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硫磺岛的来信

剧情片美国2006

主演:渡边谦二宫和也加濑亮中村狮童伊原刚志裕木奈江松崎悠希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播放地址

剧照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1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2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3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4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5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6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13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14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15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16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17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18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19 硫磺岛的来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10:02

详细剧情

中途岛战役失利直接宣布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败,负隅顽抗的日军依然坚守日本最南端的小岛—硫磺岛。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岛,却上演了二战太平洋上最惨烈的战争。  栗林忠道中将(渡边谦 饰)是日军在硫磺岛的指挥官,负责这道日军最后的防线。栗林中将大力改革日军内部的陋习和不足,并设计出一整套对付美军、以拖延为主的作战方案。虽然他和日军的二万名官兵都上下齐心,但面对占尽空中优势的四万名美军士兵,栗林知道这将是一场没有归路的战争。  在最后的战争之前,栗林写下了他最后的家书……

长篇影评

1 ) 是国家的意志,还是你自己的意志?

看完电影后,想知道真实性,所以去搜了一下资料。 片中提到的栗林忠道是个真实的人物,的确是在美国上过哈佛,也在美国学习过军事,的确是日本军中少有的“美国通”。在1945年负责指挥硫磺岛的战役指导工作。 硫磺岛是日本的固有国土,所以美军打到硫磺岛就等于进入日本本土了,日本当局肯定是想誓死抵抗的。所以片中提到的连面包师傅都上战场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毕竟到了硫磺岛战役的时候,日本人基本已经叫做垂死挣扎了。 片中提到,那个来征兵的妇女,她说我的老公儿子都上战场了。意思是你就不要磨蹭了好吗?赶紧你的老公也上战场。虽然说保卫自己的国家是应尽的义务,也很想说日本是自作自受,但作为一个平民其实也感到很无奈。【想继续活下去】是大部分人的共同愿望吧,就是因为视角是日本人,不去发动战争,就不会被送上战场的那一天吧?所以才更加让我感觉到还是远离战争更好。 一个社会是多样性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同,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坏人,如果我们可以基于这一点去看这部电影的话,会看到另外一个世界。 我相信当时在日本的军队里肯定也是如此,每一个地方都是社会的缩影。正如今天我们有些人叫嚣着战争,而又有些人渴望着和平。如果日本人当时都神风敢死队,估计现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存在日本人了。 真实中的栗林忠道,在硫磺岛还真挖起了坑道,有20多公里长,把硫磺岛做成了一个堡垒。他还下令禁止自杀式冲锋。而导演也是看到了证实的硫磺岛留下来的书信,才有了拍这部电影的想法。 当时的日本肯定是存在这种自杀式冲锋的,否则栗林不会明令禁止,但是也印证我上面说的一点,肯定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这么疯狂。 当然并不是说日本人都不疯狂,你看看电影的有一幕。军官强迫士兵去死,拿个手榴弹对头一敲,一声巨响之下就要跟朋友永别,跟家人永别,跟这个世界永别。强迫别人这样做难道不是疯狂吗?然后自己义无反顾的给自己一枪,这难道还不够疯狂吗? 求生只是生物最基本的生物运动罢了,连一棵植物都会这样做。是什么趋使那些人这么疯狂?难道不正是军国主义对他们的洗脑? 加濑亮叫嚣着:美国佬就是胆小鬼,我们不同我们不怕死。 多少人嘴上这样说说,然后到了最后死亡即将来临的一刻却又无比害怕。片中很多日本人都这样,这只是人的本性而已。美国人被俘虏不要是一样害怕吗?美国人一样有爹,有妈有朋友。他们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抛开立场来说,大家都并没有什么不同,要是不生在战争年代,大家都会平安的生活下去吧。 电影中,栗林在美国时,他朋友问他:是国家的意志,还是你自己的意志。我相信栗林可能可以选择。但像面包师傅那些人,估计是无办法选择吧? 像我这种平民,我只希望战争远离我。即使日本人不是人,但是那些上战争的其他人,也是有血有肉的。

2 ) 来自硫磺岛的信

硫磺岛血战是太平洋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日军在几乎完全孤立的岛屿上进行抗登陆战,以两万之众,依托工事抗击了十万美军整整一个月之久,若非后来日军储备的弹药物资消耗殆尽,恐怕美军的胜利还没有这么迅速。为了这个地处战略要冲的弹丸小岛,美军付出了近7000阵亡,19000人负伤的惨痛代价。 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在那个形如臭虫的列岛上生活的都是一群残酷而变态的国民——本应慈祥的老太太可以漠然地将待产妻子的丈夫,腹中胎儿的父亲送上战场;军官可以因部下不听从其残忍的教唆而将其放逐到死地;全国上下除了女人和孩子都被送上战场——然而,也许更多的只是战争中绝望而无奈的个体。 影片从2005年硫磺岛的发掘工地闪回到1944年日军海防断沟挖掘现场,士兵们是绝望的,他们深知挖掘的不过是自己的坟墓。 “身为军人,却无法保卫自己的国家,这是多么的悲哀啊。为了这美丽的祖国,我将献上我卑微的生命”,在赶赴硫磺岛之前,身为此次战役日军灵魂的指挥官粟林忠道就已经预料到了那无可挽回的结局。他在给妻儿的家书中如此写道:“不必期待归来……我已注定死在硫磺岛……即使死后,也要保持清白的名声……” 单从书信的内容而言,在被历史定义的罪恶之外,他应该还有善良而美好的另一面——挚爱他的家庭,爱好旅行,爱好美好的事物。

影片中其实他内心并不赞成与美国开战,因为他对这国家一直抱有好感和钦佩。他深知己方面对的是何种困难,这场抵抗的结果只能是被毁灭。因此他以最坏的打算进行死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放弃海滩,所有工事转为地下;严令禁止日军最爱的自杀性冲锋。他的种种革新自然遭到守旧派军官的反对——“泡过海水的人思想就是奇怪啊”——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地下为主,海防为辅的折中战略。 在整个战役中,几乎所有人都一直拼到最后,岛上最初的两万多名日军士兵,仅有上千人投降或生还,其余全部力战至死。在最后的战斗时,粟林忠道选择了自杀。 当那个因为爱驹被炸死而垂泪的奥运会马术冠军西竹救治重伤的美军士兵;当美军士兵伤重身亡后西竹找到一封他母亲的家书,念给大家听;当那个幻想着回家和妻子团聚,看看自己未出生的女儿的西乡掩埋粟林后挥着铲子扑向抢走粟林心爱手枪的美国大兵……,如此种种情景都会令观者动容。 “硫磺岛的来信是我试图通过他们的心灵、透过他们的双眼,来审视这场战争。”导演伊斯特伍德说:“从小到大我所看过的战争电影都是清晰地标明了善恶与是非。然而,对于战争中的每个个体来说,没有什么是真正清晰的。这两部影片不是关于谁胜谁败,而是关于战争对人类的伤害,人类有权利要求以更好的方式度过他完整的生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战士们在战争中献出了唯一的生命,仅这一点就永远值得尊敬。这两部电影是我为这些凋谢的生命进献的贡品。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完整展现这个故事,有些美好的东西,即使是对于敌对的双方也具有普适意义的,应该共同分享。我希望,能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人类历史上那一段艰难的岁月。”

3 ) 《硫黄島からの手紙》

PS:硫磺岛是日本火山列岛的一部分,属西太平洋小笠原群岛。该岛差不多在台北正东,东京正南,距东京一千多公里。美军占领了硫磺岛,重型轰炸机从这里出发,轰炸日本全境。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这里爆发了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的战争。日军在几乎完全孤立的岛屿上进行抗登陆战,以两万之众,依托工事抗击了十万美军整整一个月之久,若非后来日军储备的弹药物资消耗殆尽,恐怕美军的胜利还没有这么迅速。为了这个地处战略要冲的弹丸小岛,美军付出了近7000阵亡,19000人负伤的惨痛代价。

我不喜欢日本,尽管我是学日语的,尽管我也喜欢看日剧,或者日影。
但是一个中国人,很难做到喜欢日本。
毕竟历史是真的,他时刻提醒我们,何谓战争,何谓敌人。
但是,这部电影给我的冲击就是让我反思国家与人民,更简单的说,每个打仗的人其实都是血肉之躯。
硫磺岛?对地理差不多遗忘的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具体位置。
只是知道这是一场关于二战,关于太平洋战争。
并且伤亡惨重。
片子一开始就是二宫在向自己的妻子写信说,我们不停的挖掘,挖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坟墓。
我说过每个打仗的人都有儿,有女,有父母。
没有一个人愿意打仗。
打仗其实是国家的意愿,却强迫在百姓身上。
二宫扮演的西乡只是一名普通的面包师,老婆还有了身孕。
他一心想着如何回家,如何见到自己的女儿。
没有什么英雄的含义的限定,每个人都是英雄。
就像《CRASH》里正与恶的定义从来都不是一定的。
不喜欢中国战争片里所谓的冲锋陷阵的英雄,每个人都是大义凛然的。
那不真实,太不真实。
英雄从来都是普通的,英雄也想过逃跑。
战争从来也都是残酷的。
日本人也好自杀,因为他们的人们不会原谅他们投降。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民族的悲哀?
影片最震撼的人的地方就是:
“当那个因为爱马被炸死而垂泪的奥运会马术冠军西竹救治重伤的美军士兵。
当美军士兵伤重身亡后西竹找到一封他母亲的家书,念给大家听。
当那个幻想着回家和妻子团聚,看看自己未出生的女儿的西乡掩埋粟林后挥着铲子扑向抢走粟林心爱手枪的美国大兵……”
如此种种都铭记在心。
就算再可恶的日本人,他们同我们一样都是人,都是在盼望着回家,盼望着结束战争。
就如清水所说:我以为美国人都是胆小的,但是读到那封信时,我才知道他的妈妈跟我的妈妈没什么不一样。
同样的嘱咐,同样的担心。

4 ) 由战争反观责任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我最推崇的美国电影人,这个帅气的老男人,眉宇间的坚忍笃定跟我的老师有几分神似。没看过《廊桥遗梦》,真正迷上他的是04年那部与希拉里·斯旺克、摩根·弗里曼联袂的《百万宝贝》,那年他74岁,奥斯卡给他颁发了最佳导演奖。“作为一个导演,他喜欢以一个角色的死亡来开始或结束影片。”好莱坞的商业味太重,电影界是浮躁嘈杂的,鲜有欧洲独立电影人对边缘群体进行关注并引发对社会问题、人性脆弱面的深层次思考,克林特是一个例外。他尊重和看重的是电影作品,而不是电影业。

上个周末,终于完整看了他最近的两部片子《硫磺岛的来信》和《父辈的旗帜》。这两部片子均以二战后期太平洋战场的硫磺岛战役为背景,分别从日本和美国两个角度来叙述,相互独立又有部分场景相呼应。克林特本着忠于历史的态度去拍这样两部战争题材的影片,他并没有突出战争的胜负,转而重点刻画战争中的人物心理,将镜头伸向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以及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战争的结果于是显得微不足道。

对比来看,参与战争的双方,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对抗,其中更隐含了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日方的阵营中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它是一个受武士道精神主导的紧密集体。影片中日本兵用手雷集体暴毙的场景是触目惊心的。而美军阵营内部,存在一种兄弟般的氛围;在宣扬为国而战的同时,个人对生命和战友情谊更为看重。单独地看,两部影片中又包含了对于本文化异于一般的思考。《硫磺岛的来信》其实反映出日本军营中不同阶层不同个性的几个人物的内心与战争下的残酷现实多方面的矛盾冲突;《父辈的旗帜》更是颠覆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观,对英雄光鲜背后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做了真实的透析。

两部片子各有一个触动我的人物。

《父辈的旗帜》中,印第安人Ira Hayes在被推到美国英雄的位置上之后,内心一直是痛苦挣扎的,硫磺岛作战的场面无时无刻都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在战场上是坚忍高大的形象,在市政厅的广场上带给美国人民的也是光辉的英雄形象,但在政客商人的急功近利、人民对英雄的期待面前,他又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在他借酒精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引来一系列麻烦之后,不得不被遣回战场的前一晚,这个满脸泪水的男人说出了几乎所有战争英雄们的心声——“我受不了别人叫我英雄,我只是竭尽全力不让自己中枪而已。我看过的、做过的那些事,一点都不值得骄傲。”那些见证战争并为之浴血的幸存者,战后往往被他们的国家和人民奉为英雄,而这一切的荣耀只不过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人们看重他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却极少关注战争带给他们持久的创伤。当他们习惯了苛刻的军事体制,习惯了军队中残酷的死亡游戏,一旦带着对现实的憧憬重回现实,又是和现实处处相抵,最终要被现实遗忘被舆论边缘化的一群人。正如影片结尾所说:“英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是人们需要的。”英雄也有沦为“昨日英雄”的那么一天,这是一个太过沉重的字眼。

《硫磺岛的来信》中,西乡是一个纯良软弱的小兵,他本来是一个小镇上的面包师,有一个贤良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当他所在的小分队遭遇惨败,轮番拉开手雷集体自杀的时候,看似懦弱的西乡最终背叛了武士道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存”,而另一个名叫清水的士兵,从他身上也折射出日本人在个体生命和天皇二者之间的徘徊挣扎,生死只在一念之间。逃兵的行为是不为日本军国主义下的社会伦理所容的,而求生的欲望又是强烈得让人窒息的。背叛武士道的西乡和清水成了患难之交,他们与大部队汇合,尔后又俘虏了一个美国兵。美国兵临死前留下的母亲写给他的信又给这两个小角色很大触动:原来美国人并非野蛮人,他们也有儿女温情的一面,甚至两国母亲写给儿子的信都是相似的。他们都在扪心自问求死的意义,个体的生命在天皇的面前就真的那么渺小没有价值么?那么对于那些牵绊他们的亲人呢?他们最终选择了做逃兵,可这样的选择偏偏又是苍白无力的。清水找到了美军,举了白旗,他真的以为美国人会优待俘虏。而在美国人看来,日本人又是何其野蛮残忍。那么清水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西乡在美军的驻地看到清水的那一刻,他的眼神充满了冰冷的绝望,是对未来、自由、亲人、生命一切一切的绝望。战争把人逼到了无路可退的境地。

小人物的离经叛道往往折射出社会伦理的苛刻,而这种离经叛道的结局往往又不敌世俗苍白无力。

曾一度对和平时代的男人表示不屑,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自私自利缺乏对所爱之人及社会的担当。今天,我质问自己,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女人,如何清楚所谓的“洗礼”?人们对军人的自律自强坚韧不拔充满敬仰,又何尝没有加入幻想的成分?现在的人,对战争究竟了解多少?军人们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真的视死如归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吗?他们的信念,宁毋说是一种既有的责任感。责任,好可怕的责任!这样一个伦理性的概念,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却无视我们想要做什么。道德伦理企图把人约束在一个有序的框架内;在一个专制的体制下,人们大谈责任而不闻个人自由意志。个人对于家庭的责任让一对没有感情的男女继续维持不幸的婚姻关系;个人对于单位的责任让一个不喜欢既有工作的人放弃选择更好的可能;个人对于国家的责任让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放弃他的血肉甚至变得无情无义。个体的爱情、自由与生命在责任的强势下显得如此卑微。责任何以成为可能?人生之为社会性的人,同时又无法剔除欲望性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责任对于个体约束的必要性。爱情区别于滥情,自由更非为所欲为。责任的理念是让人人自觉担当,而不是强制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况且任何一种应该和不应该都不是政府说了算,它至少要代表民主的声音。

责任的履行需建立在双方的对等上。爱国之前提,是国也爱我。这样看不免显得飘渺,而国非政府,乃是一种族群的认同感。历史上,越往前追溯,国家的地域概念越是淡化。譬如唐代,并不是很强调疆域的概念。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更多是一种基于文化和族群的认同感。地域上的国与国,人们是可以任意走动的。对自由的设限越多,人们冲破禁忌的方式反而越极端,手段的杀伤力有时甚于终极目的。一个轻视个体生命的民族或者国家,人人言其爱国,实为惧政府。这样的国爱得太空泛,一旦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就显得不堪一击。也就不难理解,活着的英雄不过是战争的幸存者,叛变的逃兵不过是受求生欲念左右可怜人,而难以计数的死者则是政治的牺牲品。试问:一个空有责任感的人,若没有内心真爱的支撑,何来的担当?

5 ) “不,长官,我只是一个面包师傅。”

茨威格曾说,历史是最好的传记作家。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迷人,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二战本身的惊心动魄,波澜壮阔。

而且,每每看到德、日这两个轴心国大坏蛋最后阶段的殊死搏杀时,不管什么人都喜欢冠以“困兽犹斗”这类词汇。曾经,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断有“被洗脑”的年轻士兵冲上前线,为了“帝国的荣光”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难道,真的仅仅是“被洗脑”这么简单么?

后来看了很多二战德军士兵的回忆录,才开始逐渐解开心中的谜团。至少,从这些回忆录身上,能够从以往并不了解的视角中获得了一些珍贵信息。

比如约翰.福斯那本《黑色雪绒花——党卫军士兵回忆录》中,作者多次强调说:在战争后期,战火开始燃烧到了德国本土,我们年轻人有责任和义务“保家卫国”(原本的入侵者现在变成了受害者,这便是战争的残酷与戏剧性之一)。而且在最惨无人道的东线,也发生了大量苏军士兵强X德国妇女之类的暴行。每一个德国的年轻人,奔赴前线去捍卫自己的家人不受侵害,从这个角度上看,也似乎没有太多值得苛责的。

况且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整个欧洲的公敌除了纳粹德国,还有布尔什维克的入侵。作为德国年轻人反抗布尔什维克的风暴席卷自己的国家,也在合乎情理的范围之内。

作为个体,参加德军未必一定得先成为所谓的纳粹信徒,很可能只是出于一种德国公民的责任感。同样在这部《硫磺岛的家书》中,未必一定出于对天皇的效忠以及追随武士道的殉难精神才去岛上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就像剧中主角之一小鬼子兵西村那样,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面包师傅,爱自己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宝宝,然而在这个悲剧的时代下,面对“为国效力”的强行征召,他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我相信无论是在德国还是日本,以这两种方式去参军的年轻人,一定都大有人在。前者主动,后者被动,但两者皆不是我们经常被灌输的那种脸谱化的、一味被洗脑的、只有粗暴没有情感就像一架杀人机器那般残酷无情的法西斯士兵形象。

尽管有人吐槽或者批判说老牛仔“美化”了日军士兵,但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句地图炮说日本兵都没有人性,这更加是一种赤裸裸的污蔑。

剧中最打动我的一个情节,来自于粟林忠道与西村的一句对话:

“西村,你是一名好士兵。”
“不,长官,我只是一个面包师傅。”

姜文曾不解为什么一个日本平民那么友善,穿上一件军服就变成了杀人魔头,后来他拍了《鬼子来了》。而在《硫磺岛的家书》中,老牛仔却淡淡地告诉我们,鬼子脱了军服,他也只是个面包师傅。

西村就是这样的一名“面包师傅”。他来到硫磺岛后,并没有什么一定要为国捐躯的想法,也并不打算将来成为英雄躺在靖国神社里被后人参拜。虽然他自己也明白,生还的几率基本上没有了。但还是想努力活下去。嗯,活下去。

这样的人,未必一定能代表所有的日本士兵,但一定大有其人。甚至还有一个曾经侵入我大中华的鬼子兵,在激烈的战事交锋面前,仍旧能够保持一颗小清新般的文艺情怀:

“现在眺望定远城外,风景异常清明秀丽。柳吐新绿,河水淼淼,油菜花一片金黄。平原千里,一望无垠,远处迷迷蒙蒙,但见白云如絮。加之天气晴朗,把春风骀荡、春日和煦、春日迟迟这些汉字的形容词拿来套用,与此情此景完全合适。明丽的春光任何汉字的形容词都可当之无愧。尤其是杨柳之绿、油菜花之黄,颜色鲜艳近似原色,极为悠然自得的构图,那就纯然是一幅Crown Leader 2的插图。”
——摘自《小津安二郎的书信》

这名日军就无需赘言了,将来成了国宝级大导演。如果他只是一个被天皇洗脑到极致的日本鬼子,断然写不出如此轻松、超然的日记来,也绝不会把拍电影和开豆腐店联系在一起了。

或多或少有些“恶搞”的还有这部影片结尾。走投无路的西村面对美军的包围,之前一直怕死的他,此刻却“一心求死”了。这是一出很绝妙的情节设定,由于之前他的同伴清水投降美军后却被射杀,因此绝望之下的西村拿着一把工兵铲在那里歇斯底里起来。但好歹老牛仔还是给了这群注定成为炮灰的鬼子兵们最后一丝怜悯:

他,西村,一个不想当兵的面包师傅,因被美军生擒从而戏剧性地活到了最后!

6 ) 农夫与蛇

觉得大家应该看看这片子。因为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惯于骑墙的老美其实对于战争的理解之狭隘,对于人性解读之模式化,对于将日本等同于东方文化之优秀代表之信手拈来随意意淫,在很多好莱坞电影里,是非观的模糊,泛滥温情和伪反战主义,比书本更教条,看完后说不出来的郁闷。只能说,它次于更可气的眼下很多莫名其妙的抗战神剧,简直是抹黑自己的脸。宁愿看看亮剑这种机智敏捷带着黑色幽默的军事人物刻画,也不忍知道,居然还有人将暴力和性玩笑开到抗战题材的头上。真是亲者痛仇者快。难道通识教育是白做了,演员可以缺乏一般判断力吗?

战争从肉体上消灭人,更从精神上将人性毁灭和重塑,生成的绝不是单纯的对战争的反思和抵触,更有嗜血的渴望和对恶的荣光的追求,还有杀戮被正当化后的习以为常以致对末世时代的朝思暮想。这些都是极危险的思想。难道法西斯将领曾经在美国呆过,“看见过很多汽车“,心向往之,就可以洗白其思想中军国主义成分,摇身一变成为精忠爱国的跨越国家和政治的英雄吗?难道普通士兵对战争的厌倦能说明他们被灌输的残酷又粗暴的杀戮指令可以随时失效而和平的意识是自动自发的生成的吗?简直太浅薄了。

是的。大家一衣带水,不能将过去的事情永远记在未来的账上。问题不是过去的日本和历史的过结,问题是现在的日本和他们当下的意识。正是这些指鹿为马的国际玩笑,推崇战争中的“人性”表现,抹杀真正的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理偏执和既绝望又变态的世界观扭曲。正是这些玩笑,使得邪恶还有机可乘,伪善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真诚和正义的发展被窥伺,和平和理解没有基础。省略很多字。反正光说是没有用的。看完了大多数人的影评觉得更无语。很想说,人家还没道歉,何必急着原谅。

最后分享一个很久前读到的故事。说是敌人占领了一个小镇,闯进其中一户人家,白吃白喝,然后呼呼大睡。女主人看见一个年轻士兵睡在沙发上,稚嫩的脸上看不出一点凶残。被子滑落了。她感叹地想,都是别人的小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打仗的话,也一样辛苦。于是走近准备把被子给那个年轻的士兵盖上,结果那个士兵突然醒了,发现了离得很近的女主人,还没等及对方说话,就一刀把女人刺死了。然后那个士兵长出了一口气,喃喃地说,幸好梦中的妈妈提醒自己醒来,不然就被这个女人杀死了。

这也是战争中的人性,有更残酷的一面。比如红河谷中那个把美国人领到沼泽地的小孩,眼里都是仇恨。美国人也是人。写了本《菊与刀》,大概就觉得自己十分了解对手了吧。客观这件事,不是逆向思维就够了。没有经历过仇恨的人总是容易原谅,没有摔倒过的人总是不相信会有好不了的伤。倒不至于因为这么一部电影,把好莱坞讲日本的电影一棍子打死。坦白说,蛮喜欢看《艺妓回忆录》。好像还有部《最后的武士》也是推崇日本武士文化的。有空再看吧。不过这部影评似乎也不高。想来,对于美国人来说,说变脸就变脸的日本人也很难研究就是了。说到底,导演还有一种天真的浪漫英雄主义情节。派他到前线驻扎一年,也许有助于老头进化思想,重拾正确的正义感。

短评

本片是值得愤青们认真看一看的。不过,深思之外,吸引我的是音乐,说不出的深沉和痛苦。

7分钟前
  • 寄意寒星
  • 力荐

电影在描绘了战争中的残酷,很纪实

9分钟前
  • 倩婧箐菁靓
  • 推荐

每次看战争片都很有触动

13分钟前
  • 诗诗小兔
  • 推荐

虽然他和日军的二万名官兵都上下齐心,但面对占尽空中优势的四万名美军士兵,栗林知道这将是一场没有归路的战争

1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跨文化拍外语片实在不是个好现象,影片勉强及格而已。

17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真实,触动人心

19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争片,影片中战争的画面也在硫磺实地拍摄足够惨烈,而一般的战争片总会给正义与否下一个定论,可导演却意不在此,他认为战争就如人生,没有绝对的正义一方也没有绝对邪恶的一方。对于参加战争的双方来说,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

22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把触角落在了战争中那些怕死的小人物的心理活动上,不一味的追求战争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讴歌,伊斯特伍德无论在镜头的调度还是节奏的掌控上都已炉火纯青,优美的配乐更是把电影提高了一个档次。

2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26分钟前
  • 推荐

别拿军国主义说事,战争这玩意就是立场不同+思想偏激的产物而已。这部电影很棒!渡边谦显的悲壮,二狗果然是我看上的那只二狗

29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力荐

严肃的伊斯特伍德拍了有点泛滥的战争人性题材,能让人一气呵成看完近150分钟,功力不俗。爷爷太man了~

33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

尽管电影在试图描绘人在战争中的闪光点,但实际上,战争更多还是在于人性沦陷上。

35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难得真实的抗战片,战争真的是令人无比厌恶的,对普通人真是致命的

37分钟前
  • 年大吉
  • 力荐

很认真的战争片 值得一看

42分钟前
  • 甜腻的砒霜
  • 推荐

很少看战争片,只是因为看了之后心中很压抑,久久走不出来,我们总是试图找到人的闪光点,但看到的都是人性的丑陋。

44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很写实的一部电影,让人回味反思

46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推荐

战争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噩梦,影片很真实,音乐也直击人心

47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力荐

一部片面的电影,一部只有本土没被侵略的胜利者才拍出来的电影

52分钟前
  • 小辰
  • 很差

虽然日本人的武士精神和剖腹自杀的狂热,被日本人珍为瑰宝,但在西方人的眼里不过是“怯懦”以及对怯懦的掩饰。“怯懦者”只看到眼前的荣辱,只能把荣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他们自己虚拟出一个“崇高”的准则,并把这个准则看得至高无上,生命反而成了这些准则的牺牲品。他们是不安定的集团,单个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因为他们集体发了疯。人如果想“超越人类而走近神”,结果则只能在自我神化的过程中自我毁灭。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用西方人的眼光不算太煽情的从日本人角度来拍了这部片子,我觉得不是“反战”两个字就能概括一切的。很棒!

54分钟前
  • 绝色天平
  • 力荐

感动,好看

55分钟前
  • 恰逢烟雨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