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小说相当精彩,电影还可以。 波洛这个小老头头一次看我是拒绝的,一直把他当成了《东方列车谋杀案》中大坏人被害者。。。因为形象不是让我感觉足智多谋,而是冷酷奸诈。。。不符合我心中的可爱仁慈小老头。。。看了一会,也渐渐的发现的确是个足智多谋的老头,说喜欢说不上,至上有些好感了。 电影90分钟很多细节没讲到,情节发展的他太快,没有小说中那么多的铺垫。看每个人物说话都觉得不自然怪异(除了黑斯廷斯,真的演出了老实忠厚的老好人)很是喜欢,好电影明显把黑斯廷斯的年龄夸大了,原著中比三十三四岁的特尔小姐大十来岁,所以估计50岁,但电影感觉要70岁了。还怎么去追求特尔小姐。最精彩的事最后波洛和诺顿两个聪明人的对决,残忍的诺顿最后还没有一丝悔改,让波洛更下决心处死他! 阿加莎书中出场的很多女性角色都是年轻漂亮或者风韵犹存的漂亮,但是电影中特尔小姐,护士,看上去就是大妈一个,朱迪斯好看,但吵架声音太爷们了。英国口音真的和美国口音不一样,听起来更刻板严肃,而美语则是随性活泼。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波洛,那没什么,因为这个名字确实平平无奇,然而根据他的故事所改编的影视作品,很多人却早有耳闻,《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作品,充分体现了波洛作为一个警察过人的刑侦能力。可能很多人听说过福尔摩斯,但对波洛却少有耳闻,然上述的作品充分说明了波洛这一形象的魅力,他可能名气不大,但在小说中的能力却不容忽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帷幕:波洛的最后一案》就是这个在小说界的传奇侦探破获的最后一起案件,这起案件之后,波洛离世,传奇也落下帷幕。
《帷幕:波洛的最后一案》讲述的是波洛生前最后一期案件,而这起案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非常完美,完美到不需要自己动手就能致他人于死地,而过后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意外的案件背后竟然有着真正的凶手。而波洛则是这个真凶的最后见证者以及揭露者。
波洛的朋友黑斯廷斯上尉应邀来到了一处庄园,波洛的本意是叫来自己的好友帮助自己侦破案件,但是好友的到来并没有在案件侦破工作中帮助波洛,黑斯廷斯的女儿朱迪斯却大范围的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原本过来帮助破案的黑斯廷斯却被卷入到了女儿的情感漩涡当中。被女儿的情感问题冲昏头脑的黑斯廷斯开始变得暴躁起来。
好友波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深知冲动总是不会迎来好下场的波洛没法主动的劝说好友放弃自己对于女儿的情感问题的干涉,他只能从侧面出击,不断地矫正好友接二连三犯下的致命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好友。时过境迁,波洛去世几个月后,黑斯廷斯收到了波洛提前发来的信函,原来好友最终侦破了自己的最后一起案件,且步步为营为了黑斯廷斯不至于坠入犯罪的深渊做了不懈的努力。至此,影片的脉络一点点展开,犯罪分子的整个犯罪过程也大白于世。
对于未看过波洛探案集的观众来说,本片也是挺友好的,对于喜欢波洛系列的影迷们来说,本片作为一个系列的终点,自然是让人感觉意犹未尽的,甚至于相比较《东方快车谋杀案》或者《尼罗河上的惨案》,本片都是不能形成碾压的,但对于一般观众而言,作为一部侦探电影,作为一部讲求逻辑的电影,本片的内容足够了,本片的剧本故事的结构也算可以了。
《帷幕:波洛的最后一案》并不是一部非常严肃工整的侦探作品,波洛最后给自己的好友黑斯廷斯的解释并不服众,但这也是一种说法同时也是一种结束。波洛究其一生选择自己的领域的顶级犯罪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而在本片当中,波洛自己选择的完美犯罪者最后竟然连自己都没法避免被这个犯罪者挑唆。这才是本片的精彩之处。
表面上看,波洛最终侦破了这起案件,且完美的解决了这个犯罪者,但是我们跟随波洛理一理犯罪者的犯罪逻辑,就能轻易发现,原来犯罪者的犯罪逻辑之内,就连波洛本人都没法置身事外。
黑斯廷斯被挑动神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犯罪者一方面鼓动他跟自己的女儿之间有了隔阂,另一方面暗示黑斯廷斯的女儿结交的男性是一个花花公子,且引发黑斯廷斯和女儿的男性友人之间的矛盾。犯罪者并不需要自己动手解决别人,只需要鼓动另一拨人来解决一拨人,最终达到自己冷眼旁观的目的,而这对于犯罪者来说是一种乐趣。
而本片的核心波洛作为一个侦探,他所需要的是从纷繁的案件中找到犯罪者本身的犯罪逻辑,并在这样的逻辑之外进一步发掘出来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进而找出犯罪者。波洛做到了,但做到的代价却是将自己彻底的破功。波洛是一个侦探,他的目的是找到凶手,让凶手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面对这个完美的犯罪者,波洛却没法用一般的方式来致他于死地。因为这个完美的犯罪者仅仅是鼓动他人而不是直接参与犯罪。这样,波洛即使能找到他的犯罪逻辑和动机,也没法让犯罪者受到惩罚。
而波洛最终选好用的方式也很极端,对于侦探来说,一切都应该在法律的尺度内进行,但面对这个完美犯罪者,法律尺度内的行为显然无法判定他有罪,最终,波洛进行了一次知法犯法的惩罚。波洛发现了罪犯,波洛惩罚了罪犯,但最后的赢家还是波洛吗?并不是,而是那个已经被波洛杀死的罪犯。同样的,波洛对于他的惩罚又是一次完美的犯罪。这对于波洛来说,人生的最后一起案件结束了,而苦苦追寻的完美罪犯也落网了,而对于犯罪者来说,波洛对于完美的追求正好成全了自己,有了波洛的背书,他就更加完美。
……
你好,再见
itv版的波洛系列尽管在05年的第十季开始便显现出了质量参差不齐之势(有几部距原著已然十万八千里,但《东方快车谋杀案》这类神作也比比皆是),但最终季的《帷幕》还算是中规中矩。然而在本原著党看来,黑斯廷斯伴着戚戚然的钢琴声看到命已归西的波洛一幕,还是少了些原著里俄耳甫斯式的凄惶。
“老朋友啊!”我出门时波洛对我说了一句。
这是我听到波洛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因为当科蒂斯前来照顾他的时候,发现主人已经去世了……
波洛对小黑说的这句mon ami(尽管电视剧里不是这样呈现的,老粉如我还是脑补出了声音),仿佛是将要逃出冥界的时候,欧律狄刻在呼唤俄耳甫斯,之后即魂飞魄散。想起《燃烧女子的肖像》中,爱洛依丝对欧律狄刻的这一举动的解读——那是诗人的选择,她要把自己最美的姿态留在爱人俄耳甫斯心中。于波洛何尝不是如此呢?他用彼此最熟悉的语言呼唤黑斯廷斯,mon ami就是两人之间的秘密符号,他希望自己最后时刻留在挚友心中的形象是尚有生气、熟稔地呼唤挚友间的暗号、还葆有尊严和骄傲的(毕竟这世上除了他还有谁能呼唤他呢?)姿态。他希望黑斯廷斯记住的他的谢幕是像往常一样的(心脏在跳动、头脑也在思考),而那具死气沉沉的冰冷尸体,只是给一个交集不多的男仆看的。
因此至少要在展现给观众的画面中,尽管高傲的波洛声称“放下帷幕吧”,也万万不能将他离魂后的瘦弱躯体给黑斯廷斯看,那可不是打碎一句mon ami就能交代了观众的。
赫尔克里·波洛究竟代表了什么?
不管是看原著,还是看电视剧,还是看完这些和纪录片之后掩卷而思,我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阿婆几十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已经让这位凭空出现的比利时侦探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先前隐隐觉得,波洛之死、小黑之心死,抑或贾普、莱蒙乃至男仆乔治的隐退,都像是接连带走了什么已经在如今消逝的东西,看完茨威格《昨日世界》后,方有些更清晰的感受。
波洛、小黑、贾普和莱蒙,都代表着过去世界的背影。那是一个二战前欧洲最后的安宁岁月,彼时工业革命改变世界久矣,但阿加莎的剧中人,仍有些“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意味。
在阿加莎的原著中,因为写作时间不同,我们能够明显地从波洛视角的英国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正如茨威格所言,每个人都迫不得已成了见证人)。在二战前的时光中,故事总是轻盈精美的,剧中人或者读者们也不会感到心里上的沉重,我们看着这些故事,似乎有些《午夜巴黎》的男主吉尔向他理想中的Golden Age回首的妙趣,在回光返照般的Golden Age里,黑斯廷斯与达尔西·杜维恩喜结连理,波洛初识女伯爵,四人组一起破案……这些多收录于短篇集《蒙面女人》或《首相绑架案》(新星版)中的小小故事宛如餐后甜点,晚宴、珠宝、贵妇、豪门、遗产、游轮、青年人的情爱是点缀这甜点的奶油,带着一战烽烟余烬的《斯泰尔斯庄园奇案》被抛在脑后,正如彼时挣脱战时种种物质生活的限制后的解放甚至放纵(《昨日世界》的“重返奥地利”一章),于是波洛的探案故事便伴随着一份专载奇闻轶事的报纸、一声黑斯廷斯的好奇询问,在一间安静的公寓中开始了。
感谢itv高抬贵手,这些故事在电视剧化时虽大量被强行改编成30年代中叶的故事,但在80、90年代特有的服化质感乃至画质的烘托下,原著的意趣得以留存十之七八。在声色流动的一帧帧画面中,一丝不苟地更换着晨衣、日装、晚装的从容英国人、赶着去看歌剧和话剧或者欣赏音乐会的英国人、熙熙攘攘的伦敦城、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宛如透纳画中的乡村自然风光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那个终其一生讲礼貌、不动声色地体察人情但依旧法律与原则至上的波洛,永远奉行绅士原则的黑斯廷斯,妆发和OOTD(今日穿搭)收拾精致才要上班且工作穿搭两不误的莱蒙小姐(在我看来,这是对原著相当高明的改编),黑帽子米色风衣就能搭出无数时尚博主梦寐以求的vintage感的贾普——那悠然的节奏,讲格调和仪式感的生活(诚然,此之最还要数侯麦电影),都在明明白白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已经逝去的年代。我们看着剧中人过着同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大抵如斯泰尔斯的青年男女看穿着爱德华时代繁琐服装的英格尔索普老太太一样。
然而二战结束后,大约是阿婆的心境像所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一样悄然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波洛40年代末以至于之后的探案经历中,于是波洛最后二十多年的故事氛围便于以往有了一定的差异。有位专业课老师曾说过,一战把英国打残了,二战把英国打废了。尤见于《顺水推舟》中,开场便是一群遗老在俱乐部里苦中作乐躲空袭,几个镜头过去,便对准了战后返乡待业的林恩·马奇蒙特,她不仅要面对自己只能赋闲等嫁人的惨淡事实,家里固定收入被扣除大半、经济萧条而不得不辞退仆人也是要落到她和家人肩头的考验。
这些后半段的故事中,处处可见战争对社会氛围产生的影响,消极、低沉、下行式的气氛弥漫在年长的人们中,包裹着旧罪和往事的阴影时隐时现;而年轻人们则是一番叛逆洒脱的姿态,与他们祖辈经历过的Belle Époque(世纪初的美好年代,这是波洛的青春岁月)或Golden Age完全不同,那是尼尔·盖曼《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中60/70年代正值青春岁月的人们的肆意与张狂,要么是经营画廊的弗朗西斯·凯莉(《第三个女郎》)那般画着浓妆也活得醉生梦死,要么是像十来岁的米兰达(《大象的证词》)那样空灵飘逸的波西米亚风女郎。
但行至暮年的波洛无疑是特别的。他身上还带着旧日的气息,总是与战后的新世界格格不入。优雅的礼仪、精致的穿着留着昨日欧洲的烙印,像一块活化石游走在新时代的青年人中,他对他们乃至新世界的种种习气和琐事表示不能理解。当然可以原谅,毕竟作为一个比茨威格还大十几岁的人(不知是否有某个夜晚,他独自在公寓里追忆往昔时,发出茨威格那样的感叹——我的今天与昨天是那么不同,我的得意与失意相差是那么大),他的青年时代可要比我们想象得精彩得多。当一个人的壮年充斥着浪漫主义晚期音乐和美术、还有巴斯尔和爱德华式的衣着、甚至还有新艺术运动的风韵,二战后的社会风貌对他还有多大的吸引力?他是一个“最后的侠士”(这句话其实来自卫克安版的《哈布斯堡王朝》,但放在这里形容波洛也莫名合适)。
70年代,两极格局的世界和当初波洛青年时代“欧洲均势”余晖下的欧洲已经大不相同,但百年高龄的波洛已经要与读者一一作别,他永远不会知道,身后四十年,世界再次震荡,回响至今犹在,他的世界,于我们已成昨日。
至此,纵观波洛先生存在过的浩浩几十余册书,面上自然是精巧的古典推理故事,底色却是只有经历过欧洲辉煌与衰落的人方能察觉到的怅惘。阿婆将自己对时代的体悟轻轻地、智慧而不着痕迹地耳语给了波洛和黑斯廷斯,于是我们才能在她女性纤细温润的笔触之下,隔着时代的帷幕,体会身历世纪之交、两次大战的那一代人心中的苦与乐。
那是属于波洛的昨日世界,更是属于阿加莎的昨日世界。
此正是:帷幕一落千古憾,再无侠士辨忠奸。英雄暮景老当壮,不惜身死正义鉴。
我在现实中见过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喜欢幸灾乐祸,他们擅长煽风点火,他们热爱挑起事端,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言语而对他人产生误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深陷麻烦,自己偷偷的在一边沾沾自喜。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愿意去做呢?
看了这个案子我明白了,因为有一种人本身就是精神施虐狂,他们擅长并且喜欢靠自己的“努力”让别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和念头甚至杀人,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快感。这种快感可以弥补自己本身生活不幸的现实,没错,这种精神施虐狂往往是不幸福且懦弱无能的人。我要表扬一下演嫌疑人的这个演员,找的太对味了就是这种阴柔变态感。
本案的嫌疑犯的可怕处还在于,连波洛,我们的大侦探波洛其实也是被他挑拨了,波洛知道他是始作俑者,但是没有用,他的所作所为虽然非常的邪恶兼令人不耻,你却无法将他定罪,然而如果你继续放过他,他的“小嗜好”将会害死更多的人。
波洛选择了不放过,他自己也付出了代价,波洛的“替天行道”,波洛自己宣判了嫌疑人的死刑是不符合自己的一贯理念的,想想《东方快车谋杀》中被迫放弃自己的理念时那个憔悴痛苦的波洛。他临终的这一举让自己害怕,他放弃了拯救自己的努力,他祈求上帝原谅。
知道大侦探会死掉,但是只猜到了衰老和重病这种自然手段对他的折磨。这种临终最后一案的心理折磨真是万万想不到,他走的孤独且不安详。
小黑曾评价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正如《神夏》中花生评价卷福是他认识的最好的人。这些聪明绝顶的人再怎么相识满天下,似乎真正相伴的只有孤独了。而这个最恶心的嫌疑人让这个孤独的人,破了无数的案件,抓住无数嫌疑犯的大波洛,临终又被诛了心。
但是,我想对波洛说,上帝知道一切,上帝知道你做过的一切,你想法的一切,在另一个世界里,请你放心吧,上帝会原谅你的,因为上帝和小黑一样知道你是他们世界里最好的人。
当我第一眼看到银幕上大卫·苏切特饰演的波罗时,他就成了我唯一承认的阿加莎笔下的波罗。敦实的身材,一丝不苟的着装,完美上翘的胡子,滑稽的比利时口音……从1990S-2010S,Suchet演完了波罗的所有案子,而波罗的一生终究是要落下帷幕的,Curtain是波罗的最后一案,也是他人生退场时落下的幕布。呜呼哀哉……Poirot 这个曾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呼唤法律与公正的人却以谋杀他人结束了自己的最后一案(其实直到结尾我都在期待反转,期待恶人的自我毁灭)。开始我不懂这个结局,现在明白有些罪恶是法律和道德也无法裁决的,所以波罗牺牲了自己恪守的准则而隐秘地维护了正义。
"过去的日子总是美好的 黑斯廷斯"
剧情四星,但这是波罗的最后一案,必须五星。克里斯蒂的这个故事太过刻意,情感的波澜胜过逻辑推理。不剧透,就像波罗对白发苍苍的黑斯廷斯说“你不会愿意看到结局的”,我也觉得,观众也会不愿意看到这个剧情的。
完结季的最后一集,好不舍啊!电视版波罗的去世和本集中的这些容量还可以,也算对得起最后一集的光荣收尾了,很可惜大菠萝没能完美画上人生和职业的句号,但也许现实生活中就是如此,本集故事一般,游说大师简直被超自然加持了,给人催眠洗脑能那么灵验?黑斯廷上校越老越有味,爱他们!
波顿的演技很棒,这集很好,比书好。只是不能接受波洛以这样一个案子、这样一种方式谢幕。如果大反派不是一个内心脆弱的挑拨者,而是莫里亚蒂一样的大boss也许心里会好过点。
波洛杀身成仁。即使违背自己一辈子信奉的上帝,不惜牺牲一生虔诚的祈祷,最后也要手刃“罪犯”。同时,又像他自己的信中所写的一样,“法律掌握在个人的手中不是一件好事”。抱持着这样的矛盾,波洛永远离开了我们,也留下了所谓极善与极恶之间模糊的定义。也许,法律并没有办法辨别所有的善与恶。
24年 这几天重温经典 从第一季看到这最后一集 当头发已花白的黑斯廷斯打开门 轮椅中的波罗转过身 眼睛一亮 我就开始哭了…………时间太残酷 这个意气风发洁癖挑剔幽默自负可爱的比利时小老头 永远的经典
老头最后挥手示意黑斯廷斯离开房间时的那一下轻哼,听得我大哭~~~
作为最终集略失望,过于注重赶节奏而没有将人物情感酝酿到位。Elyot的作品历来照本宣科,这集和《尼罗河》一样像是流水帐,人物扁平缺乏深入刻画,多处线索铺垫也没点出。要是交给Dear就好了,他的改编作品除了尊重原著外还很会烘托情感和氛围。
最后一集!百感交集! 后面的采访和后记非常感动人心!
白羅的謝幕,我在法界混的阿婆迷朋友說是角色崩壞,但死亡將近誰不變呢?總之,如此沉重的收尾足以洗去其他案件的胡鬧感,這一系列也是值了。
第13季第5集。还可以,菠萝死去了,告别好时代的伤感和伤逝。剧情显较一般的阿婆片好理解,在老旅馆和一群鸟人周旋后菠萝召来了黑厮,告以有敌情让他判断,而后溘然长逝,留下遗书解谜。黑厮从中悟到凶手实系以挑唆蛊惑指使别人犯案的幕后黑手,而非直接染血的具体人。菠萝赤膊上阵毙凶也颇让我愕然。
波洛就是阿加莎本人的投影,这个探案集中,阿加莎为了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不惜塑造出一个与社会规则、既定法律格格不入的侦探。不断探讨谋杀和自我制裁罪犯的关系,终于在最后一案中用波洛的手杀死了犯人,达到了她心中的最高境界。曾经我很欣赏阿加莎把不可制裁的罪犯送入地狱,但现在我发现我是福尔摩斯式的侦探。
第一次觉得阿婆的故事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前段铺垫得太无聊了,黑斯廷斯开始查案好像才正式开始,结局却出人意料。这个系列的电视剧差不多看了十来年居然一直看到了剧终的时候。再见,大菠萝。
看起来女伯爵在波洛心中其实只能排到第四名的样子……
S13E05:看过原著,影片省去了跟随黑斯廷斯推理的过程,算是一种有趣的改编。不知结果的人更推荐先看原著,因为更可能收获意外感。当然,相较一集过去,阅读带来的沉郁感也伴随更长的吸收过程而更让人难受。Hercule Poirot也是我(即便是在书中)见过最好的人。
还原得比较到位,也很忠于原著。但我还是更喜欢小说的描写,电影有种说不出的僵硬感。
no..NO!!!!!!!!!!!!!!!!!!!!!!!!!!!!!!!!!!!!!!!
对于热爱波洛的人,这集是一场凌迟,从波洛的挚友已然白发苍苍,到波洛自己衰老垂死,到波洛被心绞痛折磨,到波洛被罪犯玩弄于鼓掌,到波洛没有服下救命药,他自杀了,是为了惩罚自己,因为逞凶而违背了自己人命至上的信条,他是波洛,但也是个可怜孤独的老头
全系列选在第十三季第五集结束也是充满深意,与「无人生还」相似的谋杀寓言,引人深思,而这次故事的主角换成了阿婆最爱的波洛探长。什么才是犯罪,什么是完美犯罪,精神谋杀者该如何在现有法律系统下被制裁,一个人能不能拥有惩罚真正罪犯的权利,而作为制裁者是否也是罪犯,该如何自我救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