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栩
(纪录片:《流亡的故城》,导演:吕美静,中国大陆,2013年)
顾城,一个诗人,更是一个值得疼怜的孩子。诗人和孩子的双重称谓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叠加,其结果必定会具现出一个挣扎在自己的世界无力自拔的灵魂。
自己的世界,以其相对于外部世界的特异性简单地可以形容为纯粹和真切。它是一方净土,除了这个世界的主人,没人能触及到它的本质和内在。故而,生活在那个有具体形态的外部世界的芸芸众生眼里,自己的世界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它可以任人雕琢,在想象里追寻,却不会真的在置身其内的外部世界中构建一个与之相对的世界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不同于他人的顾城,以不愿直面真实生活的姿态,而把自己藉由幻想所营设出来的生活作为真实世界的替代,借此安放自己对人世间失望后那颗无奈又痛苦的心灵。失望在纪录片《流亡的故城》里是一条悲切的线索,它在组诗《鬼进城》对影片情节的串缀下,以浓郁的失望折射出诗人顾城内在心绪的澄澈。
这一窥到底的澄澈,可以窥见顾城从未对自己做出的改变。在他的世界,失望源于一种对抗,对外部世界的幻灭感让对抗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显形为犹如童话般缤纷的诗句。正是那些充满奇思异想的诗句,补偿了诗人对真实世界深深的失望。真实世界无法达成的美丽,唯有在语词对意象的砌造下完成一个新世界的奠基和开拓。这个世界在顾城的幻想里,是土筑的小城,城里种植着土豆,我背着弓箭在城上巡视,不时向外边放几箭。普通的农作物被语词郑重其事的尊重着,尊重一个孩子气的心愿。它让诗人眼里没有当下,只有活在幻想里的从容和自在。
从容、自在是诗人在自己的世界里获得的平静。当平静被打破,外界的喧哗让诗人无所适从就突显出其内心的单纯和脆弱。喧哗来自人群的簇拥和追捧,却让顾城好似受了委屈似的沮丧。顾城对“人”之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它在组诗《鬼进城》的开篇即以透彻的感悟表达出对“人”的小心和惧畏。“0点的鬼/走路非常小心/它害怕摔跟头/变成了人”。由感悟而产生对“人”的距离,恰是顺应失望而生的幻灭。因为,对诗人的簇拥和追捧是时代的产物,它除了在阅读风尚上带来了视界的更新,缺少建立在对诗人作品理解基础上的关注恐怕是顾城失望的开始。
因此,在失望的意义上,作为“朦胧诗”派的一员,顾城不一定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但或许是最清醒的一个。当其它的朦胧诗人不无享受的受用着人群的簇拥和追捧,顾城,以其对“人”的距离表现出悟透了之后内心的厌烦。这样的厌烦自然流露在顾城对周遭的态度里。出于自然的考量,它是这个孩子气的诗人自我童真的表露。不可否认,表露一成不变的童真足以让顾城难以适应那个真实的世界,可在顾城看来,相对于自己的世界,那个所谓的真实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虚妄的幻影呢。
既然真实世界成了幻影,自己的世界作为诗人生活的全部足以映照出顾城拥有自由,不受外界干涉的可圈可点的日子。这般日子里,顾城远离人群,隔绝自己,用独立思考探察那个外部世界里未知的一切。这个未知潜藏在真实生活的暗面,它们是人事的浮沉,政治的可怖,世情的伪善……对它们的探察累积了关于真相的概念,也在顾城心中筑起了一道用失望夯实的屏障。
在这道屏障的卫护下,顾城得以用纯粹的诗情为自己构建一个童话般的王国。这个国度里,他可以孩子似的将牙膏皮融化了之后和妻子一起玩“锡脚丫”的游戏,可以创造出一个诗意的空间以期达成妻子和情人和谐共处的实践。顾城对自己的世界的营建掩去了失望的痛苦,展现在他人眼里的是一个仿若“世外桃源”般自由的天地。这个天地超越了狭义的地理学上的位置,于象征层面是诗人在精神上得以依归的家乡。
精神的还乡在《流亡的故城》里表现的并不那么显性。离开生养自己的祖国,来到异国他乡开始新生活的顾城,在自己的童话天地里始终充满了孤独的快乐。这快乐能让他忘掉涵意丰沛的失望,无论个人命运背负其上的失望,还是一代人在政治的操弄下集体的失落,它们都被屏蔽在了一个童话王国的世界之外。尽管失望仍在顾城的王国外逡巡,王国内却是诗意笼罩的一片圣洁的处所。无人懂得这片圣洁之地对安抚诗人灵魂的重要,除了顾城自己。
顾城在精神的自我漂流中寻找一个诗意的归家之路,这种还乡意识在顾城身上有着诗人自我烙印的突显。它使得自我漂流几乎与挣扎同义,挣扎中,觅得一个返乡的归途。在此意义上,诗人肉身的去国离乡作为饱含痛苦的选择,除了肇始于失望的远游,亦是自己的世界对诗人心灵的感召和推动。
(全文完。作于2022年4月19日)
——文中观点属于作者本人,本人文责自负,与发文平台(含各类网站、论坛、自媒体、公众号)、转载纸媒、以及他人无涉——
作者简介:王栩。所用笔名有王沐雨、许沐雨、许沐雨的藏书柜、王栩326,定居重庆。
很喜欢这首“鬼气十足”的诗
〇点 的鬼 走路非常小心 它害怕摔跟头 变成 了人 星期一 鬼是些好人 他们睡觉 醒了 就看布告 游泳 那么高的在水边站着 在地下游出一片金子 翻鱼 翻跟斗 吹哭过的酒瓶子 他们喜欢看上边的东西 一把抓住金黄的 树叶 鬼有时也会读: “毕竟他们原来认识” 然后把手放在文件下边 “这棵水边的老玫瑰” 他们齐声 吐出一片大烟雾 傍晚的人说 “该回家了” 他们一路灯影朦朦 鬼不说话 一路吹风 站上写 吃草 脸发青 一阵风吹得雾气翻滚 星期二 鬼闭眼睛 就看见了人 睁开 就看不见了 一只嘻笑的风筝。 在梦里有时看它 现在沿着阳台的栏干 它往下跌 鬼小心地下来 满走廊都是嘻嘻哈哈的 风筝 “人家一半 你也一半” 他打开一件衣服 看里边 没人 又打开一件 有一个短蓝的裙子 “第 病 的 螈浸在水里” 五 室 蝾 他吃了一惊 他看见一条大红鱼对他看着 鱼在生病 牌子上写 鱼从一边慢慢打他发热的手掌 星期三 星期三进城 鬼想了半天 踩了自己的影子“砰” 的一下 鬼发现自己破了个大洞 米花直往下流 大人五分 小孩三分 再小的两分 鬼赶紧蹲下来补自己的衣服 又把马路补好 “砰”的一下 人也破了个大洞 歌声直往上涌 再也没听过景春春的消息 到处爆发了游行 皇子开始收他冬天的衣服 你在桥上站着 汽车动处火车停 “相思主义的定义是 本来我早就想打了” 小孩 四面八方扔瓶子 星期四 鬼审 圆珠笔 绕花 开一朵要三分 圆珠笔绕过一些成人 把他们缠住 滚一个球 把他们吃掉 她改名不留痕迹 圆珠笔芯把一个字吃掉 再写 姓 未婚 名 厚嘴唇 火山冷 从北方来的 光靠磨嘴皮子是不行的 一个人吐一个人 谁高谁说 “还有三分钟花就开了” 谁问 空气逐渐透明 一个人 在书房里搭衣 服垛子 放领 笔画越来越少越 一个人画 鬼就少好几根头发 星期五 (他越来越凶) 推人 上玻璃 鬼一退 人到变了有嘴有脸 的大饼 他不敢问自己是不是 倒了 掀开嘴看边上的汽车号码 鬼念 一匹马 五朵云 五个兵 一匹马夹在书里发狺 他同时注意到 尖下巴的作者和上边的蓬松脑袋 五个马 五个兵 往回走 将 枰 平平 枰 五个军 (他怎么走都没希望了) 那是一个北方棋局 葡萄枯黄 士兵英勇 花草茂盛 他第一次在电影里播新闻节目 星期六 鬼 又一次演电影 是:玉米花革命 片头 好几个人打他 他说 是旅长师长可以 军长不行 军长我还想当呢 你别骗我 一大队兵在地上送礼 谁不知道 红梅花开 由绿变红她是对方的 要人 要就要讲条件 花儿为什么这样 红 第一:结婚登记 要改名就改小名 用圆珠笔 第二:学生拿板凳 往天上 扔 不是这么扔 要三个人踩板凳往天上扔绳子 扔好了 才算风筝 第三:嘻嘻哈哈 他一笑 导演就弄得烟雾弥漫 星期日 “死了的人是美人” 鬼说完 就照照镜子 其时他才七寸大小 被一叠玻璃压着 玻璃 擦得非常干净 “死了的人都漂亮 像 无影玻璃 白银幕 被灯照着 过幻灯 一层一层 死了的人在安全门里 一大叠玻璃卡片 他堵住一个鼻孔 灯亮了 又堵住另一只 灯影朦朦 城市一望无垠 她还是看不见 你可以听砖落地的声响 那鬼非常清楚 死了的人使空气颤抖 远处有星星 更远的地方 还有星星 过了很久 他才知道烟囱上有一棵透明的杨树 清明时节 鬼不想仰泳 布告 鬼不想走路摔跟头 布告 鬼不变人 布告之七 鬼 弹琴 散心 鬼 鬼 无信无义 写信 开灯 无爱无恨 眼 鬼 一 没爹 没妈 睁 没子 没孙 鬼 不死 不活 不疯 不傻 刚刚下过的雨 被他装到碗里一看 就知道是眨过的眼睛 鬼潜泳 湿漉漉的 结论 鬼只在跳台上栽跟斗
这样的纪录片看了几个,无非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隐忍卓绝者方能始终。而英雄气短,图一时之快,不能长久。以前被问,如果被拐卖到山里,你会怎么办?当时我按照自己性格回答,宁可死了。但现在何尝不想想别人的答案:坚强的活着,不断积蓄,直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然后厚积薄发!
不平之世,弱肉强食,如李英者,想要依附,如权者,南陵笑笑生。所以凡人如蝼蚁,亦可如芦苇。韧性,方为大道!
以前华猴也是烈性,但现在越发的温和。现在,曲线救国,多攀谈,多赞美,很有意思~
世界是属于温柔而有力量的人、韧者。
一个男人一生应该会遇到两个非常完美非常完美的女性,而她们两个人会相爱得像姐妹一样。
你往前走你变得渺小你停住回头戴着鬼的面具原来你要去的地方是死亡
顾城一说话,谢烨就录下来
诗人要想长寿 看来真需要找个工作才行 一股脑写诗 自己也就成诗了
好片好导演。导演短片正在众筹。
他们说,看一眼顾城的照片,就知道这会是我喜欢的男人。
有点小失望
脖子上戴上藤条恋爱,养鸡又能杀鸡,你的小小王国在你用力维护的时候失守,幻觉,是童年时就有的,是墙上的眼睛,它们自那时开始看着你,恐惧不安一直在墙外,你背着小小的弓箭,站在城头,偶尔向外放两只箭。可是那天,墙都塌了,人走了,血也不会流好几个年代。
《池边行》:三更池边行,蛙鸣长短声。夏荷走明月,秋鲤衔繁星。魂散桂花香,心迷珍珠萤。百鸟唤梦回,锦霞满衣襟。——顾城,1969年北京
没看过就生根,看太多就腐朽
因为是顾城
1.“整个中国包括从文革到现在短短30年,就是一场巨大的戏剧。以喜剧开始,是理想主义的一个开始。以悲剧发展,因为最终包括文革等等,都是在一种非常惨痛的经验之中抵达到这么一个奇怪的位置。但是以闹剧在回顾中变成了一种形象。”2.“他有一句话就是说男性在成熟之后就会具备一种暴力的倾向。这是他最痛恨的东西,可是他却恰恰地走到了他自己最痛恨的那个事情的那个里面去。”3.“我觉得新西兰还应该蛮漂亮的。后来他说365天没有变化,美丽就会变成一种可怕。”4.“我觉得很多人都好像是在制造一场战争一样。好像他如果认为他热爱顾城的诗,或者热爱顾城这个人,这个精神,那么我应该我就是敌人。那么如果他热爱谢烨的话,我也是敌人。所以我觉得但是这个事实本身,实际上真不是一场战争。它是真的人生中的一个很大的悲剧。”再看依旧是个谜。
诗歌成为那个时代一种替代性的宗教
鬼进城
故局故地故人的重仿让顾城更加清晰也更加遥远。感谢诗人留下的美好陪伴过我
卧槽谢烨和英儿那两个演员也太非主流了吧?!
这种纪录片背后原来竟然还有导演在作怪?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culture/201312/03b42a44-6ec7-4c7c-bd23-414f50b6b667.shtml 虽然拍得挺用心的,但说的还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真正想要了解顾城,其实去看他的诗还有他真人朗诵的那几个视频就够了。
东海激流岛,居一怪人,姓顾名城,一顾倾人城。身着一袭中山装,头戴一截裤腿,满身邪气,风度翩翩,乃天纵奇才也。以其天生早慧,放眼天下无敌手。身边一妻一妾,俱是当代才女,左拥右抱,无限风光。观其一生,便是一首精彩绝伦的朦胧诗。后遇情变,杀妻自缢,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总写、摄、画,像修缮灵魂的茅屋,若非拿去换米吃,就不在意保存,一把火烧了它,或散佚,是轻而易举的事。顾谢二人的材料多源繁芜、情理各异,这里一些讯息就显得青涩、珍稀,譬如毛像章别成卍字符绿披风,联系其人平静肃穆、又可以说拘谨不安的表演性神情,可以想见此一“行为艺术”的古怪张力,非八卦网文、诗选、文学或社会批评之类通常的文字搜罗能及,好比淤塞的水管被疏出清透的小水泡,自然值得宝贝。||电视纪录片的糙是一桩缺憾,其二,立足“纪念”,看下来是诚心痛惜兼反思的态度,故人、同行、旧友最终以“杀人犯”盖棺定论,这话题是一个大漩涡,发言质量也就无外那些,敬逝者嘛,无可厚非。初衷想看点文人相轻的东西,这上头北岛颇组织编纂了一些,唯遗憾没找见江河的身影,当然诗论诗评并非纪录片所司,因有前述的补苴罅隙,怎么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