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rgaret Barton-Fumo (Film Comment)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我认为它看起来很真实,而且还带有一种新式的浪漫风格,」当1986年《真事信不信》上映的时候,大卫·伯恩曾对《电影评论》的记者如是说道。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描绘了德州小镇维吉尔的优美景象,而这一切现在已经被CC标准收藏所收录,包括来自绝伦公司(Nonesuch)的完整音轨。这一次,《电影评论》的记者玛格丽特·巴顿-富默与伯恩见了一面(他刚花了今年大多数的时间来巡演,宣传他的新专辑《美国乌托邦》),讨论《真事信不信》的制作。
所以在《真事信不信》之前,在1981年,你制作了《一生一次》(Once in a Lifetime)的音乐视频。那是你第一次当导演吗?
我和托尼·巴西尔一起工作,她是那首歌的编舞,不过我不太确定演职员表上是怎么写的。我们可以说是合作无间,所以我在表上可能是编舞,而她则得到了导演的头衔,或者完全相反。不过确实是在那段时间,当我为那个视频——还有更早的一些视频——工作的时候,我学习了最基本的剪辑——至少是音乐视频的剪辑。虽然这还是和电影剪辑不同,不过它们之间有一些相似性。也就是说,我由此得以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参与到电视或是电影的工作中。我最开始的影像作品是以录像带为载体的,这有点不同寻常。不过我最终在16毫米的胶片那里「毕业」了,再然后就是35毫米的胶片。
有哪些导演影响了你的导演风格吗?
噢,当然。我在很多方面受到了很多人的影响。希区柯克讲故事的方式对我影响很大,费里尼和很多欧洲导演的想象力也很惊人。还有罗伯特·奥特曼的那种叙事,在他的影片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与传统的叙事观念不同的东西。我还是实验电影的忠实爱好者:布鲁斯·康纳那些充满迷幻效果的影片,它们能够让你重新思考电影的功能,以及这种媒介其他的可能性。所有的这些东西都非常棒。
据说埃罗尔·莫里斯的《弗农,佛罗里达》是《真事信不信》的部分灵感来源,这是真的吗?
是的,我记得我看过这部影片。我可能也把它放给编剧们看了。我记得我还给共事的编剧——斯蒂芬·托布罗斯基和贝丝·亨利——放映了克里斯·马克的电影《日月无光》,这可能也对我们的影片有一定的影响。我是说,我爱那部电影,不过我觉得对他们有所启发的事情是,克里斯·马克呈现他那些影像的方法。他将故事编织在其中,使用了那个交换信件的结构,你可以听到有人在影像中阅读这些信件。这让我思考:有许多方式可以让故事发展下去,这帮助我们开始自己的工作,不过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得遵循他讲故事的方式。
我很喜欢那场大秀的场景设计,那个百周年纪念日的段落。
噢,那是芭芭拉·玲的功劳,那都是她的主意。那真的很棒。
她是布景师吗?
她是美术指导,她曾在一部名为《天堂》(Heaven,1987)的影片中和黛安·基顿有过合作。我真的很喜欢那部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所以我和她见了一面。对于许多绘画和建筑方面的书籍,还有很多别的东西,我们都有着同样的喜好。所以我想,很好,我们对于某些东西有着同样的敏感。
CC这次还同时发行了一部蒂伯·卡尔曼(Tibor Kalman)的专题片,介绍了他对这部影片的贡献。
CC确实做了不少好事。他们做了一部关于蒂伯·卡尔曼的短片,他是在《真事信不信》里和我合作的平面设计师。他是在拍摄晚期加入剧组的,并极具创造性地呈现了影片开头部分的「幻灯片」场景,包括展示影片标题的镜头等等,反正就是这一类的东西。
还有爱德华·拉奇曼的惊人摄影。你是怎么和他碰上的?
我看过一些他参与摄影的电影,像是一些维姆·文德斯的电影。
我记得他当时还在拍摄《神秘约会》。他算得上是很大牌的摄影师了。
他确实很大牌。不过我觉得也是那些微妙的艺术喜好,把我们联系到一起的。就像芭芭拉·玲一样,当我们碰面的时候,我们都带了很多摄影方面的书籍,用来彼此交换。那时,我们看的书主要是那些被称为「新彩色摄影」代表人物的作品集:比尔·埃格尔斯顿、乔尔·斯坦菲尔德、乔尔·梅耶洛维茨——一大堆当时备受关注和喜爱的摄影师。我们欣赏他们的构图、色彩和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然后说,「这会是一种描绘德克萨斯的好方式。」
这部影片的色彩运用确实充满生气,也非常优美。据说你还在构思《真事信不信》的过程中,还从小报故事里汲取了灵感。
是的。那个胖男孩的故事是后来才有的。首先我们有一面墙,上面都是图片和故事板,然后才有更多的东西——可能是来自世界新闻周刊的一些故事,关于一些德州人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之类的。可能吧,我觉得应该是当我阅读其中一篇文章时,看到了一个寻找他妻子的角色。他可能可以在这里或是那里出现,然后他有了一首歌……接着,一些其他的故事也都找到了他们自己的角色。
我觉得很有趣的是,在你最近的系列讲座「开心起来的原因」中,你重新回到了报纸,讨论了一些真实的故事。那个关于德州政治家的故事——
那是个好故事!
我感觉他可能存在于那个叫做维吉尔的小镇中。
确实如此,他和那个小镇感觉上差不多。我仍然在做那样的事情。我又找到了一则新的新闻,我今天早上还在思考它呢。那是关于很多地方已经用尽矿物燃料的新闻。
我们回到《真事信不信》。我记下了一句笔记:「约翰·古德曼」。
约翰·古德曼,约翰·古德曼。约翰·古德曼真是不可思议。
是你选中他的吗?
我觉得应该是薇琪·托马斯,她是我们的选角导演。是她让他得到我们的关注的。他演的很棒。他当时好像在百老汇扮演了一个角色,是在一部叫做《大河》的音乐剧里。在那之后,他很快就加入了我们剧组的工作。
你自己的表演经历如何呢?我很喜欢你的剧中角色念台词的方式。
这个家伙说话的时候,有一种奇特的口癖,我本来想让古德曼来演他的。结果我被大家说服,自己来演了这个角色。我没有当演员的野心,虽然这段经历确实很有趣。对我来说,和做演员比起来,做导演的环节才是真正快乐的部分。
不过你后来就没有再拍过故事片了?
我后来又在巴西拍了一部纪录片(《生活之家》)——和拍摄剧本上的东西比起来,确实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不过同样地,我还是非常享受那个过程。
在CC发布的版本中,他们重新发行了影片的歌曲,不过这一次是演员演唱的版本。可能这是你第一次没有全权负责《真事信不信》的音乐吧。
这确实有点不幸,不过……这是迫于商业压力。这一次有一张CD,包含了这部影片里所有的音乐,是按影片里的顺序来的。所以虽然偶尔会有一首讲话头乐队演奏的歌曲,不过都是由演员来演唱的。
我也挺喜欢孩子们的歌声的。
噢,谢谢你(笑)。
David Byrne!!!
一个德州小城,人们白天在电子厂上班,晚上混酒吧,周末逛商城去教堂,他们将迎来一场建州庆典。影片以几个典型的人物和场景来表现小城状态,尤其后者让人印象深刻。商场的时装表演把小城(人的生活)穿在了身上,教堂布道说的不是上帝而是政治和阴谋。风格上以一种荒诞的方式表现现实,欢乐的歌舞,缤纷的流行文化,若隐若现的历史,穿插辉映,剪辑以蒙太奇效果为要。外来的看客倒显得有点可有可无。本片导演好像就导了这么一部剧情长片。
Talking Heads和David Byrne粉丝必看,巨可爱,像一部加长版传声头MV(简直了……233333(也cue了猫王,还有快口拍卖23333
荒涼怪誕,各種各樣不同人物現身於德州無盡草地的水泥建築物當中,老常出現的或是談情說愛或是消費主義的充斥,孤獨無聊,經濟帶動下活得失去靈氣,很多諷刺的段子及說法,歌很不錯手法就非常跳脫光怪陸離,怪片一枚,可一看
大卫·布莱恩的得克萨斯州之行,所见所闻无可多述,乡村民谣曲曲精彩。其实风光和故事也不过都是用来串联这首首歌曲的引线,作为音乐家为作品创作这样一首影像大作,毫无以为也是一种完全不同体验的艺术品享受。
德州小镇漫游风情画 ★★★☆
德州迷幻春晚
颤抖吧人类!Puzzling Evidence这一节就要命了!欲罢不能!Church of Subgenius了解一下!作为摇滚音乐电影迷幻元素竟然几乎是零,但每分钟都是又松弛又精致的异次元风景(autism is my superpower!)荒地里的绿方块舞台即视感好强,索伦蒂诺属实是David Byrne全方位的徒弟哈哈。一度觉得db老伯就是上了艺术学院的尼尔杨老伯,这么一看还是挺不同的,db老伯可是本质外星人学地球人惟妙惟肖。补完这部同名砖也make sense了(or not?!)
音乐不错,其他昏昏欲睡。
伴随着乡村音乐的德州小城风景。仍旧是有讽刺的。
腾迅中字/歌舞
real stop making sense
得克萨斯州风情画
莫名会想到迷墙,但就个人而言这片观感上要比迷墙舒服些。这质感让我想到了Les Blank的片。缺点就是结尾有点泄气了的感觉。Shopping is a feeling.
浓浓的南方风情和小镇里的冷笑话~
近日最佳
David Byrne也太怪鸡了吧!笑点超冷,感觉确实不像是美国片(虽然是在美国的不能再美国的德州小镇拍的)。电影像装置艺术和小品的结合体,摄影竟然是Ed Lachman
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了,random so random
批評資本主義的特長MV
看完后觉得David Byrne主业搞音乐是影坛的一大损失。制作非常成熟,冷笑话MV和大亚美利亚加视觉语汇完美结合,末尾半小时应该是真实团队上演的小镇parade和素人才艺秀高潮迭起(?)荒郊野外绿灯棚子配红帷幕的露天舞台超好看!中间有段电脑房落地窗里看到一大爷灵活扭腰跳舞也印象很深。唯一缺点是,里面所有女性角色都贼蠢,南方口音说天真蠢话时会显得傻逼度翻倍 ps才艺秀里面老墨乐队献唱的radio head还真就是radiohead队名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