27岁到29岁的梦想”
这是他今年在采访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27岁到29岁,刚好是他在黄蜂和网队的赛季,而就在他最好状态的时候,他却受伤了,对于一个状态不错的球员来说,受了大伤,要回到巅峰极其困难,他一直在坚持,一直在追梦,他努力,他感恩,即使不看球的人,看到这部纪录片后,也会喜欢上林书豪。
刚刚看完纪录片后,又看到他微博的最新动态,陪了一张图,这道“2020年见!不要放弃,追你的梦想!”
于是我决定写下这篇影评。
再写一个新年的小小愿望吧:今年找个周末去深圳或者东莞和好朋友看一场林书豪的球赛
也祝我的新年,过的充实简单。
5 ) 简短说几句
我曾经是比较狂热的篮球爱好者。10多年以前吧。打过高中联赛。大学也是学院的队员。
现在篮球早已经不看多年了。但林出来以后,我很迷。现在还在追他的视频。
究其原因,如果林的风格也和姚一样,我可能不会这么迷的,就算他是中国人也无所谓。但是林的风格完全的不一样。林的动作,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有效率。
林没有多余的动作,无论是显示自己的动作,还是表现自己不安全感的动作。而动作,正说明了他的心理。林是一个没有过度虚荣、没有过度不安全感的人。林是投入的球员,忘我的球员,打球时,不但不再考虑外在,也不再考虑自己。林也是一个完全无畏惧,给出自己全部的球员。
打球,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体的特长、技术的特长。但真正让一个球员超越他人的,不是他的技术和素质,而是他的心理。林在这一点上是有着超人之处的。甚至,扩大说,同样中国人,林的心理要超越咱们自己的球员很多的。为什么?
林总是提及自己的信仰。他是从小就信,父母给的。如果否定他信教对他的影响,我认为是不客观的。而且他从小就信,对他的影响一定会更大、更顽固、更基本、更内在、更自然而然。
宗教这种东西,对于林的作用,感觉主要体现在竞赛心理上:忘我、无畏、“暗中天注定”,所以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胜负托付于神、但自己付出一切。这都是宗教对于他竞技心理,甚至是更广泛的心理的积极作用。不容否认。
而另外的区别是什么?很明显,林生长在美国,咱们自己的球员在中国。美国,不管它其他方面如何,但是在对林的培养上是成功的。
换句话说,老实说,和林在他初高中时素质一样的球员,我见过很多,其中甚至很多比他好的。但是这些人都没成才。说实话,如果林是生长在中国,我认为他也不会成为linsanity的。永远不会。
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培养体制。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整个社会向上流动体制。有才能的人,有潜质的人,往往得不到很好训练和发展。而且咱们的训练、比赛、和竞争,很多时候不是由能力决定,而是由权力、利益决定。没有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我们是永远不会有自己的linsanity的一天的。
那么林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林是有天赋的。每个能进入球队的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而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则是怎么样能把个人的天赋发挥、发展到最大。如果随便破坏,甚至负面激励,那么我们的人才永远不会赶上人家。林的才能显然在每一级别中,都得到了最大的促进和发挥。就算他没有被Division I选走,他也进了harvard(这个是很难进的,他SAT再好也是很难的)。这些都是对他的正向激励。
而在他高中时的比赛,对抗那样的强队,他们也可以打得有声有色,并且最终胜出。这说明了他们平常是训练有素的。教练教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篮球,基本的思想是正确的,而不是教队员如何近功急利,甚至教队员歪门邪道。一个近功急利的队伍,一个歪门邪道的队伍,是不可能对抗比自己强很多的队伍的时候胜利的。
而且看林的技术和素质,是一直在稳步提升的。一个东亚球员,就算有天赋,能够达到林现在的素质,也是不容易的。而他高中时候的素质,有过人之处,但远没有现在这样过人。要获得这些素质,一定是得经过苦练,而且一定是得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而得来。中国没有这样的支持体系,可以提供林这样的训练。而中国的球员从小一路走来的经历,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关注的更多的是个人既得利益),也决定了他们不会有林这样的苦练精神。
这些都是我们要反思的。天赋不是人人都有,如果发现有天赋的人,那么首先就是提供可以发展他们的训练支持系统。然后提供他们一个至少大致上是公正的竞争环境。最后给他们以正向的激励。
通过对林的分析。其实林有过人之处,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而苦练自己的天赋,他所在的社会就会发展他,奖励他,给他机会,最后甚至让他成功。他不需要做更多其他东西,想更多其它的东西,专著自己的事业就能成功。这个,恐怕是最值得咱们学习的,也是能让咱们更多的培养自己的人才,并且让这些人才最大的发展自己天赋的地方吧。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这个电影显然也是有让咱们看到这点的意图的。电影一再宣扬的就是这种美国的“神奇”。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肯苦干,社会就会让你成功。甚至你在其它地方不行,在美国也行。
这个显然也是不客观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黑人中,比林素质好的人,不知道要多少。但是最终有几个能到NBA呢?其中多少人被浪费了呢?美国的流动性,也并不是针对所有人的。美国有他的虚伪,有很多的虚伪。但是美国如果总能找到林这样的例子,来宣扬自己的话,我想,它们的向上流动体系,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在运行的,还是有其成功之处的。
林的父母来自台湾,都是技工之类的。在美国循规蹈矩任劳任怨的干一辈子,能过上不错的中产阶级生活,而自己的儿子,同样是按照这个规则干下去,就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NBA明星。这样事情,咱们看到了,不要过多的考虑它的特例性,而要考虑它揭示的一种可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咱们要学习它揭示的这种”只要你循规蹈矩,肯干,就可以让你向上”的系统。这才是最重要的。
真希望,以后咱们也可以让循规蹈矩任劳任怨的某一个lin,在他有生之年,成为linsanity。
6 ) Destined to be Linsanity
Destined to be Linsanity
当林书豪带领被视作孱弱的哈佛对抗康涅蒂格和波士顿这样的大学豪门球队而不落下风时,国内开始对他有了一些报道。我借着公司网络之利翻墙到youtube,搜索他的ncaa集锦,进入我眼中的是一个有些亚洲式灵巧却又融合了黑人打法的后卫,他能盖帽,抢断,切入,扣篮.... he can play. 因为哈佛,因为华人,当时就喜欢上了这个球员。但说实话并不看好他的前景,因为小学院小联赛出来的球星在NBA打不上球的例子太多。
可话又说回来,还是很期待他能进入NBA,毕竟是华人呀。
然后他选秀没中,勇士签了他。上场机会淼淼,但他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在不多的时间里他总能贡献抢断数据 - 一个拼命打球的精神体现。
再然后他被勇士裁掉。经过火箭的几场比赛后,他来到纽约尼克斯,Linsanity开始的地方。
纽约当时控卫不少,老毕比,老巴郎,伊曼香伯特,托尼道格拉斯。林书豪可能只是第五选择。赛季前张公子写到:
“这也是迈克·丹东尼接下来要做的功课:纽约需要一个真控卫。甜瓜能挡拆策动,道格拉斯能突分,菲尔兹也能传几个好球,但球队眼下急需一个聪慧老练,能带起节奏,把球运转到位的指挥官——眼下,似乎只能去挖挖毕比和巴朗·戴维斯身上,看还能剩几分余勇了。每当这时,丹东尼估计就得叹恨,干嘛世上只有一个纳什,还被凤凰城的铁公鸡萨沃尔霸占着。”
赛季中1月31号,公子又写:
“现在的纽约和勇士简直是两个极端。前者有凶猛锋线但后卫愣直,后者有天才双卫但前场钝。纽约这处境,基本等于吃面不就汤、白肉不带蒜、吃蟹没有醋,吃久了大家都心生怨望彼此生气。如此算来,眼下无非三条路:
A 保持丹东尼的进攻风格,赶紧张罗一个能提速、能组织、能把球喂到地方的后卫,一切立刻点石成金。巴朗·戴维斯的复出、林书豪的上位,只要是个能组织的人,都能给球队带来变化。
B 辞掉丹东尼,索性换一个主教练和套进攻方略——问题是,新主教练上台,也得为球队缺少控卫而头疼。
C 斯蒂夫·纳什的合同还有小半年到期,斯塔德迈尔和丹东尼可以考虑从现在开始每天二十个电话三十封电子邮件,然后等太阳来纽约打客场时,让全麦迪逊起立高呼:来当救世主吧,斯蒂夫!
”
4天过后,Linsanity发生了。打网队,纽约最后一名健康的控卫伊曼香伯特受伤,林书豪替补登场,在德隆面前打了25分7助。
现在回顾一下Linsanity的这几场比赛吧。打犹他28分8助;打奇才23分10助,像季前赛一样赢了沃尔;打湖人,伟大的38分让赛前放言不知林书豪的科比难堪;森林狼20分8助;打猛龙很挣扎,林不怕沃尔这样的飞天流,打狡猾的卡尔德隆却有些吃力,但最后时刻3分绝杀,27分11助延续林疯狂传奇;国王10分13助,到此为止纽约7连胜。接下来26分9失误输给黄蜂,可28分14助又干掉小牛。真正的难堪直到遇见迈阿密三巨头,10投1中,9失误,被查莫斯甚至科尔放得很难堪。可这一系列表现已经是体育史上最惊人的演出之一。
当时的我四处看比赛,下录像,甚至请假看了对迈阿密的比赛。很幸运地,见证了Linsainty的一系列表现。
然后到火箭,没有Linsanity的疯狂,却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前进。
他谦逊努力的性格让人喜欢,也让他成功。Linsainity不是偶然,是林书豪实力的注定体现。影片完整记录了林书豪的成长历程,和最重要的Linsanity那段美好时光。给我的激励效果,不下阿甘正传。阿甘正传是故事,而林书豪,是发生在眼前的真实传奇。
7 ) Faith
Jeremy: The thing I had to learn last year is a perfect plan doesn't mean that it ends up the way you want it to end up. In the past, if you asked me what's a perfect plan, I'd be like,"I get what I want, I get my dream, I play well. " Now I hav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what a perfect plan is. You don't get better if you win all the time. You know, you get better when you lose. You improve when you lose. You look youself more when you lose. So if you learn a lot, or if I learn a lot, if I grew a lot, If I become a better person through tough times, That's part of his perfect plan. That's part of his perfect will.
When I was going through all my insecurities and uncertainty and lack of confidence, I was losing focus on god. I was focusing on all these other things, like my job and what other people thought of me and what the reporters were writing. You know, over time, I was able to check myself and kind of get my focus back. And I think god did something supernatural in me, something that I couldn't do on my own, something that I may never be able to recreate. So I think, in that instance, I was just learning to fight, to constantly live and play for god. And when I do that, I'll be able to walk on water.
—— 『linsanity』
今天sundance film festival看的首映!!纪录片的节奏,剪辑都好棒~可惜林书豪有比赛不能来首映...
高中加州最佳球员-落选斯坦福,大学常春藤最佳阵容-落选NBA,夏季联赛不惧沃尔加盟勇士踏进NBA-三次下放发展联盟、被裁,辗转火箭尼克斯、睡队友沙发-打出林疯狂。种族和肤色对于林是双刃剑,歧视和市场。美国体育史上最大的奇迹,离不开信仰和坚持的力量,他和姚一样,努力、谦逊,你越了解他越喜欢他
很多人说林书豪是受命运的眷顾才这么疯狂的,却忽略了他从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到进联盟多次被裁的经历,尼克斯那场球,球队主力受伤,林书豪也即将又一次被裁,但是他把握住了,之后林疯狂席卷了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坚持下去,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之前完全不知道,抱着闲聊无聊的心态开始到感动流涕,林书豪你证明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世界会看到你的光彩,尊重是靠实力换来的,这就是美国的生存法则!从来没有轻易的成功,天才也要千锤百炼,相信主耶稣!
短时间内发生的传奇果然好拍 尤其是那些经历都眼面前的还都有镜头记录
上帝罩我去战斗!
从来不是林的球迷,也曾相信“林疯狂”只是NBA在停摆期弄出来挽救收视率的把戏;但这个赛季,看到一个场均16.5分4.9助攻50+40+80命中的替补控卫还要在教练的打压和联盟第一SG的冷眼之下艰难讨生活,还是挺心酸的。
完美剧本
还不错吧,林的故事够传奇,也就仅此而已了。不过一个励志电影也不能要求太多,不是么?
客观真实。希望林书豪越打越好!
Destined to be Linsanity
这确实是个奇迹,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不是篮球粉,但看完后很感动、很励志。有理想,谁都了不起。加油吧,林书豪!
刨去"play for god"的传教段落后就剩下了观众席上一闪而过的Chalky White
作为脑残粉,必须十颗星!Linsanity给我带来的除了激情澎湃的比赛之外,更多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励志榜样——虔诚、谦逊、内敛、自省、坚持、勤奋、永不放弃。
难以想象,一部打着励志旗号的传记纪录片结尾,不是一个精彩的扣篮,而是林书豪拿着鱼竿走过小桥,或许因而我没有热血澎湃,但却似乎感受到了更深沉的东西——那是信仰的力量,那股因为相信而执着而真切的气质,便是林书豪相比NBA多数球员绝无仅有的东西。
這是一部強調「上帝力量」的美國式勵志電影。與林書豪識於微時的導演,在片中拍到了大量林書豪幼時和平時生活的場景。看完整部電影覺得,命運有時無法掌控,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裝備好自己,並且要懂得抓緊機會。但你不要天真的以為努力了、堅持了就能成功,懷才不遇的人多得是呢。
有信仰真好,典型的美国梦电影。最高潮的Linsanity时段的比赛整好基本上都看了直播,打爆德隆,沃尔,干翻湖人,绝杀猛龙···有游戏里一球成名的亲历感。这部还纪录了他从小到大的成长影像,直到历经磨难歧视达到疯狂,再次回顾令人感动。林虔诚的在神的指引下梦想还在继续着,祝他好运!
竞技体育真的太残酷了。在NBA大放异彩的林书豪,在CBA一场状态不好就被球迷喷。心疼。这么大的压力也许只有宗教能帮他了,传教就传教吧,抓住了很多关键的要素,片子拍得也算是很不错了。我最喜欢的片段不是38分爆打科比,而是少女一般介绍他的粉色狮子王浴巾。第一狮子王,第二加菲猫,第三才是芝麻街。第一他的神,第二家人,第三才是篮球。很有意思的排序。
梦想在有实力的人身上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