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以为以为是野性的胜利,中段以为是城市的胜利,最后发现孩子们地也种了学也上了,那跟他们两个只爱打电玩的表兄弟相比是热爱的胜利、humanity 的胜利?我理解作者对现代生活和现代教育的不满,但这样的 solution 终究还是太过肤浅。当然了,教育方式这种当事人毫无选择权的事情(至少前半段也是奠定孩子性格的教育基本都是在孩子没什么判断能力的时候进行的),恐怕再争论几十个世纪也不会有结果。
但作为电影来讲,片子的流畅度和完成度还是相当不错的。但人物塑造方面还是太偏重父亲了,除了要上大学的哥哥还有恨爸爸的弟弟有一定辨识度之外(那也是因为剧情而非他们本身的性格或见地),其他的孩子角色全都是模糊的。如果作者想用几个个性模糊的孩子、超负荷的体能训练、背课文式的人权法案、应试感浓郁的 Lolita 读后感等等等等来 justify 他的教育主张的话,我不知这能有多大的说服力。
教育的确是个很难的题材,我只能说 nice try.
这一切并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奥斯卡热度终于消散得差不多了。每年从春节前都要赶场似的把颁奖季提名的电影审阅一遍,哪个热点没跟上好像就要被颁奖礼的某个梗落下,看着看着就审美疲劳了,就跟同样每年一次的北影节高潮一样。可第二年还会乐此不疲地继续,影迷综合症吧。但这一部,它就像赶场时的清风,让我重新为之一振。它跟那些政 (yao) 治 (yan) 正 (jian) 确 (huo) 的套餐不一样,它没抱着目的(波澜不惊地有个最佳男主的提名,也当然波澜不惊地没有获奖),它只是讲了一个它想讲的故事。
它叫《神奇队长》。
Ben有六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由父母自创的名字。他们住在一个山谷里。Ben和妻子将他们全部的人生投入到对孩子的养育之中:
在自行设计且高度发达的学术课程中将他们培养为严谨而有批判性的思考者。
在每天严格的时间安排中将他们训练为几乎能和职业运动员比肩的体能。
在荒山和瀑布中锻炼他们不依赖现代科技在野外安全地茁壮成长。
在夜晚篝火边有的弹琴有的读书有的向其他人分享一天的收获。
他身体力行地向孩子们展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妙之处,以及作为人独立思考的重要。
他们创建了一个健康优质的家庭,而远胜常人的孩子们也用超凡的洞察力和幽默感探索着世界。但是当Ben的妻子Leslie在与躁郁症长期斗争后自杀时,Leslie的父母不允许一家人出席她的葬礼,他们认为是Ben害了她。Ben带着孩子们离开了他们自己创造的世外桃源,只为出现在自己妻子的葬礼上。
因此,“与众不同”开始走上“格格不入”的道路,这段由田野到城市的旅程挑战着Ben乌托邦式的教育,质疑着他教给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也最终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历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特意查了一下Wiki:A utopia is an imagined community or society that possesses highly desirable or nearly perfect qualities for its citizens.几个关键词,imagined→电影并没有太明确交代Ben和妻子从城市来到田野建立这个独特的家的原因是什么,也没有说他一切的“教材”和教育理念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姑且认为是他“想象”出来的吧;nearly perfect→无论是从物质到精神环境,还是从体能到认知能力,这几个孩子都的确是接近完美的;citizens→六个孩子就是这座乌托邦的公民。
可是,我们忽略了另一个词,community,孩子再多,家庭也只是家庭,一个家庭变不成社会,而这应该就是Ben一家离真正的乌托邦的距离所在。出了这个家,就是山水丛林,没有别的人类可以交流,没有别的矛盾能够解决,而一旦进入有“别人”的地方,悖论一下就出现了。
但好在,这对父母都是社会人,他们了解文明的样子,知道在孩子多大的时候,引入什么样的文明。因为远离周遭的媒体舆论,他们可以自己控制引入文明的内容和力度。或者说,他们只引入最基本的文明,他们把繁冗的礼节做了减法。“吃饭的时候不能光着身子。”言外之意,其它的一些时候,想光还是可以光的。
而弊端,是傲慢。有父母对子女隐隐的法西斯般的傲慢,比如尽管接受18岁是教育时限,之后孩子可以自主选择人生路,可前18年早已养成的独断式教育(“老子的教育方法最好”),让即使收到了各大名校offer的大儿子依旧无所适从以致不敢告诉父亲,当然父亲知道之后果然也是一顿雷霆。
也有子女对外界的傲慢,比如“Don't make fun of people, but of Christian.”父母潜移默化地就把自己的宗教观灌输给了暂且不知道宗教为何物的孩子,而且同样,无从比较所以根深蒂固。后患无穷。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设定。对这些孩子来说,与“社会人”打交道都是训练的实战演习,也就是说,他们之前所有体能心理的训练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和“社会人”真刀真枪地来一场。这确实会将本就不属于社会人的孩子们更加疏离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但同时这何尝不是对他们的保护。
孩子们生而如此,与众不同不是他们主动选择的人生,第一次走出深山,遇到我们这些“妖魔鬼怪”,当然会害怕,精神甚至灵魂都会受到冲击。但“进城参加葬礼”是他们自主选择的,那么只有找个理由,让冲突在他们心中不那么真刀真枪。惊恐总是会埋下仇恨的种子,爸爸把苗头扼杀在了摇篮中。
将维度缩小至Ben在和孩子日常沟通时制定的种种规章制度,摘选几个。它们几乎完全符合我自己心目中“教育”应该有的样子,竟然被一部电影全部说中,这种感觉太奇妙。
1. 有什么直接说,如果别人猜错了,错的永远不是别人。→要直截了当
2. 不说(对方)听不懂的语言。(即使你自己会说10种语言,或者说话人来自不同国家) →要尊重他人
3. 和别人谈论事物需要描述感受的时候,不能说interesting。(it's a nonsense word.)→要言之有物
4. 你想说服别人,就要证明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
所有这些都是在Ben和孩子们的对话中出现的,感觉他们应该有一大厚本《沟通守则》,而每一条都是如此一针见血。多年前,刚刚认识伏地魔的时候,他(就像第3条那样)跟我说,Never say I don’t know. Because you have a brain, you always know, at least something. 他认为“我不知道”是个poisoned word,它让人随时可以逃避,可以偷懒,可以不去思考。但那是有害的。我像个孩子一样听进去了,并沿用至今。Have anything I don’t know? Then go find an answer.
第3条是发生在开车进城路上,Ben让其中一个女儿口头给他讲看完某本书的读后感的时候。之后,坐在稍远处的小女儿,手捧一本《The Joy of Sex》之类的书。然后和正在开车的爸爸发生了如下对话。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这个过程中,Ben也不是一直镇定自若,他两次试图找别的话茬转移女儿的注意力,并且在第二次成功了。电影对于真实性的展现令人敬佩。
看完电影,和一个好友有一场较为激烈的争论。他认为,Ben才是法西斯中的法西斯,最最自私的那个人。他没有经过孩子同意,直接让他们的生命开启hard模式,因为自己鄙视学校教育,就直接剥夺了大儿子想上大学的愿望。而电影还要赞美这一切。
然后引申到生育这件事。这个朋友是个不婚不育主义者,他到现在依旧认为生孩子这件事是个悖论,孩子被动地出生,被动地接受一切,却要马上被赋予很多主动的要求和责任。这在根源上就是不公平的。他对“美好人生”的构想是“没有出生,或者出生时当场死亡”。
他的话我思考了很久,也很庆幸我有如此的朋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作为人,有没有权利质疑这种规律?当然有,因为前面说了,我们有脑子。有质疑就会有改变,我的朋友就身体力行地实施着他的改变。真诚的人都应该这么做。但是回到电影,我认为他言重了。
Ben不过也像他一样身体力行地跟随内心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只是他的愿望更大一些,他的改变也更大一些——他想影响更多人,从后代开始。我没有孩子,所以总不太敢多说相关的话题。但在我的认知中,所有“孩子”都很容易被低估,他们也许在生命初期容易被影响,但永远不要低估他们驾驭自己生命的能力。
我和我的朋友到最后更多是在自说自话,因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因为谁也都没真想清楚。但它带给了我们思考,这就够了。生而为人,先尽量对得起自己。
豆瓣上有一条被点了101次有用的一星差评:教小孩玩刀玩枪玩政治,学法律,然后去超市“大采购”。嗯,神奇队长的教育还真是伟大。
那一段简单说,也是这家人的一项被排练很多次就等真上战场的“任务”——抢超市。老爸装心脏病发,趁着工作人员忙乱找大夫之际,几个孩子各司其职分毫不差地从超市顺走了需要的东西。不耽搁,不多拿,因为完成团队任务最重要。
思想liberal的人往往伴随的一个特点就是,不那么看重法律。当法律中的某条和自己的行为准则起冲突的时候,他们更多选择稍稍冒险,然后遵从自己。他们的险也不是随便冒,有逻辑,有计划,有备选方案,有团队合作。中间如果出现任何状况,即使无法兵来将挡,也能以随遇而安的心态淡然处之。生活给我柠檬,我就做柠檬汁咯。
曾经和伏地魔在美国看电影有一个默契,就是在看A电影之前就查好,当它结束的时候另外哪部(B电影)刚刚开始。而这部B片也不是瞎找,一般文艺片或外国片不会坐满,所以选它们。然后利用美国电影院所有厅进口出口通道都一样,看完A快速窜进B影厅,一张票钱,完整看两部。
我这么尊重电影的人,最开始的时候和他大吵过,你怎么能这样bla bla bla。他的理由也简单,既然有制度的空子可以钻,既然有没卖出去的票,既然怎么都是他们赚钱,why not? 况且这过程又很fun。很明显,伏地魔和Ben是一类人,真缺那张票钱么?挑战的成就感才最重要。
也算是激励法制更完善吧。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弹出伏地魔的微信,说他刚刚看完。认识10多年了总有这种诡异的巧合。其实从看电影的第一分钟,就觉得男主是一只留着大胡子的伏地魔在我眼前来回晃悠。所以我当然知道他会有多么喜欢这部电影。一个有着只属于自己的迥异于他人的世界观,并且一辈子奉行不顾旁人眼光,给爱的人打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为彼此创造全新的价值体系,与大自然为伴,敢于质疑成规。多么迷人的性格。
只不过回到尘世间,要面对的多了老丈人和丈母娘。同是家人,不愿伤害;但也同是别人,不愿妥协。一个男人不怕与全世界为敌,唯有当自己的人生信条让所爱之人腹背受敌时,最是孤立无援,也最是绝望。看着Ben目睹女儿因为“完成任务”,而从房顶翻滚掉落受重伤时的眼神,我太理解了。无论是自己做那个独树一帜的战士,还是选择爱上那个战士,需要的勇气是一样的。到这里,Leslie的躁郁症似乎并非一个平白无故的情节了。
伏地魔说,你一定要在文章里说导演住在Berkeley。我说,你竟然查了资料。他答,看的时候就猜是这样,果然。难怪。Berkeley是伏地魔母校,他到现在毕业快20年了依旧隔三差五要回去逛一圈,美其名曰返老还童。喜欢美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尽管这个国家有时那么左,有时那么右,有时总统像个小丑,却总有一个地方可以自由。
很多人评价电影太理想化了,我却觉得这恰恰就是理想本身。任何虚无的梦想被执行后都有可贬斥可诟病的地方,但执行梦想的过程永远都应该被鼓励,即使它只是发生在电影中。有了实现可能的梦想才是理想。
人的社会性必然有其意义,就是因为社会秩序井然,才能允许有Ben这样的家庭稍稍游离在社会之外,以供养那些无政府主义者和悲情患者。
当然也能给他们继续坚持自己的希望和动力。
当然,如果关注⬇️则会给我希望和动力。
今年目前看过的拍得最用心的一部电影,充满浪漫主义又不缺理性反思。每个人都向往简单自由的乌托邦,但人类早已把自己逼上了复杂和制度化的绝路无法回头。最有故事的人还是那个没有活着出场过的妈妈,导演也一定是和她一样在两个世界间纠结徘徊的人。
"Without the bill of right ,We'd be more like China."小姑娘你可以啊1
当我们以偏执与骄傲去对抗世俗的价值体系,这个世界却赐予我们怜悯与温柔。
十分特别的一部电影,被打动了,这不是简单的教育方式的问题,是关于如何生活的问题。电影没有给出对错,只给出不同的爱。
闷片如云的戛纳看这样轻松好笑酷劲十足的片子真是解渴啊。维果莫滕森带六个丛林中长大的孩子一同去“搅局”妈妈葬礼的公路片,探讨了乌托邦式闭合家庭系统、自给自足的极端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可能,以及最终对外部世界的折衷妥协。音乐好听,家庭和声&空灵又燃的BGM,苏格兰风笛都有了摇滚味
重新找回了那些年在Ritz看电影的感觉!赞的点:家庭音乐会上Rellian用鼓点敲出不一样的旋律,爸爸和兄弟姐妹马上配合协奏;8岁的Nai说得出对BillofRights自己的解释啪啪的打基础教育的脸;爸爸对于性,自杀,酒精这些敏感话题真诚真实坦白的解释给予孩子知晓和思考的权力;荒野生存的家庭版-乌托邦vs社会的平衡
但当灾难降临,他们被迫离开了自己创建的天堂,开始走向外面的世界。这不仅挑战了他对“家长“这个角色的理解,也让孩子们开始怀疑父亲所教给他们的一切
84/100 不少人指责片中的父亲的教育方式反社会,但不管学校教育和homeschool,教会人类独立思考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有谁规定人必须生活在钢筋水泥里?你以为你接受的教育是你自己选择的?一辈子在朝九晚五里循环致死,看看这个社会社交障碍的人有多少吧,别笑掉大牙了。
毫无一点防备地出现了一只鸟。
一般来说,这种乌托邦题材以及小清新风格外加一张情感牌,基本上都能获得大部分观众的虚高评价。
“我的手是我的手,我的眼是我的眼,我的嘴是我的嘴,我的我不是我的,因为是你的”…2016最后一部电影,去往斯里兰卡的航班上度过。
点“想看”已经是2014年5月21日的事情,时隔两年半终于看到了……整个电影的气质和Viggo本人的气质简直天衣无缝。以及小朋友的costume特别好看,音乐也美QvQ
太酷的一家人了,吊打"无耻家庭"啊!我们都是已经被现代社会驯服的绵羊,只有神奇队长——只有神奇队长还像拿着长矛的堂吉柯德,带着孩子们冲向物质文明的大风车。嬉皮未死!
清新有余深度不足,试图建立一套超越世俗的价值体系的人,讲的却都是些人文社科的皮毛,并没有太多特殊教育方式之外的其它想法表述。Matt Ross 意料之外,George MacKay 会选剧本,Noam Chomsky 生日快乐。
非常讨厌这种极度偏见的看法,但依然是我的年度十佳,抛开 homeschool和结局处理不尽人意之外,整体超治愈,「阳光小美女」后又一个可爱又cool的家庭....
本片和《追捕野蛮人》《瑞士军刀男》一起组成暖暖的“现代丛林三部曲”
当乌托邦与现实碰撞。走出丛林适应现代都市对这群“放养”孩子们来说真是特别不容易,老爸对物欲横流的世界是抵触的,而孩子们无处不觉得新鲜,在这次回归都市之旅中,他们被父亲构建的价值观在一步步瓦解坍塌,与世隔绝的乌托邦并不是最好的成长环境,如何在物质世界活成一股清流才是真的强大。
最后男主角不是已经开始服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步回归到正常社会中去了么,有部分人是不是只看了前面都关掉了啊?
魔戒人王露JJ,特立独行教BB。素质教育路遥远,我佛慈悲得永生。
自以为是其实是很愚昧的,哪怕你再聪明再有理想。嘲笑基督徒对上帝的信仰,却自己扮演神的角色对自己的孩子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各种操控,其实和别人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