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前半部分无聊(除了片头曲),观影过程中叫我犯困,几位过来看展的走掉了,电影结束掌声稀拉拉的,甚至有人刚醒。可以说哪怕你只看了前25分钟,再接着看安东尼奥去往罗马这部分都行。影片虽然叫浪荡少年时,但完全没感受到浪,或许是时代变了吧。前半部分就是三个失业青年在到处荡,要找对象。不过片头很有趣,有所归宿,安稳生活的人儿都在睡觉,对未来踌躇不前,不稳定的人儿都醒着。而电影里的三个主角就和海报上的人偶一样,在鸟笼(或许该称作安全区)里看着外面的世界。安东尼奥走后,一切似乎变了,三个人中飘荡感最强的人儿去了罗马(相当于二十几年从山沟沟里去上海,香港之类的。),最没有存在感的堕落,沉溺于色情,好像有要完成之事的家伙敷衍度日,不肯尽全力,在最“无所谓”的家伙溜回来后面对最为了解他的乡亲们的“关切”,只谈着罗马与这儿的不同,罗马的好,但却再没回去,有要完成之事的家伙空谈着那事,三人又回到飘荡的状态,但从明面上看,他们好像已经安定了……而这个镇子自始至终都没变。像是《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街区,旧时代的余音,科幻小说里那些愚者,中国现代小说里的那些小人物……可悲。本片更侧重的,更多是对盲目无知,可以勉强度日,整日游荡在街上的家伙的反复刻画,而不是像看过介绍的人期待的那样,一个关于青春,爱,失业,虚无缥缈的成人童话。
莫里康内影展 60年代的电影相对于90年代的 不会将配乐填满整部电影 配乐只是在情节需要推动时出现 莫里康内的诙谐 有一个主旋律的贯穿 追逐女孩 躲避 打断情节的配角男人 一开始还在想配乐在哪里 后来想到比起后来的商业化还是让配乐更纯粹一些好 它们不是为了填补空白而存在(cue天伦之旅从头至尾的主题配乐)关于南北差距 左翼右翼 比当年看l’amica geniale 懂了多一些 想逃离城市的年轻人 追求女人 他们也很虚无 农业合作社 50年代 失业 罢工 潜在的背景 导演也绝不是简简单单直白地揭露这一切 and安东尼奥确实是italia的传统帅哥长相了 也不是单纯的端端正正 带有skam italia里nicolò (重音不知错没)的清秀 与geniale里南方男人的粗犷帅气(虽然get不到)导演是想表现我们庸庸碌碌不甘现状 但也没有勇气 动力和能力做出改变 闯荡出自己想要的一片天地的大部分人吧
公证人不愿和农民做琴架 贵族高傲 尚未消退
在今年数梦DDDream与百老汇电影中心联合主办的莫里康内配乐电影展中,有一部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自称参与创作配乐的第一部“作者电影”,《浪荡少年时》(I basilischi, 1963)。这部电影于1963年上映,是意大利导演里娜·韦特缪勒(Lina Wertmüller)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品,摄影导演是拍摄《八部半》(8½, 1963)、《蚀》(L'eclisse, 1962)等著名电影的詹尼·迪·维南佐(Gianni Di Venanzo),影片获得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帆奖和意大利金杯奖。
韦特缪勒曾在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导演的《八部半》里担任助理导演,在《浪荡少年时》里,也能看到费里尼式的荒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费里尼的《浪荡儿》(I vitelloni, 1953)。
1975年的《七美人》(Pasqualino Settebellezze, 1975)为她一炮打响了名声,该片被发行商引进到了美国,并于1977年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外语片四项提名——她是影史上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女性导演,虽然最终无缘奖项,但她已经创造了历史,要知道,那一年的竞争对手里还有大师级的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浪荡少年时》在2020年重新修复完成,作为韦特缪勒的处女作,该片展现出了她本人对于那个年代意大利南方小镇的细致观察,她执导的银幕首秀即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浪荡少年时》主要讲述了三个无所事事的男孩——安东尼奥(Antonio)、弗朗西斯科(Francesco)、塞尔吉奥(Sergio)在意大利南方小镇无所事事地度过每一天的景象。影片的英文名为“The Basilisks”,即蜥蜴(而蜥蜴往往喜爱在舒适的环境中晒着太阳),形象地传递出影片当中主人公和当地居民普遍懒散、封闭地虚度光阴的日子,探究了小镇落寞的可能。
影片的片头由拼贴头像伴随低沉忧郁的歌声组成,伴着吉他旋律,缓缓开启关于小镇的讲述。紧接着便是一段著名的“午休镜头”,导演整整用了四分多钟的镜头,结合一位女性画外声的旁白,娓娓道来每一个小镇居民在午休时的状态。坦率说,影片开场不禁让人联想到意大利的闲适气息。
可随着影片后续的讲述,观众会发现这是一潭封闭的死水,是一个无法交流、无法和平沟通的社区,人人封闭自我,不求上进,亦对男女关系抱有极大的敌意,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三位小镇青年成天聚在一起,他们有的就是时间,他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在街上游荡,也可以盯着别人的家事闲言碎语。小镇的新鲜事都逃不过他们的议论,就像那位初来乍到的美丽的前芭蕾舞演员,就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想赚钱、想去罗马,他们确实有很多想法,可惜从来不行动。就如拥有“高贵”的公证人身份的父亲,也整天混迹于棋牌俱乐部,对儿子恶语相向,还瞧不起农民,固步自封。
观众可以在很多电影里找到这样的影子,贾樟柯的《小武》(The Pickpocket,1988)、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1983)……这些电影同样将落后的家乡作为故事背景。意大利南北方的巨大差距,让想要有所成就的年轻人早已逃离。而还在镇上的青年人面对社会发展与转型时的无助,他们梦想破碎,失去方向。
影片描写的女性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作为男性凝视之下具有明显女性特征的女性,她们性感、丰满,走起路来裙尾摇摆、穿着浴袍隐约露出大腿轮廓,她们是小镇青年欲望和讨论的对象,是话题的中心;另一种是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她们被导演以点睛笔墨刻画,在开头午睡段落,导演就暗示了这些女性和小镇普通居民的不同。她们没在午睡,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她们对小镇生活的不认同,利用午休看书的女医生、爱看推理小说的农民家女儿、梳头的芭蕾舞女……她们代表着新的思想,然而这群有着更广阔思想的女性,在镇上却最容易遭人非议。
这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他们像中世纪一样生活着,天主教的禁欲思想弥漫其中。在这个保守的地方,“不守规矩”的女性将忍受异样的目光和流言蜚语,任何男女之间的接触都会被刻板地对待。首先,整个小镇不容许女性在夜晚出来,在物理空间层面让她们封闭。其次,小镇上的未婚女性不能和男性交谈,即使只是简单地交流书籍,也会立刻传遍街巷,最终到父母的耳朵里。
这一切造成最直接的结果,是被压抑的男女情爱。影片中,有一场弗朗西斯科追求女孩的戏,这场戏随着莫里康内设计的怪异趣味音乐和异乎寻常的镜头展开,镜头呈90度倾斜下摇,画面的拍摄视角突然从横屏转为不寻常的竖屏,以幽默的态度讽刺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弗朗西斯科需要以跟踪女人的方式,才能换得在僻静处与女人短暂交谈的机会,想不到女人又立即走开,答应在三日后答复。可三日后,女人也只是短暂抛出可以进一步约会的橄榄枝,于是他们又再次分开等待下次遇见。在落后的小镇中,竟有如此一套复杂的交际流程,为的就是避开旁人的耳目,是的,连交谈都不被“道德”允许。
另一位小镇青年安东尼奥的兄弟,也被父亲直接安排婚姻,娶本地药剂师的女儿埃莲努西亚为妻,只是单纯因为她家有药店。父亲紧急给他安排婚事的主要原因,竟是因为全镇都看到他和一个农民家的女孩(弗朗西斯科的妹妹玛丽亚·罗塞塔)说话了,而他父亲认可的艾莲努西亚是个胖女孩,也因他认为漂亮的女人会不忠诚。
可以说,影片中的三位小镇青年串联起了小镇中发生的故事,就像女伯爵家的儿媳,从最开始被他们背后议论,到最后愤然出走成为小镇人民夹道看热闹的对象,他们不曾缺席每一个镇上的事件。女伯爵因婆媳关系,最后走向悲剧,选择跳楼自杀。小镇永远充满着离奇的故事,绝不缺少的是他人的议论,但所有人都会习惯,没有人会真正在意。
在《浪荡少年时》中,小镇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主角,摄影机的景框会随着角色的走位自然地从主角转到拍摄行人的对话中,构成小镇生活的画卷,日夜交替,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这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形成的重要元素。农业改革游行发生在影片中,人们宁愿守住自己财产也不愿意多赚些钱,共产主义的推行也很艰难,一切都是那么保守,这段政治事件被外省来的热衷于政治的女人拍摄记录下来,这个女人正是安东尼奥姑妈的朋友。
在影片所处的那个时代,小镇和首都罗马有着强烈的对比,信息交互也是闭塞的。姑妈的突然闯入给安东尼奥带来了希望,他被即刻邀请一同前往罗马。不久后,回来的安东尼奥成了镇上的大人物,人人皆喊着:“罗马人来了”,来旁听他的罗马见闻。在他的描述中,罗马是一个经济发达、纸醉金迷的社会:理发师月入五十万里拉(是小镇月入的十倍),人们一天洗两次澡、穿过膝袜子,夜间还能看到很多女孩子。仅仅去了几天,安东尼奥就变得更优雅了,他说他还要再去罗马,居民也谈论着对罗马或好或坏的想象。
第二天,钟声响起,安东尼奥说要去罗马,但大家都知道,他不会走的。时间自然流淌,生活悄然而逝,他们几乎什么也没有做。安东尼奥继续谈论着罗马,弗朗西斯科继续谈论着合作社,他们只是谈论着。
安东尼奥唯一去往罗马这一大城市的联结和精神象征,自从回到小镇后却又不再远行。作为小镇生活,他们是自相融洽的,人们在小镇中自娱自乐,总是有朋友相伴和足够的活动。每天午后,街道上的风吹拂着晾晒的衣服,和片头所描绘的小镇午后一样,没什么人,闲适、安静、一切如常。
韦特缪勒导演利用自然的时间流淌,没有加入非常戏剧性的叙事,忠实地反应了六十年代一个慵懒又普通的小镇中的人和事,意大利南方人脸上的困倦,在《浪荡少年时》中一一呈现。这幅小镇风情画卷的呈现方式近乎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镜头和调度自然;同时,不留痕迹的拍摄方式实际上带有对其拍摄对象的批判性——也许正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和环境使其如此。
作者:长颈鹿
©《浪荡少年时》(I basilischi, 1963)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方
冷门,前半部分无聊(除了片头曲),观影过程中叫我犯困,几位过来看展的走掉了,电影结束掌声稀拉拉的,甚至有人刚醒。可以说哪怕你只看了前25分钟,再接着看安东尼奥去往罗马这部分都行。影片虽然叫浪荡少年时,但完全没感受到浪,或许是时代变了吧。前半部分就是三个失业青年在到处荡,要找对象。不过片头很有趣,有所归宿,安稳生活的人儿都在睡觉,对未来踌躇不前,不稳定的人儿都醒着。而电影里的三个主角就和海报上的人偶一样,在鸟笼(或许该称作安全区)里看着外面的世界。安东尼奥走后,一切似乎变了,三个人中飘荡感最强的人儿去了罗马(相当于二十几年从山沟沟里去上海,香港之类的。),最没有存在感的堕落,沉溺于色情,好像有要完成之事的家伙敷衍度日,不肯尽全力,在最“无所谓”的家伙溜回来后面对最为了解他的乡亲们的“关切”,只谈着罗马与这儿的不同,罗马的好,但却再没回去,有要完成之事的家伙空谈着那事,三人又回到飘荡的状态,但从明面上看,他们好像已经安定了……而这个镇子自始至终都没变。像是《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街区,旧时代的余音,科幻小说里那些愚者,中国现代小说里的那些小人物……可悲。本片更侧重的,更多是对盲目无知,可以勉强度日,整日游荡在街上的家伙的反复刻画,而不是像看过介绍的人期待的那样,一个关于青春,爱,失业,虚无缥缈的成人童话。
最近厄普代克的兔子在我生活中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如果湯姆雷普利是愛殺人的兔子,安東尼奧就是青春版的兔子,沒結婚也打不起精神來談戀愛的兔子。六十年代的韋特繆勒熱衷製造游思的世界,男人物語通過一個被赤身裸體關在門外的男人對公寓樓道里他人對話的偷聽,牽引出一系列不同類型的男人與他們的故事。裸男的想象如電影媒介,將語言轉化為一幅聯想畫面,而在兩年前的浪蕩少年時裡,這樣的遊思統統始於敘述者,一個六口之家中的女孩。她對於夏天的記憶是一種集體的睡眠,在思維的停滯,或者說在思維于另一時空的遊蕩中,她任意挑選了一個時間,讓某個男孩還熟睡的父親隔壁醒來,搭一輛小巴進城,開始他有限又未知的冒險。她的選擇讓整個故事失去時間感,焦點只是不斷在焦點人物聚焦的事物上遊移,從這個人的目光跳到下個人身上,又從下個人的眼神流轉到被觀察的另一對象上,儘管主角始終是三個無所事事的青年,他們卻輪流更換著做主視角。在弗朗斯西科告訴安東尼奧他被前者女朋友的女友選中後,安東尼奧迷茫地問,所以現在要幹什麼?弗朗西斯科說,找個時機來製造約會。約會始終也沒能兌現,這之後兩個女孩完全從他們的生命中消失了。這大概可以歸因於安東尼奧培養了和兩個朋友每晚去偷看被關在家裡的新婚女人的新愛好。她留著一頭碧姬芭鐸式的金髮,丈夫卻整天睡個沒完對她不理不睬。相比女孩而言,新婚女人是被記掛著的,結尾,她頂著亂蓬蓬的金髮提行李箱背對圍觀人群對丈夫婆婆謾罵不止,隨後跌跌撞撞如野獅子般以一種狂怒態逃離了小鎮。安東尼奧在她走後從羅馬歸來,再也沒有離開。新婚女人似乎比安東尼奧的目光飛得更遠,她在他無限眺望的姿態中飄出了他的視野,去完成他不可企及的漫遊。
韋特繆勒的其他電影都未如首作這樣融合她所有的電影元素,儘管全亂套了是一部已經足夠豐富典型的韋特繆勒電影,但它唯獨缺少六十年代她喜愛填充在作品間的游離感。沒被女孩選中的塞爾吉奧徘徊妓院之外,一個男人剛巧推門出來正要走上他所在的台階,突然間四目相對都條件反射般地拔腳,沒有男人跑得快的塞爾吉奧成功地保住了同樣為招感到羞恥的自己的顏面,而這場景中的幽默感正來源於兩個無差別之人在一種信息接收不對等的情況下出現階級之別。如男人物語中隨多種話語現身多元場景的形形色色的男人卻並沒在實際事態中呈現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韋特繆勒的喜劇是一種無恥者照鏡子時的錯愕狀態,它可以出於無恥者並不知道自己的無恥,也可以建立在沒有鏡子時無恥者總以為自己獨一無二的基礎上。
至於無政府與共產主義,她的想法和十年後愛情與無政府中的革命虛無主義與咪咪的誘惑里革命終究腐化的觀點沒太大差別。在弗朗西斯科的集體農莊計劃中,那些宛如記錄畫面的特寫採訪已然讓共產主義變得不合時宜,質樸的馬克思主義者和世界運轉完全脫鉤,弗朗西斯科到頭來也不過是個失業青年,他的計劃就如安東尼奧張口就朝父親借一千里拉辦農場一樣荒誕不經。韋特繆勒對無政府主義者的拍攝熱忱與她並不相信這一體制存在任何樂觀未來的矛盾心理讓她的所有電影都不可避免地在結尾走向困頓與失落。
在三人之間兜圈子,和孔雀很像。不同的是,它切換人物視角不涉及回溯,情節在線性時間中跳躍卻並不反復。至於跟蹤女孩搭訕的橋段,則簡直是我的小情人的反面。最出人意料之處,也即韋特繆勒喜劇的爆發點,是弗朗西斯科在分叉口走到了剛剛跟蹤過的女孩的頭頂上方一條路上,游離至鏡頭之外。他站在女孩之上,和觀眾一起看著這個和之前一樣似乎對被跟蹤毫不知情的人,突然像弄丟了東西似的前後左右掉轉身看——原來她早已察覺弗朗西斯科的目光並享受其中!當她發現弗朗西斯科已看到她驕傲之下的在意,兩個“無恥者”握手言和了。韋特繆勒熱衷於強調戀愛不浪漫又充滿算計的本質,她的清醒自覺使這種昭示顯得並不冷酷,反而擁有在鬧劇中將故事箴言化的能力。厄斯塔什則完全不同了,在他的電影裡,搭訕在日常生活中的氾濫趨勢使其成了男女雙向的負擔,男孩急迫的破處需求同女孩保衛子宮的堅定意志鑄成不可調和的困境。而搭訕卻成為一種對社會地位最初的標識,在不斷體制化的過程中扼殺了愛情的誕生。
开篇的旁白很有严肃文学的色彩,以午睡作为展开小镇故事与揭开小镇人物的序幕。 (原谅我没get到,这个女性旁白的声音是哪个角色?……) 小镇浑浑噩噩的氛围里,人们无所事事。除了极个别“有想法,有理想的人”。各种职业的人在这里汇聚,医生,公证人,药剂师,妓女,芭蕾舞女演员……只能说这部片子只是在素描人物轮廓。让观众浅浅的知道他们是谁,当下发生着些什么。 63年的片子或许还处于实验阶段。故事的完整性不作为关键要素,而是洞察力和反应力。 确实,很让人思考,小镇上的种种: 父亲控诉儿子是剥削者,感慨自己为家庭付出太多,勒令学要学的儿子和胖女孩结婚: “她太胖了” “让她减肥” “她太丑” “漂亮的女人会出轨”。 芭蕾舞女演员被关在家里,难以忍受而逃离。 因儿媳要在家里掌权,婆婆跳楼自杀。 像每一个小镇一样,平庸,乏味,闭塞,落后。……一张张面孔都死死的,没有生气。连几个主角在内也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是浮着,荡着,一点都没浪起来。 唯一一个冲出去看过罗马的人回来后就不再离开。和办合作社的人一起,念叨着“明天”。 很无力。 唯一的动感悦人处就是在三个男生尾随两个女孩子的镜头,音乐生动,屁股扭得生动,镜头生动。
#24thSIFF 饭后午睡的小镇没有新鲜事,些许小事都会变成全镇谈资,无聊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总是在谈论女孩,而女孩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也只敢在心仪男孩面前甩动裙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谁也做不了决定要留下还是离开。中间很无聊前后旁白很不错,镜头音乐都很喜欢。太像《浪荡儿》了。
#24th SIFF# 1963年洛迦诺银帆奖(导演)。9分。小镇青年题材近于费里尼[浪荡儿],但从立意和展开方式上比费里尼那部厉害多了,对战后意大利社会的阶级和思潮(涉及了土地改革、合作社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等等)是个绝好的图解。开头那段午睡镜头太有想法了。有不少景深镜头调度,大全景到特写的直接跳剪。叙事声音是女性但因为当时的女性地位有限大多数时候只能被关在家里,能行动的女性也只是少数,“只有男性才有资格游荡”。女性视角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贯彻。莫里康内配乐有一个非常大的段落十分有表现力。2020修复版。
老莫的配乐抽出来单独听当然很好,但与这种意大利衰败小镇故事并不太搭。
导演曾经是费里尼的副手,也明显是费里尼的粉丝,处女作诞生于费里尼浪荡儿的十年后,讲了相似的故事,不过似乎反而比浪荡儿更写实,也讨论了更多战后的话题,土改合作社运动等等,但明显少了很多个人愁绪,缺少了颓靡之后大梦方醒的诗意,一直念叨着的去罗马也慢慢变成了实际的有形的东西,这样并不是不好,但浪荡儿里的离开小镇去大城市似乎更像是一个象征一个无形的若隐若现的想要伸手触碰但又很遥远的缥缈的东西,从这一点上看,这部电影比费里尼更接近新现实主义,而五六十年后的索伦蒂诺才更贴近费里尼,我是更喜欢浪荡儿的,去罗马去米兰或者是北京上海应该是要寻找一些东西而不仅仅是得到一些东西
南方得很彻底,时间再次来到意大利六十年代的经济腾飞时期,因此“菲亚特”、“美国”这些工业化符号才会被提及,而从电影标题里也能感受到保守、闭塞、被贵族长期统治、被天主教深深影响的意大利南方所带有的第一印象,也正是影片中体现的样貌:不如北方、生活节奏慢得离谱等等。南方问题一直是意大利的顽疾之一,安东尼奥去罗马时,目送车辆远去的那句Non correte, non correte仿佛更像一句呼救,北边的人啊,别放弃我们南方。#SIFF2021
上影节第二场,有趣的配乐直接让剧情升华了一个level。直到今天也还是觉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最为牛逼且不可复制的流派,创作者确实都在讲战后的荒凉废败,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切入视点。归类的话,这片子显然是60年代小镇青春片,与“罗马11时”“偷自行车”的社会观察派路子显然不同。青春成为前景,镇子的废败无趣对于青年人而言是束缚却也是保护,战后的经济社会变革成为背景。前后相映,非常有趣。
意大利小镇青年故事,罗马不是我的家。午饭过后的一个小时,整个小镇都在睡觉。
很莫里康内,上来就是西部往事的段落;有格调的开头扫过午睡中的小镇,和片尾的啰嗦快剪又押上了韵;关注南方小镇的男女老少,有的终日游荡,有的追随思潮找出路,有的去到罗马又回来了…跳接剪切很利落,不少惊喜的拍摄角度,横过来俯拍,嚯!影院看是啥感觉?意大利式鲜活人物,意料之外的展开,拿钱跳舞的小孩,离家出走的镇花(马斯楚安尼前妻客串),老太太摸着照片,接着跳了楼…导演客串外来者拿着摄影机:1947发生了什么? 本地人却不知道;因为进步找不到salami,漂亮女人不会忠诚…徐克有没有看过这部?扭啊扭…导演是费里尼的粉丝,大胆猜测是看完浪荡儿很喜欢但觉得能有其它版本,差异在:本片是哪儿也去不了的当下全景,浪荡儿则是回望里的不舍;浪荡儿里的罗马是可以抵达的梦想,这里的罗马是见识过的谈资,因为南北差异?
这没法不和《浪荡儿》比,开场灵动、伤感、诗意的调子很快就消失了,越到后来越显得笨拙,缺乏情绪力量
意大利小镇青年的无所事事,西装革履的场景里飞舞着苍蝇和虱子。关于契诃夫戏剧的伪命题,选择困在家乡,还是前往另一个城市。罗马这个遥远的词,终于还是成了一首不切实际的抒情诗。
开场午睡镜头真棒,流动的情绪。之后偶有妙手,却渐增刻意生硬,尽管也有像男孩追随女孩这样镜头调度都有趣又有想法的设计,可对标《浪荡儿》在技法和艺术性上还是差距明显。走不出的小镇,荡不开的生活,精神的困索,抱负的沼泽,仍可对观现实,哀伤有余。最被击中的一瞬是老妇松开栏杆前比出的“嘘”。
电影节随缘捡漏 没想到遇到这样一部电影 作为新现实主义电影 没有苦大仇深 没有犀利批判 有的就是一群每天在小镇晃荡的二流子 战后的经济萧条作为背景 导演试着进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那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无出路 封闭 又有所渴望的小镇青年生活 在这里可以看到《小武》和《任逍遥》 甚至还有《濑户内海》与《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 步行 闲扯 吹牛 是人类成本最低又最能表现精神状态的形式 电影大半程都是部比同时期意大利喜剧电影口味稍淡的喜剧片 最后老人的自绝与归来的安东尼奥令主题还是沉重了稍许 将巨大的人生悲剧隐在平淡的扯淡里 是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 ps 这是部喜剧啊!siff的观众请别吝啬你的笑声
20210619 SIFF No.33|以这部结束今年的上影节之行。喜欢片子的主题所以多加半星。不知道是不是我先入为主,总觉得从人物的对话等等设计上来讲就能看出是女性电影人的电影(比如开头坐公交时一男一女讨论女性在电视上抛头露面的那段)。顺便:离场时感谢了字幕员,这部是我本次上影节看下来字幕打得最好的一部了
太典型的60年代新人作品了,质感甚佳,但看的时候真的很容易走神(几乎像是它模板的《浪荡儿》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翻转了浪荡儿的结局但也许只是60年代南方和战后北方之间的区别。导演对人脸独特的审美令人舒适。
看完第一反应:比《浪荡儿》好看!更讽刺也更「社会学」(这两点非常对我的口味)!莫里康内的配乐太加分!当然,《浪荡儿》本来就是费里尼作品里,我比较无感的一部。看电影的时候导演还活着,标记的时候导演已经去世。彼时一起观影的小伙伴,也已各自奔天涯。@siff2021
A / 用重心不断飘游的摄影机驱逐“恶魔之眼”的凝视。它跟随着人物却又时常落后于人物的运动,在这转瞬即逝的错位中拓宽了人物丈量空间的轨迹。当黑暗光线试图凝定它时,它又在沉静的牵引中突然失魂,让外部视线渗入——无关紧要的人物不仅被嵌入空间,更直接成为社群情感结构的一部分。而对面容的铭刻,则在高度密集的声音与收缩的空间之后打开一种冷酷的梦幻空间——代替诅咒的并非沉浸的缅怀,而是有着自如距离的审视。这一点恐怕比《浪荡儿》做得更好。
总而言之,逃离小镇!镜头悠长而压抑,喜欢开头那段“集体午睡”和最后众人的脸部快剪。音乐好的非常突出。#siff24# 06.20 @ 天山电影院
24th SSIF No.07@美琪。费里尼浪荡儿就不喜欢,这个还不如浪荡儿。男人们庸俗无聊、游手好闲,年轻的盯着姑娘想入非非,年老的吵吵嚷嚷向妻子孩子倾泻不满。姑娘们在性骚扰里等待一段无望的婚姻。整个小城犹如开场的午睡,死气沉沉,年轻人在躁动却也无计摆脱。去一次罗马,便成一生谈资。其实这类题材真的有一个埃莱娜费兰特写足够了。开场结尾的画外音和配乐还挺有腔调,中间段演员们浮夸的演技没眼看。4k修复版,感觉修复质量很高。
7/10 Lina Wertmüller版《浪荡儿》?
“你觉得恨却离不开”。本以为是个小镇青年追女仔故事,没想到惊喜不断。ps小武如果像这部片这么拍,贾樟柯又能升一档。可惜这苦大仇深。