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值得鼓励,但有差距
难得的片子,值得鼓励,但有差距。
摄影除了有一点小瑕疵以外,基本完美,音乐也还过得去,问题就出在剪辑上。零乱、碎片化。
题材没的说,更手握4000个小时的素材,却没剪出80分钟的好片,实在说不过去。
这不是备了一桌饭来了三桌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后厨里上等食材海量之下,上桌的却是色香味只尚可的寻常菜肴,这根本就是厨师的问题了。
票房与口碑的前扬后抑,盖因如此吧。
2 ) 珠峰之巅的一场雪崩
按照惯例,首先让我们来深度理性地剖析剖析当今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咳咳,说的容易,如此恢弘庞大的阅兵式主题,让笔者怎么驾驭?好吧,聚焦主题,让在下先来说说一种现象,或曰怪象乱象世相?话说这电影市场若是一个天平,一端是影片投资方、制作方和院线,另一端就该是愿意掏钱买单看片的观众。理论上天平要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需要影片投资方、制作方和院线不断按需提供质量上乘的作品,而同时观众们则在视觉心理精神等各方面愉悦地享受后,心甘情愿也理所当然地为之付费。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观影偏偏是一种不可退换的服务项目,于是,天平不可避免地逐渐向片方和影院方倾斜了,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这意味着一方可以毫无顾忌不论质量地提供产品,然后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半强迫式宣传,让丧失了选择权的观众为之买单,而吊诡的是,我们的观众,本该拥有最大话语权的利益方,他们完全可以也应该运用手中的买票权去倒逼影片的改进和竞争,最终达到电影市场的良性循环,但是偏偏不幸地是,在这个集体做梦的国度,作为“人傻钱多”最好写照的电影观众逐渐(其实很快就)放弃了思索和评判,转而养成了一种习惯性和内生性的“盲从”行为:盲从题材、盲从导演、盲从宣传、盲从水军……不仅如此,社会学上的名词在这里,更有一种最悲哀的表现,就是它俨然已经深刻内化为自我判断和自我感知,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自我阉割式观影模式,不仅容不得别人对此的批判和鄙视,反而将之作为对他人观影进行道德与行为选择绑架的利器。于是乎,片方、院线和观众最终达成一致并里应外合,成功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影价值标准,集体推动中国电影票房水涨船高,拉低中国电影质量江河日下。这种去菁存芜的魔咒般的现象结果就是,在2015年,卖傻乐无营养的《捉妖记》成为票房冠军,赤裸果断抄袭的《夏洛特烦恼》在“口碑”助推下成为票房黑马,矫情无聊的《肿瘤君》居然代表大陆“申奥”……OMG,“中国电影越来越好了”,早已作为经典黑色笑话永载史册,而“中国的电影观众越来越糊涂了”,却是不幸言中的事实。
呼吁~~总算冲着越来越像光腚总菊的片方和市场放完了浊气。啰嗦了那么多,现在回到我们“纯净”观影时空,谈谈这部名为《喜马拉雅天梯》的片子。
在片方的简要介绍中,这是一部主要以真实纪录的方式,讲述一个或几个藏族少年如何从日喀则普通牧民的孩子成长成可以攀登珠穆朗玛的登山向导故事的影片,是首部纪录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
光是梳理梳理这其中透露出来的几个关键词,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西藏、藏族、登山、极限运动、珠穆朗玛、地球之巅、血性少年、从普通牧民到高山向导……还有现在最为流行的4K摄影、延时摄影、高原航拍、纪实电影……简直就是要将户外圈、文艺圈、旅游圈、藏迷圈……一网打尽并满满斩获零差评的必须节奏。
然而显然,片方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早在制作期间,他们就与财大气粗的几个赞助方达成了协议,而在进入院线公映之前,则用尽了各类媒体和手段进行了无数次淋漓尽致的营销,加上从众筹制作到众筹上映这样参与式感十足的时髦手段,还有诸如“《喜马拉雅天梯》前期拍摄制作历时四年,早在立项时就已获得中国首届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最具国际传播力奖,并在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亚洲展上以中国提案第一名的身份入围国际提案单元,BBC,NHK等国际知名电视台也已对本片提出明确的购买意向”等等标签性鸡血话语……真是吊足了观众预期,让人恨不得一口气将本该画在岩壁上的白色梯子吞进肚里,然后化为精血,流通五脏六腑。
特别是笔者所在的故事发生地——拉萨,更能让人明显感觉到周围不少人隐隐的兴奋与躁动,这种按耐不住一睹为快的情绪特别来自上述的几个圈。是的,至少在某些地域和某些群体内,《喜马拉雅天梯》注定要成为一个话题。
10月3日,《喜马拉雅天梯》拉萨首映,笔者在外出差,无缘一睹。
10月16日,全国院线上映,我忙不迭地卖票入场。
然而……然而是笔者继最近的《狼图腾》后,从该片中再次感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蜘蛛侠名言的本土电影版:“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然后……然后是毫不奇怪地,笔者看到朋友圈刷屏共贺,看到网络上的评论如潮水般起伏,从影厅出来的人用“惊艳”、“美翻了”、“幸运”、“感动”……等等词汇毫不吝啬地送上逢迎与喝彩,并借此夸耀自己已抢先观摩该片,没有看过的人们,则掩饰不住心中因缺席落后而产生的愧疚和恼恨,发誓一定要约,约看片,约好评!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反差?笔者在心中对重要的事情反问了三遍,然后将对此的回答,简单分析在开篇。不仅如此,一向满满“负能量”的在下还要冒“大不韪”的风险,“逆风而动”,吐槽为乐。
影片的开头与结尾,都有一段满含深情的藏语吟唱,刻意去营造一种听觉和心理上的“西藏时空”,据说这是一首歌咏珠峰的当地民谣,尽管我不太清楚经过加工的歌曲与整部片子想要竭力呈现的主题有什么太多的联系,或许仅仅是为了给影片涂抹一份带有信仰的神圣性?——这无疑是影片想要呈现的诸多元素之一。但是如此的手法,只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西藏的刻板印象,君不见这样刻板印象已经内化为包括该片在内对于西藏必须且唯一的阐述方式,倘若导演选择登山作为影片题材,是希望首先在选题上突破以往对于西藏影片神秘、遥远甚至蛮荒的情感认知,是否无需再用精心选择的画面和音乐去向某种有意为之的“圣洁光环”的故意靠近?然而遗憾的是,导演在本片中并未脱离这样的窠臼,片中不时出现的寺院、僧侣、朝拜、祈祷等等镜头都毫无含蓄地展现着导演想借此努力为自身影片的“升华”服务。然而,整个过程并不自然,充满人为雕琢——不知道如此手法是否还符合纪实影片的基本伦理——况且,其本身已经极大分散了影片宣传语中所想要讲述的主题:少年的成长——如同片方在许多场合的介绍中所说,该片想要呈现的是:“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不过就像影片在制作和前期宣传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片方的野心显然远远不在于此,我们看到在字句深情的影片介绍中,强调“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好吧,我们来看看影片中如何讲述这样的“一僧一寺、一座山和一群人”的群像故事。
但是……抱歉,眼拙如我真是没能从整个观影过程中,看到任何能匹配宣传语所表达的个体与整体、具象与抽象的美好结合。
我只看到各种以平行叙事、插叙、顺叙、倒叙……多角度多线索的各种叙事造就的影像碎片组合。登山学校的学员索多似乎是片中的主角——这也许是整部影片中唯一让人能产生印象的人物,然而我们仍然看不到一个关于索多完整人生历程的交代:他的出生、他的家庭、他的情感心理、他成为向导的磨难与调试……全都是一掠而过的景象,无法塑造一个清晰而完整的索多故事。既然是要宣称讲述登山学校“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讲述这些“引路少年们”的成年礼,就该有同伴,有集体生活,有系统训练,有笑有泪……然而索多和同伴们在学校的生活,成了剪个短发,攀几次岩壁,就战斗力自动飙升到世界最高峰的登山向导,而与索多同期的伙伴们除了浮光掠影几个镜头后,更是似乎彻底隐形了,他们不仅连欢笑忧愁,就连人影子都几乎不见了,这怎么能成为号称要讲述“一群普通牧民少年如何成为珠穆朗玛峰高山向导的故事”呢?还是或者,影片所谓的一群人,其实是并不以索多和他的小伙伴为重心,它是包括突然出现又消失的前辈教练、身为广告模特的登山客户以及毫无交代突入画面搞茶话联欢会的外国山友……还有穿插呈现的所谓“一寺一僧”和“一座山”,即绒布寺僧人和他简略讲述的关于珠峰的神山信仰。 OMG,太多碎片式的影像就如同一堆散漫无序的水果蔬菜,被剁碎搅拌混合,再浇以导演自认为美味的沙拉酱——那些时而打断叙事,不断重复出现的广告宣传片式登山者前行的身影、脚步、喘息画面和高山上采集的绝美风光。但是最终端上桌来的,仍然是一道散乱无序的大杂烩拼盘,没有主菜的各色素材开会,让人眼花缭乱,却难免生涩无味。
就在我真想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一声:“导演,too much!”的时候,几次出现的植入式广告又把我雷翻回座位,看到那位气喘吁吁的登山客户,吃力地表演着专门为红牛创作的特写和台词时,我都真想立马冲进荧幕大喊一声:“能不能来点职业精神?燥起来吼起来: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等等,话说说好的纪实电影呢?
影片的后半段原意在展现登山队员如何协助客户登山的过程,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本该最为精彩部分的整体叙事却已然偏离了“少年与天梯”的主题,非但无法拯救反而加速了影片整体的滑坠。尽管索多在最后登顶并留下了人生第一次站在地球之巅的影像,然而此时摄像机镜头中明显已不是剧组摄影师的语言,而是“团队甚至花三个月时间把两名藏族向导培养成摄影师”的结果,这一次非人力所能决定的因素——它是组成该片诸多元素中的一个——最终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有,显然是太多想要表现的(刻意或者必须)或者承诺表现的(广告或者人情)各路元素和素材,终于交汇珠峰峰顶,在索多和客户登顶的那一刻,最终让影片不堪重负,并酿成了一场地球之巅的严重“雪崩”,大风起兮,大雪扬尘,各路元素精心堆砌的结构,因为没有主轴显得异常脆弱,迅速地崩解了,各种雪粒般的影像碎片随风飘散,模糊难辨,尽管珠峰依旧,然而影片已注定随这场灾难而逝。
难以想象“这是一部历经四年方才完成的纪实影片”,它实在考验并反应出制作方驾驭影像叙事的能力,这部用尽了时髦技术手段和营销玩意儿的影片,似乎偏偏忘记了作为一部影片的最终目的:一部成功的纪实影片,会告诉观者一个结构稳定的故事,一个明确指向的主题,一个打动人心的价值中轴。这些,不是几段优美震撼的画面拼凑所能转移视线,更不是一些让人眩晕的宣传语言和评论文章所能弥补。因为观众,最终是要将被拔高的预期落地,摔得疼了,自然会清醒。
也许,“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导演面对这些素材的真实状态。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跟看珠峰上的云雾一般云里雾里……仅依靠绝美风光和配乐而没有根系,看得出拍摄艰辛,但缺乏好的整合能力就是辜负。”
再也许,只有片头和片尾的珠峰星空,是整部影片让人印象深刻,也是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
个人意见,独立观点,仅供讨论。
注:本文首发于拉萨民间影像论坛微信公众号,欢迎搜索“LHASAFILM”关注
3 ) 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前段时间蓝火户外的朋友来北京,约了一起去看班夫山地电影节。一天的观看下来,喜欢上了山地电影,又在网上找了类似的短片来看,依然震撼。感谢朋友给我一个机会了解户外运动,知道山地电影。
刚好也是活动当天关注的公众号推出活动观影户外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很幸运拿到两张票,找电影排期有点儿小波折,这电影的确小众了点儿,影院排期不多。 找了个上午场,一个小放映厅只坐了四成左右吧。
我没去过西藏,也没有啥雪山情节,本人不是驴友,也不是业余的登山爱好者。只是喜欢看纪录片的普通人。觉得纪录片就是给你个机会看别人到那些你不曾去过的地方,做你想象中的事,带你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片子看似没什么主题,但里面信息量还是挺大的,培养向导的登山学校,海拔最高的寺庙上绒布寺,以及登顶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在各个海拔点扎营的过程等等,分了几条线来讲,有点儿杂,材料组织还是有点儿散乱。
里面贯穿了始终的是藏文化,最开始说挂上好多经幡,随身带着加持过的护身哈达,还有祈福等等,这是西藏特有的,那份虔诚,在结尾登顶的索多在雪山顶跪拜中都有所体现。
先说说爬山的客户这条看似主线吧,从5100米海拔的大本营出发,到6500米海拔的前进营地,再到7000米的北拗,一个客户登顶珠峰的背后向导们要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很多。而登顶之后喊的最多的是一句“赶快拍照”。有点儿冷幽默的感觉,但同时也有点儿无奈。寺里的僧人说了圣山很神圣,其实不希望太多人来打扰的,而这些有钱的客户,在山地向导的充足准备之后,8个小时登顶,也不过就为了晒个朋友圈。
里面还有一条线是讲山地学校的,原来还有这样的学校,想来也是海拔最高的职业学校吧。里面分配次的学员成长的点滴片中也有表现,期待着登顶的机会,编着辫子的索多,还早几期毕业的格珠,稳重的普布顿珠,这些登山向导的成长每个阶段其实都有代表,在展示给你看。
天梯背后的故事很多,我们看到的只是皮毛,出电影院的时候,同来的小伙伴说,这影片没啥主题,想看看天梯是怎么搭的,可看到的就是些沿着绳子爬的过程,有点儿小失望。我也觉得片子展示的不全面,但也挺纠结这纪录片拍摄难度本身就很大吧,人爬上去都是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摄影器材啥的弄上去更不容易了。能看到雪山日出已经很震撼了,也许细节的表现只能期待以后科技的提高了。
整个影片的亮点除了雪山特有的风景,观影的时候都不自觉的身子前倾,瞪大眼睛看画面。还有音乐,有比较缓的藏民吟唱,很有代入感,也有看山地电影时听过的很激情的配乐,还是很震撼。
片子里面还有一段世界各国登山大会。有跳舞的俄罗斯姑娘,也有严肃谈论死亡老向导,还穿插了尼泊尔地震遇难的新闻。登山是有生命风险的,死亡不应该发生,向导要像看孩子一样把客户安全带上峰顶,再安全带下来,并不轻松。影片并没有表现遇险的事,感觉风平浪静的就登顶了,可以说说这次拍摄的客户很幸运吧。
要知道登顶不是发张图片那么简单的事儿,对体能信念都是有要求。客户登顶前,玩笑一样尝青稞团子,向导几次强调别吃,似乎被当作儿戏,还是舔了舔。有点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登顶前不能吃没吃过的食物,肠胃有可能会不适应,下山之后再试,没人会拦着。这只是影片里的一个片段,猜测 客户类似的无知举动应该还有不少,只是不便拍摄放映吧。
以前在华夏地理上看过讲高原反映的文章,记得里面说登山高原反应缺氧给大脑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登山者如果自恃自己身体健康就逞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影片里面有一段,客户说看不到路,还执意前行,向导劝阻都无效。当然面对山顶就在眼前,成功近在咫尺,谁都不想要放弃,但量力而行才是大智慧,保命比登顶更重要。
牢记,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4 ) 《喜马拉雅天梯》:有高山万仞,谁共登梯
某种意义上,纪录片大都是反奇观的。
用日常消解传奇奇观,用普通人消解英雄奇观,用纪实节奏创造反高潮来消解戏剧奇观。
《喜马拉雅天梯》所涉足的西藏,是一片被高度奇观化的土地。
无论是其历史抑或是文化,乃至现在的消费语境下,它都代表着一种远离日常和世俗的文化体验的疆域。
百度贴吧的西藏吧的抬头处,赫然写着“所有的梦想、温暖与勇气都在这里”,百度旅游的拉萨评语,还分明缀着“日光之城拉萨,是多少人心灵的家园”。
雪山、高原、蓝天、星空,一切都因为在西藏,而更增加了奇异的凛然和寓意。
就视觉传播来说,西藏更是一片资源沃土,此处山水天地皆容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有无数的摄影或摄像、专业或业余的人们来到这里,将星空一瞥或湖水一掬卷入镜头,随后和着心中的激荡与诗意,铺陈为林林总总的旅游网站、摄影论坛、朋友圈、微博上的点击与惊叹。
而《喜马拉雅天梯》却无意为打造西藏奇观添砖加瓦,它分明凝视的是这场高原之梦的圆心,却偏偏正要从高原的最高处,解开那些所谓的情结;偏偏要将俗世情态和脱俗盛景杂糅并蓄,并且平和地加以叙述。
然而也许这才是这千里莽原、万丈高山里,最真实的东西。
《喜马拉雅天梯》记录的是攀登地球上最高的一座山峰的过程,却把镜头聚焦到了那些意图来“创造壮举”“征服自然”“实现自我”的“英雄”以外的地方。《喜马拉雅天梯》对准了拉萨的一所培养登山向导和助手的学校,以及学校里的这一群,最平凡也最非凡的登山人。
攀登喜马拉雅对这些人而言,是工作、是生活,也有期待、也有忍耐,而唯独没有那么多如梦似幻的光晕。在这些人身上,科学、宗教、民族、世俗生活像四色地图一样奇异和谐地混搭着:他们有着基本的科学特别是医学知识,他们的信仰虔诚,他们的语言与文化都保留着藏族的习俗,他们却也用手机、刷微博、打游戏、吃零食。
于是镜头几乎化成了两极,极冷峻的山,极普通的人。
喜马拉雅冷峻的风流云散之下的冰与雪之路,和喜马拉雅攀登者们粗糙的手、骨节膨大的脚、蓬乱的头发和发黄的牙齿,极其强烈地在影片中反复地碰撞。而碰撞又岂止于人与自然之间,向导和顾客们的登山也不可同日而语,记得里面有位大约是登山学校的领导对向导们说:“你们要把他们像孩子一样的保护上去,再孩子一样地带下来”。向导们在完成工作,而顾客们在完成体验,但各自的目的之下,某种征服与挑战的期盼和野望,却又在这种流水化工业化的“时尚”中始终萦绕不去。
于是从观影来看,这部片子总是在一些令人期待波澜壮阔的时候却往往只给你出镜的某知名品牌牛肉面,而在以为只有登山枯燥寂寥的艰苦和重复时,又能听见某位片中人哼起了古老的歌谣,或者画面中记录着谁在皑皑雪地之上,虔诚地叩下三个长头,向心中信仰致以膜拜顶礼。
就像是篇末的那个不动声色的镜头,同一画面里的两拨人,一边是朝着雪山肃然而礼、一边身着婚纱婀娜而笑,大概就是导演的理解和答案。
最后还想说的是,影片中有一个竖直仰拍向上攀爬的镜头真是太喜欢,尤其是冰块被攀登者所著鞋具脚底的防滑刺凿落,纷纷漫漫地坠落在镜头上,最终累着叠着地模糊了画面视线,实在妙不可言。
5 ) 天梯通往何处?
《喜玛拉雅天梯》能出现在国内的大银幕上,多少是个异数。近些年引进的国外纪录片,如《海洋》等,都有着绚丽的画面和优美的配乐,论技术指标,并不弱于普通的商业大片,甚至胜出一筹。而国内的纪录片,能达到相应标准并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尚属少见。年初的《味道中国》勇闯贺岁档,结果是惨淡收场,《旋风九日》和最近的《燃烧的影像》属于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历史题材,不好类比。从这个意义上说,《喜玛拉雅天梯》的面市,本身就带有拓宽观众视野,开辟新市场的价值。 影片的拍摄过程令人赞叹:前期拍摄制作历时四年,第一次将摄影脚架带上珠峰峰顶;第一次在珠峰海拔七千米以上高度进行特殊摄影;第一次将飞行器带上海拔六千五百米的前进营地完成航拍摄影,四十多段优美的配乐无一重复,所有这些都表明,这是一部用心制作,充满诚意的作品。片中的众多画面令人难忘,例如从珠穆朗玛峰俯瞰如怒涛般的连绵雪山,灯火璀璨宛如魔幻国度的前进营地,还有世界上最高的寺庙绒布寺。也难怪王石、陈坤、黄怒波等众多意见领袖看过之后,都亲自向公众大力推荐。 然而创作者的意图却不在于拍一部纪录旅游风光的影片,对于珠峰奇观的展示总是点到即止,却把重心放在了展示人物命运,刻画生存状态上。影片把焦点对准了一位从登山学校走上实习岗位,即将冲击珠峰的导游身上,他带领内地的游客克服了种种不便和障碍,终于登上了世界之巅。《喜玛拉雅天梯》展示了一位藏族少年的渴望、彷徨和喜悦,这种人本的视角带有浓重的国内独立影像痕迹,却是我们的电影市场上少见的精神。 《喜玛拉雅天梯》有着“极限电影”的眩目标签,却专注探讨人心的真实,这无疑是很高明的一种做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吹毛求疵一番,看看影片是否完成了主创们致力追求的目标。影片中关于主角的段落其实并不多,对他个性的开掘也远远不够,这个僧人的儿子为什么要去登山学校学习,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危险而残酷的职业,为什么向往珠峰,他的感情、人际关系和人生追求……所有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影片疏于交待。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是因为在长达四年的拍摄过程中因为不能确知谁要登顶,所以拍摄的素材并不充分所致,但遗憾就是遗憾,而这个遗憾直接影响到了影片对人性挖掘的深度。你很难想象80分钟的电影,连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都没能塑造起来,而这正是《喜玛拉雅天梯》的一个致命伤。 这种看似偶然的失误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在诱因,那就是追求“神性”与反映“人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诚如绒布寺里,男主角的僧人父亲所言,珠穆朗玛峰曾是莲花生、米拉日巴等大宗师修行的场所,是充满圣迹的藏传佛教圣地,按理说是不欢迎外人攀登的,但是这么多游客蜂拥而来,“我能说什么呢?”登山的过程中,绒布寺的喇嘛一直在诵经,他们是在为同乡的子弟祈祷,还是在为素不相识的游客祈福,还是如云南某地曾发生的那样,甚至是在诅咒这些打扰了圣地清静的登山者?宗教与世俗的冲突、妥协和折中,本身就是极有意味的题材,可惜《喜玛拉雅天梯》把这一切都一笔带过了。 从人的这方面来说,攀登珠穆朗玛峰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等闲之事,无论他是游客还是探险家,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不说,与之相关的山难、雪崩和商业纠纷等新闻也平添了这件壮举背后的变数。什么样的人会想去攀登珠峰?他们的动机、代价和背后的故事,似乎也应该是一部志在探索登山者心路的纪录片应该关注的内容。然而我们除了看到游客路上的缺氧和登顶的喜极而泣之外,并没有找到通往他们内心世界的任何入口。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与《转山》等涉藏电影有着同样的心态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向往藏地的神圣,一方面又丢不掉心中的虚荣。佛法求“本心”,忌“攀缘”,哪怕那攀缘的外物神圣如名山古刹,也终究是幻影空花。《转山》的终点是拉萨,《天梯》的终点是珠峰,可就算到了又怎样?骑到拉萨还得骑回来,登顶珠峰的下一步是原路返回,这与在无穷无尽的旅途中磨掉我执的转山修行的本意其实正好背道而驰。圣地归来如果只是膨胀了一份自豪,那还不如不去。天梯的尽头,遇见的应该是真正的自我,而非一个加冕了神性的俗人。这道理,《喜玛拉雅天梯》用壮美的风光和舶来的“人性”概念都没说明白,但绒布寺里的喇嘛们一定是明白的。
6 ) 那些人为什么要登顶珠穆朗玛?
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纪录片,我平常喜欢在家看BBC的纪录片,而且都是在手机或电脑上看(大部分都是在手机),在五寸大的屏幕上看跟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看,效果果真不一样。当然我去看这部纪录片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对珠穆朗玛峰有些兴趣,毕竟是世界最高峰嘛,尤其是在这个人人都对“最”XX的什么东西这么感兴趣的年代,我怎么能落伍,甚至幻想着有天能登上去看个日出、星星啊什么的;二是听说这是部不错的国产纪录片,可能是个人偏见吧,我一直觉得国内貌似除了《舌尖上的 中国》,没有拿的出手的纪录片,所以想去见识见识,顺便支持一下下~
片子可以说是没有修饰,简直可以说是粗糙,但它的好也许正在于它的粗糙,珠穆朗玛的美丽奇绝是不需要技术和手法来修饰的。片子很自然地,毫不做作地把珠穆朗玛展示给你,在大屏幕面前,看着高清的镜头,听着呼呼的风声和物件摩擦发出的细微声响,仿佛你自己也是登山队中的一员,跟着他们一起6000米,7500米,8500米地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如果这种片子是3D的那就太好啦,太适合我这种喜欢山却恐高的人,哈哈。
不过,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我觉得去登雪山啊什么的,尤其是珠穆朗玛这样的神级山的想法简直彻底消失了.不久前,我头脑发热攀了一个十几米左右的山壁,几乎垂直的那种,爬到半道时往下瞅了一眼,吓得腿都抖了,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最后几乎是跪着,趴着爬上去的,上去后发誓再也不攀岩了,太可怕了
对于一个宅女,而且是一个恐高的宅女来说,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历尽千难甚至冒着搭上命的风险去攀登世界上的高峰,在平地上不是很好么,两只脚能够稳稳站在地面上,吃吃零食,看看喜欢的电视剧,电影啊,偶尔出去兜兜风啊什么的,简直完美。
看到那些攀登队员因为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嘴唇干裂,脸色黢黑,脚丫磨破,咳嗽得不行,我更在心里对珠穆朗玛敬而远之了,有个登山大叔在7500米的休息的时候说:“这不是人攀登的山,能登顶的都是神”,”我简直太赞同他这句话了,在心里劝自己打消这个念头吧,一个壮实的汉子都扛不住,我这小身板指不定连三千米都上不到就...但是当终于登上顶峰,看到壮丽的日出,头顶的流云,群山都在“我”脚下时,我震惊了,那种美不是能用语言形容的,我还是不说了吧......
隔着一个屏幕的距离,我想我始终不会明白,为什那些人么一定要登顶。我想是因为我从未真正见过那样璀璨耀眼的星空,壮丽神圣的日出,从未真正听过藏民不加修饰的淳朴的歌声,从未真正拥有过一个不灭的信仰。
7 ) 《喜马拉雅天梯》能清清脆脆的打《绝命海拔》的脸!
在影院匆匆看了几眼,就决定要找个时间一定要完完整整看一遍,没想到没几天就下档了,后来得知这部片能在影院上映还是采用了票补的方式。后来《绝命海拔》上映,内心真心替《天梯》不值:先比较影片质量,《绝命》前奏拉得长、多大牌明星、多线索叙事---已经决定了无独一主角、剧情并无跌宕起伏;《天梯》主题比《绝命》明显、单线叙事、无大牌明星,剧情比《绝命》扎实;论实地拍摄《天梯》比《绝命》有过之,论了解人文、风景、攀登事前准备《绝命》望《天梯》项背;
但就是这么一部无论剧情还是制作水准都超《绝命》的票房却惨不忍睹:《绝命》票房10222万(如果不是档期选错票房肯定不止这数)、《天梯》票房1148万;尼玛竟然给《绝命》拉下十倍的距离!是纪录片的原因?是国产片的原因?是没大牌的原因?那些口口声声说国产电影不好的好好比较这两部电影,那些唯好莱坞是论的好好看看《天梯》这部电影, 尼玛,《天梯》能清清脆脆的打《绝命》的脸几巴掌。
因为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去到世界之巅,所以就看的格外认真。拍摄不易~最后还流下两行激动的泪水
任性所以给五颗星
客户登顶后,向导说快拍,赶紧拍,旁边几个人也拿出手机,拍出来的效果就像在现场一样
很不错的一个题材,但执行难度颇大,最后的成片差强人意。片子最大的问题或许在于焦点涣散,导演似乎拎不清究竟想表达什么,最后拍了一堆没有太多内在联系的人物群像。登顶的困难其实主要还是靠说,影像本身没有承担起太多表达的功能。4K拍摄的喜马拉雅雪山确实非常漂亮,蛮可惜的。
作为纪录片感觉也并不成功,更不谈作为电影。
我并不喜欢这种“去征服”的感觉
映像最深刻的两句话(大意):绒布寺的师傅说「登喜马拉雅成为了一种时尚,我有什么办法」,登山队指挥对登顶客户说「恭喜登顶,赶紧拍照」。着两句话表明,攀登珠穆朗玛已经归属于时尚圈和旅游圈了。
其实都有些称不上是纪录片,就是很简单地小小地记录西藏登山学校的日常一隅的缩影。这些作为向导的引路少年,被我们比成是天梯,引领别人的梦想攀上神山。而对于他们自己就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要争取被选进登顶队。第一次登顶后会累会疼会苦,叫着下次让我登顶都不登了…这就是他们真实普通生活的缩影。
(所以我怎么可能不打五星呢...)最喜欢清影的片子总在别人认为需要煽情的时候逗逼...每次看登顶的时候向导们说赶紧拍照,都会感受到鲍德里亚的恶意...
我想登珠峰
说实话看完心情有一点复杂,高山协作队的小伙子们非常值得敬佩,但是"这里有莲花生大师钦命的守护神,还有那么多得道高僧的圣迹,现在登珠峰成了一种时尚,我能说什么呢?"
过完重阳节来看登山_(:3√∠)_。看的还是全景声,非常不错!有几位藏族小鲜肉好帅呀,姑娘好看,孩子也可爱,西藏就是民风淳朴啊!神圣洁白的冰山,纯净湛蓝的天空,拨动心弦的配乐,用心又考验人的极限环境航拍。延时摄影和4K摄影的高画质画面简直美不胜收,赞不绝口!最后的花絮好长……
说是纪录片吧、却没啥内核。应该是部昂贵的广告片!
导演选取素材的能力十分堪忧,全片几乎没见到明确的主线,像一个拼盘大杂烩,跟看珠峰上的云雾一般云里雾里。一会莫名其妙混入大本营里的外国人,一会聊起上绒布寺的僧人和神山历史,最后的采访就像给登山学校拍宣传片。仅依靠绝美风光和配乐而没有根系,看得出拍摄艰辛,但缺乏好的整合能力就是辜负。
风景真好,风景加分额!!
超五星
摄像机真好,摄像师真厉害,扛着机器边爬山还要边找角度拍摄。8848看上去也不过就是个顶,“快拍照快拍照”……登顶在有些人看来是时尚是梦想,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只不过是维持生计的日常工作。藏人称之为圣山,内地人却只想着征服它。PS.真!的!好!讨!厌!屏!摄!的!人!
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壮美的风光,而是导演借绒布寺僧人之口所说的那句:现在爬喜马拉雅成了时尚,我有什么话可说呢
好单薄的纪录片!着急忙慌赶到影院,全价买了票,然………不好就是不好。
登顶对游客来说是生命的高潮,但对向导来说只是一次例行的工作。导演自称是想展示奇观与日常、信仰与商业之间的冲撞,但很不幸,他基本上都没表现出来。结果只拍出了个焦点涣散的风光奇观片。主角吊儿郎当,拿什么都无所谓,导致最后他那句点题的“我再也不想登顶了”越听越觉得像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